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终南山,又称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西起陕西宝鸡眉县,东至陕西蓝田。层峦叠嶂,其景幽静,素有“天下第一福地”之称。终南山青羊宫乃是天下道教的发源地之一。
相传在楚康王的时候,天文星象学家尹喜在终南山结草为楼,每日登高观星辰之象,忽有一日,心有所感,见那紫气东来,便推算星辰之语,得知不日将有圣人来此路过,尹喜当下沐浴更衣,焚香以待,过不了多久,果然见老子西游,身着五彩云衣,骑青牛而至,尹喜大喜,忙把老子请入楼内,执【创建和谐家园】礼,请教【创建和谐家园】。老子欣然传授其道德经五千余言,后飘然而去。而尹喜听之,如痴如醉,夜夜观摩星象,不久获得天道有召,便白日飞升而去,留下了这终南山的青羊宫教化世人。时至今日,这楼观台的说经台便是天下道门的重要象征,每隔百余年,便会云集天下修士聚会于此,讲经说理,交流天道感悟心得,这里,也成了修真界的心目当中的一处圣地。
终南山脚下,楚寻语一行六人正站在山路之上,仰望高空,发现这天高之处,云淡之上,有很多修士来来往往,聚集于终南山顶,商芊奇道:“奇怪了,今日为何有这么多修士聚集于此”
观月笑道:“机缘不如巧合,今天我们来,正好撞上了百年一次的说经台交流之会,得此良机,岂能错过”
梅晚抬头望天,便问道:“这里我听闻确实是当年老子传道授业之所,设立交流会也无不可,不过我刚才看见了也有不少修佛者,往山顶上去,怎么,他们也可以参加道家的交流会吗”
望尘哈哈一笑,说道:“佛如何道如何最终都是追求天地至理,求解脱与天地之外,得天命无上大道,何来两家一说梅晚小友如此说,太着相了。”
此话一出,梅晚听了心生愧疚之感,当下施一礼:“谢过前辈赐教。”
望尘笑着点点头:“既如此,大家看看,要前往山顶一观,这天下盛事吗”
众人自然愿意前往,大家只看慕缘,慕缘笑着说道:“我自然愿往一观,这等盛事,岂能错过”
楚寻语也笑着说道:“既如此,大家不必再徒步而行了,直接御空而至山顶,不要错过了时间。”说罢,带头御剑而行,飞向了高处。
众人点点头,纷纷起身而飞,不多时,便来至山顶人流密集之处。
众人来到山顶的说经台一看,果然是个妙处。只见得,这里地处高地,周生云海,在远处观望,彷佛是凭空升起的一座仙境之岛。空中各色光华闪动,不断的有修士前来于此,已经来到说经台上的修士,纷纷随意席地而坐,或在打坐小修,或是三五人相谈大笑,又或者数人坐于此地,低头闭目不语,作沉思状。
众人降落在中间的一块空地之上,便缓缓徐步四下走看,忽然,商芊拉着慕缘的衣角问道:“慕缘师兄,我看这里并不都是交流心得啊,怎么还有些人在面前摆放一些物品,有做买卖的模样啊。”
慕缘笑着回答:“这里既然人多,就免不了有些人想要以物易物,换取需要的,不过今天这里既然是交流会,这里的东西,就不会和寻常贸易一般买进卖出,不信的话,你可以在一旁仔细观看。”
商芊乖巧的点了点头,随着众人往前走去,四下观看,忽然,见到前面有一道人,中年大汉模样,身边放有一座琴,独自一人坐于人群之中,面前摆放了一块半摊开的竹简,闭目休息。商芊走过之时,无意中看到上面刻画着的正是曲谱,便高兴的走了过去,蹲下仔细一看,高兴的对着楚寻语招招小手,喊道:“楚大哥,快过来看,这里有广陵散后面的乱声十段呢。”
众人听了此话,便聚集围拢过去,楚寻语也奇道:“真的是广陵散的乱声十段,早已失传很久的绝版了,没想到今日也能碰上。”
商芊笑嘻嘻的对着眼前这位大汉问道:“这位前辈,请问这曲谱如何卖”
大汉这时候才睁开眼睛,与外貌不同的是,此人的眼中却透露出一股清秀之色,书生之气。大汉平静的看着商芊问道:“小妹也知道琴”
ÉÌÜ·µãµãÍ·£¬±ã´Ó±³ÉÏժȡÁË×Ô¼ºµÄ¹ÅÇÙ·ÅÔÚÃæÇ°£¬ËµµÀ£º¡°Äã
-----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看,我这不正背着呢。”
大汉摇头道:“背琴不一定懂琴,姑娘想要这曲谱”
ÉÌÜ·¸Ï½ôµãµãÍ·£º¡°¶÷£¬´ËÇúÎÒÒ»Ö±ÏëÒª£¬»¹Íûǰ±²¸î°®¡£¡±
“你先别急,我且来问问你,你若是回答的上来,我在告诉你换取之法。”
ÉÌÜ·¶®ÊµĵãµãÍ·£º¡°Ç°±²£¬Çë³öÌâ¡£¡±
大汉微微一笑,问道:“我且问你,这琴长几何又宽几许这琴身又是怎样”
商芊作答:“琴,长约三尺六寸五,乃对应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宽六寸,厚两寸,上部扁平,下部弧凸,看似天地之状,琴身依照凤身而制,有头、颈、肩、腰、尾、足之分。”
大汉再问:“这琴身琴弦如何摸样”
商芊再答:“这琴身最高之处架有硬木,称为岳山,琴底有两个音槽,大为龙池,小为凤沼,上山下泽,有龙有风。岳山边镶有硬木条,唤承露,凿有七眼,可穿琴弦,下有琴轸,可调曲音。头有凤眼、护轸,琴尾刻有龙龈架弦。七根琴弦起承露,经岳山,转琴底,至雁尾,可证七星。”
“琴有八绝,敢问为何”
ÉÌÜ·Ò»×ÖÒ»¶ÙµÄ˵µÀ£º¡°Çå¡¢Ææ¡¢ÓÄ¡¢ÑÅ¡¢±¯¡¢×³¡¢ÓÆ¡¢³¤¡£¡±
大汉这时候笑而不语,闭目沉思。慕缘忍不住问道:“既然都答对了,可能换之”
大汉忽然睁开眼睛,问道:“琴,可证道否”
此话一出,诸人皆愣。这时候,周围听到此话的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事情,看向了这边,更有甚者,就近席地而坐,原来今天是论道之日,众人见有人辩道,连忙停下手中的其他俗务,赶紧围观了过来,希望能听之有所启发。这时候商芊看周围,什么样的人都有,或男或女,修为或高或低,纷纷注视自己,不禁面上有些发红,这大汉也是,出的题目有些大了,自己修为又不是很高,如何能回答好
正在面面相觑的时候,只听得【创建和谐家园】一响,忽然有一人挡在自己身前,商芊抬头一看,正是楚寻语,楚寻语平静的答道:“可证。”
大汉紧问:“如何证”
楚寻语答曰:“琴者,禁也,弦外之音。”
“音如何证”大汉紧追不舍。
“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
“弦外之音”大汉笑而不语。
“不错。”楚寻语侃侃而谈:“琴之音,清、奇、幽、雅、悲、壮、悠、长,寻常人只知琴乃乐器,能发音,却不知古琴之音,虚静高雅,能得此境界者,须得心境平和,弹奏之时,与周身万物以合一,身琴合一,方可得无上妙音。”
“此音如何能得”
楚寻语笑道:“道友岂不闻,古有伯牙学琴的故事当年伯牙学琴不精,其师成连带其前往蓬莱仙境,留其一人,而自己独走,后伯牙独自一人,看岛上,惊涛拍石,空谷鸟翔,于是触动心弦,抚琴高歌,终究体会天人合一的境界,成就无上大道。”顿了顿,继续说道:“琴可养性,音可修心,而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大汉皱着眉头问道:“琴音曼妙,道友体会非常,可是天道浩渺,音奈何寻。”
楚寻语摆摆手,又道:“天道确实难寻,可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琴也是万物中的一物。”
大汉摇头道:“天道难测,这以琴证道,是否妥当”
楚寻语疑道:“莫非道友对自己的道有所怀疑”
大汉长叹一声,沉默不语。这时候,楚寻语释然说道:“大道五十,演化四九,而最终归一,不论是琴,还是其他,终究最终的目的是得无上大道,只要心坚,虽然有所瓶颈,但最终必能得愿。”
大汉黯然说道:“此话有理,但是以琴入道,终究离不开一个琴字,身边必须有琴,何时才能超脱弦外,品无上妙音”
&nbs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p; “这”楚寻语迟疑了。
这时候,身边的慕缘高颂一声佛号“阿弥陀佛”,往前一步,神色正然说道:“道友岂不闻唐代诗仙李白曾道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大音希声,无音有音,何必在乎形式门派,如此着相此为下乘,怎能得道”
慕缘此话一出,周围围观众人皆低头沉思,良久无语。或做沉思状,或有领悟一二惊喜者。
“大音希声无音有音”大汉这时候闻言也在喃喃自语。半晌,忽然大汉站起身来,将自己身边的那副古琴,拿起来猛的一摔,这副绝世好琴就这样化为了齑粉,大汉哈哈大笑,高声说道:“妙,妙,此乃大妙。”顿时,只见得他头顶上出现五道清气上扬,冲破云霄,天地间灵气激荡涌动,环绕身边,不辨身形。五气朝元合体渡劫
待灵气散尽,只见得一个俊美书生,身着锦缎立于众人眼前,喜笑颜开,对着楚寻语和慕缘道:“多谢二位,实乃妙不可言。”
众人这时候才反应过来,刚才这人乃是分神期的大神通者,刚刚步入合体期,故意幻化了自己修为,这才是他本来面目。这俊美书生对着望尘笑道:“望尘道友,应缘正道,虽为喜事,不过奈何天劫将至,我要回去准备一二,不可久留,他日渡劫之后,我们老友再聚。”
望尘笑着点点头:“道友福缘深厚,实乃大幸。”
这俊美书生又拿着地上的竹简对着商芊说道:“小妹琴艺精湛,此乃广陵散后续乱声,只有五段,其它我也不得,今日赠与小友,愿他日早证大道。诸位,多谢了。”说罢,对着众人一拱手,身形一闪,消失于天地之间,在无丝毫痕迹。在众人惊讶羡慕的眼光中走了。
这时候楚寻语众人忽然想起,一起回头看着望尘:“莫非前辈早就认出此人,故不点破”
望尘点头笑道:“却是我旧友,方才论道,故不点破。”
慕缘问道:“方才那位前辈是何人”
“乱曲宗,舞音上人。”
此话一出,周围所有人纷纷震惊不止,暗自议论开来。原来这乱曲宗为魔道四门四宗之一,据说全派上下,以音入道,可在千里之外,杀人于无形之中,让人防不胜防,历朝历代,都有大神通者莫名其妙命丧他们之手,实乃一等一的魔道宗门。但是话又说回来,这舞音上人也算是个异数,据传闻,这个舞音上人原本出身正道,但是天琴成痴,对什么正魔相争,天地浩劫,从不在意,听闻乱曲宗在音律上【创建和谐家园】独特,便毅然决然的转投魔道,一心研究琴艺,很少出手,不过一出手,必然血流成河。
众人惊看望尘,他怎么会认识舞音上人望尘也不在意,便说出来当年与舞音上人相识的经过:话说当年,在两朝战争时期,那个不辨终日的年代,衢州一战,不败将军常遇春率兵攻打衢州,没想到衢州守将乃是元朝著名将领“伯颜不花的斤”,此人虽是元人,却善音律,晓诗歌,联合元蒙二十五位师,在衢州城内摆下了“百魂悲哭大阵”,一手惊魂琵琶弹奏起来,当场折损明军两万余人。衢州乃浙江最后的军事要塞,常遇春久攻不下,只好和刘伯温一同,来天机阁问询求助,望尘当年一看局势,也百思不得其解,破不了此阵。无奈之下,只好再同朱元璋一起,去乱曲宗,请音律高人出面。当时乱曲宗共有五位长老成名于世,并称“音绝五痴”,无奈天子天命所请,乱曲宗只好派了“琴痴”舞音上人和“箫痴”鬼萧老妇一起,下山对敌。
对战当日,鬼萧老妇在衢州东门,吹奏一曲“泛沧浪”分散了伯颜不花的斤的注意力,而舞音上人则在西门,席地而坐,一曲“梧叶舞秋风”,当场趁其不备,千里之外,取下了十一位元蒙师的首级,以及凡人元兵三千余,破了此阵。常遇春见此,当下挥动三军攻杀过去,取得了衢州大捷,一举收复了浙江全省。而舞音上人当年一出手,杀戮太多,也在江湖上博得了一个“一曲肝肠断,三千人头落”的名声。所以,望尘和舞音上人也因此相识。
听到这里,大家才释然,原来如此。这时候,望尘笑道:“慕缘道友也是福缘深厚,虽是修佛,不同宗,但是对天命领悟甚深啊,刚才一席话,让人茅塞顿开。”听到此,在场的周围修士纷纷向慕缘谢过,慕缘自己也应接不暇,忽然,人群中有一声音响起:“对于僧友的说法,在下却不敢苟同”
第二十二章 说经台论道(下)
这一声高喝,犹如冷水滴进了滚油,一下子引起了众人侧目。诸人一眼望去,原来是一个相貌消瘦,相貌苦行的僧人,身后跟着一群同样的佛家【创建和谐家园】。这时候,说话的这位僧人在原地庄严肃穆的合十双手,道:“僧友的话,我不敢苟同。”
这时候周围所有人都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一幕,因为众人知道,似乎又要发生辩经论道的场面了,大家又抱着希望,看着慕缘,希望慕缘能与之一辩。
大家早就看出来,慕缘乃是一个佛家修士,而对面这人也是个修佛者,要知道,修佛一脉,历来都是能言善辩,口若悬河之辈。这两个人要是今天当众理论起来,说不得又是一场听觉盛宴,大家肯定受益颇多。
若要说是这谈道门琴艺的事情,慕缘自然不是很擅长,可是这对面的几位,同样是佛家【创建和谐家园】,在看众人,大家都带着期待的眼光看着自己,尤其是商芊,一直拉着自己的衣角,明显能感觉到她也是这么希望的。看来,今天这一场论辩,是一定逃不了了,要接下来了。
当下,慕缘也不含糊,席地而坐,左手从袖中掏出一串佛珠,右手一抬,礼貌的说道:“僧友先请。”周围的楚寻语等人一听,立刻往后退一步,也一同坐下,看着对面的那几位僧人。
苦行貌僧人双掌合十,高颂一声佛号,然后带领身边的众僧人坐了下来,慢慢的说将起来:“方才僧友所说,不分门派,不看重形式,那么,我问一句,既然不分宗派形式,那为何有佛为何有道”
慕缘不答反问:“僧友认为何谓佛”
苦行僧答:“佛,乃大觉大悟之人;佛,乃大慈大悲者;佛,乃是有大勇气,可探寻追求一切者;佛,乃应缘而成,度化世人者。”
慕缘在问:“那何谓修佛”
苦行僧摇头再答:“不敢言修,只能说试。”
“那这试字何解”
“阿弥陀佛”苦行僧高颂一声佛号,道:“佛家位于西方极乐世界,乃是有大机缘大悟性者可往。看这大千世界,敢说修佛之人无数,又有几人能渡所以,佛道浩渺,不敢言修,只能说试,我等心中有佛,而崇尚西方极乐世界,在这尘世历练苦修,锻炼己身。只为有朝一日,能够我佛慈悲,得以升入西方世界。”此话说完,身边周围众僧一起神情肃穆,同时高喧一声佛号“阿弥陀佛”,声音响彻云霄。
慕缘手中掐下一粒念珠,道:“僧友此话偏颇。”
“哦还请赐教。”
“佛为何为大彻大悟者,为大慈大悲者,为缘度化世人者。”慕缘轻轻说道:“既如此,佛深知红尘疾苦,便度化这世人,僧友为何认为自己无此机缘既然苦修一生,不敢说修,何以言升入西方极乐须知,三千世界,且可谓佛。”
“若是皆为佛,那么世间众人皆可为佛,何来西方极乐世界,何以苦修成佛”这时候苦行僧身边又有一为僧人插话问道。
“那么,”慕缘又掐下一粒念珠,看向那个僧人:“僧友以为这红尘中有不可成佛者”
“有。”
“为何”
苦行僧人答道:“世间疾苦,世间多难,人身心杂,人生多坎,世间离苦悲深,多灾多难,性格怯懦之人,大多为世间疾苦所累,这样的人,何敢言佛”
“因材施教,见性成佛。”慕缘笑道。
“还请僧友言明。”苦行僧人一抬手。
慕缘轻轻掐下一粒念珠,解释道:“佛,乃是大觉大悟者,如同老师,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天道领悟,世间,有先觉者,便可教化后觉者,后觉者再教化不觉者,以此循环,那么处处皆有觉悟者,那么处处皆为佛。佛为自然,自然就是佛,人在佛中,自然成佛,我佛广大,化身千万,深处我们周身世界,那么,欲成佛者,破除贪,嗔,痴三毒,自我觉悟者,便可成佛。”
慕缘这时候顿了顿了,继续掐下一粒念珠,说道:“方才僧友所言,人心多变,良莠不齐,却为事实。不过,佛语有云,人性本善,人心有佛。那么,
-----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世间有那大奸大恶之人,纵然犯下滔天罪孽,却不是自己人心生来就恶,而是因为无明,无明就是无知,不明所以,不明天道。那么,在这大奸大恶之人面前,难道我佛就要放弃他们其实不然,我佛慈悲,苦口婆心,日夜不停的开导他们,孜孜不倦的教化他们,只要他们自己本心彻悟,纵然犯下十恶不赦之人,当下也即便可成佛。想我佛门广大,地藏王菩萨曾经深入阿鼻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发下这样的三千宏愿,正好证明了我佛慈悲,只要因材施教,我佛无不可渡之人,更加证明了,这世间人人可谓佛,人人也成佛。如果只求自己成佛,那么只是自己的佛,己佛。未见他人之佛。”
此话说完,周围的众人虽然不是修佛者,但是听此妙言,无不纷纷拍手叫好,大都有所领悟。
这时候,慕缘又说道:“至于刚才僧友说佛道之分,实为狭隘。佛道不分你我,只因共同的目标皆是追求天道领悟,超脱生死,不在为凡人疾苦所累。佛说:尊重他教即为尊重我教,细细聆听他人教义,所谓谛听即留心听,佛道看似不同,实为追寻天地真理,真理是不分疆界,不分国土的。所以,佛道并无排斥,世间皆为可渡之人,僧友刚才一番话,只看见己佛,未见他佛,故而不敢言修,只敢说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