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田俪说:“诗经的课程还行,我们小时候都背过几篇了。不过到了易经课,不知怎么,我就犯困,一会儿初九、一会初六,一会儿九二,一会儿六二,我总也弄不明白。”
杨炯说:“这些还行呢,就是习惯,阴就是六,阳就是九,时间长了就好了,关键是爻辞和卦象一对应,人就脑袋大了,根本就没规律,完全是硬往上套。我累的连饭都吃不下了。”
杨蓉在对面不禁愣道:“你吃不下饭,还买这么些,那不都剩了么?”
吴坚说:“杨炯的话你还能信,他是越说累越能吃。”
田俪说:“这点我支持四哥,不吃饱饭,下午怎么能继续学习。尤其这节课,多消耗体力。”田俪说完,杨炯赞同的和田俪对了一下巴掌,表示英雄所见,大家看了不觉发笑,连乙弗这个不拘言笑的女孩,都不禁抿嘴笑出来。
李辰说:“易经课确实很难,没听先生说么,别的课程是提出问题寻找答案,易经课程是给出结果,寻找原因,没办法,只能慢慢习惯。”
王先说:“我别的课程都行,唯独易经课最差,这点我就佩服大云。”
李辰也说:“就是,大云,你咋学的,怎么好像你就开了窍似的,我们怎么就不开窍呢?”
孙云说:“我还羡慕你们呢,你看你,琴棋书画多才多艺,武功进步最快。王先,经史诗赋郎朗出口,我不过是象数、术数偏科而已,难登大雅之堂。”
王先心里有平衡说:“也对哈,术业有专攻。”
杨炯说:“王先说的对,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谁也别比谁。”
田俪说:“话是这么说,不过真累死了,下午什么课呀,不想上了。”
吴坚最憨厚,说:“怕啥,该上上呗,下午是春秋、术数和击剑。术数课和易经一样也难懂,不过是选修课,只要及格就行,不用考名次。我也不爱学,就当换换脑子,陪大云学了。等到击剑课就好了,都能放松。”
孙云说:“谁说击剑简单啊,那也需要技巧的,别看我们和毛博士学过基本动作,到赛场上准不行,尤其我们学的武功和击剑动作完全不同。过一个月重阳节还要击剑比赛,争取我们都能拿到名次,晋级武士,尤其金剑银剑什么的,明年好有资格参加嵩山论剑。”
“哥呀,你可别给我们加码了,”田俪说:“你就让我们缓一缓吧,都累的不行了。”
孙云说:“别人我都放心,就不放心你,你看这次去历城,你有多悬,要不是遇见小月的师爷你就危险了,所以你必须重点提高应战能力。”
小俪说:“好了,又提这事,我和月姐姐她们一起吃饭了。”说着起身拉着郦影就离开。
Àî³½¿´Ð¡Ù³ÉúÆø¾Í˵£º¡°´óÔÆ£¬ÄãÒ²±ðŪµÃÌ«ÀÛ£¬»¹ÓÐÒ²±ð×Ü˵Сٳ£¬ËýÒ²ÊÇ´óÅ®º¢¶ùÁË¡£¡±
孙云点头,“我知道,我以后也确实该注意分寸。”
另几个小俪寝室的女孩在斜对面吃饭,小俪和郦影转过去走到他们一堆儿。她的位置刚腾开,这时候一个女孩走过来,宛若一阵清新的风飘来,众人感觉眼前一亮,只见女孩眨着大眼睛问道:“你们好,我可以坐在你们旁边吃饭么?”
大家扭头一看竟是课堂上最漂亮的郑冰。只见她大方的对李辰继续说:“呵呵,是这样的,你叫李辰是吗?我今天看见你很懂乐律,我想和你交流一下,不知道方便么?”
郑冰、乙弗、萧月这几个最漂亮的美女一下子聚到一个桌子,构成了最靓丽的风景,周围的同学不禁都暗中向这边看过来。这几个女孩各有特点,郑冰显得冷傲,带点旁若无人的意思,不过她的冷漠带点自我保护的意思,多少是刻意的,估计和她特殊的家境有关。乙弗有些孤傲,但她的这个性格好像天然的,不是特意针对谁。萧月的面容最多算骄傲吧,而且还显得很有分寸和善良。
第一美女主动和李辰聊天,这下整个食堂都窃窃私议。李辰个子也还高、长相也算可以,当朝丞相的外孙,但不是嫡亲,当然这个关系没几个人知道。但无论相貌地位与郑冰比稍差一些,不知道郑冰怎么会主动与李辰交往,估计是诗经课上俩人对琴音有共鸣。
李辰大感意外,不过他不好直接拒绝,看了郦影一眼说:“方便、方便,你请坐吧。”
郑冰虽然旁若无人,不过看见李辰正和同学聊天,便又冲其他几位男生点点头说:“几位学兄,你们好啊。你们也和李辰一起的?”
李辰赶忙说:“我们是同乡,来至汲郡汲县新中乡的,从小就是同窗,今年一起考进太学的,一共六个。他们---”说着想把大伙挨个介绍一遍。
不想郑冰抢先说:“我叫郑冰,叫我小冰吧。你们乡太厉害了,一下考进6名呢!”
“是啊,我们县今年真是奇了,往年最多一二名,今年单我们乡一下进六个,还是同窗。”
“那说明你们老师厉害,一定是位名儒吧。”大伙见郑冰没想别人说话都默不作声。
“我们老师名望还一般,但他的先生徐尊明,是当代大儒。”前文说过,李辰提到的徐遵明是当代北魏经学家,北学代表人。幼孤好学,历更数师,俱不终业,乃苦读殚思,博通诸经。私塾讲学二十余年,传授《周易》、《尚书》、《左传》,其易学习“郑氏易”,又传《易》于卢景裕、崔觐、李业兴等人,包括大伙的易经课老师常爽也是徐大儒的【创建和谐家园】。
果然郑冰惊讶道:“我知道了,我们易经的常爽博士就是徐老的【创建和谐家园】,还有教术数的博士散骑常侍李业兴先生也是。怪不得你们同窗这么厉害呢。唉!今天的易经课上的,我饭都不想吃了,要不是下午还有技击课,我就不吃了。易经太难了,还是你们学得好。”课上几个同学中只有孙云发过言,不过郑冰大概把孙云都当成李辰了。
郑冰坐的位置正是郦影的,李辰弄的直紧张,赶忙说:“我们刚才还说这个呢。我们谁也学不明白,就大云学的透彻,你可以好好和他求教。”说着把孙云推了出去。
孙云可不傻,这种顶级美女,只要在旁边他就不得劲,平时萧月就让孙云动不动害羞,现在郑冰一看孙云,孙云立刻感觉压力太大,呼吸都困难,忙说:“别听李辰瞎说,你们都属于心灵手巧,学啥像啥的人,我只会钻牛角尖儿。”
郑冰还是客气一下说:“孙云学兄,你太客气了,你是指诗经课上,我们听懂音律的事儿吧,其实那些都是情致的素养,我觉得属于小聪明一类的,没有你学易经课有难度。”
孙云笑笑,没再接茬。心里也知道,人家郑冰是冲着李辰来的,对别人只是礼貌一下。
果然郑冰很快转向李辰继续说:“对了,李辰学兄,除了上午的诗经易经,你还学什么了?”
李辰笑笑说:“五经还选的春秋,君子课有抚琴,围棋、书法,另外我们还选了技击课。”
郑冰听了,高兴的说:“太好了,和我一模一样。”她话音一落,大伙不由的都看她一眼,心说,要说别的课程也许一样,但是最后的剑击,哪有气质如兰的女孩会学,肯定是假的。
郑冰大概看见别人异样的眼神,也感觉不得劲儿,正好她打的饭菜很少,这会儿已经吃完,便说:“我要回寝室整理下午的课程了,你们慢慢吃,下午课上见。”说着飘飘离开。
李辰大家不认识郑冰,但郦影可知道的。她见郑冰走了,赶忙绕过来轻声对李辰众人说:“卫明,你千万别和刚才的女孩来往,他的爸爸是当朝中书令郑俨,是太后的男宠,而且在朝廷中他和中书舍人徐纥一些人结党营私,把持朝政,名声不好,你可要当心!”
110术数
大概是漂亮的女孩偶然站在一起,互相之间会有敌意,尤其针对那些比较张扬的。乙弗和萧月,自始自终并没有理会郑冰的到来,一直低头吃饭,反倒是郦影最先沉不住气。
李辰听了郦影的话,吓一跳忙说:“哦,好的,知道了。”李辰的小伙伴们不由的偷偷的笑了几下,郦影的话听着虽然好心,但多少有私心。不过也难怪,李辰的身边突然多了一位绝代佳人,田俪不生气才怪,这下李辰也得小心了。
这时田俪说:“我们快点吃,吃完我们还要去换课呢,柳博士既然答应我们可以上抚琴课,我要赶紧把兵法课换过来。这回我可不用陪哥哥上兵法课了,不但脑袋都大,还得挨哥哥说。”
众人都笑了一下,卢静和杨蓉说:“小俪,我们也换,一会儿一块去!”
乙弗对萧月说:“姐姐,你是甲班的,怎么没上抚琴课,反而学兵法呢?”
萧月瞟了一眼孙云说:“妹妹,我哪能和你比呢,你已经有心上人了,还是个小王爷,所以你只用学些修心养性的课程。可我怎么说也是前将军、西道台大都督的女儿,不懂兵法,会让别人笑话我们没有武将家风的。”
乙弗说:“你净说瞎话,你一个女孩子不早早成家,还学兵法和剑术,真有你的。还有这些日子你都去哪了,脸都晒红了,看姨娘和姨夫回来我不好好告你一状。”说得萧月一吐舌头。
下午,是春秋课,老师正是入学考试中,刚晋级的博士魏收。
这个魏收很了不起,是钜鹿下曲阳人,为官宦世家出身。他的远祖魏无知汉初被封为高良侯,其子叫魏均,魏均子魏恢,魏恢子魏彦,魏彦子就是魏收的高祖魏歆,官至太守。祖父魏悦官至济阴太守,因政绩突出受到称誉。父亲魏子建,现任卫尉卿、行台大都督。
魏收字伯起,小字佛助,今年刚到二十岁,少年天才,从小博览群书,到十五岁时,各种文章的写法都善长。这时父亲戍边,他便随父赴疆,喜好骑马射箭,想靠武艺建功立业。后经荥阳郑伯点悟,便又弃武从文,下苦功夫读书。据说夏天他坐在木板床上,随着树荫的转移而改换位置读书。过了几年,床板已经磨损,而他刻苦学习的精力一点也没有减少。几年下来,他靠文章的华丽优美渐露头角,并进入太学任职助教。因为他有军营骑马射箭的经历,为人也有任侠的豪爽义气,人称“惊蛱蝶”。
他是太学最年轻的博士,年纪比座位中的新生大不了几岁,甚至有个别的老生要比他还大。【创建和谐家园】一响,魏收开始登台上课,学生们在下面一看,简直都惊呆了,都不敢相信会有如此年轻的博士。等到魏收与同学们互相介绍完毕正式讲课,同学们更是惊奇,但见魏收博士讲起课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说古论今、旁征博引、思维敏捷、辩证严谨。
魏收博士的课程是《春秋》,包括经和传二个部分。
经的部分,即为《春秋》本书,又称《麟经》,是鲁国的编年史,由孔子编撰修订。记载了从鲁国及周王朝、其他诸侯国242年的历史事件,包括诸侯攻伐、盟会、篡弑及祭祀、灾异礼俗等,文字简练,事件简略。而且孔子修订《春秋》颇有深意,他以谨严的笔法和微言大义,暗寓褒贬,表达尊王攘夷、正名定分、维护统一等思想,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
《春秋》原文仅18000多字,在言上极为精练,遣词井然有序。但因文字过于简质,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以及《春秋榖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因此太学上课也是经和传同时讲授。
一个时辰的课程下来,同学们都听傻了,除了惊叹博士的学识以外,剩下的就一个字,“木”,同学们的脑袋已经僵化了,多数人再也听不进去其他课程。
好在大课上完之后,剩下的课程是小课,小课甲班是绘画,乙班是术数。李辰、郦影、王先他们都是甲班的,不用再动脑子学术数。而其他同学多是乙班,只能继续忍受煎熬。不过小班课仅仅是半个时辰,孙云看大家情绪低落,鼓励大伙说:“大伙别这么悲观,术数课也挺有意思的,就当换换脑筋。而且过几天我们还能去阊阖门观看浑天仪呢,不信问小月。”
田俪说:“哥呀,我信倒是信,不过这个课程有用吗?咱们学它干嘛呀?”
孙云说:“当然有用了,我问你,你知道我家的地是多少吗?”
“知道啊,你家15亩。”“那你知道,你家河套边的那片地是多少亩吗?”
“不是7亩半吗?”“不准确,那片地不是直田,算圭田还带弓形,你能算准吗?”
ÌïÙ³Ò»µÍÍ·£¬²»ºÃÒâ˼µÄ˵£º¡°²»ÄÜ¡£¡±
孙云说:“还有,你知道我们用什么历法吗?各个节气是什么吗?都是哪天?”
田俪听了,有点泄气,不过马上又精神过来,反问道:“难道术数课里就有?”
孙云说:“当然啦,中午你没听那个叫郑冰的女孩说么,教术数的老师叫李业兴,是咱们袁老师的师傅徐尊明的【创建和谐家园】,他来讲九章算术,他还写过一本历法,我们就跟他学习。”
孙云说的不错,术数博士就是李业兴。他是上党长子人,祖父李虬,父玄纪,都因儒学渊博被推举为孝廉。李兴业少年时代就很忠直,潜心学习,不怕辛苦。精研经书章句,爱看奇闻异说,后来拜当代徐遵明为师。当时还有个轶闻,说有名儒灵馥正聚徒讲学,而徐遵明声誉没有他高,李业兴于是到灵馥的学校中去。不过他听了一段时间,尤其等到灵馥讲说《左传》,业兴拣几条传中大义问灵馥,灵馥竟然无法回答。于是李业兴振衣而起,扬长而归,重回遵明门下。从此以后,灵馥的学生纷纷改换门庭,来到徐遵明这里。后来,李业兴广泛涉猎百家之学,周易、占卜、算数、天文各种学问无不详知明晓,尤其擅长算术历法。
李业兴虽然贫寒,却很自负傲气,如别人礼待不周,即使权贵之人,他也不低头。后来当王遵业的门客,被推举为孝廉,任校书郎、著作郎等,除太学博士。因当时流行赵匪欠的历法,这部历法因年久岁远、差误较大、节气差远等弊病节气比时间变化晚了一些节拍,在宣武延昌年间即10年前,李业兴编出一部《戊子元历》献给朝廷。当时,屯骑校尉张洪、荡寇将军张龙祥等九家各自献上一部新的历法,世宗下诏,让把它们合为一部。张洪等人于是共同推荐李兴业为主,编成《戊子历》。正光三年(522)推行新历。同时又修订了其他天文、术数等著作,并参与太学的术数教学。
李博士今年四十出头,他登台授课,孙云顿时觉得此人知识渊博,有经天纬地之才,尤其听说此人品格高尚,性格豪爽侠义,心中升起无比崇敬之意,认认真真的听李博士讲述。
术数课程主要教授《九章》、《七曜》、《四序堪舆》等。
《九章算术》为前魏朝刘徽最终汇总编著并作注,同时增加定义概念,推导和证明等,分为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及勾股共九章。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了分数运算、比例问题和盈不足算法,求最大公约数和约分的方法,各种比例解应用问题,以及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和勾股定理的应用。
《七曜》,也称《七政》,是对“太阳”、“太阴”、“辰星”、“太白”、“荧惑”、“岁星”、“镇星”,即日、月、水、金、火、木、土,七大天体的合称。
《四序堪舆》为前算生博士殷绍依据天文历法算数等整理而成,作为太学的数学课本。
今天从九章算术开始上课,讲述第一章方田,主要介绍平面几何图形的名称、面积计算方法等。这些图形包括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扇形、弓形、圆环以及其中的一些特殊情况如直角、等腰、等边等等,孙云还是头一次系统的听说过这些名字,感觉算数的知识真是如同沧海,无穷无尽,浩瀚无垠,给他打开了另一扇门。
¿ÎÉÏÀʿһ±ß½²£¬Ò»±ß·¢¶¯´ó¼Ò¶¯ÄԽÓÉdzÈëÉ׻׻½Ìµ¼¡£Í¬Ñ§ÃÇ´ó¶à¶Ô±¾Ãſγ̱ȽÏİÉú£¬Òò´Ë¶¼ÏÔµÃÉúÊèºÍ·´Ó¦»ºÂý¡£
孙云在动脑子的方面,经常要比别人强点,不过面对新知识,还是有些木讷,仅仅是能比一般的的同学能快速跟上老师的思路,但要想举一反三,迅速反应还做不到。
不过他做不到,不代表别人做不到。
术数课上,孙云大家真正见识了什么叫天才,王尊业和王涌的儿子,王钦和王林简直高出其他人一大截,尤其王钦,脑袋转的太快了,连李博士都不停的夸奖他,后来干脆不让他答题,只是最难的才让他表现一下。这可能一方面博士李业兴曾经是王尊业的门徒,所以他俩近水楼台先接触过。另一方面他也是家学渊源,人家从小兴趣广泛、接触的也多。
所以尽管孙云在术数方面是有点小聪明,但也只是相对而已,和天资聪颖的人比差距明显。这使得孙云原来有点的自信,在天才面前荡然无存。
111击剑
最后一节是技击,内容包括剑击和射箭等。对大多数同学而言,改成体育课,总算可以放松大脑,无论是甲班还是乙班有好多人都回来参加。
自春秋战国以来,剑不仅在军队中普遍应用,而且上自帝王,下自士人无不佩剑,文人学士皆以佩剑为荣并从小练剑,于是击剑之风开始盛行。尤其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剑作为军队中使用的武器逐渐为刀所代替,慢慢退出实战,而成为武将及权贵们的佩带装饰以及文人学士尚武任侠的标志。东汉桓、灵帝间虎贲将王越善于击剑,称雄京师。汉末的刘备、孙权、魏文帝曹丕都是击剑高手,并且都铸过多把名剑。一些文人把技击精华,总结成击剑方法的专门著作《剑道三十七篇》,收录在《汉书艺文志》中。
在汉代,有许多有名的剑术家,时称“剑客”,后因文人尚武任侠,剑客逐渐被“侠客”的称呼替代,再后来侠客被有侠义精神的武者专有化。同时因为击剑比赛多了,胜者逐渐用金剑武士,银剑武士等这些花样繁多的竞技名词固化,而剑客也随之上升为比侠客还高深和隐迹的武林隐士。再后来,江湖之中,把剑客、侠客、武士用于个人武功和武德的排名。
尽管毛逵有伤,教学起来多有不便,但有了几个徒弟的帮忙,一切都迎刃而解,而且这几天还帮他做了不少木剑,让课堂学生能人手一剑。最令毛博士期待的是,今年重阳节的击剑比赛,因为有了李辰等人的加入,使得竞争力陡然增强。这些学生中,以李辰技击技术最好,其次孙云、吴坚,再次田俪、萧月等人,估计都能达到三级武士以上,因此至少在学生组夺得第一没问题。尤其更大的亮点是有许多女【创建和谐家园】会披挂上阵足可以惊艳全场。
每年的重阳击剑比赛,按兵部的组织,成例分为:京城赛区和地方赛区。京城包含学生组、士人组、军队组、官宦组和僧道组等等。
地方赛区身份不限组别,但分州级比赛、郡级比赛和县级比赛。
县级比赛在每年六月底进行,由各乡的前十名角逐十个铁剑武士的名号,其中第一名获得铜剑称号。取得名次的武士获得今后可以佩剑的资格,并且剑穗分别是黑色和青色,同时剑穗结有一个灯笼,表示县级武士。
郡级比赛在七月底进行,由各县的前十名汇到郡治所比剑,决出十个铜剑名号,其中第一名是银剑,获得名次的武士剑穗分别是青色和银色,同时结有二个灯笼,表示郡级武士。
州级比赛在八月底进行,由各郡的前十名汇到州治所比赛,决出十个银剑名号,其中第一名是金剑,获得名次的武士剑穗分别是银色和金色,同时结有三个灯笼,表示州级武士。
京城赛区的预备赛也在八月底。因为京城的军队比较多,包括虎贲、羽林、皇宫卫队、太子卫队、城防卫队,因此军队自身就分了四组,加上学校、士人等合计八组。由各个组先进行比赛选出前二十名,其中前十名为铜剑,后十名为铁剑,京城剑穗不佩戴灯笼。八组共160名选手,再战选出十名银剑和十名金剑。
每年的九月初五开始放假,一直到九月初十重阳的假期才结束。各地出线的选手,陆续的在八月底都抵达京师。京城兵部安排在九月初五组织各州10名选手以及京城20选手的公开抽签分组、赛场安排等准备工作。九月初六开始正式开始全国淘汰赛,到九月初八选出全国八名金剑武士和八名银剑武士和十六名铜剑武士。国家级的武士剑穗结有四个灯笼,并简称金剑国士、银剑国士和铜剑国士。因为各州的武士参加京城总决赛的时候都是金剑或银剑称号,因此端午比赛完毕后,他们当中会有人的剑穗,出现同时挂多种颜色和多种灯笼肚的特殊风景,有些人还以此为炫耀。
九月初九,除传统的节日活动之外,京城还要上演每二三年一度的金剑国士的比武,八名选手最后争夺本届第一金剑的美誉。他们的剑匣上将会镶有一个金色的葫芦宝塔。
这些年,有蝉联获得金葫芦的,也有累计多次获得金葫芦的,他们之中以军队的人最多,其次是僧侣和士人,因为他们中有不少是江湖人士,他们未来要在侠客榜上留名,便先到武士榜标号。官员和学生则极少。所以毛逵想,今年太学生最差也能获得多个铜剑的称号,如果运气好,还能获得银剑的名次,这样来年获得金剑国士,才能指日可待。
八月的上旬是社稷日,从中旬到下旬开始学生组的比武。学生组包括皇宗学、国子学、太学和四门小学。因为其他校所在城郭内场地狭小,只有太学在东城外,院子以及场馆宏大,每年都到太学来举办。所以毛逵要抓紧短暂的时间,带领【创建和谐家园】把比赛规则和动作技巧磨合好。
前面说过,击剑馆的室内陈设与其他读书的馆所不一样,从入口转过屏风,大厅中央是练剑场所,两侧是射箭的场所。大厅往里是四个横向条形一尺多高的台子,是比武台,也叫击剑台。击剑、射箭被文人士族列为六艺之一,所以一切设施很完备。最后面是器械存放位置,器械的后面有几间屋子,博士室、更衣室等。
学生们进馆后,都在一侧座位坐好,座位是助教依据上课名单事先安排好的,一共分了四组。分组是博士与李辰几个人讨论的,第一组由李辰带队为高级队,先不设人员,由他从中挑选,是应对比赛选报名人员的。第二组由吴坚和王先带队,做组长示范。第三组由萧月和杨炯带队,第四组由郦影和田俪带队女生。
本来孙云和李辰共同带高级队的,同时要求每组的组长一边示范一边口授动作要领,但各位组长都说,口诀不是他们的长项,动作演示没问题。孙云说口诀多简单啊,只要理解了自然而然就说出来了。可大家说,这些年都是你当我们的第二个老师了,当老师、动嘴说的事都是你的,你当然觉得容易了,我们都一直习惯专研动作,所以不是当老师的料。最后连李辰也这么说,孙云才不得不承认。谈理论他是最强,也正因为这个,实战能力反倒一点一点被大伙追赶。所以背后他也和大家抱怨过,跟你们同门,最终你们都成为高手,我成为老师了。毛博士笑了,说那就发挥个人长处,由孙云代替他口授动作要点,其他人演示。
大厅里,讲完学习的程序后,大伙都起身拿起木剑,到场地中央分组面向比武台站好。组长们都到各自队前的台上演示,副组长到队员中纠正动作,毛博士坐在台上的椅子指挥,并随时补充孙云的口诀。孙云则在人群之中开始讲课,只听他说道:
“任何一门武术都一样,要有一套动作要领。击剑的动作口诀和要领是:
第一:剑心。虽然我们比赛不限制剑的长短,但不允许自己带剑,所以要使宝剑运用灵活稳定,必须在挑选比赛用剑后,找到合适握位。通常在距离重心位置向剑尾部移动二到三拳距离的部位,这段距离范围便是一般握剑的合适位置。
第二:站位。右手握好剑身(左手的相反),面向进攻方向立正站好,剑尖指向目标,并与目标位置离开半个或一个身位。握剑手拇指要和退外侧的侧线对齐。注意剑尖的指向必须与目标行进方向成一直线。
第三:手架。目光平视目标,左手平背式在前,引领右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