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如今有外人说破,把事实明晃晃摆出来,大约不用半个时辰,整个白溪村都会知道,薛家二房出力最多赚得最多。
“你个小猖妇,让你胡说!活该你生不出儿子,断子绝孙!”薛老太眼中精光四射,愤恨的目光几乎要把张翠花射成筛子。
薛福目露凶光:“你胡说什么?我们老薛家的事情,什么时候轮到一个外人来多嘴多舌了?”
薛老太和薛福再凶,张翠花也不怕,现场有那么多人,里正也在,这两人难道还敢打她不成?
张翠花冷笑道:“怎么,自己不要脸,还怕人说?”
薛双双问薛老头:“爷爷,张婶子说得是不是真的?”
薛老头尴尬道:“双双,这个是咱们薛家的家事,回家再说。”
薛双双就道:“爷爷,回家以后,你真的会告诉我们实话吗?”
薛老太怒骂道:“你个赔钱货,家里有你说话的份?还不给我滚回家去。”
薛双双叹口气:“奶奶,家里的事一向有你和爷爷做主,别说是我,就算是我爹娘,也从来没有说话的份。”
“只是奶奶一直以来都说我们一家赚不到钱,在家里吃白饭,家里养我们贴了好多钱,时间长了,我们自己都过意不去。”
“你和爷爷年纪都这么大了,我们不说赚钱孝敬你们就已经很不应该了,怎么还能在家里吃白食,让你们贴钱养着?”
“所以不管怎么说,我们家都应该出去赚钱。”
“可奶奶和大伯又不许让我们家出去赚钱,张婶子又说,其实我们一家在家里干活赚的更多。”
薛双双看着薛老头:“爷爷,我就想知道这是不是真的,是或者不是,也就是一句话的事,不用回家再说。”
薛老头有心想否认,可在场这么多人,大家都是种地的,一亩地能有多少产出收成,心里都有数,他就算想否认也否认不了。
何况薛顺种地那是下过功夫的,地都比别人肥厚,收成自然好。
可这要是一承认,那这十几年来往死里苛待二房就说不过去了,必竟每次苛待二房的理由都是二房的人好吃懒做不赚钱吃白饭。
薛老头一时不知怎么回答,薛福已经恼怒道:“薛双双你什么意思?有你这么跟长辈说话的吗?你一个姑娘,还想插手家里的事?”
他转头看向薛顺,喝斥道:“老二,双双这么没规矩,你怎么也不说好好管一管?就让她在外面这么丢人现眼。”
薛顺黝黑的目光直愣愣的看着薛福:“大哥,我也想知道,张嫂子说得是不是真的。”
薛福被他看得心虚,完全不敢应声。
薛顺道:“爹和大哥既然不想说,那就算了。”
薛老头和薛福刚松了口气,就听薛顺道:“家里的地我就不种了,从明天起,我去镇上打工赚钱。”
薛福喝道:“老二,双双不懂事,你也跟着一起胡闹?放着家里那么多地不种,去打什么短工?”
薛老头也道:“老二,咱们庄稼人,土地才是根本,家里那么多田地,怎么也不能荒废了。”
薛顺平静道:“爹,我们二房总不能一直不赚钱,在家里吃白饭。之前那些年已经让大哥三弟吃亏了,以后不能再让他们吃亏。”
薛老头:“……”
薛顺态度坚决,惹恼了薛老太,她叫起来:“你休想!老二你要是敢不留在家种田,我就去衙门告你忤逆不孝。”
薛老太这一招一向十分好用,几十年来,但凡薛顺有点反抗的意思,薛老太就说要去衙门告他忤逆不孝,百试百灵。
然而这一次不灵了。
薛顺想都不想,直接道:“娘要去就去吧。”
薛老太大惊,一时连咒骂都忘了。
薛双双缓缓道:“奶奶,忤逆不孝这样的话可不是随便乱说的。”
薛老太骂道:“我要做什么,还轮不到你一个赔钱货指手划脚!你老子是个不孝子,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要不是你这个搅家精,我们薛家也不会多出这么多事。”
薛老太最近对薛双双的怨念是越来越深,自从她磕破头醒来之后,薛家的日子就鸡飞狗跳,不得安宁,一点不顺心。
薛双双道:“奶奶,你就算不顾薛家的名声,不怕影响四叔和大堂哥读书,也要考虑一下对白溪村的影响。”
在场众人都反应过来了。
对于村里人来说,上衙门见官本来就是了不得的大事,是丢脸的行为,更何况,哪个村子里要是出了一个忤逆不孝的人,整个村子都会受影响,以后村里的年轻人连嫁娶都不容易。
王方木沉着脸道:“薛老头,你这个一家之主是怎么当的?任由家里的老太婆红口白牙污蔑儿子,你就当没看见?”
张翠花道:“真是笑死人了,我还没听过儿子愿意出去赚钱回来孝敬娘老子,反而被指责忤逆不孝的。”
“双双,以后洗衣做饭这种事,薛家谁爱做谁做去,你跟你娘把时间省下来绣荷包帕子卖钱,也省得累死了,还被某些黑心肝的说成好吃懒做,白吃饭。”
薛双双笑笑没说话。
当众说长辈坏话这种落人把柄的事,她是不会做的。
其他人也说道:“我们可没看出来薛顺哪里不孝了。”
“做亲娘的这么污蔑儿子,这也是稀奇了。”
薛老头一看犯了众怒,忙道:“老二向来孝顺,老太婆说浑话,大家不要当真,不要当真!”
里正冷哼一声:“要是有谁不顾事实败坏村里的名声,休怪我不顾情面,把人赶出去。”
第三十章 双丫头提出的办法就蛮好
第三十章 双丫头提出的办法就蛮好
ÓÐÁËÀïÕýµÄ¾¯¸æ£¬Ñ¦ÀÏ̫Ҳ²»¸ÒÈöÆÃÁË£¬Ö»ÊÇ¿´ÏòѦ˳µÄÄ¿¹â¸ú´ãÁ˶¾ËƵģ¬ºÞ²»µÃ°ÑËûÉíÉϵÄÈâØàÏÂÀ´²ÅºÃ¡£
薛老头又道:“老太婆虽然说的是浑话,可那也是因为心急,担心老二去了镇上打工,家里的田没人种。”
薛顺道:“家里还有大哥和三弟,怎么就没人种田了?”
薛福叫起来:“好你个老二,你连爹娘的话也不听了是吧?让你在家里种地,你还挑三捡四。”
薛顺不理他,只看着薛老头不出声。
薛老头看薛顺的样子,只好道:“老二,这个,家里种田是有点收益……”见大家看向他的目光都充满鄙视,薛老头不得不改口道:“咳,种田的收益确实是家里的大头。”
“不过老四和大海在县里读书,家里那么多人要吃饭,银钱总是不够花……这些年家里确实亏待了你们一家,不过那都是没办法的事,不是爹偏心,只想着大家都是一家人,一个家里,总要有人做出牺牲。”
“你对田里的活在行,你在家里种田,地里的收成都更好些,所以才一直留你在家里种地。”
“再说,也不是让你一个人下地不是?我不也天天跟着一起下地?农忙的时候,老大老三也都跟着一起下地抢收。”
“所以啊,老二,你就别去镇上打工了,家里的田离不得你。”
薛老头说得声情并茂。
薛福帮腔道:“就是。老二,你气性何必那么大,只是让你在家种田,这又不是什么坏事。”
“爹爹,我们不种田!”薛双双大声道。
薛福恶狠狠道:“双丫头,大人说话,有你什么事儿?”
“爹爹,你要是留在家里种田,奶奶又会天天骂我们吃白饭的,说我们一年到头一个子儿都赚不回来,在家里白吃白喝。”
薛双双垂下眼睑,让人看不见眼里的神色,说出来的话却跟刀子一样:“奶奶说,是薛家厚道,才愿意打发我们一口饭吃,要是离了薛家,像我们家这样好吃懒做赚不到钱的人,早就饿死在外面了。”
“爹爹,你去镇上打工,我们不种田!”
薛老太一向刻薄二房一家,薛家其他人也从没把二房看在眼里,他也不是不知道,只是薛老头一向认为二房不敢反抗,所以也就任由薛老太对二房非打即骂,从来不管。
薛老头有些尴尬道:“双双啊,你奶奶就是嘴上不饶人,心里还是向着你们的。”
里正道:“薛老头,你这当家长的,一碗水可没端平啊。我知道人心都是偏的,可再偏心也要有个度。你有几个儿子,干什么只让薛顺种田?其他人就种不得田了?”
薛老头讪讪道:“这不是老二田种得好嘛,老大老三种田不如他。”
里正冷笑:“谁也不是生来就种得好田的,种不好田那是因为种得少了,你让他们多种种,水平自然就上来了。”
张翠花附和道:“就是,谁生来就是种田的不成?”
眼看所有人包括里正都站在薛顺薛双双那边,薛老头也知道想跟以前一样让二房一家做牛做马是行不通了。
但薛顺不种田,薛家地里的收成至少少一成,大房三房的人下田就是做样子,根本不像薛顺这样,一门心思钻在田里。
薛老头只好道:“老二要去打工也行……”
薛福急道:“爹!”
薛老头看了他一眼,继续道:“家里的田不能荒废,由老大老二老三轮流在家里种田,每人一个月,农忙的时候大家一起下地。”
薛福不大乐意:“爹,有必要这么麻烦吗?再说镇上的工作也不是那么好找,万一正好找到工作,结果没做几天又要回来种田,那多耽误事?”
以前只要农忙回来帮几天忙就好,现在轮流种田,谁愿意啊。
薛老头说得这个办法,薛福不乐意,薛双双也不同意。
薛福和薛壮对种田根本不用心,要流轮流照顾家里的地,到时候薛福薛壮每天去田里走个过场,轮到薛顺的时候就会累死,最后还落不到一个好。
所以薛福的话刚一说话,薛双双立即附和道:“大伯说得有道理,轮流种田是比较麻烦,特别是镇上的活计刚好做得顺手却不得不回来种田,也很可惜。”
薛福高兴的附和:“就是。爹,你看双双都知道这个道理。”
薛老头瞪了他一眼,警惕的看着薛双双,问道:“双丫头有什么想说的?”
薛双双道:“爷爷,我觉得,与其让大伯爹爹和三叔每人一个月轮流回来种田,还不如把家里的田分成三份,给大伯爹爹三叔每人种一份,这样,各人负责种的那一份田地由各人自己安排。”
Ѧ¸£´ó¾ª£º¡°Ñ¦Ë«Ë«ÄãÕâ³öµÄʲôâÈÖ÷Ò⣡¡±
真要让他一个人种一块地,那他想偷懒都不行了。
薛老头也是愕然:“双丫头,你怎么会想出这种主意?好好的地干什么要分成几份?这像什么话!”
薛双双道:“爷爷,要是轮流种田,却因为平时没有打理好而影响田里的收成,那么责任算谁的?由谁负责?”
“到时候再怎么怪来怪去也没用了。”
薛双双不说,还没人想到这个问题,此时被她这么一说,大家也觉得,这样分开负责,确实比轮流种田的方法更合理。
而且按月份轮流,有些月份忙有些月份不忙,并不公平。
众人不由对薛双双刮目相看。
王方木道:“薛老头,你孙女说得对,你那样安排,还不如各人分开负责来的好。”
薛福涨红了脸:“好什么好?又不是分家,干什么把田分得七零八落?”
薛老头也不太情愿,说道:“老大说得也有道理,一家人分得这么仔细不太好看。”
王方木冷冷看了两人一眼,说道:“既然你们不愿意这么办,那就听听我的意见。”
“你们薛家出门赚钱的人自己都能留下一半工钱,那就不能让留在家里的人白种田。”
“要么薛老头你把种田所得收益的一半拿给薛顺,这是他应得的。要么,薛顺去镇上打工,你家里的田换人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