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听到金斗说林家去人了,眉头一皱,不过没说话。
只吩咐江氏:“今天晚饭早点做,金斗他们赶了半天的路,想来也饿了。”
江氏看了一眼张婆子,见她点头了,才答应着去灶屋忙活去了。
王永平知道爹肯定要将今日办的事情跟娘交代一声,这些事情,小孩子家的还是不要知道的好,也就拽着几个侄子在院子里说话。
金花被王永珠先前那一手吓得现在看到老姑,都还腿肚子打哆嗦,跟在江氏后面早就进灶屋去了。
王老柱如今什么事也都不瞒着老闺女,也不避讳的让她跟着进了屋,坐定后,才从怀里掏出一张契书来,递给张婆子:“好生收起来,等过几日去县城找老三帮忙,去官府记个档就好了。”
张婆子虽然不识字,可契书这样重要的东西还是认识的,惊喜的压低了声音问:“办成了?”
王老柱点点头,用手比了个二,又比了个三。
张婆子大喜,这上好的水田,一亩就要六七两银子,还没处买去。
旱地便宜些,可李家的旱地她知道,李金虎两兄弟伺弄得精心,也是好地最少也要三四两银子吧,这么一算,自家可是捡了大便宜了。
美滋滋的将契书放到箱子最下面,锁好了箱子,才想起一件事:“那地里的庄稼呢?归谁?”
如今那地里可都种着庄稼呢,这不分清楚,谁去伺弄庄稼,到时候收了算谁的呀?
王老柱敲敲烟袋锅:“都说好了,分给谁家就谁伺弄,到时候地里的出产,分五成给金虎和金狗也就是了。”
张婆子一算,那也是自家占便宜啊,心里越发火热起来,这有田地就有出产,只要有田地在,就不怕饿死。
怎么才能给自家闺女寻摸两亩好地呢?七里墩本来就地少,谁家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卖地,那是败祖业,被人戳脊梁骨的事。
李大贵家这事是多少年碰不到一回,不然为啥李家族长为啥后来那么痛快的答应,一是知道李大贵家李金龙已经废了,再也翻不起风浪来,二当然是对李大贵家的田地动了心思,为了田地,宁愿背后被人嚼几句舌头。
张婆子只想到这好不容易出来了几亩地,可惜早就被人盯上了。
心里只可惜。
就听到王老柱慢条斯理的开口:“闺女啊,宋家后生这次给我们王家可帮了大忙,我跟你娘想着,得备上厚礼谢谢人家。我跟你娘商量的是,将李家那两亩旱地便宜转给宋家——”
王永珠听到这里一愣,这么大方?两亩旱地,就算便宜转给宋重锦,那也是好几两银子,就算爹舍得,娘会舍得?
看向张婆子。
张婆子正一脸肉痛,看闺女看过来,没好气的道:“你以为爹娘舍得啊,如今这田地拿着银子都买不着,就算是旱地,那也难!可宋家那小子这次帮了这么大的忙,不拿出点好东西来,能说得出去吗?再者,还不是为了你个小祖宗!那宋家小子再对咱们有恩,可毕竟两家退过亲,不赶紧把人情给还了,以后就越发说不清了。你将来还要嫁人呢,咋也不能跟宋家牵扯上!你啊,这次就算了,以后少跟宋家那小子来往,面都不要见,话也不要说,听到没有!”
王永珠很想说,你闺女我最大的任务还指望人家完成呢,面都不要见,话也不要说,估计闺女做不到啊!
可怕说出来【创建和谐家园】了张婆子,反正这个爱情任务没期限,先拖着吧。
因此毫不心虚的,十分乖巧的点点头:“我都听娘的!”
张婆子这才觉得心痛被安慰了一点。
那厢王老柱就开口了:“宋家后生没要!”
啥?王永珠和张婆子都怀疑自己听错了。
“他没要!说是要了也是便宜宋家人了,干脆不要!”王老柱重复道。
“他没要?”张婆子一跳三尺高!
“小声点,小声点——”王老柱忙拉住张婆子,这一嗓子,半村子只怕都听到了。
果然院子里的王永平就起身问:“娘,出啥事了?”
“没事,没事,你娘扯到筋了——”王老柱随便找来个借口搪塞了过去。
回头,张婆子气哼哼的坐在炕上:“我就看宋家那个小子不对,你说,他是不是后悔了,知道咱们家珠儿的好了,反悔了,想借着这个恩情,到时候逼着咱们答应他们的婚事?不然为啥有地都不知道要,莫非是个傻子?”
王永珠觉得张婆子真敢想,这要是搁在后世,绝对是写小说的一把好手。
当初宋重锦可是说死都不娶王永珠的好吗?好不容易退亲了,逃离火坑了,有多想不开,又要跳回来?天底下又不是只有自己这个一个姑娘了!
看宋重锦那样子,也不像脑子被门夹坏了的啊。
“娘,你想多了吧!说不定就是人家说的,有了地也便宜了宋家的那些人,有他那个娘在,那地跟宋家的有什么区别?换我,我也不要地,还不如拿点银子,自己藏着实惠!”王永珠劝。
这话提醒了王老柱和张婆子。
两人对视一眼:“莫非宋家那后生也是这么想的,只是不好意思开口?”
张婆子来了精神:“当家的,要不咱们给点银子试试?”
王老柱狠吸一口烟:“说得轻巧,这银子给少了不合适,给多了咱们家如今哪里拿的出来——”
这倒是个难题,如今手头的那点银子,就是李家的赔偿银子,二十来两,其中五两交了药费,十两还给了王永珠,说是给她自己存着,将来的嫁妆。
满打满算,手里就剩下五两。
还要留着给王永富后面抓药,家里也要有点钱防备着出点啥事,那银子确实不能动。
第一百五十二章 主意
当然,至于张婆子藏起来的私房钱,那是传说中的,大家都知道存在,可是同样也都知道,别指望张婆子拿出来的所谓的棺材本。
就不要想了!
王永珠见爹娘都为银子发愁,想着自己本来就卖黄松菇和张婆子偷偷藏了十两银子,后来又把以前卖的钱都补给了自己。
自己的私房钱瞬间就达到了二十两。
如今已经是王家最有钱的人,估计也是七里墩最有钱的没出嫁的闺女了。
突然觉得自己好土豪!
身为七里墩最豪的闺女,怎么能看着爹娘为钱发愁呢?
有什么可愁的,不就是银子吗?闺女给!
王永珠财大气粗的站出来:“娘,我有钱啊!你前儿个不是给了我十两么,我的就是爹娘的,就拿那十两银子去就行了,何必为难。”
王老柱眉心一动,有几分动心。
张婆子却突然灵光一现,脑子里冒出个主意来。
当下故意推辞:“胡说,那是你自己挣的嫁妆银子,我跟爹怎么可能动你的嫁妆钱?家里现在这样,要是用了你这银子,估计一时也没法给你补上,到时候你出嫁怎么办?不行,不行,我跟你爹再想想法子!”
王永珠心想,都还没脱贫致富,没立业,成哪门子家?嫁哪门子的人?
虽然她也觉得张婆子是乱想,宋重锦对自己肯定没啥别的想法,可也要防着,万一哪一天,宋重锦遇到了什么事情,需要王家帮助,而代价是王家付不起的时候,怎么办?
所以这种人情,能还还是早还吧。
因此积极的劝说:“娘说的是什么话?我是娘生的,娘的血肉化成奶水喂我,爹和娘又辛苦将我养这么大,没让我吃一点苦。别人家的姑娘过得是什么日子,我过得是什么日子?我再糊涂也知道爹娘对我是掏心掏肺的好。如今爹娘为银子钱的事情烦恼,做女儿的自己存着私房钱不拿出来,那还是个人吗?再说了,如今咱们家是有困难,可咱们家这么多人,只要齐心,劲往一块使,就不信挣不来好日子!我说过,要让爹娘享我的福呢!这十两银子就算爹娘先享受了!莫非爹娘非要跟女儿这般生分不成?”
一番话说得,张婆子眼圈都红了。
又勾起了那点子不快,自己生的那些孽障,哪个不是用血肉化成奶水喂他们长大,不是拼了全力养大的。
却没一个人记得这恩情,眼里只看到父母的偏心和不是。
不说张婆子,就连王老柱,这个大男人,听了闺女这话,都忍不住心里又酸又甜。
他自认为还是一碗水端平的,对家里的一切和几个儿子,心里都是有安排的。
老大老实,又是长子,将来是要养老的,最为信任。
老二聪明,读书的好料子,如今又是秀才,他最为器重。
老三打小就是个坐不住,喜欢往外面跑的性子,加上在中间,平日里总忽略,可他半年半年的不着家,媳妇孩子,还不是自己这个爹给养着。
老四性子直,可有力气,只要自己给这个儿子把好方向,他找个好媳妇,将来的日子肯定也能过得红火。
就连老闺女,虽然没几个儿子重要,但是他也纵容了老婆子疼爱,还给她私下攒嫁妆。
自己一番苦心,多年的筹划,临到老了,出事的时候,才发现,儿子们个个有自己的心思,都靠不住。
那种挫败感,实在是让王老柱被打击的不轻。
现在听到闺女这贴心的话,王老柱都觉得难怪人家说闺女是贴心小棉袄,这话听了就是熨贴舒服。
咳嗽一声,才勉力保持正常的语气:“看你这孩子说得,爹娘把你们生出来,自然要把你们养大的——”
张婆子却打断了王老柱的话:“当家的,既然闺女这么孝顺,咱们不接,倒是让闺女不好想了。不过,爹娘也不能就这么白要你的银子,你是闺女,这孝敬享福的事情,你上头还有几个哥哥呢,咋也轮不到你!银子,咱们先接了,只是不能让闺女吃亏,我倒是有个主意,只是——”
说着为难的看了一眼王老柱。
王老柱吸一口烟:“啥主意?”
张婆子小心翼翼地道:“我是这么想的,你看啊,本来我们是打算便宜卖两亩旱地给宋家小子的,如今那小子不要地,我们才要给银子。不如咱们就当是闺女出了十两银子买了这旱地,说起来,这旱地也就值钱六七两,闺女给十两,还算咱们占闺女便宜了,当家的,你觉得咋样?”
王永珠傻了,我的亲娘啊,您这脑回路是怎么转的啊?真敢想啊!
如今这世道,哪里有还没分家,儿子名下都没田地,就给闺女先买地囤着的啊?
亲娘耶,你这是要上天啊!
不行,这事要是办了,先不说王老柱同意不同意,就是真这样了,本来大哥一家就说偏心了,这么一弄,这家庭矛盾就别调和了,你要说直接散伙分家也就算了,可张婆子目前是绝对不会同意分家的!
这以后兄弟姐妹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自己和张婆子还不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啊!要知道,不管是亲情还是什么情,都不能用利益去试探的。
王永珠此刻还不知道张婆子对几个儿子是彻底绝了心思,还担心张婆子为了自己太过分了,日后想回转跟儿子们缓和关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把事情都做绝了,已经没有回头的机会了。
所以立刻表态:“别,我不要!没有哥哥们都没有,先给我这个没出嫁的闺女买地的道理!”
张婆子急了,不着痕迹的轻掐了一下不知好歹的闺女,真是个傻的,这个时候不要,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了。
只要田地到手,家里的哥哥嫂子再说啥,理他们作甚?有田就有底气啊!
咋这么笨啊,这个傻闺女!
反正老大他们不是都说自己偏心么,自己就撒开了偏心给他们看看。
王永珠也很想摇醒张婆子:亲娘啊,你这么干,是想除了自己这个亲闺女,将一家子人都推到对立面吗?
如今王家的平衡,在于几个儿子间虽然都有小心思,可都互相顾忌着,加上张婆子的手段,虽然偏心自己,可没有动到根本上的利益,才能维持平静。
田地这样的根本利益,一旦牵扯到,只怕县城里的王永安都要惊动了。
到时候就不好收场了,而且说出去,也都要说张婆子的不是,这是何必呢?
想要田地,等她再赚点钱,高价买两亩也不是没可能,何必做得把话柄落在人家嘴里呢?
母女俩眉来眼去的,一个要塞,一个拒绝。
眉眼官司半天了,一直被忽略在一旁的王老柱才咳嗽了一声:“这事,我看行!”
第一百五十三章 算盘
“啥?”王永珠还以为就张婆子失了智,咋一贯精明的王老柱也智商掉线了?
王永珠和张婆子都惊讶的一起看向王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