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农家小甜妻:腹黑相公宠不停》-第4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余丽心思急转,说道:“当家的,我知道你心疼儿子没人照顾,之前我要照顾传宗对他多有疏忽。”

      “要我说,林白年纪也不小了,到了说亲的年龄,我们给他说门亲事,这男人成了亲,娶了媳妇,就有人知冷着热的照顾。”

      “当家的,你看这样行不行?”

      林大山心想,林白现在记恨自己当年把他赶出家门,无非是认为自己不关心他,这个时候给他找门亲事,说明自己有一直在关心他,成亲时让他顺理成章的搬回家,也不是什么难事。

      这样一来,靠着林白一手赚钱的本事,自己也就不用那么辛苦每天下田种地,累死累活了。

      林大山想到这里,脸色才好看一些,对余丽道:“这才像点话。”

      余丽就道:“成,那我就找人打听打听,看哪里有合适的姑娘,尽快给他订下来,保证给他找个满意的媳妇。”

      “当家的你就等着当爷爷。”

      心里却在不停冷笑,林白这小杂|种,就等着她给他找个“好”媳妇吧,她保证,一定会尽心挑选的!

      就在余丽心里盘算着要给林白找个什么样的媳妇时,薛家大房迎来一件大喜事,赵青松赵秀才家请媒人上门,商量自己的小儿子赵学文和薛如意的婚事。

      第六十八章 读书人两袖清风,不谈银钱的事儿

      第六十八章 读书人两袖清风,不谈银钱的事儿

      第六十八章 读书人两袖清风,不谈银钱的事儿

      说到赵家和薛家之间的婚约,白溪村的人都知道,那是当年赵青松还没考中秀才时订下的。

      早先订下婚约的不是赵学文和薛双双吗?

      什么时候变成薛如意了?

      不管白溪村众人心里怎么想,老薛家喜气洋洋,特别是大房一家,脸上的得意那是压都压不住。

      跟秀才家结亲,在白溪村年轻一辈,他们家如意可是头一份。

      只是听了媒人的话之后,脸上的得意就有点维持不住了。

      上门的媒婆是赵秀才家从镇上请的,明确表示赵秀才家想让两个孩子尽快成亲,只给了几个年前的黄道吉日让薛家挑选确认,其余关于聘礼什么的,只字未提。

      要知道,像赵薛两家这样,从小给孩子说定亲事的,在年纪到了准备成亲时,是要请媒人上门,从提亲开始,把流程从头走一遍。

      ¸¸Ä¸Ö®Ãü£¬Ã½åùÖ®ÑÔ£¬ÈýÊéÁùÀñ¡£

      如果不另外举行订婚仪式直接成亲,也会提前送来聘礼,表示对这门婚事的看重。

      村里人娶媳妇,一般是五两银子的聘礼,再加一包点心,一条鱼,一刀肉,一块布,要是再讲究点的就再添两样首饰,大部份的买不起首饰也就那样,不强求。

      有穷的人家,只出得起一二两银子、甚至出不起银子的人家也是有的,但只要结亲双方事先说好,也没什么问题。

      可是现在,赵秀才家倒好,就请了个媒人空手上门,开口直接就是让人确定成亲的日子,聘礼这方面一点表示都没有,一块布头都没拿出来,当真是连个样子都不想做。

      李招弟僵笑着问媒婆道:“王大娘,那这聘礼的事,赵秀才家怎么说?你经常给人说媒应该知道,村里人想娶个媳妇,聘礼至少要五两银子。”李招弟伸出手掌比了比。

      王媒婆喝了口薛家特意冲来招待她的糖水,心里有些嫌弃糖放少了,吃进嘴里不甜,这才慢悠悠说道:“薛家大嫂子,赵秀才家那是读书人家,读书人家讲究个两袖清风,怎么能谈银钱的事儿。”

      李招弟当场就急了:“那怎么行?没有聘礼,什么东西都没有,这传出去不是让人笑话我们家如意嫁不出去,非得倒贴上门吗?”

      王媒婆不耐烦道:“那可是秀才老爷家,想倒贴结亲的人多着呢。”

      要不是看在秀才两个字的份上,这一趟她都不想来。

      给的说媒钱比别人少一大半不说,还连聘礼都没准备,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换了谁也不乐意。

      而且,那赵秀才是怎么说的?他说已经跟薛家说好了成亲的事,她只要过来送个日子让他们确定就成。

      可现在薛家又把聘礼的事问到她脸上,要不是她说媒说出经验,反应快加上一张嘴厉害,刚才就被女方说得哑口无言了,那岂不是要砸了她媒婆的招牌?

      薛家再想跟赵家结亲,但这样一样聘礼没有的亲事那也是做不下去的,不然以后传出去,说薛如意倒贴进赵家大门,那薛家一大家子的脸都不要了。

      所以听到王媒婆这么说的时候,薛老太直接发飙了:“没聘礼娶什么媳妇?秀才家不谈银钱?秀才家就不用吃饭了?”

      “走走走,你一个做媒婆的,没聘礼的亲事你也好意思上门说合,就不怕传出去以后没人找你说媒?”

      “好好好,秀才家的亲事你们还看不上,我看你们还想找什么人家结亲,以后可别后悔。”王媒婆被她骂得满脸通红,一甩帕子骂骂咧咧的走了。

      李月桂自从王媒婆去薛家后,就一直在等她的回信。

      赵青松说已经跟薛家大房说好了,把两个孩子的婚事尽快办掉,而且薛家表示会给薛如意出一份丰厚嫁妆。

      只要一想到马上就会有儿媳妇带着嫁妆嫁进来,以后家里日子不用过得那么紧巴巴,李月桂心里就高兴。

      “王大娘,不知薛家选定了哪个日子?”李月桂忽视了王媒婆脸上的神色,急切问道。

      王媒婆对赵秀才一家其实是看不上的,让她去说媒,出的钱比别人少还不说,连杯水都不倒给她,人薛家还给她冲了碗糖水呢。

      王媒婆心里鄙视了赵家一番,说道:“秀才娘子,你就不要为难我了,你们家这个媒,我是说不了的,这说媒钱我退给你。”

      “哎,哎……王大娘,这是怎么了?这亲事好好的怎么就说不了了?”李月桂愣神道。

      王媒婆嘴皮子利索道:“秀才娘子,你之前说让我去送成亲的日子,老婆子我是不知道你们竟然连聘礼都没给人家姑娘家里。”

      “这不是让老婆子我去丢人吗?”

      “秀才娘子,你告诉我哪户人家娶媳妇是不用花钱的?”

      “好了好了,这话就不说了,这个说媒钱我退给你,这婚事我是说不了的,你们另请高明吧。”

      王媒婆狠狠出了一口气,边说边把李月桂给的一百说媒钱掏出来要还给她。

      李月桂忙拦住她:“王大娘,这事是我们考虑不周,当家的以为和薛家说好了,是可以不要聘礼的,这才发生这种误会,让你白跑一趟,实不好意思。”

      “不过这门亲事还是需要麻烦你去说和的,谁让你是咱们镇上都有名的媒人呢,别人我们也信不过。”

      王媒婆被李月桂这么奉承,这才有个笑模样,说道:“你们没准备聘礼,这门亲事我是不可能再去说和的。”

      李月桂咬牙道:“有,聘礼当然有!”

      不想给聘礼不过是想试探一下薛家的态度,要是薛家同意了不要聘礼,他们连聘礼钱都能省下来。

      可如果薛家不同意,这聘礼该出还是得出的,反正到时候薛如意嫁进来,不一样要把东西带回来。

      最主要的,他们得尽快把婚事落实了,年后赵青松和赵学文两人都要下场,急着要用钱,就等着薛如意的嫁妆救急呢。

      至于说赵家怎么不选镇上其他富户结亲,那不是没有其他富户看得上吗?赵家那么穷,赵学文连个童生都不是,还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成日里眼睛长在头顶上,能选中什么好人家?

      也就是村里人被秀才名头唬住,觉得赵家是个福窝。

      所以挑来挑去,薛家大房还就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王媒婆问道:“你们准备出多少聘礼?”

      李月桂道:“我们家学志娶媳妇的时候,给了二两银子作聘礼,现在给学文说亲,总得比照着学志家里来,总不能让学志一家觉得我们偏心。”

      王媒婆不客气道:“你们家老大娶媳妇那都好几年了吧?现在连猪肉都涨价了,你怎么还好意思用几年前的聘礼来说事?”

      第六十九章 荷包套件

      第六十九章 荷包套件

      第六十九章 荷包套件

      王媒婆不耐烦道:“要是你们家只出二两银子的聘礼,就不用找我继续说媒了。我还想多说和几家人,多赚点说媒钱呢。”

      李月桂脸上阵红阵白,她当然知道二两银子是几年前的行情,那现在不是家里没钱,连饭都快吃不上了吗?当然是能省则省!

      李月桂问道:“那依王大娘看,多少银子的聘礼合适?”

      王媒婆道:“现在村子里娶房媳妇,聘礼一般是五两银子,外加鱼、肉、布和点心,你要有心,添两件首饰就更体面。”

      家里倒是能拿出五两银子,可这五两银子真是最后的家底,拿出来以后连吃饭钱都没了。

      李月桂为难道:“这么多?”

      就听赵秀才的声音从门外传来:“五两银子的聘礼,我们给,月桂,赶紧去买下聘的东西回来,请王大娘再去说亲。”

      “老爷!”李月桂愕然叫道,没想到赵秀才会同意。

      赵青松道:“快去!学文娶媳妇,总要办得风风光光,难道你还想委屈了他?”

      “是,老爷!”自从赵青松考中秀才后,李月桂就改了称呼,一口一个老爷的叫着。

      她不敢不听赵青松的话去克扣聘礼,心里却打定主意,等薛如意嫁过来之后,一定要把这些银子加倍拿回来,并且要让薛如意把嫁妆都交出来。

      等王媒婆带着聘礼再次上薛家的时候,薛赵两家的婚事就彻底订了下来了,订在十月十八完婚,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可见两家人对这门婚事的着急程度。

      而随着薛赵两家婚事的落定,一则关于薛双双的流言在白溪村传播开来,没几天,就喧嚣尘上,人尽皆知。

      据说老薛家之所以会把薛家二房分出去单过,是因为二房薛双双想抢大房闺女薛如意和赵秀才家小儿子赵学文的亲事。

      赵家婆媳前几天上门,也是为了找薛家二房理论这件事。

      他们当年只是和老薛家约定亲事,可没指明具体哪个人,如今就算是按年龄来排,这婚事也是落在薛如意头上,怎么都轮不到薛双双。

      谁知二房竟如此不要脸,看中赵学文是个读书人,就想把婚事抢过去,赵家婆媳上门理论,反而被薛双双反咬一口,挑唆里正和白溪村的村民给她出头,让赵秀才都吃了大亏。

      总之,薛双双就是个不知羞耻、蛮横无礼、连堂姐婚事都想抢的【创建和谐家园】。

      不但如此,薛双双还顶撞长辈,对薛老头薛老太不孝顺,挑拨二房与老薛家其他几房的关系,至使老薛家兄弟失和。

      薛老头薛老太没办法,为了整个老薛家的安宁,这才把二房分出来单过。

      这流言说得有鼻子有眼,就跟真的一样,不管白溪村的村民信不信,都止不住流言的传播。

      听到这则流言,余丽心里十分高兴,她想,她已经给林白找到合适的媳妇人选了。

      她马上就找媒人上薛家二房提亲。

      ¸¸Ä¸Ö®Ãü£¬Ã½åùÖ®ÑÔ£¬µ½Ê±ºò¿´ÁÖ°×Ôõô·´¶Ô¡£

      至于村里人说薛家二房赚了大钱的事,余丽是不相信的。

      真要赚大钱,还会住在老薛家那四面透风的破屋里?

      最多不过是没分家时攒下点私房,有也不多,估计都被花完了。

      而且据村里一些人传出来的消息,薛家二房之所以能攒点私房,是因为薛顺摆了一个什么套圈圈的摊子,现在摆摊的人多了,生意不好了,也赚不到什么钱。

      这样的人家,又穷又彪悍,薛双双还又黑又瘦又小,一看就是个不好生养的,说给林白正好!

      而流言的当事人薛双双对此一无所知。

      她正忙着赚钱的新点子。

      薛双双和陈秋娘两人花了不少时间,才把从吴记绸缎庄里买来的小半车边角布头清理出来,倒有一半是没用的。

      不过就那一小半有用的布料,薛双双算了下,也能做大几百个荷包出来,摊到每一个荷包上面料的成本还不到半文钱,别提多划算。

      只是,陈秋娘看着一堆面料发愁:“双双,这么些布料,娘得绣到明年去都绣不完。”

      薛双双道:“娘,这些面料我们裁好来找别人绣。”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00: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