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难怪周良彬后来肯从老家过来记在阿爹阿妈名下。
“不对啊。”周秋萍猛然回过神来,“他家不是穷得叮当响,祖祖辈辈的贫民嚒,政审怎么会不过?”
“嗐。”周高氏今天的叹气声是没停下来的时候了,“就是因为他家穷,一家人等饭吃,他被逼得没办法偷偷跟下放到他们村的知青合伙倒腾小生意,卖红糖和挂面。结果割资本主义尾巴,那些知青都是城里来的,家里有门道,把自己摘的干干净净,什么罪过全推到他身上。他就叫他们公社农场抓去劳改了两年。”
周秋萍皱眉毛:“那也不对,这种公社农场劳改不上档案的。你忘了,我们中学教数学的陶老师就是从农场直接转到学校,后来考大学走了,也没政审不过啊。”
周高氏叹气声更大了:“所以说女方家里玩鬼。人家是大干部,嘴巴一张就能断人一生的活路。”
周秋萍倒没话回阿妈了。她活了一辈子,荒唐事看多了。有的时候,贱民如蝼蚁,当真不是说说而已。
周高氏觑她的神色,趁机夹带私货:“你哥哥也不容易,你以后放软和点。兄妹齐心,你在婆家才能站直腰杆子。没娘家兄弟撑腰,女的上哪儿都要被欺负。”
周秋萍瞬间没好气,直接翻了个白眼往前走,废话都懒得再搭理一声。
当妈的人在后面唉声叹气,女儿现在年轻,天不怕地不怕的。等再过几年她就晓得厉害了,离婚带着两个孩子的女人,会有好日子过?做梦吧!
她追着女儿问:“还抓不抓知了猴?”
眼下这时间点要在农村,家家户户没事的早睡觉了。可县城不同,街上还热闹的跟赶集似的。
巷子口路灯亮着,照得树干上的知了猴都泛着幽光。刚抓干净的知了猴,居然又从土里钻出来了。
周秋萍咬牙:“抓,三斤十块钱呢。”
小女儿星星白天睡的时间长,这会儿倒精神,躺在箩筐里,头上盖着纱布都拦不住她咿咿呀呀。
大女儿青青却到了睡觉的点,一边看着妹妹一边打呵欠。
周秋萍又抓了一个小时的知了猴,看大女儿眼睛都睁不开的样子,不由得心疼:“阿妈,你带她们回去睡觉吧。”
“那你呢?”
“不抓了,学生下晚自习了。”
周高氏赶紧将剩下的塑料袋都解开。这回不用女儿讲,她也知道得藏好了她们的挣钱密码。卫校的学生多聪明啊,叫这帮娃娃学去了,哪有她们的事。
周高氏庆幸:“得亏他们不抓知了猴。这些娃娃真不差钱,就在手边的钱也不挣。要放在我们村,随便哪个都要抓了卖个三五毛也好啊。也是,人家一毕业就是国家干部,大几十块钱拿着,旱涝保收,多畅快。”
话说出口,她又有些糊涂。要说几十块,她跟女儿今晚抓的知了猴都要卖到九十块钱了,比人家一个月的工资都多。
周秋萍笑道:“人家是该什么时候干什么事,刻苦学习知识,多好啊。”
她说的真情实感,听的周高氏都惊讶:“人家学不学关你什么事?”
周秋萍振振有词:“他们学的好,将来进医院水平就高。我要是生病了,碰上水平高的医生护士,我当然高兴。”
周高氏被气乐了:“不相干的人你倒是上心的很。真正要上心的,你却头都不肯低一下。你眼睛好会长哦。”
周秋萍拎起放上自行车,推着往外走:“我当然会长,我会发现这世界的美好。”
上辈子她被冯二强那个流氓无赖缠着,死活离不了婚,生活事业都一团糟。假如她不学会苦中作乐,自己寻找生活的乐趣,那都不用等冯二强打死她,她自己先崩溃【创建和谐家园】了。
现在,人生没糟到那一步,生活还有希望,她当然要笑眯眯地看着这群争分夺秒好好学习的学生了。
周秋萍被这事一激,卖完知了猴回来还跑了趟宿管办公室。
她记得上次买凉席和床单被套时,看到桌上堆了不少旧书,都是毕业的学生自觉用不上丢下的。
周秋萍从小就爱看书,不然也不会一个乡下姑娘也坚持上完高中。现在也没手机阅读,连电视机都不好买,漫漫长夜,闲下来时拿书打发时间最合适不过。
宿管正跟对夫妻模样的男女说话。
女的小腹隆起,看上去怀孕六七个月了,男的穿着衬衫,衣服料子不错,可惜皱巴巴的。这对夫妻也来卫校租房,说新分的房子要好好粉刷装修散味道,怕孕妇待着不方便。
宿管虽然觉得他们矫情,但当然不会往外推送上门的生意,赶紧叮嘱了几句租房的注意事项,又要求周秋萍跟他们好好相处。
周秋萍赶紧朝他们点头打招呼,跟宿管说了自己的来意。
宿管随手一指:“囔,都在那边堆着呢。都是好好的书,打对折卖给你。”
她收了本来也打算等开学卖给新生。
一旦涉及到钱,周秋萍绝对要斤斤计较。对折不可能,书被看重才是书,否则也只能卖出废纸价。
“三折,再高就算了。”
宿管急着带新房客去安置,只好挥挥手:“三折就三折,真是蚊子腿上都刮肉。”
被毕业生们丢下来的书有小说有杂志有诗集,还有几本英语书。前者多半破破烂烂,被翻的卷起了毛边,后者倒还有七八成新。
周秋萍心念微动,抓起英语书从头翻到尾。
其实她看不懂。她上学的年代虽然已经开始学英语了,但没人重视,水平也局限于二十六个字母。毕竟不懂ABC,照样干革命。重生一回,她也没想过要当什么学霸。女人有了孩子,凡事不由自主都会以孩子优先。她跑去上学了,小孩谁照应?
只是今晚也许是被阿妈提起周良彬曾经考上大学这事【创建和谐家园】的,也许是害怕重生一回未来也迷茫,她迫切地感觉自己应该学点什么东西。失败的人就是这样,即便重头再来一切顺利,也依然恐惧失败再一次降临。
周秋萍翻了两本英语书,又拿了几本旧杂志,刚好碰上宿管回来。宿管伸头看了眼,“哎哟”叫出声:“你还是个做学问的啊。”
瞧瞧这洋文,再看看这计算机杂志,她懂啥是计算机不。好大一台,放在房里。就为了这几台笨疙瘩,学校还特地装了空调。
空调懂不?知道啥是空调吗?
周秋萍呵呵:“我随便看看。”
呵,别说她用过电脑和空调,就是她见都没见过,那也能从头开始学。谁还天生什么都会不成。
作者有话说:
那个,强调一件事,八.九十年代的社会治安的确非常乱。看看总共严打了几次,应该就能了解。毕竟国家不会平白无故就启动严打。
提这个是为了说明后面如果涉及到某地治安差之类的描述,绝对不是地域黑,而是当时就那么乱。
第20章 你也能挣钱(捉虫)
周秋萍还没进宿舍楼, 就听见小女儿“咯咯”的笑声。
这小丫头白天呼呼大睡,晚上精神头倒足。她姐已经睡得打起了小呼噜,她小人家好了, 抱在外婆怀里对着新邻居咯咯乐得口水直淌。
周秋萍无语, 拿手帕给她擦嘴:“你成夜游神了?”
隔代亲,周高氏这回倒护短:“我们等妈妈回来呢, 我们多乖啊。”
刚住到隔壁的孕妇也笑:“你们家小家伙真好玩, 多大了啊,神气的很。”
周秋萍还没回答,刚被夸奖的小丫头就绷不住人设,直接尿了一泡。这年代可没尿不湿,家家户户养娃都靠尿片。
周高氏赶紧拿开脏尿片,张罗着给小丫头洗【创建和谐家园】换干净的尿布:“哎哟哟, 我们平常都跟外婆打招呼的, 今天是看到漂亮的嬢嬢太激动了吗?”
周秋萍笑着抬头, 眼睛扫到新邻居,灯光下, 对方一张脸惨白。她不由得奇怪:“你不舒服吗?”
谁知这女人声音陡然拔高了八度, 气急败坏道:“怎么是个丫头?!你怎么也不说一声?”
周秋萍跟周高氏都莫名其妙, 这么小的孩子大夏天也不会留小辫子啊,男孩女孩不容易分出来,可人家不问, 谁也不会特地强调自家孩子的性别。
原先在宿舍收拾床铺的男人也走了出来,伸手拉妻子:“谁让你瞎搭话的, 晦气!”
周秋萍真是人在家中坐, 祸从天上来。莫名其妙就有恶狗叫门。
“你说清楚, 到底哪个晦气啊?你们才晦气呢。”
孕妇气呼呼的:“两个丫头还不晦气啊, 别把我儿子带成了丫头!”
说着,她不给周秋萍反击的机会,“啪”的一声关上了房门。
周秋萍气得嘴歪鼻掀。上下两辈子,她还是头回见到这种神经病呢。
周高氏也嫌女儿一连生了两个外孙女儿,可自家崽崽自家疼,由不得别人说三道四:“就你俩那丑样子,还生不出我外孙女儿这样标致的姑娘呢!哼,一挫挫一窝,都是倭瓜!”
只小丫头不知大人世界的险恶,还在咯咯直乐,顺带着又浇了一小泡尿。
得,晚上不该给她喝那两口西瓜水,成尿泡了。
母女俩齐心协力,给小东西重新洗了回澡,然后自己匆匆解决个人卫生问题,赶紧上床睡觉。
周秋萍都合眼了,屋里又幽幽的响起叹息声:“没儿子谁都看不起啊。”
周秋萍立刻喊停,压低声音警告她:“这房子不隔音啊,隔壁什么都能听到。”
老太太瞬间嘴巴变成了蚌壳。输人不输阵,她怎么也不能在那两口子面前露怯。
第二天一早起床,周高氏瞧见桌上的书时,奇怪了句:“你拿这个干啥,青青才多点大。”
周秋萍一边梳头一边回答:“我自己学。”
老太太感觉好稀奇:“你多大的人了,娃娃都生两个,你学啥啊。学这个有什么用?能当官还是能做宰?早点干什么去了,上了高中也没见你考个大学。”
说着她又开始絮叨,“早知道这样就不该让你上高中。识两个字就行了,书念得越多性子越左。”
周秋萍槽多无口,一时间居然不知道从哪点开始反驳。她放下梳子,扭头看阿妈:“谁说学知识没用的?活到老学到老。你要学习,我保准你能挣到更多的钱。”
周高氏犯怵,下意识地想躲:“我都老奶奶了,我学什么?”
“你才五十岁的人,怎么就老奶奶了?”
上辈子周秋萍像阿妈这么大的时候为了离婚还自学法律知识,久病成医,她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半个婚姻法专家。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执行太骨感,直到她死,自学的知识也没能变现。
不过周秋萍不会因此否定学习的意义,她当即拉着阿妈:“走,先去吃早饭,吃过饭我带你看知识怎么变成钱。”
卫校食堂的大馒头真香,泡在粥里,连小星星都一口接一口,吃的小嘴直吧唧。大点儿的青青更是快要把脑袋埋进碗里了,进城果然好啊,城里处处都好。馒头好吃,肉包子香,还有烧卖呢!
等妈妈带她进了间院子,她就觉得城里更好了。因为她看到了小人书。
才两岁大的青青不懂啥叫小人书,她就是觉得好多小人好好看。小丫头蹲在地上瞧见被她妈扒拉出来的小人书就乐翻了,激动得不行。
收废品的师傅不耐烦顾客上门不卖废纸,而是翻翻找找。
“你别耽误我做生意。”
周秋萍翻出一堆小人书,笑着问对方:“你卖给废品回收公司一斤废纸多少钱?这些我都买了。”
“五分钱。”
“那好,我那还有一堆废纸,马上拿来给你称。”
收废品的慌了:“四分钱,我收只能收三分啊。我这么辛辛苦苦的,大夏天的还要跑老远,总得挣点钱吧。”
周秋萍笑道:“那你三分五卖给我呗,我现在就拿走,还不用你辛苦跑去废品收购公司。”
收废品的差点没当场摔倒,这女的也太会做生意了,哪有这样的。双方讨价还价,最后周秋萍以每斤三分八的价格买了整整一麻袋书,一百一十三斤,她愣是让人抹去了十三斤的零头。
收废品的都感觉这买卖亏大了,可先前什么废品收购公司远,靠他三轮车骑过去辛苦的话又都是他说的,搞得他连抱怨都底气不足。
周高氏看着女儿推自行车出院子,才奇怪地问:“你在这上面学什么啊?”
她虽然大字不识一个,可也晓得这花花绿绿的都是连环画,糊弄小孩玩的东西。当年知青下放时,就有人带到村里来,娃娃们集体跟掉了魂一样,天天跟在知青【创建和谐家园】后面跑,就想看一眼小人书。
周秋萍挑眉毛:“我做生意啊,我小时候喜欢看,现在的小孩也爱看。你不说学字没用吗?我现在就叫你看看到底有用没用。那边就是少年宫,县里的小孩放暑假都在这边待着。小人书一分钱看一本,你等着,你算算一天能挣多少钱,是不是坐着就能把钱给挣了?”
周高氏大吃一惊:“还能这样啊。真是,真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