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再入仕途》-第4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二哥,我和女同学坐。”赵玉却很是得意地说,“老师让我和男同学坐,我不肯的。”

      “小妹哭鼻子了,老师才答应的。”赵方针马上打起了小报告,让赵玉不依了,嘴里嚷嚷着,“才没呢。”

      赵政策乐呵呵地笑着,感受着亲情的温暖,还真幸福啊,看来要多回家来看看。

      “政策哥哥,喝茶。”耳朵边却传来了明珠清脆悦耳的童音,在赵政策听来简直是天籁之音,转头一看,却是崔明珠小心翼翼地端着一个雪白雪白的瓷杯,里面的开水热腾腾地冒气呢。

      赵政策被吓了一跳,赶紧端了过来,喝了一口,然后放到了桌子上面,把小姑娘抱了过来,心疼地说:“以后可别端开水了,要是烫着了怎么办?”

      小姑娘却是很舒服地靠在赵政策身上,把头还往赵政策怀里拱,柔柔地说:“我是端给政策哥哥喝啊。”

      “来,让政策哥哥亲一下,明珠真乖。”赵政策低头在小姑娘【创建和谐家园】的脸蛋上亲了一下,让旁边的赵玉很是眼热,却有些害羞,不敢过来凑热闹。毕竟,赵玉已经十二岁了,有些懂事了。

      赵方针却是也笑嘻嘻地凑了上来,在崔明珠脸上也“啵”了一下。

      “方针哥哥讨厌啦,让我脸上都是口水。”崔明珠却是不依了,直嚷嚷,让赵方针傻笑着跑开了。

      “嫂子,这口皮箱里的东西拿出来后,皮箱就给你啦。”赵政策看了看周冬梅,这才突然想起来,“给一家人都买了些东西,就看喜不喜欢了。”

      “又在浪费钱了吧。”赵完成马上就开始训人了,“给你嫂子买个皮箱挺好的,给弟弟妹妹们买点吃的就可以了。”

      “爸,我有工资了,该给家人买些礼物啊。”赵政策马上笑着说,“给您和妈买的都是外套,暖和身子的,花不了多少钱。”

      几个半大的孩子一听有礼物,马上凑到了皮箱边了,眼神很热切地看着。赵方针更是很急切地把皮箱的拉链给拉开了,让周冬梅急得直嚷:“慢点拉,别把拉链拉坏了。”

      皮箱被刷刷拉开了,上面都是衣服,赵方针就把衣服拿出来往边上的凳子上面扔。

      “方针哥哥,你放好些,『奶』『奶』会骂你的。”崔明珠就小声地提示着赵方针,让赵政策在旁边看着直乐。

      可很快崔明珠就兴奋地喊了起来:“好漂亮的衣服,政策哥哥给我买的。”崔明珠的眼睛很尖,一下子就看到了只有他能穿的一套粉红『色』的衣服。

      “我也有,明珠你看。”赵玉也很高兴,拿着衣服比划着。

      “阿姨,您帮我把衣服收起来,我过年再穿。”崔明珠很是懂事地拿着衣服跑向了周冬梅,让赵政策看得眼角酸酸的。崔明珠还是一直叫周冬梅阿姨,一下子改不过口来。

      “明珠,你还有个洋娃娃的,和你一样可爱。”赵政策就禁不住提醒到,“也在皮箱里呢。”

      “二哥,连环画是给我买的吧。”赵玉却来打岔了,见赵政策点了点头,才笑着跑开,去看连环画了。

      赵政策从皮箱里拿过洋娃娃,递给了崔明珠,让小姑娘爱不释手,笑得嘴巴都何不拢了。

      这个时候,赵方针早就拿着赵政策给他买的玩具【创建和谐家园】跑到外面去向伙伴们炫耀去了,至于一套黄『色』的带五角星的衣服还有一双解放鞋,根本只兴奋了一下,就扔下了。

      赵政策给大哥赵路线买的是一套中山装,嫂子周冬梅的则是一打可以织『毛』衣的『毛』线,也是让周冬梅爱不释手,直叹质量好。

      “爸,您也试试外套吧,这皮箱要给嫂子拿进屋去呢。”赵政策见父亲在旁边还有些扭捏,就把外套强行搭在了他身上。

      “恩,这里面还有『毛』绒呢,穿着肯定暖和,就是老贵吧。”赵完成点了点头,缓和了脸『色』,让赵政策心里直乐。

      “你这老头子啊,死要面子活受罪,老二孝顺你,你还训人。”秦香莲就在厨房里数落着。

      赵政策呵呵一乐,把大哥赵路线拉进房间里商量当村支书的事情,可崔明珠这小姑娘一直拉着赵政策的衣角,也跟着进来了。

      “哥,你也准备准备吧,估计过年后就可以接任常叔光的村支书职务。”赵政策正『色』对赵完成说。

      “我可不想当那支书,再说,我也不是那个料啊。”赵路线愣了愣,随即猛摆手,“光是砖厂的事情就把我和你嫂子忙晕了,这里还有一家老小要服侍呢。”

      “哥,你可不能这么想啊。”赵政策就笑着说,“别拿豆包不当干粮,村支书可不只是有权力,还要尽义务。你想想啊,我们石头村还有不少家庭没有脱贫呢,你办砖厂赚了钱,可也要帮帮这些乡亲吧。”

      “不是我不想帮啊,而是有些忙不过来。”赵路线就苦着脸说,“再说,庄稼人也就是种水稻和一些红薯什么的,没有路子啊。”

      “这些事情你别管,有我呢。”赵政策就说,“办法我来想,你只管去当你的村支书,至少你比常叔光要强吧。关于砖厂,你可以让黄小军帮忙看着,放心吧,不只是你的砖厂,连乡里的砖厂也要一并承包下来。”

      “这步子是不是太大了?”赵路线一听说承包乡里的砖厂,眼神都亮了起来,可语气却有些迟疑,“人家乡里会愿意吗?”

      “怎么会不愿意?”赵政策呵呵一笑,“你放心吧,明天我就去找公社刘书记,乡砖厂老是亏损,他只怕早就想摔开这个包袱了,求之不得呢。”

      赵政策还没有去找乡党委书记刘正行,刘正行却自己找上门来了,这个时候赵政策一家刚吃过中饭没多久。

      “政策,刘书记找你呢。”赵政策还在房间里和大哥赵路线唠嗑,父亲赵完成进来了,脸『色』稍微有些紧张,让赵政策马上想起来刘正行书记的两颗门牙就是毁在自己父亲手里呢。

      “我也正要去找他呢。”赵政策就笑呵呵地站了起来,对赵路线说,“这不,主动找上门来了吧。”

      跟着刘正行一起来的还有他的秘书,赵政策舅舅的儿子秦翱翔,一脸的恭敬,远没有以前在公社里那么嚣张了。

      “哟,刘书记大家光临,有失远迎啊。”赵政策人还没进堂屋,声音却穿了过来。

      “赵秘书难得回家乡,我自然要来汇报工作了。”刘正行哈哈大笑着,『露』出两颗包着银皮的牙齿,让赵政策肚子里直乐,却也赶紧伸出右手握住了刘正行递过来的双手,然后把左手搭了上去,用力晃了晃,这才松开。

      “怎么敢呢?”赵政策语气淡淡的,“刘书记你是正科,我是副科,你可是我的领导。”赵政策很自然地没有使用您这样的尊称,而是用你,非常自然,而刘正行也没有任何表情变化,似乎这个称呼是最恰当的。

      “赵秘书,你是市领导,到了石头乡就是最大的领导了。”刘正行哈哈大笑着,“欢迎回来指导石头乡的工作。”

      “我回来时,徐书记和我说了:你们石头乡的联产承包制搞得很好,走在全国前列,你们那个乡的领导班子不错啊。”赵政策马上换上了官腔,语气非常平淡,“不过,徐书记也说了,这两年石头乡好像没有什么变化啊,还要努力啊。”

      赵政策话语的前半部分让刘正行心里一喜,可后半部分又让刘正行心里一尽,真实喜忧参半啊。

      “还请赵秘书指点指点啊。”刘正行的态度马上端正了起来,有些恭敬。

      赵政策却是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然后扭转头皮笑肉不笑地说:“表哥真是稀客啊,难得来一次啊,拜年可早了些吧。”

      刘正行一听这话不对劲,脸『色』马上变了,心里也暗自叫苦,本来带秦翱翔这个秘书过来,是因为两家有亲属关系,没想到秦翱翔这么不招待见,比自己和老冤家赵完成的关系还糟糕啊。

      刘正行也有些后悔了,不该带这个不识趣的家伙来。

      还好,秦香莲端着茶壶过来了,开始数落赵政策:“没大没小的,和表哥也开这种没有分寸的玩笑。表哥难得来一次,你好好陪表哥说话。”

      然后,秦香莲才笑着对秦翱翔说:“翱翔,你表弟说话就是没有分寸,你别见怪。”

      “姨,是我不对,很少来看您。”秦翱翔见刘正行看自己脸『色』不善,赶紧站了起来,红着脸说。

      赵政策给了秦翱翔一个下马威,出了口恶气,却也不想难为秦翱翔,毕竟要给母亲秦香莲面子,不然母亲不知该有多伤心呢。

      “刘书记,我表哥跟您当秘书都四年了吧。”赵政策就半开玩笑地说,“无论凭资历还是能力,也该进步了。”

      刘正行这才松了一大口气,人家毕竟是关系啊,这不直接问自己要官了呢。

      “乡里还缺少一个乡长助理呢。”刘正行也是顺水推舟,既可给赵政策面子,也可以给自己这个心腹点甜头了,“过年后我就往县里打报告,到时候赵秘书也帮忙打声招呼吧。有赵秘书出面,这还不是一二三的事情。”

      秦翱翔听得心里一喜,心脏不由自主地加快了速度,虽然有些羞愧,可这关系着自己的前途命运,谁愿意一辈子当个乡党委书记的秘书啊,就红着脸抬起头,满怀希望地看着赵政策。

      赵政策不动声『色』地看了秦翱翔一眼,见表哥脸都红了,证明他还是有些羞愧的,心里一软,就说:“正月份我会去谢副县长家拜年,到时候我把这个事情提一提。不过,我人微言轻,不一定有作用啊,关键还是表哥你自己,打铁还是要自身硬。”

      “谢谢刘书记,谢谢政策。”秦翱翔这次是彻底惭愧了,“我今后一定改正缺点,好好工作,不辜负组织的信任。”

      ------------

      第九十六章 乡党委书记的门牙恩怨

      第九十六章 乡党委书记的门牙恩怨

      秦香莲这才满意地看了赵政策一眼,笑了笑,意思上是这还差不多。这也难怪,娘家人有出息,秦香莲自然高兴。

      赵政策苦笑了一声,有时候亲戚多可不是一件好事情啊,答应了的事情就要做到的,要不然的话,老妈只怕又要给自己上紧箍咒了。

      对刘正行这人,赵政策还真有些看不懂,无论是前生还是今世,记忆里刘正行都没有因为赵完成让他掉了两颗门牙而报复过,甚至都没有什么人提起过这件事情。

      越是自己看不清底细的人,赵政策越是警惕。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所以,赵政策的警惕也是有道理的。

      在与人交往中,与其把心一下子掏出来,不如慢慢观察对方,有了了解之后再交心。赵政策认为自己可以不虚伪,坦坦『荡』『荡』,但绝不可把感情放进去,要留些空间作为思考,那么一切就会好一些,也更稳妥一些。

      “完成大哥,你还在生我的气吗?”刘正行突然对一直坐在墙角的赵完成说,“当年我是有些年轻气盛,说话也难听了点,可我不也缺了两颗牙齿了吗?”

      “刘书记,这不怪您,是我当时冲动了点。”赵完成有些慌张地站了起来,“我还怕刘书记您记仇呢,我这一个教书的,有些清高,本来早该找您道歉,就是放不下这个面子啊,您别见怪。”

      “在那个年代里,人人自危啊。”刘正行有些感叹地说,“唉,我也不替自己辩护了,当年我和老哥你都年轻,嘿嘿,过去了就过去了,我是没有记在心上了。今天我来,一是想和你儿子商量点工作上的事情,二是想和老哥你揭开这个陈年旧事。”

      “嘿嘿,我早没事了,要不是您是领导,我早就上门道歉了。”赵完成马上接过话题说。

      “路线,你对承包乡里面的砖厂有兴趣吗?”刘正行哈哈一笑,“今天,你弟弟也回来了,你不用担心我蒙你啦。”

      “兴趣倒是有,就是不知道那砖厂承包需要多少钱?”赵路线好像突然才醒悟过来似的,支吾着说,”我没多少钱啊。”

      “路线,你这话可就不太厚道啊。”刘正行呵呵一笑,“你可是我们石头乡的大能人,砖厂的效益比乡里的砖厂好多了,就别和我哭穷了。”

      “刘书记,我看这样吧。”赵政策就笑着『插』话说,“乡里的砖厂老是这样亏损确实不是个办法,可要是搞承包,毕竟是国有资产,我还是有些担心政策方面的问题。稳妥起见,还是让村民们都入股吧,公社还是占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大头,村民们占百分之四十九,你看怎么样?”

      赵路线有些怪异地看了自己的弟弟一眼,刚才还在劝自己承包砖厂,现在反而谈起了入股的事情来了。不过,赵路线知道自己这个弟弟可是个厉害人物,吃不了亏的,也没有说什么。

      殊不知,正是因为乡党委书记刘正行亲自找上门来,让赵政策提高了警惕。再说,赵政策一直担心过年后『政府』部门严厉打击【创建和谐家园】的手段。在高压政策下,有些事情是光靠嘴巴说不清楚的。虽然有钱仲民这个省委书记的儿子做接应,赵政策还是没有把握,不想在这个上面栽跟斗,太不划算了。

      所以,赵政策宁愿让大哥赵路线少赚些钱,也要稳妥为上。至于乡『政府』的股份,只要政策变好了,要拿回来也不是太苦难的事情。

      当然,赵政策是不可能把这些想法说出来的,随便告诉别人自己的想法,在赵政策看来,就是把自己的心灵弱点向别人展示,授人以把柄,他日很有可能成为别人修理自己的突破点。赵政策认为,世事复杂,人心多样,暴『露』心思一般都是被人盯梢的。

      “赵秘书啊,乡『政府』现在哪里还有钱投进来入股啊。”刘正行苦笑了一声,“现在砖厂是穷得连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这个砖厂已经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了。”

      “没关系的,乡『政府』可以用机器和厂房等折价作为股份,反正要占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确保砖厂是掌握在国家集体手中。”赵政策不动声『色』地说,“关于工人的工资问题以及砖厂的经营资金问题,就由我哥来解决好了。”

      “这怎么行呢,我今天来也不是专门让赵路线吃亏来的。”刘正行微微一愣,随即说道,“这样的话,路线就太吃亏了。”

      “嘿嘿,吃亏就是上当嘛。”赵政策呵呵一笑,『138看书网』,“不过,合同上必须明确,工厂的一切经营权力都由我哥做主,乡『政府』不能进行任何干涉。”

      停顿了一下,赵政策又补充了一句:“当然,乡财政所可以对砖厂的财务进行监督,也可以安排专人做会计,只是出纳必须由我哥来安排。”

      “这都没问题。”刘正行马上说,“年后出了节,我就让刘光斗副乡长专门来和路线谈具体的合同,就依照刚才赵秘书说的指导方针办理。”

      “还有个问题。”赵政策就笑着说,“要是到时候政策明示可以承包了,那么我哥就有权力把乡『政府』的那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购买过去,价格就按现在作价加上同期银行利息计算,这一条我觉得有必要加进去。”

      “真不愧是北方大学的高材生啊,逻辑思维能力超强,我今天可是长见识了。”刘正行呵呵笑着,“没问题,这事情我可以做主。”

      “刘书记,这农民光靠种田可只能解决温饱问题,无法奔小康啊。”赵政策就笑着转移了话题,“你看是不是要想想什么办法,把经济搞上去?”

      “还请赵秘书指点啊,你在市里领导身边工作,视野广。”刘正行心里一动,“有没有适合我们石头乡发展的项目?”

      “我们石头乡除了石头就是山。”赵政策也不客气,“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只能围绕着这山和石头来做文章了。”

      “还请明示。”刘正行就很热切地说。

      “石头乡有几个很不错的林场,我觉得可以考虑建一个大一点的家具厂,咱们这里木匠,漆匠都有,技术不是问题。”赵政策就缓缓地说,“沙发,茶几,组合柜子都可以做,我看在城里还是很有市场的。”

      “是个好办法。”刘正行有些迟疑地说,“就是这个木材砍伐证的问题,审批权在县里啊,只怕有些难。”

      “乡『政府』打报告,我顺便带过去吧。”赵政策就自告奋勇地说,“不过,报告上写明树是分批砍伐,并且看掉之后马上要种上,不能把小树都砍了。生态平衡非常重要,这一点一定要注明,不然很难批下来。”

      “秦秘书,你把这些都记住,报告就由你来起草。”刘正行没有犹豫,马上吩咐说,“这个事情要当明年的第一件大事情来办。”

      停顿了一下,刘正行有些为难地说:“可就靠一些木匠,漆匠,很难形成大规模生产啊。”

      “既然要做,自然要做大。”赵政策毫不犹豫地说,“去东南沿海采购大型木材加工设备,把流水生产线建立起来,一天怎么也要生产几百套家具出来。”

      “表弟,什么是流水生产线?”秦翱翔有些疑『惑』地问了一个大家都不太懂的问题。

      赵政策这才想起这个年代流水生产线这个词语好像并没有流行,就讪笑了一声:“简单地理解,就是一条龙服务。打个比方,就象杀猪一样,专人分别负责少开水,准备工具,杀猪,分割皮肉,清理内脏,分类,销售等工作,让猪肉源源不断地到达市场,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这样是可以形成大规模生产。”刘正行眼神一亮,“工作分细了,对工人的要求也没有那么高,普通村民也可以当工人。”

      停顿了一下,刘正行又有些为难地说:“这样的大型生产线只怕要好几十万才能买回来,乡里没有这么多钱啊。”

      “可以考虑和砖厂同一个模式,进入工厂的工人都要拿钱入股,乡『政府』象征『性』投入几万,其他就以林场的木材抵股份,还是要让乡『政府』占股份百分之五十一。”赵政策就说,“我找黄副市长的侄子黄小军谈过了,让他来带头,具体的资金问题他来解决。”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20:3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