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薛双双就问道:“爹,娘,你们以后有什么打算,准备干点什么?”
陈秋娘愕然:“我们能干什么?当然是继续种田啊。”
倒是薛顺听到薛双双这么说,想到之前薛双双说的,要给家里找个赚钱的营生,不由若有所思。
薛顺道:“光种田不行,家里的田太少了。双双有什么好想法?”
薛双双年前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替薛顺盘算着做什么才好,一直没想到什么合适他们的项目,今天回来的时候,看到屋子后面那一片竹林,倒是忽然有了主意。
薛双双对薛顺道:“爹,娘,我这里倒是有个适合家里的赚钱营生。”
薛双双提出的营生,就没有一样是不赚钱的。
薛顺一下子变得十分期待起来,问道:“双双你说,是什么赚钱的营生?”
第二百三十章 竹林养鸡
第二百三十章 竹林养鸡
第二百三十章 竹林养鸡
薛双双笑了笑,说:“竹林养鸡。”
“养鸡?!”
薛顺和陈秋娘没想到薛双双说的赚钱营生,会是养鸡。
对于农村人来说,养鸡并不陌生,哪家哪户都养过,攒下的鸡蛋拿到集市上换点钱补贴家用,换点针头线脑,换点盐巴什么的。
可也没听说过谁家专门养鸡赚大钱的。
原因有很多。
一是因为养鸡也是要吃粮食的,村里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粮食人都不够吃,更别说用来养鸡了。
二是因为养鸡风险大,一旦发生点什么意外,一窝鸡全死了,那损失可就大了。
所以村里,家家户户养鸡,最多的也不过跟老薛家一样,养个一二十只鸡,就顶到天了,再多的,却是没人养的。
可是现在,薛双双跟他们说,让他们养鸡!
不说薛顺和陈秋娘两人,就连林白都是一脸愕然。
薛顺想了想,对薛双双道:“双双,这事不太好弄,一来风险大,二来占地方,养的少了不赚钱,养得多了,都没那么多东西让它们吃。”
薛双双道:“爹,看到我们家屋子后面这片竹林了吗?把它买下来,用来养鸡。”
竹林养鸡这个项目,薛双双可不是随便乱说的,她是从前世一档农业科学节目里面的看来的。
竹林养鸡这种林下养殖技术,前世的时候已经十分成熟。
ÖñÁÖÀïµÄÀ¥³æ¡¢òÇò¾¡¢Çà²Ý£¬ÖñÒ¶£¬¶¼ÊǼ¦µÄÌìÈ»ËÇÁÏ£¬¿ÉÒÔʡϺÜι¼¦µÄÁ¸Ê³£¬½µµÍ¼¦µÄÑøÖ³³É±¾¡£¡£
并且竹林的隔离条件好,放养的鸡很少发生疾病,肉质更加鲜嫩, 而鸡粪又可以提高竹笋的产量,用鸡粪当肥料,育出的竹笋特别壮,竹笋产量可提高一成左右。
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薛顺屋子后面这片竹林的面积,在四五亩左右,村里人平时除了能从中挖点竹笋,最多就是砍根竹子回去编编竹匾,竹筐之类的小物件,并没有什么其他收益和用处,放在这里一直没什么人管。
村里人并不是很在意这片竹林,要买下来也没什么困难,说不定村里人还巴不得把竹林买掉,大家多少还能分到几文钱。
薛顺手里现在不说其他,单是年前制糖厂送来的份子钱就有七十多两银子,买下这四、五亩竹林那是绰绰有余。
可竹林养鸡这种事,他是真没听过,心里有点不踏实啊。
养鸡这种事不比发豆芽,更不比制糖,农村人那是家家户户都会的,要是真能赚钱,那还会没人干?
哪怕薛顺一向对薛双双有信心,此时也不由有些迟疑道:“双双,这竹林,真要买下来?”
薛双双用力点头:“买!”
陈秋娘担心坏了:“双双,这可不能莽撞,养鸡的事情要是万一不成,这么多钱不就打了水漂吗?”
古时候的人不愿意大规模养殖,是因为怕动物疾病,这个问题,薛双双也不能保证说一定不会发生。
但是根据农业科技那档节目里说的,像鸡瘟这一类的动物疾病,除了动物本身疫情之外,最主要的是做好卫生,保持通风清洁,空气畅通,加上竹林本身的环境,除非运气非常不好,遇上大面积禽流感,否则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但这世上做任何事情都有风险,总不能因为有风险就不做。
只要利大于弊,就完全可以尝试。
薛双双想了想,对薛顺和陈秋娘道:“爹,娘,这个我也不瞒你们,竹林养鸡要说一点风险都没有,那是骗你们的,但只要平时多注意,风险其实并不高,在可控范围之内。”
她把竹林养鸡的优缺点详细的跟薛顺的陈秋娘分析了一遍,最后道:“不然,爹和娘你们再考虑一下,反正现在才大年初二,这片竹林这么多年一直空在这里,也没人会来抢,要买也不急在这一时。”
陈秋娘道:“不然还是算了吧。”
她的思想,到底还是有着农村妇人的局限性,小富即安便可。
反倒是薛顺,听薛双双把竹林养鸡的优缺点都分析过一遍之后,反正下了决心,说道:“那就把竹林买下来养鸡!”
陈秋娘愕然:“顺子哥,你不再考虑考虑了?”
薛顺道:“我觉得这事可以做,就算担点风险,也值得,我们完全可以试一试。”
陈秋娘有点慌:“要是最后养不成,咋办?这么一大片竹林,还有鸡苗的钱,这得亏多少银子?”
薛顺骨子里还是带点冒险精神的,他对陈秋娘道:“不怕,我们家现在不缺吃饭的钱,村里的制糖厂每年还有份子钱,就算竹林养鸡真的亏了,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不影响我们过日子。”
“再说以前那么苦的日子都能熬过来,现在再差也不会差到以前那个份上,没什么不敢试的。”
薛双双都想为薛顺的果敢叫一声好。
薛顺又道:“何况要买竹林还真得趁早。”
“雨季过后,正是竹笋大量出产的时候,这片竹林是村里的无主之物,村里家家户户都会到竹林里来掰竹笋。”
“既然我们已经打算把竹林买下来,那就不如趁早买,还能多一季竹笋的收益。”
薛双双听得连连点头:“爹说得对,就是这么个道理。”
家里的大事,陈秋娘向来听薛顺的安排,既然薛顺说要把竹林买下来养鸡,她心里虽然不踏实,也不会反对。
何况薛顺说得对,哪怕亏了也不影响他们家吃饭过日子,所以对于这件事的抵触,也就不是那么大了。
薛顺道:“我明天就去里正家走一趟,先跟里正打个招呼,把屋后这片竹林买下来。”
“不过现在县衙没开门,红契什么的得过了正月十五才能办成。”
林白道:“爹,我明天跟你一起去里正家,我想在村子里买几亩田地,要拜托里正帮我留意一下。”
薛顺沉吟了一下,说道:“想在村子里买地现在估计有点困难。”
“我们村子里的田地不是很多,家家户户都指着田里的出息过日子,除了摊上什么大事,或者遇到特殊情况,不然没人会把手里的田卖出去。”
“很多人家里的田不够,都到山上去开荒,谁开出来的荒地就是谁的,三年不用交税。”
“不过开荒出来的地土太薄,没有肥力,不管种什么都吃力,头几年不收税还好点,等三年一过,开始收税的时候,交了税也剩不了多少收成了。”
“而且这荒地开了就得一直种,要是不种荒着,衙门还要罚款。”
“所以这两年,开荒地的人都少了,大家情愿出去镇上找活干打零工,比开荒地的收益还强点。”
第二百三十一章 既然双双想买山,就让她买吧
第二百三十一章 既然双双想买山,就让她买吧
第二百三十一章 既然双双想买山,就让她买吧
薛顺说的这些,林白都清楚,他点点头道:“我知道的,爹,我只是先去跟里正打个招呼,让他先帮我留意着。”
村里田地抢手,要是不先打听着,说不定就被别人买走了。
林白倒不指望田里的出息过日子,只是他从林家分出来单独立户,名下一亩田都没有,说是农民,实在是民不正言不顺。
如今倒没什么问题,只是以后他下场考功名,就怕有人拿这个来做文章,那就麻烦了。
薛顺显然也想到这一点,想了想道:“也只能先这样,到时候要是你在村里实在买不到地,就把家里的地过一亩给你。”
薛双双不是很清楚地的重要性,问道:“怎么啦?没地不行吗?”
林白给她解释了一下,薛双双听明白个大概,古代士农工商,阶级分明,林白的户籍是农户,结果却连一亩地都没有,等他下场考功名的时候,别有用心的人说不定就会用这个攻击他。
所以名下有地,十分重要。
哎,就跟前世落户要有房子一样啊,,不,比前世的房子还重要。
薛双双问道:“一定要有田才行吗?有山可不可以?”
山?!
山当然也行,但是,农村人谁会买山啊?
那光秃秃的山买下来干什么?
而且山不像地,可以一亩亩买,有钱多买几亩,没钱少买几亩,买山的话,总不能让你买几亩,一买至少也是半个山头,最少也要几百两银子。
村里谁有这么多钱,买座山?
就算有钱,有几百两银子做点什么不好,用来买山?
薛顺下意识答道:“有山当然也可以。”
陈秋娘一脸懵逼:“可是双双,你们哪来的山啊?”
薛双双道:“买啊!田不好买,山还不好买吗?”
“村子里空着的山头那么多,又没人要,可以随便买啊。”
薛顺和陈秋娘两人同时震惊道:“双双你要买山?”
哪来这么多钱哪?
就算有制糖厂的份子,那几十两银子也买不起山啊!
林白则是愕然:“双双你买山干什么?没必要因为这个你就买座山下来,实在不行,我到时候开亩荒地一样可以。”
薛双双道:“不啊,我本来就打算买山的。”
“我们把屋子后面那座山买下来,种果树,搞养殖,做什么都好。”
“等以后山上的水果熟了,自己上山去摘,想吃什么摘什么。”
¡°¿ª»¨µÄʱºò£¬Âúɽ±éÒ°æ±×ÏæÌ|ºì£¬¿´×Ŷ¼ÉÍÐÄÔÃÄ¿¡£¡±
“还可以在山上养鸡,养兔子……”
看来双双想买个山头不是一天两天了,不然不会设想得这么仔细。
林白看着她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