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农女殊色》-第1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每天跑来跑去的锻炼身体,倒仍比不得如今的强度,不过周福生这个度也把握得极好,并不会让他们累狠了,却也让他们不轻松。

      小石头看着,倒是比她要好些,她还坐在地上,小石头却是已经去倒了一碗水端过来“妹妹,喝水歇歇!”

      “嗯嗯!”香枝儿自是又累又渴,这大热天儿,一番运动下来,也是大汗淋漓,也不跟他客气,端着碗就咕咕咕的喝了个干净,随后抬起笑脸“谢谢石头哥哥。”小石头接过空碗,冲她咧嘴一笑,也不多话,又去倒了开水自个连喝两碗,这才放下,往旁边一坐,神情颇为惬意,冲香枝儿道“枝儿别坐地上,地上脏,过来这边坐。

      ”说着拍拍身旁的大长条凳。香枝儿应声,却是动也不动,累得有些不想起来,小石头见状,便过去扶她。

      农女殊色

      第四十六章睁眼瞎

      “你这里不对,下针太稀松了些,绣出来就不好看,拆了重新再来。”王氏指点道“你看看这个,针角紧密些,绣出来的花样更逼真。”

      那小姑娘听闻,两相一对比,果然自己的绣得不好看,也没多话,就动手拆了,准备重来。

      看对方很是受教,王氏满意的点了点头,都是庄户人家的姑娘,本性都是勤劳纯朴的,家里花钱给她们学刺绣,自然也都是一心向学,没有一个是偷尖耍滑的。

      王氏看向下一个,小姑娘自觉的将手中的绣递到王氏跟前,双眼紧盯王氏的动作,神情略有些紧张,估计是怕王氏说她绣得不好。“菊花绣得不错,只是这颜色搭配得不太好,叶片选浅绿色看上去会更鲜嫩,深绿就显得老气了几分,下次选色的时候要留意一下。”总体看上去还是挺满意的,王氏含笑

      鼓励道“针角匀称、紧密有度,可见是下过苦功的,继续努力下去,定会绣得更好。”

      “谢谢王娘子。”那小姑娘一脸喜色,连连道谢。其余姑娘都称嫂子、婶子的,听到这个称乎,王氏不由仔细看了一眼,发现这是村里的一户外姓人,姓江的,这姑娘名唤江水妮,今年十二岁,模样儿生得倒也齐整,主

      要还是肯下功夫练习,在一干女孩儿当中,也算是佼佼者了,也正因为此,王氏对她越发的印象深刻起来。

      王氏却是抿嘴一笑“谢我做什么,我都是一样的教,你学得比别人好,那也是因为你在这上头格外用心的原故,要谢也是谢你自己。”

      江水妮听闻,略显羞涩的垂下了头。一众女孩看她得了夸奖,均是露出羡慕之色来,能让她们花钱来学,自然都是下过决心要学好的,只是谁也不认为自个偷了懒,却学得不够人家好,也只能是天赋不如人

      了,但要让她们承认比人笨,却是谁也不认同的。

      王氏也不管众人心中怎么想,依次又指点了几个,随后一抚掌道“时辰也不早了,大家都回去了吧,老规矩下响儿不想过来的,就自个在家里练着。”

      众人听闻,均没有异意,站起身来收拾起自个的针线篓子来,一个个的小姑娘,便伶伶俐俐的走出门去。王氏待人都走光了,略收拾了一下,便抬脚厨房走去,快午时了,看看饭食有没有做好,只才走到门口,就闻到一阵香味儿,不由微微一笑,问道“今儿中午咱们吃什么

      ?”

      “娘你忙完了?”香花儿招呼一声,就回道“做了面疙瘩,香枝儿这两日总跟我嚷饿,我想这个吃了顶饿一些。”说完,有些不好意思的垂下了头。村里一般人家,农闲季节,都是吃点稀粥配青菜,随便凑合着一顿,要说别的村一般吃两顿,他们村里日子过得好,大家都是吃三顿,她今儿竟还做面疙瘩,吃得太好了

      一些。“这个确实顶饿。”王氏朝锅里看了一眼,沸水卷着面疙瘩翻腾得厉害,老三香草儿坐在灶前烧火,灶头放着炒好的青菜炒腊肉,旁边还有一大盘凉拌的野菜,闻着味儿倒

      挺香。王氏前后扫视了一遍,开口道“手艺越来越好了。”随后看到香花儿垂着的头,便又笑了“咱们又不是穷得吃不起饭的人家,吃点东西还要算计好了才下锅,你如今管着

      咱家的伙食,想吃什么就做什么,没什么不对的。”

      香花儿一听,顿时高兴的重重点头,之前一大家子在一块儿住着,六房的人都不讨喜,香花儿也是时不时就被人叼难着,难免就有些勤小慎微。

      “怎么是草儿帮着干活,朵儿跑哪儿去了?”王氏屋里屋外看了一眼,别说香朵儿,其余几个也是不见人影。几个女儿都跟她学刺绣,但除了香苗儿外,另外几个似乎都有些坐不住,香枝儿太小,香花儿太忙,这两个不说了,其余几个她都想好好教的,犹其是香朵儿,已是十岁

      年纪,正是该好好学点手艺的时候。“那丫头最近得闲了就往外跑,我也不知道她跑哪儿去了。”香枝儿去了周家,其余几个妹妹都大了,完全不用她照看,也就由着她们自个玩了,她还真不知都跑哪儿玩去

      了。王氏听着,不由皱了下眉,以前她得闲时,还时常拘在一处做点活儿,现在她忙起来,倒是把几个闺女都放养得野了,她可是知道的,针线只做了半个时辰,几个丫头就

      跑了,好在香草儿还算懂事,知道帮着她大姐干点活儿。

      “二姐估计是找方哥哥玩了,前儿方哥哥还教二姐认字呢,二姐回来还教了我。”香草儿插嘴说了一句。“那个方哥哥?”王氏几乎是立马就问道,但问完就想起来了,村里只有一户姓方的人家,寡母带着儿子,那位母亲很是有骨气,送了儿子进学,家里有些田地都是佃给人

      种的,母子俩日子过得不好不坏。

      “这么说,你也是认得两字的人了!”王氏打趣了香草儿一句。

      香草儿有些不好意思的嘿嘿直笑“那还不是二姐教我的。”王氏也是识得几个字的,但她那点本事,在真正的读书人眼中,那是差得太远,况且乡下地方,多数人都是不识得字的,就算她识字,也没有多少用处,对于识字这个事

      儿,她也并不怎么看重,所以并没有刻意的来教女儿。况且以前她也是不得闲,每日忙里忙外的,婆婆黄氏还有几个嫂子,都是见不得她得闲的,除了坐月子外,她一年到头,还真没什么闲功夫,所以很多事情都顾不上,就连刺绣的活儿,都没寻着空做起来,以至于分了家之后,别人才知她还有这手艺,自然就顾不上教女儿了,况且几个女儿也是不得闲的,开春挖野菜,入夏就得去地里拔

      草,入秋后还得去地里拾散落的谷粒儿……倒也是提醒她了,能认字那也是个好事儿,不只望能有多大才华,不做睁眼瞎就好了。

      农女殊色

      第四十七章做工

      过了一阵,几个丫头陆续回来,天气热起来,也不知去哪里疯跑了,个个都一身的汗,王氏瞧着,没好气道“肚子饿了就知道回来了?”

      知道王氏不会跟她们较真,几个丫头笑嘻嘻的唤娘。

      香花儿侧是打了盆水出来,让她们各自洗把脸,随后又四下一瞧“枝儿怎么还没回来?”

      “不回来定是周爷爷留她吃饭了,一准儿饿不着她。”香芹儿笑嘻嘻道,在几个姐妹中,她生得最为白净,笑起来的模样儿,十分讨人喜欢。

      王氏也往院门外瞧了瞧,确实没见到小香枝儿的身影,笑了笑道“这丫头也是跟你们学着一样不着家。”“那是跟我们学的啊,她本来就不着家,整天跟小石头跑得不见人影。”香苗儿嘻笑道,她是几个姐妹中最能坐得住的,奈何年岁不大,也有些玩性,姐姐们一唤她,她便

      也跟着一起跑去玩了。

      “我不在家,你们就背着我说我的坏话。”香枝儿好巧不巧,走进院门就听到这话,顿时表达不满。“哟哟哟,枝儿回来了,娘,你瞧她这小模样,还说我们野得没边,那是娘没瞧见枝儿现在这模样。”香朵儿笑嘻嘻指着香枝儿说道,家里的姐妹,还有比她更野的,顿时

      痛快了。香枝儿运动了一个上午,用汗流浃背来形容都不为过,出的汗才干,衣衫便又汗湿,那一身的汗臭味儿,迎着风她都能闻道,且不说别的,只看她一身衣裳皱巴巴,头发

      也乱糟糟的,脸颊还贴着几络发丝,这形象还真好不到哪里去。

      她累了一上午,不过年纪小,之前也时常跑动着的,精神头还足着呢,听香朵儿那话,也不以为意,小跑着到香花儿身边“大姐,我要洗澡!”

      “你这一身味儿,也确实该洗了。”香朵儿伸手在鼻前扇子了扇风,显见是被醺着了。

      “你这丫头才干净几天,就知道嫌弃妹妹了。”王氏伸出手指头戳了她一下。香朵儿笑嘻嘻忙往一边儿躲,让王氏的手下落空,王氏也不与她计较,而是转头对香花儿道“给你妹妹弄点热水洗洗,大中午洗一下没事,晚上就不要洗了,洗得太勤容

      易生病。”

      香花儿应了一声,忙转身进了厨房准备热水,家里几个妹妹,都是她一手照顾的,做这些活儿手熟着呢。

      “娘,我下午还一身汗,你也不让我洗澡啊!”闷一晚估计都得臭了,香枝儿有些闷闷的问道。

      “那你就省事些,别把自个弄得一身汗,村里的男娃儿都没你这样野的。”王氏伸出指头点她一下,几个闺女都回来了,她也不再惦记往门外看。

      没一会儿,几人都收拾干净,在王氏身边围了个圈儿。

      “都洗干净了坐着歇一会儿,等你们爹回来就可以开饭了。”王氏看着几个女儿收拾好了,便开口道。

      “爹去哪儿了?”

      “菜园子里锄草呢!”

      “这大热天的跑去锄草,咋不早晚没太阳的时候去锄呢?”香枝儿疑惑道,这大中午的太阳最晒,一不小心就中暑了。

      “看你就是个什么也不懂的,正是要太阳大的时候锄了草,那草直接被晒死了,就不能再长出来呢!多学着点。”

      “哦,原来是这样。”

      没多大会儿,陶六平便扛着锄头回来了,也是一头一脸的汗,才进到院里放下锄头,香花儿就拧了个湿帕子递到他跟前“爹,天儿热,快擦把脸,凉快一点。”

      香枝儿顺手拿了把扇子,颠颠儿跑过去“爹,你热了吧,我给你打扇。”说着,扬起手使出吃奶的力气,猛的给陶六平扇了几下。陶六平就着湿帕子抹了把脸,随即便感觉到一阵凉风扇来,顿觉得周身都爽快了,大笑着一把将香枝儿给抱了起来“咱们香枝儿可真懂事,知道帮爹爹打扇了,比你几个

      姐姐都强。”

      “这个小马屁精!”香朵儿瞧着,嘴里嘟嚷了一句,却也没闲着,端了碗凉着的开水,递到陶六平跟前“爹,渴了吧,喝水。”

      ¡°ÚÀÚÀ£¡¡±ÌÕÁùƽÉìÊÖ½Ó¹ý£¬ÑöÍ·¹¾¹¾¹¾¼¸¿Ú¾ÍºÈÁ˸ö¸É¾»¡°ÕæÍ´¿ì£¡ÔÛÃǼҵĹëŮտÊÇÒ»¸öÈüÒ»¸öµÄ¶®Ê¡£¡±

      香朵儿得了夸奖,顿时笑容满面,冲陶六平怀里的香枝儿挤眉弄眼。

      香枝儿看得好笑,她二姐这性子也真是,跟她一个二岁大的奶娃儿比,也不怕掉价,这争强好胜的性子,还真是不知怎么说她的好。

      “回来了啊,快进屋里来歇会儿,这大热天的,也不知道早点回来,地里的活儿那有能干完的时候,这大太阳也不怕给晒坏了。”王氏嗔怪道,话里话外都透着心疼劲儿。“嘿嘿!”陶六平嘿笑两声,随即道“在地里的时候遇到大哥,他说让我明儿跟他一起进城做工,我想着家里就你们娘几个,就想赶着把那点草锄完了,也省得你们再去忙

      活。”

      “明儿进城里啊,可知道是做什么工,若是太辛苦的活儿,就推了吧,咱们现在也不指着这些过活。”男人不在家,诸般事都不方便,况且,她也是真心心疼陶六平。

      “能有多辛苦,往年咱们不也都是一样做过来的么,你不是说闺女大了要存嫁妆嘛,我受些累也不怕,只盼着她们能好就成。”陶六平仍是一脸笑模样道。

      有时候他觉得闺女也未必比儿子差,就好比刚刚进屋,几个闺女上前侍候着,若是儿子,早不知野哪儿去了。

      “看你,当着孩子的面,混说什么呢!”王氏嗔怪了一句,倒也没再说什么,确实如他所说,往年都做惯了的,如今还算年轻,多做点也不值什么。

      “既然是跟着大哥,那就去吧,我帮你收拾几件衣裳,可有说什么时候回来,我跟你说,活儿干完了就早些回家来,家里咱们娘几个都惦记着你呢。”王氏叮嘱道。“知道,知道,我不也一样惦记你们嘛!”陶六平吭哧吭哧的说道,当着闺女的面儿,竟有些不好意思。

      农女殊色

      第四十八章兄弟关系

      朱氏在屋里帮着收拾出门的衣掌,一边跟陶一平闲话,听闻他还叫了陶六平一起,手下的动作不由顿了顿,分家后这两年的日子过得极为舒坦,大郎也娶了媳妇,如今正

      帮二郎相看着,就是三郎也十六岁,长大成人也可以相看人家了。

      “你咋叫了六弟一起,我还指望你把三郎也带上呢!”朱氏不动声色,心里却有几分不满,分了家,那就是各过各的日子,帮衬兄弟可以,却也不能顶到自家儿子前头。

      “家里男人都出门了,就留你们娘几个在家,我不放心,让三郎在家看着点,阿爹阿娘跟前也有人使唤。”陶一平出声道。

      朱氏并不觉得有必要将小儿子留下,但男人做好的决定,她一向不会驳他的面子,想了想不去就不去吧,闺女已是十二岁,也该为她打算一下。王氏最近这段时日闹得风风火火的,他们就隔个墙壁,又岂会不知道的,朱氏自也有心想将女儿送去学学刺绣,但想到半年便是一两银子,倒也能拿出来,可是却不想便

      宜了王氏,毕竟他们这原本也是一家人,给银子有点说不过去,但不给吧,分了家就是两家人,也说不过去。她这心里一直就在纠结着,不管怎么说,她是一定要将女儿送去学学的,学好学坏不论,总归也能学到点东西,而银子她也不想给,如今倒是有机会了,自家男人带了陶

      六平去做工,怎么也欠个人情吧!这样一想,便再没说什么不得体的话来,想着王氏竟还有这样的本事,六房的日子倒是过起来了,随即抬眼瞄了眼二房的方向,眼里隐隐有些不屑,人家分家都是把日子

      越过越好,惟有二房一家,这日子过得有些乱糟糟。妯娌几个关系并不怎么好,原本住在一起十几年,各种矛盾也是不少,若非上面老两口处事还算公平,不然早就闹腾开了,如今分了家后,兄弟几个倒也时常一起说说话

      £¬¼¸¸öæ¨æ²È´Ö»ÊǼûÃæ´ò¸öÕкô£¬Áô¸öÃæ¶ùÇ飬˽ÏÂÁ¬´®ÃŶ¼¼¸ºõûÓС£

      离别在即,朱氏自不会惹自家男人不痛快,况且心里又另有盘算,就没再说这些,动作利索的收拾好几件衣掌,给抱包成一个包裹。

      才刚刚收拾好,黄氏便在门口唤人了,朱氏片刻没逗留的开了门“娘,这时候有啥事啊!”

      “明儿一平要进城,我收拾了些东西,带了给七平拿去,他们在城里,一年也少有回来的时候,也不知这日子过得如何……”

      人家有吃有喝,风吹日晒不着,日子过得好着呢,那用你操这闲心,朱氏偷偷翻了个白眼,却也不敢出言反驳。看黄氏神情中满是关怀备至,朱氏越发有些气心酸,明明分家后,两老就是跟着他们大房过活,偏偏把个老七看成个宝,有什么好东西都留着给他,老七一年到头就回来

      那么几次,也不见他拿什么好东西回来孝敬的。黄氏却不会去理会朱氏是什么心情,只转头对陶一平道“你们去了城也,得闲了也去瞧瞧你七弟,看看家里有什么活儿,有搭把手的,也帮着做一做,他读书人没力气,

      这上面可比不得你们几个哥哥……”

      “娘,你放心,我都省得呢!”陶一平连连点头应着。朱氏很想跳出来说,兄弟几个是去城里做小工的,可不是去帮人家平白做下人,再说,他们农忙时节,也不见人家回来搭把手的,但看黄氏的神色,却是话到嘴边又咽下

      了,黄氏的虎须,倒底不敢捻。

      黄氏唠叨的念了一大堆,陶一平没有二话,不停的点头全都应下来,他是个孝子,在父母跟前向来没有二话。待黄氏终于说完了,这才转过头来扫了一眼朱氏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心里想什么,定是觉得我心眼偏得没边了,可你们也不想想,家里就出了这么一个读书人,以后

      你们兄弟几个靠着他的地方还多着呢,现在我们两老口还在呢,送点东西都有意见,以后我们两老眼一闭,是不是就打算老死不来往了?”

      陶一平一听,顿时吓了一跳,忙辩道“娘,我们可没这意思,你老别乱想,老七可是我们的兄弟,你想给点啥就给点啥,我们一点意见没有。”“县城离咱们村里远,你们兄弟几个平常也不见面,再不时常送点东西去,这情份是不是就更淡了,现在还有我们两个老不死的在,老七他也不敢不回来,但我们去了后呢

      ?就你们这样行事,好好的关系也得给你们弄没了,以后要有什么事,还能指望着谁去。”

      就是亲兄弟,那也要分个关系好与不好的,更甚至还有仇深似海的,她是偏心老七不说,可也真心为他们打算不是,兄弟关系融洽,以后有什么事都能搭把手不是?陶一平听着,还真觉得有理,要是没有黄氏交代,他还真没打算去老七那里,老七是兄弟没错,他们小时候关系还是极亲近的,只是后来读书,离家远了,再后来成了亲,各过各的日子,到现在分了家,那就是两家人,关系自然就没有以前那样亲密,再加上他娶那个媳妇是城里人,那眼神看人都望在天上,他又不是犯贱,又何必上赶子

      去看人家脸色。但听自家老娘这么一分析,似乎还真是这么一回事,老七是读书人,家里最出息的一个,又有秀才功名在身,他们农户之家,要出点什么事,找他一准儿能办妥当,且因

      为有老七在,就是里正对他们一家,那也是颇为客气的。

      很快就想通这关窍,陶一平神色一正道“娘,你说得对,以前都是我想歪了,我以后会跟七弟好好亲近,你们两老放心。”老大就是这点好,知错就改,黄氏顿时出个笑脸来,连连点头道“我们老了,以后你就是当家人,什么事都要放在心里我想一想才好,别尽听那不知事的女人吹枕头分,

      头发长见识短的,又能知道什么!”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16: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