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再入仕途》-第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赵家的人去县城他家里,那更是爱理不理的,连主动留人吃饭的话都不会说一句。这个姨父的钻营能力倒也挺强的,赵政策记得三年后好象也让他爬上了教育局副局长的座位,正是自己后世里考上大学的那一年。因为接连复读了三年,赵家花费了不少钱,上大学的费用就很是困难了,找这个姨父去借钱,那可真是铁公鸡,一分钱都没有借到。

      还是小姨心好,偷偷『摸』『摸』地给了赵政策五十元私房钱。

      这次,说是给姨父家里送泥鳅黄鳝的,赵政策其实压根就没想过真正送的。赵政策只想把这些泥鳅黄鳝拿到县城集市上去卖了,留着钱还有大用呢!

      人啊,只有血脉相连,才会有那种亲属感。赵政策还有个舅舅也是本公社的人,所谓娘亲舅大,这个舅舅对几个外甥也是挺好的,赵家修房子的时候还跑来帮忙。可同样,舅妈就不怎么好对付了,因为舅舅家里家庭成分好,舅舅的大儿子,也就是赵政策的表哥读了个高中,居然在石头公社里当上了秘书。从此以后,舅妈就更瞧不起赵家了,生怕受赵家的富农成分拖累。

      赵政策家的亲戚其实挺多的,父亲赵完成还有两个弟弟,赵政策也还有个姐夫,只是好吃懒做罢了。姐姐赵兰香是个很老实的农村女孩,也不知道怎么就看上了现在的姐夫苗春秋,那可是石头村有名的二流子。可当时甚至赵完成把家法都拿出来了,赵兰香却是个死心眼,一定要嫁给这个二流子苗春秋。

      这个苗春秋一年四季都喜欢在外面流浪,很少回家。这不,妹妹赵玉因为放暑假,一直在陪姐姐赵兰香。说是陪,其实是帮忙赵兰香做些家务。妹妹赵玉虽然还只有八岁,可已经很懂事了,喂猪拣柴火样样都会。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赵兰香有两个孩子,大的三岁,小的才一岁多一点,光是照顾这两个孩子就够受的了,还有生产队要出工呢。赵玉去姐姐家里帮忙,还自己带着口粮去的,也真不是个事儿。

      把做好的鱼给秦『露』端了一碗,赵政策就直奔公社。公社离石头生产队倒只有两里路,从名字就可以看出,石头公社石头大队石头生产队,石头生产队就是整个石头公社的中心地带,所以石头公社的革委会也在离石头生产队不远的地方。

      石头公社也就两趟通往县城的班车,上午和下午各一趟,错过了就没有了。赵政策赶到的时候,黄小军早就在那等着了,正拼命地向赵政策招手。

      因为今天县城赶集,在车站等车的人居然很多。赵政策略微数了一下人数,只怕有三四十个人,而班车里只有二十几个座位,要是不想办法,只怕占个座位都有些麻烦。

      从石头公社到县城可有七十几里路,要九『毛』钱车费,都够一斤多肉钱了。要是一直站过去,那可够受的了。

      “政策,等下班车来了,我先爬窗户过去占座位,然后你把桶子从窗户里递过来。”黄小军就自告奋勇地说。

      “可别太『性』急了,当心玻璃。”赵政策想着也是个好办法,自己手里拿着装泥鳅黄鳝的木桶,挤是挤不过人家,就点了点头,又叮嘱了一声。倒不是怕受伤了,因为车窗是有机玻璃,很难割伤人。怕的是把玻璃给弄坏了,那可是要赔钱的,还要落个损坏公共财物的说头,太不划算。

      “小事一桩。”黄小军大大咧咧地说。

      等班车一到,还没有停稳,黄小军的身手果然麻利,一下子就从窗户里爬了进去。赵政策把桶子等东西从窗户里递了进去,自己也从窗户里爬了进去,也算是有座位了!

      “政策,你的动作挺麻利的啊。”黄小军有些佩服地说,黄小军爬窗户那是手脚并用,『乱』来一通的。赵政策的动作却是很漂亮标准,用双手抓住窗沿,一个倒腕动作,和标准的单杠引体向上动作差不多,光凭双手的力量上半身就进来了。

      赵政策嘿嘿一笑,说:“你的动作也很快嘛。”

      黄小军却是抢着买了车票,赵政策笑了几声,也没有和他抢着付钱了。

      短短的七十几里路,班车硬是开了两个多小时,到达县城时估计已经是十点多钟了。赵政策就琢磨着怎么也要买个手表才行得通啊,要不时间都没有办法掌控。

      才刚出车站,就看见几个穿制服的人把一个提着『尿』素袋子的同乡给拦住了。

      “这下惨了,那『尿』素袋子里装着的全部是青蛙呢,肯定要罚款,青蛙也要没收。”黄小军眼尖,就低声说道,还愤愤不平地说,“这些工商人员整天盯着这个地方呢,没收的青蛙最后还不是进了他们的肚子里。”

      赵政策禁不住出了一身冷汗,还好自己有先见之明,抓来的青蛙都是留着改善伙食,没有想过要卖。不然的话,估计自己这个时候也被缠住了,还不知道要罚多少钱。

      “我们也帮不上忙啊。”赵政策就说,“你去你叔叔那,我去市场卖掉这些青蛙,下午的班车我们再一起在这里上车。”

      黄小军答应了一声,就吹着口哨走了。

      县城的集市还是挺热闹的,人山人海,吆喝连天。赵政策也不管这么多,顺着人群走着。没走多远,就被一个穿的确良衬衣的青年人把木桶给提住了。

      “干什么?”赵政策倒是生来胆子就大,并不害怕,呵斥了一声。

      “哥们,这桶泥鳅黄鳝就卖给我吧,保证价钱公道。”小青年笑嘻嘻地说,“我不提住,别的同行就要来抢这个买卖了。”

      赵政策眼睛往四处看了看,果然,有好几个年轻人都在一只手提着进来的人手中有泥鳅黄鳝的盛具呢,看来这个年轻人倒是说的实话。

      “多少钱一斤?”赵政策就问,手却也没有松,市场上这么多人,要是被这家伙提起桶子就跑,追起来还真有些麻烦。

      “泥鳅三『毛』一斤,黄鳝五『毛』一斤。”小青年看了看桶子里的泥鳅黄鳝,“你这里面的货『色』还不错,不是用金扎子扎的,还可以养活好几天,哥们就爽快一点,不管谁吃亏了,就按平均四『毛』钱一斤计算。”

      这青年倒是说的实话,桶子里泥鳅比黄鳝确实要多,真按这样算,还真是赵政策这个卖主占了便宜。

      “兄弟,你这价钱可不公道,我这可是十六斤呢。”赵政策想了想,就说,“一口价,全给你,五『毛』钱一斤。”

      “兄弟,生意都是谈成的嘛,哪有一口价的呢。”小青年就笑着说,“要是你拿到前面去卖,还要交三『毛』钱的管理费,多不划算。这样吧,你减一点,我加一点,就成交,怎么样?”

      (新书冲榜中,请多推荐,收藏)

      ------------

      第十四章 受气

      赵政策摇了摇头,说:“我辛苦了半个晚上,全部让你赚去了,哪里行。买卖不在仁义在,我到别处看看。”

      “你半个晚上就抓了这么多的泥鳅黄鳝?”小青年却是眼神一亮,“要真是这样,你以后的泥鳅黄鳝全部卖给我,就按你说的五『毛』的平均价钱,怎么样?”

      “成交,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赵政策也不管小青年是不是在找台阶下,想做成这笔生意,就也很是爽快地答应了,“我们找个地方过秤吧。”

      “兄弟见外了吧,我信得过你,一看就是个读书人,不会骗人的。”小青年却是很爽快,“就按你说的十六斤给钱,你等等。”

      “五六三十,一五得五,再进三,一共是八块钱整。”小青年念叨了一阵,很是得意地说,“兄弟,我没有算错吧。”

      “错倒是没有错,不过你的算法太麻烦了,我告诉你一个简单的方法。”赵政策就笑着说,“五『毛』前一斤就是零点五元一斤,也就是二分之一,所以价钱就是十六除以二,等于八块钱,以后你买东西,就是拿重量除以二,那就是交易价格。”

      小青年愣了一下,这么简单,不过马上用二十斤换算了一下,还真是除以二的结果十块钱。“行啊,跟哥们学了一招,反正以后泥鳅黄鳝就这个价钱,免得算起来麻烦。”

      小青年很快就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大团结,递给了赵政策,赵政策接了过来就去口袋里拿零钱。

      “哥们,剩余的两块钱就算是定金了,下次再结帐。”小青年的爽快却是让赵政策好感大增,这年代,难得碰到这么大方的人,两块钱都快三斤肉钱了。

      “那不成,哪里还要什么定金啊,你又不知道我是哪里的人,到哪找我啊。”赵政策却是摇了摇头,说“男人说话一口唾沫一个钉子,我说卖给你就卖给你。我一个星期大概打一百斤的样子,可来现成太麻烦了点。”

      “兄弟,你真能抓这么多的泥鳅黄鳝?”小青年却是乐了,今天这生意还真是傻帽遇到了傻帽啊,都不肯占别人便宜的主。

      赵政策很是自信地点了点头,说:“要不是我白天要出工,我还可以让产量翻上一翻呢。”

      “我信你,兄弟。”小青年就笑着说,还伸出了手,“交个朋友,我叫谢天华,你可以叫我小华,你把地址告诉我,我一个星期去你家收购一次。”

      谢天华主要是好奇,这人使用什么样的办法只要几个小时就能够弄到这么多的泥鳅黄鳝呢,还说可以翻倍!

      赵政策很是自然地和他握了一下手,说:“赵政策,石头公社石头大队石头生产队人。”

      “哈哈,多了个朋友。”谢天华心情很好,又压低了声音说,“有青蛙卖吗?也是一个价钱。”

      “有倒是有,昨天也抓了差不多十斤,不过比较麻烦,不敢带出来。”赵政策就有些为难地说,“大队有人管,车站有人查啊。”

      “这个你不用担心,我去你家里拿货,我自然有办法。”谢天华却是很自信,“就算出了事情,也绝对不牵连你。”

      “行,那就这样。”赵政策就笑着说,“你把泥鳅黄鳝倒掉,桶子我可还要拿回去呢。”

      谁都没有想到,就这么一个缘分,赵政策和谢天华居然臭味相投,成了好朋友。

      走出市场,赵政策也是心情大好,仔细算了一下帐,一个晚上泥鳅黄鳝加上青蛙一天赚十二三元还是没有问题。十二元每天,一个月就是三百二十四元,两个月就是六百四十八元,除去下雨天,两个月赚个五六百元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赵政策的好心情并没有维持多久,就因为见了姨父唐春衡而坏了心情。

      赵政策提着满是鱼腥味的木桶一进屋,姨父唐春衡就皱起了眉头,估计还是强忍着没有发脾气。

      赵政策很是恭敬地叫了声姨父,唐春衡也只是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让赵政策讨了个没趣。赵政策也不理这么多了,该尽的礼数已经尽到了,就拿到木桶到厨房里的自来水下去冲洗干净。倒是小姨秦香玉听到赵政策的声音,很高兴地从房间里跑了出来。

      “政策啊,来看小姨了啊,你妈身体还好吧。”小姨马上又发现了放在桌子上面的酸菜和干鱼,眼圈就红了,“我都没给姐买过什么东西,她倒总是记着我爱吃这些。”

      “好啦,不就是些酸菜吗?不值钱的东西。”唐春衡就在小声嘀咕着。秦香玉白了唐春衡一眼,却是跑到了厨房里,一边帮忙洗桶,一边唠叨着,“政策,你是来赶集的吧。”

      “抓了点泥鳅黄鳝,刚才卖掉了。”赵政策支吾着,“我马上回去,要赶班车呢。”

      “说什么啊,到姨这里饭都不吃啊。”秦香玉知道赵政策是听到唐春衡刚才说什么了,人年轻,受不了气,就低声说,“你姨父是这个脾气,别理他。”

      “我们队上的黄小军还在等我呢,真不吃饭了。”赵政策赶紧说,“下次来再吃。”

      “急什么啊。”秦香玉却是不管这些,把赵政策拉到客厅里按在凳子上,“很快的,姨给你下碗面条。”

      唐春衡拿起一张报纸,也不理赵政策,装模做样地看了起来。

      “哼,你以为穿上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啊。”赵政策心里诽谤着,却也很是端正地坐着。

      秦香玉手脚挺麻利的,很快就下好了肉丝面条,给赵政策端来一大碗,还特意加了两个鸡蛋。

      “谢谢姨。”赵政策也不理会在旁边看报纸的姨父唐春衡了,三下五去二就把面条解决了,然后说,“姨,我吃饱了,走了,下次再来看您。”

      说完,自顾自地走了。

      秦香玉却是追了出来,塞了两元钱给赵政策:“留着坐车,下次再来看姨。”

      赵政策也不推辞,知道不要会伤小姨的心,只是说了声:“姨,你要注意身体。”

      出了教育局的大门,赵政策却是琢磨着该到哪里去打发时间了,这办事效率太快了也不是个事情,泥鳅黄鳝一下子就变成了现钱,小姨家的任务也完成了。

      赵政策第一个想到的问题却是要给秦『露』买个什么东西,还真是一个怜香惜玉的人。

      可买什么呢,既不能太暧mei又要让秦『露』高兴并且能够接受的东西,赵政策就有些为难了,最后打定主意到百货商店去看一看。

      因为赵政策是在县城里读高中,平时也逛过县城,所以对地形还是很熟悉的,转了一转,就来到了百货大楼的门口。

      ------------

      第十五章 礼物

      穿着一身粗布加补丁衣裳,赵政策却还在不断摇头叹息。旁边的人都把赵政策当做是逛大花园的刘姥姥,没有见过世面呢。

      赵政策却不以为然,这年代物质确实太缺乏了,无论是『毛』巾,肥皂还是电视机等物品,颜『色』品种都是那么单一得可怕!

      想了想,赵政策最后还是给秦『露』买了一块香皂,因为秦『露』脸盆架子上的那块香皂快用完了,这是赵政策很细心地发现的。秦锋那么喜欢香味,相信会喜欢这块花了六『毛』钱的高级香皂,至少赵政策是这样认为的。

      给弟弟赵方针买了个一『毛』钱的口哨,给妹妹买了个一『毛』钱的布娃娃,然后再给两个外甥买了一点糖果。

      小孩子好打发,大人就有些为难了。赵政策想了半天,才花了六『毛』钱给哥哥赵路线买了一只钢笔,给老爸赵完成买了一副八『毛』钱的老花眼镜,然后买了五块钱的兰『色』咔叽布。

      这样,钱就花得差不多了,还好,小姨还给了赵政策两块钱。赵政策闲着没事做,就跑到新华书店去看书。

      在新华书店里把时间都消耗得差不多了,赵政策才买了一本英文版本的《莎士比亚》,这是要对秦锋进行英语强化训练了。这种书可不便宜,花了赵政策两块四『毛』钱,让赵政策很是肉痛。

      新华书店的墙上挂有时钟,赵政策掐准了时间赶到车站,黄小军却又早早地等在那里了。见了赵政策,黄小军显得很是兴奋,迫不及待从口袋里拿出三块前塞到了赵政策的口袋里。

      赵政策笑了笑,却也没有拒绝,一个花了半个月才弄成的蓄电池送个他,弄个三块钱成本确实也是理所当然的。

      “政策,我可不是贪你便宜,要是你觉得钱少了就和我说,这次我叔给了两张工农兵呢。”黄小军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谁让整个县城里都找不到你弄的那个玩意呢?”

      “不少了,我开学后也用不着了,那玩意不经常用,不经常充电就会报废的。”赵政策就笑着说,“公平交易,两不吃亏。”

      一路颠簸着回到了石头公社,赵政策一下车,却是先去了秦『露』那里。去的时候,秦『露』正在吃晚饭呢,也没有蔬菜,就是赵政策早上送去的鱼,让赵政策看得心里一酸。

      “县城里好玩吧。”秦『露』见赵政策来了,却是眼神一亮,笑颜如花。不知道为什么,一见了赵政策,就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去新华书店看了一天的书,看得脖子都酸了。”赵政策就笑嘻嘻地说,“里面板凳都没有一条,真是受罪。”

      “你就美吧。”秦『露』嫣然一笑,眼神却是往赵政策的袋子里瞅。

      “给你的,莎士比亚原版剧本。”赵政策呵呵一笑,故意把书往秦『露』床上一丢,“以后我可要天天检查你的背诵和对话效果了,不准偷懒。”

      “真的?”秦『露』可高兴了,一下子扑在床上,把书打开,随即有些丧气,“很多都是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

      “有老师我在呢,只要你努力,我保证你外语口试能打一百分。”赵政策就大大咧咧地说,“你想啊,莎士比亚这样的【创建和谐家园】写出来的东西无论是语法还是口语,那都是一流的,能出什么问题呢?”

      秦『露』眼神一亮,考回京城可一直是她的梦想,可这个梦能实现吗?秦『露』很清楚,自己的父亲没有被【创建和谐家园】之前,很多事情都是奢望。

      “别苦着脸,告诉你一个好消息,邓老已经主持了教育部门会议,决定恢复高考,今年的高考定在十二月。”赵政策眼珠子一转,“我刚从县城里听到的消息。”

      其实,赵政策哪里听到什么啊,教育局倒是去了,可惜只到小姨家吃了一碗面条,和教育局干部唐春衡连一句对话也没有。事实上,邓老是主动要求主管教育,并在八月分召开了会议,要求恢复高考。可教育部的正式通知要在十月份才会下放,八月份的会议这么机密的事情赵政策怎么可能知道呢。

      可赵政策是穿越来的,有先知先觉的优势,反正结果不会错,先逗秦『露』开开心也好。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09:5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