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剑破诸天》-第6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大臣们一阵脸红,元渊抢班出来说:“启禀太后,前者那个投降我们大魏的萧赞,近日已经辅助安丰王元延明稳定了宿州一带的军情,现请求回京,特向太后禀明。”

      旁边的大司马元徽出班说:“元渊,此事乃是新任大将军元鸷该奏明的事情,用得着你来多嘴?”元徽一直对元渊耿耿于怀,看见他气就不打一处来。

      元渊说:“元徽,太后虽罚我俸禄,但让我坐班,我这是恪尽职守,你少要管我的事情。”

      太后说:“好了,不要争了。这个事情折成元渊去处理接待,你估计萧赞什么时候能过来?”

      元渊说:“也就重阳节左右吧。”

      太后说:“那你就费心吧,左仆射你还有什么话么?”

      元徽说:“太后,臣最近除了主抓吏部政务外,还按您的吩咐顺便抓了太学工作。自本届太学入选开始学苗便都是优秀,最近还表现出另一个可圈可点之处。前日京城剑士预选赛。我参与了高校联赛赛区的组织,结果本届高校剑士联赛,太学院大放异彩,竟然晋级十七名,几乎垄断了全部二十个名额,创历史之最,特来向太后万岁报喜。”

      元渊说:“元徽,你不过偶尔介入,没有尺寸之功。还不都是本届的学苗好,你赶上了么。再说学生们剑击再好,不也是最多止步在京城复赛么,你有什么可夸耀的。”

      元徽说:“不然,我认为本届学生不比往届,只要在正常安排学校组织力量加紧指导练习之外,我们稍加倾斜,他们就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太后说:“哦,元徽,你说说,怎么个倾斜法?能取得什么成绩?”

      元徽说:“往年赛区都在军营,场地混乱,设施不备,我觉得今年太学的击剑馆更新完毕,可以作为一个赛场,原城北教军场做另一个赛场,两个赛区同时进行必定会有好成绩。至于太学成绩,往年很少能进到决赛。不过我断定,今年不但能进决赛,还至少拿个铜剑。”

      元渊说:“好这可是你说的,那我们拭目以待。”

      太后说:“那好,既然这样,元徽你就协调兵部剑士比武的筹备吧。”元徽高兴的遵旨。

      中旬末,进入京赛的复赛比试阶段,各方总计160人进入选拔赛,包含了八十名铜剑和八十名铁剑。复试的赛场也按元徽的意思分成两个,一个是太学击剑馆,另一个是中军所属城北的教军场,每个赛场各分八十名选手。对决名单经过尚书省五兵曹统一抽签拟定,报元渊和元徽审阅批准。时间依旧是八月十九、八月二十四、八月二十九三天。

      太学的晋级复赛名单包括,铜剑李辰、贺拔纬、吴坚、孙云、田俪、李真、萧月、杨炯、王先、郦影。而王红、费荆、穆敬、李彰、李翔、杨琼、王钦,加上另外三人为铁剑。经过抽签,第一论李辰、吴坚、杨炯、李彰、郦影,穆敬、李彰、李翔等几人要去军营比剑,贺拔纬、孙云、萧月、田俪、李真、王先、王红、杨琼、王钦等留在太学。

      到19日,太学赛区,各队的铜剑铁剑选手一共八十名齐聚到此。此外观看比赛的,后勤保障的,裁判组的,都汇聚到而来。一时间馆内外人头攒动,人满为患。为了让观看比赛的人都能看见比武,学馆把所有的门窗都打开,让留在外边的一些人也方便看到。

      大司马城阳王元徽,侍中光禄大夫左将军李延寔、太常崔明、太学博士祭酒钱决、兵部侍郎魏健都早早的赶来,端然稳坐在室内的正排看座中,互相交头接耳的议论着什么。

      击剑的裁判,都是由历届的金剑国士和银剑国士担任。他们中大部分人,或者在朝为官,或者充任宿卫禁军中的郎官,或者是一些城东建阳里居住的士人阶层等。尤其这些士人剑士,出来做官都不情愿,尤其不愿意做浊官,但出席一些社会公益性的场合,却很热衷,并且在感情投入,时间投入,认真劲儿投入方面,要比其他在职的人员强许多。因此,他们对于当裁判,感觉就像选拔自己的学生似的,极为认真严格。

      与此同时。教军场赛区这边,拥挤的情形要好些,比赛的擂台设置在了室外。教军场也称阅武场,在中京北侧金墉城边大夏门外御道的西边,地势平坦宽阔,里边有检阅台、比武台、和各兵种练兵场地。场子的北侧有个禅虚寺。每到岁终农隙,甲士习战,千乘万骑,常在于此。到世宗和肃宗时代,阅武场已经改设他处,此地仅仅作为每年武士比武的演武场。场子的南侧隔着金谷护城河水,与中京小城也就是金墉城以及大夏门的城楼对应,皇帝内宫的人员,以及城楼上的军队,都可以站在内城上可以观望比武。

      来演武场这里观看比武的也是人山人海,不过场地宽阔,加上有军兵站岗维持,秩序很井然。暂时消爵广阳王降级为骠骑大将军的元渊,礼部尚书兼护军统领元顺、章武王卫将军左光禄大夫元融、卫将军左光禄大夫穆绍、右将军李遐、武卫将军费穆等都在台下主席台就坐。参加比试的选手除了军营的低级军官,还有这些【创建和谐家园】将军的子弟如李彰、李真、李翔、费荆等,所以他们这些朝中军营【创建和谐家园】才来观看。

      现在朝中总体分为三大势力,一是以太后和丞相、各大王爷为首、郑俨、李神轨、徐纥等中书省、门下省为辅的元家近臣派。二是以司徒王遵业兄弟、中书令袁翻、吏部尚书琅玡王诵、李谨、卢观等为首的高门士族派。三是以光禄大夫左将军李延寔、卫将军左光禄大夫穆绍、右将军李遐、武卫将军费穆等中京禁军派。此外还有小皇帝、皇帝侍读中书侍郎城门校尉兼给事黄门侍郎元子攸、外戚尔朱荣、以及其他外蕃封疆大吏等,但他们尚未构成左右格局的势力,仅仅与皇亲派、士族派和禁军派相互勾结亲善。

      胡太后返政后,贪婪无厌,朝政疏缓,威恩不立;更兼郑俨污乱宫掖,势倾海内,李神轨、徐纥并见亲侍,位总禁要,手握王爵,轻重在心,宣淫于朝,为四方之所厌秽。他们对门第的轻视更激起了朝野普遍不满,清流大族的愤怒,以至上下离心,文武解体。

      此外太和改制,沿用魏晋制度,上有三公、九卿,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分掌政务,地方则以刺史、太守、县令等主事,官员均被分列为九品。又规定鲜卑元姓门望最高,汉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及陇西李氏与鲜卑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地位相同。从此文武分途,官分清浊,重文轻武。结果在边境,征镇驱使,一生推迁,不过军主,下层武人仕途渺茫,最终引发了六镇起兵。而在京城,中京武人在六年前,也发生过羽林虎贲几将千人哗变的情形。

      至此朝中几股暗流涌动,士族不满当今权贵,禁军和外蕃不满士族和王族,士族看不起武人。而皇族打压和拉拢士人和军队,来调和他们之间的矛盾,但更使矛盾积累。

      今年剑击比武,各个阶层都很重视,士人阶层除附庸风雅,也希望通过博得美誉晋级清流或者清官,武士阶层希望通过比武,代替武功晋级的缓慢,弥补举荐孝廉秀才专门对文人恩惠的偏袒。除了这两大阶层外,还有一些与江湖多少沾边的平民子弟剑士,希望先在武士阶层立足,以后好在江湖剑侠榜上标号。

      太学剑击馆。比武台后面,坐满了形形【创建和谐家园】的选手,大家分别来自领军、护军、左右卫、骁骑各个营寨,以及学生、士人、僧道、官宦各个阶层。选手们除了学生队年龄最小外,大多二十岁也都以内,没有太大的。估计因为一方面,竞技比武,和实战相比,更需要技巧性、专注度、以及状态,岁数小肌肉紧绷,爆发力强,反应速度快。所以岁数小拿不出成绩,等到年纪大了更不容易拿,自古英雄出少年就是这个理儿。再者岁数大点的,都有了一定的名誉地位或者声望,再来参加比武,输了总不好看。

      剑馆前面后面的大墙上都挂上了对决的名单,一共四十组。这四十人都是预赛晋级的选手,实力远远不是初赛阶段的水准。各个选手都盯着自己对手的名字,心里都不知道念道着什么。孙云和大家心里一阵紧张,只能按照吐纳的方法暗自调息,缓解着压力。不过同学们表面看上去还算镇静自若,大家换好衣服,快出场的选手已经选好佩剑,轻轻擦拭准备比武。

      军营赛场这边,同样紧张万分。为了制造气愤,军营中还有锣鼓敲打,用来提醒和庆贺。这里的比赛台也设置了四座,摆在阅台的对面,阅台为两层,高大宽敞,上面有棚,背靠城郭面向北。顶层为官员将军座位,下层为选手更衣休息用。其他军民都围在比武台的东北西三面,不设座位,用木桩拦着,距离台子十丈左右。

      根据赛制,进到复赛,比赛规则做些调整,由原来的一局定输赢增加到了三局两胜,每局依然为一炷香为限,率先刺中对手五剑、不足五剑以多者为胜,相平以进攻多者为胜。

      189放手

      比赛开始时间一道,一棒铜锣,击剑馆贺拔纬首先登台亮相,他白衣剑袍外套了黑色马夹软甲。对手是骑兵部队选派的,套着蓝色马夹,软甲轻巧灵活便于裁判喊喝和区分。

      骁骑营多数属于鲜卑族的,鲜卑从小过马背的生活,善长跨马轮刀,弯弓射箭。来的这个人是个小伍长,在兵营众多士兵选手中能拿铁剑身份出线也不容易,这些人对比赛充满期待,希望至少晋级到京城二十强内,有机会在重阳节日崭露头角,为以后的晋升积累荣誉。

      贺拔纬家属于藩镇武官子弟。父亲贺拔岳年轻时曾为太学生,后为怀朔镇军主,在家中排行第三,两个大爷是贺拔允和贺拔胜,他们曾在边关借助柔然力量平定过破六韩拔陵起义。贺拔纬在京城读太学,虽然对京城的各大兵营和军官并不熟悉,但对军队的生活并不陌生,他见对手拿剑和马步的姿势便知道是军营出身,并且以骑马善长,便有了主意。

      军营出来的选手,剑术都不弱,尤其骑兵更习惯长月弯刀,但马刀以砍为主,以刺为辅。而击剑比赛,用的是木剑,为适应比赛得分需要,已经出现了劈、刺、点、撩等等多种组合,以及配合脚步移动的直刺、移刺、弓步刺、垫步、侧身、甩刺等等的得分办法,多数靠的是手指、手腕、以及小臂力量的运用,与战场的厮杀完全不同。这种为适应上层士人阶层的游戏,对于下级军官士兵来说很不适应。好在贺拔纬是高级军官家庭,进入了上层社会,对于贵族的游戏不陌生。

      两个人行礼之后便厮杀在一起,骑兵选手宝剑上下翻飞,抢得先机,使贺拔纬处于防守状态,但他不愧是同学的偶像,临危不乱,目光坚毅,非常沉着。孙云看了虽然替他捏把汗,但感觉凭他的稳定和心态,他一定能获胜。果然对手进攻虽然凶猛,但招式简单,并没有占多大便宜,打了半天才终于先得了一分。裁判看见得分有效,忙高喊蓝队得分,然后两人重新回到台中继续比试。

      第二个照面,骑兵选手又鼓起力量,剑挂风声,招招紧逼,抢夺先机,但已经没有刚才的气势威猛。贺拔纬则是步步后退,寻找战机。突然骑兵选手连续几个进招,最后一个反背剑,点到了贺拔纬的肩上,但与此同时贺拔纬的撩刺,也点到了他的软肋上,裁判高喊刺中,双方有效,各计一分。这下骑兵选手很郁闷,看着场面有优势,但却同时得分,很别扭。

      第三个照面,对手进攻稍缓,贺拔纬抓个空隙偷袭得手,把分数扳平。第四个照面称对手没缓过劲而来,贺拔纬又是一个偷袭,逆势反超。等到对手反应过来,第一局时间到。

      俩人各自回到自己半场休息,别看短短的一炷香,但体能、精力都消耗很大。后援队的同学们有给贺拔纬擦汗的,有给他喝水的,毛博士到他跟前叮嘱几句,其实这阵儿说什么都听不进去了,博士只是大声的【创建和谐家园】他,让他镇静按,按既定好的战术打下去。

      俩人再对峙上场,骑兵开始注意贺拔纬的动作了,虽然还是主动上手,但不那么大杀大砍,注重平衡力量,看来他那边的教官也对他提了醒。不过对手毕竟是马上军兵,身材下身相对比较短,步伐不灵活。他得了一分后,贺拔纬开始找机会反攻。贺拔纬的攻击很有特点看着招式不快,但给人的感觉,就像他的表情一样,极其冷酷。他进攻目标虽然很明确,但对手动作就是跟不上他的节奏,准在他预定的击打目标上命中。结果没等第二局的时间到,贺拔纬以五比二的比分,总局二比零胜利,率先进入前四十名,同学们一时沸腾都过来庆贺。

      场下,无论座位中的官员和校领导,还是站着的师生顿时一片欢呼,第一场就有学生晋级,这下太学院扬眉吐气了,连元徽都高兴的手舞足蹈。

      军营赛场,李辰也持剑穿黑甲出场,元家除了美仪姐妹外,长辈的庶长子都官尚书元端也以官员的身份参加。李辰对手是禁军左卫的什长。禁军负责内城的安全以及仪仗工作,士兵都是年轻英俊高大威猛,士兵选拔的人选多出自贵族高姓,待遇好,守着天子有机会获得升迁。但禁卫军在野外的实战能力很一般,而且这些年,京城太平,他们平时训练的时间不很长,不过他们守在天子脚下,接触达官贵人,加上本身许多人就来至官宦,所以上层社会的雅好,他们都善长,尤其作为军士,佩剑是他们的职业,那么击剑就是他们的第一能力。

      上来的这个选手年龄二十不到,个子比李辰高出小半头,使用的宝剑也比李辰的长出一截。击剑的比赛,身高臂长,十分有优势。进攻在刹那间,比的就是谁快,而在实际当中,谁的宝剑长谁的机会就更大。这个什长肤色很白,细皮嫩肉,一看就是贵族子弟,他穿蓝甲上场,上场后宝剑在手里舞动了几圈,既是热热身,也是炫耀一下武技。台下和阅台的人有的叫好有的鼓掌,这些人有士兵,有平民,也有官员,看来助威团不少人。

      俩人行礼之后开始动手,对手上来也是率先进攻。大概是历年剑击比赛京城已经得出一个规律,那就是在选拔赛上无论那个阵营,无论是以铜剑或者铁剑的身份入选,只要遇到学生队那就是等于晋级了。因为一方面是学生组的年纪都稍微小几岁,练剑的时间肯定短些,再者京城学校还是以经学为主,击剑只是一门课程,相当于体育锻炼,并没有当真去练。因此凡是遇到学生,每个选手都是放手进攻,轻松获胜。这个什长和与贺拔纬对决的选手都一样,根本没把学生看在眼里,抬手就攻。当然他的进攻也不是随意,相反直接拿出百分之百的战力,并使出各种套路组合,想在几合之内解决战斗。

      李辰在同学中个子算挺高,但在对手面前感觉还像发育没成熟。俩人交上手,立刻处在下风。什长招法灵活,声东击西,进攻犀利,尤其看样子,他好像经常进行剑击的实战演练,招法变化多端不说,前后衔接也非常紧密,表面上看几乎没有明显的缺陷。李辰属于比赛型的选手,无论任何情况都不着急,一招一式,一板一眼都很到位,尽管对手攻击华丽,但很难找到有效的空隙,而且往往为了进攻反倒闪出了空当。这样俩人第一局打到了三平,结果时间结束,裁判判定对手因为进攻次数多先胜一局,俩人各自回场边休息调整。

      对手虽然没有以比分获胜,但看样子自我感觉良好,连他的教官也没把李辰当回事,认为李辰最多打的谨慎,防守上不错,没有什么进攻能力,只要什长下场一鼓作气,一定拿下。

      李辰倒是依然很沉着,他这边虽然没有教练博士跟随,不过几个同学还是趁着给他擦汗喝水的时候过来鼓劲。

      李真大声说:“李辰,你的对手力量并不比你大多少,你不能一味的防守反击,完全可以对攻,只有进攻才能寻找机会!”

      吴坚也说:“对手身高剑长,和他直接对招肯定吃亏,他的弱点应该在腕子上,你先刺他这个部位,虽然不得分,但他必然来救,因为他剑长臂长,回剑会慢,就有机会。”

      李辰说道:“我也看出来了,这局就想这么弄。”看他自信的表情,好像真发现了。

      回到场上,李辰依然不慌不忙,虽然还是让对手还是先得一分,不过接着在对手二轮进攻时候,突然发力反攻,并且在击剑招式基础上,使出了白猿剑法的第十九式地泽君临。

      越女剑法和白猿剑法为合起来为合璧剑法,由春秋赵处女重新编排,并按易经六十四挂取名编撰。里边的剑法配合十分奥妙,有同挂相配,有覆挂相配,层出不穷。其中白猿剑法单独使用也很独到,春秋时期,此剑法曾经称霸一时。李辰的这剑,刺法上以抖腕发力,似刺正中,却连带了双肩、双臂、双肘、双腕,以及小腹翻腕回转横扫,四点八落。这一剑招法奇特,想象丰富,什长应接不暇,依次回防双肩、双臂、双肘过程中逐渐磕磕绊绊,到防守腕子的时候已经回救不及,李辰抓住空当一剑先点到他手腕,然后顺势点到他小腹。

      按规则不允许伤到双方选手的除了马甲以外的任何地方,否则不但不得分还要罚分,但小臂和腕子除外,主要是因为和剑身相连太近,很难避免碰到,因此选手们都佩戴了长臂手套来保护。不过尽管有保护,什长也疼了一下,嘴咧得很长。

      双方一平之后继续,李辰找到对方防守的弱点后,开始大胆进攻起来。几次都刺到对方的手腕,并且因为他一疼,动作迟缓而连得几分。对手高喊李辰犯规,连对方的教官也在场外大声嚷嚷,认为李辰有攻击不当的行为。

      不过裁判按规则执法,刺到手腕,不算违规,只能是本人防守漏洞有缺陷,所以还算李辰进攻得法、命中有效,结果第二局李辰很快扳平。再休息后,对方并没有找到好的防守办法,于是改一味强行进攻,以攻为守。但这招对李辰基本不管用了,他既然找到对手明显的漏洞,这个位置立刻成了对手的死角。只见赛台上,李辰前后左右移动,频频利用这个弱点得手,很快五比一取得胜利,晋级八十强。什长没想到阴沟里翻船,十分懊恼。

      而随着锣声想起,助威团们一片欢呼,李辰客场出线,给同学们带个好头,大家异常兴奋,都摩拳擦掌,准备后面的比赛,李辰则浑身轻松,开始给同学们指导。

      190鼓劲

      太学赛区。比赛进程因改成三局制变得漫长。前边打了几组,孙云发现今年厉害的选手不是兵营出来的,而是那些僧道组的。其中有几个孙云感觉明显和自己不在一个层次上,最显眼的是有个叫昙洵的,此外魏宁和昙相孙云也看见来了。

      孙云心里一阵紧张,在后台不住的调整呼吸,来缓解心中的压力。好在名单上他的对手是士人队的,刚才大伙儿帮他分析,士人中分两类,一类是纯文士,附庸风雅,这些人练习击剑没有武功根基并不可怕。还有些是与江湖人士有关的,甚至有些人就在江湖之中走动,应该有一定的实力。不过对手以铁剑的身份出线,应该文士的面大。

      萧月和孙云坐在一起,她也很紧张,毕竟头一次参加武士比赛,她的对手是中军领军营的小队长。田俪的对手是官员队的一个九品城尉,不属于禁军的编制,应该是京城县尉的下属。王先的对手看着挺下人,是中护军的队长,听说护军驻防中京四周,战斗力最强。

      田俪和王先俩人坐在一起,他们也有压力,不过他俩找个办法,就是一直评论赛场上选手的表现,通过不停的说话来缓解释放压力,看样子很见效。

      萧月和孙云一样,不爱说话,靠吐纳呼吸调整。孙云握下萧月的手,感觉也和自己一样冰冷潮湿。他想,自己虽然心里没底,但也必须给小月打打气,就说:“小月,没事儿,咋俩的抽签都不错。我听说中军营的士兵从迁都以后,战斗力都不强,而且即便有强的,这会儿都出外平定叛乱了。剩下的老弱病残,或者新入伍的,根本没有战斗力,尤其咱们的对手是铁剑,赢得面肯定大。”

      萧月握紧孙云的手说:“嗯,我知道。你也是,一会儿你先出场,一定放开手脚,你的实力肯定比对手强,只要你正常发挥就行。你胜了,我一定也能取胜,因为我要和你一起坚持,并肩战斗,一直走下去。”俩人一边看场上比武,一边互相鼓劲儿。正说着,该孙云出场,萧月依依不舍的放开手,举剑助威一下,孙云点头进场。

      击剑馆的比武台不高,孙云已经再熟悉不过,因此他习惯的助跑轻跃,飞身上去,单手握绳带,一个空翻进到场中。对手是个士族青年,年纪也不大,不到二十,估计是大户子弟,没在太学念书,一定是正念私塾。

      京城地区私学也很盛行,许多儒学大家都在私塾授课,因此私塾的学生数量远远大于官学数量,这是北魏朝代的特点。此外私塾比官学教学灵活,不仅教授儒家经典,南朝流行的玄学、道学、佛学更是不拘一格,因此私塾子弟入侍做官的数量反倒大于官学的。同时私学还形成了一个社会独立小群体,那就是清士,甚至是清士联盟,这些人中的佼佼者经常在一起高谈阔论,非议朝政,追求高雅,引领思想潮流。尤其自从到了孝文帝迁都以来,文雅大盛、才子比肩,声韵抑扬、文情婉丽,中京之下、吟风成群。

      而其中士人剑击也成为独特的场景,他们思维和行动比较自由,接触的人员背景也广泛,因此许多江湖人士,甚至侠客都成为他们的老师。久和江湖侠客交往,他们之中的许多人,被一个亚江湖的名称冠名,这个词汇叫‘任侠’,意思是不在江湖之内,但有侠客之心,虽在尘世,心胸豪放。不过有时候也代表任性放纵的意思,看场合。

      士人青年,没有像孙云那样‘轻佻’的入场,而是踱着方步,稳稳当当的走进场内,到了绳圈边上也是把绳带举得很高,才略微低头进来,‘不辱师表’。俩人伸上手,果然正如事先的判断一样,对手的战斗力不很强。不过尽管士人选手进攻华而不实,甚至在孙云看来多少有点呆板,但孙云因为紧张,自身的进攻动作非常不到位,不能获取有效得分,因而一点压力都没有施加给对手,反而让对手有精力放心大胆的投入进攻。结果第一个照面孙云几次进攻不得手,反被对手得分。重新回到台中,孙云强迫自己冷静、冷静、再冷静。

      平复了一下,裁判高喊继续,俩人又战到一处。经过调整,孙云稍微稳定了一些,对攻之中也得了两分,双方比分交替上升,一直打到四平,也临近到时。最后时刻,俩人都寻找战机,近身相搏。对峙中,孙云还是技高一筹,临近结束铃响击中有效,赢得一局。

      中场休息,贺拔纬和萧月等人都过来递水擦汗,毛博士说:“大云,自信点,你的技术能力比他强不是一个级别,这局要速战速决,别给他留机会,否则拖到决胜局就不好说了!”萧月也握紧孙云的手,没说话,通过握紧的力度传递关切、信心和温暖。贺拔纬也拍肩鼓励。

      有了第一场的胜利,加上同窗的鼓励,孙云的紧张程度明显缓解,动作到位率提高。一旦进攻的准确率提高,场上的形式马上变化。以前都是孙云面对高手,弄得十分狼狈,不过这次终于扬眉吐气一把。只见他频频发动攻势,屡屡进攻有效,而对手本身也不善于防守,一味的用防守应战,更是捉襟见肘,不大一会儿孙云全取五分,总分二比零获胜出线。他跳下台,同学们都来举剑相贺,场外师生更是欢呼。萧月说:“给我加油,我也一定晋级。”

      军营这边李彰和李翔相继上场,但他们不太幸运,对手虽都是僧道组的高手。因此俩人差距明显,很快输掉比赛无缘晋级。同时另外几个学生先后出场,与僧道或军营的选手相比,差距同样太大,相继都被淘汰,这时中午休息时间到。

      下午轮到吴坚出场,逆境中出场他感到压力倍增。不过吴坚属于体格魁梧,内心强大的选手,他上得场来,用剑向左臂啪啪的敲击,给自己鼓劲儿。对手是个禁军右卫营的伍长,个子比他高了多半头,不过体重明显和吴坚差些。因此俩人交上手,吴坚招式上不输,力量占绝对优势,使得对手身高臂长的优点发挥不出来。经常发生吴坚的进攻直接得手,而对方的进攻即便得手,却使吴坚也同时得分,这样一消一涨,吴坚竟然以两个五比三拿下。军营赛场顿时骚动起来,今年的比赛与往年不同,竟然有多名学生选手晋级,这在以往很难发生,因此就不是偶尔了,阅台和百姓场中,人们纷纷评论。

      太学赛场,孙云之后也沉寂了一会儿,王先和几个铁剑选手上场都被清理出局。下午开始不久该萧月上台,她和孙云拉了拉手,跳上赛台。

      对手是中军领军营的队长,登台亮相【创建和谐家园】敬礼。中兵又称【创建和谐家园】,是北魏军队的主力,其性质属于中央宿卫军。孝文帝改制后,中兵统称称为羽林、虎贲,现有庞大的编制。中兵中的王室子弟称宗子兵和庶子兵。中兵平时宿卫皇宫和京师,战时出征作战,有时也戍卫地方。因各地和六镇起义,中军中年富力强的一般都被调去边防了,凡年轻而能不被调走的自然是一些宗子、庶子兵,这个队长就是一个宗子。

      他看见对手是个太学的女生,大为轻蔑,心想太学生真是人员凋落,本届连个女生都能代表太学出战,也不知道刚才怎么会有两个学生能晋级四十强,不是他们侥幸,就是遇到的对手太弱或者发挥失常。

      俩人行礼后,这个队长即刻放手强攻,剑势如虹,扑面而来。萧月相比体格弱小,力量单薄,不得已节节后退,猝不及防中连丢了几分。而且因为被压制挨打,体能消耗也大,汗如雨下。中军队长看看胜利在握,也就不急着进攻,尤其看见对手是个单薄的漂亮女生,汗流浃背的,也不忍心攻击到底,捱了一会儿,时间到时,队长以点数获胜第一局。

      中场休息,大家都过来安慰萧月,孙云给她擦擦汗,不知道该说什么,估计说什么也没有作用,这个时候,选手的脑子几乎是僵死了,没有强【创建和谐家园】,什么信息也灌输不进,这点他也比赛,很清楚。因此只好紧紧握住萧月的手,希望能稳定住她的情绪,盼望她突然爆发力量,产生奇迹。萧月苦着脸,坚毅的冲孙云笑笑:“放心,我不会落下你,拖你后腿。”然后紧握了一下孙云的手,随着裁判的喊喝,进入台中。

      中兵队长再次上场,似乎是感觉游刃有余,也可能第一局攻的太猛需要调整一下节奏,因此并没有马上强攻。萧月和他周旋中互相都得了三分。从场面上看都是队长主动得分,而萧月都是被动防守中侥幸偷袭得分,看看时间快到了,这个队长便不再进攻,只是拿剑找萧月的宝剑,采取拖延战术等着比赛结束。孙云看了知道要没戏了,因为时间一到,对手会因为进攻次数多而判胜出线。这时,他看见那个队长的剑总是搭在萧月的剑控制萧月的发挥,突然想起来白猿剑法中有一招‘天地倾覆’,是以粘字诀为要领的一招剑法,以粘为领、以荡为进,以绕为裹。情急之中,孙云不由自主脱口喊出口诀,一边同时比量出来。

      与此同时,萧月僵持之中突然灵感爆发,感觉面前就像一幅定格的图画,一道彩虹引化作一道剑光引领自己切入,她随着智慧之光发出招式,宝剑以退为进,把对手的宝剑吸引过来,然后腕子一抖,把他的剑往两边荡开,同时腕子再发力,融合抖、翻、旋三种用力,匪夷所思的又分化成左右两个剑花,向队长刺去。

      191开花

      队长没想到眼看时间到了,对面的女孩还能挣扎一下。开始女孩宝剑回撤,他为了防止女孩有机会再进攻,随意的在未调整步伐的情况下,上身探出、手臂伸长,想用自己的宝剑粘住女孩的宝剑。但没曾想,女孩突然宝剑荡了一下,因为已经与他距离稍远,他的发力点够不到,因此宝剑尖不自觉的被荡开,当他看到女孩的宝剑要趁着中路空当刺进来时,本能的分宝剑回防中路,但没想到中路是虚招,实招是进攻两侧。

      同时,萧月的这个剑花,因为速度的原因看着是两个,分袭左右,实际只有一个方向是真的,与五重气功的运气成影不在一个层面上。但即便如此,因为平时练习和应用的熟练,很具有迷惑性。那个队长中路防空,再次手忙脚乱的封堵左侧,萧月的宝剑在他右侧的肩膀上点中,裁判高喊命中有效,时间到,结果双方一比一扳平。

      队长很郁闷,眼看胜利在望,一时大意,节外生枝,还得再战一局。萧月回到场边休息,孙云边给她擦汗边说:“你发挥出来了,最后的一剑才算你真正的实力,不能放弃,还有机会。多用玉女剑法,这个剑法,和击剑有相通的地方,别想别的,专注招式要领。”

      俩人再战,队长不敢掉以轻心,认真的发起攻击,场面一度又一边倒。孙云有点着急,心想处处被动,早晚失败。情急中,不自觉的又想起一招‘天风邂逅’,这是一个以柔克刚,避实就虚的招式,也是属于同归于尽的招式,不过在击剑中施用恰好不过,因为可以劣势中同时得分。焦急之中,他一边想着,不知不觉,又比量出来。

      台上萧月似乎与他心有灵犀,也同样使出天风邂逅。果然萧月的胸口被点中,她也同时点中对手小腹,根据规则双方各得一分。萧月这算利用了比赛规则,把不利的局面化解成平分秋色的比分,结果使那个队长有些郁闷,并且开始有点耐心不足了。

      俩人重新再战,萧月称对手不耐烦的时候,又偷袭一次得手,一下反超了比分。这下队长更着急,直接发起了疯狂的进攻。萧月这边既然得了甜头,更知道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于是不顾自身暴露,以攻对攻,以快对快,结果又是同时中剑互得一分,比分到四比三。萧月想,看来对手的弱点是防守,自己早进攻就不会这么被动了,于是更是加快进攻。队长这边则彻底崩溃,进攻也没有章法,完全是胡打一气,被萧月抓住机会再得一份五比三拿下。

      锣声响起,萧月高兴异常,跳下擂台,和田俪拥抱在一起。学校竟然在主场有三个晋级,并且还有一个女生,这好像以前从没发生过,今年太学真是创造奇迹了!馆内馆外一片欢呼。

      台下,元徽等人更是高兴,因为他们中午已经得知军营那边也有学生出线,现在已经呈现太学生全面开花的局面。就看最后的收官了。

      果然奇迹并没有结束,花开继续上演着。兵营赛场,穆敬、李彰继续出场,竟然也奇迹般的晋级,太学赛场,李真、王红也陆续晋级。这下两边的师生们更是激动。

      太学剑馆,最后一个出场的是田俪,又是一个女孩。现在大家已经知道,太学赛区晋级五名,加上刚刚传来的消息,兵营赛区出现的四个,总共有九名学生晋级,如果田俪能出线,那么第一轮就会有十名同学晋级,不但突破历史还十全十美了。所以场内所有的目光都落在田俪的身上。贺拔纬说:“田俪,你不是一直想跟我公平的打吗?如果你能赢了这场才有机会!”

      ÌïÙ³´ó´óßÖßÖµÄ˵£º¡°Ð¡Òâ˼£¬¿´Îҵġ£¡±

      孙云说:“别大意,能进复赛都不是弱者!”

      田俪说:“没关系,我没问题。”说着满不在乎的登上赛台,孙云担心的直摇头。

      萧月说:“大云,你别担心,我觉得田俪的心态更适合比赛。”孙云也点头承认。

      田俪的对手是负责中京安全的东部尉的小头目,九品城尉。城尉田俪他们接触过,记得刚入学考试结束的时候,去大市杨炯的亲戚家吃饭,碰上的就是西城城尉,中京大,城西的归西部尉管,今天见的是东部尉衙门的。这个校尉估计二十出头,岁数在选手当中算比较大的,估计能混个一官半职,岁数也不会太小。

      这个人以前参加过比赛,获得过京城赛区的银剑,进到京城二十强里,到全国比赛也拿过铜剑,也因此升职到校尉,此后几年没有晋升的机会,今年决心再来,争取获得个好名次,引起上级的重视。不过今年竞争很激烈,预选赛他就没打好,只获得铁剑的资格出现。但看复赛抽签第一轮的对手是太学的,心里感觉不错。

      可是今天的前几场比赛比完,他有点心里没底了,太学已经连续三个晋级,这说明今年的太学生与往年的不同。等到他出场登上台,见对手是个岁数很小的女生,这才多少安稳点。因为前边有几个女生剑击技术都很平常,多数都淘汰下去,只有一个女孩侥幸晋级。

      俩人交上手几番试探之后,校尉开始放手进攻。击剑的招式限于得分要求,进攻的套路或动作组合比较简单,比的其实就是谁能抓住机会,谁的动作快,谁的经验老到。校尉在县尉衙门上班,经常抓差办案,和江湖人士交流,和兵营或衙门弟兄比武训练,功夫一直没扔,而且经验丰富,所以进攻防守都很得把。田俪完全是闭门学艺,没见过大世面,相比之下动作稚嫩,总有捉襟见肘的感觉。不过她毕竟学艺都是正宗名门招法,虽然初学贵族击剑,自身招法应用在击剑上,磨合不到位,但应付普通战斗还是没问题的。

      这样俩人打了几个,校尉虽然进攻老练,但每每被田俪奇异的招式化解,因此他也没太占多少便宜,双方零比零一直到第一局结束,但按规则,校尉进攻多获胜。局间休息,大家都过来递水擦汗,田俪因为紧张过度,汗透衣裳。

      毛博士说:“田俪,对方经验多,但剑术没有你好。他主要是总抓住你经验少的弱点,让你处处戒备,放不开手脚。所以你不能受牵制,主动寻找战机进攻,记住击剑比赛对攻方有利。所以必须进攻、进攻、再进攻!”

      李真也跑过来说:“小师姐,这也不是你风格呀,我可都出现了!”

      田俪气鼓鼓的说:“我还没发力呢,看我这局的!”萧月抱抱她,孙云拍拍她的脑袋,给她鼓劲儿,田俪点头,鼓起勇气随着裁判的喊声再次进到场中。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22: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