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农绣》-第3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绣图出自李掌柜所在的绣楼,大老板是贵人开的,脸上很有光彩,特意赏赐了李掌柜,不光有银钱还有其他的一些东西,李掌柜倍有面子,对巧兰更亲厚了几分。

      ¡¡¡¡¡î¡¢089ÕÂÂòÊé

      巧兰抱着拳笑眯眯的道贺,“恭喜李叔,哪是沾我的光啊,是您这些年辛苦所得的回报,要真说是我没少麻烦您,当初我还什么都不行的时候,是李叔一直照顾我,我都记得呢。叔把我当亲侄女一样疼爱,有了好的自然先给叔了。咱是一家人,谁跟谁啊。”

      巧兰嘴巴这会子特别伶俐,告诉李掌柜自己没有忘了他的提携和昔日的照顾,表明以后有了好事肯定先想着他的,不会转投别家,咱们是合作良好的老关系,只要你没问题我这头轻易不挪地方的。

      李掌柜立刻眉开眼笑的连连点头,“那是,你是我看着长大的,叔照顾你也是应该的。这银子等从京城回来再给你,我估计钱不会比县太爷家的那副图要少,只多不少你放心吧。“

      “嗯我不着急用钱,叔你不用急着替我要钱,别让人小看了您,京城的人盘都大呢。”

      “成,叔不和你客气了。”

      很快李掌柜结清了李母荷包的钱,又送了李母几尺实惠又好用的棉布做里衣用的,也是他一点心意,李母欢天喜地的道了谢收下了。

      “叔,我们走了,要再去买点别的东西呢。”

      “那你忙你的去吧,有事我回去找你了,好好歇一歇,小脸都熬的尖了。”李叔也看到了巧兰瘦了不少,这图很耗精气神。

      “嗯,谢谢叔,我们走啦。”巧兰笑着点头。

      出了绣楼李母心情很好,“兰子,这图能比上回的还多么?”

      “我猜着该是比上回的多,李叔也不也说了么?这图也大呀,难绣多了,我确实熬的挺累的。”巧兰也微微点头,人物越多越难绣,尤其是这种人物表情都很丰富各异的图,最难绣了,还是双面绣,要透着不一样的景色,难度又上升了一个层面,不然她为啥熬的都瘦了一大圈呢。

      “也是,不然你李叔也不能送我这么好的细棉布呢,入手轻滑柔软,娘给你做成里衣你留着穿好不好?”

      “这么多呢,咱一人做一身,以后这样的东西多得是,您别舍不得穿,你闺女能挣钱孝敬您和爹呢,穿得起。”巧兰拉着李母的手劝道。

      李母也高兴地点头,“嗳!我闺女孝顺疼人我知道嘞。那就给家里女人都做一身,你李叔一下送了不少,看几个花色和颜色呢,给你婶子和小玲嫂子也做一身,你嫁了以后少不得还有要人帮衬的时候呢,关系处的好了有你的好呢。不用你做直接送布料,自己做去吧。”

      小衣别人做不太好,都是媳妇姑娘自己亲手做的,这料子好,李掌柜这回得了不少赏赐,给的布料好几种颜色花色,足够家里女人全做一身还有剩余呢。

      “行啊,一人一身,把那好看的颜色给我两个嫂子,我要个浅色素的就行。”巧兰不挑,要送就送好的呗。

      “还是我姑娘大气,娘高兴。你还买点啥不?想吃点啥娘给你买去。”李母见闺女瘦了心里疼的要命,这些日子伙食都比以前要好得多,顿顿都有点肉菜,咸菜里都要放点肉末子,就是因为巧兰瘦的太多了。

      “我去买点纸和磨,在去看看买点清远清刚用的上的书。”巧兰喜欢练字画画,如今就是给孩子们抄书,即能练字也能帮上侄儿们,一举两得,也不会觉得浪费钱。

      “行,你也能赚钱了,娘不拦着你。”李母也不挡着孩子,虽然她知道书本纸墨都很贵的,但闺女喜欢也能帮衬孙子,花点钱也不算什么了。

      “娘,我想吃蜜饯,你给我买点吧,我嘴里没有味道,想吃点酸甜的。”巧兰拉着李母的手撒娇。

      “行,娘给你买去,顺便把鸡蛋和兔子拿去给你刘叔卖掉。你去书店挑书去吧,银子够么,不够娘这有。”李母问道。

      ¡°¹»ÁË£¬Äãæȥ°É¡£¡±ÇÉÀ¼»Ó»ÓÊÖ±³×ű³Â¨¾ÍÈ¥ÊéµêÌôÊéÈ¥ÁË¡£

      进了书店伙计很和善的笑着招呼,“姑娘您想买点什么?”

      “我想买点宣纸和墨锭,还有再来两支笔,一支要小点孩子用的,我还想挑点孩子蒙学要用的书本。”

      “您这边走,书都在这边,我们这有手抄本还有官印本,要是孩子用刚上学的,我建议您买手抄本,或者是我这还有点旧书,便宜什么样的都有,您要是不嫌弃破旧可以挑一挑,孩子蒙学也不需要太好的,自己拿点纸回去抄一抄,权当练字了也是个用处呢。”伙计很有眼色,介绍旧货也让人听着很舒服。

      “那我挑一挑吧,宣纸要好的,笔给我挑孩子用的好一些的,练字还是要好的。我去挑挑你的旧书。”巧兰权衡了一下,宣纸要好的,孩子的字好不好很重要,这个不能省。但书旧一点却不要紧,她可以抄一份留存也是可以的。

      “哎,您慢慢挑,坐这小凳子,都在这边呢,什么书都有,您先挑着,我去给您拿纸去。”伙计乐颠的给巧兰搬了个小马扎,搬了两箱子书拿出来给她挑选。

      确实是旧书,有些都有点残破了,什么种类都有,但值钱的四书类的大部头确实不多见。

      巧兰却非常开心,坐在那里慢慢的挑选,别说还真让她找到不少好书呢,虽然破旧了一点,但不少都很全不缺页。

      她挑了【创建和谐家园】规,增广贤文名贤集,还有神通诗和声律启蒙,幼学琼林,朱子治家格言,这些都是上次嫌贵没舍得买的,这次竟然能全部挑上真的太好了。

      她见猎心喜,又选了几本略大一点也能用的书,和自己想看的九章算术,其他的自己却不太喜欢就没要了。

      抱着几本书来到柜台前,“来帮我看看这些多少钱?算上纸笔和墨锭。”

      “一共是三十两八钱,主要是您选的纸和墨锭都是好货,仅次于高档纸和墨了,这些书却没有那么贵的。”伙计很快就报了价格,贵在纸和墨锭上了。

      ¾ÉÊéÈ´²»Ì«ÖµÇ®ÁË£¬µ«ÊÇÖ½±ÊºÍÄ«¶§È´·ÖÉÏÖÐÏÂÈý¸öµµ´Î£¬¶¼²»Ò»Ñù£¬ÓÈÆäÊÇÄ«¶§£¬ÄǹóµÄ»¹´øÏãÎ¶ÄØ£¬¾ÍÁ¬½ø¹±µÄÖªÃûÄ«¶§Ò²ÊÇÓе쬻¹Ãè½ðÆáÄØ¡£

      ¡¡¡¡¡î¡¢090Õ´îÍ·

        巧兰买的也就算下等里面做的好一些的墨锭,但这也不便宜了。

        “给你钱,谢谢了。”

        “您常来照顾我们生意,这个纸给孩子头茬练字挺好的,比黄纸强多了,我们掌柜的说送你了。”伙计又拿了一些比较粗糙的宣纸一小卷子送给巧兰,因为她经常来买宣纸,也算是照顾生意的主。

        而且掌柜的很会看人,看得出巧兰该是自己练字用的,所以才会送给她投其所好。

        喜欢练字的人都是常年用纸比较费的,这个是很花钱的东西,掌柜的自然乐意送一点不值钱的纸讨好主顾。

        “那太谢谢了,我以后会常来的,我侄儿上学了,以后用纸笔墨会越来越多的,你可要给我便宜点啊。”巧兰笑眯眯的收下了。

        “那是肯定的,有好的旧书我给你留着,到时候你来就行。“伙计拍着胸脯保证。

        巧兰拿出几个铜板送过去,“那就多谢你了,你留着买几个包子吃吧,老麻烦你我都不好意思了。”

        “哎呦!您客气了,您放心这点事我给你留意着,这个纸孩子练字挺好的,多半都是掌柜的送人用,我给你留着,下回你买东西送给你,这点权利掌柜的都给我了,他不大管的。”伙计见巧兰爽利也会做人,看人也不像那些学子们,拿眼缝子瞧人,让人心里很不痛快,都是农家人也乐得帮衬一把巧兰,自己也能得赏,一举两得。

        “嗯,谢谢你,下次我给你带我家的酱菜,我娘做的可好吃了。”巧兰笑眯眯的点头。

        “那感情好。”伙计顿时笑了。

        这伙计是掌柜的小侄儿,不值钱的小事掌柜的都由着他,且这伙计十分伶俐也会看人,掌柜的也是十分疼爱的。

        “那我走了,谢谢你了,有好书给我留着。”巧兰又悄悄的嘱咐了一遍。

        “放心,我记着呢,这都是我的活。”伙计笑眯眯的点头。

        从书店出来巧兰心满意足的去了刘叔的店,李母在和刘叔说话,他们都点完了鸡蛋了,早坐在一边喝水了。

        “兰子,买完了,买上了么?”李母笑着问道。

        “叔,你生意好啊。买了,正好有旧书处理,我多买了几本,买了些纸笔墨,一共花了三十两多一点。”巧兰报了数,还拿了书给李母炫耀呢,今儿书买的特别满意。

        “好,兰子可瘦了,好好吃饭补补。”刘叔笑着点头打招呼。

        “呦真买了好几本呢,行,我闺女越来越厉害了。”李母不懂这些,只看着好几本书那么多纸才三十两,比以往要划算一些呢,也很高兴。

        “走咱们去首饰楼去,我去给你们问问珠花是怎么个价钱,顺便把你们扎的花都卖掉。”巧兰说道。

        “行,那我们走了。“李母跟刘叔告辞。

        “行,你们去吧,谢谢大妹子的东西,老让你们惦记着。”刘叔得了李母的糟鱼和酱菜很喜欢,有这一口回家也好凑活两顿正经吃食了。

        “客气啥,应该的。”李母不在意的挥挥手跟着巧兰走了。

        二人又去了首饰楼,巧兰私下张望了一下,伙计赶紧过来招呼,“姑娘您又来了,要点什么?首饰还是珠花?”

        上回买金首饰,伙计认下了巧兰了。

        “你好啊,我来卖珠花你们要么?”巧兰笑着问好。

        “好啊,做的好我们肯定要,你拿出来我给掌柜的看看去。”伙计对他们印象很好,上次给了打赏了。

        “嗯,你瞧瞧啊,这些都是,这个也是。”

        接过李母的大背篓,将里面的小花篮拿了出来,还有盒子里的各色宫花,几个样式好看的珠花,不过珠花不多,巧兰用的是以前的珠花拆下来重新做的样式。

        “呦,这做的老好看了,你等着我拿去给掌柜的看看去,你们坐一会啊。”伙计一看眼睛就亮了,这水平比他们做的都好看。

        不一会掌柜的出来了,“大妹子您来了,来里面请,我们里边说话。”将人让到屋里小隔间里。

        “这些珠花都是你们做的么?”掌柜的拿着宫花和花篮,一脸的欢喜。

        “是我们做的,你要么?我们打算找家店长期做,也多点收入贴补家里,我侄儿要上学了,所以来问问。”巧兰点点头。

        “要,肯定要啊,我跟你说下价格吧,你做的好,比别人的高一些,你要是愿意都卖到我这里来,材料我给你提供……。”掌柜的介绍了宫花收购的价格,自带材料和用他的材料做价格也不一样,但都是以品相惊艳为标准的。

        李母一听这确实比绣花要强得多了,他们绣花水平不如巧兰,所以钱也不多还耗费时间,但扎花闲了就可以坐那里干,不挑。

        “行啊,那这样吧,我先交二十两押金,你给我些材料,我回去做好了给你送过来。”巧兰一听和之前打听的价格差不多,因为她做的好看比别人的价还略微高一点,挺合适的。

        “成,这些我给你算算钱,这都是你自己的材料,价格要高一些,这几个珠花不太好了,主要是珠子不鲜亮了,做工确实很漂亮的,这个价略低一点,我给你珠子你做,价码比这个高,你这是从哪拆下来的吧,看着都有点旧了。”掌柜的干这行可是有双利眼。

        “嘿嘿,我没有珠子了,就把以前的珠花拆下来了,想着让你看看我的手艺,这个我知道卖不上钱。”巧兰也不好意思的笑了。

        “呵呵呵!手艺是顶好的。”掌柜的笑眯眯的点头。

        结了钱收了货,李母和巧兰离开首饰楼,李母还是很高兴的说道:“这比绣花强些,娘回去好好练练手,【创建和谐家园】这个了,我眼睛也不太好了,有时候天色暗一点我也看不清了。”

        “嗯,你干这个,就是熟能生巧的事,我闲了帮你弄。”巧兰哄着李母乐呵。

        “傻孩子,不用你,你闲了就歇歇,这回是累坏了,我儿都瘦了一圈了。”李母心疼的摸摸巧兰细白的小脸。

        “没事,养养就好了。”

        “嗯,幸好买了羊,可以给你喝上羊/奶,你坚持喝着出嫁前一定要养回来,哪能这煞白的小脸出嫁呢。”李母在心里琢磨着是不是再去买一头母羊去,两个孩子和老人也可以喝呢。

        

      ¡¡¡¡¡î¡¢091Õ¿ɺÞ

      巧兰母女又买了些家里常用的零碎,李母依旧去布匹点买了些上好的碎布一大包回来,不论做荷包还是做宫花都是可以的,在宫花扎的不熟练以前,李母是不会放弃荷包的钱。

      “兰子,你说我让你王嫂子跟着一起做花好不好?让她也多个进项呗?”

      “可以啊,那****不是让她跟着一起学了么?我觉得春妮比她做的还好呢,小丫头可机灵了。”

      巧兰笑笑说道,她挺喜欢春妮这小姑娘,长得文秀可爱,关键是特别机灵懂事,眼力劲非常好。

      “嗯,那丫头确实浑身上下都透着机灵呢。”李母也笑呵呵的点头,蛮喜欢这孩子的。

      “嗯,她学字算数特别快,真是个好苗子。”巧兰感慨的说道。

      “那你教教她,别荒废了孩子,不求啥功名,但也该识文断字懂道理么。”李母常听老太太说这句话,认为女人也该识字读书,起码不能太粗俗。

      当然去学堂就有些金贵了,但不妨碍她让孩子们都认字。

      “是呢,我这回又买了几本书,打算在我出嫁前给他们抄一份留着,等我嫁了也可以抄书,这是传家的宝贝。”巧兰认为书是最珍贵的无价之宝。

      “那是,你抄吧,抄好了我们拿去装订,单门放起来。”李母也含笑点头。

      二人一路走一路说话,东西买的差不多了,跟刘叔告辞,去坐了茂盛的车回村。

      交了绣图,巧兰终于可以好好的歇歇了,这几日没有动针线,她需要精心养一养精神,闲了就帮嫂子和娘扎宫花,这个几乎不用耗费精神,就好像织毛衣似得,熟练了后特别顺手简单。

      李母看见她坐在院子里扎花,跟王嫂子笑道:“咱们扎的都不如她漂亮。”

      “那是巧兰心灵手巧,咱村能比过她的还没有呢。”王嫂子也笑了。

      “我瞧着春妮不错,妹子听姐一句劝,可千万别学那些不着调的人家,把女孩不当正经人待,好好地教养,将来女儿也能给你带来大福气,看我家兰子,哪点比儿子差了?大小兰子就给我争脸长面呢,我家兰子识文断字会画画,县太爷都要了兰子的图说好看呢。你可要把春妮好好教,得闲了让她和他哥跟着兰子过来读书,多读书懂道理,兰子说春妮很聪明是个好苗子呢。”

      李母也特喜欢春妮,这孩子可人疼,嘴甜机灵懂事,从来不提非分的要求,便是在家里吃饭,连肉菜都不敢多叨两口,生怕糟了人嫌弃,干起活来特卖力,让人不心疼都难。

      “我的春妮真是大小没少受苦,可数她最疼我和她爹,小小年纪还没凳子高就知道给下了地的我们捶腿,给她哥倒水说笑话,哄我们开心,她奶把她打的皮开肉绽,又一次她烧火端水烫了一身的水呀,她奶还把她打的满屋子乱窜啊,我这个心疼的呀……可我能说什么呀,说孩子没锅台高,还要踩个凳子才能够着锅,您别让她干了?说我小姑子那么大的人日头老高还躺在屋里睡懒觉,让屁大点的春妮去伺候她洗脸倒茶?”

      王嫂子说起这些事都觉得心里酸楚的要命,真的是比黄连还苦,她为了不让孩子挨打,只能拼命的教春妮怎么干活,干好了就不用挨打了啊,受苦总比挨打挨饿强啊。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15:4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