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最后,她挑了二十来个颜色,然后找胖大婶确认了布匹的质量,都不是高档布,但也不会太差,看着实惠又有品质,胖大婶都夸她有眼光,不识货还这么会挑。
如果这话是别的老板说的,她会觉得是在嘲笑她冤大头。但这话是胖大婶说的,是文先生介绍的,而且打过几次交道的胖大婶说的。
她便信了。
在一一确定了价钱之后,她在这二十来个颜色里,再挑了十二个颜色,每个颜色两匹。采用均价的方式结算,一共四十八两。
她又挑了一些色彩或鲜艳、若淡雅、或清新、或百搭的绢纱、丝纺、丝绸等轻柔、薄软的布匹,都是适合做夏衫和外罩的,就是传说中的轻纱羽衣的材料。
综合材料和颜色,一共拿了十二匹。估摸着这个会有多,但多的也不会浪费的,先买着。
胖大婶真是被她的霸气吓到了,这才明白过来,这小丫头要这许多布肯定是做什么大活儿了。
这次均价是一两银,共十二两。
方子湛在一旁看着,忍不住劝道:“那二十四匹布,可以先拿一半,回头少了,十日后我们不是还要来吗?到时再搬可好?”
“可我怕到时这布卖给别人了嘛,我是可以再用其它颜色顶替啦,只是……这些颜色最好嘛。”高端、大气、上档次。
“可是我担心背不动哪。”方子湛嘿嘿笑了笑,“而且这么多拿回去,娘肯定要问。”那时又要解释半天,麻烦。
这到是个问题。方小福蹙了蹙纤秀的眉,有些纠结起来。
“小丫头不用担心,搬不动的放书局,十日后子湛再来搬也是一样。”文浩天回来了,笑吟吟地看着他们。
看来这次真是大订单,竟然让小丫头买这许多布,而且钱不老少。看来这次也赚了不少。
方小福看他一眼,想了想,点头:“也好,兴许这些还不够,十日后便见分晓,若是差了,子湛还可以再来大婶这儿买些。”
大家都觉得这办法好。然后方小福又朝胖大婶笑道:“大婶,我刚才挑的布料这个档次的,若是再来买,还劳您帮着挑挑。”
“包在大婶身上,你刚挑这许多,大婶有数的。”胖大婶本是热心人,当下拍胸脯保证。
这样方小福便放心了,一次搬这许多回去,还真是个【创建和谐家园】烦。不是搬不动,而是藏不住。
“对了,先生,知道哪里有大箱子卖嘛?我想买两只木箱回去装物件。”方小福想到布匹不能让太多人见到,那自然做出来的手袋也不能让人见到。
“这个我书局便有,给你挪两只先用着。”文浩天二话不说便替她敲定了。七天写出十万字,而且字迹一如既往地整齐清晰,这丫头得有多高的心智,才能做到这点哪。
聪明、率真、善良、能干、贤惠、仗义、心胸开阔、心思缜密……小小年纪,如此优秀,能结交到这样的朋友,并给予信任,他自然要两肋插刀,在所不辞。
“那便多谢了,一个月后奉还,可以吗?”
“可以。”
方小福这么一说,大家便听明白了,这木箱,是装袋子的呢。
最后,布匹结算共花了六十两,再加二两银子的布头,胖大婶又送了上回那样的细绢和纱绢,各两匹。
可以说这次又是满载而归。一次比一次进货多,成本高。
彩霞和小秋在一旁看了已是胆战心惊,她们清楚,她们赚钱都未出成本,可是小七儿姐一次次买下来的布头、布,都要花好多钱。
虽然小七儿姐每次赚最多,但她的钱都花在成本上,剩下的并不多。她是在自己扛成本,让她们赚钱哪。
想到这里,她们心中颤抖了,再一次坚定了要听小七儿姐话的决心。
他们先把布匹背回书局的竹轩,然后文浩天让小厮把两只书箱拿来。
方小福看了看,铺上包袱,让大家将要带回去的那些布匹摆了进去,一边十二匹,轻纱那边空一些,又将四匹绢也摆进去。
看着两只木箱里大包袱的上方还有空余,方小福摸着下巴想了想,让大家去买书和纸张,买了铺在上方,便可遮住那些布了。
大家原本还有些犹豫,舍不得花钱了,可是一听要遮住那些布,便也不纠结了。本都是少年郎,心里没那么多弯弯道道。
现在他们都听小七儿的,自然是小七儿说啥就是啥。
看着大家都跑去前面买书和纸张,连彩霞和小秋也跟去帮忙了。竹轩书房中,只有方小福和文浩天。
“小丫头这般费尽心思,可是家里有什么不方便?长辈知道你们做这活儿吗?”文浩天好奇地问。
如果家人支持,不至于这般做贼似地,而且还是这一大帮子兄弟妹们一起。
“我家人都很好,长辈开明、和善,也支持我们做活儿。就是娘眼皮子浅点,两个大妹不太懂事。小妹和兄弟们却是个个都好。”
方小福含蓄而又如实地说了一下。她也不知道为啥,在文先生面前,总是这般亲切、信任,不愿意说任何谎言忽悠他。
他是个热心、正直、纯良的好先生。当然,也是个温文尔雅、玉树临风的好先生,事事周到细致、心胸豁达……
“今天和周掌柜谈好了新款布袋的价钱,我答应一个月后交货,如果这笔订单做成,会有一千两银子,如果做不成,今天这些布、一个月活儿,都白做。”
第68章 只好做假帐
“有了这一千两,兄弟三个便可安心读书,秋季参加院试,我相信以他们三个的学问和勤奋,一定会考上秀才。”
方小福说着,神情间满是自豪。文浩天默默听着,目光深邃地看着她,她的话,让他明白了她为何这般努力,为何这般偷偷摸摸。
只是不明白,她这般努力赚钱,为兄弟筹谋,她娘应该支持才是,为何让她这般防范?只是心中的疑惑,并不方便问出口。
方小福像对朋友倾诉似地,说出心中所想。毕竟她本来已有十八岁,和二十出头的文先生年纪也算相若的,何况都是写书的,自然聊得来。
这是她的想法,却不知道她的表现,在别人眼中是多么惊人,多么让人震憾。
“我看你们这几个兄弟妹感情都很好,这是一种福缘,要好好珍惜。”半晌,文浩天感慨。
他母亲早故,父亲继弦,继室对他不好,后又生了几个孩子,而他就像个外人,无法立足于那个家中。
他少年离家游学,后来几乎不回去,父亲对他颇有微词,继室当他不存在,弟妹们也跟他不亲,和陌生人无二。
他自是识趣的,不会回去心烦。只是看着方家这些个兄弟妹们快乐和睦的样子,他还是羡慕的。
方小福也很感慨,脑子里却想起在现代的家庭。她很小时,因为爸妈在外工作忙,爷奶不愿意带她,她的童年是跟着外公外婆在农村生活的。
直到上中学,才跟着爸妈进了城,然而一家人的生活也没维持多久,爸妈便离婚了。她跟着妈妈。
后来,爸爸再婚,添了个弟弟。再不久,妈妈也再婚,也添了个弟弟。
虽然她有了两个弟弟,但她的家却没了,在妈妈新家,她觉得自己就是个拖油瓶,考上高中后便开始住校,一直到上大学。
她已经习惯了住寝室,和室友同学在一起。回家不习惯,放假要么不回,要么回外公外婆家。她觉得,舅舅对她都比爸妈对她要好。
只是很遗憾,她登山发生了事故,穿越了。
不过她还是很庆幸,这个新家里,本该人生地不熟,被人欺负。但对她好的人很多,像今天同她进城的这些个,都是真心待她好的。
竹轩里,绿纱窗下竹椅上,方小福和文浩轩不再说话,各怀心思。直到一群人抱着书本叽叽喳喳地走来,才打破这份宁静。
“小七儿姐,不知道这些够不够?”子胜最先跑来,喜气洋洋地看着方小福,“三哥说,我们暂时用不到那些书,不如多买些纸张写字。”
“买纸张好,对你们实用。书本村塾里有发么?没有也没关系,哥哥们肯定有很多的,让他们留给你们两个。”
方小福起身过去,笑吟吟地说道。子胜听了直点头,这个主意好,不用买一样的书,浪费钱。
大家过来,将一刀刀纸张先垫进去,将包袱密密盖住,竟垫了两层。她在心中暗笑,看来定是纸比书便宜,兄弟们为了省钱,尽买纸了。
好在后面从方子湛手中还是看到几本书的,还是以江湖笔记和山野传奇居多。看来这家伙喜欢看课外书。
将书本铺进两只箱子,便盖得差不多了,有没盖住的地方,露出的也是纸张,这样看着很安全。
“到时就说底下是一些布头,大多是纸和书。书箱是三哥和大哥买来放书用的,一人一只,分散注意力。”
方小福检视完毕,站起身一脸严肃地说道。现在统一战线,后面才不会乱。大家点头。方小福回头看文浩天:“先生,这箱子要卖的话是多少银?”
“市价二两到三两吧,不过这是书局书箱,你报五两好了。”文浩天笑呵呵地看着她,好似洞悉了她的想法。
方小福吐舌,笑得尴尬:“那就是十两了,纸和书加起来就算二十两好了,这里就能抵去布料的三十两。还有三十两……”
她买布料花去六十二两,这钱用的是今天的收入,回去要对帐的。就算她不说,娘肯定也会问的。到时候又多闲话。
大家都愁眉苦脸,想不出还能从哪里增加一点消费。哎,他们明明用的是私款,不是公款,干嘛这般复杂呢……
方小福有些郁闷。忽然,文浩天拿出两张面值十两的银票:“借给你的,以后再还。”说完还眨了眨眼,生气她不明白他的意思。
方小福哭笑不得地道:“我还请先生吃饭呢,怎么能借先生的钱呢。”说好放在他那儿攒着,到时买房子的。
“拿去这二十两,再请先生吃饭花去八两,买布四两。那六十二两不就对上了吗?”文浩天看她纠结的小模样,只想大笑,忍了忍,嘴角弯起。
方小福撇了撇嘴,便接了过来。忽然一想,不对呀。“不好,今天我把那布钱填上了,一个月后赚了钱,又怎么圆今日之谎哪?”
“谎言本就是越滚越多的,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越来越多个。”文浩天突然说了一句,笑得意味深长。
方小福愣了愣,随即想起,这不是她写在小说里的话吗?顿时有些脸红。
文浩天哈哈大笑:“小丫头,先生再给你支个招。”
方小福一听连忙点头。还是先生好使,办法多多。
“一个月后圆谎,就说这笔订单太大,成本太高,怕家人知道后担忧。因此找文先生担保,向布行赊的布,赚到钱再还了布钱。”
“为此今日请文先生吃了饭,聊表谢意,花了八两。这样可成?”
方小福听了连连点头,还朝文浩天竖起了大拇指。其他人听了也松了一口气,这样就糊弄过去了,只是好像还差点儿。
子鸿听着有些明白,又有些算不明白,子胜完全不理解。其实单个算帐,他们都懂,但是这些话说得太多,他们要吸收有些难度。
方小福脑中已飞快地转开了。她今日赚得一百两,现在实剩二十八两。实用的不能实说,只好做假帐。
PS:说好的9月8日起每天2更了,结果更习惯了,只更了1更,9月9日凌晨爬上来补上8号的第2更,抱歉了哈~~~
9号到15号是2+1更哦,祝大家看书开心,谢谢支持哈。
第69章 这回我们请客
比如这两只木箱可算十两,买纸和书共用十两这里虚报为二十两,再买布头是四两,请文先生吃饭是八两。
帐面一共可减去四十二两。又将稿费二十两填进来,还有十两对不上哪。这十两是真正用掉的,自然对不上了。
方子湛脑中也飞快动转着,想明白了这点,从自己荷包里掏出银子:“这是上回的没用掉,先抵着。”
方小福一看,正是十两,便接了过来,呼出一口气:“解决了。”
解决了假帐的问题,也解决了布匹运回家的问题。于是文浩天招呼他们该去吃饭了。
方小福一听立刻大声道:“这回我们请客。”
“请先生莫要推辞,给我们聊表心意的机会。”方子湛立刻朝文浩天作揖请求,兄弟几个也行了礼。
文浩天见此阵仗,心知若不答应,只会让他们为难,便点头道:“好,还去上次那家,那家的菜实惠又好吃。”
这次大家不再客套。因为那家确实实惠又好吃,年轻的孩子们不会想太多复杂的事情。
一群人去吃了饭,方小福想起进城之前谈过的糕点,还是文浩天带路,他常买,和老板也熟,最后一两银子给了六盒。
梅花糕两盒、桂花糕、绿豆糕、红豆饼、千层糕各一盒,每盒都有十二块,整齐排列着。
方小福拿了一盒梅花糕坚持送给文浩天,文浩天无奈,只得收了。
还剩下五盒放进了子鸿的背篓里,又去买了两坛酒,也花去一两银子,这酒可比村里的贵,是好酒。
最后,方小福帐面剩下五十两银子,不敢再买东西了,大家抬着两只木箱,背着背篓去城门口。连文浩天都帮着抬木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