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兵》-第1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刘集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大的村寨,位于一个四面环山的山岙之中,一条小河从山岙之中穿过向南流去,四周稻田参差错落,山上树木茂密,时值深秋,漫山的秋叶红的似火,黄得似金,揉碎在葱郁的松林间,就是一副美丽的江山图。

        看来,新四军很会做群众的工作,刘集的居民们对新四军十分拥护,他们组织了严密的民兵组织,几乎家家都有民兵,几乎家家都在抗战;而且当地的百姓都十分自觉地为新四军做着各项服务,不仅为这些新四军提供军粮,村里的妇女们还为新四军做军鞋,而且把伤员们接回自己的家里,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地照顾有佳。当然,新四军对这些百姓们也是有求必应,主动地为大家收割稻子,打谷扬尘,抢着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张贤从来也没有见到过这种部队,与百姓的关系如此融洽与和谐,就是自己所属的十一师,从不与民争,也从不会扰民的部队,也没有这样好的待遇。看到这些情景,他不由得对新四军有了那么一点点的好感。当这些老百姓看到一支国军的队伍也驻进来时,却是用那种异样得都让人压抑的眼光来看着他们。

        马文龙的新四军有五百多人,这同张贤的警卫一连相比,占了绝对的优势。新四军驻扎在村东的一个山神庙里,而张贤的警卫一连则被郝彬安排在了村西早已不用的戏楼里。部队一驻扎好,张贤马上让机要班安好电台,联系师部,半天双方才接通。原来,十一师曾尝试联系张贤已经很久了,可是一直没有回音,在所有人的心中,警卫一连已经被鬼子吃掉了。正当大家心情沉痛,准备放弃之时,却传来了警卫一连的消息,这让十一师所有的人都兴奋不已,方青给张贤发了一封激动万分的电报,上面只有短短的一句话:警卫一连万岁!

        张贤向师部报告了他的方位,明确地告诉他们,警卫一连已经冲出了鬼子的包围圈,被新四军某部所策应,现在在【创建和谐家园】的地盘内,因为伤员过多,所以只能在此休整。师长方青同意张贤的主张,让他等到合适的时候再带部回归,同时还向他打着保证,警卫一连的番号会留着,一直等到他们回来。张贤总算如释重负,有了师长的这个电令,就算将来有人追究他的责任,他也不怕了。

        从机要班出来,张贤就看到了自己的许多士兵正在戏台之上向下望着,而同时耳边还传来了隐约的歌声。他奇怪地走过去,问着他们:“你们在看什么?”

        熊三娃见他过来,告诉道:“连长,我们在看新四军割稻子。”

        “哦?”张贤也站上了戏台,这个戏楼是建在村子西边的半山坡上,戏台又是戏楼的主要部分,站在这里,可以看清山下的整个村子及那些环村周遭的稻田,而此时,金黄的稻田里正人头攒动着,大家都热火朝天在收割着,边上的空地上,还有许多打谷粒的人。看着那些紧张忙碌的人们,张贤忽然觉得这才应该是大家所企盼的生活。

        “连长,那些割稻子的都是新四军!”熊三娃告诉他:“真没想到,新四军不仅能打仗,还会干农活。”

        “怎么?你们也想去吗?”张贤随口问。

        “这个时候我们家也应该是收稻子的时候了,只是不知道家里面我爹娘要收到什么时候?”一个士兵看着下面的人群,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家来。听他如此一说,大家都默然了起来。是呀,他们大多是被抓来的壮丁,走了这么一个壮劳力,家里的农活又有谁能帮着做呢?还是要靠苦命的爹娘。

        尹剑走了过来,向张贤建议着:“连长,我们也去帮他们收吧,听老乡说,每年这个时候,鬼子都会来抢粮的,要是收晚了,就会被鬼子抢去!”

        “你们都会吗?”张贤问着大家。

        “会!”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着。

        张贤却笑了笑,道:“我从来没有干过,这样吧,我和你们一起去帮老乡收稻,不过你们可要教我!”

        “是!连长!”大家齐声答应。

      ¡¡¡¡¡ù¡ù¡ù

        “九月里来是重阳,稻呀么稻呀么稻谷香;挥起那个镰来汗刷刷哟,收呀么收呀么收秋忙。……”歌声齐整得就像他们的队伍,让张贤也为之欣喜与振奋。

        “哟!张老弟也带队过来了?”马文龙老远看到张贤,直起身就这么喊了起来。

        张贤笑道:“我们也过来帮下忙,省得到时被敌人抢去了。”

        “是呀!”马文龙也点着头,告诉他:“据我们的内线情报,这几天敌人会下来清乡,所以这些稻谷也不能等了,必须在这两天抢收起来,然后藏到山上去,既然来了,就快快动手吧!”

        “嗯!”张贤把自己的队伍也摊开来,铺在金色的稻田中,挥汗如雨地割了起来。

        不知是哪个好事的家伙喊了起来:“喂!我说国军的兄弟们,你们有没有胆量和我比一比,看谁割得快?”

        这边马上有人附和着:“好呀,比就比,看谁怕谁!”

        于是在一片嘈杂声中,那两个小子真得比了起来,不一会儿,两人就割了长长的一溜,而张贤再看看自己,才割了几步远,可是已经累得腰酸背痛了,看来,这个割稻谷的活也并不比打仗轻松。

        他直起了腰来,看看都割在他前面的士兵,真有心不做了。这时,却见弟弟张义提着一罐水跑了过来,倒出一碗递给他,叫着:“大哥,你喝水,先歇一会儿,我来替你。”说着,也不等他答应,已经接过他手中的镰刀,俯下身熟练地割了起来。张贤一边喝着水,一边惊讶地看着自己的这个小弟,看来,生活已经把他磨砾得成熟了,想想当初在家里,大家都惯着他,别说是农活,就是家务活都做不来的。

        那边两个比赛的家伙已经出去老远了,张贤在后面也看不出谁快谁慢。

        马文龙走了过来,递给他一块毛巾,笑着问道:“没干过吧?”

        “是!这是第一次。”张贤接过毛巾,擦着不断冒出的汗,老实地告诉他。

        “第一次都这样!”马文龙笑道:“当初我也是和你一样,半天也割不了多远,却累得要死。”

        “你不是从农村出来的吗?”张贤有些奇怪。

        马文龙笑着摇了摇头,告诉他:“我们家祖宗三代都是商人,到我父亲时,在汉阳开了个钢厂,本来要我们兄弟继承他的衣钵,呵呵,我大哥最听话,我却最不听话,所以被他赶了出来,当了这个兵。”

        “那你为什么不当国军的正规兵,却要做【创建和谐家园】的杂牌军呢?”

        马文龙愣了一下,皱了下眉头,又舒展开来,依然是一脸的笑,对他道:“其实当初我也是怀着救国之心报考的黄埔军校,那还是十年前,当时我才刚刚十八岁,毕业后也在国民革命军中当一个排长。呵呵,我那个部队真得很差,打仗不行,欺负老百姓却很在行,当时我都想离开换一个行业,或者回家向老爹认错,也就是在这时,我那个连长留住了我,他是个【创建和谐家园】,是他介绍我也入了【创建和谐家园】。呵呵,那些大话我也不说了,我知道就是说了,你也会捂耳朵。后来,我们被派到大别山围剿红军,于是连长带着我们一个连在战场上起义,就这样我也成了红军的一员。再后来,我当过红军连长,营长,甚至团长,而这时红军内部出了点问题,被你们老蒋打败了,被迫长征,我跟着部队转战四川、甘肃,参加过西征,后来到了延安,抗战爆发后,又随着我的老首长回到这里创建根据地,来打鬼子。”

        听着马文龙的经历,张贤暗自嗟叹,他的身世比自己要好多了,自己不过是一个教书匠的儿子,人家可是大资本家的儿子,可是所选的道路却是这样的不同,他隐隐感到这个马文龙有可能会成为自己以后的对手。

        晚上,大家也没有闲着,因为时间紧迫,真说不好鬼子什么时候会来,说不定明日就到了,所以他们点灯夜战。张贤没有再去割稻谷,而是跟着马文龙一起踩着脱谷机打着谷粒,这个工作要比割稻谷舒服了许多,只是晚上虫子太多,有些咬罢了。

        而在热闹的场面里,更热闹的是两个不同军队的军歌对阵,这些对阵却不是马文龙与张贤畅导的,而是这些可爱的士兵们自己烘托出来的。

        先是,新四军士兵们一边干着农活,一边齐声唱着劳动号子,可是唱着唱着,就唱上了军歌,首先被唱的却是《三大纪律八项要注意》,这首歌的曲调与十八军军歌一样,只是词不同,于是等他们一唱完,不知是谁就带头唱起了十八军的军歌:“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这一唱,警卫一连的人都跟着唱了起来,歌声同样齐整嘹亮:“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弃我昔时笔,着我战时衿,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马文龙不由得停下了手中的活,不由自主的喃喃自语着:“弃我昔时笔,着我战时衿,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仿佛是找到了什么共鸣,更或者是他自身的写照。

        这边军歌一落,那边新四军的军歌又唱了起来:“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孤军奋斗罗霄山上,继承了先烈的殊勋。……”只是这首歌太长了,而且曲调又太多了,唱着唱着就有些乱了,不过,大家都十分认真,都十分卖力,都希望自己这方能把对方压下去。

        然后又是《义勇军进行曲》,又是《大刀进行曲》,等等,恨不能把大家所有会唱的歌都唱出来。

        张贤与马文龙互相看着,然后又都会心地一笑。

        这真是一个最愉快而又最充实的晚上,在张贤以后漫长的岁月里,再也想不出会有哪一个夜晚能与这一夜相比。

      第八章 清乡(一)

        张贤并没有与士兵们住在一起,他被郝彬安排在了一位老乡的家中,房东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娘。

        这大娘姓李,本来也有一个儿子,但是在抗战之初被抓了壮丁,不知被抓到哪里去了,再也没有消息。剩下这个李大娘一人,眼睛哭出了毛病来,每到晚上总是看不清楚。那也是赶了一个巧,那天晚上,张贤的军服太脏了,被着熊三娃拿去洗了,而把自己的军服给他穿上。这个李大娘来到打谷场,看到张贤后第一眼就认作了自己的儿子,拉着他的手,死活不放。后来听村民们说她的儿子走的时候,也是穿着张贤这样的军服,年纪也相仿。呵呵,其实四五年过去了,他儿子早就大了不少。

        看着这个老人如此地真情切切,张贤不忍让这个孤寡的老人伤心,于是便答应了郝彬的请求,暂时住进了李大娘家。郝彬又怕张贤难堪,于是把他的弟弟张义也安排了进来,李大娘蓦然间多出了两个儿子,哪有不高兴的。

        张贤一直记得马文龙那天晚上跟他说的一句话:“我们当兵的其实是鱼,这些老百姓们其实是水,水里面可以没有鱼,而鱼却不能没有水。”这句话其实很真实地说明了兵与民的关系,就是鱼水之情。可惜这在国军的军校课本里,从来就没有提到过,以至于这些国军的军官们,从来也没有把百姓当成自己的父母,有的甚至于以欺压百姓为乐。这真是国军的悲哀,或许会有那么一天,他们终会明白,没有水,鱼是没办法活下去的。不过,只怕真得到了那时,国军已经不是【创建和谐家园】的对手了。

        “如果以后【创建和谐家园】还要与【创建和谐家园】打的话,你认为谁会赢?”当时张贤忍不住问了他一句。

        马文龙毫不迟疑地回答:“当然是我们【创建和谐家园】。”

        在没到刘集以前,张贤一定会认为他在吹牛,可是,在刘集的这几天里,让他真实地感受到了军与民的真切感情,以及新四军严明而又强悍的军风,他不由得不信。

        “也许,在冥冥之中,胜负早就可能有了定数。”他只能这样地回复着同样的问题。

        马文龙笑了,告诉他:“我们【创建和谐家园】人不信这套的。呵呵,不过,老蒋有的作为实在是太残忍了,最终会惹得【创建和谐家园】人怨。还记得那个花园口的掘堤吗?虽然洪水将鬼子挡在了豫东,但是却造成了百万的百姓丧命,千万的人流离失所。你想,那些冤魂会放过他吗?郝彬到过黄泛区,他告诉我说,那里的百姓恨你们国军更甚于恨鬼子。”

        张贤相信马文龙的话,但他同时也警惕地发觉,这个马文龙很会说词,在不知不觉中,自己好险被他说服了。当下也坚定地告诉他:“也许你说得没错,但是现在是我们合作时期,我不会投靠【创建和谐家园】的。当然,也许等鬼子被打败了,我们有可能再度交锋,但是,我只希望这一天不要来得太早;就算它来了,我也希望,你不要成为我的对手,因为我怕将来会对你下不了手!”

        马文龙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了起来,笑过之后,他也对着张贤道:“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可能会对你下的了手!”

        张贤沉默着,没有答话。

        良久,他才听到马文龙幽幽地道:“但愿那一天永不到来!”

        “是呵,但愿那一天永不到来!”

      ¡¡¡¡¡ù¡ù¡ù

        李大娘把家里仅有的一只鸡给杀了,当那碗热气腾腾地鸡肉端到张贤的面前时,张贤却如噎在喉,怎么也吃不下去,为了让李大娘开心,他还是装作十分高兴的样子,吃了几块,直到李大娘笑着离开。张贤让张义端着这碗鸡肉送给了伤员,同时也决定认下这个干娘。

        敌人的清乡来得很快,附近的几个村子已经有了战斗,马文龙知道他们马上就要到刘集了,于是找来了张贤,想和他一起商量对策。

        刘集的稻谷才刚刚收完,大部分还在老乡的家里,还没有来得及往山上转,所以这次的战斗一定是要打的。

        派出去的侦察员带回来一个令大家很是奇怪的消息,这一次的清乡活动,鬼子并没有出动,而是派出了雁口的那个伪军旅。往刘集这方面而来的是其中的一个团,约有一千五百余人。不管鬼子在打什么主意,眼前的这一个团的伪军必须要搞定。

        “有些难!”张贤皱着眉头。

        马文龙却有些不解:“怎么,你怕了?那次面对齐镇的一千多敌人,你可是最坚决要打的,当时我还以为打不过呢。”

        “这不一样。”张贤笑道:“那次敌人没有防备,我们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而这一次却不一样,敌人是有备而来,肯定是步步为营,你我的兵马加起来也不过七百之众,只有他们的一半。”

        马文龙沉思了片刻,告诉他:“我们新四军离这里最近的另一个营在平坝那边,离这里也有三十多里,他们那边也面临着我们同样的问题,所以这里我们只能自己想办法来解决。按我们的方针,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撤,只是我不甘心,我们走了之后,老乡们可要遭殃了。”

        “老乡们也可以到山上去躲一下。”边上的郝彬接口道,又有些无奈:“只是可惜了我们刚刚收回来的粮食,还没来得及入仓。”

        “带不走的可以烧掉,也不能给敌人留下。”马文龙道。

        张贤却道:“不过要打这些伪军,也不是说不能打。”

        “哦,你有什么好的计策?”马文龙双臂环抱胸前,怀着十分欣赏的样子,听着张贤的计划。

        “伪军的战斗力没有鬼子强,所以应该好打。”张贤道:“我们虽然人少,但是都很精干。我们可以分成两部,一部在前阻击他们,而另一部则迂回到他们的侧后,两面夹击,他们一定会乱起来。我们的目的是不让他们进犯,而非歼灭,所以这一仗应该可以取胜。”

        “哈哈!”马文龙大笑了起来:“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你想的和我想的都到一块去了。”

        “原来你早已想到了,是过来考我的!”张贤这才恍然大悟。

        “也不是要考你,是想和你商量一下。”马文龙道:“我想请你带着你的人来阻击敌人,我带人从后面包抄,然后还有两部份人在两边埋伏,四面夹击。”

        张贤愣住了,半天才明白过来:“怎么,难道你想吃掉这个团?”

        马文龙肯定地点了点头。

        “你的胃口也太大了。”张贤担心地道:“到时就怕收不了网,自己反被包围了。”

        “呵呵,你是没和这些伪军打过仗。”马文龙肯定地道:“虽说这些伪军们人多,其实最不经打的,打的时候他们都是乱放枪的。大家毕竟都是中国人,当官的想当汉奸,当兵的不见得愿意。”

        “你既然想冒这个险,那就要有必胜的把握。”张贤道:“如果有一个万一,那么失败的不仅仅是我们两方面的队伍,到时只怕这里的老乡也会受累。”

        “你放心就是了。”马文龙依然十分自信,同时又有些担忧地道:“我只是担心你,能不能阻击住敌人,因为一开始的时候,你要以一己之力面对上千之众,只有等我带人迂回到了敌人的后面,打起来后,你才可能减轻压力。”

        “我没问题!”张贤一口应承。

        “要不我还是再给你一个排,让你加强一下。”马文龙还是有些担心。

        “不用了!”张贤又一口回绝。

        “你知道吗?”马文龙最后道:“要是没有你这个部在这里,我是连想都不会想到要吃掉敌人一个团的。”

      ¡¡¡¡¡ù¡ù¡ù

        张贤一回到自己的连里,副连长甘良已经和几个排长等在了那里。甘良经过这一段的休养,总算可以起身走动,但是身体还很虚弱。

        张贤把马文龙的布置告诉了大家,他的话刚刚说完,白京生就首先反对,他道:“这很明显是他们想消耗掉我们,为什么他们不去阻击?为什么不让我们去包抄呢?”

        尹剑却道:“连长,我觉得马文龙的安排也未尝不对,以少量的人来阻击敌人,而争取战场上最有利的布局。再说了,也只有我们有这个实力可以办得到,换上他们新四军的任何一个连也不可能办到。他们的武器没有我们的好,他们的炮火也没有我们的强大。如果让我们去包抄敌人的话,首先我们对地形不如他们熟,其次,我们也没有打歼灭战的经验,相反,阻击战是我们连的强项。”

        张贤点着头,他觉得这个尹剑真是上天给他送来的军师,这个表哥的观点与见解有时比自己都要高上一筹。他又看了看其它人,高伟和副连长甘良都表示,只要是他做出的决定,他们都会全力支持。

        “好,既然我们的目标一致,就不要有什么党别派别之争了。”张贤用严厉的目光扫视着手下的这些骨干们,十分坚定地道:“我们既然接受了这个任务,就一定要保证完成,希望大家同心协力,奋勇杀敌!”

        “是!”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

      第八章 清乡(二)

        战斗就在中午时分打响了。

        这是刘集前面的一处山口,那条流过刘集的小河在这里转了一个圈,流向山外。而要到刘集,就要过这条小河,所以这条河成了张贤警卫一连的天然防线。河上有一座石桥,那里也成了这些清乡伪军的必经之路。

        战斗打起了半天,张贤一直不明白这些伪军为什么这么傻,只想着从桥上过来,而没有想到要泅水过河呢?因为这条河并不宽呀。直到后来,他才明白,这些所谓的军队根本是乌合之众,那个团长也不过拍马屁上去的无能之辈,根本没有打过仗。

        警卫一连的炮火很猛,枪法又十分准,那些伪军冲了几阵,也只冲到桥头便因为伤亡过大,而退了下去,再也不敢轻易冲上,于是双方僵持在了河的两岸。

        与鬼子的部队比起来,这些伪军的确是太好打了,难怪马文龙如此胸有成竹呢。看来,阻击敌人的任务并不难完成。张贤所以也不着急了,就等着马文龙侧面迂回成功,然后一齐进攻。

        然而,敌人在冲锋未果之后,也调集了三门炮向警卫一连的阵地猛攻,而他们的炮是竟然是九二式步兵炮,都是用骡马拉来的,很显然,他们的目的就是刘集的新四军。

        九二式步兵炮是日军中非常优秀的一种大炮,在东亚战场上,还没有出现欧洲战场上的那些火箭炮、重加农炮等先进和大型的大炮,因为受道路和技术的影响,这种九二式就显得尤其重要。这种炮非常适合象中国这样的复杂地形,任务的范围非常广,几乎能包干所有步兵营需要的火力支援种类。再加上结构简单,不但方便战时生产,相应的,使用和维护也都很容易,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运输的要求也很低,没有受过训练的畜力就可以拉拖了。这种炮几乎可以射击一切类型的目标:平射可以当加农炮用,足以对付土木工事和一般砖石工事;曲射可以当榴弹炮用,因为它本来就是榴弹炮;大仰角射击时可以当迫击炮用,很多迫击炮的最大射角也只有八十五度,由于九二式步兵炮是榴弹炮出身,弹道比迫击炮稳定的多,所以精度也比同口径级别的迫击炮(80~82毫米)要好的多。同时,借助高射角,在山地作战时,九二式步兵炮可以方便的配置在反斜面阵地上,这样,既可以为处于棱线或正面阵地上的己方部队提供及时的支援火力,又很好的隐蔽了自己。

        虽然在当阳突围时,警卫一连也经历过敌人的万炮齐发,但那毕竟比较远,而且他们事先也做了工事,可以躲在村子的房前屋后先避风头。可是这一次不同,这条河并没有多宽,也就十几米,所以敌人的炮火太近。而己虽然也做了工事,但却没有挖壕沟,被敌人的炮火一打,竟然无处可藏,只能躲在树后土坡后,不敢现身。一时间只见炮弹呼啸,炸在地上泥土四溅,震得人耳朵嗡嗡直响。好在这些发炮的伪军并不求精准,如果是鬼子来打,只怕警卫一连又要伤亡过半了。

        也就在这时,一支队伍出现在了战场之上,这些人是清一色的百姓,他们拖着担架,训练有素地匍伏前进着来到警卫一连的身边,将那些被炮弹击伤的士兵抬上就走。张贤惊讶地看着这些乡民,知道这些都是村中的民兵,震悍之余,又激起心中的一份感动。【创建和谐家园】根据地的百姓素质是与众不同,这在他以前,想都不敢想过,战斗打响,百姓不跑也就是好的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14: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