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军火贩子的抗战》-第4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日本人在北平的【创建和谐家园】弄清楚了吗”范杰问道,他其实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在中日全面战争爆发之前,卢沟桥附近会有日本驻军的存在,卢沟桥离石景山不远,这也会大大影响他的布局。

      “弄清楚了,日本在北平共有驻军七百余人,基本上都驻扎了使馆区一带,隶属于天津的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部,驻地在天津海光寺,除了在北京使馆区驻军七百人外,还在战略要地天津、塘沽、秦皇岛、山海关等处驻军,总计人数约三千余人。现任司令官是陆军中将中村孝太郎”老汪回答道,北方的情报系统一直是他在负责。

      “这么说北平除了使馆区有日本驻军之外,别的地方都没有了”范杰问道。

      “对。日本驻军也就这些了,不过在因为东交民巷的使馆区,允许各国驻兵保护,所以在整个使馆区还有英军236人,美军508人,法军229人,意军99人,这只是各国在北平的驻军人数,各国在天津、上海、武汉租界都有驻军。”老汪一一解释道。

      范杰一阵无奈,这都是清政府辛丑条约做的孽啊。根据辛丑条约的第7、第9两款规定,中国被迫给予列强在中国的驻兵权。

      规定中允许列强在北京以保护使馆为名长留驻军;由北京至渤海湾的通道各国可派军队驻守,其可驻守地为:黄村、廊坊、杨村、天津、军粮城、塘沽、芦台、唐山、滦州、昌黎、秦皇岛、山海关12个地方。

      从此,自渤海湾至北京的通道被列强所控制,北平的大门被迫敞开。整个华北的防御工事都成了筛子,也怪不得老蒋不愿意守华北,一旦长城沦陷,整个华北将无险可守,而日方则可随意从中国军队的后方发起攻击。连关键的防御点都有人家的驻军,你整条防线还有什么作用。

      “日本在北平还有数千的浪人,咱们在淞沪会战的时候,可是见识过的,一旦开战,日本人在北平的驻屯军,浪人,侨民就会同时动手制造混乱,会造成很大的麻烦的”范青插嘴道。

      “行,知道了,这个事情得好好考虑,找一个稳妥的办法,对了,老汪,你手下的人手训练的怎么样了”范杰按了按有些发胀的脑袋,向老汪问道。

      “还好,我那边总有600多人,大多数是与日本人有血海深仇的东北军士兵,这些人由于不是东北军中的张学良嫡系,所以到了北平之后,就被东北军抛弃掉了,咱们的人手只占很少一部分。”老汪有些担忧的说道。

      范杰点了点头,示意他接着说下去。

      老汪看了范杰一眼,接着说道:“我花了一万大洋,就将整个石景山炼铁厂连同家属区都租了下来,租期一共十年,那里原本就是一片荒地,现在我在北平招下的大多数人手包括他们的家属都住在了那里。”

      “知道了,找时间我过去看看”范杰说道,想了一会,范杰说道:“石景山那边要好好规划建设,到时候那里会成为咱们在北平的重要基地,安全方面的工作也要抓好,尤其是内部,如果我估计的不错,里面肯定已经混进了东北军或者是日本人的探子”

      “先听我说完”

      老汪想要说些什么,范杰伸手止住,他说道:“这件事情谁也不怪,探子这件事情是永远免不了了,咱们在北平的动作这么大,早就落在了有心人的眼里,只是摸不清来路罢了,过些日子等程叔和小柳从南京过来,石景山那边的炼铁厂就要准备重新启动,到时候细细筛选一遍,将有问题的人都调到炼铁厂,慢慢处理”

      “少爷,咱们真的要重启石景山炼铁厂吗”老汪带着担忧问道。

      “重启不重启实际上不是太重要,咱们要的只是一个名义而已,懂吗”范杰看出了他们的担忧,神秘的笑了笑。:

      第八十八章 汪氏

      晚上下班之后,范杰在街上买了两条鱼,还有一些水果,去拜访伯父范熙壬。

      伯父是武汉范氏忧乐堂子弟,辈分上与范父范源清是一辈的,几十年来,同为文正公子孙,武汉黄陂忧乐堂和长沙湘阴安平堂两家人一路相互扶持,跌跌拌拌一路走到现在。

      在北洋时期,武汉黄陂三兄弟,和长沙湘阴范氏双雄,在整个民国闯出了偌大的名头。

      长沙范杰双雄指的是范源濂和范源让两兄弟,大伯父范源濂是民国著名的教育家,师从梁启超,曾数任民国教育总长,参与创办清华学堂,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以及中华教育文化基金委员会董事、董事长。

      二叔范旭东,也就是范源让,早年曾赴日留学,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化学系,回国后集资创办久大精盐公司,永利制碱公司,现在正在筹建硫酸厂,是民国首屈一指的实业家、化学家。

      武汉黄陂三兄弟,成就更多在政治和军事上,大伯父范熙壬,人称“菜园”先生,曾任北洋政府议会代理议长,还参加了李大钊所主持的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因此被通缉,逃至冯玉祥处参加北伐,任第三军司令部参议。蒋jie石掌权后,范熙壬谢绝了谭延闿的聘请,离开政界,在北平各高校任教。

      二叔范熙申,早先东北黑龙江江防舰队队任舰长,在东北海军之中也是一员悍将,民国十八年,中俄衅起,二叔领安泰舰队全体战士,战绩突出,最后还在海水里浸泡了三天三夜才得获救。九一八后,黑龙江江防舰队队长尹祚乾裹挟海军首脑全部投敌,二叔便失去了消息。

      五叔范熙绩的境遇又好一些,刚刚由国民革命军二十六军军长转任国民政府驻鄂特派公署参谋长,实际上是被剥夺了军权,五叔早年留学日本学习陆军,和蔡锷、唐继尧都是同窗至友,近年来数次围剿红军,使得第二十六军损失惨重,慢慢的被老蒋吞并,实际上失去了军权。

      不过听说五叔失去军权,大伯的心绪反而好了许多,这一次范杰见面的时候,大伯的神色好了不少。

      范杰来到伯父家门口时,却见门口已经数人站在了那里。正要进门的范杰被拦了下来。

      “做什么,这是我家,我是宪兵司令部参谋主任,你们是什么人,在这里做什么”范杰心底已经猜到了这些人的身份,但是还是装作满脸的怒容,当然没有他手里的两条鱼,效果或许会更好一些。

      这些人自然不给怠慢,消息很快传了进去,不一会,一位穿着中山装的青年人走了出来

      “焕然啊,我一听外人通报就知道是你,来来赶紧进来”出门迎接范杰的正是新朋友,汪精卫的贴身秘书,曾仲鸣。

      “仲鸣兄,怎么是你,”范杰顺手将腰里的枪递给守卫,对曾仲鸣说道:“是汪院长来了吗”

      “恩,老师来探望菜园先生”曾仲鸣走在前面,范杰跟在后面。

      “我说仲鸣兄,你是越来越富态了”范杰看了看前面曾仲鸣肥胖的身体,摇了摇头,“仲鸣兄,你得注意啊,这么胖可对身体不大好,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离了你,让汪先生怎么办”

      范杰这话说的实在,曾仲鸣这位秘书不仅仅是秘书,早年在法国的朋友当中,曾仲鸣与汪精卫相交多年,后来成为汪精卫不可一日不见的密友。

      曾仲鸣不仅处理汪精卫的全部财务,管理家务,还陪同汪精卫一起旅行,照料途中大小杂事。曾仲鸣也是汪精卫的重要顾问,因为肥胖喜欢玩的曾仲鸣,向来都同意汪精卫的观点。

      范杰将两条鱼递给亚维,亚维便眉开眼笑的拿进厨房收拾了起来,大伯家中也只是殷实而已,但这里毕竟是民国二十一年的北京,鱼也不是顿顿都能吃得上的。

      他没有进书房去见汪精卫,而是随着亚维进了书房收拾去鱼来。

      汪精卫自然不会留在范家吃饭,见时间差不多,便告辞离去了。

      范杰看着汪精卫一行人离去的背影,心里感慨莫名。汪精卫这几天,张学良却一直对他怠慢,以生病为由,避而不见。

      汪精卫生气之余,却也无可奈何,毕竟张学良现任北平绥靖主任,实力不在他汪精卫之下。

      当然这些天汪精卫也没有闲着,不停的拜访北平的各界名流,以期达到一定的成果,

      张学良可以避而不见汪精卫,其他人可没有这个胆子。

      “伯父,您没有答应他什么吧”范杰搀扶着伯父往回走,亚维在另一边扶着。

      “我一个半入土的糟老头子能答应他什么”范熙壬中气十足的训了范杰一句,是啊,他这么半身沉浸宦海的人打太极的功夫可不是范杰这种年轻人能够比得了的。

      “呵呵”范杰只好一路傻笑。

      ¡°ÔõôÕâ»ØÀ´±±Æ½¾Í²»×ßÁË¡±·¶ÎõÈÉÎʵÀ¡£

      “恩,恐怕以后数年都会在北平任职”这回范杰说了老实话。

      “这样也好,巧儿那个丫头这阵子经常来家里帮忙,你们成婚之后,都在一起也挺好的”范熙壬想的更远。

      “伯父,我们两个人的事情,还得家里做主”范杰无奈的苦笑

      “你呀,你呀,”范熙壬自然看透范杰心中所想,“说实在话,你年纪也不小了,也该替家中父母多想想了”

      “是”范杰低头称是

      “说说吧,是不是北方局势又紧张了,不然汪大院长怎么会这么急着北上,又怎么会来看我这么一个糟老头子”范熙壬在园中的石凳上坐下,亚维赶紧跑回屋里拿了一个坐垫出来

      “你爹我还没老”伯父瞪了亚维一眼,亚维绷着脸举着手中的坐垫

      范杰笑了笑,这一老一少啊,他从亚维手中接过坐垫,说了一声:“伯父,你刚才还说让我提父母多想想,可您也也得为亚维他们几个想想,孩子们也是着紧您啊”

      范杰扶起伯父,将坐垫放在石凳上,亚维哼了一声,开心的蹦回了厨房。

      “不满您说,最近东北的形势确实严峻啊”范杰躺了一口气,“九一八前,日本人在东北关东军仅有3个师团,可是到了现在日本人不停的在东北增兵,已经达到了六个师团。开始不停的对东北境内的抗日义勇军进行绞杀,好在四月初的时候,马占山率部反正,这才让义勇军松了一口气,可是随着日军的不停增兵,局势也越加的危急”

      范杰不想打击伯父,但是心头淤积的危急感压的他越来越沉重,“除了关东军在东北境内不停的四处出击,日本人的情报机构也不甘寂寞开始对热河察北不停的进行试探拉拢,热河的汤玉麟和察北的德王是些什么货色,您比我清楚,一定日本人将东三省的局势稳定下来,下一步必然是进攻热河进攻察哈尔,再接下来就是平津地区了”

      “你是担心东北军守不住长城要塞”范熙壬果然是老狐狸,一言就点到了问题的中心。

      “恩,”范杰点点头,“热河的局势已然糜烂,若是张学良肯狠心除掉汤玉麟则还有一线之机,否则”

      范杰没有说下去,可是他话里的意思倒是表达的清清楚楚。

      ¡°ÄãÃÇÄÇλУ³¤Ò²ÊÇÕâôһ¸öÒâ˼¡±·¶ÎõÈÉͻȻ¿ª¿ÚÎʵÀ¡£

      “恩,据侍从室传来的消息,校长已经多次与少帅商议换掉汤玉麟的事情,但是少帅一直犹豫不定”这些事情都是酆悌从来信中告诉他的。

      ¡°ÄÇôÕâ´ÎÍôijÈ˱±ÉÏÒ²ÓдËÒâÁË¡±·¶ÎõÈɽÓ×ÅÎʵÀ¡£

      “这我倒是不大清楚,本来校长和少帅之间的事情就比较敏感,现在汪院长来这么一手,怕是少帅更加不愿意换掉汤玉麟了,一旦汪院长再在北方插上一手,局势去向何方就更加不可知了”

      “恩我明白了找机会我会谈谈汉卿的口风的”范熙壬思索着说道。

      范杰正要点头,亚维跑了出来:“开饭了”叔侄俩对视一笑,范杰扶着伯父进了屋。:

      第八十九章 汪氏 2

      吃过晚饭,范杰扶着伯父走进了书房,进了书房之后,伯父的神色好了许多。

      他们这一代的文人对书籍有着特殊的爱好,从范源濂,谭延闿,到伯父范熙壬,范杰已经见过三位风云人物的书房,每个人的书房都是排的满满的好几排书架,书架上都排满了书。

      扶着伯父坐定之后,范杰倒了杯清茶,放在伯父跟前,凑前问道:“伯父您与汪院长相熟吗”

      “你说汪兆铭啊”回忆半响,伯父说道:“汪兆铭为人太言过其实,做些犹豫不定,反复无常,真不知道当年中山先生怎么会选他做接班人”

      伯父摇摇头,叹息一声,说道:“你有所不知,汪兆铭祖籍浙江,汪家早年在绍兴的时候也是有名的书香世家,后来虽举家迁往广东,但也没有丢了读书人的颜面,尤其是后来汪兆铭参加广州府试得第一名秀才,同科还有他的一位兄长和一个侄儿,名列二、三名。一家两代三秀才,在当时人称玉峰双秀,珠树三花,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啊”

      “哦,那汪院长是怎么走上革命这条路的”范杰好奇的问道。

      “两广之地,革命思潮本就汹涌,咱们两湖一带也是受了两广的影响但要真说思想转变,更多的还是在留学日本之后,多少人在留学日本的时候,加入了同盟会,我,你申二叔,还有你绩五叔,当年我们被香帅送到日本留学,外界的思想接触多了,想法自然就不一样了。”香帅就是时任湖广总督张之洞。

      “汪兆铭差不多也是同时公费留学日本的,很是受中山先生的影响,不几年就加入了同盟会回国后,汪精卫在北京街头刺杀摄政王载沣,事后被捕,被判了终生监禁。在狱中,他赋诗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决心以死报国,一时多为世人传诵啊那时的汪精卫才是真正的少年英雄啊”范熙壬想起那时的汪精卫,也是一脸的羡慕

      范杰没有插话只是静静的听着,伯父或许不知道,但是范杰却是很清楚,汪精卫在狱中受肃亲王善耆软化,思想为之一变。

      武昌起义后,汪精卫由袁世凯开释出狱,出任南方民军议和总代表伍廷芳的参赞,暗中却秉承袁世凯的意旨,与君主立宪党人杨度等组织国事共济会,鼓吹革命、立宪两派联合拥袁,实现南北统一。后来汪精卫还与李石曾等人在天津组设同盟会京津保支部,虽然他担任了支部长,但却一心阻拦北方革命党人发动起义。

      这些事情在现在来说还都是秘密,并没有多少人知道,更何况汪精卫现在是国民政府的行政院长,这段往事的知情者更是不知道都藏到了哪里,但是若有一天拿出来,汪精卫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范杰心里暗暗打定注意。

      范熙壬依旧陷在回忆之中:“武昌起义后,南北和谈,在南京,上海,武汉,我与汪兆铭也有数面之缘,大家都在为了实现南北统一而努力,我与他也有过数次交谈。民国13年,中山先生北上,他也随侍在侧,那时我正好代表国会赴天津欢迎中山先生北上召开国民大会。中山先生过世之后,我们还一起筹划了中山先生的葬礼,颇有些交情,只是中山先生,中山先生啊”

      范杰知道伯父一直对中山先生充满敬重,见他陷入回忆之中,范杰有些担心,他这个年纪的人过于沉浸与回忆当中,怕是有些伤身,想到这里,范杰赶紧推了推他:“伯父,伯父”

      范熙壬这才从回忆之中,回过神来,范杰说道:“伯父,时间不早了,该休息了”

      “哦”伯父这才有些颤颤巍巍的站起身来,范杰赶紧过来扶着他。

      出了书房,亚维和三维也过来扶着他,送回卧室,范杰这才对伯娘说道:“伯娘,伯父他老人家最近是不是身体不大好,要不要请个医生来家里看看”

      “没事的,主要还是你申二叔的事情,家里已经数次请医生来家里看过了,最后得出的结论还是忧郁伤身,后来知道你五叔由军长转任参谋长一职,他的心情就好了许多,身体也好多了,以后你多来家里转转,他看见你心里也高兴,对,了还有巧儿那丫头”

      “是伯娘,侄儿一定常来服侍伯父。”范杰看见亚维和三维出来了,估计伯父也已经睡下了,起身告辞道:“伯娘,时间不早了,明天侄儿还有公务,就先回去了”

      “恩,路上小心些,亚维,出门送送你九哥”伯娘赶紧吩咐亚维道。

      “再见了,伯娘”范杰出门的时候,告辞道亚维一直送范杰送到车边,范杰刚要打开车门,突然想起了什么,从身上掏出十来个大洋递给亚维,看着有些惊讶的亚维,摸着她的头说道:“平时有什么想买的就买点什么,别亏了自己和弟弟妹妹们,这个家里一时还要靠你挣着,大哥出国了,家里数你最大,有什么事情就给九哥打电话,还有好好学习,等将来九哥送你出国留学去,好不好”

      “谢谢九哥”一说起出国留学,亚维的眼睛就亮了,她心里最大的愿望还是能够出国留学,这是范氏宗族多年来一直的习惯,子女长大后出国留学已经成了惯例。

      范杰进了车里,挥手让亚维回去,才驱车回了住所。

      范杰的住所是宪兵司令部在家属院给他安排的二层公寓,回来的时候,时间已经不早,范杰稍微坐了一会,便躺下休息了。

      这里毕竟是宪兵司令部的家属院,安全不成问题。

      第二天早上起来,范杰依旧去宪兵司令部上班,几天下来,范杰发现自己在宪兵司令部根本无人管束,和参谋长利润打了一声招呼之后,范杰便去宪兵三团,蒋孝先这会儿似乎刚从外面回来。

      “怎么了,啸剑兄,又在外面跑了一天”范杰问了一声。

      “可不是嘛,少帅不愿意见汪院长,他老家人就带着一班子人四处溜达,今儿拜访这个明儿拜访那个的,咱们还得紧张他老人家的安全问题,你是不知道,这些天北平的街面上干净多了,我们不知道抓了多少些在街上游荡的兵痞。”

      “怎么,监狱里关不下了”范杰打趣的问道。

      “这倒没有,只是你说,咱们抓这些人又什么用,抓起来不还是得放了,关的时间长了,说不好还影响人家一家老小的生计,咱们这做的都是些什么事啊”蒋孝先开始抱怨。

      “这事也怨不得这些士兵,当兵吃粮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少帅大人付不起的粮饷,只好让这些人在街上晃荡。”范杰无力的说道。

      “不过还好,汪院长明天就要离开北平了,咱们的日子也可以放松一下了”蒋孝先喝干杯中的茶,说道。

      “总算是要走了,这些天整个北平的气氛都有些压抑”范杰无精打采的说道。

      “对了,焕然,日本人那边调查怎么样了”蒋孝先正色起来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1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