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张掌柜因为这么多的葛根,也留了一会和宋老根他们一直在寒暄,宋甜甜一直听着宋掌柜和自家阿爷聊天,等他们聊的差不多的时候,才忽然开口道,“张掌柜,你们开药堂的,有没有记录药典的书?”
张掌柜没有想到宋甜甜会问这个,扬着笑好奇问道,“你想识药?”
宋甜甜点点头,“我想了解药。”
“那你识字吗?”张掌柜又问,想要认药起码要识字。
宋甜甜一脸认真,“我已经识完了千字文,百家姓,凡将,汉书也有看,识的字很多。”
什么?
张掌柜这下真惊呆了,眼前这个看上去才五岁的丫头已经识得这么多字了?连凡将和汉书都看了吗?
宋世书这时上前道,“我们甜甜自小我在教他,加上聪慧,识的字比他们哥哥还要多,她大哥和四叔现在在县学上学,他们看的书,我们甜甜基本都在看,看的书多,所以识的字就比一般娃娃更多了。”
这不是更多的问题了,张掌柜一脸惊讶,五岁的丫头能识这么多字,哪里是更别多了,简直是神童了。
“你们家好福气啊。”张掌柜忍不住赞叹。
可惜啊!可惜是个女娃娃啊!
这大庆根本就没有女娃娃上学的例子,只有一些世家大族,会用很高的束脩请先生教自家女娃娃读书。
但是宋甜甜是个农家女娃娃,肯定花不起那么高的束脩请先生教她读书的。
第54章 分家?
“我们甜甜啊若是个男娃娃,这八岁考个秀才没问题。”宋老根骄傲的老脸上带着一丝失落。
他想法和张掌柜一样,若是他们家甜甜能读书多好,可惜没有一个学堂会收女学生的。
“你识药是想赚钱还是......”张掌柜问道,“学医?”
识字的话,看药典肯定没问题了。
宋甜甜眨了眨眼,天真无邪道,“当然是赚钱啊,因为识药就能认药,我就能让找到药卖药给你们。”顿了顿,宋甜甜又笑了起来,“如果能学医,我也愿意学医,反正我现在想学药赚钱,张掌柜你那里有药典吗?”
这丫头为了赚钱识药......
张掌柜不禁失笑,这大概是他第一个遇见因为想赚钱的人而识药的人吧,其他识药的人,哪个不是来学医的。
不过......她即使想识就识吧。
“我那有几本药典,明天你有空的话,就来我店里拿。”张掌柜脸上都是笑意。
这丫头聪慧,小小年纪就识了这么多字,看了书,识了药典后不知道有没有学医的天分......他倒是十分好奇。
张掌柜也说不出为什么,总感觉这个丫头讨喜,聪慧,十分合自己的眼缘。
自家孙女想做什么,宋老根从来不拦着,见张掌柜答应,长满褶子的脸上笑容更加洋溢,“多谢张掌柜!”
“你们家丫头聪慧,多学点药有好处。”张掌柜看着宋甜甜,目光都是笑意,“有空多来我店里玩。”
“谢谢张叔。”宋甜甜笑的甜甜,“张叔你真好。”
古代书值钱,更别说药典,自己问他要药典,这张掌柜二话不说就愿意借给自己,就这份情谊,宋甜甜都觉的值得自己喊他一声叔。
“这嘴甜的。”张掌柜笑容洋溢,“我是知道你们家为啥这么宠她了,就凭这张嘴,谁能不喜欢她。”
“哈哈哈哈!”
宋家人笑成了一团。
张掌柜和宋家人又聊了一会,就要告别了,宋老根一家人把张掌柜送出了门,等到宋老根他们出去的时候,那些围着的村里人都已经散开了。
他们从伙计那里得了消息,自然急急忙忙的去挖葛根赚钱去了,哪里还会围着。
直到张掌柜走了好远,宋老根一家人才回家。
一家人一回到家里,宋老根回到自己屋里,杨氏还在屋里,床边还放着一千多两银子,杨氏脸上还带着一丝恐慌,一见宋老根进屋,连忙道,“这么多银子,我怎么放都觉的不安心,老伴,我这心里不安心。”
杨氏这一辈子哪能见过这么多的钱,一千多两啊,这要是放的不好,贼人进屋了偷走怎么办。
“看看你,慌什么。”宋老根目光落在银子上,都是激动,道,“一千多两呢,先放着吧,晚上等老三,老四他们回来,我还有事要说。”
“啥事?”杨氏一双眼都是疑惑。
“我想把这钱,每房都分一点。”宋老根道。
杨氏闻言,一双眼瞪的好大,“你想分家了?”
一千多两银子就要分家?
“我不同意!”杨氏斩钉截铁道,分家她不会同意。
--
作者有话说:
请投五分好评!
第55章 依你
宋老根笑了,“你想哪去了,不分家。”
“那你为啥分钱?”杨氏不解。
“哎。”宋老根满眼都是愧疚,“咱们老二和老三,一直供着娃娃们读书,老大虽然种田,收入到底比不上他们,连他的娃娃大宝读书都是老二老三在供,咱们欠老二老三太多了,这钱啊给大家都分分,当做是对老二老三的补偿吧。”
“那你分要分一样?”
杨氏问道,分给老二老三,其他人也少不了吧。
“都分一样。”宋老根态度坚决,“这葛根都是甜甜发现的,大房分一样,老二老三也没话说。”
每房分个五两银子,他们小夫妻能有一些银子买点其他东西。
一千多两银子,日子总归好过了,除了能供二宝三宝读书,四宝也能供了。
这一千多两留个五百两银子,四个娃娃读书能供七八年,老四明年秋闱应该能考个童生,考个童生绝对没有问题,这是夫子之前就对他说的。
老四能考个童生出来,再等三年考个秀才,就熬出头了。
所以他们家老四只要再供几年书,考个秀才出来,到时候就能去当个夫子,或者去县衙某个差事,总能养活自己了。
宋老根心里早就打算好了。
“你想好了吗?”杨氏道,“你现在给他们钱自己花,以后他们攒私房钱怎么办?”
不分家,钱都交公,大家都习惯这样了,真怕分了钱,人就有了异心,以后有了异心,交中公都有微词。
“自己娃娃你还不知道吗?”宋老根笑了起来,“老大是个老实本分的,只会种田,知道老二老三供大宝读书,从来不会说藏私房钱,老大媳妇也是个懂事的,一直知道亏欠二房啥的,不会有藏私房钱的心思的。”
“老二一直念着当年老大种田供他读书,所以这些年明明他赚的最多,从来不会藏私房钱,媳妇什么事都听老二的,他们啊,也放心。”
“老三赚的钱每一文钱都上缴了,他媳妇也是勤快没心思的,咱们啊,就别太防着他们了,越防说不准越是反着来。”宋老根和自家老伴循循善诱道,“安心吧,咱们娃娃都懂事,娶的媳妇也是持家贤惠的,看看整个村子,有谁家里像我们一样,上下都和和睦睦的。”
这倒是!
杨氏没说话,目光露出几分欣慰,他们家娶的几个儿媳妇整个宋家村的人都羡慕,做事勤快,贤惠,顾家,还不搅家......这家里头安生,大家日子过的都舒心不少。
“所以啊,给他们都分一点,他们手里头有一些私房钱,心里高兴,我们做长辈的也高兴。”宋老根道。
杨氏这才点点头,“依你,都依你!”
这家里头日后过,让自己娃娃日子过好一点,也是她的愿望呢。
宋老根笑呵呵起来,“等晚上,老三和老四他们回来的时候,我就在饭桌上说。”
“嗯。”杨氏点点头,“你做主就好。”
一眨眼太阳就落山。
宋世程,小杨氏,宋世青,和宋大宝也回家了。
第56章 都读书
因为家里卖了这么多钱,虽然没有去县里买肉,杨氏为了犒赏家里人,今天大方的煮了鸡蛋汤,还把前几天剩下的油渣子用来炖大白菜。
一大家子人,晚上煮了鸡蛋汤,油渣子炖大白菜,猪血炒酸菜,炒冬瓜,换成平时也算是丰盛,可和前几天一对比,就寒酸了。
四个菜两个大分量。
一家人坐的满满堂堂,家里人都知道葛根卖了好价钱,脸上都是喜色,热热闹闹。
吃饭吃到差不多的时候,宋老根终于开腔了,“今天这葛根卖了好价钱,我寻思着明年开春就让二宝,三宝都去进学。”
什么?
二宝三宝都读书,钱氏和方氏都愣了一下,随即方氏就一脸喜色,三宝终于能够上学了。
钱氏愣了一下,就开口道,“爹,二宝读书没天分,上学也是浪费钱,就让大宝教教他就好了。”
同时大家一起在家里学,连五宝都快识完千字文了,二宝还没识完,整个宋家的人都知道二宝调皮捣蛋,不会读书,没有读书的天分。
“不会读也得去学堂读几年书。”宋老根斩钉截铁道,“在学堂读几年书,总归会不同,读几年,如果夫子说了考不上,到时候再让他停学,看看干点其他事情。”
不管会不会读书,宋老根都一视同仁,全部要供他们读书的。
“爹!”钱氏还要说什么。
宋老根挥了挥手,阻断她的话,“老大媳妇,你别说了,二宝学堂几年书是一定要去读的,你看看老四,当年也是调皮,大家都以为他不会读书,可是去了学堂,夫子就会说他读书,而且几年下来,他性格脾气也改了不少,所以二宝学堂一定要去上几年,二宝说不准这顽劣的性子也会改变。”
“爹,你怎么说到我身上了?”宋世青脸上有点尴尬。
宋老根看了他一眼,宋世青顿时赔笑,不敢再说。
倒是二宝,一双眼睛瞪着自家娘钱氏,“娘,大家都要供儿子读书,你咋不让儿子读书,你是不是我娘?”
二宝刚才一听阿爷说供自己读书就高兴,他天天在宋家村,哪有县里好玩,四叔早就说了,县里有好玩的,还有好吃的,还有许多好看的小丫头,这能去县里读书,他都乐疯了,终于不用天天在宋家村了。
钱氏狠狠瞪了二宝一眼,“谁让你自己调皮,你看看你三弟,四弟,五弟,一个个识字都比你多。”
“那是我没用心去读。”二宝狡辩,对着宋老根一双眼睛发光,“阿爷,我要去县里读书。”
“读,你和三宝一起,以后天天和你大哥和四叔一起去读书。”宋老根慈眉善目的笑,“你放心,咱们家里现在供你几年读书供的起。”
“谢谢阿爷!”二宝兴高采烈,和三宝一样,满脸都是笑容。
钱氏见爹已经决定让二宝读书,心里涌出一股感动,这个公爹,一碗水端平,二宝读书没天分都供.....
宋世福瞟了自家媳妇一眼,伸出手悄悄握了握,对着宋老根道,“谢谢爹。”
第57章 都有钱
宋老根点点头,继续自己要说的事,道,“除了两个娃娃读书,我决定把今天赚到的钱,给你们都分一分。”
什么!
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