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农女倾城》-第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回到家上房已经吃过饭了,二房的人也自己做了饭吃了。景灏和景杰在西厢房的厨房正在烧火,锅里正烧着热水。

      看见晓儿回来景灏很高兴:“姐姐,你终于回来了,我和景杰烧了一锅热水,你先洗个澡?”

      晓儿摸了摸俩人的头:“灏儿杰儿真乖,姐姐先不洗,我抓了两个野鸡,姐先把鸡杀了,把饭做了,爹和四叔四婶他们该回来了。”

      晓儿回房间将湿衣服换下来,重新穿上干净的,然后又来到厨房将鸡杀了,景灏和景杰想帮忙拔鸡毛,晓儿便切好了一些姜丝,放在瓦锅里,加入空间水,让两人在小炉子里熬姜汤。

      自己则将鸡杀好,剁好,又将米下了锅,让景灏看好火,然后又去菜园子摘了一些小白菜和黄瓜回来,洗干净。这时饭差不多熟了,便让景灏退了火,让余温将饭焗好。

      她打算做三个菜:栗子鸡,蒜蓉小白菜和鸡杂炒黄瓜。

      菜做到一半,沈承耀他们便回来了,几人都是全身湿透。晓儿让他们先去洗澡:“爹,四叔四婶,哥,你们先去洗个澡,水景灏好景杰都烧好了。他们还熬了姜汤,你们洗完就喝碗姜汤,去去寒气,然后再吃饭。

      第十八章 抢收完毕

      沈承耀见晓儿自己就能做好饭菜,心里又是欣慰又是心痛。卢氏本来还打算回来再做饭呢,谁曾想,晓儿一个半大的孩子也能将饭做好,两小的也知道烧水,熬姜汤,心里也是挺感动的。这个家有些人真的连孩子都比不上。

      几个大人也赶忙洗过澡,换过衣服出来吃饭。本来以为晓儿能煮熟那些饭菜便算好,没想到能吃到如此美味的饭菜。

      大家饿极了,都大口大口吃起来。刘氏和卢氏在沈家两人的厨艺算是好的了,但今天卢氏都有点自卑了,自己做的菜居然连一个小孩都不如。

      “晓儿,你这是第一次做饭吧,你娘真是教导得好,这饭菜做得比四婶都要好。”

      其实在调味料有限的情况下,菜能这么好吃当然靠的是空间水,那栗子是空间里种的,那小白菜和黄瓜也是晓儿借去菜园子摘菜,从空间里偷偷掉包了的。做饭的水用的也是空间水,能不香吗。

      “真的好吃吗?那以后多做点给四婶吃。”这时晓儿只能说一些小孩子得到认可都很高兴的话来糊弄过去了,第一次做饭就能做得这样好也是有点反常。幸好原主以前就经常帮刘氏做家务,没少看刘氏是怎样做饭的,刘氏也会时不时提点几句。

      “那四婶可是等着哦。”卢氏高兴地应道。

      “好吃,比你娘做的还好吃!”沈承耀边吃边点头。

      “爹是嫌弃娘做的饭菜不好吃吗?娘回来我要告诉娘!”晓儿开玩笑道。

      “爹哪有说你娘做的不好吃,你这孩子还学会了告状了!”其他人听了都笑了。

      几人有说有笑的将饭菜吃个清光。

      吃过饭,力气都回来了,几人连再坐一阵都不肯又下田抢收了。昨晚下了大风雨,将禾苗都吹倒了,谷穗都掉在田地上,如果不尽早收割,很快就会在地里出芽了,白白浪费了粮食。

      三姐弟在家也帮忙干着脱粒的活计,虽然慢,但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这样脱粒真心累,等下一季收割水稻,她一定得将脱粒机设计出来。

      晓儿将炕席卷起,将脱粒的稻谷放在炕上烘干,虽然她有空间,可以放在空间里,那就不用担心发芽,但有个办法烘干稻谷表面的水分,到时再将其他拿进空间晒干,这样沈承耀问起都有理由应对。

      炕这个东西,其实也是沈老爷子的爹,也就是沈老太爷从北方逃难过来,后来在这落地生根,冬天冻得受不了才建的,以前这里的人都是睡木板床的,但冬天穷苦人家,被子都不多一床,实在太冷了,便渐渐都改用炕了,毕竟柴上山砍就有了,有把力气就行,不像棉被棉衣得花银子去买。沈老太爷也是靠这手艺养家糊口的。

      沈承耀,沈承祖和卢氏白天在地里抢收,晚上又要脱粒。如此又忙活了四天终于将剩下的两家八亩上等田,四亩中等田的稻谷收完。天空这时终于放晴了。下了三天雨,对地里的庄稼肯定有影响的,晓儿家的因为收得最迟,所以有一部分都出芽了,幸好并不多。

      收完稻谷再收旱地里的花生,玉米,红薯,沙地的黄豆,芝麻。这时晓儿几个小孩也来帮忙,晓儿才发现这里的耕种方法有问题,红薯对土地的要求不高,应该将红薯种在沙地里,芝麻种植的土壤应该是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土质松软、土壤肥沃的地比较好,下一年得改改。

      李氏真的算计得很精,本来沈老爷子和沈承耀都说先将田里的稻谷收了,再收地里的庄稼的,但李氏不肯说还是一家全收完再收第二家的,免得到时后弄乱了,又要重新分,然后收完自己一家就借故溜号。

      不过吃一垫,长一智。对于沈承耀和沈承祖两兄弟来说未必就不是好事。世上有很多人可以无条件去帮助别人,不求回报,但里面不包含算计和故意占便宜。任谁被算计多了,都不会再被你牵着鼻子走的,只会远离你。越是心善的人,越是将心比心对人。对自己好的人,他对对方一定会更好;对自己只是想着算计和占便宜的人,动机不纯的人,他不会同样算计你,只会对你远离,而你不知道的是让这样一个人远离你就是最大的损失。

      天晴后,晓儿和另两个小不点也跟着下地帮忙拔花生了。三岁的景杰帮不了什么忙,但他自己在地里找乐子,也不会让大人担心,阻碍到大人干活。

      前前后后加起来忙了差不多一个月,终于将地里的庄稼全部收完。但还没完工,还要晒干,脱粒,入仓。沈承耀和沈承祖两夫妻熬得瘦了不小,也黑了不小。这还是在有晓儿空间水帮助下才这样。有些人因为冒雨抢收都病倒了,幸好村里住着个罗大夫,医术高明,收费又便宜。

      刘氏也已经出月子了,沈承耀打算去接她回家。自己刚提出来,几个孩子也想跟着去。沈承耀想着几个孩子也还是过年的时候回过外婆家,便答应了。

      沈承耀套好牛车,一家子便开开心心地往县城的方向赶去。刘氏的娘家刚好与镇子相反放向。反而靠近县里。所以他们村的人一般不来镇上赶集,都是去县里的。

      牛车在晓儿觉得自己快被摇散架的时候,终于到了桂树村,景灏率先跳下牛车,往外婆家跑去,一边跑一边喊:“外婆,我来啦。”

      刘氏的娘家在桂树村的村尾,靠近官道。刘氏的娘刘林氏在屋里听见了,忙从屋里出来,见真是女婿带着外孙来,很是高兴。接住一头往自己怀里冲的景灏:“哎呦,我家景灏一个月不见,好像长高了。”

      “真的吗?长高了?难怪我觉得我的裤子短了。”沈景灏听了很是高兴,他很希望自己能快点长大,那样便可以帮爹娘干更多的活,他们便不用这么辛苦了。

      沈承耀也下了牛车:“娘,我来接敏玲回家的。这段时间麻烦你了,”一边说一边卸下牛车。

      “说的是什么话,自家人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

      “姥娘。”沈景睿和晓儿也跳下牛车跟刘林氏打招呼。

      “哎,姥娘的乖孙,渴了吧,快进去喝点水。”刘林氏将沈承耀手中的绳子接过来,将牛牵到后院系好绳子。

      沈承耀将牛车推进院子里,然后将车里的东西搬下来,沈承耀带来了一袋新收下来的五十斤稻谷,五十斤花生,十斤黄豆,一斤芝麻,两斤板栗干,这还是晓儿之前从山上摘的,刘氏之前在家时担心吃不完,自己在床上躺着也没事,便将剩下的剥了壳和外衣,将里面的板栗晒干了来保存起来。

      这时晓儿的舅娘谭氏和刘氏听到动静都走了出来。一家人自是亲亲热热的打过招呼。

      沈承耀将带来的东西搬到厨房,刘林氏和谭氏都直说不用带这么多东西过来,太破费了。

      “这都是家中新收下来的新粮,都带了一些过来给娘,大哥和嫂子尝尝。不用花银子的。”以往没有分家,每年过年沈庄氏也就给个20文他们准备年礼,而且一年到头,也就过年才能送,但自己的丈母娘从来没甩个面子,他都觉得很愧疚。今年自己分家了,便多带了点东西过来。

      听到不用花钱,刘林氏才放心,而女婿有心,她也是很高兴的,倒不是贪这点东西,而是那份心意,而这也间接说明他对刘氏的重视。这才是她最高兴的。

      刘林氏也是苦命的,成亲三年都没有所出,受尽了婆婆的冷言冷语,磋磨使唤,各种刁难。后来婆婆给自己的丈夫抬了个平妻进门,一年就生下了长子,她更是过着丫鬟也不如的日子。后来总算怀上了相继生下晓儿的大舅刘敏鸿和刘氏,但都被人使唤惯了,而一家子人也使唤惯了,刘林氏也是软绵性子,便连儿子女儿都跟着过苦日子。直到刘老爷子过世,被平妻静身扫地出门,还是靠谭氏的娘家借了一间以前的老屋给他们才有地方容身。后来刘敏鸿就到县里的木材铺做学徒做了好十几年,每个月由几十文到现在的五百文,日子才渐渐好过了点,但因为家中没田地,只靠开荒开了两亩地,所以日子其实依然艰难的。

      舅娘给几人都端了碗水,沈承耀喝过水,便抱着差不多一个月没见的女儿逗弄着,半天不愿撒手。刘氏也由着他,自己则去帮嫂子做饭去。

      景睿,景灏则跟着双胞胎表弟刘志文和刘志武去河边钓鱼。晓儿被自己的表姐刘静姝拉着去摘枣子吃。晓儿外婆嫁的门前种了一棵枣树,今年结的果,又大又甜。

      晓儿想去钓鱼呢,顺便偷渡点鱼进空间:“表姐,我想去河边捞鱼,我们回来再摘枣子吧,我哥爬树可厉害了,让他爬上树摘。”

      “原来你也是个泼皮猴,行,咱们先去钓鱼。”刘静姝是一个性格很爽朗的女孩,今年14岁,样貌清秀,笑起来眉眼弯弯的,很像天上的月亮。平时文文静静的,但玩起来也是很放得开的,该怎样形容她好呢?晓儿想到了一句话: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第十九章 捞鱼很快活

      都还是半大的孩子,贪玩,好动是天性。

      两人来到河边,这时四个男孩也是刚刚挖好蚯蚓,他们将蚯蚓用鱼钩钩住,然后一扬鱼竿,将鱼饵抛出远远的,然后便是静静地等待了。晓儿她们没鱼竿,只能在岸上看着。等了一刻钟才见刘志文钓起一条大人手掌那么大的鲫鱼。、

      晓儿想到了用空间的湖水做成鱼饵来钓鱼,便说她回去拿个箩筐来捞鱼,静姝笑了:“这半天才吊到一条鱼,你还想捞鱼啊。”

      晓儿才没管她,跑回去,问姥娘拿了个破碗,装了一碗水,然后又躲进茅房,进了空间,将水换成湖水,又拿了一点米糠,麦麸和一点面粉加入空间水拌在一起,搓成了一小粒,一小粒的。然后问姥娘拿了两个箩筐就出去了。

      期间直被刘氏骂败家,但姥娘护着,晓儿还是把所谓的鱼饵做成。

      回到河边,晓儿居然见到了沈子轩也在这里,他身边还站着一个和他年纪相仿的少年。

      “子轩哥,怎么也在这里?”

      “我是来桂树村拜访夫子的。”说完便介绍身边的人给晓儿认识“这是我的同窗,黎哲伟。”

      “黎公子好。”晓儿礼貌地打招呼。

      “你是怀墨兄的堂妹?叫我哲伟哥好了。”黎哲伟同沈子轩的关系好,用现代话就是哥儿们,所以沈子轩的妹妹就是他的妹妹。

      晓儿礼貌地笑了笑,没说好也没说不好,然后就对沈子轩说:“我做了点鱼饵,想捞鱼,子轩哥你们一起?”

      沈子轩用眼神询问黎哲伟,他明显很感兴趣:“好啊,我从来没钓过鱼和捞过鱼,刚才看见他们在钓我都想钓了。”

      晓儿给了他们一个箩筐然后自己便动手将刚刚准备好的鱼饵放在一个荷包里,然后将荷包系在箩筐底部:“我都是第一次这样捞鱼,不知道行不行。”

      “晓儿,你把鱼饵放荷包里,然后系在箩筐底,是想着鱼游进去找东西吃,你就捞起来?”黎哲伟很自觉地跟着沈子轩唤晓儿。虽然他没钓过鱼,但也知道那些鱼不会如此蠢的,还是拿鱼竿钓靠谱。

      “是啊!”晓儿回答得理所当然,仿佛这样做完全没问题的样子。

      黎哲伟:“子轩,我去问景睿小兄弟拿根鱼竿,你和他来捞鱼好了。”

      景睿见晓儿要捞鱼,自然就让出鱼竿过来了,女孩子不好脱掉鞋子下水。

      晓儿指挥着沈子轩和沈景睿将两只箩筐放到河里,箩筐口和水流的方向一致,并用石头砸住箩筐免得水流将箩筐冲走。

      说真的,两人都不抱希望能捞到鱼只是陪晓儿玩玩而已。

      过了一会儿,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只见一条条的鱼无论大少都奋力逆着水流向箩筐里游,抢着箩筐里的荷包吃。沈子轩和沈景睿都傻眼了:这都行!

      晓儿见筐里进了两三条大鱼,两人还在发呆,不由得出声提醒:“快把箩筐捞起来啊,!”

      两人回过神来,忙将箩筐扶正,然后提上岸,连用来砸筐的石头都忘记先拿出来。

      在另一头钓鱼的几人都放下鱼竿跑了过来。

      只见两个箩筐里大鱼小鱼蹦跶得欢。景灏钓了半天,一条鱼都没钓到,见箩筐里一下就捞到这么多鱼便说:“原来鱼是这样子捞的,难怪我钓不到,我不钓了,我要捞鱼。”

      黎哲伟原以为不靠谱的方法才是靠谱的,原来鱼这么笨的,他果断弃竿奔筐。

      晓儿见了他们抢着箩筐要捞鱼觉得好笑便提醒道:“用这鱼饵钓鱼,应该也很快能钓上。”

      几人才停手,又去拿鱼竿换鱼饵,不过钓鱼需要点技术,不然鱼吃完鱼饵也是会跑掉的。绝对没有用箩筐捞来得【创建和谐家园】。然后刘志文果断地跑回家拿箩筐去了。终于一人一个箩筐,玩得不亦乐乎。

      景灏和黎哲伟一见鱼来便高兴得跳起来:“来了,来了,哈哈,这些笨鱼!实在太笨了!”

      晓儿满头黑线。鱼什么时候笨了,是我的鱼饵好,好不好!

      晓儿和刘静姝负责在岸上将鱼捡到木桶里,志文和志武也是有才的,将家里的大浴桶搬来装鱼了,沈承耀也被吸引了过来,河边也来了很多小孩,见到这情况也回家弄鱼饵,拿箩筐。

      晓儿在捡鱼的时候,顺便将一些小鱼小虾放进空间,还捡了一些河蚌放进空间,准备养珍珠。河蚌大部分都能在体内自然形成珍珠的。要是有珍珠蚌就更好了,产得更多。

      “我第一次捞到这么多鱼,晓儿你真的太厉害了,这样的办法都想得到。”

      “我也是第一次捞,以前听人说过,没想到真的行。不过鱼饵的制作讲究比例,我也是碰巧做成了。下次不知道做不做得出来。听说很难做的,很多人用同样的材料来做,硬是没吸引鱼来。有人也做出来一次,就没下次”晓儿得卖力将这鱼饵洗黑,不然以后人人过来找她要鱼饵,她就完了。

      “可不是嘛,你看河里那些红了眼的人,在那里等了半天,硬是没一条鱼进他们的筐。”刘静姝很不厚道的笑道。

      “咱们将那些小点的鱼放回河里吧,等长大了再捞。”晓儿边说边将小的鱼虾蟹丢回河里。

      听到下次再捞,刘静姝也忙将小鱼小虾丢回去:“你们快点长大啊,过些日子才给你们好吃的,吃饱了然后再让我吃你们。

      晓儿听到这话笑得肚子痛。

      终于没有鱼再游进箩筐里,几个男孩才意犹未尽的收起箩筐,回到岸上。

      “实在太好玩了,姐姐,你再去做点鱼饵出来,我还想捞。”景灏觉得还没玩够,便拉着晓儿的衣袖求道。

      “回家咱们再捞吧,你看这都捞了一大木桶了。咱们回姥娘家去,让娘给咱们熬鱼汤喝。”

      “晓儿,你得给我做点鱼饵,我拿回家,大显身手,得让他们长长见识。”黎哲伟一点都没有刚认识的自觉,很自然地开口要鱼饵。

      晓儿想也没想便答应了:“行,我呆会儿再做点,你们都拿点回去吧。”她得当着他们的面做一些加了空间水的和一些没加空间水的鱼饵。这样才能证明鱼饵也不是次次都能做成功的。

      沈子轩和黎哲伟是来探望夫子的,本来就打算走,只是见到景睿他们在河边钓鱼,才走过去打招呼的,也没曾想会玩了一个上午。

      志文,志武俩兄弟和他们捞了一下午鱼,也是熟悉了,便盛情邀请他们去家里吃饭,沈承耀也说:“晓儿姥娘一家都是和善,随和又好客的,子轩和这位公子便去吃个便饭吧,你们回到县里也是要吃饭啊,吃过饭你们再回县里也是一样的。”

      沈子轩虽然觉得有点打扰,但再推迟也是有点不好看了,便答应了。而黎哲伟本就是个大家公子,走到哪里多是众人捧着的,根本就没有打扰人的自觉。许多人家就是请他,他也不去。

      但他觉得他们很真诚,没有讨好,没有算计,也没有小心翼翼和阿谀奉承,就像他就是一个普通的人,一起捞鱼,照样和他抢鱼饵,抢好的位置下箩筐,很真心,很实意,所以他愿意交往,虽然也只是一群孩子,但明显比一般同年孩子要懂事,能干。

      第二十章 鱼宴 对眼?

      沈承耀和沈子轩,黎哲伟三人将一大木桶鱼抬上牛车,这牛车还是刘志文和刘志武回家拿浴桶和箩筐时推过来的。沈承耀推着牛车回刘家,一大桶鱼,在木桶里跳来跳去,弄出不小水珠,阳光下,水珠闪着七彩光芒,白色的鱼鳞银光泛泛,简直亮瞎村民的眼。

      回到刘家,这么一大桶鱼,也是将家里的几个女人弄得目瞪口呆的。

      谭氏呢喃了一句:“原来河里有这么多鱼?平时弄一条半条上来都难,今天它们是【创建和谐家园】吗?”

      “噗!”黎哲伟笑喷,见其他人都看向他,忙整理神态:“抱歉,一时没忍住,这位夫人说话,实在风趣,我也是情不自禁。”

      晓儿也才知道,原来刘静姝是遗传了谭氏。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11:0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