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2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见她低眉顺眼、有些羞涩的样子,天一先生愣了愣,随即回神,扭头对胖大婶道:“胖婶,再搬些布头出来吧,回头我帮你把不用的送回去,不让你辛苦,可以吧?”

      “不如你现在就去给我搬啊,正好累了。”胖大婶作势甩了甩手臂,又看向柜台外两人,“小哥,小丫头,你们就在外面看店子,你们先生跟我进去搬布头。”

      于是天一先生就跟着胖大婶进了后头,方子湛和方小福面面相觑,忽然松了一口气。有先生这么帮忙,他们只有便宜占,绝对不会吃亏了。

      而且看天一先生和胖大婶的交流,他们的关系绝对很好,比刚才和周掌柜的还好。

      后来他们才知道,天一先生和这胖大婶真是非一般的亲。

      天一先生自幼丧母,还吃过胖大婶的奶,后来父亲续了弦,日子不太好过,胖大婶还常管饭,在胖大婶的心里,可是当儿子一般的存在。

      而天一先生也只能从胖大婶身上寻找母亲的样子。天一先生少年游学,如今又开了书局,渐渐成长为一代文豪,但他心里,依然惦念着胖大婶这份亲情。

      后来胖大婶布行有次失火,损失惨重,好在没有人员伤亡,只是这日子就艰难了。是天一先生拿钱让胖大婶将布行重新开业,才有了如今稳定的生活。

      胖大婶布行的这些布头,自然不是天一先生说的放仓库长虫,虽然不畅销,但也不是没人买,只是价钱低些便是。

      但因为天一先生作了主,自然由着他卖了。这也是方小福后来才知道的真相。

      当时小姑娘喜滋滋地挑了不少,一一叠好再卷成长筒,竖立放置在背篓里,最底下是先前买的笔墨纸张。

      这样比较节省空间又不混乱。

      ¡¡¡¡¡î¡¢44.µÚ44Õ ÂúÔØ¶ø¹é

      不过她也没让占便宜的心情冲昏头脑,只是将背篓装满,又将小包袱装满系上,然后让胖大婶估价。

      胖大婶笑呵呵地伸出一根胖呼呼的手指:“一两银子还有多,不如再给你一匹细绢?”

      还能拿一匹细绢?

      方小福错愕,下意识看向天一先生。

      天一先生含笑点头:“胖大婶是实在人,她不会倒过来占你便宜的,细绢一匹才几十文钱,如果你不想要,可以让她找散钱给你。”

      “要,细绢就好。”方小福连忙点头,最后挑了一匹浅杏色的细绢布。方子湛拿出那五两银子,胖大婶找了钱,大家告别胖大婶。

      方子湛背着背篓,包袱挽在臂弯处,腋下还夹着一匹绢布,空出另一只搀扶着方小福,慢慢走在街头,而他身上还背着一只小布袋,里面装着重重的那七百三十文。

      到是两手空空的方小福看着他此刻的窘样,不由得眉开眼笑,小脸蛋上洋溢着俏皮的表情,巧笑嫣然,差点看呆了方子湛。

      天一先生忽然有些别扭地转开目光,耳根有些暗红。他轻咳了一声,提议现在请他们吃饭。

      方小福原本要拒绝,偏偏这么巧,这时候肚子就咕噜叫了几声,顿时尴尬得差点钻地缝。

      天一先生再也忍不住,当场哈哈大笑,伸手就接过方子湛手中的包袱和绢布,向前两步走了。

      至少,两人不好再拒绝,只得跟着天一先生去了不远处一家酒楼。

      吃了饭,天一先生见小丫头的脚似乎越发跛得厉害了,想必是累着了,便抢着背起竹篓,提了包袱又拿了布匹,说送他们去城门口。

      这次方子湛没有拒绝,而是道了谢,便蹲在方小福身前,方小福正累着,也没客气,直接扑上他的背。

      看着少年那么自然又熟练地背着小少女,每一步都走得很稳健,心中暗自点头。

      这是非鱼常提起的得意学生,人品自然是可靠的。他跟着这小俩口一个上午了,又一起用了中饭,对他们也算了解了,便将自己的名字告诉了他们。

      路过一个卖糖葫芦的走贩,方小福立刻喊停。糖葫芦两文钱一串,她一口气买了二十串,还递给天一先生一串:“文先生,请你吃糖葫芦。”

      天一先生本名文浩天,现在方子湛和方小福都改口叫他文先生,虽然他没授课,但他是吴先生的同窗,他们自然也唤他先生。

      何况天一先生是大文豪,称先生再正常不过。

      文浩天想拒绝,又不忍扫了小丫头的兴头,便笑着接了过来,还咬了一颗吃下。见他吃了,方小福开心地笑了。

      剩下的糖葫芦用纸包好,却无处可放了,她就抓在自己手中,现在不方便吃,只能先忍着了。

      文浩天将他们送到城门口,给他们雇马车,不过方小福立刻说雇驴车就够了,马车只到文家集就不肯往村子去了,太远,回头拉不到客会亏本。

      反正要到文家集镇上换驴车,不如省点车资。文浩天说马车快一些,车资他来出。

      方小福连连摆手:“文先生,今天占你太多便宜了,下回咱们都不好意思来了。”

      “那可不成,我还等着赚钱哪。”文浩天笑着说道,不过也没继续坚持了。怕自己帮得太多会吓着他们。

      最后如他们所愿,雇了一辆驴车,去镇上二十文一个人,没有价讲,最后文浩天手快地给了钱,往车上放背篓包袱的两人只得作罢。

      道了谢,再道别,驴车很快凑够了人,扬鞭远去。方小福回头朝文浩天挥手,大声道:“文先生,月底再见。”

      正负手含笑而立的俊雅男子听了一怔,随即一喜。小丫头说月底再见呢。

      驴车跑远,方小福转身坐好,看向方子湛,方子湛含笑看她,眉宇间的笑容飞扬,她的心情也极好。

      这次到县城可是满载而归。顺利卖掉了商品,谈好了长期合作,还找到了便宜的布料货源,还认识了文先生这样好的朋友。

      在镇上换驴车,可巧是王胜的驴车,双方都很高兴。

      回到方山村时太阳还没落山,两人下了车,就听见人喊,一回头,见到彩霞和小秋、子鸿和子胜正从村口一颗大树底下蹿出来,朝着他们跑来,小脸上全是欣喜。

      方子湛和方小福也很高兴,有人帮忙了。

      方子湛立刻将背篓递给彩霞和小秋抬着,将包袱递给子鸿拿着,又将那匹细绢布递给子胜拿着,他空出手正好背方小福。

      方小福趴在方子湛背上,不忘献宝:“我们有买糖葫芦回来哦,回家再分给你们吃,一人两支哦。”

      听说有两支糖葫芦,小兄弟立刻吸了吸口水,拿着东西飞快地往家里跑。方子湛也一扫往日冷面,此刻笑得温暖。

      大家都快步往家走,路上彩霞和小秋想问布偶的事情,最后还是忍住了。

      因为以前小七儿姐叮嘱过,不能让别人知道,这是赚钱的路子,都知道了,她们就赚不到了。

      进了院门,方子健正挑着一担水桶出来,见状笑容满面迎上来,询问去县城的情况,方小福自然说都卖出去了,还买了不少布头回来,下回情况应该好点儿。

      方子健听了直点头,见老三背着小七儿进了屋,便挑着水桶出去了。

      方子湛将方小福背进屋,就去厨房和正在做饭的娘打了招呼,大概说了一下去县城的情况。

      听说小七儿做的东西卖了好几百文,方刘氏顿时笑得合不拢嘴,又听说买了不少布头,全花掉了,立刻又拉了下脸,说小七儿败家了。

      ·½×ÓÕ¿õ¾Ã¼£¬ÀÁµÃ¸úËý½âÊÍ£¬×ªÉí¾Í×ߣ¬ÆøµÃ·½ÁõÊÏÔÚºóÃæ´óÂ¹ø²ùÇõðð°ðÏì¡£

      方小福屋里,她将糖葫芦分了一部分出来,嘴馋的孩子们立刻吃上了。

      方子湛将笔墨和竹纸都拿出来,一共五份,他们五兄弟一人一份。

      子鸿和子胜吃着糖葫芦,见着还有礼物,而且是要花不少钱的学习用品,顿时乐得都跳了起来,欢天喜地。

      ¡¡¡¡¡î¡¢45.µÚ45Õ ǰ;һƬ¹âÃ÷

      方子维收到这份礼物的时候也是很开心。

      这些东西能让他用好长一段时间了,马上要县考了,接着还有府考,时间紧迫,不用为钱担忧,才能安心读书。

      他比三哥晚两年开蒙,却要一起去应考,压力肯定大。现在三哥送他这些东西,省了他的钱,更省了他的时间。

      当时他就开心得差点落泪。方子湛拍拍他的肩膀,说道:“好好读书,咱们兄弟一起考秀才。”

      方子维用力点头,然后咬了一口糖葫芦,安静美男子此刻的表情也是非常丰富的。

      方子健挑水回来,子胜先塞了一颗糖葫芦到他口中,然后喜滋滋地告诉他三哥买了好多纸笔回来的事情。

      方子健拿到他那一份之后,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连声道谢,很是欣喜。

      虽然他不用再参加县考和府考了,但今年要考秀才,还是和三个弟弟一起,他的压力才是最大的。

      而且作为大哥,他每晚回来都还做些家事,比如家里的水都是他来挑,家里的柴都是他来劈。

      闲时也要出去打零工赚钱,弟弟们差点什么,他也会帮带点,他是兄弟之中负担最重的那个。

      如今,老三直接送了他这么多东西,且不说这东西怎么来的,值多少钱,单就这份情谊,便价值千金了。

      兄弟们都很高兴,小姐妹也眉开眼笑,和子鸿、子胜一起挤在小七儿姐的炕边,听她讲述县城之行的见闻。

      当然,回来时她和方子湛已经商议好了,写书赚钱的事情先不说出来,只简单说是方子湛写了些书稿卖给了书局,赚了些银子。

      没说这是长期合作,免得被人惦记。

      然后认识了吴先生的同窗文先生,文先生是热心人,不但给他们的笔墨纸张折扣,还送了一套文房四宝给子湛,还请了他们吃饭,听得小兄弟艳羡不已。

      然后说到去如意斋卖小布偶的事情,方小福也没瞒着,连价钱都说了,不过是她费了好多口舌才让人家买下。

      然后赚到的七百三十文钱,加上三哥赚到的酬劳,买了一两银子的布头回来了,最后买了糖葫芦,他们都没钱了,还是文先生替他们付了车资。

      看小七儿姐说到这里一脸懊恼的夸张表情,小姐弟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方子湛没有进屋,站在屋檐下,方子健和方子维也站在旁边,一边吃着糖葫芦,一边听着屋里的说话声,脸上都是笑容。

      方小满坐在厨房门口,一边吃着糖葫芦,一边沉着脸很是不高兴。虽然她也吃到了两支糖葫芦,但她清楚,她走不进那个圈子。

      厨房里,方刘氏一边忙碌,一边心疼大把花掉的钱,觉得小七儿赚到了钱,一转手又全花了,那不就是没赚到钱了?

      她心疼极了。

      吃晚饭时,家里小姐妹们已经七嘴八舌帮方小福和方子湛将县城之行的见闻复述了一遍。大家都听得乐呵呵地,也对小七儿刮目相看。

      方文川父子三个虽在家种地,但他们都是童生,自有见识,哪是方刘氏这种愚鲁妇人可比?一听就知道三郎两个遇着贵人了。

      方志忠心里有些得意,因为他之前的估价和人家县城大铺子里的出价相差不远,也证明他的眼光。

      相比方刘氏的郁闷,方杨氏可就一直笑得合不拢嘴了。小七儿赚到钱,她家获得利益不小哪。

      她三个儿子都得到了一份不错的礼物,合起来要不少银钱哪。不过彩霞也有帮着做那些小布偶,不知道怎么算钱?

      这事儿她不好现在问,等晚些时还是悄悄问下彩霞,别傻呼呼只会做,帮人家赚钱。

      方小福和方子湛在吃饭的时候安静多了,只不时眼神对视交流一下,叽叽喳喳地全是那四个小弟妹,其他人都默默听着。

      不过,方小福也清楚,玩偶的事情,她还得有个交代。

      毕竟现在大家都知道她利用碎布头和旧棉花赚了七百三十文钱的事情,可不以为她花了多少人工,又付出多少心思。

      “爷,大伯,大伯娘,爹,娘。”方小福吃饱,放下碗筷看向大家,声音清脆平静。

      大家听见她的声音立刻看过来,小家伙们也立刻闭了嘴,听小七儿姐说话。

      “之前我利用家里的碎布头和旧棉花,做了九套小猪布偶、八只兔子布偶,六只布袋,一对小人偶。”

      “其中一只布袋和一只兔子送给了文先生,文先生也送了子湛一套文房四宝。”方小福如实解释。

      不过经她这么艺术地一说,显然是他们家占了文先生便宜,就连本来在心疼着钱的方刘氏,也闭了嘴没有骂人。

      方小福瞥了一眼表情丰富的方刘氏,心里鄙视,嘴上继续解释。

      “再除开我自己背了一个,剩下的都卖到了如意斋,也是文先生介绍的,掌柜人还不错,答应下回还收我的东西。”

      “九套小猪是三十文一套,长耳兔是二十文一只,小人偶五十文,布袋也是五十文,共卖了七百三十文钱。”

      “只是要继续做这些小物件卖,就需要补进材料,因此小七儿和三哥商量了一下,三哥也出了些钱,凑成一两银子,买了些合用的布头回来,应该能做不少小布偶了。”

      方小福说这些话,是经过她和方子湛的大脑都仔细思考过的,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到,不然别没赚到钱,反添口舌。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1 1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