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再入仕途》-第2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

      第五十三章 秦老爷子

      赵政策现在可以支配的资产可以买一千多斤猪肉,也算是个款爷了。可赵政策并不准备买什么贵重礼物进秦家,毕竟,自己现在还是个学生身份。

      赵政策本来是想买双鞋子的,可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布鞋穿着舒服,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中山装还是在家里做的,倒也合身,赵政策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

      为了显得重视这次去秦家之行,赵政策特意去理发店理了个头发,把指甲也剪了下,倒也显得精神了不少。

      秦家赵政策是去过很多次的,倒也熟门熟路。秦家的院子很大,是那种很大的四合院,里面种了不少的树。

      不过,这一次秦家大院明显和以往不同了,最大的区别是门口居然有警卫人员站岗放哨,让赵政策大吃了一惊,这是什么级别啊。因为赵政策后世里也只做到了副厅级别,对中央的这些大佬们还真不是很熟悉。所以,赵政策对秦家有什么大人物还真不清楚。

      还好,秦『露』早早的就在门口等着了,要不然的话,只怕连门都很难进去。

      四合院还是那个四合院,可今天的气氛完全不一样了。一进客厅,赵政策就觉得很压抑,这也让赵政策觉得很是不舒服。

      估计是有人在客厅门口一直盯着呢,赵政策一进门,里面居然有十几双眼睛盯着自己看呢。不过,赵政策是什么人啊,大风大浪见的多了,到也不至于心里发憷。

      “大家好!”赵政策也很是矜持的点了点头,并没有慌『乱』起来。

      让赵政策很不爽的是:客厅里十几个人有一个老人,还有五个中年男人,三个年轻男人,两个年轻女人,另外的都是中年女人。可除了老人和一个中年男人对自己微微点头回礼外,其他人都象木头一样,面无表情,反而用带着审视的目光看着自己,那种居高临下的目光让赵政策觉得从心底不舒服。

      要不是因为和秦『露』现在已经是恋爱关系,赵政策真象掉头就走。可现在没有办法,只能是硬着头皮呆了下来。

      秦『露』却显得很是紧张,拉了拉赵政策的衣袖,对居中的老人说:“爷爷,赵政策来了。”

      “呵呵,小伙子果然是一表人才啊。”老人的眼神很神深邃,看得赵政策微微有些发紧。

      “秦爷爷好。”赵政策马上满面春风,鞠躬说道。

      “我家秦『露』在衡西县多靠你照顾,这才考上京城外国语学院,不知道怎么感谢你才好呢。”秦老爷子的话语里和蔼中透『露』着距离感,“全家人商量后,决定请你来吃顿便饭,表示感谢。”

      “是啊,农村条件艰苦,你又是学生,学堂的伙食不太好吧。”一个可以从脸上看到秦『露』影子的中年美『妇』人马上接口道,“我家秦『露』也没有吃过苦,在衡西县真是受罪啊。”说话的是秦『露』的母亲曲金兰。

      赵政策的脸『色』马上阴沉下来了,有些后悔来这一趟了,再呆下去依自己的『性』格只怕会产生矛盾了。

      秦老爷子马上感受道了赵政策的不快,拿眼神看了中年美『妇』人一眼,中年美『妇』人这才低下了头,不敢再说什么了。

      “听说你是靠打泥鳅赚来的生活费用,是吗?”一个不合适宜的年轻声音高调传了过来,让赵政策再也忍不住脸『色』的变化了。

      “对啊,有什么问题吗?”赵政策却是转过头后,马上就换上一副笑嘻嘻的笑脸。赵政策发现面对自己说话的是个长得象个『奶』油小生的合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只是多了几分嚣张,下巴微微扬起,眼神却是斜视着自己。

      秦老爷子微微观察到了这一点,却是心里一紧,只怕这个年轻人有些稳重得可怕。

      “没什么问题,高考状元打泥鳅可以说是一段佳话啊。”年轻人却是冷笑这说,“佩服,佩服。”

      “这位是?”赵政策却是先回过头来问秦『露』。

      “我堂弟秦小涛。”秦『露』马上回答道,然后拉了一下赵政策的衣袖,意思上是不要理他。

      赵政策微微一笑,却是问道:“你今年有十六岁了吧,学费是伯父伯母出的?”

      秦小涛微微一愣,不过还是很快就点了点头。

      赵政策却是嘿嘿笑了两声,并不再说什么,眼神里却多了一丝怜悯,看得秦雪刚很是不舒服,可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秦小涛撇了撇嘴,还想打打嘴皮仗。

      “小涛,这里没有你说话的份。”秦老爷子马上发话了,脸『色』微微发怒,“你们几个小辈都要向政策好好学习,自力更生,不能总是依仗父母。”

      旁边的一个中年人的脸『色』就变了,老爷子这话意味着不满意啊。秦家刚刚摘掉了右派的帽子,老爷子很有可能进政治局委员,秦家的第二代子女也基本上会官复原职或者另有安排。可秦家的第三代人物中,总要有个代表人物进行重点培养的。

      这个决定权就掌握在秦老爷子手中,一旦老爷子对谁不满意,那就基本上否定了这个人选,这可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这个中年人正是秦小涛的父亲秦跃进,怎么能不着急呢。可在老爷子面前,秦跃进也不敢多说话,只是拿眼神示意秦小涛不要再犯傻了。

      秦『露』这才得意地撇了撇嘴巴,很是可爱的吐了吐舌头。

      “政策,听说你是南湖省的高考状元,还辅导了很多知青考上了大学,大学课程对于你来说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打算?”说话的是个国字脸,不苟言笑的中年人。

      “我爸爸。”秦『露』又拉了拉赵政策的衣袖,让赵政策哭笑不得,要这么下去,自己这件衣服会提前完成它的使命了。赵政策早就知道,秦『露』的父亲叫秦明,当过一个地级市的专员,正厅级别。

      “我现在硕士和本科连读,四年后就可以拿道研究生文凭了,到时候希望能分配到基层『政府』去。”赵政策赶紧回答说。

      “什么?去基层!”曲金兰马上嚷了起来,“乡下有什么好的,到处是黄泥巴和灰尘,我家秦『露』毕业后是要留在京城的。”

      赵政策苦笑了一声,却是没有接话,觉得和秦家的人沟通起来真的是很艰难,他们完全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处于不平等的对话地位。

      秦明却是看了老爷子一眼,才接话道:“四年出来你还只有二十一岁,又有研究生文凭,起点倒是不错。可要是分配到基层去工作,起点就低了,发挥不了你的优势。这个问题你要好好考虑,不要轻易做决定。”

      “恩,你那篇《实践出真知》的文章我仔细看过了,文字功底很好,如果去基层不一定能够发挥你的长处。”秦老爷子却是只评论文字功底,不评论内容,有些意思。

      ------------

      第五十四章 后生可畏

      赵政策在秦家吃的这顿晚饭实在是不痛快,基本上是秦家的人问一句,赵政策才回答一句,很是没趣。

      吃了晚饭,秦老爷子邀请赵政策到书房去坐一坐,却被赵政策以时间不早了为理由推辞了。赵政策是一分钟都不想在秦家呆下去了,虽然秦老爷子看起来还是很和蔼,也没有那种瞧不起人的眼光,可赵政策还是觉得很不自在。

      秦『露』想送赵政策出大门,却被曲金兰给叫住了,委屈得哭着跑开了。

      赵政策看似平静地走出了秦家的大门,心里其实颇不宁静。秦『露』是个好女孩,赵政策不想失去她。可在现在这个情况下,又能有什么办法呢?什么叫门当户对,现在赵政策总算是深有体会了。

      秦家人那居高临下的眼神,已经让赵政策受伤了。赵政策一直以为自己的承受力是很强的,可还是这么容易被伤害。

      秦老爷子一直在三楼的窗户里看着赵政策离开,明显看道赵政策出门之后有个挺胸动作,头也没有低下,眼神里多了一丝欣赏。

      “爹,这个小后生有些狂啊。”站在旁边的是秦小涛的父亲秦跃进,这话可大有问题,至少在秦老爷子看来是这样的。

      “有比小涛还狂吗?”秦老爷子冷冷一笑,“这个年轻人不简单,你没有发现,他写的那篇《实践出真知》选择的时间段是多么合适,早也不行,晚也不行,就那么点机会都抓住了。”

      “还不是北方大学的教授们帮的忙,有那些教授指导,什么样的文章写不出来。”秦跃进忍不住说道。

      “你啊,看问题这么肤浅。”秦老爷子更生气了,“南湖省的高考状元是谁都可以拿的吗?还只有十七岁啊。另外,秦『露』的英语也是他教的,还有几十个知青,都在他的辅导下考上了大学。听秦『露』说,每个知青现在都还在接受赵政策的支助,这个胸襟,有几个人能办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的,这个世界也没有白吃的午餐。”

      “您是说?”秦跃进的头上有些冒冷汗了。

      “人才啊。”秦老爷子长叹了一口气,“他这是在为自己以后的发展积累人脉啊,小小年级就能够这样,几年后还得了?你再想想,他在我们秦家这两个小时有失礼的时候吗?”

      “还真没有,一直不卑不亢,也不做争辩。”秦跃进仔细回忆了一下,才回答说,“连秦『露』被嫂子叫住不让去送他,他也只是看了一眼,什么都没说,稳重得可怕。”

      “秦明,小辈的事情还是不要管得太多了。”秦老爷子皱了皱眉头,“我看秦『露』那丫头是动了真心了,赵政策这小伙子人也不错,是个人才,儿孙自有儿孙福嘛。”

      “我倒是没什么,可秦『露』他妈那有些难说话。”看来,秦明还是个惧内的人啊。

      “就跟你媳『妇』说是我说的,这个事情我做主。”秦老爷子不由分说,“再说,人家小伙子对秦『露』有恩,咱秦家不能做恩将仇报的事情。”

      “是啊,我也看这个赵政策顺眼,光靠晚上打泥鳅帮助了这么多知青上大学,自己还能考出南湖省的文科状元来,人才啊。”秦明也很感慨地说,“按说也配得上咱家秦『露』了,秦『露』的政审材料还是他鼓捣出来的呢,这种事情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办到的。”

      “我看了这么多年的人,唯独这个赵政策我是看不透的。”秦老爷子很有感触地说,“那双眼神,第一看去非常纯净,再看一眼又有洞察一切的感觉,明明对我们秦家的高姿态很不满意,却好像认为这只理所当然的表情。走出门后,抬起头走路。我看啊,我们老秦家还没有这样的人才。”

      “爹,我还是觉得人傲了点,骨子里其实是他瞧不上我们老秦家。”秦明补充了一句,“硕士和本科连读,还跑道外国语学院学小语种,他到底想干什么啊。”

      “这些以后总会有答案的。”秦老爷子摆了摆手,不再谈论这个问题了,突然转换了话题,“秦明啊,你是老大,这次云河省缺少一个副书记,估计中央会派你下去,要做好准备。以后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你要多开动脑筋,以前的那一套不管用了,要跟得上形式。”

      “是,我听爹吩咐。”秦明有些激动,眼神里多了一丝兴奋。这个镜头要是让赵政策看道了,肯定是又要感叹:又一个耽误了几年,开始有权力的人开始要抢了,【创建和谐家园】和抢夺这兄弟两啊!

      “改变很痛苦,很多人都在给自己找借口:既然这么痛苦,就干脆别改变了。”秦老爷子沉省说道,“也许把自己以前的价值权否认掉,太难受了。但你们都是秦家的人,就必须能够跟得上形式,在大方向我不允许你们犯错误,特别是老大秦明,更是要慎重。”

      赵政策虽然受到了心灵的打击,但日子还得过下去啊。该做什么还得做什么,至少在别人的眼光里,赵政策是没有什么变化的。

      可秦『露』明显感觉得道,赵政策在主动和自己疏远了。很多时候秦『露』跑道北方大学去找赵政策,都被推辞说要看书,不太搭理秦『露』。

      四年大学时间,说长不长,可说短也不短。赵政策如意拿到了北方大学的研究生文凭,几门外语也都有了个相当的水平了,该毕业了。

      这期间,赵政策大学里最好的朋友胡天,在七八年的下学期就没有再来上课了,又回到了部队。这其实和赵政策也很有关联,因为是赵政策告诉胡天边境很快就会爆发同越南的战争,自卫还击战很快就会打响。

      胡天一听道这个消息,哪里还坐得住啊。再说,胡天本就出自军人世家,自然有独特的通道。或者开别的后门胡老爷子不会答应,但这是为了报效祖国重返部队,不但不会反对,还会大力支持。

      赵政策自然是支持胡天的,还在胡天参军前夕,和胡天通信。自从赵政策透『露』对越战争很有可能爆发后,胡天一找道赵政策第一个事情就是探讨军事方面的问题。

      别看胡天是因为有体育专长被北方大学所特招的,可谈论起军事来,可能因为出身军人世家,那可真是侃侃而谈,头头是道!

      在赵政策的一步一步引诱之下,胡天获益匪浅。赵政策对这场战争还是有比较深刻印象的,因为后世里介绍这场血流成河的战争的书籍那是相当的丰富,也比较客观。

      特别是对于我军的几大可圈可点的战术失误,赵政策是记得很清楚,自然是要想办法让胡天来做这个传声筒了!

      ------------

      第五十五章 毕业

      对越战争种,我军在东溪吃了一个不小的亏,因为在战争过程中,当我主力穿『插』部队通过那冈河『逼』近东溪时,越军扒开东溪以东山区水库造成纵长800米,宽约70米,泥水深1米左右的泛滥区,这是南集团、军区前指没有料到的。这样,整个穿『插』部队就被水给堵住了,错过了最好的战机。

      其次,越军早就在我军可能的穿『插』线路上埋下了大量的地雷,并且在坐标上都标明了火力点,这也给我穿『插』部队造成了不少的损伤。

      经过多次反复讨论,胡天终于彻底相信了赵政策所分析的可能『性』。对于地雷和坐标火力点的问题,胡天只需要在战前把自己所总结出来的东西向部队首长汇报就可以了。毕竟胡天的特殊身份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可以想办法直接向首长进行汇报。

      可对于东溪的这个山区水库,胡天却是立功心切,怎么都不愿意吧这个功劳让给别人。因为胡天有北方大学的学生背景,胡天一回到部队就已经是副连长了。可胡天不干,偏要去当侦查排的排长,还要带领自己的侦查排前去攻下并守住这个山区水库。

      说是一个排,其实胡天带的这个侦察排高达将近五十个人,一般的排才二十到三十人不等,远远高出一个排的编制,而且这五十个战士都是部队精英中的精英,姑且安了个加强排的名字。

      就是胡天带领这这个加强侦察排,昼伏夜出,偷袭了山区水库,并消灭了那里的越军,占领了水库,构筑了阵地,并打退了越军一次又一次的反扑。战斗到最后,胡天的加强侦察排只剩下十二个人活了下来。

      部队的首长也是出了一身冷汗,要不是胡天提醒,后果非常严重。胡天也因为这次水库攻防战获得了侦察排集体一等功和个人二等功。

      战争结束后,因为屡立战功,胡天被提升为营长。一路升爬,等让赵政策大学毕业的时候,胡天这小子居然混上了团长级别。这也让赵政策在为胡天高兴的同时,心里有些不平衡了,这差距也太大了。如果胡天转业的话,不按惯例降一个级别使用,那就是一个县太爷了。想想自己还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和经历,才能升到处级呢,赵政策就有些郁闷了。

      赵政策尽管是班上唯一一个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就同时拿道研究生文凭的,可赵政策丝毫没有瞧不起同学的意思。赵政策很清楚,在被耽误的这代人中,能够通过高考这个独木桥进入北方大学的,都是精英人物。

      赵政策也知道,八十年代初毕业的“*”后大学生即将在政坛上开始占据显著位置,也是形成了耐人寻味的“七七,七八级现象”,他们是回复高考后第一批走进大学殿堂的人。

      其实,也不难理解这种现象产生的时代背景,他们在八十年代初一毕业,恰逢国家人才短缺,被国家各大机关,研究院校和大企业所吸收。加之改革开放提供的广阔舞台,他们具备了比后来者更好的契机。

      有心人士不难发现,七七和七八届政界人士兼有革命年代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和接受过良好教育。这样难得的经历让他们集各种优势于一身,并奠定以后的政治地位。

      赵政策很是看重同学间这难得的缘分,再加上大一是班长,后来还因为《实践出真知》的文章,名气太大,做了学校的学生会『主席』,交往面就宽了。

      因为赵政策本身就具备『政府』官员的亲和力,又擅长组织工作,做起学生会『主席』来倒也游刃有余。别笑看这个学生会『主席』,北方大学的学生会『主席』后来最低都是做到了厅级以上级别。

      北方大学可是出政要的高等学府,赵政策在这里用学生会『主席』的独特身份为自己积累了不少的人脉,这是后话。

      四年光阴,稍纵即逝。

      盛大的毕业典礼隆重召开,这是七七年恢复高考后和七八年恢复招生研究生的制度后入学的学生首次毕业典礼。因为是一月份,京城的温度还很低,甚至还时不时飘起了雪花。可礼堂里的热情度却很高,领导勉励,学生代表发言,掌声不断,劈里啪啦的。

      在每个七七届毕业生眼里,校园依旧疮痍满目,简陋不堪,但大家流『露』出来的,不再是厌倦,而是眼神里所冒出来的浓浓不舍。

      能留下些什么呢?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合影。

      “同学们,排好队啊,调整个子高低,紧凑一些,那位矮一点的同学请把眼镜戴好一些,女同学的辫子放好一些,边上的那个胖同学收腹挺胸,你那肚子已经够大的了,不要挺着肚子嘛。”照相的老师傅很是耐心,不停地纠正着,“对,就这样,一,二,三----好!”

      同学们都满意而又惆怅地散开了,赵政策却是追了过去:“同学们,对不起,刚才照相机里面忘记放胶卷了。”一嗓子喊完,赵政策马上开溜了,前面却是哄笑一片。“看,我们的小班长一毕业就变坏了!”

      赵政策刚跑到宿舍门口,就象被定了定身法一样,僵立不动了。

      天姿国『色』的秦『露』正坐在赵政策的床铺上,眼圈红红的,看来是来的路上哭过了。看着秦『露』这个梨花带雨的模样,赵政策觉得胸口特别堵得慌。

      “对不起,秦『露』。”赵政策毕竟是赵政策,很快就回过神来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14:3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