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啊。”秦『露』又哭了起来,“我真没用,总是惹你不高兴。”
“傻丫头,怎么说这种话呢,我只要你不把我当外人,我就高兴了。”赵政策满腔的怒气化做了柔情似水,再也板不起脸来了。
“政策,要是你不嫌弃我,毕业后我一定嫁给你。给你洗衣做饭,你累了的时候我给你按肩膀,唱歌给你听。”秦『露』突然红着脸,很认真地说。
赵政策就象被电击中了一样,突然被定住了,呆呆地看着秦『露』。
“我怎么会嫌弃你呢。“赵政策过了好一会儿,才很是激动地说,”不过你还小,你父母都还没有回家,到时候再说吧。“
“看你老气横秋的样子。”秦『露』呆想了一会儿,却是扑哧一笑,“你比我还小几个月呢。”
赵政策不好意思地嘿嘿笑了几声,说:“秦『露』,听你这么一说,我好开心。不管怎么样,我都想你开心。”
“恩,只要你没有不理我,我每天都开心的。”秦『露』点了点头,“这些日子里,我一躺下来,就想着你。我知道你是生我气了,可我又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我以后再也不敢了,要是我犯错了,你可以骂我,但是不能不理我。”
赵政策突然觉得天好蓝,空气好清新,一切都那么地美好。
“我要唱歌,我要唱歌给你一个人听。”赵政策突然跳了起来。
“政策哥,你会唱歌吗?别把鸟儿都吓跑啦。”秦『露』却是习惯叫政策哥了,觉得这样理所当然,很是可爱地看着赵政策。
“小时候的梦想,从来不曾遗忘,找个世上最美的新娘,陪你到地久天长,爱你到地老天荒,用我温柔的心带你一起飞翔啊――――秦『露』好姑娘好姑娘。”赵政策低哑深情的声音,美妙绝伦的歌词,却是让秦『露』听得如痴如醉。
“这是什么歌啊,真好听,我怎么没听过啊。”秦『露』良久才幽幽地说。
“就叫秦『露』好姑娘。”赵政策很是【创建和谐家园】地盗版了还没有出世的歌曲,一点都不脸红,却还说得理直气壮。
秦『露』却是一脸的感动,幸福得一塌糊涂。
“秦『露』,有件事情你要注意,你父母的事情你不能和任何人说,知道吗?”赵政策突然想了起来,很是郑重的嘱咐说。
“我知道啦。”秦『露』笑嘻嘻地说,“人家可只是在你面前才傻的,在别人面前我很聪明的。”
“你也别急,【创建和谐家园】的事情一般都要三到五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赵政策就安慰道,“到时候就一切都好了。”
“恩,有你再身边,我什么都不怕。”秦『露』弱弱地说,让赵政策的眼神里满是溺爱。
“还有,这个欧美花,你和她也别走得太近了,我总觉得她心机比较深。”赵政策又说,“你啊,就象个小孩子,别让她卖了还帮她数钱。”
“没有啦,她很照顾我的。”秦『露』却是马上反驳说,“她家的事情比我家还复杂,以后你就知道了。”
“希望是这样吧。”赵政策叹一口气,也不再劝说,毕竟这是毫无证据的事情,只是自己的感觉罢了,“或许是我的错觉吧。”
“政策哥,你说以后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啊。”秦『露』却是充满憧憬地说。
“我看啊,这世道是要变了,不过,也不知道是好是坏,人们的物质生活会越来越好,精神生活却会越来越空虚。”赵政策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只好这样回答。
“你真深沉,和我爸一样,老是忧国忧民的。”秦『露』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
------------
第三十一章 真理初现
赵政策和秦『露』的感情急剧升温,大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味道。
赵政策的心情是愉快的,很多时候还跑到外国语学院来偷学小语种语言,而且大有长进。
秦『露』和欧美花早就习惯了赵政策这样的怪胎现象,好象这世界上没有哪门学问能够难得倒赵政策一样。
不过,赵政策也有些烦恼,比如马上要进行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问题,自己该做些什么文章呢?作为一个穿越者,赵政策自然知道两个凡是是一定要败退的,个人崇拜在后世里简直不可想象,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也很快就会『露』出水面,自己能够在这个舞台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这中间就有个度的问题,自己一个学生,适合做这个开炮者吗?如果要开炮,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开炮呢?如果开了炮,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赵政策虽然是十七岁的身体,却有着三十几岁的思想,而且还是一个在官场上打滚了十多年并取得了一定成就的官员。所以,赵政策的骨子里是稳重的,遇到重大问题总会做详细的思考,得与失,成与败,这些都是必须要考虑进去的。
最终,赵政策把眼光索定在班主任欧阳教授和西衡县革委会副主任黄铁芯身上。
欧阳教授是从事学术研究的,为人正直却不刻板,很受赵政策的尊重。作为学术研究课题,在高考都能够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大环境下,赵政策认为是出不了什么大问题的。
可黄铁芯就不同了,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副县级官员,风险却很大,一个『操』作不好,就可能要丢官罢职了。在官场上,一言一行都必须慎重。一步之差,就可能失之万里啊。
可换一句话,或者换一个角度来说,风险越大,利润就越大!
赵政策是一个家乡观念很重的人,早就决定了毕业后要先在西衡县发展,把家乡先建设好再说,凭借自己超前的理念,带领乡亲门脱贫致富还是很有把握的。
赵政策很清楚,要在仕途上得到快速发展,良好的大环境是很有必要的。上面有人好做官,上面无人做官难,这个道理赵政策是深有体会的。
赵政策也有把握,只要黄铁芯不因为这个事情被一罢到底,是完全有机会东山再起,而且起点更高。只有黄铁芯在西衡县掌握了足够的权力,自己才能将自己的想法放心大胆地付之实践。
想来想去,赵政策就决定采取一个折中的方法,让欧阳教授和黄铁芯来联手打造这个关于真理标准的论文。这本身就无可厚非,欧阳教授理论基础深厚,黄铁芯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倒也是个理论联系实际的绝佳搭配!
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这是从根本理论上对“两个凡是”的否定。
赵政策盯着上面两句话看来看去,最终还是先毅然把关于和两个凡是相关联的地方也就是后面这句话划掉。即便最终上升到政治高度,也应该让别人来完成,而不是自己跳出来直接当炮灰!
赵政策下定决心之后,就开始给黄铁芯写信,把自己观点结合西衡县的实际情况,一共写了十几页纸,并帮助黄铁芯把各种自己认为可能出现的情况都提到了,最后让黄铁芯自己拿主意。
把信寄出去两个星期以后,赵政策就开始打电话给黄铁芯。这年代,电话费实在是太贵了,打通之后黄铁芯就让赵政策把电话挂掉,然后他再打过来,帮赵政策节约了不少铜板。
“政策,你的信我已经收到了,很受启发,这两天也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黄铁芯丝毫没有摆架子,“我也找了几个信得过的同事一起讨论过这个问题,包括你推荐的那个大队主任刘光斗,他现在已经是石头公社的普通干部了,我的思路渐渐清晰了。你说得我都明白,就不用再阐述了。不过,有句话我要说清楚,你一定要和欧阳教授把事情说清楚,我个人事小,要是害了人家就罪过大了。”
“行,我会请欧阳教授直接和你联络的,我估计因为属于学术研究,问题不大。”赵政策就说。
“政策啊,另外关于石头生产队的劳动竞赛,我想了好几个月,觉得还是可行的。”黄铁芯却是转换了另外一个话题,“你能不能够把这个事情好好整理一下,请欧阳教授把把关,看能不能够提升到理论高度上来。”
赵政策却不这么认为,一个小小的副县级官员,如果同时陷入两个麻烦事情当中,即便能够脱身,那也是要掉一身皮的,太不划算。
“芯叔,您还是一件事情一件事情的来吧,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赵政策只好苦口婆心地劝着,“再说,劳动竞赛的事情还是过于冒险,上面没有政策支持,单靠县一级来推行,风险太大,好心可能办了坏事。”
赵政策还有句话没说,那就是你黄铁芯现在还不能代表整个西衡县呢,只不过是个副主任罢了。
黄铁芯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半响,才哑着嗓子说:“听你的,不过我这心里难受啊。”
黄铁芯自从正月去了石头生产队,听了赵政策的母亲秦香莲说今年终于能够吃饱饭了的话语之后,又做了很多调查,发现西衡县的情形确实很严重了,很多农民都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心里自然是很着急。
“芯叔,你信我的话,等到年底就会好了。”赵政策只好安慰道,“现在中央的形式大好,过不了多久问题就会解决了。只要关于真理标准确定,别的事情都要简单很多。”
“那好,我等你的消息。”黄铁芯就笑着说,“等到暑假,我还有很多事情想和你这个状元聊一聊呢。”
当天晚上,赵政策就提了些水果来到了欧阳教授家里。欧阳教授非常开明,经常邀请学生到他家里谈心,也帮助学生改善一下伙食。礼不可废,赵政策认为提点水果还是很有必要的。
见了赵政策,欧阳教授倒是不太在意,随意地叫赵政策坐,等着开晚餐。欧阳老夫人却是盯着赵政策看了半天,好象赵政策脸上有花似的,让赵政策有些不自在。
“师母,让我来试一试吧。”赵政策就提议说,“我在家里经常做饭的,很多知青都吃过我做的饭。”
师母看了看欧阳教授,欧阳教授手一挥:“虽说君子远离庖厨,但现在是新社会了,咱们就不拘束这些了,也尝尝赵政策的手艺,你就好好休息一下,乐得享受。”
赵政策的手脚很是麻利,不到一个小时,三菜一汤就弄好了,端了过来。
------------
第三十二章 欧阳教授
享受了赵政策弄出来的可口晚餐之后,欧阳师母没有再让赵政策忙活了,而是自己跑到厨房里进行清洗,知道赵政策今天来肯定有比较重要的事情。
欧阳教授的书房里古『色』古香,还有不少的线装书,这也让赵政策暗暗称奇,经过*的洗涤,居然还能够保存这么多的线装书,还真是不简单啊。
“老师,怎么没见您的墨宝啊。”赵政策呵呵笑着说。
“学的东西都在脑子里,不是拿出来炫耀的。”欧阳教授却是正『色』说道,“我看你的钢笔字写得不错,书法应该还拿得出手。不过,我还是提醒你一句,切忌好为人师。”
“学生受教了。”赵政策收起笑容,很是恭敬地说。
“我见你文章锋芒毕『露』,很有冲劲,这是好事情。可这锋芒当中又透着与你年龄不相符合的谨慎,我不知道你都经历了些什么事情,不好说什么。”欧阳教授却是莫名其妙的话锋一转,“你应该是一心想从政吧,我只能告诉你一声,仕途险恶,须慎之又慎啊。”
这话说得赵政策『摸』不着头脑,可也暗自吃惊,平时自己已经掩藏得很好了,却没想到欧阳教授居然有如此深厚的洞察力,只从文章字体之间就看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以后还真要注意啊。
“不过,我见你能和胡天同学化敌为友,颇为欣喜。”欧阳教授可能也觉得自己说话的语气重了些,来个个先贬后褒,“胡天同学『性』格急噪但是心地淳朴,很值得交往。”
赵政策没想到欧阳教授把这些事情也都看在眼里,看来平时对自己也挺关注的,自然是唯唯诺诺。
“说吧,找我什么事情,在功课上我看你是不需要请教什么了,还有时间学习小语种语言,自然是胸有成竹了,只希望你不提什么太难的问题。”欧阳教授微微一笑,终于允许赵政策说话了。
赵政策见机会难得,今天挨了教训了,总不会等下还挨骂吧,赶紧从口袋里掏出了早就准备好的草稿,双手很是恭敬地递了过去。
“老师,您是经济政治领域内的专家,这是我的家乡西衡县革委会副主任黄铁芯根据二十几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写出来的一点心得,想求您指点开拨。”赵政策微微有些不安地说,总觉得心里不是很塌实,也许这些天全忙活了,要卡在欧阳教授这里。
“我先看看吧。”欧阳教授也不废话,直接接过稿纸看了起来,脸『色』却是越来越严峻。赵政策大气也不敢出,一言不发地在旁边伺候着。
“这文章有些意思,可我总觉得这动机不太对啊,这个时候谈真理标准?”欧阳教授嘴里喃喃念了一句,让赵政策心里一紧,看来欧阳教授可不是这么好糊弄的!
“这是出自你赵政策的手笔吧。”欧阳教授突然台起头来,饶有兴趣地打量着赵政策。
“我只是帮忙查了一些资料,另外对文采进行了简单的修饰。”赵政策赶紧说,自然是不能够马上就承认。
“说说你们弄这个文章的意图是什么?”欧阳教授直接打断了赵政策的话语,然后拿眼神盯着赵政策看,好象要把这个学生看穿似的。
“就是一点心得。”赵政策支吾着说。
“我看不是吧。”欧阳教授沉声说道,“老师还没老到那个地步吧,你这个文章一出来,只怕要石破天惊了。”
赵政策不知道欧阳教授这话的意思是什么,就不敢接话了。
“你和这个黄铁芯熟吗?对他有什么评价?”欧阳教授沉思了一会儿,却是问了一个他认为最重要的问题。
“他和我一个生产队的,只是很早就去县里当干部了。”赵政策就说,“以前我也和他没打过交道,只是后来-――――”赵政策有些欲言又止了。
“怎么?不信任我这个老头子?”欧阳教授有些不满意了。
“是这样的,我们那有个知青他的父亲是右派,当时还没有【创建和谐家园】,也参加了去年的高考,成绩很不错。”赵政策最终还是没有敢把自己是富农成分的事情说出来,当然也不会把秦『露』抖出来,这也是谨慎起见,“后来我就去找黄铁芯帮忙,是他出面给公社的领导打了招呼,这个知青的政审才过关,要不然是进不了重点大学的。”
“恩,从这个可以看出来他是一个有同情心的人,可一个人的品质光靠这个事情是看不出来的,也许是念在你和他同乡之情,不好推脱呢。”欧阳教授不置可否地说。
“老师,黄铁芯真的是个值得信任的干部。”赵政策就急了,咬了咬牙,“去年我们生产队弄了一个劳动竞赛,其实就是分组承包责任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要不然的话我们生产队今年可能就要饿死人了。要不是有他的话,所有的人都要受处分,今年过年的时候他亲自回生产队劝社员们暂时不要搞了,等上面的政策下来后再搞。我们大队的下乡知青都考上了大学,可您也知道,这些知青哪里有钱去读书啊,能借到路费就不错了。黄铁芯一个月工资只有四十几块钱,可他硬是拿出了两百块钱来帮助知青们上学。”
欧阳教授听得很仔细。当听到劳动竞赛时,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当听到黄铁芯亲自劝阻社员时,点了点头。当听到黄铁芯拿出两百元钱帮助下乡知青时,就有些动容了。
“听你这么一说,我就放心了。”欧阳教授终于脸上『露』出了笑容,“你还是个学生,没有经历过复杂的社会的考验,我先前是有些担心,现在看来这个担心是多余的。不过,你的这篇文章,我可以帮忙修改,你自己去投稿。”
“谢谢老师。”赵政策赶紧说。
“先别说谢,这个事情还不太好说。赵政策同学啊,你这个文章和两个凡是的观点是完全对立的,搞不好就要出大问题啊,你可要先想好。”欧阳教授摆了摆手,“我可以帮你推荐给报社,至于报社采纳不我就不好说了。你先要把握住一个大前提,那就是这只是学术研究,文章中不能出现任何关于两个凡是的话语。”
“我听老师的。”赵政策就很感激地说。
“不过,我也有个条件。”欧阳教授却是笑了笑,“我对你们生产队的劳动竞赛很感兴趣,想做个专门的调研课题,等这个文章弄好了以后,你可要和我详细谈一谈,甚至要给我第一手资料。”
------------
第三十三章 实践出真知
赵政策的时机把握得很准确,在五月一日的劳动节时,署名赵政策和黄铁芯的《实践出真知》一文新鲜出炉,被直接刊登在中央日报上面,后面还加了个编者按。
文章一经刊登,马上引起了热论,当然,指责和批评多于赞同和表扬,个别自诩为理论界的权威人士甚至是发表了严厉的谴责。
赵政策的名字却是在黄铁芯的前头,这也是赵政策反复思考之后才决定的,目的就是想尽量把它控制在学术讨论范围。
文章从地球为什么是圆的开始进行论证,引用了大量的科技资料,最后得出实践出真知的结论。
面对谴责,赵政策和黄铁芯一言不发,非常低调,这也是欧阳教授再三强调的,并得到了黄铁芯和赵政策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