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农家小少奶》-第3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她见姚小石喊自己的阿娘做阿娘,又得了四姐的鼓励,胆子就大了起来,跑过去拦住姚小石,昂起她那张和黄梅香酷似的小脸,脆生生喊了一声:“哥哥!”

      姚小石愣了一下,忍不住放下箩筐,蹲下身子扶住小美兰的双肩:“小妹!”

      小美兰偏起头问他:“哥哥,你买了好东西给我吃?”

      姚小石点头:“嗯,哥哥以后赚到钱,买更多好东西给你吃!”

      小美兰拍起手来:“太好了,我有两个哥哥了!”

      小冬兰笑骂她:“看把你高兴的,你本来就有两个哥哥。”

      姚小石怕人家看见他眼里的泪,连忙挑起箩筐飞快走了。

      黄梅香的泪止都止不住,欢喜地用帕子不断抹试着。

      货已下完,两只鸡,四只兔子,一袋米,还有大袋小袋,堆了半个大厅,陈婆子笑得嘴就没有合拢过。

      杨二叔和杨一山赶着马车走了,小秋兰指着王大力给大家介绍:“这是姐夫的弟弟王大力,今年十五岁。”

      心情很好的小秋兰,本来想开玩笑的加一句:他明年就可以娶媳妇了。

      想想不大妥当,怕被奶奶骂,就吞回了后面那句话。

      人家给了这么多东西,家境肯定好得很,陈婆子对王大力堆起了谄媚的笑:“小叔叔,快进屋里坐,喝了吧?冬兰快去倒水给小叔叔喝。”

      小冬兰蹭蹭蹭去倒水,刘八婆闻声过来了,大声说:“陈婆子,今天又有什么喜事啊?又是马车来送好东西,啧啧啧,一大厅子的靓货,谁家送的?”

      陈婆子夸张地说:“是我家春兰的小叔子送秋秋姐妹回来,顺便捎了这许多吃的,上次孙女婿拿来的还没吃完,现在又送这么多,哎哟,我都怕我吃了要掉牙齿!”

      刘八婆就奉承她:“你放心,孙女婿孝敬的,吃再多也不会掉牙齿!你这是晒你家春兰嫁得好么?”

      亲家小叔叔在,陈婆子说着客气话:“好不好自己知道就行,有什么好晒的。”

      刘八婆继续说:“看见又一辆马车过来,我以为你家又有好事来了,以为小冬兰也被人定下了。”

      陈婆子哈哈笑:“哪有那么好的事,秋秋还多亏了大家传播好名声,才能定一门这么好的亲事。”

      奶奶的话,让小秋兰大吃一惊,什么叫才能定一门这么好的亲事?她和谁定亲了?

      她拉着哥哥着急地问:“怎么回事?你说回家告诉我的就是这事?”

      姚志强呐呐地说:“嗯,昨天李家来给你下了定亲礼。”

      小秋兰吓得不轻:“哪个李家?”

      刘八婆大声说:“强哥儿,你可真憋得住气,怎么还没告诉你妹妹?”

      另一围观的妇人就说:“是李家村最有钱的李逸家啊,光坝田就有三百多亩。”

      刘八婆就邀功似的说:“我说得没错吧?秋秋一看就是有福气的,是做少奶奶的命!”

      第109章 李家少爷的底细(shukeba.com)

      李家村的李逸家,是那个父母双亡,传说中病恹恹的十五岁少年?给她下了定亲礼?

      小秋兰的脸瞬间黑了,她好想大吼一声:“是哪个【创建和谐家园】给我做的媒?”

      y的!本宝宝才八岁!前不凸不后翘的,为毛就被看上了?

      屋子里的人都有点奇怪,原以为秋秋听到这个消息,会娇羞地跑回房,没想到竟是这个不满意,想发怒的样子。

      陈婆子首先反应过来,有客人在,她忍住了没骂小秋兰,拿眼瞪她:“怎么?你高攀了还不满意?”

      刘八婆也数落她:“真是没眼色的丫头!不是刘婆婆说你,你一个大字不识的丫头,能当上少奶奶,一生吃喝不愁,不知是你几世修来的福分!”

      小秋兰误以为是刘八婆给她做的媒,当下不管不顾地回敬她:“我大字不识关你什么事?谁要你乱点鸳鸯谱?一生吃喝不愁,你怎么不让你家孙女许给他?”

      刘八婆莫名其妙,她好心着雷劈,过来恭喜她,竟遭了她一顿抢白!

      这小妮子,她还是看走眼了!如果李家是托她做的媒,她不用她教,肯定会先考虑自己的孙女,铁定不会把这么好的事给了她!

      陈婆子见小秋兰发飙,忙对姚志强使眼色:“志强,快拉你妹妹进屋!”

      姚志强小声说:“秋秋,不是她做的媒,咱们进房慢慢说。”

      刘群香和刘春花都暗骂小秋兰,不识好歹的东西,得了便宜还卖乖,做出不乐意的样子,不知给谁看!

      黄梅香则擦干了眼泪,也奇怪地看着小秋兰,这不是好事吗?她闹什么?

      姚志强拉着小秋兰进了房,本来今天是个高兴的日子,因为小秋兰的发飙,个个都垂头丧气。

      姚志强将事情经过和打探到的所有信息,一五一十和小秋兰详细说了。

      昨天上午,李逸家托了镇上的媒人婆绣姑来家里提亲,奶奶满口应承,捎信让爹爹马上回来,爹爹回来后,绣姑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爹爹也点头同意,下午李家就让周管家送来定亲礼。

      两斗大米,两匹花布,两只鸡,两条鱼,两大块猪肉,两小坛酒,礼盒若干。

      两身做工精细的花布衣裳和一只可以收放自如的银镯子,是单独给小秋兰的。

      两家还交换了彼此的生辰八字,这定婚仪式就成了。

      昨天!昨天!小秋兰是无比后悔,她为什么没在昨天赶回来?她在家的话,就算装疯卖傻她也一定能搅和了这事!

      姚志强接着说,据说李逸长相俊美,但是,没多少人见过他的真面目。

      他七岁时大病一场,自此便病殃殃的,平时三步门都不出,不过,媒人婆绣姑已保证,李家少爷的病已经完全好了。

      他为人也不错,在李家村有很好的口碑,村里的医馆和学堂,都是他家赞助的。

      去年天旱,租他家田的佃户都免了谷租。

      据说李逸小时候极聪明,和他一起在镇上学堂里念过书的人,都说他过目成诵,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只可惜了那一场大病,他从此在众人视线里消失。

      至于他是如何看中秋秋的,姚志强表示他也不明白。

      第110章 小秋兰要退婚(shukeba.com)

      小秋兰冷静下来,突然说:“我要退婚!”

      小秋兰的话,石破天惊,房里的人都吓得不轻。

      小冬兰攥住她的手:“四姐,退婚要十倍赔钱!”

      王大力补充说:“而且要男方肯退!”

      天盛王朝的律法规定,对女子极为刻薄。

      男女只要定亲,若男方不同意,女方永远没有权利提出退亲,若男方同意退,则当时的定亲礼和所有男方送的物件,都要十倍赔付。

      就是将所有东西打价,然后乘于十倍陪银子,前提还要男方肯退!

      而男方想退亲,则一纸退亲书甩给女方就可以了,女子若犯了什么七出之条,男子可以休妻,也可以随时将正妻贬为妾侍。

      小秋兰愤愤不平,这是什么世道?女子地位如此低下!

      她偏偏不幸被媒妁之言,爹爹之命定了亲,对方的头发毛她都没见过一条。

      还不如大姐,大姐起码是先见过姐夫的,是她自己做的决定,而且,小秋兰不认为自己有大姐的运气。

      因为那李家少爷已经十五岁,比她大七岁,就算他的病真的好了,等她长到十五岁可以嫁的时候,他已经二十二岁了,只怕早就三妻四妾,左拥右抱,孩子都有了。

      不行,她一定要退婚!

      花再多银子她也要退,十倍不行就一百倍!

      小秋兰坚定地说:“哥,你给我将所有礼品打价,等我筹够了银子,就去退婚!”

      姚志强默默点头,他知道秋秋会不满意这门亲事,因为秋秋说过人最重要就是身体健康,但没想到她会那么排斥,还坚决要退婚。

      四姐黑着脸,小美兰乖巧地站得远远的不敢烦她。

      没一会,姚志强将礼品全部打好价,加在一起大约二十两银子。

      银子不多,乘于十也只不过两百两银子,问题是男方要肯退。

      姚志强又说:“那两小坛酒没有算在一起,因为那是集市上没得卖的。”

      小秋兰问:“那是什么酒?包装如何?”

      姚志强描述:“看起来像很贵的样子,白色瓷坛子,表面还有花,很小巧,两斤装,瓶口密封着。”

      小秋兰皱眉,这里平常吃饭用的都是粗糙的钵子,这酒坛子听起来好矜贵,里面装的究竟是什么酒?

      “酒在哪里?”她得亲眼看看。

      姚志强说:“爹爹抱到爷爷房里了。”

      小秋兰起身:“我们去看看。”

      她给爷爷买了礼物,回来后就知道被定亲的事,在气头上就把什么都忘了。

      小秋兰和哥哥带着王大力进了爷爷房里,老姚伯正侧身躺着。

      姚志强过去扶爷爷半靠在床上,老姚伯见王大力长得和他一个熟人很像,很有好感,便问起山里面的事,王大力一一作答。

      原来,老姚伯以前经常进山收山货,认识不少人,问起王大力的爷爷名字,老姚伯哈哈笑:“你爷爷王老爹和我是老相识了,那时我进山收山货,还全靠他帮忙。”

      王大力就说,等下次有空,他把爷爷带来和他叙叙旧。

      乐得老姚伯再次哈哈笑,这半年多来,今天是他最开心的。

      大孙女运气好,遇上王老爹这么善良的家人,真是上天开恩。

      只是,秋秋不满意她的婚事,是什么原因?

      她将酒坛子左看右看想做什么?

      第111章 扎稻草人(shukeba.com)

      小秋兰将买给爷爷的长烟嘴拿出来,老姚伯高兴之余,没忘记询问她:“给爷爷说说原因,你为什么不满意这门亲事?”

      爷爷是老古董,对她们姐妹还算和蔼,小秋兰大胆说出了心里话:“第一,他从小就病殃殃的,三步门都不出,我认为人有钱没钱,健康最重要。”

      老姚伯点头:“健康最重要,这句话很有道理,不过,你可以放心,绣姑这个人,口碑还是很好的,她做媒从不会乱吹乱说,她既然说李家少爷病已全好,那就肯定已经好了。”

      小秋兰张张嘴,想说好了又怎么样?很多病都会复发的!

      想想这句话不太厚道,她便说了第二个原因:“他找媒人来说亲,有点莫名其妙,我们又没见过面,又不是门当户对。”

      老姚伯就说:“你没见过他,不等于他没见过你,男人选妻,也不一定要门当户对。”

      其实很多男人选媳妇,会将女人的相貌放在第一位,秋秋一看就是美人胚子,长大和她奶奶一样,说倾国倾城也不为过,这些话老姚伯没有说出来。

      好吧,爷爷说的有一点点道理,她说了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他比我大那么多,等我长大前,他肯定会有女人,说不定还会有孩子,我宁愿穷点,也不要勾心斗角和其他女人抢夫君!”

      小秋兰的这种思想,老姚伯有点不满,有能力的男人才有三妻四妾,而女人就应该贤良淑德。

      不过他并没骂她,换了一个角度,口气有点强硬地说:“你现在这样想,长大未必也会这样想,所以这事就等你长大再说,以后不许再闹,也不许再说不满意这门亲事的话!”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08: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