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前世的她虽然没机会到集市摆摊,但盛夏为了供贺家那三只小白眼狼读书,冒着被处罚的危险去黑市买卖东西,低价进高价出。
大钱赚不到,小钱倒是不少。
更值钱的是她那些被坑的经历。
虽说没让她赚到大钱,但是让她从一个头脑呆笨的傻女人,变成了会做生意的精明女人。
第96章 回头客
得益于这一段经历,盛夏扛下了贺老太等人的施压,瞅准时机做小买卖。
八十年代初,盛夏东拼西凑地借了不少钱,在城里开小杂货铺,因为她占了先机,小杂货铺生意极好,在当时赚到了不少钱。
贺老太看她能赚到这么多钱,当即动了贪念,逼着盛夏将小杂货铺给贺老大看顾。可惜贺老大不是个经商的料,他甚至连收钱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
被老娘委以重任的贺老大接手小杂货铺的时间极短,不到半个月,他干不下去了,只好灰头土脸地回村里去。
贺老太那会儿差点没气厥过去,但不管她怎么劝,贺老大吃了秤砣铁了心,打死不肯再去看店,任她再怎么闹腾都没用。
贺老太亲自到县城管了小杂货铺一段时间,因她眼皮子浅又贪心,定的价太高,服务态度又不行。
客人进店不买东西,她当着人家的面嘀咕,惹得不少人嫌。
导致小杂货铺的口碑不好,原本生意兴隆的小杂货铺经此一闹,门可罗雀,生意一落千丈。
最后,贺老太不得不将小杂货铺交还给盛夏管,每个月要求她上交一定数额的钱财。
在盛夏的努力下,小杂货铺的生意渐渐又好了起来,但比不得刚开业那会儿赚得多了。
附近有好几家新开的小杂货铺,他们的商品价格低,还搞了很多优惠活动,差点把盛夏的小店生意全抢光了。
不管生意好不好,盛夏每个月都会老老实实地将赚来的钱大半上交,余下的小半偷偷拿去补贴那三小只白眼狼,赚了不少钱,真正用在她身上的几乎没有。
不大的店面里头商品整齐地摆放着,琳琅满目,吃的用的应有尽有。
小小的一间杂货铺,市面上有的日用商品基本都有卖,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盛夏坚持每天做下销售记录,销售情况一目了然,降低了囤货的风险。
走俏的商品,下次多进货;反之那些卖得不咋好的商品,下次少进或者干脆不进货了。
盛夏像个木头人一样跟在盛爱国身后晃悠,许是太无聊,她不禁又开始回想前世的事情。
前世的她真是太傻了,她那么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一分没落下,全给贺家那群白眼狼用了。
盛夏闭了闭眼睛,不想再被往事左右情绪,她狠狠地掐了下手心,刺痛逼得她从回忆里清醒过来。
盛爱国发现有个小摊卖白菜,但他看了足足有半个钟,没看到有人去询问价钱的。
甚至于那摊主保持着坐着的动作一动不动,眼睛紧闭,估计是等得太无聊,正在打瞌睡呢。
见此情景,盛爱国不得不面对现实,他有些气馁:“妹妹,这集市上没啥人啊。我看还是回家去,下次集市再过来。”
盛夏拉了下她哥的衣袖:“哥,我想到个地方,去试试看。”
“妹妹,你说去哪儿?”
盛爱国好奇地问道,心想着反正他们都来了,那就去试试看吧。
盛夏特别谨慎地看向四周,做贼一样凑到她哥耳边说道:“我们去砖厂那边的职工宿舍。”
“砖厂的职工宿舍?”看她这么谨慎,盛爱国的心也跟着提起来了。
盛夏猛地捂住他的嘴,不让他再咋呼,“哥,你别嚷啊,让人听见就不好了。那砖厂的职工宿舍离这挺远的,咱们快些走。”
盛爱国被她过于小心谨慎的模样吓到了,跟在她身后时还不忘嘀咕:“卖个菜而已,干嘛搞得神秘兮兮的。”
“哥,你说这些话时,好歹背着我啊。”盛夏倏然转身,目光幽怨。
盛爱国被抓了包,面色胀红,语气不太自然地辩解了一句:“我看你太紧张了嘛。”
她这么做完全是为了抢占先机。
要是别人也学她们把菜送到人家职工宿舍楼下卖,岂不是多了竞争对手?
盛夏憋在心里没说,只是哼了哼:“哼哼,你等着瞧吧。”
兄妹俩背着白菜到了职工楼下,这个点正是职工下班回家休息的点,来往的人不少。
Ê¢ÏÄÆ¾½è×ÅÌðÃÀµÄЦÈÝÒÔ¼°Ò»ÞûÞû²»ÒªÇ®µÄºÃÌý»°£¬Ë³ÀûµØ°ÑËý±³Â¨ÀïµÄ²ËÈ«Âô³öÈ¥ÁË¡£
盛爱国头次卖东西,嘴巴笨,不知该说些什么,呐呐地站在路边。
倒是有人好奇地过来看了他摆在跟前的背篓,发现是不值钱的白菜,很是失望地走开了。
盛夏卖光了她的那份儿,哒哒跑过来看到她哥耷拉着脑袋蹲在路边,无奈地摇摇头,又开始吆喝起来。
盛爱国不敢开口吆喝,他总觉得当这么多人的面吆喝,有点小羞耻,抹不开脸。
但很快地,盛爱国开口了,学着他妹妹那样大声吆喝,因为妹妹的嗓子喊哑了,他听着太心疼了,当下抛掉那羞耻心吆喝起来。
盛夏低头偷笑,她是故意把嗓子喊哑的,吃定了她哥疼她,自然就会高声吆喝了。
果然不出她所料,盛爱国从开始呐呐不敢言,到后来面带笑意叔啊婶的各种吆喝,很快也把他背篓里的菜卖光了。
兄妹俩卖光了背来的菜,累坏了坐在路边歇脚。
盛爱国手里紧攥着卖菜得来的钱,笑得一脸满足:“妹妹,咱们明天还来。”
他们俩背来的菜太少,还是要说动父母一起加入比较好。
盛夏心里有了主意,笑盈盈地跟盛爱国说道:“嗯嗯,我们回去好好跟爸妈说,让他们一道来。”
盛爱国有点小担心:“妹妹,要是爸爸不愿意来怎么办?”
“哥,爸肯定乐意来的。”
盛夏说得格外笃定,她知道盛利一直为她们兄妹俩没能穿上新衣服而自责。
要是知道卖菜能赚到钱,盛利怎么可能会不来?
兄妹俩正说着话,头一个买她们家菜的大娘找过来,发现菜卖光了,不免可惜了几声。
随后,大娘笑容满面地问盛夏:“哎,你们俩明儿个还来卖菜吗?”
“来啊。”盛夏清楚地看到大娘眼里的期待,她按捺住内心的激动,点点头。
大娘乐呵呵地说了自家孙子爱吃盛家白菜的情况,连着叮嘱了盛夏兄妹几次:“那你们记得给我留五棵,我明天一下班回来就来找你们买。”
第97章 我还没死呢
原来大娘家的孙子不爱吃青菜,不管怎么哄都没用,一口都不吃。
要是强塞到嘴里,挑食的小孙子能一口吐出来,还会在地上打滚、哭闹不休。
大娘尝了口觉得很清甜,很随意地哄了下说这菜“甜滋滋的”。
小孙子最爱吃糖,听着菜是甜的,试着尝了一口,后来就停不下来,特别爱吃盛家的白菜。
挑食的小孙子一改先前不吃青菜的习惯,足足吃了一小碗白菜,让大娘心里乐得不行。
盛爱国听到大娘这么说,心里乐开了花,搞怪地朝妹妹挤眉弄眼的。
盛夏倒是没他那么高兴,她想得比较多,总觉得她要是这么卖下去,可能会出事儿。
物以稀为贵,她伺弄出来的白菜口感极佳,跟一般的白菜比起来差距太大。
卖个一次两次,倒是不要紧。
要是天天来卖,肯定会有人发现这其中的奥秘……
盛夏皱着鼻子思索着,一脸的忧心忡忡。
盛爱国在一旁叽叽喳喳展望未来,甚至想到了回家多种点菜,让盛夏亲自伺弄,日后家里就多了份收入。
“哥,你别高兴太早了。”盛夏幽幽地望着他,一句话如同一盆冷水浇下去,生生打消了盛爱国的热情。
“啊?”
盛爱国直愣愣看着她,带着些小心问她:“我哪里说错了吗?”
盛夏苦着脸:“先回家,再去找广田爷商量商量。”
回家的路上,盛爱国不肯放弃地一再追问,势必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盛夏不得不把她的顾虑说出来,盛爱国才消停下来,他似乎也被这问题给难住了,余下的路程再没说过一句话。
等到了村口,盛爱国拽住妹妹的手:“妹妹,你说咱们下次混着卖怎么样?咱们家院子后头不是有小块地种着白菜吗?咱们掺起来卖?实在不行,咱们多跑几个地儿?”
盛夏也想到了这两个办法,但她总觉得问过徐广田的意见,她心里比较有底气。
徐广田活到这把岁数,生活经验极为丰富,也十分宝贵。
最能可贵的是徐广田对她们兄妹俩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他们有什么不懂的事情,老人家总会掰开了揉碎了跟他们细说,从不嫌麻烦。
徐广田抽着旱烟,听了两个孩子担心的事情后,笑了笑:“你们俩能想到这个问题,的确很细心。不过,你们倒是不用太过担心。
咱们这以前有那种很清甜的白菜,这不算啥稀奇的事。近些年不懂农活的人瞎吆喝,搞得乌烟瘴气的。很多好的蔬菜种子没了,再想弄到就难了。要是有人问起来,你们俩就说是从我这拿到的菜苗。”
这话不假,盛家的白菜苗就是徐广田给的。
盛夏这下彻底放心了,她不喜欢太过张扬,最喜欢的是闷声发大财。
更何况她现在才十一岁,做事低调点,能给她省不少麻烦呢。
徐广田忽然说道:“说起这茬,我前些年存了包菜种,具体放几年我老糊涂了,记不清楚了。夏夏你拿回家去试试,看看能不能让它发芽。”
盛爱国一脸好奇:“广田爷,是啥菜种啊?”
¡°½æ²Ë¡£¡±
徐广田头也不回地回屋拿菜种,他没看到盛爱国失望的脸,倒是盛夏看到了,掐了他的手臂一下,让他别啥都摆脸上。
徐广田不知兄妹俩的小官司,拿了菜种出来后跟盛爱国说道:“这芥菜特别好养活。就是我这菜种搁太久了,不晓得能不能发芽。”
盛夏郑重其事地接过菜种:“广田爷,我试试看。要是成了,那咱们留种。”
盛爱国盯着那包菜种,有点怕怕的:“广田爷,我们这的芥菜味太苦,连猪都不爱吃。”
徐广田带着些自得说道:“我这菜种跟你们常见的那种不太一样,这个芥菜没那么苦,个头大不说,吃完了有余甘。”
Ê¢ÏĵÄÑÛ¾¦ÁÁÁËÁÁ£¬Ëýͦ°®³Ô½æ²ËëçÖÆµÄËá²Ë£¬ºÜϲ»¶ÄǸöˬ´àµÄ¿Ú¸Ð¡£
清炒的话,她们本地产的芥菜味道太苦,一般人都受不了那苦味。
Ê¢°®¹úÒ²²»½ûÓÐЩÆÚ´ýÁË£¬ÒªÊǽæ²ËûÄÇô¿à£¬Ëûµ¹ÊÇÀÖÒâ³Ô¡£
兄妹俩捧着菜种回家去了,隔壁家老太太过来阴阳怪气说了句:“哟呵,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俩是你的亲孙子咧。大年初二上门讨要东西,这不是来夺你家的财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