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于书燕连忙从枕头下摸出那带血的帕子故意放在显眼的地方,然后她起身下床,回到耳房翻出她带来的箱子,拿出一套藕荷色的衣裙穿上。
坐到铜镜前,才发现脖子上还留下几个红印,必定是昨夜秦楚留下的,她郁闷极了,于是起身又回耳房翻箱倒柜,终于翻出一套小襟竖起的长袖薄袄穿上。
这会儿都入夏了,她还穿袄子会显得很奇怪,可是再怎么说也比她露出脖子上的红印好太多。
第18章 新媳妇敬茶
她穿着湘妃色薄袄,下裙绣兰花的淡蓝裙子,在铜镜里转了一圈,除了衣裳不应季节外,也没有什么不妥当的。接着她梳起了的流海,挽起发髻,内心感概,想不到两世了,还是落入了秦楚的手中。
于书燕梳妆妥当了,秦楚才再次入内屋,挑开帘子的那一刻,于书燕听到声晌正好回头看,对上他惊艳的眼神,她撇了撇嘴,想起自己弄虚作假的落红帕子,她提着裙子出去。
秦楚想要追出去,忽然眼角余光看到床上染血的帕子,他站在床边疑惑的看着,心情更加奇妙了,她是真的把他给忘了,连他那一身打扮也统统忘掉。
他重生归来的第一日,他便在夜里去找了她,那时他觉得对她愧疚,没有露出真容,之后他又不好意思再露出真容,而她天真烂漫,竟然慢慢地也相信了他。
转眼一晃三年,两人彼此熟悉着彼此,海誓山盟,就等着他送订情信物后露出真容再上门求娶,现在倒好,她把自己全忘了,忘了就算了,似乎前一世的她又回来了一样,如今看到这血帕,就像当年他休了她时,她二话不说卷了他的银子雇了镖师就回故乡了,没有半点留恋。
她是有些自私的,他一直都知道,只是明明失身于她,还能如此自私的留下血帕,他都不知道要怎么说她好,秦楚竟忍不住想笑,想他前一世为了这一点落红怀疑了多年,心里吃味了多年,一直忍在心头不曾提起。
嗯,如今她媳妇给他弄一块出来,要是前一世小媳妇能有这种觉悟,也不会令他纠结一世。
秦楚没有收拾血帕,转身出来,看到屋外正往里头瞥的小媳妇,他又扬起了唇角,来到她的身边,拉住她的小手,“走,咱们给爹娘敬茶去。”
于书燕淡淡地应了一声,挣脱他的手,秦楚却再次拉住她的小手,在她耳边小声说道:“要让他们看到我宠着你,这样你在家里就不吃苦。”
于书燕真的觉得可笑,她抬头看向秦楚,只及他肩头的高度,令她看他时有些费劲,但她真的很想提醒他,在这个家里,他越对她好,他老娘就越对她苛刻。反正过几日他往县学一去,接下来她要面对的又将是婆婆的指责。
负心汉,信了你的话,吃苦就在后头。
于书燕再次挣开他的手,还走快了几步,到了正屋堂前门口的时候,她故意又落后一步跟在秦楚的身后,秦楚有些疑惑的看着她,也不好说什么,便撩起下摆跨过高高的门坎。
屋中坐着几人,主座上自是秦有富和俞氏了,左右两边是三位哥嫂。
于书燕一进屋,大嫂毛雯玉就看到了她脖子上的红印,虽然遮掩了,可是行走之间却还是露了一丝出来,毛氏有些惊讶,再忍不住看向小叔子,看着一身儒雅,外表虽冷了些,平素也沉默了些,可人却如此火热,看来这个媳妇他甚是满意。
而三儿媳妇史秋英入门才两个月,这会儿看到于书燕这一身粗棉布的穿着,尤其是入夏了还穿着袄子,着实是好笑极了,于是也忍不住笑出了声,只是再往上看,从那衣襟里露出一点红印时,史氏呆了呆,她不笑了。
想她新婚两个月,也不见自家丈夫如此火热,每天倒下睡得像个猪似的,看来小叔子虽是读书郎,却不比泥腿子出身的三位哥哥弱。
于书燕在秦楚身边站好,座上的俞氏一看到她那精致又带着媚态的小脸便高兴不起来,有着这么一位美娇娘在儿子身边,这书也别想读了,看来得赶紧将儿子弄去县学才是,有儿子护着人,她都不好整治家风。
新婚夫妻给长辈敬茶,于书燕自然已经不是真正的十五岁一脸天真的新妇,而是饱经沧桑吃过不少苦头,也过过状元夫人到丞相夫人的富贵生活,练就了她如今的阔达与大方。
她给俞氏敬茶,没有半分能挑剔的,若要挑剔,只能说秦楚故意在爹娘面前与她挨得特别近,看似是帮着好,实则是在拉仇恨。
于书燕心中郁闷,却还得一脸的笑容。
俞氏看着眼前敬来的茶,她没有急着去接,旁边的秦有富有些看不下去,正要伸手上前代孩子他娘接下,俞氏却开了口,“四儿媳妇,做为婆母,今个儿就把规矩给说了,在咱们秦家一不养懒人,二不养闲人,不但要勤快,还要有一颗善心。”
“我们秦家是远近闻名的善人之家,也是最勤劳的节检之家,你如今已经入了我秦家的门,以前在玉兰村的整整不好习惯,都统统给我改掉,你以后是秦家人,就必须像个秦家人。”
“我秦家的规矩,每日卯时起床,与几位嫂子一起清扫院子,你大嫂和三嫂做饭,二嫂与你一起跟着其他几位哥哥下地干活,家里请长工的季节,你也得帮着三位嫂子做饭洗衣砍柴,一样不能落下。”
于书燕却是眼观鼻鼻观心,像个木雕,没有动也没有接话,又像是默认,又像是不服气,俞氏有了点火气,秦楚却在这时开口,“娘,先喝了新妇的茶,不然都凉了。”
俞氏朝自家儿子看去一眼,没看到她现在正在立威么?这新入门立威是很重要的。
然而秦楚是一脸的笑意,握住媳妇的手往前一送,看着似责备的对着自家媳妇说道:“快叫娘,敬了茶,娘就给你红包了。”
于书燕忍不住想笑,要她婆母给红包,费银子,这是要她命。她强忍住了,一双美眸看向俞氏。
俞氏被小儿子气到了,旁边的丈夫也要劝,她只好先接了茶,喝了一口,想要挑点刺来,秦有富直接掏出一个红包送到两位新人手中,俞氏觉得丈夫拆了自己的台。
于书燕接着给各位哥嫂敬了茶水,大嫂给她一支银簪,二嫂是庄户出身,只好给了她一块丝帕,三嫂可是商户出身,当着所有人的面给了于书燕一个金镯子,还说道:“四弟妹这衣裳糙了些,以后来三嫂这儿,三嫂给你几匹好布。”
第19章 不会做饭
于书燕看向史氏,笑了,她笑起来极为好看,便是三哥秦乐都呆了呆。
于书燕道谢,“多谢三嫂的慷慨。”
一对新人入座,于书燕的【创建和谐家园】还没有坐热,俞氏就看向了她,“新妇新入门,按理可以休息两日,不过我听说新妇以前在娘家就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主,所以今个儿这一顿早饭,就让新妇练练,你们都没问题吧。”
史氏应得干脆,“自是没问题的。”
秦楚朝三嫂看来,三哥秦乐连忙私下里拉了拉媳妇的衣角,警告她别乱接话。
那边大嫂自是全听婆母的,二嫂是个闷不哼声的,垂着头看着自己粗糙的一双手出神。
秦楚起了身,俞氏立即朝四儿子看去,“楚儿,你先留下,我有话跟你讲,其他人该干嘛干嘛去,咱们家虽是小富,但与普通庄户没有什么两样,别端着身份,好好做事去。”
很快所有人退出正堂房,于书燕也起了身,秦楚看向媳妇,想着呆会必将媳妇解救出来。
于书燕去厨房里做饭,平素这饭菜是二嫂做的,洗衣是三嫂的活,大嫂便清扫一下院子,主要是陪伴在俞氏身边即可,人家可是秀才之女,,自是干不得粗活。
于是砍柴劈柴喂鸡喂猪,全是二嫂包全了,反正做完三顿饭,二嫂吕二丫还真不想呆在院里头,被婆母看到了还要训话,她喜欢这样默默地做事,去山里头不呆在院里更好。
于书燕看着这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厨房,她呆了呆,苦涩一笑,与这个厨房分别不过才三年半,她守在这个厨房多年,每个角落的一丝灰尘她都熟悉。
可怜她上一世一双【创建和谐家园】的小手变得跟二嫂一样粗糙无比,而大嫂与三嫂却还像个姑娘家的手一样,后来秦楚中了状元,她穿上了绫锣绸缎,没想这双手都不能去摸衣裳,一摸就将衣裳给划坏了,被大嫂和三嫂笑话过多回,也被京城里的贵夫人贵女看了笑柄。
后来她从秦楚手中弄到一笔银子,偷偷摸摸请了宫里退下的嬷嬷,教她礼仪,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的双手,才知道怎么给自己上妆,苦练了三年的礼仪,一切都只为了做秦楚的夫人,到头来还不是被休弃的下场。
于书燕看向干净的灶台,她知道俞氏不仅喜欢体面,也极为爱干净,便是厨房里也是一尘不染。
于书燕提着裙摆蹲身在灶台前,她往锅里倒上了水,就开始烧柴,她故意往灶台里塞入湿柴,捂出浓烟。
三位嫂子虽然各干各的事,却都注意着厨房,这个可是玉兰村鼎鼎有名的懒姑娘,听说从小到大不曾做过饭,也不曾洗过衣裳。
果然没一会儿,整个院子都是浓烟,吓得三位嫂子赶紧往厨房跑,不会是着火了吧。
大嫂才冲进厨房的门坎,就看到四弟妹翻出油罐,然后将剩下的一点油要往滚烟的柴禾上倒,吓得毛氏上前阻止。
“四弟妹,你这是做什么?”
于书燕一脸迷茫的看着她,说道:“我听村里的小伙伴说,要是点不着柴禾,就弄点油,很快就能燃了。”
这可是猪油啊,一天能吃几两都是有数的,你倒好,居然往柴禾上倒。
毛氏觉得头痛,不成,这事儿得告诉婆母去,可别把家里给烧了。
于是毛氏叫二弟妹拉住她,她亲自往堂屋里去。
史氏站在外头正准备去洗衣,见这情形,她打算暂时先不去,指不定这洗衣的活不会落她头上。
正堂房里,俞氏故意叫上儿子,东拉西扯的,就是不到正题上来,就见大儿媳妇一脸脏乱的进来,将四媳妇的事说了,俞氏只觉得太阳穴突突地跳,果然传闻不假,诚不欺她。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 第9节
俞氏立即起身,就看到四儿子已经飞快的出了屋往厨房去了。
“秦安,快拉着你四弟,君子远庖厨,可别让你四弟进了厨房。”
秦安赶忙出来,可是晚了,秦楚已经进了厨房。
秦楚看着灰头土脸的小媳妇,很是心疼,这前后才多久,怎么折磨成这样了,他上前蹲身,从怀里拿出干净的帕子,亲自给小媳妇擦去脸上污垢。
于书燕却是一把推开他,他越对自己好,婆母就越要整治她,她才不希望他对自己好呢。
秦楚有些受伤,但他还是捉住她的肩,不顾她的反对小心翼翼的为她擦干净。
两人的亲密果然被随即而来的俞氏看到,俞氏看着很不舒服,这可是她一把拉扯大的四儿子,平素有好的,都瞒着三个哥哥留给四儿子,可是她的心肝,可是现在却是娶了媳妇忘了她这个娘。
俞氏回头小声交代大媳妇:“你去四弟房里收那喜帕,进咱们秦家可得清白之身。”
毛氏立即去了,她乘着这个端儿三两步进了四弟的东屋,挑帘子进去,就见床上放着新旧两床被褥,而且被褥乱糟糟的都没有收拾,上面还有两人躺过的痕迹。
毛氏面颊一红,但她很快发现那块落红的帕子,连忙用手绢包着藏在袖里拿了出来。
毛氏一出来,就看到四弟已经被赶出了厨房,其他人也各做各的事去了,厨房里由俞氏亲自教四弟妹做饭。
毛氏来到厨房门口,俞氏立即出来,毛氏从袖里拿出落红的帕子,俞氏看到这个心情好了一些,至少这个懒姑娘是个清白之身。
俞氏进了厨房,毛氏转身就看到丈夫和几个弟弟要出门下地,连着四弟也被公公拉着一起去地里头帮忙了,转眼他们几人出了院门。
院里只剩下人三个儿媳妇,毛氏便叫三弟妹赶紧去河边洗衣,二弟妹赶紧去放牛,顺势砍些柴禾回来。
厨房里,于书燕一脸安静的坐在灶口,俞氏收拾好厨房,板着脸说道:“我跟你讲,这里是秦家,不再是你于家,你嫁到我秦家来,就得懂我秦家的规矩,居然这么大了也不会做饭,要是被别人知道了,那不丢了我秦家人的脸。”
俞氏一边说一边洗锅,叫于书燕开始烧柴。
于书燕漆黑的眼睛滴溜溜一转,她从柴草堆里拿出最干臊的柴,这会儿她倒是学会烧火了,火是亮了,俞氏却认为是自己教的好,还有些满意。
待俞氏往锅里放油准备炒菜的时候,于书燕猛的加了一把旺火,锅里的油忽然着了火,俞氏一个没注意,那火苗子扑面而来,她感觉到脸都着火了,吓得啊啊大叫。
第20章 婆媳大战
院中只有大媳妇在扫地,一听到声音连忙冲进厨房,就见她婆母坐倒在地,四弟妹却惊慌失措,锅里的热油冒着火,感觉厨房都要被烧了。
毛氏连忙拿起锅盖盖上,又弄灭了灶火,才上前扶起俞氏,到这会儿一看,她看到俞氏的眉毛烧掉了一半,毛氏暗自心惊,婆母向来是一个端庄得体之人,这烧掉了一半眉毛该如何是好?
俞氏这会儿气得指着于书燕脸都气白了,却是半晌没有说出一句话来,于书燕一脸茫然的看着他们,毛氏都觉得头痛了。
正好史氏端着木盆回来,看到婆母烧掉的右眉,她连忙捂住嘴,俞氏一看到她就瞪了眼。
“老三媳妇,去,去田里把他们都喊回来,太过份了,太过份了,我今天就休了她。”
俞氏气得够呛,史氏不敢再留下来招骂,刚才她没能止住,惹到了婆母,于是转身便往外跑。
俞氏坐在椅子里,心情慢慢地平静下来,脸色却很苍白,刚才着实把她吓坏了,她叫老大媳妇拿铜镜来,铜镜送到,看到烧掉的右眉,俞氏气得闭眼,毛氏连忙上前帮婆母按太阳穴。
而于书燕却坐在厨房里,心想着终于忍不了她,第一天就要休她了,也好,早早离开负心汉,至少她还在家乡,也不必跟他千里迢迢的去京城再被休。
反正也是她的本意,呆会她就收拾行李回娘家去,就当昨日的是一场闹剧,从此以后也不会再有十八不嫁就犯罪的说法,她完全可以陪在爹娘和大哥的身边,平安度过一生。
Ïëµ½Õâ¶ùÓÚÊéÑà¾Í¿ªÐĵÄЦÁË£¬¸ºÐĺº¿´Äã¸Ò²»¸ÒâèÄæÄãÄï¡£
刚下田的男人就被叫了回来,秦有富得知孩子他娘受了伤,心里揪心不已,气恼的盯了四儿子一眼。
秦有富一进门看到孩子他娘好好的坐在椅子里,心头一松,上前正要询问出了什么事,就看到俞氏捂着右眉不说话。
四个儿子也站到了俞氏的身边,俞氏松开右眉,四个儿子一看,都是一脸的惊讶。
秦楚上前一步,在母亲身边蹲下,“娘,你这眉毛怎么了?”
不问还好,一问俞氏觉得特委屈,“都是你娶的好媳妇。”
秦楚皱眉。
毛氏便接了婆母的话,将事情经过说出来,秦楚一时间没说话。
俞氏正了正衣裳,说道:“楚儿,人是你要娶的,但这个媳妇咱们秦家消受不起,你还是将她休了吧。”
秦楚却沉了脸,跟着起身。
俞氏看到儿子变了脸,心头疑惑,虽然委屈,却从没有看到儿子这么生气过,于是先将委屈压下。
秦楚看着俞氏说道:“娘,你不过是烧了一点眉毛,你便让我休妻,我成亲难道只是儿戏,全凭娘的喜好?娘是要置我于何地?再说我媳妇在玉兰村里是出了名的懒姑娘,她从小到大没有做过饭菜,也没有洗过衣,她不懂也正常。”
“娘又不是不知道,可是今日才是新妇的第一天,娘却迫不及待的要折腾她了,要教也得慢慢教,就好比我十年寒窗,那也是一日一日学进去的,而不是一学就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