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第3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钱水芳忽然得到了五两银子,手都在发抖,贴身收好后,还有些不敢置信的问道:“三丫,咱们三个真的能在外头过得更好么?”

      “为何不行,娘,不还有我么?爹就是个累赘,他好吃懒做,就知道指使娘和我,现在离开他,咱们自立门户。”

      “可是三丫,娘害怕和离不了。”

      钱水芳脑子不太灵活,苏三丫一听面色变了变,伏在钱水芳的耳边低语了几声,钱水芳点头,这五两银子是大用处。

      苏三丫走了,苏家的日子还是一如既往的过下去。

      苏宛平二月初还是会出门做生意,她是打算在府试前几日便停了生意,跟时烨一起送弟弟去保昌郡,此去得费两日功夫才到,到时提前在保昌郡租下客栈,让弟弟养精蓄锐,好下考场。

      为此傅氏听了时烨的话,先给苏义做下一身保暖的衣裳,就怕到时有倒春寒,这一次与县试不同,最后一场的策论试还得在考棚里住上一夜,若是下了春雨,夜里就容易着凉了。

      眼下苏宛平一心只想着弟弟的考试,也没有别的心思再去想苏家的事,而这日,村里头忽然传出一道消息,说真阳郡那边的河堤在找苦力,工钱给得高,完工后还能得到奖赏。

      第115章 钱氏和离

      第115章 钱氏和离

      村里人为了这份差事,连着吴喜都打算派一个儿子出门去赚现钱,为此村里人很快集结了几位青年。

      而苏家院里头,知道了这个消息后,李氏立即将两个儿子召到正屋,首先问大儿子的意思,苏大山自那日后,他就精神恍惚,似乎以前的事总在他脑中挥之不去,还有女儿和儿子看他决绝的眼神,让他很是难受。

      如今李氏问起,苏大山只想离开这个伤心地,想也没想就说自己愿意去做活。

      苏小安一听就不干了,大哥一但去做活了,到时春耕农忙之时谁来种田,他是知道的,他爹年纪大了,做事哪及大哥,而他因为有了大哥在,总是偷懒打混,这会儿自是不放人的,以前还有二哥在,苏小安还不会这么反对的。

      苏大山见弟弟不同意,有些疑惑,“莫非三弟想去?”

      苏小安冷哼一声,他怎么可能想去干苦力,他就想着大哥也别去,一家人都在家里,现在这样挺好的。

      苏海怒了,“苏小安,你到底想要做什么?”

      当家的一怒,苏小安还是有些害怕的,想也没想的说道:“我去,我去还不行么?”

      “你去,你不要半路跑了,就你这德行,你有你大哥的力气?”

      苏小安被自家父亲贬得一无是处,气不打一处来,立即起了身,“那好,你们不留下大哥,到时农田里的活谁来干。”

      “当然是你干了。”

      李氏说出来,苏海却气得抓起脚上的破布鞋就朝儿子甩了过来,苏小安被打了手臂,气愤的冲出正屋,看到钱氏从厨房里出来,像个受气包似的,苏小安怒火冲天的骂道:“你站在那儿做什么,还不给我端热水进屋洗脚,整天在家里什么事也不做,还得养你这一张嘴。”

      钱水芳吓得连忙进入厨房,端了热水进了东屋,接着蹲身给坐在椅中的苏小安洗脚。

      没想苏小安嫌水太烫了,一脚将她踢倒,水溅钱氏一身。

      “没用的女人,我受了气回屋里还得受你的气不成,滚。”

      苏小安想起父母的话,越想越是气,以前一家三兄弟还不觉得,如今二老却总是认为他处处不如大哥,大哥有什么能耐,连妻儿都护不住,就是个没用的男人。

      也只有大哥那傻瓜,将自己的妻儿都往外推,对二房的丫头好得比自己的女儿还要好,真是傻得可怜,再怎么好的侄女那也是别人家的。

      苏小安呸了一声,吐了口痰,钱氏却吓得出了屋。

      最后苏海和李氏决定让苏小安去真阳郡干苦力,跟着村里的人一起去,大儿子留在家里种田,如今三个儿子,也只有大儿子还能依靠。

      苏小安要走了,走前一晚,将钱氏折腾得死去活来,这个苏小安长得瘦,平时又懒,但在这闺房里,手段却是花样百出,很会折腾人,钱氏看着身上被咬被掐的印记,只觉得身体都不是自己的了。

      苏小安终于满意了,后半夜沉沉的睡去。

      钱水芳却是睁眼到天亮,原本三丫的计划还没有开始,苏小安就要出远门了,钱水芳忽然觉得自己这离开苏家的事越来越渺茫了。

      天还没有亮,苏小安被钱水芳推醒,外头李氏已经喊人了,苏小安老大不高兴,折腾得太狠,苏小安没有睡几个时辰,如今看到钱氏,想着自己好几个月不能回家,心里就不痛快,便警告她,“给老子等着,待我几个月后回来,你洗干净了在床上躺着,看我怎么折腾死你。”

      苏小安邪邪一笑,钱氏却是身子打颤,连忙点头应好。

      正在钱氏给苏小安穿衣服的时候,苏小安却乘机伸手入她的衣裳内,忽然来了兴致,抓住钱氏的衣裳一撕,钱氏惊慌,她的银子还藏在袖袋里。

      然而苏小安却毫无顾忌,将她身上衣裳撕破,很快将她按在床边爬下,接着脱下裤子就倾身向前。

      外头李氏听到声晌,脸色变得极为难看,想着儿子这一去得几个月,便没有催了,转身回了屋。

      钱氏半死不活的跌坐在地上,苏小安穿好衣裳,忽然看到地上掉出来的银袋,他面色一变,立即蹲身去捡,钱氏大呼一声,迅速的爬过去将钱袋抢到手中。

      苏小安见到钱氏的异样,脸色骤变,立即上前甩了钱氏一个耳光,从她手中夺下银子,一清点,脸上露出笑来,“想不到你居然藏了五两银子的私房钱,如此一来我这一趟也不必辛苦了,过几个月我安生回来,你不准告诉爹娘,知道没有。”

      钱氏不敢出手,垂着头手攥紧成拳。

      苏小安拿了银袋藏在怀里,心里已经计划好了,就到外头玩几个月回来,到时用掉一半,再剩下一半拿回来当工钱,还真亏了刚才的【创建和谐家园】大发。

      苏小安背上包袱走了。

      钱氏整理好衣裳从屋里出来,苏大山带着三房大侄子去田里了,苏家二老坐在廊下,一个在做草鞋,一个在做针线活。

      钱氏忽然在两老的面前跪下,她要和离。

      李氏听到这话,手中的针线落地,震惊的看着她。

      钱水芳这一次下了狠心,一定要和离。

      苏海抓起竹条就抽了过来,打得钱氏在地上滚了两滚,额头撞在石头上,见了红。

      钱氏忽然从地上爬起来,朝院外跑去,李氏立即反应过来,“当家的,快抓住她,快,别让她出门。”

      钱氏跑得飞快,苏海根本追不上。

      于是两老的一路追着钱氏往村长家里跑。

      经过傅氏院子的时候,苏宛平正要出门,看到这架势呆了呆,这苏家人又要闹什么幺蛾子?

      此时村里人都惊动了,以前苏家人大闹,至少一家人在一起,如今是家里头闹了起来,也不知这两老的追三儿媳妇是怎么回事,瞧那脸色,这是要打死三儿媳妇不成?

      苏宛平是立即退回院里,简直见到苏家人就觉得晦气。

      时烨将牛车赶出来,看到她这奇怪的模样便问出了口,苏宛平将事情说了,傅氏从屋里头出来,有些惊讶苏家院的人闹出这么大的事来。

      第116章 生意机会

      第116章 生意机会

      苏宛平却叫弟弟在家里好好守着家,把门关上,怕苏家人发疯了又来惹她娘,她和时烨却坐上了牛车,打算去码头做生意。

      牛车还没有到村口,就见村长家里围满了人,包围圈里有人大喊大叫,声音听出来了是钱水芳的。

      “大家伙的看看,我身上的伤全是苏家人打的,我公婆甚至追着我打,都追到村长这儿来了,我要跟苏小安和离,我要离开苏家,我怕了,哪日我被打死在苏家,我也饿怕了,苏家但凡有什么好吃的都留给男丁,我吃糠腌菜就算了,我婆婆掌家,银子都不知道去了哪儿。”

      “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我婆婆居然在前几日还给了二房二两银子,两老的向着二房,这么多年了,我也没有说什么,如今二房分了家,家里全由我们三房养,凭什么这银子还给二房去。”

      钱水芳说得有理有据,村里人却像看闹剧似的,前几日还去求着傅氏回去,这不才几日,三房媳妇就要闹和离了。

      苏李氏听到这话气得吐血,也不顾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抄起手中的竹条就甩了过去,没想钱氏不闪不躲,只听到“啪”的一声打到她的背上,立即见了血,村里人都震惊了,纷纷看向李氏。

      吴喜的媳妇看不过去,上前拉人,哪知李氏正在气头上,还要再找钱氏,于是将周氏一把推开,力气重了些,周氏被推倒,吴家的儿子立即冲了过来。

      吴喜也生了气,“你们几个把苏家两老的拉住,好好说话,要和离就和离,反正苏家也不是第一回。”

      瞧着吴喜是不帮苏家了,钱氏心想着刚才这一记虽痛却挨得正是时候,她连忙借机说非要和离,又将自己手臂上的伤露出,还指向自己的额头,那上面带着血,吴喜看到钱氏这模样就让他想起当初的傅氏。

      傅氏当初不正是差一点死在这两老的手中,看来苏家那几个儿子都一模一样,没一个好的,自己的媳妇这么打,非要打得如今离了心才甘心的,将来有他们后悔的时候。

      吴喜不劝了,李氏却急了,可怜她三儿才出门,三儿媳妇就要闹和离,就像当初大儿一样,到时要如何向三儿交代啊,三儿可不像大儿好说话,必定闹得家无宁日不可。

      苏宛平不想理的,却因为被村里人堵了路,也就顺势听了一耳,牛车终于赶出古道村了,她才松了口气,想起刚才钱氏的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时烨却拉住她的手,苏宛平拍他手背,“占我便宜呢。”

      Ê±ìÇÓÐЩ¾½ÆÈ£¬¡°ÎÒÒÔΪÄãÏÅ×ÅÁË¡£¡±

      “我吓着了?我当初也是这么带着母亲和弟弟从苏家出的门,我可没被吓到,就想拿菜刀上前砍几刀,胸口这股郁气没处撒。”

      Ê±ìÇÖ»ºÃÊÕ»ØÊÖ£¬×¨ÐĵĸÏ·¡£

      一路上两人说着曾经的事,不知不觉就到了码头。

      魏三娘看到苏宛平过来,便将她拉到一边说悄悄话,这么多日在江新面馆里做事,魏三娘也算看明白了,这丫头有大志向,可不是为了做这一点小生意。

      魏三娘指了前面的一桌客人,小声说道:“这几人你认识么?”

      苏宛平朝那边看去,立即点头,“认识,我大概是在三个月前见到他一面,是余家船队的余总管事,叫余江。”

      “对,就是他了,他这一趟又回来了,会在咱们梅岭县停留两日,吃了面呆会就要去县城,好像是去见几位粮商。”

      苏宛平心思一动,连忙问道:“婶子,这位我记得没错的话,上一次他送货过来没有带瞒货。”

      魏三娘点头,笑道:“这一次有了,只是没有门路,但认识几个梅岭县的商人。”

      苏宛平激动了,她压住内心的冲动,再次问道:“婶子,你觉得我这一次能拿下这一批瞒货么?”

      魏三娘摇头,“量有些多,你有多少银子?”

      “只有三百两。”

      “远不够,只怪你这生意三天两天的歇息,我以前就说过你的,你倒好不放在心上,现在机会就在眼前,可惜了。”

      魏三娘无奈的看着她。

      苏宛平有些不甘心,这三百两是她全部的家当,可是她陪着弟弟下考场她不后悔,如果这一次没能抓到这机会,以后再结交就难了,人家找到了固定的粮商,岂不是没她什么事了。

      不成,这种三个月就能来一趟的船她一定要结交,这可算是短期了,这生意真能做,若成了一趟就能赚下几百两去。

      苏宛平也不顾魏三娘的反对,叫魏三娘炒几道小菜送过去,帐算她的,她再从担子里拿出最好的肉干和干脆面,去了那一桌。

      桌前三个男人,年纪四十上下的正是余江,身边跟着两个小管事,显然是他的亲信,年纪小了些。

      苏宛平将肉干和干脆面放下,才坐下,魏三娘就端着小菜过来了,三人疑惑的看着她,以为她要跟他们拼桌。

      苏宛平却朝余江看去,说道:“余大总管,您可别不认识我了。”

      余江还真不认识这么一位小妇人,年纪这么小,他在什么地方见过?长相倒是不错,却是有夫之妇,他必是不会认识的。

      苏宛平接着说道:“三个月前您不是也来过江新面馆,这不,您还记得这肉干么?”

      两位小管事拿起肉干却是笑了,“老大,就是这丫头没错了,肉干不错,这一次咱们多买一点。”

      苏宛平却连忙将肉干和干脆面送到几人面前,又指了指担子里的,“这些全部送给各位的,当是小小心意。”

      这话一出口,几人便不笑了,这是有备而来呢。

      苏宛平起身亲自为几人倒上酒,一边说道:“实不相瞒,我是奔着你们的货来的。”

      余江坐直往椅背一靠,目光意味不明的看着她,“什么货?咱们余家的货都是有主的,到了码头自有人要走,你一个妇道人家,怕是没有这能耐。”

      余江在试探,他第一次带瞒货,还没有找到销货的商人,他不觉得这女子能懂。

      苏宛平却是摇头,“来,先喝酒吃菜,今日这一桌算我的。”

      “这点银子我们还是付得起的,就不劳你费心。”

      余江并没有把她放在眼中。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5 05: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