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有学生好奇地问:“方教授,为什么非要四毛钱一斤才能买?”
方卓然便把有人恶意抢林麦生意的缘由告诉了学生们。
有几个男生挤眉弄眼地问:“方教授,那个摊主是不是妹子?”
“你们几个想啥呢?”方卓然坦然道:“虽然是妹子,不过是个已婚妹子,带着个孩子摆摊不容易,所以我才想帮她一把。”
学生们有些失望,以为要帮的是未来师娘,原来不是。
不过能够帮助一个弱势,这些中二热血青年还是非常愿意的。
“不就花四毛钱买人家一斤板栗吗?还要找方教授报销!难道只许方教授帮助弱势,就不许我们做点好事吗?”
学生们一传十、十传百,成群结队地跑去买林麦的板栗。
林麦都已经准备收摊回家了,突然来了一大群年轻人要买她的板栗。
虽然有些惊讶,可是有生意上门,她也不会往外推,于是停止收摊,继续做生意。
隔壁老心机婊见了,又扯着喉咙叫开了:“香喷喷的野生板栗,两毛钱一斤,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见那群年轻人不为所动,还跑去拉他们:“别买她家的板栗,她家的板栗四毛钱一斤,贵死了,我们家只要两毛钱一斤。”
故意恶意降价已经很过分了,来越界跑来拉她家的顾客就更过分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
林麦连板栗也顾不得炒,扔下锅铲就来推老心机婊:“一把年纪了,做人要一点脸不,居然跑到人家摊位跟前拉人!”
老心机婊的几个儿子儿媳把锅铲一扔,围了过来,嚣张跋扈道:“就跑到你的摊位跟前拉人咋了?说得好像你能把我们咋样似的!”
那群学生见老心机婊一家仗着人多欺负林麦,个个都很气愤。
一群男生一拥而上,把老心机婊一家推开,义愤填膺道:“怎么?想仗着人多欺负人?我倒要看看是你们一家人多,还是我们人多!”
老心机婊一家全都傻了眼,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群年轻人会护着林麦。
不少女生故意高声道:“姐姐家的板栗卖得贵怎么了?一分钱一分货,人家的板栗好吃!
你家的板栗别说卖两毛钱一斤,哪怕卖两分钱一斤我也不敢买,怕吃了心肠变得和你们一样坏!”
老心机婊一家气得七窍生烟。
有普济医科大学的学生争相购买,下午两点多林麦的板栗就全都卖完了。
老心机婊家的板栗却还有不少于八成没卖出去。
虽说他家的板栗卖得便宜,只卖两毛钱一斤。
可是架不住来一个顾客就被一群学生团团围住给劝退了,所以基本上没怎么卖。
老心机婊一家气得死去活来却无可奈何,学生的数量太大了,他们不敢动人家一根汗毛。
作为重生者就不可能是傻子,何况林麦前世还是湖省餐饮界大佬,智商就更在线了。
听那些学生无意中提到自己是普济医科大学的学生,林麦哪有猜不到是方卓然在背后帮她。
可是做生意不能天天等着人家来帮她,这根本就不现实。
再说她也不是那种喜欢靠人帮的人。
有老心机婊一家在,这里是没法再做生意了,林麦准备挪窝。
她前世在江城闯荡了大半辈子,对江城哪里生意好做了如指掌。
许多人都误以为火车站附近的生意好做,觉得人流量大。
其实这个年代火车站附近的生意并不是全江城最好的。
最好的生意集中在几个大型商场附近和粤汉码头汉口渡口,对面的武昌渡口都不行。
那个年代的武昌虽然经济不错,但是武昌的人却喜欢来汉口购物。
因为江城的几个大型商场几乎全都集中在汉口。
武昌是在后来形成徐东商圈和光谷商圈之后,来汉口购物的人才少了。
林麦打算去粤汉码头的汉口渡口卖板栗,那里的生意绝对不比火车站附近的生意差。
第24章 想要买房
林麦一开始会选择在火车站附近卖炒板栗,随机的成分比较大。
再加上在火车站附近做生意方便往返城乡,所以就在那里扎下了营。
如果在粵汉码头做生意,就不能再往返城乡了。
因为粤汉码头离火车站太远了,不适合每天奔波拿货。
从粤汉码头乘车到火车站就得大半个小时的车程,这还是这个年代不堵车,然后再转火车回去,一天下来浪费在路上的时间就得三四个小时。
所以想要搬到粤汉码头做生意,首先就得租房子,而且还得一口气拉一两千斤板栗过来。
年前只剩下半个月的时间了,要想挪窝就得抓紧,不然拖下去这半个月就过去了。
临走前,林麦跟庞老太和学生们打招呼,说她从明天开始不再在这里摆摊做生意了。
庞老太难受的脸上的皱纹都变多了,厌恶地斜睨了老心机婊一家大小。
生气地对林麦道:“你怎么那么容易认输?你先来的,却被后来的挤走,也太没用了!”
庞老太舍不得林麦走,是因为她如果走了,她就挣不到她的钱了,并不是因为她有多喜欢她,这点林麦心知肚明。
那些学生也纷纷劝道:“你别走,我们会天天来支持你的。”
林麦笑着道:“就是不想要你们天天来支持我,所以我才要离开。
为了我,让你们不能安心学习,这罪过就大了。
跟方大夫说,谢谢他的帮助。”
又回过头来安抚庞老太:“我以后有时间会来看婆婆的。”
顿了顿,在庞老太耳边小声道:“婆婆完全可以自己在门口卖半天的早点嘛,还怕挣不到钱?”
庞老太为难道:“我也不会做什么早点。”
如果会做早点,她早就卖早点了,哪会做微利的茶水生意!
林麦非常无语:“奶奶去弄一根油条半斤糯米,半斤白糖,没有白糖,有酸菜也可以,我教奶奶做糯米包油条。”
这是她能想到的最简单的早点,如果庞老太连糯米包油条都学不会,那她就真的帮不上她了。
她之所以肯帮她一把,是觉得庞老太人品还行。
虽然庞老太对她不错是看在钱的份上,但不是每个房东因为收了你的钱就会对你好。
人家把门口租给你,你给钱人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公平来说,房东并不欠你什么,她可以对你好,也可以对你冷漠。
庞老太跑了一趟国营小吃店,买了一根油条,半斤糯米饭,家里有酸菜,就不用买了。
林麦进了她家,教她做江城版的糯米包油条。
江城版的糯米包油条超简单,把油条切成四份,把糯米在干净的湿毛巾上摊平,撒上些许炒好的酸菜,不过撒白糖就更好了。
再将油条段放在上面,用毛巾把糯米饭一卷,稍微捏一捏,不会散,糯米包油条就做好了。
庞老太一学就会,林麦这才带着豆豆离开了。
临走时看见老心机婊一家对着她露出胜利者的得意的嘲笑,她不屑冷哼。
以为她走了,他们一家就可以独霸这整条街的板栗生意?
做梦去吧,我在这里卖不成,你们也别想卖得好!
林麦带着豆豆乘公共汽车直奔粤汉码头,然后去了最近的城中村——三阳村,想要租一处住所。
这个年代,工人的住房都很紧张,别想在小区里租到房,但是在城中村还是能租到房的,因为自建房大多宽敞。
结果在三阳村x的村子里转了一圈,没有人愿意租房。
林麦打算去别的城中村转一转。
豆豆有些累了,拉着她的手,可怜巴巴道:“妈妈,我走不动了,咱们歇一歇吧……”
歇是不可能歇的,已经下午三点多了,租好房还要赶回四美镇呢。
林麦蹲下身来,对豆豆道:“妈妈背你。”
豆豆迟疑地问:“妈妈就不累吗?”
林麦催促道:“快上来吧,天底下所有的妈妈都是大力士,不会累的。”
豆豆这才开心地笑着爬到她背上。
林麦背起她就走。
可是没走几步她就停下了脚步。
因为她看见了一扇紧闭的木质院门上贴着一张售房告示。
她记得,这片城中村是江城第一个【创建和谐家园】的城中村。
因为是政府【创建和谐家园】,所以赔偿力度很大,不仅有高额安置费,房屋的赔付面积也是一赔二。
也就是拆除你一个平米,赔付你两个平米。
这是因为房地产刚刚起步时,【创建和谐家园】是个新生事物,政府没经验,赔偿的就多。
等房地产越来越成熟,【创建和谐家园】的赔偿力度也就越来越小了,再想靠【创建和谐家园】暴富就很难了。
这个时候如果在这里买一套民房,等到九零年【创建和谐家园】,一套旧房变成两套新房,还有至少不低于五万的安置费,赚翻了。
可惜售房告示上没有写明这套平房售价多少,如果不太贵,买下来也不错。
林麦向周围的村民打听价格,村民们也不太清楚,只说大概要一千多。
这个价格还算合理。
林麦又向村民们打听卖房的原因,这点很重要,凶宅和有【创建和谐家园】的房子绝对不能买。
村民们告诉她,房主因为年迈去世了,他几个儿子都有房,就想把房子给卖了,平分财产。
村民们围着林麦说得正起劲,有人指着一个正朝他们走来的中年男人道:“爱国来了。”
马上就有人跟林麦介绍:“他就是原房东的大儿子钱爱国。”
钱爱国……这名字真是一言难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