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他高高大大的往门口一站,感觉整个厨房都低矮拥挤了起来。
时烨矮着身子过了门坎,进屋后往那石磨看了一眼,顺势接手,“我来磨,你放豆子。”
苏宛平没想到他这么勤快,不过是吃了她几顿红烧肉,这人就不欺负她了,还帮她做起事来,瞧着这人的心思也挺纯善的,只是在那个罪人村里不强势一点无法站立脚跟,这也算是一种自我保护。
第38章 红烧肉味美
第38章 红烧肉味美
一人站着往石磨里喂豆子,一人转动着石磨,平素苏宛平得用一个时辰才能弄好的,没想时烨出手,不到半个时辰就弄好了。
接着是煮豆浆,炒豆饭,还要做烧饼。
苏宛平在忙的时候,时烨居然蹲身帮她烧火,两人虽然谁也没有说话,但却显得很默契。
苏宛平站在灶台前忍不住看向灶火前的时烨,看着他那与生俱有的贵气,便知他的出身极好,想来以前也没有干过粗活吧,流放的罪人果然是辛苦,瞧着他既没有抱怨,也没有气馁,似乎还是一样的阳光有朝气。
这样能屈能伸的人只要有机会,必定能翻身,不过她也知道,这个时代一但带罪之身被流放,就别想有机会再出头了。
“呆会早餐,你们三人想吃什么?我做给你们吃。”
苏宛平拿出一张热乎乎的饼子递给他,他却是摇头,摸了摸肚子,说道:“倒是想吃红烧肉。”
这人有多想吃红烧肉,总是记挂着。
“好,我给你们做一盆。”
时烨扬起唇角,原本冷酷的俊容上瞬间添上了色彩,那感觉就像雨后初见的彩虹,看了心情也跟着好起来了。
苏宛平做好了烧饼,时间还早,于是她开始切肉,屋里一时间很沉默。
忽然时烨抬头,那神光逼人的丹凤眼凝神看向苏宛平,“你要嫁人了么?”
听到这一句,苏宛平差一点切到手,什么时候传出来的谣言,她怎么不知道?
“谁说的?我什么时候要嫁人了?”
苏宛平忍不住笑了起来。
时烨看着她笑了,目光不由得看痴了,见苏宛平抬眸看他,他连忙别过头去,心里疑惑,华应不是说苏氏遇上麻烦必定是被人瞧上了么?他被关了大半个月,虽然华应说没有查到这么一个人,但他心里很不踏实。
要是苏氏嫁人了,以后会不会就不能出门了,自然他们三人也吃不到红烧肉了,而且他也不能再像昨夜那样跑过来蹭饭吃吧。
时烨没有再问,但显然心情好了不少,他话也多了起来,“你们以后去罪人村里卖吃食,没有人敢欺负你,要是有人欺负你,就把我的名头报出来,看我怎么弄死他们。”
苏宛平心情也好了不少,不知不觉就炒了一盆红烧肉出来,时烨闻到香味咽了咽口水,他发现这红烧肉是他今生吃到最好吃的东西,以前在京城也不曾吃过这么好吃的美味。
²»´ýʱìÇÈ¥º°ÈË£¬»ªÓ¦ºÍÎÀ³ÉÁ½¸ö¼Ò»ïÎÅ×Åζ¶ù¾ÍÅܽøÁ˳ø·¿¡£
三人迅速拿起碗筷要开吃,谁知时烨却拦住了他们两,时烨拿起一个大瓷碗夹了满满的一碗肉放在钻板上,其他的三人才放开了肚子吃。
苏宛平从房里换了粗布新衣出来,就看到钻板上满满的一碗肉,而木盆里的红烧肉已经被他们吃了大半,不到一会几人就要吃见底了。
看着三人结实的身体,就知道平素还算吃得饱。
苏宛平和苏义去罪人村卖吃食的时候,三人也一并跟上了,天还没有亮,古道村一片寂静,正是好眠的时候,五人出了村也没有人看到。
第39章 苏大丫送礼
第39章 苏大丫送礼
时烨三人将东西都给扛了,苏义和苏宛【创建和谐家园】而空着手走在几人身后。
这么重的东西换他们三人挑着,却是很轻松,没多会就到了罪人村的山脚下,三人将东西放下,转身进了林子然后不见了。
苏义却拿着书还在看,到了时间点,山那边就有人翻山下来,这一个月的生意,让苏宛平看到不少面孔,今天这个人明天那个人,不是每个人都能天天跑外头买吃的,他们手里头也没有这么多的银子。
只有裘叔天天都会过来,他身为苏义的师傅,苏宛平特意给裘叔准备了馒头和菜,还会留几张烧饼给他中午和晚上吃。
裘叔果然有才,每日早早的从山那边过来,尽可能的抓取时间教导苏义,苏义也不负众望,原本书本上就有老童生的注解,再经过裘叔更深层次的解说教导,苏义基本看一本记一本。
难怪裘叔说来年开春就叫苏义去考童生,接着再去院试考秀才的,不是他骗他们,而是他早就看出了苏义是读书的料,只要给他这个机会,他一定能中的。
很快吃食卖完了,很多人还空来了一趟,听到村里的锣声,裘叔只好起身,师徒两人都舍不得对方,教书的人也是津津有味,满怀希望,学习的人也是如饥似渴,恨不能一口气学完。
回去的路上苏义还在背书,看着弟弟那勤奋的劲,苏宛平忽然生出期盼来,或许她来到这个世界还是会有所不同的,只要他们姐弟两努力的改变自己的命运,将来也必不比小说中的穿越人士差。
……
天气渐凉,到处弥漫着秋天的气息。梅岭县俞学政的院门前停下一辆马车,从马车上下来三人,为首是县学里的夫子时凌,身后跟着两位学生,其中一位矮小瘦弱一些的正是苏大丫。
时凌递了帖子,俞府的管事立即进去禀报,三人等在外头很是沉默,苏大丫朝门前两座威武的石狮看去,心里也起了敬意。
却在这时,苏大丫听到旁边守门的俞府下人正在赶人,“俞大人的府邸也是你们商人想进便能进的么?真是自不量力,自古商人逐利贪婪,正是咱们大人最不耻的。”
苏大丫循着声音看去,就看到一位中年男子正恳求着想进俞府见见学政大人,还说是学政夫人在他铺子里订制的一张屏风,他是来送货的。
俞府的下人将信将疑,只叫那人等着,他进去问问,谁知那中年男子却拉住守门的下人,很快从怀里摸出一个银袋塞到对方的手中,谁知守门的下人气愤的将银袋甩在了地上,“你当我们俞府是什么地方,你这腌脏的东西。”
很快有几个护院出来就将那中年男人给赶走了,苏大丫面色微变,朝时凌说了一句便离开了,尾随那中年男子进入一家成衣铺。
刚进成衣铺,正遇这位中年男子破口大骂,同时进门的苏大丫在此时看到铺里摆着的一张七仙女的屏风,她惊住,当真是求之不得的东西,这绣品如此漂亮,一定是她大伯娘绣的,原来他们已经偷偷的把绣品给卖了,偏生好巧不巧的被她遇上,果然连老天爷都是向着她的。
第40章 嫉妒的三房
第40章 嫉妒的三房
卖给了这位商人,这人还顺带的做了框架,成了一张完整的屏风。
苏大丫心中一喜,面上却不显,来到掌柜的面前自道身份,说出自己是县学里的学生,对方看着他年纪轻轻是位生员,连忙恭敬起来。
这时代商人地位最低,商人遇上读书郎都会尊敬两分,尤其是前途无量的读书郎,年纪轻轻就考中了秀才的,那将来铁定有机会中举,成了举人老爷,也是一方人物,不少地方富商就爱巴结这样的人以提高家族的地位。
这位掌柜的这么恭敬,心里正给自家儿子谋出路,谁知明年个院试能不能考上,要是能托关系进入县学,认了里头的教谕为师父,那他家儿子就大有出息了。
苏大丫很快看出他的心思,便顺势跟他谈起屏风的事,在苏大丫搬出自己认识学政大人,还曾受学政大人提点过学业的事后,这位掌柜的早已经动心了。
最后苏大丫弄走了屏风,答应了将掌柜的儿子弄进县学,拜时凌为师,时凌是没有什么名气的,但耐不住苏大丫嘴功不错。
苏大丫弄到屏风后便直接将屏风送去了俞府,正好时凌求见俞大人还没有离开,于是苏大丫就这么轻松的进入了,那掌柜的还派人暗中盯着,果见她轻松的进了俞府后,心中大安,万分庆幸结识了这么一位有能耐的读书郎。
学政夫人得了这张屏风,高兴坏了,双面绣多难得,还绣得如此好,能匹比宫里的绣娘,何况这屏风上的意境正是学政夫人喜欢的,为此学政夫人没少在俞学政耳边吹枕边风,直夸时凌生不逢时的好人才,时凌调入东院成为教导指日可待。
一但成为教导就算是能领俸禄的小官员了,虽然不会记录在册,俸禄也由地方财政出,可是与现在的临时夫子身份要稳妥的多。
县学初办是要夫子,过几年就不必了,倒是少了一个教导,他补了这个空缺,以后就在县学里稳稳地呆着,再也不用回到罪人村服劳役。
傅氏要建新屋,把古道村的村民给惊了一跳,有不【创建和谐家园】人平素与傅氏没有往来的都跑过来窜门子。
先前还猜测着他们家做什么生意呢,眼瞅着傅氏天天呆在家里养病,最多出一趟门洗个衣裳什么的,家里也没有男人撑门户,唯一赚钱的进项,多半是傅氏的绣活。
可是这些窜门的妇人见到傅氏后,根本没有看到她像以前一样眼睛红通通的,反而她的眼睛很明亮很有神彩,身子也圆润一些了,不再像以前那样骨瘦如柴,尤其不再咳嗽了,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
这让不【创建和谐家园】人嫉妒起来,还等着看傅氏笑话的人这一次笑话没看到,倒把自己给气着了。
正好那些窜门的妇人都在,反正茅屋前也没有围墙,他们站在空地上,就听到苏宛平跟工匠说道:“围墙建高一点,一丈高吧,屋子建牢固一点,风雨来的时候就不用害怕了,屋顶用瓦,不用稻草,银子的事你们不用担心。”
这一番话让不少人听着刺耳,傅氏到底有多少银子?这些银子是怎么来的呢?盘绕在这些人心头的疑惑越来越盛。
却在此时,人群里传出一道咬牙切齿的声音:“傅氏原本就藏了苏家的私房钱,难怪分家的时候不要田地。”
第41章 赚钱的法子
第41章 赚钱的法子
随着这句话一出,所有人都看向说话的人,苏宛平也回过头来,就见躲在人群里得红眼病的正是苏家三房的钱水芳,上次被打了后觉得丢脸躲了一阵子,这会儿又是好了伤疤忘了痛,跑出来咬人了。
苏宛平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不再理会,接着跟工匠细细的交待,这些工匠都是周围几村的,他们人也实诚,东家怎么说,人家当然怎么做,毫不受这些妇人的影响。
苏宛平拿出二两银子交到领头的工匠手中买材料,她家里头没有男人立门户,上山砍树建房的事自是办不到。
所以建房子用到的木材全部在村里头买,村里的人家家户户一到农闲的时候都会上山砍树,再晾干了拿来用,这会儿有人愿意出银子来买,自是愿意卖的。
苏宛平不管饭的,所以工钱给多了两文,十五文一天,做工的拿着工钱也高兴,便免费的从山里头砍了竹子给他们娘三人临时搭了个竹棚子住着,建房子得费时一个月,这一个月他们住在竹棚里。
一家三口将东西搬入竹棚,东西本不多,唯一值钱的就那台小石磨,也是苏宛平赚钱的行当。
姐弟两人还是像以前一样的出门挑担做生意,这些工匠便自觉的天天都来,因为家里只有傅氏监督,又是和离的妇人,也不好与这些工匠走得太近,所以苏宛平就想了个法子,将自己的要求说出来,然后按多少银子承包给他们。
家里一共四两银子,建个毛坯不成问题,接着里头的家具,还有上梁的时候要请村里的人吃饭,这些银子还得靠她和弟弟这一个月里赚回来。
好在罪人村里的生意很稳定,她不抢人家晌午的生意,只做早餐的生意,对方也没有找他们姐弟两的麻烦,若是还能帮忙代买东西,她还能额外赚一些。
眼下只是秋季,外头只须套件薄衫,此时建房子是最好的,也正好秋收过后是农闲之时,村里的妇人没事干就喜欢三五人聚在一起聊八卦,聊得最多的就是关于傅氏的钱财是怎么来的。
有妇人说道:“不如看看他们大清早的上哪儿卖吃的去?这吃食生意最是好做,我娘家的一位表兄便是在镇上做豆花生意的,如今家中儿子都送私塾里去了。”
“这么赚钱?”
立即有妇人激动的问起。
于是围着这个生意的话题一时间说开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傅氏家里天天做好吃的,传言是做吃食的生意,可是这种挑担子的生意却不知是在哪儿卖,自然便有有心人想去打探一下,或许自家也可以做这样的生意呢?
苏家三房的钱水芳有事没事就喜欢盯着傅氏这边,这会儿就生了心思,正好她跟傅氏的邻居杜氏走得挺近,平时上山割猪草都会在一起,于是乘着这日一起上山,钱水芳便将此事聊了聊。
“大妹子就住我那嫂子家隔壁,总该看到他们做什么生意吧,每天弄得这么香,馋虫总该出来了?”
第42章 贫穷的苏家
第42章 贫穷的苏家
钱水芳看似说笑,其实就是打探,谁知杜氏摇头,“哪知道他们做什么生意,每夜都在别人睡着的时候起来弄,半夜闻到这肉香味儿,好几次都想骂人,不过他们早上四更天便出村了,这种暗地里做的生意,想来也不是什么好生意。”
钱水芳一听,心思为之一动,每夜四更天出门,她或许可以跟着去瞧一瞧。
两人聊天的时候,却不想就在山坡的深草从里还蹲着一人,正是苏家二房的赵秋红,她正在捡柴,听到这话后,面色也跟着变了,一个月赚的银子就能建房子,这肯定不是什么好生意,傅氏漂亮,生的女儿也出彩,上次瞧见,赵秋红都要认不出这个侄女了。
人长圆润了,脸颊上饱满有肉,皮肤原本白皙,这模样水灵灵的,像大户家里的小姐,这就是赵秋红一直看不惯傅氏的原因,明明生得卑贱,却要装成大户家的小姐那般作派,还绣品了得,当真气人。
钱水芳回到苏家院,心思沉沉,正在盘算着做生意的事,才进门婆母李氏就安排她下地除草,晌午饭还没有吃,婆母便故意将她差使出去,再看二嫂拿着馒头吃得正香,心里愤愤不平,终归不敢不做,只好扛着锄头出了门。
李氏偏心二房,就盼着苏大丫有出息,人家夫子都说能中状元的人才,二房自然是越看越顺眼,而三儿媳妇向来懒惰,割猪草蓬蓬松松的码好回来,重量总是不够,却还想着吃馒头,门儿都没有。
钱水芳忍了,以前不爽还能欺负傅氏解恨,现在她成了苏家最底端的人,只能强忍着一句也不敢出声。
待钱水芳晚上扛着锄头回来,灶台上只剩下一点青菜汤,半个馒头都不曾见着,饥肠辘辘的钱水芳原本还打算四更天起床去打探的,谁知一觉睡到天亮,连带的人也病了,一半是饿的,一半是累的。
以前傅氏在,家里常用绣品换现钱,苏家人的生活不会过得这么拮据。钱水芳看着丈夫苏小安在正房里吃饱了才回屋,气不打一处来。
“没给我留早饭呢?”
“你躺在床上还想吃早饭,娘不骂你算是不错了。”
苏小安漫不经心的看了眼床上半死不活的媳妇一眼,转身出门了,钱水芳却破口大骂起来,很快引来婆母李氏,于是婆媳两人对着门框子骂,谁也没有想着给钱水芳请大夫。
钱水芳生了一儿一女,儿子苏金一吃完饭就跟着下地去了,听信他爹的,连母亲的房里都不曾来过,女儿苏三丫十三岁,这会儿偷偷来到钱水芳身边,从怀里拿出半个馒头,只见馒头上还有脚印。
钱水芳一把抢过去两口便吃了下去,还是这个女儿记着她,这个家自从傅氏走了后,所有人都来欺负起她来,她恨傅氏,要是傅氏在的时候,她至少还有个出气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