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卢道和说:“几位贤侄,刚才我看见李辰、孙云、吴坚、田俪贤侄的与歹徒的动手了,真是身手不凡,尤其田俪还是女生吧,真是巾帼女侠呀。你们都是师兄弟,王先、杨炯想来也不会差。而且听你们说,你们又是太学选生,真是文武兼备,少年才俊,看来赵郡李家、太原王家,后辈都是人才辈出啊,比我们卢家要有出息的多。”
“哪里哪里,世叔过奖了。”王先和大家都谦虚了几句,他又问道:“世叔,你们刚从北边过来,那边真的很乱么?”“是啊,除了已经起事的北镇暴动和平城起义外,定州修礼正联络降户响应在即,还有杜洛周也是野心勃勃大张旗鼓的筹备,所以好多百姓闻风提前南迁。”
“看来天下又乱了。只是没想到在京都管辖范围内,怎么还有打劫的呢”孙云说道。卢道和说“我看,这些人也不是一般的盗匪,应该是附近哪个坞堡的人。我们北朝平定中原至今,一直存在魏晋以来结坞聚众的村屯坞壁。他们远离州郡,自耕自种,有时候还设卡抢劫。因偏远朝廷没有精力彻底荡平,有时候干脆任命他们的首领为县乡长官或者党长。眼下天下大乱又起,正是他们趁火打劫之时。”“哦!”几个少年听了,都不住的点头。
一行人结伴而走,转天下午到一个乡村所在。临近村口孙云他们正与亭长几人边走边聊,卢道和催马赶上,与亭长们打了招呼,然后对孙云他们说:“几位世侄,此乡已经临近黄河,距渡口还要两个时辰的路程,到了渡口天晚也不便摆渡过去,不如我们就在此休息,明天一早渡河。此乡有个大地理学儒郦道元郦善长先生,是我家的世交。他前几年在朝已官居河南尹,因得罪汝南王被贬职。后在中京家里和在本乡别居专心著作,最近一段日子完成一部巨著,名叫《水经注》,声名大振,抄本广传,我特地转道就是为求一见。一会儿,几位世侄随我去一趟,如果赶上他在,正好一睹大家风范,也不虚此行。”
¡°Ì«ºÃÁË£¬ÎÒÃÇÒ²Ìý˵¹ýÛªµÀÔªÏÈÉú£¬Ò²¾´ÑöÛªÏÈÉúΪ¹Ù¸ÕÕý£¬ÕýÇóÒ»¼û¡±ÍõÏȵÈÈ˸½ºÍ×Å¡£Í¤³¤°Ñ¶É¿ÚµÄʺÍËβÜÞòһ˵£¬²ÜÞò±ãͬÒâ½ñÍíÁôסÔÚ´Ë¡£ÓÚÊÇÒ»ÐÐÈËåÆåÎÈë´å£¬ÏÈÕÒÁ˵귿°²Öúã¬È»ºó¬µÀ´ø×Å×Ô¼ºµÄÅ®¶ù¬¾²£¬Áì×ÅËïÔÆËûÃǼ¸ÈË£¬µÇÃŰݷÃÛª¼Ò±ð¾Ó¡£
郦家小院处在小村南侧靠近渡口官道,扣门不久书童应声而出。道和说明来意,书童回去通报,一会儿见一位五十多岁的清俊硬朗老者出来开门迎接。
“善长兄一向可好,多年不见,小弟有礼了。”“真是稀客啊,刚才家人说叔雍贤弟来此,我还差异,出来一见果是,快进来说话,想死愚兄我了。几位都先进屋说话,外边太晒了,童儿,多搬几把凳子,泡点好茶”说着领着几人进了正屋,张罗着给大伙让座,说道:“我这农村的小院矮房,没什么好待客的,连客人坐的椅子都是简易的,这还是总有客人来看我后预备的,你们别介意,都坐、都坐,喝点水。”
道和说:“兄长身体可好?完成一部鸿篇巨著没把你的身体累坏啦?”“无官一身轻,我的身体硬朗的很,没有朝堂琐事,我更惬意。哎呀,自我从外官回京,我们有十多年没见了。你也好吧,你这是从平城那边准备回京城?”
“是啊,北边和西边一样,也不太平了,我这才准备回京城先去我的老弟弟道舒和姐夫李延寔那看看,让后寻个房子住下。”卢道和是安北将军,幽州刺史卢渊的第六子,卢道舒是第八子,他继承了父亲和兄长的固安伯爵位,平东将军、光禄大夫李延寔是卢渊的女婿。
郦先生问:“贤弟,你身边这几位孩子是?”“看我,我还没来得及介绍,这个女孩儿是我的【创建和谐家园】,名叫卢静,她小的时候,你见过的。现在长大了,有个绝技,擅长临摹誊写。”
“郦伯伯好。”卢静赶紧施礼。“好好,静儿都这么大了,几年前还是爱哭鼻子的小姑娘。”
道和接着说:“这几位是赵郡李氏家族的李辰,太原王氏家族的王先,他们的师兄弟孙云、吴坚、杨炯,小师妹叫田俪,都是汲县的本年太学应试学子,尤其武技高超。我这次回京,半路上遇到劫匪,是他们几个出手救了我一家。几位世侄快拜见郦世伯。”大家连忙施礼问安。
“哦!后生可畏啊。快坐下,我这儿乡下小屋比较狭小简陋,只有这茶还不错,是有人赠送我的,主要是为了专心著作和躲避朝堂纷扰。快请喝。哎呀,贤弟和故人子弟来也没有什么招待,更谈不上留宿了,实在是,实在是---”“兄长不必担忧,我们已经定下乡里的客店。就害怕不会遇见你,还得进京找你,白白专程折道而来,其实我们是想拜读您的大作。”
“呵呵,老弟谬赞了。为兄只不过放外的时候喜欢游历山川湖泊,顺便做些记录,积少成多了就有写作的想法,见前人对各类河道水系有所专著,突有感悟愿将所见所闻详于后世,故以此为纲并以注为名,多年而著成了此书。我这正好有个临本,贤弟和几位世侄可随意翻阅一二。”说着令书童把《水经注》放到书案之上大家一同简略翻看。
大伙都凑过来看看,但见文中算数、天文、地理、制度、名物、善恶,阴阳、气化、道德、性命,莫不究乎其实。其词句更是大气磅礴、严谨丰富、令人神往。孙云感叹说:“先生之书冠绝古今,真令我等不胜钦佩,虽有幸一睹,恨不能常伴左右手不释卷。”其他几个孩子也不约而同附和,卢道和说:“几位世侄言之有理,老兄,小弟可否有一请求。”
“你我兄弟,但讲无妨”“明日几位世侄随官府的护送队伍入京,还要参加太学考试,不便久留。我与家人没什么事,想多住几日,我这个静儿,擅长临摹,快而又准,让她誊写一份,很快就会完成,待写毕我们带回京城,就能与几位世侄详阅了。”
“好吧,既是贤弟意愿,悉听尊便。”
13进京
头天晚上孙云大家与郦先生和卢先生二家辞别后,次日一大早跟着大队登程向上河渡口赶奔,功夫不大来到汉王渡且近。远远望去,但见黄河水面宽阔,一望无际,蜿蜒而来,傲然东去。九曲黄河万里沙,河水到了这里水势已经平坦,但颜色发黄,往往一碗河水半碗泥,因此上河到南北朝时期已经开始称呼为黄河,昨天大家看到的水经注中就有黄河这个称谓。
汉王渡也叫汉祖渡,为古邓津,是汉朝之后改的名称,作为刘邦绝河亡秦的见证。相传一千五百多年前,周武王伐纣也由此一带渡河。从北边进洛阳这是个要冲,尤其他们大队人马、还有车辆,只有这个渡口才有足够多的大船摆渡。再走不几刻,上了渡口停场。早有人安排船只等候,众人结伴相扶,弃岸登舟。
学子们多在县乡,未出过远门,更没渡过黄河。今天大家好不容易乘船而渡,都留恋河水景致,从船舱里跑出来观望。偶踏河心,水阔天空,两岸村庄湿地曲折盘桓,王屋山和邙山遥遥相对,众人不免心旷神怡。不过身在河心,船身摇晃、水不见底,大家又感觉神秘莫测,心神不宁。船上的人或感慨或担惊,众相纷纭。田俪平时胆子挺大的,没想到船至河中,她竟然脸红心跳,汗流不止,拽着孙云几位师兄手臂不敢动弹。杨炯乘机摇晃惊吓于她,更让她惊叫,孙云赶忙调停制止。大伙让她回船舱,她还舍不得,愣是扶着孙云,坚持到对岸。与北岸对应的位置叫白鹤渡口,相传此乡周灵王驾鹤升仙歇鹤于此,故名。
上了岸,来到河阴之地,大伙悬着的心才放下,各自整理了物品,马匹车辆都慢慢的从渡船上卸下来,大队人马集结完毕,往洛阳进发。
走了一段,远远的洛阳外郭城已经历历在目。“看洛阳城!快到了!快到了!”人群中有人高喊一声,坐车的学子们都出来观望。“这是哪啊?”有的选生问道。
“这个地方叫张方沟,是洛阳的西城郭。”宋曹掾来过几次京城,开始给大家介绍。孙云他们骑着马,离曹掾可以靠得近听的清楚。“哇!城墙真高啊!真壮观”有的考生不禁感叹。
曹掾笑笑说:“这不算壮观,一会儿到了内城西阳门,你们看吧,更巍峨,那才真正到了京城中心。不用着急咱们越走越繁华,都把眼睛好好擦一擦,别漏了。”哗!学生们被逗乐,一进郭城,又哇的一下定住,感觉就像到了天国。整个洛阳东西足有二十里,南北也有十五里,进西阳门的东西御道宽十几丈,御道两侧里坊整齐,各有墙垣,每墙设门,每门有里。
“看,这边的楼阁好繁华、好高大啊!”宋曹说:“呵呵,你们不知道吧,这个地方是寿丘里,老百姓叫王子坊,是朝廷的亲王住的的地方。看那个最豪华、最高的一片住宅,那是河间王元琛的府邸,怎么样够阔吧!”众人抬头四望,但见高台芳榭、危馆重楼,金碧辉煌。如在雾中。还有一些假山高耸,飞梁跨阁,直树出云,廊庑绮丽,简直另人目不暇接。
再走一会儿,远远的看见还有不少佛寺,朝阳之下,烁烁光辉。学生们又不自觉的赞叹起来,宋曹说:“我们北朝洛阳堪称佛国圣地,连国天竺的僧人都称赞我们比他们西方国度还崇敬佛陀呢。一会儿到了里边我们正好可以休息一会儿,你们可以顺便观赏。”“谢谢!”同学们高兴的不知怎么好了,继续一边走一边左顾右盼。
又走了一段,来到了一处繁华所在,曹掾指着介绍说:“同学们,看,这就是洛阳最繁华的大市,对着我们这边的,西边二个是慈孝里、奉终里,主要是卖棺椁和租灵车的。东边的阜财里和金肆里,天下最有钱的人都住在这里。”哇!一听说是全国首富的集聚地,同学们不仅又惊呼起来。大家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但见这片商贸区装修豪华的房屋鳞次栉比,高大醒目的阁楼此起彼伏,阁楼之间有天街连廊相同,逛商场的洛阳市民甚至奴仆都是穿着金银锦绣、绫罗绸缎,有的在天街之上悠闲的散着步,有的在亭子或伞座下,喝着茶水饮料、品着各地小吃。商场里外各种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各样珠宝玉器琳琅满目,各式服装衣帽花样新颖。大家仅仅在外边一走一过,略微的向里瞅了一眼,就已经眼睛不够用。隔着大市远望,还能看见大市的南边还有个皇女台,台的上面有一个寺庙叫灵仙寺,陪衬着大市。
正对着大市的御道北侧,十里长有二个小假山,山上绿树茂密、宛若森林,飞瀑绝涧、宛若自然,珍禽异兽,飞走其中。中央围个鱼池,各种奇花异草芳香扑鼻,百姓们在正在里边休闲游乐,一会了累了正好到大市里吃饭购物。大家看了,都感慨这才是富贵之地,和乡下简直天壤之别,一切简直就是人间天堂。
大市很大周回八里,大伙足足走了一会儿才过去。“看,那是开善寺!”宋曹又介绍说:“这个寺院很诡异,传说寺院原来住宅的主人死后变成桃木人,领着蒲草做的仆人,骑着茅草做的马,大白天回来找他改嫁的妻子问罪。后来他妻子搬走了,才捐献成寺庙。洛阳有好多这样鬼事呢!”他这么一说,同学们赶紧往前走。
再往前看,御道的南侧赫然又是巍峨一寺。曹掾说:“前面的寺庙叫白马寺,是中原大地第一古刹,乃佛教传入我国后官办的第一座寺院,连西方天竺诸国都知名的伽蓝。今天起的早,你们大家先到里边休息一会儿,注意别打搅了佛门净地,然后我们再继续进城。”
众人答应一声兴高采烈,紧行几步来到正门,抬头一看大门题字白马寺。孙云等本乡几个人结伴进寺,但见寺院有几层大殿、雄伟壮观,前后山门广场、开阔通透。大殿之内佛容庄严慈祥,里外盛饰浮图、画迹雕刻,都惟妙惟肖。大院前厅为佛殿,后堂为讲室,再后面是僧堂无数间。现在北朝百姓都信奉佛教,也有不少人在里边祷告祈求。
走到后院,远远的看见几片果林甚是好看,大家都没有见过。一边树叶翠绿茂密,枝头上有不少结成了小圆球的果食,煞是可爱喜人。还有的枝头能零星见到几朵似火的花瓣,又大又艳,好富贵的样子。另一边的果树的叶子长得像手掌一样,果食一串一串,水晶一样,漂亮极了。孙云他们刚要过去,一个僧人把他们拦住,说道:“善哉,各位小施主,请留步,这里是皇家果园,百姓不得入内。”啊?大家好扫兴,杨炯不死心,问道:“师傅,我们是今年太学应试的考生,从汲县来的,没见过那些果树,我们不摘果实,只想看看。”
“呵呵,小施主,那也不行,请到前院大殿观瞻。”孙云说:“那师傅,您能告诉我们那些是什么树么?为什么么长得那么奇特?”
“可以,这边的叫石榴,那边的叫蒲桃,是当年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种子。”哦!这些果食的名字大家听说过,不过没亲眼见过,尤其是果树。
王先又问:“请问师傅,石榴和葡萄不是很多么,为什么这里的要封起来呀?”“因为我们白马寺的不同于京城其他地方果园,石榴大到重七斤,葡萄要比普通甜枣的个头还大,味道还特殊好,是西域原始的种子种的,而不是移植的。”哦,谢谢谢谢,几个人不舍的离开。
回到前院,路过一个禅房,看见不少信男善女,正在房檐的阴凉下排成一排,等着进屋。几个人好奇,凑近一看,屋里有个僧人盘坐,正闭目冥想,他的旁边有一个小和尚,像是他的【创建和谐家园】,正拿个墨笔,聚精会神的看着他,等着往纸上写字。老和尚偶尔睁眼,看他的容貌,格外丑陋,太吓人了。几个人见后,心头一紧,赶紧跑回前院。
刚回来,各乡的亭长开始喊学生们归队。大家继续往城里进发。再往前过了几个里坊,途经几座寺庙,眼前就是西阳门。这座城门简直太高大了,洞口离地百尺,城门洞分三排,能容纳九辆车并排进出。上边还有二层敌楼,离地二十丈高,不怪宋曹说气派。
过护城河进了西阳门,大家禁不住都把脖子伸长四处打量起来,孙云他们骑着马看着更方便。但见帝都内城规模广袤、气势宏伟、繁华稠密、整齐宽敞。尤其大小寺庙,一个接一个,共有一千余所,皇家亲释,奉佛之举,朝野风从,以至于人们干脆不称洛阳为京城,而是称之为“佛国”,全国的僧众、信徒都到洛阳朝拜,使这里真像一座圣城。
再往前走,有人通知下马下车,原来是到了皇宫正门附近,大伙从来没见过皇宫,远远望去,五彩斑斓,金碧辉煌,飞檐出脊,龙兽昂头。皇宫正对着铜驼大街,向南通宣阳门。中央衙署和社庙都在铜驼街两侧。在铜驼大街口一眼就能看见百余丈高的永宁寺塔,距离东西御道一里左右,在大街的西侧太尉府的后面。整个铜驼街东侧东有依次是左卫府、司徒府、国子学、宗正寺、太庙、护军府。西侧有右卫府、太尉府、将作曹、九级府、太社。太庙和太社正对应,国子学堂有孔丘像、颜渊问仁、子路问政等等。
过皇宫继续东走,路过几个里坊和寺庙,以及太仓、导官等衙署,就是东阳门。出东阳门,还是不少寺院。过庄严寺再走一里道北是秦太上君寺,道南是正始寺。然后开始往南方向转弯,不远又看见洛陽小市,小市也很繁华,继续东行几里即是太学。
“看,太学到了!”“到了么?”同学们睁大了眼睛,心中梦寐以求的象牙殿堂就在眼前!
14永宁
大家怀着憧憬和忐忑的心情,在曹掾的带领下鱼贯进入太学大院。到在里面一看,太学规模太大了。这是仿照前朝的样式,在迁都洛阳以后,重新选址修建的。前面是授课的各科学馆,中间最高的是藏书阁,还有蹴鞠等各种运动场地,后面是食堂、教职员工和学生宿舍等等。现在正是中午时间,学校里师生们都穿着统一的服装,穿梭于学馆和宿舍、食堂之间,有的背着书包,有的夹着书本,男生女生都清新自然、天真无邪,只读圣贤、与世无争。
这就是传说中的士人最高学府太学么?简直太令人神往了。同学们排着队,跟着太学吏和助教等边走便议论着。不一会儿,依据各郡的名单,给大家安排在临时课堂和宿舍。而各郡县乡的随同小吏则安排在太学外面的馆译。其他陪同人员则需要自己找店房或租房。
因为离太学入学的选试还有几天,助教通知大家,这几天可以在分配的学馆复习,或者到京城访亲寻友,但必须由登记申请,并事先由各乡亭长签字。
李辰的父亲在家乡所在的汲郡做郡丞,是高阳王丞相元雍的女婿,他要拜见丞相老爷,所以通报之后走了。王先要拜见远房叔叔王司徒,故也登记走了。杨炯的堂叔在京里开设一家饭庄分铺,他携父亲家书去探亲。只有孙云、吴坚和田俪没有地方可去,孙云本想到学馆温习,俪儿说:“大哥哥,今天太兴奋了,哪能学进去啊!我们先到洛阳城溜达溜达吧,然后吃点洛阳小吃,也算是来到京城啦!等辰师哥他们晚上回来我们一起复习。”其实孙云虽说消停一会儿倒是能看进去书,不过效果肯定不那么好,尤其田俪这么一张罗,他也没主意了,便问吴坚什么意见。吴坚说:“小俪说得对,我们今天又是渡河,又是入城,脑袋都装满了,啥也进不去,不如可今天浪费,再看看京城什么好去处,都一并消化。”
孙云想想也对,再说也拗不过田俪,只好和吴坚陪着出来。到了学校门口,对面的里弄边上都是小吃,不远是拉脚的人力车和马车。田俪去买点小吃,孙云和吴坚打听洛阳的好玩的地方,有一个车夫立刻过来告诉了他们好几个地方,不过最大最好算是洛阳标志的永宁寺,他的车大拉三个人没问题,价格优惠,速度还快。几个人同意,上了车一溜烟便到了。
永宁寺是当今太后为姑母所建,内设有塔、殿和廊院,外掘壕沟环绕,沿沟栽植槐树。此寺比白马寺大一倍,内有僧房楼观达一千多间,僧尼士女住于后殿。整个院落殿房珠玉、五光十色,殚土木之功,穷造形之巧,佛事精妙,不可思议。最醒目的就是当中的九层浮图,每层有十丈高,塔尖的柱帽还有十丈,从下面能看见四周挂着金宝瓶,周围的檐口还悬有120个金铃铎,金盘炫日,光照云蔼;宝铎迎风,响彻百里,令人心生敬畏,身怀虔诚。
孙云几个人在宝塔的下面,仰着头看着直入云霄的浮图,心灵无比震撼。田俪说:“大哥哥、坚师哥,不怪我们一路上,耳朵都灌满了洛阳如何如何的话,今天到了,才知道天子脚下佛国圣地的庄严奇妙。要说上午我们看的集市我还不稀罕,不过冲下午我们到这里所见的雄伟瑰丽,我决定了!”“你决定了?决定什么?”吴坚知道田俪从来都是心不在焉,一天一个变化,想一出是一出,不相信她能有什么励志的决心。
“我决定留在京城!不回去了。”吴坚说:“你要出家呀?寺里收女的么?”
田俪气道:“大哥哥,你看坚师哥,一点都不鼓励我!”孙云说:“要想留下,我们必须抓紧复习,要是考不上,你再有多大的志向也没有用,到时候只能丢人现眼,乖乖回老家。”
田俪不服气,道:“我这不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么,今天下午好好感受一下京城的气氛,等晚上开始,把心收回去,好好学习。”孙云笑笑说:“但愿你口要应心,最好别再推到明天。”
“看你说的,不会的。走,到后面再看看!咱今天就看这一个地方,看完就回去。”
几个人看完正殿,再往后面的偏殿瞻仰,转过去正看见一个大殿,是观音殿。按《观无量寿经》的说法,【创建和谐家园】与大势至是阿弥陀佛即无量寿佛的左右胁侍,凡发愿往生极乐净土者,死后都能得到阿弥陀佛和【创建和谐家园】、大势至的接引而往生西方净土。据说【创建和谐家园】大慈大悲,神通广大,有33种化身。众生若遇灾难,只要诵念其名号,【创建和谐家园】菩萨即时观其音声,使人解脱。【创建和谐家园】佛经很多,有从竺法护译出《正法华经》中抄出的《光世音经》,还有从鸠摩罗什译出《妙法莲花经》中抄出的《【创建和谐家园】经》,此外有僧人直接从梵本《法华经》中译出的《普门品经》、《光世音经》、《【创建和谐家园】经》等,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有关【创建和谐家园】的疑经,如《【创建和谐家园】三昧经》、《【创建和谐家园】十大愿经》等等。云冈、龙门等石窟,塑造了【创建和谐家园】造像六十几尊。现在有的地区开始信仰净土,观音菩萨的信仰也流行开来。
几个人进到到后殿,但见观音塑像眉目清秀、眼帘低垂、面庞润满、体态丰美,头戴佛冠,手拿净瓶,惟妙惟肖,庄严慈祥。此刻正有几个学子在里面,其中一男一女正跪在蒲团上低声倾诉。田俪拉着孙云走到蒲团的后面排队等着敬拜,只听男孩正说道:“父亲已经开拔,正和叛军对峙,祈求菩萨保佑父亲早日凯旋而回。”说着二人磕头拜了几拜。
接着女孩又轻微的声音说:“大慈大悲的菩萨,我们还有一件事求您。我们还有的大哥叫杨祯,去年春天去游览泰山,没想到正好南朝军队占领了泰郡,结果哥哥至今下落不明,生死不知。祈求菩萨保佑,让他早日平安回来。呜呜~~”说着说着低声哭泣起来,男孩一见说:“小蓉,你看你,别在这里哭啊。”然后连忙帮她擦着眼泪,两个人互相扶持走出殿外。
俪儿几个人听了女孩的倾诉十分伤感,连忙也拜了菩萨,祈求考学高中以及家人安康一类的出来。到大殿门口侧边,见刚才的二个人依然还在。女孩还没有平静下来,脸上泪水可见,那个小男孩正在哄她。俪儿心肠热,上前拿出娟帕帮着男孩一起给女孩擦拭。有了外人的介入,女孩这才稍微稳定,几个人走到一个大殿的墙角,攀谈起来。
原来女孩和男孩是孪生姐弟,男孩叫杨琼,女孩叫杨蓉。他们的父亲是宁远将军杨祯,镇守定州、中山一带,与叛军对峙。他们还有个哥哥杨忠,文武全才,喜好游学,遍访名山大川拜师求艺,不幸游历泰山的时候,恰巧南萧北伐攻占泰郡,结果失去音讯,不知道是战死还是被俘,至今下落不明。杨忠英勇胆略、容貌俊美,身材魁梧,武艺过人,见识精深,器量极大,有将帅谋略,如果他在父亲身边,可以扶保父亲全家无忧。正是长子不在,父亲不能确保平叛胜利,故托人情安排次儿女进京入太学,投到故友司徒长史王遵业暂居。这个王尊业也是杨忠的岳父,两家从小定的儿女亲家。
王遵业与太常崔明、中书监袁翻、尚书王诵等都为当代贤哲,关系非同一般。太常为朝廷最高司教官员,位从一品,隶属礼部,属官有太常丞、各类博士等,正是主管太学工作。因此王遵业才求他给杨蓉和杨琼报的名,准备参加今天的太学考试。
听了杨家兄妹的介绍,几个人对京城更了解了一些。说到太原王家,五师弟王先正和当朝司徒同支,都为龙骧将军王慧龙的后代,论长序他为王慧龙的曾孙,应该称王司徒为叔叔,这次进京父亲和叔父正是给王遵修书让其关照王先。这说来说去,大家还是拐弯的亲朋好友,自然便结伴同行,姐弟俩先来一段时间,正好介绍介绍京城的事情。
几个人前后瞻仰礼拜了一番,看看天色不早,便出山门往回走。刚到大门外的平台上,看见一个女尼正回寺上台阶,田俪说:“坚师哥,看你没知识了吧,这寺里果然有比丘尼的。”吴坚小声说:“啊,真是的,以前还真没见过,看来京城有地方收容你了,你就留下出家吧。”
“你!”田俪刚想说三师哥几句,只听“啪”的一声,原来女尼上台阶的时候,眼睛不知是流泪还是进了沙子,一直用手揉着眼睛,不慎抬脚不高,绊到踏步磕了一跤,结果手中的钵盂摔到地上粉碎。看样女尼膝盖伤的不轻,一时竟然站不起来,杨蓉和田俪赶忙下几步扶住女尼,让她坐了起来。女尼喘了一会儿,终于缓了过来。大家看他,岁数似乎不小了,白发染鬓,满脸沧桑。孙云几个帮着把钵盂碎片收拾起来扔到墙角的石曹里。
女尼合十道:“谢谢几位施主。”杨蓉道:“不客气,法师您这是回寺么?”
“正是,我从北门回来,几位小施主怎么称呼?从哪来啊?”“我们都是今年应考太学学子,这是孙云、吴坚和田俪,他们从汲县来。我叫杨蓉、我弟弟杨琼,我们从定州来。”
“你们是从北边来的,听说那边正打仗!”“是啊,六镇起义,北边柔然也侵占我边境。”
“哦!”女尼叹口气说:“边关一直不太平,如今各镇又闹事,真不太平啊!”
杨蓉说:“是啊,法师。哦,我们该回太学院了,改日再拜见,请问法师尊号?”
“贫尼觉空。多谢施主,恕不远送。”女尼慢慢的起身回寺,轻叹道:“唉,烟花易逝、容颜易老、繁华一现、回首百年!永宁永宁,为什么不能永宁呢?”
杨蓉说:“这…,好像这个比丘尼很熟悉呢?” 杨琼说:“算了,别瞎想,该走了,等有机会再来。”杨琼拉起姐姐和孙云他们雇了车,往太学赶去。
15备考
金殿之上,灵太后临朝,旁边坐着16岁的明帝。灵太后自从今年春天与丞相高阳王元雍等人联手肃清元叉后,便改年号孝昌,开始主政。她不顾朝堂非议,把原来的就相好郑俨召回京师升为中书令。同时又宠幸徐纥、李神轨等貌美才俊的年轻官员。经过心里、生理、饮食诸多方面的调理,刚几个月便气色华贵、雍容细致,恢复了昔日的神采,一点不像将近四十的人。如今她已大权独揽,根本不再理会身边还有个小皇帝,若不是自己亲生的,早就因为五年前正光的之变,把他废掉。
文东武西山呼已毕,太常崔明启奏:“太后,今年太学选生已经齐聚京师,现已经安置在太学客堂,过几日大考。本年考生比往年翻倍,录取是否比往年增加,特启奏太后示下。”
灵太后抬手道:“礼部,你们的意见呢?”礼部尚书兼尚书右仆射元顺为人非常耿直,他已经听过崔明汇报,知其中有中书令郑俨等人受贿所制,不过因为还要大考,只要考试中严格把关,相信会把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过滤掉。于是说道:“回太后,的确因为断了几年,各地考生增加,不过我已经和太常卿崔大人以及太学祭酒钱决约定好,今年务必严格考试,不能让浑水摸鱼、不学无术之人进入太学。入学名额因为断过,可适当增加一些。”
太后点点头又问:“吏部呢?城阳王,你怎么看?”大司马城阳王元徽现为吏部尚书兼尚书左仆射,和元顺同一天任的命。他原来为官清廉、尤其在地方任期和之前吏部低职时很有作为,可惜从太后专权并宠信他以后,他开始与郑俨等人结党,且猜忌心强,报复心重,与元顺、元渊等人逐渐不睦。听到太后呼唤,他出班说:“依微臣看,太学中断几年,学生减少,应该加倍补充一些生源。太后这几年不临政,悉数荒废,因此现在首要的百废待兴为贵。”
太后不置可否,再问:“中书省的意思呢?”中书令郑俨抢先出班说:“启奏太后,臣赞同吏部的意见。据微臣与中书舍人李大人查询各地中正,托太后鸿福,各地选生今年人才辈出,且比往年出色,因此我们也建议,为弘太后福泽,扬陛下天恩,应该加倍入学名额。”
中书通事徐纥也出班道:“郑大人所言极是。今盛世之年人才辈出,不仅秀才孝廉人才济济,连后备学生也是勤奋好学、风气盎然,此海内盛平,都是太后陛下复朝后的功劳。”
“别蒙我了,西边北边很不太平,搅的我食不知味、夜不能安。”黄门侍郎、领中书舍人李神轨奏道:“此纤芥之疾,不足为虑。只要朝廷多赏赐各地藩镇名爵,我们不花一个铜钱,就可让他们就地镇压叛乱。此外继续与北边柔然通使,花钱让他们出兵帮助平叛,待他们两败俱伤我们再把他们撵回大漠。如此则社稷可保无忧。”
此言一出尚书令王涌、中书监袁翻与兵部常侍、卫尉卿魏子健对视一眼,十分不悦,知李神轨之言乃祸国之论,刚想陈奏,魏子健怕他们得罪太后和郑俨等人,忙出班启奏说:“除李大人所言外,朝廷派西道行台大都督萧宝义的军队正在前线奋战,如今虽取得小胜,但战事焦灼,粮草、秋装开始不济,朝廷应该派大员偕物资慰问。”
“哼!萧宝义真是未老先衰!原来我记得他挺有魄力的,连战连胜扬我朝廷之威,怎么这会子胆子越来越小、保守怕事了?哪如崔伯延能宁肯战死疆场,也不辜负我对他的期望,没损污我对他关羽之名的褒名。可惜伯延被流箭误伤性命,要不然我们怎么会如此窝囊。你们兵部也适当多嘉奖慰问,别寒了将士的心。这个事你们拟个意见吧,着尚书省袁大人、中书令郑俨两位大人审议后朝议。我就是女流、也老了,要不然我就亲自领兵剿灭叛匪。”
郑俨道“太后之言甚是,谁不知您文武双全,尤其箭艺无双,想当年您箭穿针眼,威名四著,社稷安危也由您一力支撑。”“那都是陈年往事了,不提也罢。如今我都老了,刚刚劫后重生,想着清闲几天享享福,就有人说三道四。我看就是欺负我们孤儿寡母。你们这些亲贵王爷不但不制止,还---。”说着看了一眼元顺,“算了,不提了,还说今儿个选考的事情,我看吏部与礼部着手,王尚书督办,先进行选考,待出成绩后再定入学人数。”“谨遵懿旨。”
“丞相、还有你们几位王爷意下如何?”丞相高阳王元雍回奏“太后圣明。”汝南王元悦、广阳王元渊等几个元家王爷,也都同意。孝文帝改革,皇家原来姓拓拔,现在全部改成姓元,大哉乾元,万物伊始,元姓为万姓中最高贵的族姓,其次是鲜卑八姓和汉族五门四姓。
太后又不经意的问小皇帝:“陛下,你看呢?”明帝元羽少年老成“全凭母后处置。”
这时广阳王元渊出班奏道:“臣启陛下、太后,先前被废黜的河南尹郦道元,在家闭门思过,修身自省,颇有所悟。近完成一部鸿篇巨著《水经注》,堪为旷世之作,天下闻名。书中弘扬我朝锦绣山川,印证我朝华夏一统,实乃忠义。望太后垂鉴。”元渊原为侍中、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领左卫将军,因太后复朝有功,迁大将军即领军将军、侍中如故,并领国子祭酒。京城设学府四个,皇宗学在宫门之右,国子学居宫门之左,太学在城东东阳门外10里前朝旧址不远,小学有宣文、宣教、崇儒、崇训四个。原律学和算学今年都并入到太学。其中国子祭酒管着皇宗学、国子学和四门小学共三个学府。只有太学单独管理,面向士人,博士祭酒由元顺提到的钱决担任,品级要低,归礼部管辖。
高阳王元雍也接道:“大将军之言甚是。臣因其书中文字例义谨严、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常随身带有部分摹本,请太后御览。”元顺也再次出班附议。“丞相也酷爱文字啦?难得呀。”太后接过太监呈递,看了看,不禁连连点头,说道:“这个郦道元啊,我就知道他没有什么大错,不过是刚直迂腐过头了。我看就迁任御史中尉吧。”“太后圣明!”
郦道元的罢官,一手促成的是汝南王元悦,由城阳王元徽推波助澜。这是因为郦道元为人为官都十分耿直,对待贪官污吏更是毫不手软,好几个事情都触犯了他们的利益,因此他们都十分憎恨郦道元,抓住一次小错,把郦先生削职为民。这次广阳王、高阳王突然提出要郦道元复官,他俩虽然不满意,但因为措手不及没有相好反驳的理由,尤其太后看了郦道元的书,正在兴头上,估计说了也白搭,因此只能忿忿不平的生闷气,徐图再说。
太学学堂内,学子们正读经备考。
这几天天气越来越热,同学们都大早的起来,赶到临时安排的学馆内看书。这几天往届学生都在忙着期末考试,孙云他们温习当中可以看见高年级同学们忙碌的在校园穿梭。
太学满学制为8年,每二年一次考试。刚入学是初级班,学满两年,试通二经者,补掌故,升到中级班;掌故满二年,试通三经,推其高第十之有四为太子舍人,从这往上就是高级班了。太子舍人二年,试通四经,十之有四为郎中。郎中满两年,试通五经,十之有四补吏,随才而用。以上不取者,补习一年参加补考。因“推其高第”多数是对公卿子弟的一种特殊待遇,故贫寒学生学业满后多是“补掌故”返回乡里从事教学工作,少数可以在地方被征聘为吏为官(非中央委派的小吏),亦可满20岁后通过举孝廉秀才测试等察举方式入京或属地为官。因此太学生中大多停留在中级班就止步不前了。
太学生统一着装都穿白袍,初、中、高的班级通过绅带颜色来区分,初级班的绅带为淡蓝色,中级班是淡黄色,高级班是赭石色。这些颜色除了代表入学的年龄,同时因为太学生的选拔对官宦子弟有明显的倾向,其实也反应了门庭的高低,因此校园里只要不同颜色碰面,赭石色的无不趾高气扬,蓝色的或淡黄的无不恭谦避让,眼中显出羡慕或忌恨的神情。
很快这种情绪就感染到了他们未入学的考生当中。偶尔那些高班的学生会替老师给新考生做些登记、管理或送一些文具、教案的工作。他们一来,这些新生们立刻背后议论一片。还有许多同学,争先恐后的围着高班生“学兄、学兄”的直套近乎,而那些高班生却多数不屑一顾或者居高临下的神情。也难怪因为新生对老生而言都是一些没见过世面的农村孩子,在他们眼里都土得掉渣,幼稚的可笑,何况这些考生还要经历入学考试,能不能进来都很难讲。不过越这样,越更另这些考生们对进入太学无限的向往。
快到中午,天开始热起来。大家正辛苦不已的摇扇看书,门外一位博士先生踱着方步走进来,他东走走、西看看,从大家的桌边慢慢的浏览一遍。同学们大多不知博士高名,只当是来检查各地考生秩序的,可能顺便看看大家的基础,见他过来或起身或点头打个招呼继续读写,先生一一的示意大家继续看书。不一会儿,他信步走到汲县的学子周围,偶然见孙云的桌案上有一摞书,最上面的包着书皮,写着袁亮的名字,便驻足问曰:“子从何来?”
云起答道:“学生汲县新中乡。”先生点点头,又问:“哦,此书是你的?”
孙云说:“不是,学生叫孙云,因为家贫,这本书恩师袁亮先生赠给我的。”“噢,这样啊,继续看书吧,一会下了课,到对面诗琴馆找我。”
“学生记下。”博士微笑一下,背着手依然踱着方步退出学馆。
16博士
同学们正在课堂复习,不想一个先生溜达进来,还在孙云的书桌前聊了几句,这下可把同学们都羡慕坏了。老师刚走不少同学开始议论起来:“那位先生是谁呀?”“听说是教诗经和玉琴的博士常爽先生!”“哇!双科博士呀!太厉害了,怪不得那么有学问的样子呢。”“为什么博士和那个同学说话?是不是看他学习好啦?”“也许吧,或者看他写的字不错吧。要不然不能停步。”“那他一定能考中太学吧?”“有门,听说常爽博士是当今大儒徐尊明的最得意的【创建和谐家园】,能被他看中的学生,都出人头地了。”“刚才博士为什么没到我们这边看看啊?”“我们什么时候能成为像他那样的太学博士,学富五车,令人尊敬,简直羡慕死了。”
几个孩子羡慕的没错,太学博士那是让天下人都仰慕的职业,但也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高度。北魏对博士资格有明确规定:“博士取博关经典,履行忠清,堪为人师者,年限四十以上。助教亦与博士同,年限三十以上。若道业夙成,才任教授,不拘年齿。”同样对太学生的录取也有明确规规定:“学生取郡中清望,人行修谨,堪循名教者,先尽高门,次及中等”,普通的寒门想获得学习的资格都很难。
“常爽博士?”孙云听了这个名字,赶紧把桌上的这本写有老师袁亮名字的书打开,里边夹着一封信,正是先生让他到京城以后交给常爽的,应该就是他没错。太好了,这几天刚到还没有捋顺,正想着今天中午抽个时间打听打听常爽博士的住处或在哪个学馆,没想到这么巧,博士反倒找到了他。孙云把信悄悄的示意给同窗们,大家纷纷点头,意思让孙云中午代表大家,去拜见常先生,求他给与指点一二。
孙云也很兴奋,未及午饭时刻,便来到诗琴馆。进了馆内,里边的各个班级学兄们正陆续往外走。学馆内同学的数量并不多,这些人都是去年没有通过考试留下补习的,也有的是选课的时候后选本门课的,因此学兄当中,有的是淡蓝的绅带,有的是淡黄的绅带,也有的是赭石色的,座位上也是高班的优越靠前坐着,同年级中同样依据入学或平时考试成绩的优劣排座。他们马上就要考试,正做最后的冲刺复习。孙云羡慕的看着他们从自己的身边走过,尽量躲避这他们,这些学兄都没注意孙云,一个个面临考试压力,心事重重的出去吃午饭。
孙云挤到里边,常博士正在书案的后边整理着桌上的书本,不小心一支笔掉落到地上,孙云连忙弯腰给捡起来放到桌案上。常漺一见说道:“谢谢,哦,是你啊?呵呵,你过来啦?”孙云一揖道:“学生孙云,给常先生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