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第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华应和卫成立即点头应下,三人很快朝山顶走去。

      这边山顶上下来了不少人,他们都是奔着便宜又充饥的豆渣饭来的,今日的豆渣饭比昨天的多了些,来的人基本都弄到了吃的。

      转眼全部卖完,他们再将昨日所托要购买的物资也一次性给了银子拿走了,苏宛平不多收,就收点跑腿费,这些人反而对姐弟两人热情的很,有几位老者一看以前就是当官的,那种股子里透出来的贵气与威严,即使如今落泊了也不曾消失。

      其中一位叫裘叔,他吃完手里的豆渣饭起身来到苏义的身边,将他上下打量了一眼,正好今日苏义穿的是长衫,看不出是庄户。

      裘叔问道:“你字写得不错,可有入私塾?”

      苏义摇头,“不曾,只是小的时候与村里的小伙伴常常跑去县城里的私塾偷偷的听过几回。”

      “那字是怎么练出来的?”

      裘叔疑惑。

      苏义如实说道:“听了夫子的课后就回来在泥巴地里写字,这支炭笔也是我自己想办法自制的,倒是派上了用场。”

      裘叔叹了口气,“寒门学子多艰辛。”他很快从怀里拿出一本书,只见上面写着《周易》两字,苏宛平知道这本书,周易在后世也很流传,还有人专门分析过这本书。

      “你先看一眼,再背给我听听。”

      裘叔面色严肃,苏义看到书竟有些激动,双手恭敬的从裘叔手中接过书,翻起第一页看了起来,没一会儿裘叔便喊停,叫苏义背的时候,苏义便将刚才所看到的内容全部背了出来,但是他只知道背,并不知其意。

      然而站在旁边的苏宛平已经呆住,她发现她的这个便宜弟弟是个古代版的学霸,周易之难她不是不知道,字句拗口难懂,看一遍就能背出来,岂不是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果然不只苏宛平惊住,站在眼前的裘叔也是怔住,“你能过目不忘?”

      苏义却是一脸茫然,“我只是觉得这书很奇怪,就用了点心便全部记住了。”

      说得好轻巧,苏宛平已经忍不住想要摸摸苏义的头了,好在最后忍住。

      裘叔却是一脸的激动,他抓住苏义的手问道:“想不想拜我为师?拜我为师,我便将这本书送给你,我以前也是京城国子监祭酒,历年考题皆出自我之手。”

      “那为何您……”

      苏宛平忍不住问出口,她不是没有看过历史的,国子监祭酒可是全国最高学府的官员,掌管大学之法与教学考务,还与皇上最为亲近,科举选拔人才都离不开他们,历史上多以才识渊博之人才能胜任。

      第29章 拜师

      第29章 拜师

      裘叔面颊一白,没有答话,瞧着是有隐情,苏宛平也不追问了,看着呆立的弟弟,她立即上前扣住苏义朝眼前人跪下,“快,叫师父。”

      裘叔却高兴的看着他,像捡到了宝贝似的,很是满意。

      苏义三叩首,裘叔扶起了他,叮嘱道:“私下里我是你的师父,外头你我互不相识,你我身份有别,不提也罢。义儿不曾跟过夫子,但论学识与功底,应该有童生的级别,开年经过童生试就能参加院试了,若想赶上明年春季的院试,现在你就得努力了。”

      裘叔立即捡起一块树叶拿着苏义的炭笔在上面写了一张清单,“你们做小本生意不容易,但是义儿是真的聪明,将来必有出息,这清单上的书能买齐的尽量买齐,按着我这清单的顺序,在年前必须将这些书都看完,开年童试后就去参加院试,中秀才不成问题。”

      苏宛平跟不上裘叔的思路,这么快就参加院试,人家童生试准备一年,院试再准备一年,这么连着来会不会不好?

      只是不待他们多问,裘叔听到罪人村的锣声,拔脚往山上冲去,根本没有给他们问话的机会。

      苏义看着清单上的书全程迷茫中,苏宛平却一边收拾家当,一边想着要不要进城里买书,也不知道这时代的书贵不贵的?

      两人各怀心事的走到了甜水镇,往前走是县城,往右走是出了镇子去往古道村。

      “姐,我不想读书。”

      苏义忽然开口,拉着苏宛平的衣角就要往右边道上走。

      苏宛平立即制止他,“为什么不读书,只有读书才能出人头地,何况你还过目不忘,你这样的不参加科举考试简直就是浪费。”

      苏宛平可不准这孩子反悔,刚才师都拜了,她看得出来,这位裘叔是真把他当【创建和谐家园】看了,对他也抱有期待。

      “走,咱们现在就进县城,今日我算了算,赚了五百文,以后要是还能帮他们带东西,指不定赚得更多。”

      苏义却还是不肯走,他岂会不知道书铺里的书到底有多贵,不是他们寒门子弟能买得起的,就算将他们家全部的银子都拿出来,也不可能买得完这清单上的书。

      “我说你读书就读书,废什么话,以后姐送你读书,姐的后半辈子就靠你了,还有娘也是,咱们家就靠你撑门户了,你能不自强起来?指不定被苏家人欺负了。”

      “他们敢,他们敢欺负娘和姐姐,我跟他们拼命。”

      苏宛平听到这话心中一热,拉着苏义就往县城里去。

      拉拉扯扯的到了县城里的书铺,这会儿还不到中午,书铺门口有几位读书郎正在挑选。

      苏宛平直接走进去,拿着清单就要那老板找书,老板将清单看了一眼,接着打量了姐弟两人一眼,这衣裳虽是新的,却是粗布做的,看着家里头可没有什么银子,寒门学子见多了,一口气能买下这么多书的却是少见。

      于是说道:“这些书一并买下来一共是十五两银子,你们看看,要不要分开来买。”

      第30章 受二房欺负

      第30章 受二房欺负

      苏宛平愣住,她手上还当真没有这么多的银子,想不到这个时代的书这么贵。

      苏义却拉着她出了书铺,铺中的人朝两人看来,一副了然的模样。多少寒门子弟却折身在这书本的费用里,一家人养一个读书郎到底有多不容易,一家十口人辛苦的干活一年也才存下二两银子,十五两银子那得多少年,除非家里有人有手艺,会赚现钱,否则还没有开始就耗在这书本费上了。

      有人好心的上前低声说道:“倒有一个途径可以不买书,一般入私塾,夫子都会帮着学生抄一本,给点笔墨费就成了,只是这一年的束脩也得二两银子了,你们可以斟酌一下。”

      别人是好意,苏宛平只好道了谢,她倒是真想将苏义送去私塾,这样的话他可以更具体更全面的学习,虽然他才拜的师父,可是毕竟在罪人村里头,教导他很是不方便。

      然而苏义却怎么也不肯,先前推三阻四的不让买书,他必定是早就知道这书本的费用太贵,家里承受不住。

      如今母子三人的生活的确很糟糕,在那破旧的茅屋里,一但刮风下雨,茅屋肯定经受不住,到时候他们三人连个避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

      姐弟两人从书铺里出来后便什么话也没有说,按着原计划买了肉和粮食,坐上牛车回到了村里头。

      一路上苏义一直沉默不言,待进入茅屋前,苏义忽然停住脚步,坚定的眼神看着苏宛平,“姐,权当今日什么事也没有发生,我不打算读书,不读书做生意也挺好的,只要日子过好了,咱们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在一起,我就很开心了。”

      苏宛平看着眼眶已经湿润了的苏义,她的心堵得慌,她没有接话,而是直接入屋,刚走到门口,就看到屋内原本该躺着休息的傅氏居然背着姐弟两人偷偷地在刺绣,她手头的布和丝钱哪儿来的?

      苏宛平立即推开原本就合不拢的门,就见傅氏慌忙的将东【创建和谐家园】到被褥下,接着起身,看到姐弟两人,忙上前接手,“累了吧,先吃午饭。”

      苏宛平也没有急着点破,三人平静的吃了一顿午饭。这几日另立门户后,苏宛平再也没有饿过肚子,再看傅氏,她的精神也好了不少,看起来再养几日就好了,只是那一双原本好看的杏眼此时却红通通地,再这样下去,非瞎了不可。

      吃完饭,傅氏起身收拾碗筷,苏宛平却叫苏义收拾,母女两人坐于桌前,苏宛平二话不说从被褥里强行翻出绣品,沉声问道:“这是什么?”

      傅氏心虚,一脸的愧疚,“二丫,别问了。”

      “娘,你的眼睛恐怕是真的不想要了。”

      苏宛平有点怒其不争,她自是知道这绣品来钱快,但是她却选择挑着担子去罪人村里卖吃食这种苦力的生意,不是她圣母心,而是她真的把傅氏当亲生母亲看待。

      既然她已经把傅氏当成母亲,她岂能让她受苦,可是她却如此糟蹋自己。

      第31章 想招上门女婿

      第31章 想招上门女婿

      “二丫,是娘的错,娘当初答应二丫给学政夫人绣一张屏风,如今二丫在县学里处境艰难,娘不能言而无信,何况我已经跟苏家院的人说了,这是最后一次,从此以后一刀两断,再无瓜葛。”

      苏宛平一听,气不打一处来,他们已经离开了苏家,如今还要帮着苏家人,凭什么,尤其是那个苏二丫,她中间偷吞了那么多的银子,这么多年了,她只把傅氏当成赚钱的工具。

      苏宛平强忍着怒气,问道:“娘,是不是二叔和二婶找你了?”

      傅氏只好点头。

      今日在河边洗衣,二弟妹赵秋红找上了她,当然言词之间没有恳求,却是威胁,赵秋红答应在苏大山回来后帮忙劝劝,让苏大山不要对付他们娘三人,这正是傅氏日夜不安的根源。

      跟苏大山生活了十七年,她岂会不懂苏大山的暴躁性格,但凡苏家院的人说什么就信什么,他没了妻儿,这股怒火必定发泄到他们娘三人身上,她被打死不要紧,反而这么多年的忍耐已经过来,可是两孩子太小,才刚有了一点盼头,她无论如何都要保住他们姐弟两。

      自然这些苦衷傅氏不会说,她从苏宛平手中夺下绣品,“二丫,最后一次,你不要插手,我的眼睛我知道,这一件绣品完成,我就不做了,他们也不会再逼我了。”

      “不行。”

      苏宛平再次夺过绣品,“娘,你听我一回,这一次无论如何不能给苏二丫解围,我们跟苏家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他们不敢对付我们的。”

      “二丫,你不懂,你爹……”

      傅氏一说到苏大山就嘴唇抖了抖,脸色都白了。

      果然如她猜测,必定是用苏大山来吓唬傅氏了。

      “娘,别怕,苏大山服徭役得年底才回来,这中间还有好几个月,等我赚了钱,还怕找不到帮手。”

      苏宛平此时心里就是这么打算的,世界上还有钱解决不了的问题,那一定是钱不够。

      傅氏含泪摇头,“二丫,你不能对付你爹,在苏家你出手,那你是被逼的情有可原,可是现在你要对你爹出手,你和义儿的名声就坏了,没了名声,以后你们姐弟两的嫁娶该怎么办?名声是女人的性命,二丫,你就算赚了钱也不能打自己的父亲。”

      苏宛平怔住,她倒是没有想过这名声的问题,再说她可不在乎名声,名声能当饭吃,她只知道谁欺负她她就对付谁,她早已经托人买大长刀了,只要大长刀拿在手中,她怕谁。

      傅氏自是不知道女儿心中所想,接着说道:“二丫,就这一次了,你不要阻拦母亲。”

      苏宛平却是不将绣品交出来,反而说道:“那也成,我招个上门女婿,时候防备着总行了吧。”

      苏宛平说得很轻巧,傅氏却是愣住,紧紧盯着女儿,忧心的问:“二丫,你当真这么想?”

      “对啊,反正十八岁不嫁,家人跟着一起坐牢,离朝律法,谁也不敢不遵循,左右都得嫁,就招个上门女婿好了,我要找的人,首先要强壮、高大、孔武有力,除了这三样,其他随意。”

      第32章 弄到书本

      第32章 弄到书本

      苏宛平强行扶着傅氏坐床上去,傅氏却是被她的话给怔住,女儿生出了要嫁人的心思,她这个做娘的居然没有想过,这么多年来,傅氏都将女儿看成孩子,遂不知孩子已经大了,该嫁人了。

      苏宛平将傅氏安抚好,她出门来到院中,就看到弟弟正呆呆的看着她。

      “姐,我打算去武馆学武。”

      苏义猛然开口,倒把苏宛平吓了一跳,明明是个读书的料却想着去学武,何况他都快十三岁了,现在学武也晚了。

      “不行,你只能读书,我这就给你找书去。”

      苏宛平刚才一路回来的时候就在想怎么弄到书,不过现在她想到法子了,于是快步出了门。

      苏义追了出来,苏宛平知道苏义还想说去学武的事,于是嘱咐他,“弟弟,你呆在家里,万一苏家人又来欺负娘怎么办,我去一下村里头,马上就回来。”

      苏宛平脚步飞快,苏义只好在院门口停住脚步。

      村里唯一的老童生姓祝,叫祝容,此人考了一辈子的秀才都不曾成功,对于没有读书天赋的人来说,考秀才也是相当难的,就更不用说中举和中状元了。

      苏宛平来到老童生的茅屋前,屋子比她们家的好些,至少糊了泥巴,看起来牢固,而且建在山脚,背后山头避了风雨,地势也稳固了不少。

      苏宛平敲门,才伸手就发现门从里头打开,一个邋遢的糟老头子从里头出来,他身上穿着带补丁的粗布长衫,手里拿着酒葫芦,抬手灌了一口酒,眯着眼睛将她上下打量了一眼。

      “是二丫头来了,莫不是苏家人又来找麻烦了?”

      上次是老童生立下的字据,他自然知道分家的前因后果,此时问起来也不奇怪,苏宛平看着他也不像是喝醉的样子,于是便将自己来的目的说了。

      考了一辈子的秀才没中,手中必定有考秀才的书本,她想出银子给老童生帮忙抄几本,这样的话就能省不少银子。

      老童生听到她的来意,苦笑道:“我已有一年不曾握书,这些书以后拿着也没有什么用处,不如都给你们吧,既是同村的,也比扔了的好。”

      苏宛平一听,感激不尽,忙从怀里拿出银袋准备掏银子,老童生却是摆手,“拿去吧,不过是些翻旧了的书,上头有我的一些注解,并不精湛,不然也不会考不上秀才。”

      “至于你一定要答谢我,那就做顿红烧肉给我吃,听说你们家最近老是吃红烧肉,我这么一大把年纪还不曾吃过。”

      苏宛平听了这话有些心酸,一辈子居然不曾吃过红烧肉,再想起古道村的贫穷,也瞬间了然,恐怕没有吃过红烧肉的不只祝童生。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12:3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