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剑破诸天》-第4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些古井真奇怪,为什么形状差不多呢?当初打凿的时候难道仅仅是为了生活用水?好像不那么简单,否则就不必做了十二口井,并且全部按洛阳的风水宝穴,卡在龙脉之上。

      孙云正看着,忽然觉得,井底似乎有亮光晃动,怎么回事?难道自己眼睛花了,孙云抬起头,揉揉眼睛,往远处看了看,调整一下视力。突然发现,远处寝室的房角,似乎有人人影一闪,大概看见自己看向他,那个人便隐藏了。

      孙云吓一跳,自己被监视了吗?不会吧,自己就是一个学生怎么会有人盯着自己。孙云摇摇头,大概还是自己眼睛花了。他再低头看水井,水井依然是老样子,只不过天色越来越黑,自己的影子已经看不清楚了。

      孙云扶一扶自己的心脏,这才想起来衣服还没洗完呢,赶紧回身。突然他看见自己的背后竟然不知什么时候站了一个人,吓得他差点叫出声来。仔细一看却是萧月。

      萧月问:“你干嘛呢?”孙云说:“我刚才看到这里也有口古井,就过来看看什么样子。”

      “有什么特别吗?”“和昨天我们看见的两口井好像一模一样。”

      “那会不会像昨天那个老伯说的,是洛阳古都以前的古井呢?”“差不多。走吧。”

      孙云回到洗衣服地方,突然看着自己的木盆惊奇道:“哎?我的衣服呢?怎么没了?”

      萧月忍住笑,不看孙云,等着孙云尴尬出丑的样子。孙云四下一找,见自己的衣服正在绳子上,他看了看萧月,一见她的表情,就知道是她帮的忙,不由得心里充满感激。

      晚饭后,大家继续来图书馆读书。因为图书馆建筑最高,所以当初规划的时候,位置在学院的中间偏后,距离寝室和食堂也相对于其他学馆都近便些,大家到这里自习,正好更便捷些,尤其蜡烛还能共享,因此越来越多的同学都结伴到这里。

      大家来到馆前,因为天色越来越短,这会儿已经快大黑。门前的廊柱上,那个扫地的老校工,今天出来的早,正蹬着梯子一个一个点亮纱灯,照亮入口,同时给整个大院的中心指示。梯子很高,老人登上去略微有些抖动,孙云看见赶紧上前,把梯子扶稳,老头冲孙云笑了笑,点好了,然后慢慢的下来。这时李辰大家也过来,孙云见李辰个子比老头高不少,便对校工说:“赵老伯,剩下这几个纱灯我们帮着点吧,我们灵巧。”

      “可不行,藏书馆最怕失火,点灯笼的火必须要小心的,我都点了好多年了,一直没放过手的。”老义工估计60岁以上了,浑身干瘦,个子不高,但还精神。

      李辰说:“老伯,今天一丝风都没有,交给我们做一次,绝对没有事情,您在地下看着我们,我们麻利,几下就好。”

      老头看看,觉得应该没有问题,就指点着让大家操作。李辰登高,吴坚大伙扶梯,三下两下就完成一个,然后换个位置,王先看着火源,动作很迅速。老头看看十分放心,就和孙云聊几句:“我没记错的话,你叫孙云吧,你们是今年入学的?”

      “是啊,老伯您记忆力真好。”“他们都是你的同乡?”

      “是的,我们都是汲县新中乡考上来的。老伯您怎么看出来的?”“呵呵,我都多大年纪啦,这点眼力还没有。我还能看出来,你们都会些功夫呢?”

      “啊?”孙云很诧异,不过看见李辰他们动作矫健利落,老伯猜一猜也差不多。“呵呵,赵老伯,我们那些功夫都是皮毛的,现在正和剑馆的毛博士学击剑呢。”“对了,听说前段时间毛博士随御史中尉郦大人去兖州办案,带了几个武生去,立了不少功劳,是不是你们啊?”

      孙云听了老人的话,不觉暗自吃惊,便问:“您老,怎么能知道呢?”“呵呵,我听说毛博士已经把你们的事迹报告给了太学院,院里正要想个什么法子表扬你们呢,又不能把这个事情公开。正好你们报名勤工,就以这个名义奖励你们。要不然你们报名那么痛快呢,而且还没让别的同学来。”孙云这才明白为什么报名单上就是自己,我说怎么能那么巧么?但是这个事情,校工怎么知道,孙云又看了看老头,老头似乎猜透孙云的心思,补充一句:“你是不是想问我怎么知道,其实我是老校工,经常出入祭酒馆的办公室,偷听来的,不过你可别告诉别人。”孙云差点苦笑出来,心说这老头好奇心够强的。

      很快大伙帮忙把一层忙完,老头说:“好啦,你们都去自习吧,剩下二楼以上的都好弄了。”孙云看了看,点头告辞,便和大家进来。现在大家都有红证,便直接上二层阅览室看出。

      进了阅览室,孙云前后左右看了看,大厅里进深很大,南北有前后门,通外面的回廊。东西开间的方向,两边是会议室、小教室、办公室,不过都锁着。

      看了一会书,孙云心里有事,假装透透气,走到后边,悄悄开了后门,来到北侧的回廊。二层的回廊很长,东西到头要走好多步,上下楼要回廊的东西两端。

      此刻二楼的回廊四角的大灯笼已经亮起,孙云顺着西头楼梯悄登上三楼,看见老赵头正举着一根长杆挑着一个灯笼在东头往屋檐上挂着。洛阳每到夜晚灯火通明,一片大都市的繁华,作为高等学府更要明灯高悬,彰显盛世,当然也为了学校师生院子里照明指引。

      悄悄到四楼,孙要查查晚饭前他们下楼候的门锁是否有人动过。只见锁头依然挂着,地面上他中午带出来的灰尘脚印,也被清扫拖掉,估计还是老赵头清理的。孙云用钥匙打开门,向里张望一下,屋子里漆黑一片,估计没人进来,他又锁上门,回身准备下楼。

      突然,只见老赵头站在他的身后,把他吓了一跳。老赵说:“我刚才在三层听到四层门锁响,原来是你呀。回来检查一下啊,很好,是个细心的好孩子。”孙云说:“赵老伯,门外是您打扫的吧,实在不好意思,屋里灰尘大,把外边都弄脏了。下次我们一定打扫干净再走。”“不用,只是几个脚印而已,要不然外边也刮风落灰,我每天都要扫一遍拖一遍,不碍事。”“赵老伯,您天天晚上来点灯笼,够辛苦的。”“习惯了,再说也不是天天,大风,下雨都不用,尤其风天。你也要注意,我们的楼房都是木质的,就怕火,所以你整理书籍,千万别带火种,千万别晚上来。”“嗯,知道的。我看书了,您也早歇息。”“好好。”

      孙云抽身下楼,心跳还没平稳,这个老头真是神秘,黑灯下火的,吓了自己好大一跳,差点心脏吓坏。不过,这个老校工也够不易的,每天上班时间比他们上学的时间都长,起早贪黑工钱也不多,不知道是家在外地还是本地,实在太辛苦。估计家里条件很差,否则不会这么老了还出来干活。想到这儿,孙云不觉感叹人生无常,每家都有苦衷,无法细想。

      143秘密

      今天白天的课程有诗经、易经,还有下午的术数,对乙班的学生而言,都是难啃的课程,大伙抓紧在阅览室复习和预习,明天好能跟得上。一个时辰很快,不一会就到亥时了。助理提醒大家收拾学具,准备闭馆,同学们纷纷起身整理书本纸张,然后灭掉蜡烛装好,一个接一个缕缕行行的出门,下楼梯走出楼外。

      助教则依次的把室内墙壁的蜡烛都熄灭,锁了门也出来。大家再回头,除了房檐回廊的大纱灯亮着,屋子里已经漆黑一片了。这时,管理博士老王头,依然按这次序巡查到这里,同学们都打着招呼,之后就各自回奔各自的寝室了。老赵头最后一个从楼上检查下来,然后把钥匙交给了助教,冲老王恭敬的点点头,老王随意的摆摆手,各自分开。

      走到离老王头他们很远了,萧月问:“大云,你今天发现什么秘密了么?”

      孙云说:“啥也没发现啊。嗨,不是说了么?没什么秘密,我是指找一些古书籍。”

      杨炯接过来说:“我就说么,大云你就能蒙我们吧,一个图书馆能有什么秘密,都建了几十年了,你一来还能发现惊天的秘密,逗吧你。”

      田俪也说:“就是呀,大哥哥,一切太正常了,我原来也以为你说的是真的呢,白兴奋了。”

      这时郑冰却说:“也许是时间还短吧,明天再来,没准会真有秘密呢?”

      王先说:“郑冰,你别信大云的,他就是那天被我们挤兑的无言以对,找个则,下个台阶,你们还当真了。大云的话要是当真,我们都得跟着累死。”

      郦影说:“不能吧,大云从来不会凭空瞎说。秘密的事儿,大云说有,一定是有,只是暂时没发现而已。但大云你还是觉得有什么不正常的,对吧?”

      孙云见大家争论,只好说:“我也不知道哪不正常。但直觉告诉我,好像太正常了,事情太正常,反倒不正常。”

      李辰说:“你快别说话了,你的话我是一点没听懂,你们听懂了么!?”

      萧月说:“大云的话,如果单拿出来可以说是哲理,只是放在这会儿确实不知道在说啥?大云,你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啊?”

      王先说:“什么药,假药呗。你们可别挤兑大云了,刚才李辰说的对,现在大云属于胡说八道,不知所云,都是你们逼的。我看以后你别叫大云了,就叫不知所云。‘不知所云’!赶紧回去换衣服,练习吐纳。还有,明天是诗书课,你们抓紧把诗歌准备好吧,要求上交,这个旬日要用。”众人一倍提醒立刻都再不吱声。

      练武很辛苦,晚上要练习呼吸积累内气和境界,早上要练习招式、轻功、气功,即便是全天学习,也不见得明显提高成绩,何况他们是上学以学习五经为主,练武为辅。这也就是年少执着,怀揣梦想,否则真很难坚持。不过,晚上参加练习吐纳的人员越来越多,杨琼、王红等人也都觉得好玩,加入进来,这下更热闹了。其实吐纳的练习,完全是武林人士的追求。而作为将来的武将军旅方向发展,完全没有必要练习这个环节。贺拔纬他们就只练跑步、击剑、石锁等增加速度、反应、力量等的运动,他们也不太理解吐纳的意义,认为这是养生,岁数大了再说,现在他们只想着将来能跨马执锐就行,炼精化气没什么意义。

      晚上睡觉,孙云翻来覆去回顾今天在藏书阁的每一个事情,觉得都很怪异。首先是王博士,怎么会对自己没有来源的好,接着是食堂阿姨,弄得今天像幸运日。还有一些其他人,比如李助教、董助教,都是谁呢?有背景吗?最后是那个老校工感觉很神秘,好像对孙云的一切都很洞悉。究竟背后有什么呢?孙云一想今晚好好休休息,估计那几个老怪经过昨晚的事情,今晚不会去。明天中午,自己再去藏书阁好好看看。

      第二天是初七,重复初二的课程。中午,孙云扒拉一口饭,然后告诉大家去图书馆查查资料,便快步的来到藏书阁四楼。他打开仓库门,仔细的看了看地下的脚印和蜡烛印。果然跟他判断的一样,这里昨晚很安静,一个人没来。

      孙云在看看门后,发现多了新的木盆、木桶,还有笤帚、拖布、抹布,木桶里还装满了水。工具孙云想大概是管理员安排后勤工做的。孙云一想,应该先把屋子里地面的灰尘擦一擦,省得出门全是脚印,还得让老赵头擦走廊,于是打开窗户,放好水开始拖地。

      正忙着突然门口人影一闪,孙云一看是管理的李助教。李助教看看孙云说:“孙云同学,挺能干呀,中午还过来忙,辛苦你了。不过扫地这些事情,我已经安排后勤工人去做了,你只负责整理图书就行,你们学生还是以读书为主,整理图书就够占用时间,别再干力气活了。”

      孙云说:“知道了,谢谢李博士。这就好了,您忙吧!”

      李助教点点头离开。孙云刚刚放下拖把。突然想起好多人都关注这个藏书阁,莫不如自己把整理书籍的登记簿放在最明显的位置,让大家知道整理书籍的进度,省得总不放心三更半夜的还跑来乱翻,有了登记本大家起码能省点劲儿。想到这里,他开始把成本区好好整理一番,然后把成书登记簿放在离门口最显眼的位置,并把标签特意弄得一目了然。做完这些孙云想不知道下一个来的人会是谁,正想着,忽然一个人走进来说道:“屋里整理的好整齐呀?你是新勤工吗?”说着他正好看见登记薄,眼睛一亮,顺手翻了翻,好像很高兴。

      孙云一看竟然是魏收博士,马上答话说:“是的,我叫孙云,魏博士您怎么来了?”

      魏收说:“没事儿,我中午抽空来借本书,在楼下看着四楼开着门,顺便过来看看。哦,我记得你,你和王先他们是同乡吧。好,孙云你忙吧,一会儿别忘早点上课,还要分组。”

      哎!孙云答应一声,把魏收博士送走。心说,这个藏书阁四楼真是令人注目呀,怎么有事没事的都过来瞧瞧,连魏收博士都关注,现在自己就像猎物一样时刻被人盯着。

      孙云一边想着,一边整理几册,突然门口人影晃动,又进来几个人,不过看看原来是郑冰、萧月、王红,最意外的还有乙弗寂,孙云心想全学校最漂亮的才女怎么都来了,是做勤工来?还是看自己?是自己很有魅力,还是太没有魅力,让别人觉得有安全感。尤其乙弗怎么也会来呢?她不是说不来么?好奇怪。

      孙云看见这些美女过来,不觉好生奇怪,便问:“小月,你们怎么一起来了?”

      萧月说:“我和乙弗妹妹一起来的,小冰和小红是我们是在楼下遇见的。”

      孙云说:“你们是过来借书的么?”

      萧月说:“明知故问,我们也是分书来的,给你打下手。”

      孙云说:“可是,图书馆还招人吗?小冰也是好不容易才通过的。”

      萧月说:“我们也是打你的旗号,让小冰领我们找让那个助教姐姐,助教姐姐又问的馆长,最后都同意了,要不能来这么晚么。”

      孙云看看乙弗说:“那乙弗呢,你不是说不来么?”

      乙弗说:“我是陪姐姐来的。还有,我们虽然被同意了,但助教说了,我们能不能录用要你同意。另外我们不是按每次出勤计卡,而是按登记分类的数量算工。”

      孙云说:“那好办,我反正不用计量,我登记的都算你们身上。”

      乙弗说:“那不行,我们也不是为了餐卷来的。哦,马上上课了,我们走吧。”

      到了教室,同学们正做重要的任务,那就是三国分立,各国要争夺地牌,也就是同学数量。魏收博士已经早回来,他说:“现在就开始,三国分立。魏国在中间,吴国在东边,蜀国在西边。你们各国要招揽更多的人才,各位同学们也都要各自找到一个归属的国家,当然这里也存在一定的技巧。人才都在一个国家,那么机会有限,不会给个人太多的展示,同时获得的积分分配起来人均也很少。而一个国家人才过少,虽然有多得分的机会,但胜利过少,奖励也会很少,奖励的基础分也少,个人自然也少。所以三个国家和所有人才要掌握好这个平衡。总体上讲,积分的设置原则为:人才越多的国家,集体荣誉可能多,人才少的国家,个人荣誉可能多,大家按意愿选择吧。”

      其实大家早就明白了,于是呼呼啦啦的站队。当然也有不知道去那个阵营的,三国都互相拉拢。也有的同学子细挑选阵营,感觉武功不错的都去蜀国,因为蜀国总体武功弱,以便有机会展露。感觉自己棋艺和术数不错的去吴国,因为吴国这方面总体差。感觉文采不错的就去魏国,因为那边武将子弟多。大伙一阵忙活,快上课的时候才分完。

      分完了队,他们的桌案的小牌由助教增加一个字,分别是魏蜀吴。同时助教也登记。大家正忙着,忽听馆门一响,从屏风后面转出几个人,是博士祭酒的助理和几个管理博士,元美仪、元静仪也在其中。座位中李辰一看,两眼不由得一闭。

      144棋力

      田俪座位正挨着李辰,看见李辰突然痛苦,连忙问:“卫明师哥,你怎么了?”

      李晨说:“没事儿,我的脚里进了一个沙粒。”说着他埋下身子,假装倒鞋。好在同学们他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到几个博士身上,没人注意他。

      这时管理博士对为魏收博士说了几句,魏收说大声道:“欢迎欢迎,大家静一下,给大家宣布,新来两位同学。两位同学,你们先自我介绍一下吧。”

      元美仪非常大方,向老师和同学行礼后,自我介绍说:“博士好,同学们好。我叫元美仪,这是我的妹妹元静仪。我们原本今年考入国子学,因为听说太学同学学风淳朴,刻苦专研,特地申请转学而来,希望诸位同窗包容和帮助。”同学们都鼓掌表示欢迎。

      这时一个管理博士问道:“魏博士,你们馆忙什么呢?这么热闹。”

      魏收说:“我们因为辩论,分了三个观点,所以取名叫三国,约定要三国竞赛,正好现在大家刚刚分组完毕。元美仪和元静仪两位同学,你们也选择一下,加入哪个组。中间是魏国,队长是王钦和王林,人员大多是京城子弟,这个比较适合你俩。这边蜀国,队长是贺拔纬、李真,人员多是武将之家。吴国队长是李辰和王先,人员多是各郡子弟。哎?李辰呢?”

      田俪说:“这儿呢!李辰师哥你起来,有新同学了。你快和王先争取一下呀。”

      李辰低着头说:“不用了,你没听博士说了么,新同学是京城子弟,当然要加入蜀国了。”

      “谁说我要加入蜀国了,李辰哥哥,你没看见是我么?我转学过来了。”元美仪瞄到了李辰的影子,径直过来。

      李辰知道躲不过,连忙起身说:“两位表妹,是你们呀,这也太神速了。前天说的事,今天就办完了。我还以为怎么不得十天半月的才能转过来呢。”

      “我这还觉得很慢呢,要不是办理手续,选择课程,住宿一些杂事,上午就能上课了。别说这些了,你这是吴国吧,我就加入你们吴国。”

      “太好了,静仪妹妹,你也过来吧。”哇!吴国又多了二个美女,同学心目中排位立刻有了变化。元静仪美貌超过王红萧月和乙弗并列第二,元美仪、王红、萧月算第三阵营吧。

      很快开始上课,等快侠客时,魏收让同学们选出下节课参加围棋比赛的人选。

      围棋方面除了李辰以前学过,孙云大家都只是接触。根本谈不上棋力,其他同学之间还不了解。因为王先下节课不上围棋去学绘画,这事只能李辰和孙云张罗,于是李辰对大家说:“同学们,谁围棋比较有基础,快来报下名,我们一起选一下。”

      同学们便有自告奋勇的,经过甄选,最后推选出李辰,郑冰、杨琼,还有王钦的妹妹王红,王红是随杨蓉和杨琼姐弟俩,加入了吴国。他们四个同学,都有和九品以上棋手交战的经历,战力基本接近九品。虽然人员定了,不过阵容显得异样点,几乎一半是女生代表冲锋陷阵,这也难怪他们吴国女生相对比别的队多些,因此他们刚才甚至自豪的说江南多美女。

      与此同时,蜀国的人选也定下来,除了王钦和王林外,还有卢昌浩,以及另一个京城子弟中书监袁翻孙子袁峪。

      魏国人选有贺拔纬、李真、李彰、以及武卫将军费穆幼子费荆。

      名单报上来,魏收看完,让董助教把所有参赛名单公布了一遍,然后魏收博士说:“现在大家,都知道各队的参赛名单了,下课的时间各国要排除出战方向以及出战次序。”

      课间到,呼啦啦一些上书法课程的同学们,都拿着书包和带来的笔墨纸砚等出门,留下的同学开始讨论各国围棋大战的出场顺序。

      要想出奇制胜,必须知己知彼,大家便先预测别的队的情况。王红介绍说,她和哥哥战斗,最多有个三成胜率,杨琼和王钦对弈接近四成胜率。卢静也对李彰和卢昌浩进行了介绍,郑冰对另几个人分析了一下。整体来看,王钦、贺拔纬和王林,应该是九品上的战力,属于第一行列。杨琼、王红、李真、费荆,九品中属于第二行列。李彰、袁峪、郑冰、卢昌浩、李辰等人九品下属于第三行列。总体上说,蜀国的战力8,魏国的战力8,吴国6。

      很明显吴国的战力最弱,大家分析。他们最侥幸的情况得9分,最坏4分。而正常情况下,他们能拿6分,蜀国得9分,魏国得9分,这是平均战力的总体分布情况。当然比赛总会意外,包括选派的田忌战术,以及人选的临场发挥等。

      几个棋手,分析来分析去,各种可能都不确定。最后,萧月说:“这个事,还是大云说说吧,大云,你看看,别的队是怎么想的?”

      孙云说:“我觉得,你们分析的都对,估计他们两国也差不多了解十二个棋手的实力。谁都想布局的好一点,通过差异优势多得分。现在魏国有一个一等、二个二等和一个三等,我们是二个二等和二个三等,蜀国是二个一等和二个三等。我觉得要从魏国着手分析,魏国最大的可能是把两个一、二等对我们,一个二等和一个三等对蜀国。这样他们觉得在我们身上可以拿4分或6分。同时,因为他们至少有一个二等对付蜀国,我认为蜀国最大的几率为派二个一等对待魏国,以便稳拿6分,而对我们用二个三等,希望能拿4分就行。因此我们应该派二个二等对蜀国,二个三等对魏国。就是说,魏国打我们,我们打蜀国,蜀国打魏国,三国循环,这样我们有可能拿至少8分。当然这是魏蜀两国布局的最大可能,我们这么应对也是最好的结果,剩下就是临场发挥了。此外,出场排名上,我觉得稍微注意一下的是,状态不好或战力不好的排第一位,好点的排第二位,这个布阵更好些,更能保证我们拿到15分,最差也1分。”

      大家再研究了研究,觉得这种排列应该机会更大些,于是写定了出场名单,对蜀派杨琼和王红,对魏郑派冰、李辰。不一会上课【创建和谐家园】响起,各队都交了名单。魏博士当场宣布结果,对局形式为:王钦/费荆,王林/李彰,贺拔纬/郑冰,李真/李辰,杨琼/卢昌浩,王红/袁峪。

      大家一看,这个结果和孙云的预计非常吻合,吴国同学们不禁对孙云现出惊异的表情。

      连新来的元美仪都说:“孙云,我听说了,你是李辰哥哥的师兄呀。怪不得奶奶给我讲你们师兄弟的传奇故事呢,原来真有一个这么聪明的师兄呢。下次我有问题,一定也找你问计。”

      李辰在旁边见了,高兴的说:“表妹,这就对了,你有事没事,就找大云,他的点子多,脾气还好,和你最搭配。”孙云一听,啊?李辰这是把元推美仪推给自己呢。

      元美仪不知道里边她自己的事迹已经被李辰给渲染的所有师兄弟都知道,果然按李辰的圈套,把注意力转到孙云身上,只听她继续问道:“孙云,你怎么想到会是这样的对局人选呢?”

      这个问题刚才孙云已经分析了,其实就是个可能性问题,不是必然的,所以发生的结果也只是接近的程度。于是说:“我也是猜测的,只不过结果和我猜测的很接近。”

      元美仪摇摇头说:“不对,要是猜的,不会这么准,一定是你算的。你快说说,有什么方法?要不然你这个人太厉害了,每个人以后得防着你。”

      孙云一听这话,一下知道李辰的苦恼了,更恨李辰的不地道,他白了一眼李辰,李辰幸灾乐祸的的偷着对孙云笑笑。孙云一见,看来必须想个办法,远离元美仪。怎么办呢?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她看低自己,觉得自己不值得她注意就好了,这样也能避免以后麻烦。

      想到这儿,孙云说:“其实很简单。你想王红和王钦是兄妹,和王林杨琼互相都熟悉,哪能直接对局呀,无论输赢都可能落个放水的嫌疑。所以王钦王林肯定不跟我们碰面,剩下二个都不厉害,正好让杨炯和王红对付他们呗。”

      元美仪这下露出早就知道的表情说:“我就说么,这么推断其实简单,不是你多神奇。我刚才也想这么说的,不过因为刚来没插上言,下次我也来帮你们分析。”大家当时汗颜。

      公布之后,马上比赛。当然比赛不能在教室里,他们都到后边的博士室,助教负责专门记录传过来,然后魏收博士挂盘给同学们讲解。以实战代替定式的讲解,因为胜负与大家相关,因此都关心战况的进展,这样讲课学生更容易灌输的快些。讲台上王钦/费荆,王林/李彰,贺拔纬/郑冰,李真/李辰,杨琼/费荆,王红/李彰等六个挂盘都立好,并开始布子。南北朝的时候,铁和磁铁的应用已经广泛,围棋挂盘就用这个方法进行。

      在魏晋南北时期,开局定式还基本保守,一般以三三、小目定式居多,星定式极少,所以开局基本上很平淡,没有大开大合的场面,因此很快布局平稳结束,进入中场厮杀。

      各个组的队员都围在了自己队友的挂盘前,紧张的听着魏博士的评述,同时听着自己身边稍微会棋的同学分析着得失和走势,一会儿遗憾、一会儿兴奋,一会儿辩论,一会儿抱怨,场面倒是很热烈,也很执着。

      145战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09:5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