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农女殊色》-第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可也不能因为他们一家,让大家都受他们拖累啊!许氏还好,何氏的脸色顿时就变得难看得不成,她本就是个冲动的性子,这会儿只觉得火气上头,顿时便呼喝道“娘还真没说错,咱们家这是娶回来一个丧门星,咱们陶家真是作孽哦!”

      这声音可不小,堂屋里几个爷们听得真切,陶正洪不用想都知道这是在骂谁,心里顿时有些不得劲起来,王氏又生个闺女,他也觉得不高兴,可老婆子骂骂就是了,怎么也轮不到何氏这个做嫂子的来骂,也亏得六儿不在,让他听到心里怎么想,这不是闹得老六跟老二心里起疙瘩么。

      “老二啊,得闲了管管你媳妇!”

      陶二平向厨房那边瞅了瞅,转过头来道“她这也没说错啊!娘不也是这么骂的嘛,爹之前也没说什么,这会儿怎么怪到孩子她娘头上!”顿觉得他爹这是不是偏心六平了,还堵气似的把头扭一边。

      陶正洪听着这话,再见他这动作,顿觉得心里一哽。

      随后又拿眼去看陶一平。

      陶一平见他爹看过来,笑了笑,却不接这话茬,而是转口道“根大叔家现在倒是消停了,今儿碰到他,还让我跟你说一声,说分家的时候,还请你也去坐一坐呢!”

      “根大叔家几个兄弟,如今闹得跟仇人似的,爹你去了可别乱说话,帮了一个岂不得罪另外几个,咱们一个村住着,得罪谁都不好啊!”陶五平瞄了一眼他爹的神色,开口道。

      “一大家子住在起闹得跟仇人似的,最终还不得分家各过各的,咱们这也是一大家子住着,不知什么时才能分家。”陶二平话音落下,就见兄弟与父亲,都定定的看着他。

      心里一慌,喃喃道“我这也没说什么啊,我就觉得根大叔家与其闹成那样,咋不早早把家分了,兄弟间还能有几分情谊,互相还能有个帮衬,如今这样成仇人了,都恨不得在背插两刀,还谈什么帮衬。”

      一时屋内静得落针可闻,陶二平也总算觉得有些不对劲了,缩了缩脖子,看看这个看看那个。

      陶一平却是紧紧的盯着陶正洪,生怕他气得倒仰了去,心想这个老二,往日还真没看出来,竟是这么个……二愣子。

      农女殊色

      第七章吵闹

      香朵儿一手拿着包草药,一手牵着四岁的香苗儿,走在前面,后面是老四香芹儿,在她身后是单手抱着二岁闺女香茉儿的陶六平,另一只手上抓着两只鸡,父女几个说说笑笑的走进院子。

      在屋里待得气闷的陶正洪,正站在屋檐下,虽说天黑尽,但借着月色,连着屋内的灯光,仍是依稀见到他手中的物什,开口问道“手上拿的是什么?”

      也没点名道姓,香朵儿走在最前,以为是问她,忙道“许婆婆知道我娘没有下奶,就给配了包药让我拿回来。”

      “不是问你。”陶正洪只拿眼看陶六平。

      “王氏说孩子没奶吃,拿了些钱去许家买了两只鸡回来。”陶六平老实的说道。

      他自觉得媳妇才生了孩子,吃两只鸡补补也没啥,家里几个嫂子生了孩子都有娘家送,王氏娘家指不上,自个掏钱买也没啥大问题,半点不觉得心虚,嗓门也没收住。

      直接让屋里的黄氏听了个正着,顿时气得不行,生儿子还好说,生个丫头还要吃鸡,立马气冲冲的跑了出来“有那闲钱不知道孝敬老人,她倒金贵得很,倒还吃上鸡了,有本事生个儿子出来,我就是把家里下蛋的母鸡宰了也不说什么,偏啥本事没有,一张馋嘴却是半点不亏。”

      黄氏中气十足,嗓门又大,这一通吼出来,简直震天响,就是家里屋子宽敞,关门闭户那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厨房里朱氏几个听得噤若寒蝉,就算骂的不是她们,但也深怕被黄氏牵怒。

      屋内王氏也听个正着,只脸上的神色却是十分平静,似乎外面的骂声与她半点关系也没有一般,手里该做什么仍做什么。

      倒是床上躺着的香枝儿,听着外面的叫骂声,眼珠子盯着屋顶转啊转的。

      “娘,这不是……没奶么!”陶六平慑于黄氏的威势,嗫嚅道,原本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这会儿也只剩下心虚气短。

      “生孩子没奶的多了去了,谁不是米汤糊糊将就着喂,一个丫头片子有什么可稀罕,倒还金贵上了。”黄氏怒骂道。

      王氏手里有钱,她是知道的,但她也没有无理到将儿媳的嫁妆都收到手里的程度,真要那样办事,家里几个儿媳,只怕早就对她不满了,那会像现在这样忍气吞声,只是王氏这样乱花钱,也是让她恼火,他们这样的人家,就算日子过得殷实,那也是一惯勤俭持家,真要大手大脚乱花,还能存下什么家底?就算六房全是丫头,实在不成,那不还可以过继一个不是,把家底掏空了算怎么回事。

      陶六平无话可说了,村里的孩子确实是这么养的。

      “婆婆说得对,香花儿,一会儿去你阿奶那里拿些米,熬了米汤喂香枝儿吧!”王氏开了门站在门廊下,随即抬头看向黄氏又道“至于这两只鸡,买来也不好浪费,索性这两日我就吃了,若真能帮着下奶,也不枉费花那些个钱,还能让香枝儿省下家里几个月口粮。”

      黄氏一时还没回过神来,她怎么听着,好处都让王氏占了去,既要问她拿米熬米汤,这鸡还仍让她吃到嘴里,顿时有些不乐意,正想说点什么,陶正洪却瞪了她一眼,到嘴的话立马咽了下去,她虽然凶悍,却也是因为有陶正洪为她撑腰。

      她这里没出声,在厨房里听了半天的何氏却是忍不住了,跑出门口道“这好好的鸡,咋说吃就吃了呢,养在家里下蛋多好。”鸡肉是好吃,可不长久,这两只鸡精心养着,每天捡两个鸡蛋,加上原本家里的,以后都不缺蛋吃了。

      这想法是不错,可却忽略了这鸡中王氏掏钱买的。

      王氏似笑非笑的看过来“二嫂说得没错,只这鸡吃着家里的粮食,若下了蛋我却捡了去,只怕各位嫂子心里都得起疙瘩了!”

      “凭什么让你捡了去?”何氏气急冲口而出,看向王氏那笑得一脸温婉的表情,心里直恨得牙痒痒,妯娌这么多年,她最痛恨的就是王氏这样的神情,以前起口角,也总是这么副模样,自己气得半死,她偏什么事没有,还总是不阴不阳接一句,还正戳在点子上。

      王氏又不说话了,就那么笑看着她。

      凭什么,自然是因为那鸡是人家拿嫁妆银子买的,你再怎么能说也不能把它说成是公中的,朱氏跟在后头,真恨不得点醒何氏的脑子,但凡脑子好使一点,也不能每次争吵都占不到便宜。

      “这鸡养在家里,也确实不太好。”朱氏开口道,鸡养在家里,吃公中的粮食,便宜占得这样直白,她肯定不乐意,笑笑道“六弟妹才生了孩子,也确实该补补,六弟,这鸡就拿去杀了吧!”

      何氏听着朱氏的话,就知道这鸡养不成,但听着说杀鸡,顿时就觉得满嘴满味都能闻到鸡汤香了,却也清楚,这鸡肉、鸡汤,再怎么着也吃不到她的嘴里,便很些不高兴。

      “就算是生了孩子要补补,可这鸡肉、鸡汤怎么着也该孝敬些老人,爹和娘也该吃一碗才是。”她就不想让王氏好过,凭什么她吃得满嘴流油,旁人就只能闻个味儿。

      黄氏听着这话,觉得有些不太好听,但若真能吃上一口,却也不错,毕竟一年猪肉倒是常吃,可杀鸡却没有几次。

      陶正洪却是咳嗽一声“我俩年纪大了,却还没老糊涂,鸡肉、鸡汤是好东西,却也没得与坐月子的儿媳抢东西吃的,以后这话就不要说了。”说着,严厉的看了何氏一眼。

      陶二平见他爹居然训儿媳妇,以前就算有什么不对的,也只会说儿子,训斥儿媳妇还是头一次,觉得何氏不会说话,让他在兄弟间失了面子,一巴掌拍到何氏后脑勺上,喝道“这么大一家子人,没见旁人说什么,就你一个人嘴多话多。”

      这一巴掌来得太没理,何氏不服气的嚷起来“我说什么了,我说什么了,我就说个孝敬老人还有错了?”夫妻多年,她也不十分惧他,更何况一家子人看着,犹其是几个妯娌都在,她也着实觉得丢了脸面,嘴里大声嚷嚷着,不依不饶的向陶二平挠去。

      “反了天了!”陶二平一时不备,脸颊被挠了一道,【创建和谐家园】辣的疼,顿时大怒,呼喝着动起手来。

      一时,整个院子差点没闹翻天去。

      农女殊色

      第八章回乡

      闹了一场,连左邻右舍都惊动了,纷纷过来劝解,让陶正洪大失面子,勉强将邻里送出门,站在院门口还没回转,就隐约听到人说是不是也要跟陶正根家一样,闹得兄弟成仇!

      听着这话,陶正洪脸几乎没黑成碳,这都说的什么话,这能一样吗,陶正根家是兄弟妯娌闹,他们家这是夫妻打架,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好不好!

      闷头回去坐在椅子上气了半天,想起这事的起因,跟兄弟闹腾也差得并不多了,心里越发不得劲,他自认处事公正,好好的一大家子,怎么就过不到一块儿去呢!

      “当家的,我瞧王氏越发不把咱们放在眼里了,老人都不知道孝敬了!”黄氏仍为那没吃到嘴的鸡肉憋着口气,愤愤不平道“六儿倒是好的,就是耳根子软,尽听他那婆娘的话,我好好的儿子,都让他给挑唆坏了。”

      陶正洪听着心里又是一堵,他之前说的话,都没听进去吗,他们是老人不错,下面小辈也该敬着,可儿媳妇才生了孩子,喝口鸡汤,他们还要去争这口吃喝,这还像话吗,传出去还要不要点脸了?

      再想想老婆子这话,竟是满满的怨气,儿子、儿媳有怨气还好说,毕竟他处理再公正,也不可能让人人都满意,但老婆子有什么可怨的,就为那一口没吃到嘴的鸡汤?

      想到此处,陶正洪只觉得心底一片灰暗,他做了几十年的当家人,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见识,再联想邻里之前的话,也觉得家里很像陶正根家闹腾前的样子,心里不由惶惶然,难道真要分家?

      儿子都是亲生的,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几十年,他是半点想分家的意思都没有,若儿子们心下不忿,最终闹得成仇,也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心里纠结得不成,至到第二天下地,脸上都没个好脸色,看他这样,别说儿子儿媳,就连孙辈的,都没敢在他跟前大小声。

      “爹,回家吃饭了,忙了一上午也该累了吧!”陶一平堆着笑上前“爹,你这还在生气呢,二弟两口子不懂事,你犯不着为他们气坏自个,不值当哈!”

      要说陶一平还是挺孝顺的,见他爹闷不吭声一早上,想见是气不顺,这会儿不免上前劝解几句。

      “唉,你们也是长大了,我是管不着你们了。”陶正洪叹了口气道。

      “嘿嘿,爹瞧你说得,咱们长多大,那还不是你的孩子,什么时候你都能管着。”陶一平嘿笑两声说道。

      听着这话,陶正洪才觉得心里妥帖不少。

      父子俩正说着话,突然听到“吁”的一声,抬眼看去,就见村口停着一辆马车,两人看着都觉得稀奇。

      他们这荒郊野岭的地方,来往最多的也就是驴车、牛车,马车还真是少见,不由都停下脚步,远远的往那边看去。

      没多久,就见车里下来个老者,说他老是因为他发须皆白,但看着腰背挺直,颇有几分壮硕,却又像个中年人,手里抱着个什么物什下了车来。

      陶正洪眼神不怎么好,隔得远也看不太清,陶一平却是看得清楚,那确实是个老者,手里还抱着个婴孩呢,倒是让人觉得奇怪。

      “这不是咱们村里人啊,跑来这是干啥,走亲戚?”陶一平纳闷道。

      “谁家这个时候走亲戚,家里忙都忙不过来,还有闲心招待客人?”陶正洪嗤了一声。

      是不是谁家亲戚,这还真不好说,人都到村口了,瞧着那四下打量的神情,陶一平不由开口道“看他像不识路,我要不要去给人引个路?”

      “我看你这是闲得慌。”话是这么说,不过他自个也抬步往那边去了。

      陶一平见状,立马跟上。

      要说村里,陶家是大姓,这满村子的人,八成都是姓陶的,就算不姓陶,那也是与陶家沾亲带故,故此,一村的人也都相处得极和睦,真要是谁家的亲戚找不到路,给带个路也没什么。

      只见车夫从车里卸下两个大箱笼,随后架了马车便离开了。

      带这么多行礼,还抱着个奶娃,看着不像是来走亲戚的“这位老哥,可是来村里寻亲的?”

      那老者却是打量起眼前两人,看了陶正洪片刻,又看向陶一平,脸上顿时涌现起笑容,转头看向陶正洪道“你是阿洪!”

      他一把年纪,多少年没人这么唤他了,不由抬眼仔细打量来人“你是……”

      那人都没作声,只这么笑看着他。

      “你是福生哥!”陶正洪一抚掌,脸上也露出激动的神色来。

      “没错,这么多年不见,没想到你还记得我。”周福生哈哈大笑道,想是相当的高兴。

      “这话说得,还是你先认出我来的呢。”陶正洪也很高兴。

      “哈哈,我认出你,是因为你这小子,长得跟你年轻时十分相似,不然,我还真没把你给认出来。”周福生十分坦诚的说道。

      “那也是因为你心里记得我,看着长得相似的,才会联想到这是我儿子不是。”陶正洪反替他开脱,随即又指着儿子道“这是我儿子一平,一平啊,见过你周伯伯!”

      陶一平没料到,居然还是认识的,忙恭敬的唤了一声“周伯伯。”

      “喛,好啊好啊,儿子都这么大了,想必孙子也不小了吧!”周福生笑着打趣道,随手解下腰间的一块玉佩,递塞给了陶一平“这个给你,我跟你爹啊,几十年前那也是最好的兄弟!”

      陶一平只觉得那玉佩冰凉冰凉的,拿在手里却烫手,不知该收还是不该收,这东西一看就不便宜,头一次见面就收这么个大礼,以后拿什么给人回礼啊!

      陶正洪扫了一眼儿子那没出息的样子,局促得像个少年,却不知这早已是少年他爹!

      周福生听着,也觉得高兴,多少年没见,这也没拿他当外人,这就很好,顿时觉得回乡来的决定,没有做错。

      农女殊色

      第九章重逢

      陶正洪二话不说将周福生领回家里,进到院子,便高声吩付道“老婆子,多做几个菜招待客人。”

      黄氏瞧着周福生那穿作打扮,那神情态度,就觉得不是一般人,也没多话,拿了些食材进了厨房帮手,她做菜的手艺是十分出众的,只是年纪大了,这些活计就做得少了,如今家里来了客人,要做几个好菜,深怕儿媳妇糟蹋了好东西。

      “娘,那周伯伯是什么人,以前也没见来过家里啊?”朱氏疑惑的问道,她是陶家长媳,进门最早,却也从没见过这门亲戚。

      “我这也是头一回见呢,不过倒是听你们爹提过几回。”黄氏想了想道“这人也是咱们村里的,只是十来岁就出去外面,几十年都没回来过,哦对了,你们根大叔跟他家有亲。”具休的黄氏也说不上来,只是陶正洪与之交好,时常跟她提起过,后来没有消息,时间久了也没再提起。

      何氏听着,双眼放光道“娘,这周伯伯穿戴得不一般,在外面混了那么多年,想必是发财了吧!”不过也不太像发财的样子,孤零零一个人,还抱着个孩子。

      朱氏听着她这么直白的话,淡淡的看了她一眼,许氏却是抿着嘴笑了一下,一句话没说。

      黄氏听着这话也觉得不顺耳,就算她心里也有点这样那样的想法,但谁平白的这么说出来,有时候心里想想是没什么,但话说出来就太掉价了,直觉得何氏上不得台面,不由瞪了她一眼“话这么多,好好【创建和谐家园】的活。”

      何氏听着,觉得委屈,明明这话题是大嫂挑起来了,娘却只说她话多,却也是不敢再多说。

      “福生哥,这孩子是你孙子么?”陶正洪瞧着睡得正香的孩子,有些好奇的问道。

      这孩子瞧着也就两三个月大点,一个老头子带着这么点大的孩子赶路回来……

      “我在外面也成过亲,不过她去得早,没能留下一男半女,后来也无心续娶!”周福生叹息道,说到过去语气中似颇有怀念,低头看着怀里的孩子,轻声道“这孩子是我前些时日捡来的,我如今也就一个人,养个孙子在身边也好……快四个月大了,只是我从没养过孩子,初时还白白胖胖的,现在看着,却是瘦了不少。”

      “这孩子是你捡来的啊!”陶正洪听着十分惊讶,这么抱着不离手,还以为是亲孙子,不过也没太过意外,很多人家日子过不下去,将孩子扔了的大有人在,只是多数是扔女孩,扔男孩的少,随即也跟着叹道“你这情况,能养个孩子在膝下也好,就算不是亲生的,你把他养大,这也是恩情,以后都得好好孝敬你,养老送终也有个人。”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05:5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