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那也是三叔做的好吃,别人做烤饼不一定有三叔做的好吃呢。”
宋甜甜小脸圆圆笑的稚嫩,“我最喜欢吃三叔做的饼了。”
“我也是。”
“我也是。”
.......
二宝几个萝卜头也跟着说,“三叔的饼最好吃了。”
“哈哈哈哈。”
宋世程笑起来,“那三叔就多做一些,多赚一些钱。”
“三叔,钱赚多了给我买糖吃。”宋甜甜眨着眼睛,都是渴望。
天知道,宋甜甜是最讨厌吃甜的人,她现在才五岁,爱吃糖才是一个小孩的本性。
“好好好,给甜甜买糖吃。”宋世程脸上都是疼爱。
几个萝卜头也高兴,妹妹有糖吃,他们也能吃到呢,而且每次家里买糖给妹妹吃,妹妹都偷偷塞给他们吃。
所以一听买糖,最高兴的就是他们了。
大家其乐融融了一会,宋世青和宋大宝就带着宋二宝三宝宋甜甜他们继续教识字了。
宋二宝十岁了,经过宋世青还有宋世书他们的教导,简单的算账已经会了,百家姓基本识的,千字文也识了一半,宋家人知道他没读书的天分,只要求他会简单的算账和识字就好,将来总有用处。
聪明的三宝千字文已经认识的完整了,他已经要读大学中庸这些了。
至于四宝,五宝,还在认百家姓阶段,宋甜甜最小,但是宋家人都知道她都已经会背百家姓,千字文识得的程度比二宝还多,这还是宋甜甜在旁边看着的,并没有特地去教她,可以说是宋家最聪明的人。
宋世书都可惜甜甜是个女儿身,若不然这样的聪明劲,八岁考个童生都没问题。
古代没有女学,读书都是男娃,女娃娃就是做做事,在家绣绣花,长大了嫁人就好。
这是大环境如此,宋家人没有想过让甜甜去读书,但是甜甜好学,就让她在旁边一起学了。
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宋甜甜是两世人,她故意学识字就是掩盖自己本身就会识字这个事情。
至于这些更深奥的什么论语,八股文这些古文......宋甜甜表示还是放过她吧,前世的知识储备量够她在这个世界丰衣足食。
.......
夜深,宋家人都各自回屋睡觉。
宋世福和钱氏在屋子里。
钱氏拉着宋甜甜的手在叮嘱她,“甜甜,明天你和二叔去县里记的不要乱跑,跟着二叔,卖好葛根就乖乖呆在二叔布庄店里不要捣乱,二叔虽然已经是账房先生,到底上面还有东家,不是二叔自己家,凡事要有个规矩,而且你大哥读书一直是二叔供着的,不要给你二叔添乱知道吗?”
宋甜甜点着头,一副乖巧听话的模样。
宋世福忍不住道,“咱们甜甜一向懂事,你在瞎担心什么,再说了二弟一惯宠着她,真有啥事也不会和甜甜计较的。”
“你知道个啥!”钱氏狠狠拧了宋世福胳膊一把。
“哎哟!”
宋世福揉着自己被拧疼的胳膊,面露痛苦,“你这么用力拧【创建和谐家园】嘛。”
第17章 体谅
钱氏瞪了他一眼,“你以为我想拧你,还不是你太傻。”
“我哪傻了!我那是憨厚。”宋世福闷闷道,看着就是老实厚道。
“那你也憨到家了。”钱氏忍不住叹气,“你也不想想,咱们两个人靠着种田一年能有什么银子,咱们大宝平均一个月一两银子读书的开销,还不都是二弟和三弟他们合伙供的,虽然说咱们家不像其他家有那么多的糟心事,大家兄弟感情好,可是当家的,你想想,三宝都已经八岁了,还没去学堂启蒙,还不是因为家里供着两个人读书,没有能力再供了。”
“三弟现在还没有孩子,所以还没有供孩子的压力,但是我们二弟供着我们大宝读书,自己亲儿子还没有读书,我们是欠了他们多少人情,况且,三宝读书天分还那么好,你忍心耽搁人家,就不觉的愧疚吗?”
这番话一出来,宋世福沉默的脸上露出不忍,好一会才闷闷道,“我心里哪能不清楚,我这都记在心里呢,爹前几天经常唉声叹气,也是为了三宝的学业发愁,明年看看我们一定要让三宝去学堂读书,大不了大宝不读了,让三宝去读,大宝读书不如三宝聪明。”
他一年种田,一年能余个一两银子已经不错了,这辈子他都供不起自家儿子读书的。
如果不是二弟,自家大儿子哪能读书,只怕还在跟着自己种田呢。
而且当年爹一样供自己读书,是自己实在没有读书的天分,不像二弟这么聪明,一学就会,学堂里的夫子都称赞,相较之下,自己这么笨,家里又这么穷,爹才无奈放弃自己,让自己跟着他种田。
而且后来二弟也没读书了,因为那几年闹天灾,许多人都饿死了,实在是供不起二弟读书了。
“你晓得就好。”钱氏脸上都是心痛,“其实咱们大宝再读几年,考个童生没有问题,咱们家太穷了,不能一直占着二弟的便宜,二弟也有三个儿子,他也不容易。”
宋世福握紧钱氏的手,脸上又是感动又是难受,“你说的我都知道,咱们大宝已经读了这么多年书了,识的字都差不多了,到时候看看去县里哪个店里做个学徒,和二弟一样,慢慢来,将来能当个账房掌柜,总比我们种田的好。”
到底是自己没本事,亏欠了大儿子,明明能考个童生因为自己供不起他读书要放弃。
“我也是这么想的。”钱氏微微一笑,“我心里记着对二弟的亏欠,总不好因为甜甜的事一直麻烦人家,你啊,有时候太理所当然,我就忍不住说几句。”
宋世福脸上都是感动,“知道你是为我好,我心里都知道呢,放心吧,再说了,咱们甜甜这么乖巧,不会给二弟添麻烦的。”
钱氏笑着,“我也是提醒女儿几句。”
“爹,娘,你放心,这个葛根一定能卖很多钱,到时候大哥可以读书,三哥一样能读书,而且我将来会赚很多很多钱,让哥哥们都能读书。”
宋甜甜眨着黑黑圆圆的杏眼一脸认真。
第18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
这宋家人没有婆媳关系的糟心事,一直兄弟友恭,婆媳妯娌也一直关系和睦,大的慈爱,小的孝顺,这样善良温馨的大家庭,即使在前世都是很难得的。
宋甜甜真的很爱这个家,她想让这个家每个人都过上好日子。
“我们甜甜真乖。”宋世福慈爱的摸摸她的脑袋,却没有把她的话当成一回事。
供起家里这么多男娃娃读书,就是殷实人家都没这么有底气啊。
宋甜甜知道自家爹不相信,毕竟自己才五岁,只会当她童言无忌,但是宋甜甜却知道自己不能再沉默下去了,这个葛根卖钱了,她一定要想其他办法赚钱。
.......
宋家主房位置。
杨氏给宋老根端来洗脚水,然后帮他洗脚。
宋老根把脚抬了抬,贴心道,“起来吧,你今天也累坏了,我自己洗。”
杨氏也不推脱,搬张椅子坐下来,老夫老妻两个人洗着同一个洗脚盆。
“当家的,这葛根能卖个好价钱吗?”
虽然知道是葛根,可是能卖多少,杨氏心里没个底。
宋老根没了在孩子们面前的笑容,面容有些沉闷道,“卖不了多少钱,也要指望它能卖个好价钱。”
说着,宋老根又叹了一口气,“二娃子没读书的天分,教他会算账识字就好了,可以不用供他读书,但是三娃子不行,三娃子天分聪明,现在已经开始在读大宝他们读的书了,和老二一样是聪慧能读书的,能出人头地的,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所以明年不管如何都要把他送去县学里读书。”
顿了顿,宋老根语气里又露出愧疚,“我们也不能亏待了老二的娃娃。”
杨氏闻言,脸上迟疑了一下,“即使能卖个好价钱,供三个娃娃读书,我们也没那个营生供啊。”
除了老二的月钱就是老三的烤饼生意,光靠这两样,也供不起三个娃娃读书啊。
三个娃娃读书,除了夫子的束脩,每个月的笔墨纸砚加起来起码要近四两银子,还有家里人的开销,这日子可就真没法过了。
“所以这葛根一定要卖个好价钱,而且老三现在烤饼生意好,我估摸着以后生意再差,一个月差不多也有二两银子的收益,咱们挺一挺,实在挺不过去,到时候就停了老四的学业,让大宝和三宝读书。”
宋老根斩钉截铁道。
宋世福和钱氏想着让自己娃娃不读书,他们没想到,宋老根早就决定好到时候实在供不起就让老四宋世青不读书。
“啥,不让老四读?”杨氏脸上都是吃惊,“夫子不是说老四读书比大宝还聪明吗?”
那时候宋老根知道还欢天喜地,觉的自家能考个秀才出来了。
“我不是说了,实在挺不过去就让老四别读了。”宋老根一脸痛惜,“这手心手背都是肉,停谁的学业我都心痛,可是老四是咱们的娃娃,要委屈就委屈老四,孙子就让他们继续读。”
杨氏眼睛有些湿润,道,“你做主就好。”
确实啊!
手心手背都是肉,怎么抉择都会有一个人委屈,如果真要委屈就委屈自己的儿子,到时候怪也是怪他们当爹娘的。
第19章 卖葛根(一)
“你先别伤心,说不定这葛根能卖个好价钱,到时候我们还能想到其他赚钱的办法,不让老四读书是没办法的办法才会这样。”宋老根安慰杨氏,“现在还没到那个时候呢。”
杨氏点点头,用手擦了擦眼睛。
脚也洗的差不多了,杨氏把洗脚盆端出去倒了,回来就服侍宋老根睡着了。
宋老根躺在床上,眼睛睁着好久都睡不着。
这个葛根一定要卖个好价钱,这卖的银子一定要撑到明年秋闱,到时候老四去乡试能考个童生出来,老四也算是熬出头了。
宋老根带着期望睡着了。
.......
次日一大早。
大地还黑暗着呢,宋甜甜就起床了。
因为要去县里,钱氏特地给宋甜甜扎了两个双丫髻,绑上美美的红绸带,穿着一身半旧不新的干净衣裳,整个人看上去特别喜庆。
杨氏早上做了稀饭,配菜就是梅干菜。
当然,因为宋甜甜最小,她还有一个鸡蛋吃。
其他男娃娃可都是没有的。
宋甜甜和宋世书吃好早饭,和宋世青,宋世程,宋大宝他们等人就开始启程往县里去了。
天边刚露出一丝朦胧的光亮,这个时候赶路刚刚好。
他们宋家村坐落在长河县和七里镇中间位置,但是离长河县倒是更近一点,所以买东西什么的,去的方向都是县里。
宋世书,宋世程,小杨氏,宋世青,宋大宝,宋甜甜,一行六个人往县里去。
宋世程和小杨氏,宋世书推着火炉小推车,这都是根据宋甜甜改造的,底下装了四个铁轮子,方便行走,特别适合走山路。
这次火炉小推车的下面堆着满满的葛根,幸好小推车够大,昨天一天挖的葛根基本都装上了,所以需要三个大人推火炉车才会动。
宋世青和宋大宝则是轮流背着宋甜甜,宋甜甜还小,山路不好走,他们这些哥哥叔叔们自然要背着宋甜甜走。
一行人一路上说说笑笑,走了半个时辰,终于到了县里。
到了县里,宋世青和宋大宝就把宋甜甜交给了宋世书他们,他们要去县学,上课不能迟到,要不然夫子生气起来,他们可有的苦头吃。
宋世书,宋世程,小杨氏带着宋甜甜一行人就往长河县最大的药店百草堂里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