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老田说:“实不相瞒,我的本行也不是教书先生,而是个练武之人,你看,如果我在本乡教习武术,可有人学习?”“那感情好了,和孙云一起学习有几个要好的同窗,他们是乡里的大族王家、李家、杨家、吴家,他们都盼着有个好武术老师呢。前阶段他们合起来请了一个,可是县里的县尉手下有个班头,他偶尔看见了说功夫太一般,也就是各江湖跑龙套的,结果就给辞退了。现在正使出张罗找呢,如果您在武学上有造诣,我保准儿他们几家都会请您。”
“造诣不敢当,不过我在江湖上还是有点小名气的,就在最近日子终南论剑中,被排在江湖剑侠图中的侠客,不过这事千万别说出去,我家乡遭难就和武林恩怨相关,我的名字一暴露,会对你们有危险的。”“哦,好的、好的。那个终南论剑,我听说过,前一阵子,我们乡里的酒馆有过往的客商们说过,传的神乎其神。您上了侠客榜,那就是大侠了呀!失敬、失敬,田先生,您有这个本事,在我们乡里住下准没问题。”
“那就好,我也看中你们这个乡背山面水,风水不错,我就先住在这好了。”“那感情,您算说对了,我们这个地方叫汲郡汲县新中乡,是1500多年前商朝朝歌的牧野,历史上有过好多典故,比如共工治水、鸣条之战、比干剖心、太公垂钓、牧野大战,稍微近点的有围魏救赵、张良刺秦,都发生在这一代。西周的姜子牙,汉朝的丞相陈平和周勃,都住在这里。”
老田看孙维多少通些文墨,不过说话太热心,有点夸大,不觉笑笑说:“那太好了,正和我意。”孙维还意犹未尽,继续说:“不满您说,我们孙家先祖是三国时候孙策的一脉,再往上是武圣孙武子。我们先祖原本在淮南,后来占据江东,没想到不到百年,吴国被晋国灭亡。他们其中一支便随王室被俘迁居到中京,刚来的时候,还被封为公侯,后因参与反叛,结果被族了,只剩下部分血脉隐居关中一带。再后来晋国又因五胡之乱分裂消亡,最后由魏国从100多年前统一北方。现在孙家家族已经没落离散,多数务农耕织,变成平民了。”
老田说:“是么?早上听云儿这孩子也提过,既然你们也是名门之后,那更要请先生好好培养你们的孩子,以后好关耀门楣。”“对呀,所以我家听说乡里的大户请了大儒开办私塾,二话没说就让大云去了。我们也想让他学些武艺,虽然我家传也有枪法和拳法,可是传到我这儿扔的差不多了,实在不入流。这不您来了么?我看您老也不用找什么地方住了,我家隔壁,就是一个空院子,这户刚搬走不长时间,卖给我了,我打算留着以后给孙云住的。不过那得多少年以后呢,田先生如果不嫌弃,就先住着。房钱好说,或租或买,您先住了再说。”
“这可真是太好了,孙云爸爸、孙云妈妈,和你们商量一下,我还有儿子儿媳孙子失散,现在还定不下来,是不是长期定居,所以我想先租一段时间,等确定就在这儿住了,然后再添些钱买下来。”“没问题,您老就先住着,钱不钱的无所谓,等您确定留下再说。”
“那多不好,我们住着一定先给租房的钱。”“您看您,我们攀个大侠做邻居,哪能先要钱呢,就这么定,一会儿吃完饭,让田婶儿领着小俪在我家休息,我和媳妇帮您搬东西。”
下午,孙云因为是刚上学,学校的课程还少,很早就放学回来,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四个同学,几个孩子估计上了多半天的学都憋闷坏了,放了学谁都不回家温习课程,反而全跑到孙云家。五个孩子进了院,直接到了孙云住的东屋,放下书包,抱起二个蹴鞠球就跑到院外西边的空地上。他们先把一个蹴鞠放到一边,然后大伙抢着另一个踢了起来。蹴鞠在魏晋之后依然兴盛,无论在军营还是在都市,士兵、士人都喜好,当时有不少鞠客非常出名。因为蹴鞠对抗性强,需要一定的技法,很【创建和谐家园】,引人入胜,因此各地郡县乡的儒家子弟也都好玩。
几个孩子玩的很投入,不时的相互纠缠摔到,不大一会儿,都浑身是土、满脸是泥。正拼抢热闹的时候,孙云家北边的院子门一开,从里边跑出来一个不到四岁的小丫蛋,胖胖乎乎很可爱、她出门左右看看,正看见右边的空地上几个小男孩正踢球,便好奇的走过来,到了近前,看见几个男孩扑通扑通的摔着跟头,不觉的捂着嘴直乐。这时她忽然看见不远的地上还有个球,不自觉的跑过去,来到球的跟前,也想学着踢几下。
这时拼抢当中的一个小男孩看见了,喊道:“谁家小孩,躲远点,别撞到你。”小女孩一愣,一下子呆在原地,没敢动。被小男孩这么一喊,其他几个孩子都注意来了一个小女孩,不过很陌生,一看就不是村子里的。
孙云看见是田俪,不由得一愣,来到田俪跟前,问道:“小妹妹,你不是和爷爷回家了么?从哪过来的呀?”田俪指了指孙云家后面的房子说:“大哥哥,我从家里出来的呀。”孙云看看那个院子,挠了挠头,说:“小妹妹,那不是我家么?怎么变成你家了?”
田俪被孙云问,显然没法绕出为什么自己住的是别人家这个弯儿,不过她挺聪明,想了一会儿指了指南边孙云的家说:“大哥哥,这是你家,”又指指北边,“这是我家。”
5学武
“啊?”孙云被田俪的逻辑弄糊涂了,摸着头一时没反应过来。孙云的同学们听了小丫蛋儿的话都乐了,他们都知道那个屋子是孙云家的,显然这个小女孩自己不知道。另一个小男孩问道:“小丫头,你是不是刚搬来的呀?”田俪这话听懂了说:“是啊!”
孙云问:“小妹妹,你爷爷呢?”田俪又用手一指:“在家里呢?”大家好像明白了。
这时田俪看见地下的球,忘了别的事,尝试着踢一下,不过她太小,踢不准中心,不但球滑向一边,自己也差点摔倒。孙云见田俪踢不好,就说:“小妹妹,不是你那样踢的,我教你。”说着把球捡回来示范。李辰等几个孩子见了都轮班给田俪示范。田俪看了说:“你们踢的不好,还是大哥哥踢得好。”
几个孩子正玩得高兴,田恒和孙维俩人都从屋里出来,俩人在几个孩子不远看了一会儿。老田问:“这几个孩子都是云儿的同窗?”“是啊,这几个就是在袁亮先生私塾念书,和孙云非常要好的同窗,他们家里都很殷实,也很贤达,在县里也很有名望。那个细眉长目、皮肤白皙的叫李辰,赵郡李顺家族的。长得很敦实、眉毛浓重的叫吴坚,他家是本乡老户,他的爸爸和我关系最好,他家是战国吴子的后代,也是本村的里正。那个圆脸细目的叫杨炯,是本地的富户,买卖做到了京城,为人也不错。大眼睛、大额头的叫王先,太原王氏家族的。这几个孩子学习都不错,精力旺盛,总和大云一起玩耍、复习。”
老田说:“云儿爸爸,你家云儿好像有点武术的底子。”孙维脸一红说:“唉,田先生,不怕您笑话,我孙家的霸王拳传到我这儿,已经变成庄稼把式,只是活动活动筋骨。家父去世的早,原指望我习文练武,可惜我不是那块料子,所以我就教孙云练点。”
老田含笑不语,来到几个孩子面前跟前,对孙云说道:“小孙云,还记得我么?”“田爷爷,你找到先生啦?”“算是吧。孙云你踢蹴鞠好像很厉害呀。给爷爷演示一下。”孙云点头,用脚颠了几下鞠球,还不错连着几个没掉下来。老田头说:“踢得不错,这些都是你的同窗么?”
几个孩子都点点头,老田问:“你们都叫什么名字啊?都谁的生日大呀?”几个孩子一报,孙云最大,依次是李辰、吴坚、杨炯、王先。老田说:“那你们也练一练球技怎么样?”几个孩子虽然腼腆,但看孙云练过了,便都演示几下。
老田看罢笑笑说:“都不错,不过缺乏功夫,看看爷爷给你们表演一下怎么样?”好啊好啊,几个孩子拍手称快。老田不知怎么来了高兴劲,也像个孩子似的,说着话抡起袖子,用脚把鞠球勾起,开始表演。只见他头脚膝肩,解数千般,花样百出。“哇!”孙云和同学们见老头精湛的技艺不觉惊叫起来,连连拍手,眼睛瞪得像包子一样。
练了一会儿,老头停下来问几个孩子:“爷爷的功夫怎么样?”几个孩子异口同声的说:“厉害、厉害!田爷爷您太厉害了,您是怎么做的?”
“因为爷爷坚持每天练功啊。”“练功?就是练习武功吗?”孩子们不解问。
“对呀,听说你们也都会武术。能不能给爷爷再演示一下?孙云你先来?”
“嗯。”孙云点头,就地比量了几趟拳法,虽然稚嫩,但也有点像模像样。其他几个孩子随即也都练了几下,看样子都学过,不过相比之下,还是孙云要好许多。
老田头看样子刚才展示了几下球技,有些意犹未尽,说道:“看爷爷给你们表演一趟剑法怎么样?”好啊好啊,孩子们都看了爷爷的蹴鞠,见爷爷要耍剑一下更勾起他们的兴趣。
称着兴奋劲儿,老田回屋取了一把班剑出来,然后当着几个孩子的面开始舞动。老田刚突破五重初期不久,尚未稳定,因此在剑侠榜还是四等侠客。不过这也不是寻常的武士可比的,一把宝剑在手中花样翻新、层出不穷、见光缭绕,看得几个孩子目瞪口呆、合不拢嘴。
孙维虽然境界很低,但懂得武术,一看老田的武功,绝对不是一般的花架子,肯定是靠内力驱动出来。他稍微了解内力的作用和等级,只是没有从小专业的修炼,仅仅体会皮毛。
练了片刻,老田收了招式,问几个孩子:“你们觉得怎么样啊?”“田爷爷太厉害了!爷爷是大侠吧!爷爷就是武功最高强的大侠!”
“哈哈,你们喜欢当大侠吗?”“喜欢,我要当最厉害的大侠。”王先说。
“说一说为什么呢?”“因为当大侠可以云游四方,不用在家每天看书。”
“哈哈,那可不对,当了侠客也要读书的,不读书只能是个莽夫,不是侠客。”吴坚说:“当大侠可以除暴安良,为民除害。”
“嗯,这是对的。”李辰说:“当大侠就能武功高强,天下无敌。”
“好!你们愿意成为武功高强的人吗?”“愿意。”大伙异口同声。
“可是你们知道么,要想武功高强,就要刻苦练好武功,需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刻不能懈怠,这可累了,而且你们就不能每天花时间去玩了。”听说以后不能玩了,几个孩子一下踌躇起来,热情一下降温。杨炯问:“连蹴鞠也不能玩了?”
“也不是,爷爷也练蹴鞠的,只不过没有目的的闲玩不行,需要刻苦的练习技术。像斗鸡、玩蟋蟀这些玩物丧志的东西就不能留了。”
孙云说:“爷爷,我不怕累,我喜欢练武,我要像爷爷一样。”老田笑笑点头,没等说话,孙维说:“好啦,今天不早了,都别玩了,回家去温习课程吧,拿书包去,我送你们回家。”几个孩子答应一声,回屋取了书包,跟着孙维往乡里面去了。
看看天色发暗,田俪有点想妈妈了,问道:“爷爷,妈妈爸爸去哪了?怎么不回来看我呀。”老田脸色一滞,转而说道:“你忘啦?爸爸妈妈哥哥要旬末休息才能回来呢?”
“那我们搬家,他们能找到我们吗?”“能,我给他们送信儿了,他们准能找到。”
孙云很懂事,看见爷爷忧伤的脸色,怕田俪伤心,就说:“小妹妹,我来教你玩蹴鞠吧,等你学会了,妈妈回来你可以给妈妈表演。”“好啊,大哥哥。你能像爷爷一样的么?”
“能啊,你看着”孙云颠了两下,也想学爷爷用头顶,可是球一下飞到脑后,他一退身,两只脚没有迈开,结果被绊倒,【创建和谐家园】坐到球上,然后仰面摔倒。田俪看了,伸手拉孙云:“大哥哥,你怎么摔倒了,快起来。哎呀,你的衣服太脏了,快回家换一换吧。还有你的脸都是泥,都变成泥猴了,快点洗一洗吧,哈哈哈。”
“好呀,你到我家呀,我有好多好玩的东西,等我洗完脸,拿出来给你玩。”“爷爷,我可以去大哥哥的家么?”田俪有别的事情一转移,忘了想妈妈的伤心。
“可以呀,孙云是你的大哥哥,哥哥的家,你当然随便去了,只是别给哥哥家弄埋汰了。”“我知道了,我和大哥哥一起洗脸洗手,就不能把屋子弄脏了。”
“对了,那去吧,一会儿,回来吃饭。”“嗯。”田俪和孙云手拉手进了孙云家的院子,老田头看着他们的背影,不觉有些出神。这个孙云冷眼一看确实很像他的孙子田海,看背影更像,不过性格却比田海知道体贴人。田海平时并不喜欢照顾妹妹,多数时间就像个大人只顾专研一些奇妙的东西。而孙云看样对田俪很呵护,像个亲哥哥一样。看来自己这个地方选得很正确,过几天如果找到儿子他们,他们去阴阳教,自己和孙女就隐居在新中乡,挺不错的。
回了屋子,老田把想法和老伴儿一说,老伴儿点头同意,她也觉得孙云这孩子不错,孙维一家都挺好。老两口聊了一会儿,老伴儿开始做饭,老田这才注意孙女还没回来,赶忙知会一声,然后到南院孙维家去找田俪,结果进了屋子一看,田俪正和孙云一家吃饭呢。
老田说:“小俪,你怎么在大云哥哥家吃上饭了?爷爷不是和你说要回家吃的吗?”
孙云妈妈说:“田叔,是我让小俪留下吃饭的,我估摸着你家今天刚生火烧炕,不见得能做好饭,我这儿都是家常便饭方便。再说我家大云一个人孤单,吃饭总不爱应食,这不有个伴一起吃,反倒能吃了。以后我看小俪没事儿就在我家吃吧,多双筷子的事儿,一点不麻烦。”
“那怎么好意思,今天就够麻烦你们两口子的了。也是,我家今天还真没做什么吃的。不过以后可不能总麻烦你们。”
没几天,李辰的家人、吴坚的家人、杨炯的家人、王先的家人,纷纷来到老田家,他们一是听孩子们回家说了田爷爷的实际,二是都受了孙维的蛊惑,说田先生武功如何如何的好,让他们过来看看,给儿子来拜师。这几个人一来感觉果不其然,于是纷纷让儿子拜师。老田说暂时同意,等定居的事情确定在收徒。而且收徒因为辈分只能做记名【创建和谐家园】,还称呼田爷爷。
于是,村子的东南角,每天清晨和傍晚,就有了几个孩子练武的身影。这期间,老田偷偷去云台寺和老宅看过,但都没有儿子儿媳的下落。老头不在家,孙云就把田俪带到私塾,结果田俪到学堂却很老实,乖乖的跟着大哥哥看书,于是她也就跟着念起书来。
6成长
岁月如梭,一晃过了几年到正光元年(520)春季。正月皇帝下诏,建国治民、立教为本,祭奠孔子颜渊,修缮国学、图饰圣贤、设置官员。这年孙云他们虚岁十一岁,田俪不到九岁,几个孩子边学习、边练武、边淘气中,都大了高了不少,长了不少本领,生活的无忧无虑。
一天放学回来,孙云六人先来到田先生家,一进门孙云就说:“爷爷,好消息,听袁先生说,恢复太学考试了,等我们到了十二岁就可以进京考太学生了。”“好啊,你们再努力学个几年,争取考上太学。以后进入仕途就容易的多,而且还有机会直接留在京城做官。”
“还有,爷爷。”王先的叔叔在县里做中正,他说:“我爸爸听叔叔说,剑士比武也恢复了,今年县里就组织15岁以上的武士比武,和15岁以下的武生比武。爷爷,我们可以参加么?”“是么,真是好消息。你们虽然太小了,不过去历练也好。”好啊,孩子们乐的直蹦高,因为比武在县城,他们借机会可以进城溜达溜达。
吴坚说:“对了,爷爷,我爸爸说,县里武士比武和武生比武,缺少懂行的首席判官,他让我问问您,您愿意去吗?如果爷爷方便露面,他想推荐您去,以后也方便我们同门参加比赛能得个好成绩。”吴坚的爸爸,今年从里正升到乡里的游徼,也就是巡游,负责巡查盗贼,他的里正推荐给了孙云的爸爸暂时代理。
老田想了想,觉得过了好几年,江湖中对秘籍的事情好像已经淡忘了,自己出点头应该没问题,而且吴坚的爸爸考虑的对,自己的几个记名【创建和谐家园】,马上就要暂露头角了,自己做个主考官对孩子们是有利的。于是点头说:“好啊,替我谢谢你父亲,就说我愿意去。”“哎!”
这年秋七月,侍中元叉、中侍中刘腾奉迎肃宗,幽禁皇太后,杀太傅清河王元怿,总领禁卫部队,肃宗加皇帝礼服,大赦天下,改年号正光元年,当年的太学选拔停止。
不过县里还是正常组织了武士和武生比赛。武士比赛需要十五岁以上,孙云他们没有资格参加,老田以主考官的身份,参与了裁判。武士比赛先要在县里选拔出十名优秀的剑手,之后他们会去参加郡里的比赛。武士比赛完毕后,县里又举行了武生的比试。全县的少年通过各乡的选送,要比出二十名优秀的选手,以后可以参加二年一次的下届武士比武。同时比出前三名,第一名奖励金色头巾命名为金带武生,第二名奖银色头巾命名银带武生,第三名给青色头巾命名铜带武生,这些配巾武生除了获得武士比赛资格外,还有出门佩戴班剑的权利。班剑就是木剑,朝廷官员们上朝佩戴的饰物,现在流行到民间。因为武生岁数小,多数是学生,不允许佩戴真剑,用木剑代替,满足社会文士佩剑的风俗。
结果孙云以十岁的年龄竟然获得全县十五岁以下少年武生比武的第三名,创出了历年获得名次的最低年龄的记录,李辰和吴坚俩人都进入了前20名。这一下,孙云和老田头一下子在全县名声在外了,人人都知道汲县的新中乡出了一个天才少年,前途不可【创建和谐家园】,而他的老师是个大侠客,武功高强,善为人师。许多名门望族都想把子弟送到老田头门下学习。不过老田没有继续收【创建和谐家园】的打算,他现在过的是隐居生活,必须保证生活的安宁。要是儿子田康和儿媳桃红在就好了,这一下他们的私塾肯定人满红火。爷孙们回到乡里,受到乡亲的热烈迎接,孙云的爸爸借光从里正代理直接转正。天才、神童、名师等等的光环,戴在他们师徒身上好久。不过孩子们很快就忘了,他们除了学习练武,就是淘气,尤其田俪,比师兄们还能惹祸,什么玩闹的事都落不下她。仗着他们学武身体灵活,孙云的弟妹们经常一起爬寺院的高塔,在很窄的高墙头上跑,在村边的小河里扎猛子游泳捕鱼,然后在庄稼地掰了苞米到小山上生火去烤。农村里能想到的乐子他们都变着法的玩到了。孙云一直是好学生,不和师弟们胡闹,而且一旦看见大家不学习练武,还代替田爷爷约束大家,同时他也是大家的第二个老师,因为他学武认真,总爱专研揣摩,因此田恒也愿意多传授他,然后由他再教给大伙。
转年正光二年(521)二月,小皇帝肃宗驾临国子学,讲《孝经》。三月肃宗幸临国子学祭祀孔子,以颜渊配祭。当年恢复了太学选拔,不过孙云他们不够年龄错过机会。这年武士比赛正常间隔一年停赛,武生比赛正常。在武生比试的时候,他们师徒又风光了一把,首先是孙云又一下子获得了全县少年组武生第一名,配得金色头巾。其次是李辰和吴坚,他俩再次参加武生比赛,一个获得银带、一个获得铜带,老田一门包揽了前三名,接着几年下来,李辰、吴坚都获得了金带武生,杨炯、王先、田俪都拥有了银带或铜带头巾。不过这几年太学考试和武士比武经常间断,孙云他们也就在乡下一直过着宁静的生活。
转眼到了孝昌元年(525)春天,这一年,皇太后复朝摄政,同时恢复当年太学考试和武士选拔。可时间太紧迫,现在是四月底,到六月必须把应试的学生送到京城。负责县里考生选送的工作由中正官王循、王大人主管,正是新中乡小弟兄之中王先的叔叔,接道命令立刻上了火。他这几年工作的很不顺利,朝廷选拔太学生时断时续,使本县的学生总感觉青黄不接,结果每次选送的学生,到京城一考试总是成绩不理想,升学率极低,为此他受到不少指责。
其实他心里清楚,升学率低的原因有几个,最主要的还是选拔机制有问题,每次都是各乡选送,基本靠人情,有才学的没挖掘出来,去京城考试的都是有钱有背景的大户纨绔子弟,成绩可想而知。本来这几年他想指望新中乡私塾袁亮的门生,也就是他的侄子王先和同学们选派上可以帮助他扭转扭转,等到都可以选派的时候,却连续几年停考。好容易今年恢复高考,而全县可以选送的考生又多了起来,一时难以平衡。选考的名额有限,就是固定的每个县几十个,这还是他们郡隶属京城,可以参加京城太学考试,要是换成其他州郡,每个县的考生名额更少。问题是如果他硬要安排他的侄子等人去选送,不但得罪县里的其他名门望族,甚至得罪县令和其他官员,而一旦成绩再不理想,他的乌纱帽就保不住。再说他的这个想法也很难付诸实施,明面和背后的阻力太大,恐怕连申报的名单都不能通过。
怎么办呢?为了此事,王循偷偷的跑到老家新中乡找到王先的父亲,也就是他的哥哥王德来商量。王德是新中乡的乡秩,他听了也觉得不好办,如果是乡里的事情,他完全可以做主,可放在县里,那还真不好办。因为全县有几个大族,大概分成了二派。在他们新中乡住的有赵郡李顺家族和他们太原王氏家族的远支,连同吴家、杨家,以及袁亮等,关系很近,且与京城的黄门郎二王以及中书监袁翻等有往来。别的乡的有几个家族,包括姚县令,与京城的中书令领黄门侍郎郑俨关系密切,姚县令与郑侍郎本身就是同窗。还有几个与京城的王爷有点关系,因此别看汲县是个京城管辖州的小县,关系也很复杂。
他俩研究一会,脑袋憋的生疼,也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还是王德一拍脑门说:“对了,我都糊涂了,这事儿找袁先生商量啊,他不但是个学儒,而且是个智囊啊。”于是差人请袁亮。
袁亮字子布,是当代大儒经学名家徐尊明【创建和谐家园】,陈郡袁氏中书令袁翻远亲,他的同窗常漺先生现在是太学博士。他来到王德家,听了整个原委,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如果他的【创建和谐家园】不能参加太学考试,一方面无法衡量他这几年教学的能力,另一方面自己的【创建和谐家园】前途受阻他也不甘心。不过他还是很有智慧,说道:“这个事情也好办。今天选生多,我们也来个考试选拔。你和县令商量好,如果同意此方案,首先要确定考题,可以请县里的名儒,组成一个考题班子,共同出题,抽签选用,这样保证题目的严谨和严密。其次,组织考试,把各乡的适龄【创建和谐家园】都集中到县里的某个地方,集中考试,多选一些先生监考,保证没有抄袭的,并且密封考卷名字。最后是评阅,由参与出题的先生班子联袂判阅,并且保证判阅的公平。这样就解决生源问题,还能选拔优秀贤良的【创建和谐家园】进京参试。”
“高!”王循一挑大拇指,十分称赞,还得是大儒,出的注意即大气又自信,任谁也出不出一个不是来。就这么办,王循立刻返程整理好方案与县令、县丞、主簿等商议。这个办法没有一点私情,而且没有任何倾向性,也符合选拔的要求,几个县里的官长尤其是县令虽然心里不乐意,但不好反驳,即刻拍板,由中正组织实施,并派个主簿协助,其实是监督。
这个王中正真是办事的人,领了公文,即刻着手操办。首先是出题的人都是全县有名望的大儒,王德按照名单与他们谈话,只要同意参加的,他都给请到县边离太公镇不远离宫边上的寺庙里,让他们出题,有专门的人保护起来,严防泄题。同时安排人登记各乡应考名单,组织在县里的一个最大的寺院设置考场,等到六月初,全县的适龄子弟,全都赶来,逐一检查之后进入考场。试卷也是由几个人一起到离宫取的,然后送到考场当场开封,几百个学生当场看题当场开始应答。新中乡袁亮的【创建和谐家园】们有十几个,加上公办学校的十几个都参加了考试。考生们看到了题目,有高兴的,有紧张的,也有傻眼的。考试从辰时正刻开始,一直考到巳时完毕。随着【创建和谐家园】一响,学生们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走出考场。
7待榜
考场外,袁亮和乡里的乡秩也就是王先的父亲王德、里正孙维、吴坚的父亲吴巡游、三老、田恒以及其他【创建和谐家园】的家长正聚在一起交头接耳,一边议论,一边等待。随着考试完毕的【创建和谐家园】摇起,选生门陆陆续续的走出来。孙云几个同门今年虚岁已经十六,都成了半大小子,田俪不到十四岁,也是个半大的姑娘了,他们在一起出来,显得格外醒目。
孙云长得清眉俊目,学习认真,袁先生给起个字叫子细。二师弟李辰这几年个子比同窗窜出小半头,显得高挑飘逸,他白面细目,眼睛明亮,先生起字卫明。三师弟吴坚体格魁梧,浓眉炬目,字仲襄。四师弟杨炯,细眉圆脸,字子方。五师弟王先大眼虎牙,字叔智。田俪也和哥哥们一样梳个武生头,配上青色头巾,背影像个男生。去年武生比武,半决赛的时候,本来她比对手厉害应该晋级,不过老田是主考官,让裁判判了她输掉,结果她得了第三。后来对手决赛获胜得了第一,等于这个第一是田俪拱手让的。为此田俪和爷爷生了好多天的气,说爷爷为了自己的名誉,牺牲了孙女的金色武生头巾,师兄们说青铜的更好看才算拉到。
几个孩子来到袁亮和田恒的身边,袁亮关切的问:“孙云,你们感觉怎么样。”孙云说:“这些题目,都是平时先生指导过我们研讨的,我觉得我们准备的很充分,拿到入京考试的资格,应该没问题。”王先往日学习都排在前几名,因此他自负的说:“先生放心,我认为我们私塾拿个全县的第一没问题。”李辰、吴坚、杨炯也说应该没问题、
袁亮点点头,他刚才已经从先出考场的学生中,大致了解了题目,因此心里也非常有底,不过他最关心是田恒的孙女田俪,便问道:“田俪,别人我都放心,因为他们等于多学习了三年,只有你刚刚过选生入学年龄,不知道你发挥的怎么样?”正常太学入学的年龄要求12周岁以上,18周岁以内,所以袁先生才这么问。
田俪看看爷爷、看看袁亮,得意的说:“先生、爷爷,放心吧,这次我一定也能和哥哥们一起选中。京城的大考不敢说,咱们县里的选考小事一桩。”
袁亮看看田恒,然后冲田俪点点头,说:“好丫头,有志气,不愧你爷爷的好孙女,真有侠女的风范。”田俪的性格正像袁亮夸奖的那样,一点不像女孩,这几年成天和师兄们在一起练武学习玩耍,不知道什么是害羞、不知道什么是困难、不知道什么疲倦。她等于跨年度跟着高年级班一起上课,奇怪的是,她一点也没感觉吃力,甚至半学不学的,没耽误玩。
先生一夸,田俪得意的笑起来。田恒说:“小俪呀,你都是大姑娘了,一点不知道矜持,你看看你大云哥哥,什么事都稳重,什么事都替你上心,如果没有大云,我都不相信你能学得好,你真是让【创建和谐家园】老了心了!这次你如果考好了,一定去好好谢谢孙叔和孙婶。”
“爷爷,有什么谢的呀,哥哥帮助妹妹,应该的么!再说孙叔、孙婶都把我认干闺女了,都是自家人,不用谢!”“你!哎呀!”老田无可奈何的看看袁亮,实在不好意思在当着外人过多训斥孙女。都因为孩子的父母不在了,他一直宠着,结果孙女变得太顽皮了。
袁亮倒没在意,他很喜欢田俪的性格,没有愁事。等其他学生们都出来,袁亮都问遍了,才放下心,领着【创建和谐家园】和家长们回到新中乡。
接下来就是等待发榜。不过对于孙云他们来说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报不报名武士选拔的比赛。往年武士比赛和太学选生考试都一替一年岔开,互相不耽误,可今年因为太后复朝,加上中间断了好多年,全挤到一起了。这样有一个麻烦,就是武士比赛的县赛、郡赛、州赛,与太学生京城通考的时间有些冲突,而且估计大家县试肯定能过关,那就必须抓紧复习应付大考,因此这个阶段是临阵磨枪的时间,坚决不能耽误。因此顾了太学考试,就不能兼顾武士比武。于是田恒和几个孩子家长一商量,干脆今年先放弃武士比武一年,大伙集中精力复习,争取考上太学。进了太学可以在太学里报名比武,参加京城赛区的比赛。如果考不上那就耽搁一年,参加明年的比武好了。反正武士比武肯定没有太学考试重要,因为武士比武即便获胜,取得了名次,将来也只是做个低级武官,现在朝廷重文轻武,军人的前途不是很好。而进入太学那就前途无量了,老田虽然教授【创建和谐家园】武艺,【创建和谐家园】们今年已经过十五岁,不能报名武士比武没有展示伸手机会,有点很遗憾,但孰重孰轻大家都知道,孩子们前程要紧。
不让参加比武,师弟们都觉得很无聊。白天还好,上课复习通考课程很忙碌,应考的同学们也很多,大家紧紧张张、热热闹闹的,一天很开就过去。现在正进大暑,酷热难耐,因此放学较早。几个师兄弟,回到田家和孙家外边树荫的空地练武,便都有些小抱怨,练习武艺也就没那么有【创建和谐家园】。练了几下,因为天热,田俪、杨炯、王先几个人一挤骨眼,准备到村南的小河游泳去,冲李辰和吴坚,一使眼色,二人会意,李辰说:“大云,袁先生说了,现在是复习的关键时刻,让我们回家躲一躲燥热,等一会儿天凉了好继续学习。可是我们几人现在却练习武艺,是不是不对劲而啊。”吴坚接着说:“对呀,现在正热的时候,我们练武,等一会儿我们累了,热迷糊了,晚上就不能继续学习,不就耽误了么?”
孙云说:“你们什么意思?”杨炯说:“我们这会儿不如先到那边小河的树底下游游泳,凉快凉快,等回来孙婶儿的饭也刚好,我们吃完了,复习课程也有精神头。”现在各家都送米送菜给孙家,孙云的妈妈负责大家早晚的伙食,以便老田和孩子们有体力集中精力练武。
孙云说:“那不是就间断一天练武了么?”王先说:“也没算间断,早上不是练了么?”
“两回事儿,早上是早上的,傍晚是傍晚的,我们不像别人家的【创建和谐家园】,练武就练武,紧着天的练,我们白天要学习,晚上还要抽时间复习,一共就早晚这点时间,要是不抓紧,与武士选拔的差距就更大了。”田俪说:“大哥哥,武士比武今年我们又不参加,偶尔间断一两回有什么事儿呢?再说不比武,没个施展,我们这么练着也没有动力呀?”
“小俪,又是你的馊主意吧,还有你们几个也是,总依着小俪。你们就不明白,万一我们能过了通考,可以在京城赛区报名比武,我们现在不准备充足,到时候就后悔不及了。”“哎呀!大哥,你这个【创建和谐家园】哥,什么都埋怨我,我可是个小师妹,你知道不?你一点也不像小时候疼我了,还不如辰师哥、坚师哥,更不如杨炯和王先了。”
“陪你玩,陪你疯,就好啦。再说,论学武只有李辰有天赋,论学文只有王先聪明,吃苦吴坚最努力,你们仨要是去玩,我不反对。可是杨炯只会玩,小俪只知道傻玩儿,你俩还带头逃学,玩到啥时候才是头啊。”李辰说:“大云,不是说了么现在太热,就去河边躲一会儿,回来接着练,不练完我们不吃饭。”吴坚说:“对呀,这么热,练了也是白练,不起作用。”
孙云觉得他们说的有理,正犹豫不决。这时老田从院子出来说:“大云,你和师弟们去凉快一会儿吧,太阳下去点再回来,吃完饭再练。”师弟们一听如获大赦,田俪说:“炯师哥、坚师哥,快拿鱼叉、扎枪,抓几条鱼去。”大家手里都不闲着,兴高采烈的向小河边走去。
孙云说:“你看看你们,一说抓鱼马上都来了精神,一到练武就打蔫儿。”杨炯说:“这叫劳逸结合,不能总干一样,太枯燥,那就没有效率了。”孙云听了任大家叽叽喳喳,不再吱声。
田俪说:“大哥哥,生气拉,都是我不好,其实我心里知道,你是最疼我的,虽然表面总管我,其实那都为了我和大家好,你还像小时候一样对我最好。”孙云说:“小俪,你别哄我了,你这是玩上了,我啥都好了,要是不让你玩,你一准儿还埋怨我。”
“呵呵,本来么,辰师哥、坚师哥说的对,劳逸结合,不能总绷着劲儿,那多累呀。其实我知道你,没报上名比武,你比我们还着急,不过你不是说过么,心里着急的时候,就放下一段,这么苦练,和自己叫着劲儿,那不是更没有效果么?还不如和我们干脆彻底放松,也许大彻大悟,为以后的蓄势待发打基础呢,对不对呀?”“你呀,总有歪理。”
王先说:“我觉得小俪说的对,大云你就瞎要强瞎紧张。我们原来多好,一起玩,无忧无虑,多有意思。自从咱们11岁那年你得了县里武生第三,你就变了。是,第二年你又拿个第一,我们也跟着取得一些名次,而且你成为神童,我们也远近闻名。可你忘了,原来我们的快乐都叫你弄没了,成天被你嘟囔学习练武,多累。”李辰说:“这也不能全怪大云,我们总玩也不是头,关键大云弦绷的太紧,能稍微松一点,我们稍微紧一点,就和就和都随心了。”
孙云说:“你们说的都轻巧,感情大人们都不指盯着你们,你看爷爷,袁先生,你们爸爸妈妈,谁不都是对我说,大云,这几个师弟,你要好好看着,不学习不读书你就管着他们。我不督促你们能对得起他们么,你当我乐意成天嘟囔啊。”杨炯说:“大云是不容易,那咱就君子约定,学习时候专心学习,练武时候专心练武,玩的时候专心玩,这样都不耽误。”
田俪说:“我同意。现在是抓鱼玩乐的时间,谁也不许提学习练武。”我晕!你们是变着法的捉弄我,孙云在大伙的笑声中无可奈何的摇头。
8发榜
光阴不知不觉中又过去几天,转眼到了六月中旬。这天天气晴朗,一看又得是个大热天,袁亮的私塾中,一大群学生们正在复习。按照惯例,马上就放暑假了,应该不那么紧张,只是今年有不少学生参加了县考,在公布成绩之前,还得认真复习,做好一旦入选就得到京城考试的准备。为了躲避酷暑,特地要求学生们都早早的到学馆,下午放学的也早。
袁亮师出名门,很有名气,因此他的学馆里学生人数不少,光这次参加县考的就十几个。这十几个算是中班,另外还有小班和大班。小班是年龄低于12岁的,就是为了太学考试做基础学习。中班的主要是冲刺太学,一旦进了太学,做官的机会就来了,而且不用从小吏做起,可以直接进入清流,前途无量。等超过18岁就是大班,主要应对州郡县的秀才、孝廉的测试,一旦成了可以做个文职小吏,特殊成绩好的,或者有门第的,可以经过中正制度的举荐选拔,直接做县乡一级的官员。不过多数人要补缺,或者教书,或者改行。
上午同学们正聚精会神的看书,突然听到院里有人喊:“袁先生、袁先生!”吴坚等同学听的耳熟,正是他的爸爸吴游徼,接着帘栊一挑巡游走进来,看见袁亮和同学们兴奋的说:“袁先生,县里的选生揭榜的公文下来了,乡里正誊写呢,马上就张榜,快去看看吧!”
“哦?知道点消息么?”“具体不知道,不过听县里送信的差役说,我们乡考的不错,是全县第一。我正路过听了一句,着急给你们送信,没等着大榜出来,走吧,去看看就知道了。”
袁先生也兴奋和紧张起来,说道:“太好了,我们这就去看看,同学们,我们都去看看!”“好!”学生们应了一声,立刻放下书本,跟着大伙冲出门去,决定命运的时刻,谁也没有心思继续读书,大伙或争先恐后、或忐忑不安,随着人流叽叽喳喳往乡公所大院走去。
先生和巡游,领着吴坚小弟兄几个,还有一大帮的同学走在街上,在村里很显眼。王村虽然算是新中乡的治所,不过也没有多大,村里的人乡里乡亲的都认识。老乡们一看学生干什么呢,兴冲冲的奔着乡公所的方向去,有的就问:“袁先生,你们干嘛去呀?”袁亮和【创建和谐家园】们七嘴八舌的,走了一道,宣传了一道,告诉大伙发榜的事情。
这可是大事!百姓们还有不少孩子在官办学校的,还有亲戚在别的村子、孩子也参加考试的,听了这事儿全都轰动起来,转眼新中乡十多个村子就都知道了。这下家长们,官学生,其他村的学生,没事看热闹的,四面八方都汇到乡秩大院。到了地方,正看见开文书们已经把成绩榜公布出来,有几个距离近便的百姓围在大榜前面看着。
几个人看见袁先生过来不约而同的拱手道:“袁先生来啦,恭喜恭喜,你们学馆得了全县第一,先生真是名不虚传啊!”“快让袁先生和孩子们看看!”大伙议论纷纷让开位置。
是么?袁亮心里一阵激动,一边谢谢一边和孩子们来到榜前。只见大榜上公布着全县考生进入大考榜的名单,名字的后面是名次和乡的名称,前几名的顺序依次为:孙云,第一名,新中乡。王先,第二名,新中乡。再往下看,有本乡的还有外乡的,等等等等。全县总共有十多个乡,一共50人名额,其中新中乡占据十几个,高居全县之首。乡里这十几个学生中,袁亮的私塾占了十个,本村也就是王村的公学有一个,其他十了个村的公学或私塾最多一星半个。李辰、吴坚在前十名以内,杨炯、田俪排在前十五名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