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八零年代:村花妈咪火辣辣》-第4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程雪飞清点了下自己的钱。

        这段时间,她的确挣了不少。

        上次还完黄博华的两百块,现在又把姜山的三百块也攒出来了。

        她想着应该把这钱送给姜山。

        她骑着车子在公社周围的几个村子转悠,但从来没去过河西村。

        这天下午,她去了离河西村很近的村子,收工后拐了个道,朝河西村姜山家走去。

        来到通往河西村的土路上,就想起当初带着家玉家宝离开河西村的情景。

        当时在路上遇见疯了的姜鸿宇,两个孩子一块喊“爸爸”,但姜鸿宇根本没有理睬。

        这才过去两个多月。

        感觉好像已经过去两年。

        因为程雪飞头上包裹严实,只露着两只眼睛,所以进村后没人认出她。

        偏偏河西村爱蹲大街的人还特别多,只要有太阳的地方,就有男女老少在那闲聊。

        “那谁呀?”

      第62章 再回河西村

        “是不是下来卖货的?”

        “卖货的为什么不吆喝?”

        “咦,我瞅着这个人怎么这么熟悉?”

      ¡¡¡¡¡°ÚÀ£¬Ïñ²»ÏñСÓîϱ¸¾£¿¡±

        众人一拍大腿:“可不是吗,那就是小宇媳妇呀,听人说她在西埠集上摆摊照相,就是驮着两个筐子!”

        在大家议论之时,程雪飞刚好骑车经过这里。

        有人吆喝:“小宇媳妇,你怎么来了?”

        程雪飞在车上听到有人喊“小宇媳妇”,就知道是喊她。

        婚都离了,但在老百姓心里,她似乎永远是“小宇媳妇”。

        程雪飞无奈,下了自行车,把围巾往下拉拉,露出脸来,招呼道:

        “都在这晒太阳呢?”

        一时间,蹲着的,坐着的,歪着的,站着的,全都涌上来,把程雪飞团团围在中间。

        “听说你到处做生意,怎么也不到俺们河西村来转转?”

        “是啊,其他村子你都去,怎么唯独不到这里来?”

        “怕我们花不起钱是不是?”

        程雪飞笑笑:“没有没有,实在是河西村离我家太远了。”

        有人问:“你是来找小宇的吗?”

        “不是,我来找家玉的爷爷,顺便,我想来问问,把我的户口给迁走。”

        其他人又七嘴八舌问长问短,程雪飞推着车子往前闯:

        “天不早了,我赶紧把事办完了好回家,各位,咱们改天有时间再唠!”

        程雪飞推着车子拐进姜山家的巷子。

        一进那道巷子,深埋在内心的情愫又被触动了。

        这不是她的情感,应该是这具身体残存的知觉。

        这具身体在这生活了五年。

        五年里,一定有许多刻骨铭心的记忆。

        程雪飞没有多想,推着车子来到姜山家那座旧房子前。

        姜山家的老房子十分破旧,只有三间堂屋,边上有一小间灶房。

        站在巷子里,一眼就能望见堂屋大门。

        姜山挑了水,在一只木盆里洗衣服。

        说起来,这姜山真是个苦命人。

        姜家其实是外来户。

        当年姜山的妈妈带着姜山兄妹两个讨饭来到这,在河西村边角上的小树林里简单搭了个窝棚住下。

        当时姜山才只有几岁,刚刚记事。

        河西村的人见他们孤儿寡母,实在可怜,就主动施舍些吃的穿的,勉强不让他们母子三个饿死。

        人家问姜山的母亲是哪里人,姜母却说不清楚,只说自己男人去打仗了,一去就音信全无。

        小鬼子杀进村,全村人都跑了,她也带着孩子离开家乡。

        一路颠沛流离,走到哪是哪。

        走了半年,来到这里。

        在那个年代,因为战乱和饥荒而背井离乡的比比皆是,姜母一家人的遭遇不是个例。

        河西村的人听了他们母子的事迹,主动帮他们在村里找块空地,勉强盖了一间像样的茅草屋。

        就这样,姜家就算在这里安家落户。

        姜山长大后,亲自动手,把那一间茅草屋渐渐扩充到三间。

        后来,老母亲过世,留下兄妹两个相依为命。

        姜山因为踏实肯干,精通木匠、泥瓦匠的活计,被当年下乡的一支工程队看上,招为工程队的正式工人,他们的家境才逐渐变好。

        家里光景变好之后,姜山先把妹妹姜兰嫁给同村一户郭姓人家,后来才给自己娶妻。

        娶妻后生下姜鸿宇兄妹两个。

        姜鸿宇还有个妹妹,叫姜萍。

        姜鸿宇疯了以后,姜山让姜萍顶了自己的班,自己回家照顾儿子。

        现在姜萍成了工程队的正式工,因为工程队的人事调动,现在住在隔壁县,很久才回来一趟。

        这些都是过去的事。

        此时,程雪飞推着车子来到院门口,姜山听了动静,抬头看了一眼,见是程雪飞,神情里满是惊愕。

        “叔……”

        “家玉她妈,你来找小宇吗?”

        “不是,我是来找你的。”

        程雪飞把自行车停好,走到姜山面前,先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照片。

        是姜鸿宇跟孩子在公园的合影。

        姜山接过照片,看见照片上儿子孙子孙女的合影,脸上立马绽开笑容。

        “照的可真好,听说你现在在集上给人照相,这些都是你自己照的吗?”

        “是。”

        程雪飞又从口袋掏出一把钱:“叔,当初我走的时候,你给我三百块钱,现在我已经能自己赚钱了,我再把这三百块还给你。”

        说着,程雪飞把钱往姜山棉衣口袋里塞。

        姜山赶忙推辞:“不,钱是给家玉家宝的,不用还我!”

        姜山把钱拿出来要再塞给程雪飞,可是怎么下手?

        这不是别人,这是自己前任儿媳妇。

        跟儿媳妇哪能随便拉扯?

        只能口头上说:“这钱你留着给家玉家宝买点吃的穿的,给他们买两斤棉花做件新棉衣。”

        “叔,放心吧,家玉家宝有新衣服穿。”

        程雪飞知道姜山一定惦记孙子孙女,又说:“等下次鸿宇回家,我让他把孩子带过来给你看看。”

        姜山听了,感激地直点头:“好,谢谢你,家玉妈。”

        这么通情达理的儿媳妇,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啊!

        姜山感动的不知该说什么,一手攥着照片,一手拿着钱,心里涌过一阵暖流。

        程雪飞告别了姜山,推着自行车走了。

        姜山一直目送她消失在巷子口。

        程雪飞离开姜山家,转而去大队部找大队支书老郭。

        程雪飞仍然记得,自己刚穿越过来时,老郭曾经帮过她,所以提前买了两包当地能买到的最好的烟:大前门。

        揣着烟进了河西村大队部,找到老郭。

        老郭仍然叼着个老旱烟,坐在走廊下晒太阳,看见程雪飞进来,略微有些吃惊,赶忙起身:

        “是你呀?”

        “郭大爷。”

        程雪飞走过来,悄悄掏出两包烟,塞到老郭怀里。

        老郭平时抽惯了烟袋锅子,但他也认识这大前门是名贵的好烟,一包要三毛五,当下面露笑意。

        烟不烟的无所谓,主要是人家小媳妇心里头重视他这个老头子。

        老郭推辞道:“你这孩子,来就来,带什么烟,我不要,拿回家给你爸抽。”

        程雪飞直接把烟塞到老郭口袋里,笑着说:“郭大爷,你拿着吧,我爸不抽烟。我今天还想来托你办件事儿呢。”

        “什么事你说一句就行了,这烟你收好,我不要!”

        老郭坚持不肯收。

      第63章 今日不宜出门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5 04:3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