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刑警荣耀》-第1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还有不少人在【创建和谐家园】,希望上级能给安排个出路。

      在这样下去,吃饭都成问题了。

      从前些年开始,工业区的一些下岗女工就开始走上了邪路,整个工业区,有沦落成“红灯区”的危险。

      王诚夫妇住的还是老式的筒子楼,胜利机械厂甚至连给职工建个房改房的钱都拿不出,纵算和其他工厂比较而言,胜利机械厂的工人也是最穷的。

      他们不过是个集体小厂,和国营大厂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上级领导的目光更多的落在国营大厂的下岗职工身上,集体小厂基本不放在领导们的眼里。

      王为回到家里的时候,大约是下午四点多,天气酷热,宿舍区一片安静,只偶尔听到知了的鸣叫,大家伙都躲在屋子里开着风扇纳凉。

      王为家的房门也大敞开着。

      “爸,妈,我回来了。”

      王为一边嚷嚷着一边大步跨进黑不隆冬筒子楼,语气中是难掩的兴奋。

      实话说,王为同学确实很激动,花了点时间才找到这里。

      二十年后,胜利机械厂和这片宿舍区老早就不见了踪影,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楼盘,除了办案偶尔会来这里,已经和王为没什么关系了。

      昔日情形如今又重现眼前,王为焉能不激动?

      这黑乎乎的筒子楼,在王为眼里一点都不见破败凋零,反倒有着说不出的亲切。

      王诚正靠在窗边就着光亮百~万\小!说,叶玫则坐在床边择菜。

      老式筒子楼是没有单独厨房卫生间的,各家各户炒菜都在走廊上,烧的是蜂窝煤,家家户户的窗户上都不可避免的沾染着一层层的油污。

      自从双双下岗之后,这日子是过得越来越没滋没味了。

      远在云都上学的儿子,就成了两口子最后的期盼。

      好在儿子就要毕业了,已经确定会回到边城来工作,一家三口马上又能团聚。

      一听到王为的嚷嚷,叶玫手里的塑料菜筐差点打翻在地,忙不迭地站起身来,就准备向门口跑。她身体弱,这一下起得太急,顿时头脑一阵眩晕,一【创建和谐家园】又坐了回去。

      “妈,妈,你不要紧吧?”

      王为吓得将手里的包往地上一扔,疾步上前就扶住了老妈,满脸焦虑。

      “我不要紧有点贫血,老毛病了”

      叶玫喘息着说道,虽然面色苍白,却满脸都是笑容。

      王诚也站起身,望着儿子,脸带微笑。

      闹腾了好一阵,王为才把行李放下来,叶玫坚持亲手为儿子倒了一杯凉浸浸的茶水,望着儿子变得益发高大结实的身子,笑得嘴都合不拢来。

      老式筒子楼完全没有任何隔音效果,这边一闹腾,邻居们马上就知道了,纷纷涌过来看热闹。

      骤然见到这么多年轻了二十年的“新面孔”,王为还真的需要好好理一下脑子里的记忆库才能一一叫出名字来。

      毕竟这里面的很多邻居,已经差不多有十几二十年不曾见面了,需要重新唤醒脑海深处的记忆。

      王为在天南警校读书,一直都是厂里熟人朋友们津津乐道的。毕竟九十年代出个大学生也不容易,而且警校还包分配,毕业之后,铁定是要回边城来当警察的。

      改革开放之后,警察这个职业,越来越成为“权力”的代名词。

      在胜利机械厂这些最底层的下岗工人眼里,有这么个熟人在当警察,那实在是很值得骄傲的事情,而且关键时刻肯定还能帮上忙。

      虽然说大家都不会想去犯罪,但现实生活中,需要求到警察帮忙的事情太多了,有个警察熟人好办事。

      尤其是厂子不景气之后,大批和王为同龄的年轻人都无所事事,不少人就在社会上瞎混,其中少数甚至真的走上了犯罪道路,与其相比,王为的奋发上进就更加让人赞叹。

      王师傅不愧是个读书人,大城市来的知青,教出来的儿子就是不一样。

      王诚忙不迭地招呼大家入座。

      什么沙发茶几之类高档家具,那是想都不用想,一家三口就是两间宿舍,王诚两口子一间,王为一间。卧室兼会客室,一张吃饭用的小方桌,外加几条竹凳木凳,还有王诚用废料焊接的几张小铁凳,都搬出来,勉强让大多数人都有了地儿坐,后来者就只能站着了。

      ÍõΪÔò´ò¿ª·«²¼°ü£¬È¡³öÔÚÔÆ¶¼ÂòµÄһЩÌǹû¸âµãÀ´÷Ͽ͡£

      小姑给他的两万块,眼下还在期市里面套着,期铜还在盘整,上不上下不下的样子,现在出仓不但没得赚,还要亏手续费,王为索性丢那不管了,由得它飘着。

      不过离开云都返回边城之前,王为去七号别墅向老爷子老太太告别的时候,老太太偷偷塞给他几百块钱,让他买点好吃的回去孝敬爸爸妈妈。

      老太太也心疼儿子啊!

      当王为掏出金装南烟的时候,瞬间就引发了轰动。

      “小为,出息了啊,抽这么好的烟,听说这烟要一百块钱一包呢?是不是啊?”

      有人接过香烟,啧啧连声,捧在手里当个宝似的,左看右看,舍不得放到嘴里去。

      一百块一包的烟,谁抽过?

      甚至有人连金装南烟都没听说过,听了这个话,更是大吃一惊,完全不敢置信。对于这些一个月才领不到一百钱生活费的下岗工人来说,一百钱一包的香烟,已经不是奢侈而是在犯罪了!

      一包烟,抽掉一个月的生活费!

      王为笑着说道:“没那么贵,六十块一包”

      心里还是有点小得意的。

      不可否认,王警官其实就是一俗人,逼格很不高,在这么多熟人朋友面前出个风头露个脸,心里那个美啊,要强忍住才不会把得瑟的嘴脸暴露出来。

      “六十那也很贵了,我上个月才领了九十三块钱生活费”

      “就是就是,这一根烟就是三块钱,一天的生活费就没了?”

      又是一阵啧啧惊叹之声。

      “来来来,大家都点上,甭管他多少钱一包,香烟做出来就是给大家伙抽的,是不是?”

      王为又掏出芝宝打火机,帅气地一扬手,“叮”地一声,打着了火,动作相当潇洒。

      感谢小姑,今儿个这脸露的!

      第15章 红玉所

      天南省边城市西城区公安分局红玉派出所。

      在整个边城市公安系统中,红玉派出所算是中等所,规模中等,业绩中等,在领导心目中的分量中等,在群众中的口碑也是中等。

      总之这是一个中规中矩的派出所,每天规规矩矩担负着自己的职责,很少有出挑的时候。

      在西城分局内部,红玉派出所并不是一个很受待见的单位,多数警察都不愿意分到红玉所去。原因也简单,其一,红玉派出所是在城郊结合部,生活上肯定不如城区那么方便,一些在城区所工作惯了的人,不愿意去,而一些在农村所工作的同志,千方百计往城里调,分局机关和城区所也是他们的首选目标,真要是被分配到了红玉所,这个调动就很难被认为是成功的。

      最少不是那么遂愿。

      其二,红玉所面对的治安环境不那么令人愉快。

      城乡结合部历来都是治安情况最复杂的,加上这些年西城工业区加速衰败,治安问题更是突出。红玉所工作量大,累死人不说,还危险。

      连续几年,红玉所民警受伤的比率都很高,在整个边城市公安局所属派出所中名列前茅。

      其三,红玉所内部相当复杂,本地势力很大,很少有一个所长或者指导员能够做到真正的统管全盘,运筹全局,总是在各种内部斗争中和稀泥。和稀泥的本事稍差一点,就有可能焦头烂额。

      普通民警,分配到红玉所之后,很容易被卷入到这种复杂的斗争中去,因而避之唯恐不及。

      王为没得选择。

      他本就是西城区人,户籍就在红玉所。

      所以档案一到边城市局政治处,就被毫不客气地丢到了红玉所。

      既然那是你的老家,你去红玉所工作就是理所当然的。

      按照市局那些家伙的调侃就是:这火坑你不跳谁跳?

      根据王为在另一个时空的工作经历,他最初到红玉所上班的那两年,还真是个“火坑”,各种复杂关系,搞得他心力交瘁,还好几次遭遇到危险。

      边城民风强悍,市民有好斗强项的传统,加上不少越境而来的亡命之徒,边城恶性案件频发,一直都是天南政法系统的重灾区,几乎每年都有民警在和犯罪分子的搏斗中英雄殉职。

      不过王为还是在回家的第二天,就跑到所里来上班了。

      不管怎么说,红玉所在他的记忆之中其实已经变得很遥远,当年的那些争斗,不愉快,早就已经成为过眼云烟,剩下的只有“深情”的回忆。

      直到王为看到李民主,才蓦然意识到,这个他曾经的“噩梦”又一次真实地矗立在他面前。

      李民主是红玉派出所副所长,二警区负责人。

      基层派出所的内部组织结构很简单,一点不复杂。因为是在城乡结合部,红玉派出所的管辖地域并不小,一共分为四个警区,每个警区由一名资深民警负责,再配上一两个正式的民警,加上一群联防队员,整个警区的公安工作,基本就由这些人包圆了。

      相对来说,每个警区就是一个独立的小单位,像红玉所这种内部关系复杂的派出所,警区私下里被戏称为“山头”也就理所当然了。

      也不见得每个警区的负责人都会挂副所长的衔头,像红玉所四个警区,就不大可能出现四个副所长。只不过在内部,每个警区的负责人都会被尊称为“某所”。反正不管你挂不挂副所长的衔头,实权摆在那,警区内的事,基本是负责人说了算。

      就算是所长和指导员,等闲也不会随便插手下边警区的日常工作。

      平日里大家各管一摊,井水不犯河水。

      李民主是个例外。

      他是正儿八经的副所长,分局有案可查的。

      这其实也没什么,其他派出所也有这种由正经副所长兼管一个警区的工作分工,本质上,也就是个警区负责人,其他警区的负责民警,客气了尊称你一声“领导”,心情不好的时候,正眼都懒得瞥你一眼,你就是老李!

      李民主在红玉所相当强势。

      不但二警区的工作,他一手遮天,包括所长和指导员都很难插手进来,就更别说其他民警了。尤其让人不爽的是,其他警区的事,李民主也经常干涉,时不时捞过界一把。

      原因无他,李所是地头蛇!

      李民主今年四十岁,是土生土长的西城人,或者说是土生土长的红玉人。他出生的时候,这里还是红玉镇,后来边城撤地改市,红玉镇才变成西城区红玉街道办事处。

      李氏宗族,在红玉镇是有名的“大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了一两百年,树大根深,各种宗亲关系盘根错节,而李民主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李氏宗族的代言人,至少是之一。

      在整个李氏宗族内部,李民主的“威望”很高。

      其他民警想要及时掌握管区内的各种动向各种情况,都得自己培养“线人”,因为精力和经费限制,自己培养出来的“线人”,数量总是有限的,可信度还不高。至于忠诚度,那就提都不用提了。“线人”欺骗撒谎甚至反水叛变都是家常便饭。

      李民主在这个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李氏宗族很多在街面上混的家伙,都自动自觉成为他的“线人”。不是说他们真的有多尊敬这位族房宗亲,主要还是希望自己犯事被派出所逮到的时候,李所能够出面给说句话,就算不能捞出去,起码也不至于在所里太吃亏。

      普通小市民的心态,大致如此。

      故而很多案子,有时候都要借助李民主的力量,李民主也就有了名正言顺插手其他警区工作的理由,时不时捞过界,在李民主看来,只不过是顺带弄点好处罢了。

      老子不能白帮你是不是?

      你动不动就让咱老李帮忙,然后还不给好处,当我老李是傻的?

      应该说,别人请他帮忙的时候,也做了心理准备,给他老李分润一份好处,关键李民主很贪心,他经常会喧宾夺主,把其他人该有的好处都搂进自己怀里。

      因为他资格老,职务高,又是地头蛇,所里的人一般都只好让着他,忍气吞声。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04: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