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哇,真香啊!”杨宁馨奔到了锅子旁边,看着杨树生把肉渣碗里滤出的一点点猪油倒进锅子里,“刺啦刺啦”的一阵白烟冒了出来,带着一股浓郁的香味。
“今天弄个雪里红炒肉渣,多放点油,让我们小六美美的吃一顿。”杨树生拿着锅铲才翻了两下,就被廖小梅接了手:“树生,你都累了一上午了,歇着去。”
杨树生憨憨的笑:“我哪里算累,你和小六才累哩。”
“爸爸,明天起妈妈就能去县委大院里捡废纸了。”
不仅是能进县委大院,而且是名正言顺的捡废纸。
杨树生唬了一跳:“去县委大院?”
这咋整的哩,竟然去了县委大院,这简直是要吓死他这个老百姓。
“是啊,今天我和妈妈去了县委,原先在我们家住着的那位左知青带我们进去的,找到了刘部长,和他说了一下,他同意了。”杨宁馨开心的在原地转了一圈,县委大院这么多办公室,每一间都能搜出不少废纸呢。
“小六还要跟着左知青去排练节目。”廖小梅一边炒菜一边告诉杨树生:“明天一早我去整理办公室,小六去排练。”
“这样啊,”杨树生点了点头:“那你们就去吧,中午的饭菜我来弄。”
“不用了,明天我先去买了菜,回来把菜给洗干净切好,再和小六一块去县委大院那边,估摸着十一点多也能回来。”廖小梅歉意的看了杨树生一眼,男人干的是体力活,累死累活的做了一个上午,咋能让他下班还要弄饭菜呢。
“妈妈,我们中午就不去卖书了,等下午再说。”
看着杨树生和廖小梅两人相互体贴,杨宁馨也有些愧疚,中午摆摊时间有点儿太紧,杨树生回来没得休息还要给她们弄饭菜吃,好像是不怎么好。自己就光只想着挣钱,没想到让两个大人好好歇息,有些不应该。
身体是ge命的本钱,挣钱重要,身体更重要。
作者有话要说: 有读者菇凉提出卖废纸和卖书的问题,某烟在这里解释一下啦……
因为毕竟没有经历过年代,大部分东东都是查资料或者问家中长辈,某烟特地就卖废纸的问题咨询过太后娘娘。
作者菌:尊敬的太后娘娘,那个时候你们可以通过卖废纸挣钱吗?
太后娘娘(白了一眼):卖废纸挣钱?你以为我们家很阔啊,随随随便就能有一堆废纸吗?家里一个月都攒不出可以上秤的废纸,那时候有个小竹筐专门攒废纸,攒上一两个月就卖到离家不远的废品回收站去,每次能卖几分钱……
作者菌:所以说卖废品是不能挣到钱的咯?
太后娘娘:挣个屁钱,每次卖了废纸就去买点糖吃,我们家斜对面有个人做的小菜特别好吃,我们跑过去买她的小菜吃,一次两三分钱,能有一包,好吃啊好吃,(流口水……)可惜现在她都不在了,再也没吃到那么好吃的小菜过了。
作者菌:不是说不能做买卖吗?
太后娘娘:那时候是没什么人做买卖,可一点零零碎碎的买卖还是有的,大家谁都不会说穿,要是什么东西都要去国营商店买,哪有那么多类别的票据?当然那时候大家也不需要买别的东西,好像物质需求不高。
作者菌:那我可以写去学校门口卖书吗?您见过吗?
太后娘娘:我从来没见过……咦,你高考以后不是去摆过一个月书摊吗?你这是想把自己的经历写进去吗?
作者菌:嘿嘿嘿,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嘛!
作者菌:小六,从明天起你去卖书啊,别担心,有我在,不会有人来抓你的!
小六:咦,那时候也会有城管吗?他会缴掉我的书吗?
廖小梅:看到城管我就抱着小六跑,那些破书我不要了,送给他们去读!
小六:妈妈,你能不能这样没一点追求!挣钱啊,挣钱才是王道!我有人撑腰呢,你怕什么!
作者菌:小六说的没错,主角光环,一点事都不会有的,大婶儿你就安心摆摊吧!
¡¡¡¡¡î¡¢µÚ 47 ÕÂ
第八十三章
第二天一早, 杨宁馨还在沉沉的睡觉, 廖小梅就已经骑车出去了。
她找杨树生同事的媳妇打听过了, 蔬菜公司开门早,一般六点就有人营业了:“豆腐工坊要送豆腐过来, 还有热豆花豆浆卖哩, 要不明早你骑车带我去?咱们一块儿早点买菜回来也算是省了一桩事情。”
听着说有热豆花卖,廖小梅就觉得开心, 小六进城这么久了, 还没给她弄什么好东西吃, 赶早去给她弄碗热豆花来, 让她尝尝鲜。
到蔬菜公司买了菜,回到宿舍时才七点不到,杨宁馨在床上抱着被子扭来扭去, 似睡非睡,似醒非醒。
“嫂子,你家小六可真是听话,我们家那两个……”杨树生同事媳妇羡慕的看了一眼床上的小不丁点, 感叹着说:“我们家的能把天给翻了。”
¡¡¡¡Õý˵×Å»°£¬ÄDZߴ«À´à»à»µÄ½ÐÉù, ÄÇϱ¸¾×ÓÒ»Ìý¾Í±äÁËÁ³É«£º¡°Á½¸öÐ¡×æ×Ú£¬Õ¦¾ÍÐѵÃÕâôÔçÁ¨£¿É©×Ó, ÎÒÏȹýÈ¥ÁË¡£¡±
廖小梅笑着和她挥了挥手,走到床边一看,杨宁馨已经睁开了眼睛, 黑白分明的一双大眼睛,煞是好看。
“小六,还睡不?”
“不了,妈妈,我想起床。”
杨宁馨打了个滚坐了起来:“爸爸去哪里了?”
“应该是去食堂了吧。”廖小梅把她抱起来:“妈妈给你穿好衣裳。”
“妈妈,我自己穿。”杨宁馨撒娇似的伸了个懒腰:“我可不想什么都让爸爸妈妈动手,老师说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累着爸爸妈妈!”
廖小梅点了点头,心里头暖乎乎的。
没多久,杨树生拿着两个饭碗回来了,一碗粥,三个馒头盛在碗里:“小梅,我已经吃完了,给你们带了早饭。”
廖小梅端出了那碗豆花:“小六,快来喝豆花,刚刚从蔬菜公司买过来的。”
豆花已经有些凉,廖小梅拿了大碗烫热了一回才端了给杨宁馨喝:“趁热,等会又凉了。”
夫妻俩坐在桌子边,看着杨宁馨用小汤匙一点点的舀着豆花吃,两个人心里都充满了一种满足感,看着她吃得香,似乎自己也吃饱了一样。
看着廖小梅和杨宁馨吃过饭,杨树生出去上班,娘儿俩也出门办事。
今天县委大院站岗的换了一个人,但显然警卫班已经得了通知,晓得有这样一回事,听着廖小梅说是过来整理收拾办公室的,二话没说就放了行。廖小梅看着事情这么顺利,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把自行车停下来问杨宁馨:“小六,我得先从哪一间收拾起?”
杨宁馨想了想,或许这个年代还没有清洁工这个概念吧,但是县委大院应该会有后勤组,只是她也不知道怎么才能找到那个组织。
“妈妈,咱们还是先去问问刘部长吧。”
这个时候已经是早晨八点多,县委大院里上班的这时候都来了,廖小梅带着杨宁馨走到刘部长的办公室,他正在办公。
“部长伯伯!”杨宁馨笑得甜甜:“我们来啦!”
刘部长朝门口看了一眼,笑着向她点了点头:“来得挺早的!”
“部长伯伯,我妈妈该怎么……”杨宁馨摸了摸脑袋:“怎么上岗?”
“上岗?”刘部长看了廖小梅一眼,恍然大悟:“哦,这个啊……我昨天已经和后勤处说了,你去那里领了扫帚抹布什么的,就可以开始整理了,后勤处安排了整理的日期,你去那里领了表,他们会告诉你这个顺序的。”
“我知道了。”廖小梅总算是放了心,看来自己可以一边整理一边捡废纸了。
“我们这里办公楼比较多,一共有六栋,后勤处会给你开工钱的。”刘部长笑眯眯的指了指后边那栋楼房:“你去后边那个一楼,后勤处的姜处长在那里。”
准她捡废纸,还给工钱!
廖小梅感动得眼圈都要红了,千恩万谢的和刘部长说了几句好话,这才拉着杨宁馨急匆匆的朝后边那栋楼走了去:“小六,还给工钱哩!”
“当然要给!”
杨宁馨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她原来只是想要廖小梅把办公室里的纸给捡了,可没想到刘部长主动给她添了活计,还要打扫办公室,这不是清洁工做的事情吗?六栋楼,不说要拖地板啥的,可打扫、擦窗户,可费劲!
肯定要开工钱,不开工钱就为了那点废纸谁干啊!
后勤处里边坐了两个人,廖小梅在门口怯怯的敲了一下,两个人都抬起头来,目光齐刷刷的望向她,廖小梅有些紧张,想问一句谁是姜处长都不敢问出口。
“两位叔叔好!”
杨宁馨瞧着廖小梅那紧张模样,暗地里叹气,廖小梅一直在乡下呆着,没见过什么世面,遇到一两个带着“长”字的人就胆小得不敢说话。
两个男人惊讶的看了杨宁馨一眼:“小朋友,你找谁?”
“是刘伯伯要我们过来找姜处长的,我妈妈这些天要帮着在县委大院里做整理工作。”杨宁馨拉着廖小梅的手就朝里边走:“您是姜处长吧?”
两个男人里边有个穿着中山装的看上去年纪较大,又一副老练的样子,杨宁馨感觉他应该就是要找的人,径直走到了他面前:“刘伯伯让我们来的!”
那男人惊讶不已:“你原来见过我?”
杨宁馨点了点头:“上回和刘伯伯一块出去的时候看到过您。”
她可没见过这个什么姜处长,只不过她故意这样说,让他觉得好像自己和刘部长很熟,或许能关照廖小梅一二。
姜处长笑了起来:“你这个小娃儿还真是过目不忘啊!”
昨天刘部长跟他说请了个女人过来弄几天办公室整理的时候,他就疑心这人是不是和刘部长沾亲带故,要不是怎么忽然就推荐了一个人来做什么整理工作呢?平常办公室不都是自己打扫的吗?
他心里想着,既然是刘部长的亲戚,可也不能委屈了她,总得给点工钱。
才开口一说,刘部长就同意了:“也是该给点工钱,要她细致一点干,刚刚好快要过年了,把办公室收拾收拾好过热闹年。”
肯定是和刘部长有关系的,要不是刘部长咋会同意得这么爽快!姜处长昨天就赶紧造表写计划,送到孙书记那边请求批示。孙书记听说是刘部长推荐过来的人,二话没说就签了字:“行,刚刚好办公楼要打扫了,就请她过来整理吧。”
刘部长应该是和孙书记说过了,否则孙书记咋会同意得这么爽快?刚刚拿了表格回来,左亚辉就过来要徽章和通行证:“刘部长的人,明天开始要在咱们县委大院里经常走动。”
姜处长心里头明白得很,这当然是给那搞整理工作的了,赶紧把徽章和通行证都办好交给左亚辉,心里头琢磨,这工钱可还不能给低了,要不是人家到刘部长那边抱怨,刘部长少不得会对他有意见。
现在听着杨宁馨提起和刘部长一起出去,说得这样轻描淡写,必然是刘部长亲戚无疑,他笑着朝廖小梅点了点头:“您好,我姓姜。”
“姜处长……”廖小梅不是个迟钝的,自然知道面前这人的身份,赶紧凑上前喊了一声。
“您贵姓?”
“我姓廖。”廖小梅陪着笑脸儿:“这几天就要麻烦姜处长了。”
“没问题没问题!”姜处长打起了响亮的哈哈:“我们这里有六栋楼,你就在这几天里把这几栋楼整理一下吧,昨天刘部长提出这事以后,我和孙书记报告了一下,孙书记同意了我们后勤处的申报,这样吧,一栋楼两块钱,全部整理完毕一共十二块的工钱,你觉得合适吧?”
廖小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就是搞一下卫生嘛,还能拿十二块钱?
见她不说话,那个姜处长带着些许歉意的口吻语重心长的说:“小廖,也不是不想多给你钱,毕竟县委大院有这么多双眼睛瞧着哩,要是给太多,不免会有人在背后说三道四,这对刘部长也不太好,是不是?再说了,我们这些楼整理起来也不费事,我们每个星期都会有自己进行的大扫除,只是过年这个月事情多,中间已经空了一个星期没打扫过了,刘部长这才想着要喊你过来打扫的。”
姜处长心里头琢磨着,好像刘部长的母亲姓廖,这女人应该是刘部长的表妹之类的人,自己给两块钱一栋楼,确实是少了一点,但是给高了工钱,孙书记那边不一定会同意啊,只能想法子另外给她弄点补助啥的,比如说年终福利的糖果盒也送一个给她,又漂亮又客气,糖果拿出来,盒子还能装瓜子花生摆着,挺好的一个盘子。
杨宁馨拉了拉廖小梅的手,心里头想着妈妈倒是赶紧答应啊,两块钱一栋楼,十二块钱几天就能挣到,她还不同意?除非是傻了还差不多。
廖小梅终于回过头来,连忙点头:“姜处长,我知道的,知道你是为我好,这价钱很公道,我现在就开始做整理工作吧。”
姜处长见廖小梅答应下来,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朝对面坐着的那个年轻人抬了抬下巴:“小黄,领了廖同志去拿打扫的工具。”
“妈妈,我去宣传大队了,你要是回家就来宣传部那边找我呀。”杨宁馨看到廖小梅已经安顿好了,拿了姜处长给她的通行证揣在兜里,蹦蹦跳跳的走了出去。
第八十四章
左亚辉负责排练的这场红色戏剧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写这剧本的人,杨宁馨估计应该没去过农村。
剧本内容大概是为了响应mao主席的号召,知识青年下乡,一个家里有三个孩子,家里的妈妈思想狭隘,不想要孩子们离开她去偏远的乡村,但是三个都上进,都想抢着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都说农村是广阔的天地,值得去锻炼,还把农村描绘得好像是天堂一样,景色优美,农村里生活的人个个都幸福快乐。
要命的是,这三个孩子里头,有一个只有四岁,也说要和哥哥姐姐们一起去农村。
杨宁馨要扮演的角色,就是这个四岁的孩子,积极的社会主义建设分子。
而左亚辉就是她的姐姐,一个美丽的大学生,放弃去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奔赴农村,而她的男朋友,不,那个年代没有“男朋友”这个词,只能说是对她有好感,存在着ge命友谊的一位男同学,本来资产阶级思想化严重,后来经过这位的姐姐的教育,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与大家一起奔赴广阔的农村新天地。
左亚辉把剧本大意给大家说了一遍以后,那些被挑选中的演员们个个情绪激昂:“这剧本写得真好,咱们一定要把大无畏的精神给演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