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冠盖六宫》-第5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第128章 局势

        昭平公主的心忧着急却是感染了其他人,大长公主更是落下泪来。涂皇后一看这般情形,也是忍不住的带了几许哽咽。

        昭平公主这才意识到了她不该如此,倒是惹的别人也是伤心起来。当即她便是抹了泪,柔声安慰涂皇后:“皇祖母这是做什么?我哭鼻子您也跟着哭鼻子。我不过是吓了一跳罢了,皇祖父他定会没事儿的。”

        大长公主也是跟着劝。涂皇后这才渐渐止了泪,不过仍是满脸的愁绪。

        其实谁都清楚,皇帝的年岁不小了。这一次能不能熬过去真的很难说,而且太医都说了那样的话,只能说明皇帝这次情形真的是不容乐观。

        皇帝一时半会儿的也没有醒来的迹象,众人守到了晚上,这才散了一些人,太子肯定是要守着的。不过涂皇后年岁大了也熬不住夜,所以换了一些年轻妃嫔来守着。

        大长公主不好留在宫中,便是出宫去了。倒是昭平公主只打发了人回去说一声,便是留在了宫里,守在皇帝跟前。

        古青羽身子不好,谁也不赞同她守着。于是杨云溪便是跟着古青羽先行回了太孙宫。

        一回了太孙宫,徐熏和秦沁就过来了。徐熏关切的问:“皇上怎么样了?”

        古青羽疲乏不堪没做回答,杨云溪言简意赅道:“还没醒。”

        徐熏一怔,随后也是发了愁:“可殿下都不在宫中,若是……”

        古青羽摆摆手:“这些你们都不可私底下议论,更不可提前做什么准备。若真有事儿,宫中自然会发东西下来。你们切记不可擅做主张。”

        徐熏见古青羽郑重,自然也不敢马虎,急忙应了。

        秦沁倒是什么都没问,点了点头也就起身告辞了。

        杨云溪陪着古青羽用了晚膳,两人便是坐在一起说说话消食。杨云溪便是问古青羽:“这一次若是真皇上熬不过去。殿下他的地位……”

        “你放心,谁也不能动摇大郎的地位。”古青羽笃定言道:“别看太子好像是对大郎不喜,可是这事儿也不是太子一人喜好就能定下的。而且,太子对大郎也并非是半点感情也没有的。朱启看着花团锦簇的,可是实则如何太子未必不知。家国大事儿上,太子断不会犯糊涂。”

        “但愿若真熬不过,也等到殿下回来罢。”听了古青羽这番话,杨云溪心里也是安定许多,只唯独发愁这件事情。

        古青羽也是苦笑:“谁能想到会突然如此。之前还热热闹闹的说这迁都的事儿,这一下子……”

        杨云溪又叹了一口气。

        “明儿你也别过去了,我去就是了。”杨云溪看了一眼古青羽的脸色,只觉得担心:“别你再有个什么,那就不好了。再说了,那么多人守着,也不差你一个。”若不是今儿她没在太孙宫,不然肯定也是要拦着古青羽的。

        去尽孝固然应该,可是古青羽肚子里的孩子却是更重要。

        古青羽笑了笑:“是是是,你也别太担心了。那次但凡是有牵扯的人都让你换了,如今太孙宫让你弄得跟铁桶似的,我在太孙宫里可真是可全然放心。等大郎回来,我让他好好奖赏你才是。”

        见古青羽还有心思开玩笑,杨云溪便是忍不住摇头。末了又问:“今日大长公主离开的时候,和你说了什么悄悄话?”

        古青羽摇摇头:“只是嘱咐我几句罢了,也没什么。”

        见古青羽这样说,杨云溪自然也就没再问什么。又坐了一会儿,便是回去歇下了。今儿她也是乏了。

        第二日杨云溪还没出太孙宫,昭平公主倒是过来了。说是皇帝醒了,如今已经安稳了,所以她也不必再守着,就过来休息一会儿。

        昭平公主去了古青羽的屋里。

        杨云溪想了想也是过去了。她过去的时候,昭平公主正在用早膳,眼底下一圈青黑神色疲乏。见她进来昭平公主也只是略略抬眼看了一下而已。

        “一会儿你先睡着,用午膳的时候我再叫你。”古青羽言道,犹豫片刻又道:“我这屋里一股子药味,要不你去阿梓那儿睡?”

        昭平公主摇摇头:“就眯一会就行,躺在软榻上就好了。药味算什么,昨晚闻了一晚上了。”不知道皇帝什么时候醒,所以药一直都是熬着的,为的就是皇帝一醒来就能有现成的药喝。

        “那今儿我我可还要过去?”杨云溪便是问道,“或者要不我亲自做些软烂养胃的粥送过去?也是咱们太孙宫的心意。”

        昭平公主听这话倒是看了杨云溪一眼:“你有这份心思倒是不错。”

        杨云溪见昭平公主不大待见自己,自然也就没再凑趣,直接就告退去了小厨房。

        自然,她也就没听见昭平公主和古青羽后来又说了什么话。

        昭平公主待到杨云溪走后,便是看了一眼古青羽,蹙眉道:“真不明白你怎么偏偏就看重她了。她有什么好的?”

        “阿梓很好。”古青羽笑了笑,“大郎虽未和阿梓圆房,却是很信任阿梓。这次胡萼跟着去北京,也是阿梓跟大郎提起的。”

        “大郎这么喜欢她?”昭平公主一副不信的样子。

        古青羽笑笑没多解释,只道:“对了,林萧彦如何了?”

        提起自己的驸马,昭平公主皱了皱眉,“他身子还是那样,虽说有起色可是总归还是不太明显。不过,总归是有起色,我也很知足了。”

        “那就好。”古青羽点点头:“也不枉费大郎辛苦替你找大夫了。”

        “皇祖父的情况还是不大好。太医说,以后皇祖父尽量还是休养得好。朝政上的事儿,也最好别再操心了。这些都太费神。”昭平公主有些索然无味的搅动着紫米粥,眉头微微蹙着:“这边湿气太重,不适宜皇祖父休养。若是大郎回来,北京那边建得差不多的话,迁都的事儿就势在必行了。”

        古青羽有些意外,不过对于迁都这事儿她却不大在意,她在意的是另外一件事情;“若皇祖父要休养,朝政上的事儿岂不是就要交给太子了?”

        “还得看皇祖父的意思。”昭平公主沉声言道,“只是我怕这样一来,其他人就该蠢蠢欲动了。我我那二叔一向野心不小。他也素来觉得我父王性子太平,也没什么才能。若不是他在里头挑拨,这些年父王和皇祖父之间的关系如何会越来越差?”

        面对昭平公主的担忧,古青羽只能道:“皇祖父不会糊涂的。”

        “对了,你这胎如何了?”昭平公主看了一眼古青羽的腹部:“这都快四个月了罢?我瞧着似乎也是有些变化的样子。”

        古青羽笑了笑:“胎气不稳,也不知道……”

        昭平公主摆摆手:“别胡说,定会平安无事的。”

      第129章 喜事

        杨云溪熬了一碗青菜小米粥,便是亲自送去了皇帝的寝宫。

        此时皇帝跟前倒不像是昨日那般挤满了人,只是涂皇后却是依旧还在。见了杨云溪,涂皇后倒是问起古青羽的情况:“昨儿青羽折腾了一回,没怎么样罢?”

        杨云溪笑着答道:“没有什么事儿。今儿我出门的时候,长孙妃还在和昭平公主说话呢。”说着她将手里的食盒放在桌上,低声道:“长孙妃让我给皇上熬的小米粥,最是养胃不过。是我亲自在厨房守着熬的。”

        皇帝听了这话,不知是感念古青羽的孝心,还是真有些饿了。便是道:“朕尝尝。”

      ¡¡¡¡ÑîÔÆÏª±ãÊǸÏæҨÁËÒ»ÍëÖà³öÀ´¡£

        刘元良上前来用银勺子试了试,见并没有什么问题,这才又将勺子交给了涂皇后。涂皇后便是一勺勺的细心喂给皇帝。

        杨云溪在旁边看着,倒是有些隐隐羡慕起来——倒不是羡慕涂皇后的身份地位,而是羡慕涂皇后和皇帝之间这种难得的氛围。那种淡淡的温馨,就像是穿过林间的蜿蜒溪流一样流淌不息,又像是春风化雨一样的细润无声。

        这样的情形,简直就不像是在宫中能见到的。

        杨云溪只是悄悄看了两眼,便是没再多看。事实上,她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样一个感受,只是她自己却是觉得此时此刻她站在这里其实就是个多余的。

        许是皇帝心情不错,又或是这一碗粥刚好对了皇帝的胃口,皇帝用完之后竟是又夸赞了一句:“不错。”

        杨云溪忙到:“皇上喜欢,妾身便是每日做了送来,权当是替长孙殿下尽孝心。”

        皇帝听了这话顿时笑了:“你倒是极好。”

        涂皇后也是笑看了杨云溪一眼:“你且每日做了送来,到时候大郎回来了让他给你奖赏。”

        杨云溪略带了羞意低下头去:“是。妾身将皇后娘娘这话记住了,到时候殿下回来好问他讨赏。”

        涂皇后和皇帝都是被这话逗得笑起来。

        杨云溪随后也就告退了。她在这里呆着也是无用,反倒是有些碍眼的嫌疑,倒不如回去。不过今儿来看了一会,她倒是确定皇帝的确是挺过来了。至少这几日之内是不会再有什么问题的。

        接下来几日,杨云溪便是每日做了米粥送过去,也不多呆。倒是让涂皇后很是满意,就是皇帝也是对着太子夸赞道:“大郎屋中杨氏倒是不错,很是贤惠。你们这次给大郎选人显然是用了心思的。”

        皇帝甚少夸赞太子,这次却是借着这个事儿夸了一句,太子倒是有点儿惊讶。随后太子笑道:“也是青羽会教导人。”

        皇帝看着太子蓄的胡须,叹了一口气:“你年岁也不小了,如今朕是老了,力不从心了。以后这朝政就交给你了。正所谓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大郎和你弟弟都是极好的。他们定能好好辅佐你。待到大郎回来,朕便是正式将这江山交给你。朕日后只管颐养天年。”

        皇帝这话的意思分明是想要让位。太子听了这番话,一时之间倒是颇有点儿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当即傻了了一般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皇帝看着太子这般,心里微微有些情绪,却又很快压下去——当了这么多年太子,这个儿子还依旧对自己恭恭敬敬也没有什么异心,已是难得了。此时就算高兴,也是应该的。

        太子也没傻愣多久,很跨就回过神来,忙又推辞。

        皇帝这下倒是真沉了脸:“好了,朕最不喜你这般!这般推辞给谁看呢?只怕朕这会子真收回成命,你倒是比谁都难过!”

        涂皇后眼瞧着皇帝又要发怒,便是忙开口:“好了,怎么又是动气了?太子不会说话,心却是好的。这次皇上您病了,太子守了一夜,又鞍前马后的忙这忙那的。”顿了顿看了一眼垂头丧气站在床前头的太子,“太子,你先下去罢。”

        太子退了出去,涂皇后这才叹了一口气:“皇上又何必这样贬低自己的儿子?明明是好事儿,愣是弄得大家都不高兴了。他推辞不也是想着您的心情?”

        皇帝悻悻:“朕就看不上他这幅样子。优柔寡断,不是那块材料却还偏要做那样子。看着就可气!他哪里像朕?想当年朕——”

        “那哪里一样呢?”涂皇后见皇帝越发的鄙夷太子,便是头疼的忙出声打断:“您那会是什么情形?他从小也没见过那样的阵仗。再说了,他纵有不好的,可总体来说也是好的。他年岁也不小了,您也该给他一点脸面。您这般总拿他和他儿子比,也怪不得他总看大郎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不痛快。”

        皇帝听着涂皇后的这些抱怨,倒是心里一软不忍心再说什么了。末了又叹了一口气:“大郎的确是最像朕的。若不是没有直接传给孙子的道理,朕倒是想传给大郎。”

        涂皇后一怔,随后蹙起眉头来,“这话皇上您可千万别跟旁人说。”不然太子心里又该不得劲了。

        皇帝看了一眼涂皇后,“朕心里有数。”他屡次将儿子和孙子比较,无非是想让太子更上进。可却没想到因此伤了太子和朱礼父子两人的感情,这却是遗憾之处了。只是事到如今也无从弥补,而他则是因为这个事儿对太子越发失望……

        太子出了皇帝的寝宫之后,便是忍不住的咧嘴笑了起来,甚至走路都带着那么几分春风得意。当了快三十年的太子,如今终于是要更进一步,他怎能不高兴?

        所以,太子便是忍不住的将这份好心情分享给了太子妃。太子妃自然也是欣喜无比,以至于接下来几日对古青羽的态度也是好了不少。

        杨云溪心中纳闷,自然也是少不了猜测一番。模糊也是猜出了一些原委,心中自然是惊讶。

        而就在这个时候,朱礼也总算是回来了。大约是一路赶路,所以朱礼是一身的风尘仆仆。

        杨云溪却是太孙宫第一个见着朱礼的人。

        (下午和晚上还有更新,大家耐心等等哟~)

      第130章 惊喜

        之所以是她第一个见着朱礼,却是因为朱礼一回了宫便是忙去皇帝跟前探望。而她则是也刚好过去送点心罢了。

        宫里虽说不缺她这点东西,可是她亲手做了送过来,不管最后皇帝吃不吃,她这个好都是卖出去了。何乐不为?不管是为了她自己也好,还是帮着朱礼或是古青羽,这都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朱礼离开宫中满打满算其实还不到一个月,不过杨云溪冷眼瞧着却是觉得朱礼是瘦了一圈了。

        朱礼也是看了杨云溪一眼,不过并未多做停留,很快便是直接看向了皇帝:“皇祖父无恙,孙儿总算是安心了。”

        皇帝看着朱礼这幅风尘仆仆的样子,倒是明显的有些心疼:“不是后来又让人说不是什么大事儿,不用你找急忙慌的赶回来吗。”

        朱礼笑着摇头:“一日不见着皇祖父,孙儿心里总归是不踏实的。倒不如早早赶回来。”

        这话说得水平高,不仅是皇帝和涂皇后高兴,就是杨云溪也是忍不住在心头暗赞了一句。

        皇帝到底还是挂心迁都的事儿,便是又问朱礼:“北京那边如何了?若是可以,咱们今年年前就可以迁都过去。”

        年前迁都过去,倒是有些赶了。不过想想皇帝的腿脚在这边湿冷的冬天都是不大舒服,杨云溪又觉得理所当然了。

        朱礼笑道:“已经建成了大半,主要的宫殿都已落成。我仔细看过,的确是比宫里建得好。不仅宽敞,地势也是高。不过那边的确干燥些,倒是比这边好受得多。冬日再一烧地龙,更是舒服。”

        皇帝一听这话便是当即拍板:“那就年前搬过去。”倒是完全没有再和其他人商量一番的意思——迁都不是小事儿,皇帝一人说了也不算。毕竟只是皇宫迁过去,那大臣们怎么办?这一迁都,少不得那些大臣们还有一些贵族们都是要跟着一并迁走的。

        不过朱礼显然也没有劝说的意思,当即只是笑:“那皇祖父赶紧养好了身子,到时候一路坐船过去,却也是劳累。”

        涂皇后见皇帝兴致勃勃,似乎还想拉着朱礼说话,便是心疼道:“好了,有什么话明日再说。大郎也是辛苦,且让他先回去洗漱休息一番罢。”

        皇帝只得应了。

        于是朱礼便是和杨云溪一同告退出来。

        退出来后,杨云溪这才有了功夫和朱礼说话:“北京那边真的这般好?”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5 07: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