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八零宠婚之甜妻太旺夫_飞猪猪》-第3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陈珍笑哈哈转身,大喊:“他爹!你快来!他爹!这儿有你的老乡哎!”

      她的话音刚下,一个六十来岁的粗壮汉子走了出来,穿着背心,脑袋光秃秃,眼睛眯成一条缝。

      他张望来去,问:“啥?啥老乡?”

      肖颖听他的口音憋不住笑了,南方人来北方生活,口音改得不纯正,听着不南也不北,就好像她的口音一般。

      陈珍拉住老伴的胳膊,解释了肖颖的来历。

      “她说她老家在惠城,一家子都住在济城。她是在济城长大的,家现在都在那边。”

      大叔打量肖颖,小眼睛眯得差点儿瞧不见。

      “哟!这是哪里来的小仙女?长得也忒好看了啊!济城来的?那就是小老乡啊!”

      陈珍歉意介绍:“我老伴以前是搞会计算账的,整天看数,后来弄成了近视眼,没眼镜就会瞧不见。这两天眼睛摔坏了,店里缺了镜片,说后天才能弄好,所以他暂时没能戴眼睛,看人看东西的时候难免怪怪的,请不要介意。”

      “不会不会。”肖颖上前跟大叔握手,道:“大叔,你是济城哪儿啊?我家在城南中山街附近,离海边不算远。”

      大叔笑哈哈回握,朗声:“太近了!太近了!我老家在中山街后半截的八号巷。”

      陈珍赶忙在一旁补充:“他叫候丙升,甲乙丙的‘丙’,升起来的那个‘升’。”

      肖颖从善如流,喊:“升叔,您好!”

      “哎哎哎!”候丙升笑道:“进屋里坐!来来来!屋里有风扇!”

      肖颖跟袁博对视一眼,歉意笑了笑。

      “我们下午要赶车回惠城,这里离城里还有些远,怕是不能耽搁了。”

      “没事!”陈珍笑道:“一会儿我让阿南直接载你们去车站。这里离车站太远,坐车也不方便,反正自个有车。你陪我老伴聊一聊吧!他好久没回济城了,这附近也没什么老乡,总是念叨那边不知道怎么样了。”

      肖颖一听有车可以坐,又见候丙升热情得很,点头应好。

      一行人进了厂房的办公室坐下。

      阿南正在办公室的小桌上吃面,有些窘迫道:“一起吃面吧。”

      “不用客气。”袁博微笑:“你吃。”

      候丙升拍了拍老伴的胳膊,催促:“厨房还有啥?你去整一些来给老乡他们垫垫肚子。”

      “哎!”陈珍笑呵呵去了。

      肖颖罢罢手:“不麻烦,今天已经够叨扰了。”

      候丙升想起早些时候老伴说过有一对小夫妻来挑废品,对方昨晚曾帮了岳父,还帮岳父赶走了小偷,内心对这位小老乡愈发赞许。

      他和肖颖说起济州的大城门,说起中山街的好几个牌坊和当地的几个大户人家。

      肖颖解释:“济城的老城墙前些年塌了,城里每家每户都派了钱,一并将城墙重建翻新。最近两年总在修路,提倡把路修好,能把海鲜送到更远的地方卖。靠海吃海,海边人主要靠附近的一片海生活。工厂还是那么几个,没有增加,前年还有一家破产了。”

      候丙升听得不住点头,低声:“我啊,来这边都二十多年了!济城十几年没回去了,偶尔嘛……总是想起那边的一片海……”

      说到此,情不自禁红了眼睛。

      “老家是我的根,去得再远……也是忘不了根的。海边人最习惯的就是那股海咸味儿,最喜欢的在海边翻浪……我以前的水性可好了!”

      肖颖知晓大叔是想家了,微笑:“我不行,我就会简单游几下。如果是风平浪静的日子,我还能游一段距离。如果海浪大,我压根不敢下水。”

      阿南在一旁听了许久,忍不住插嘴:“海浪不都是往海滩上冲的吗?直接让海浪冲上岸,不挺容易的吗?”

      “嘻嘻!”肖颖笑了。

      候丙升也笑了,道:“他没在海边生活过,没啥下水经验。”

      接着,他扭过头睨了儿子一眼,解释:“海水看着往上冲,可底下的水都是往下退,稍不注意就会被海浪卷走。碰上大风浪的时候,大船都不敢停留,只能靠岸避难。再熟谙水性的人,遇到大风浪都是不敢下水的,铁定会没命。”

      阿南窘迫极了,埋下脑袋拧开了小电视机。

      “那个……大伙儿看电视。”

      小黑白电视的屏幕闪烁好几下,终于出现了略迷糊的图像。

      袁博跟他聊了起来,问:“这是几寸的?”

      “二十寸。”阿南解释:“去年买的,平时就看看省城的节目。厂房不高,电视信号杆没法搞长,所以画面总不怎么理想,除了省城电视台外,其他都模糊得很。”

      肖颖许久没看电视了,忍不住也往这边好奇瞄了瞄。

      候丙升则问东问西,巴不得能听到多一点儿家乡的消息。

      “老城那边的老市场还在不?妈祖庙旁边的那个?哦哦!我以前常去那边玩,初一十五就不敢去。咱们那边逢初一十五都要拜妈祖娘娘,是吧?我老娘每次去拜,看我爬榕树玩,就一个劲儿骂我,让我不许爬树,赶忙回家。咱们那边啊,长辈们都留下一句话——能教孩子游水,不能教孩子爬树。老娘不许我爬树,管得可严了……”

      ÄÏ·½³¤´óµÄÈË´ó¶àÈÏʶéÅÊ÷£¬Ð¤Ó±Ò²²»ÀýÍâ¡£

      “惠城小学外也有两棵大榕树,不过没妈祖庙外头那棵大。我不敢爬树,也不会爬。每次看到雨季小伙伴们爬上去找木耳和蘑菇,我可羡慕来着!”

      候丙升哈哈笑了,道:“妈祖庙门口那棵历史长远着呢!我小时候它就已经老大了,枝叶繁茂,树干粗得我们十几个小伙伴才合抱得起来。听说它已经好几百年了!树老,枝干也老,雨季的时候木耳忒多。那一棵没什么蘑菇,都是木耳。榕树长的木耳是能吃的,忒嫩!”

      肖颖瞄多一眼电视,发现正在播寻人广告,失望扭过脑袋。

      ¡°Äã³Ô¹ýéÅÊ÷ÉϵÄľ¶ú°¡£¿×Ô¼ºÕªµÄ£¿¡±

      “是啊!”候丙升满脸的得意,解释:“爬上去后,用树枝刮啊刮,能掉多少就掉多少。不敢爬过去,因为那种枝干一般都已经坏死了,爬过去可能枝干会折断,非摔了不可。如果能过去,一手抓几个,那就一个痛快!”

      陈珍端了两大碗面进来,刚进门就看到老伴意气风发聊着往事,满脸的欢喜和开心,也暗自高兴不已。

      随着年纪越大,老伴愈发想念老家,可惜现在一家子都在这边扎稳了根,孩子们都还没成家,根本离不开他们两个长辈,她也没法陪老伴回济州。

      幸好,今天有人陪他聊聊老家,多少能有一些慰藉。

      第51章 再见

      早上两人只吃了豆浆和包子,忙碌了一整个早上,早就已经饿得前后肚皮相贴。

      两人没客气,道谢后便呼哧吃起来。

      候丙升在一旁继续聊着,笑道:“我起初来北方的时候总不习惯吃面。咱们济州人还是习惯吃水稻米,一颗颗白花花,一蒸那叫一个香!我们那边吃面也有,不过就是偶尔几餐,没法跟这边的人比。三餐不是馒头就是拉面,顶好也就是饺子,十天半月也没一顿稀饭或干饭。”

      “我喜欢吃稀饭。”肖颖微笑解释:“最喜欢熬粥喝,黏糊糊的,吃着很舒服。”

      候丙升哈哈笑了,道:“粥太稀了,吃着容易饿。”

      袁博“深有体会”,附和道:“偶尔喝两大碗,感觉在喝水。如果没个馒头扎实吃下去,不用半个小时就饿了。”

      众人都笑了。

      肖颖胃口小,尽管饿极了,仍吃不完一大碗面。

      袁博十分自然接过,将她吃剩的一并呼哧吃下。

      一旁的近视眼候丙升眯眼打量肖颖,问:“小肖,你几岁了?顶多十六七吧?就已经结婚了?那算早的。”

      “不是。”肖颖解释:“我已经快二十了。”

      陈珍想了想,问:“那你们还没领证?我记得女孩子的法定年纪是二十岁,对吧?”

      候丙升点点头。

      肖颖俏脸红了红,支吾:“我们……是未婚夫妻。我还在念书,等我明年毕业了,工作了……”

      “那是那是!”陈珍笑呵呵道:“不急一时嘛!婚事先定,等毕业工作了,又能领证了,再结婚不迟。我看你们小两口真有夫妻相!真般配!”

      肖颖红着脸不敢抬头。

      袁博眼神微微躲闪,扯了一个笑容,算是回应。

      一旁的阿南瞄着他们看,眼底带着狐疑。

      候丙升拉着肖颖又问了许多。

      肖颖解释:“我们下个月都要回济城,我爸妈在那边工作,暂时走不开。我们趁着暑假要回去住上十天半月。”

      “真的?!”候丙升激动不已,笑道:“真好!听说现在坐火车快许多,以前我坐一趟,得三天两夜,有时候遇到事故还得延长。现在顶多就两天一夜,指不定以后会更快。”

      肖颖想了想,答:“我这两年来去都是两天一夜,偶尔会拖延,最长那次是两天两夜,坐得我腰酸背痛。”

      “那个——”候丙升似乎要说什么,直到瞧见一旁的老伴和儿子,似无奈般叹气:“我现在走不开,没法去济城。”

      语罢,眼底有泪水隐约闪过。

      陈珍跟他老夫老妻三四十年,一下子就瞥见了,暗自心疼他。

      “总能回去的,只是迟早而已。等孩子们都安稳下来,我就陪你回去。咱们可以将老房子修一修,偶尔就过去小住。”

      候丙升无声笑了笑,低声:“说说而已,哪里有空走得开。反正那边都没什么亲人,老屋又许久没住人,早就荒废了,回去连一个落脚的地方也没有。”

      肖颖微愣,忍不住想起济州的父亲来。

      父亲尽管还没年迈,却也渐渐开始想念老家。上辈子他们退休后,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又想念她和袁博,干脆将济州的单位房给卖了,回了惠城老宅。

      谁知姑姑三天两头上门哭穷借钱,将老爸的家底掏空,甚至还偷了地契卖掉老宅,害得她爸妈无处栖身。若不是袁博及时将他们接走,两位老人只能流落街头。

      当时她自顾不暇,曾怪责父母为什么要亲卖掉济州的房子,不留多一些退路。

      父亲长长叹气,只说惠城是他的根,做人得认根,人老了必须落叶归根。

      看来,当年她还是太年轻了,无法体会老者们离乡背井,漂泊异地思念家乡的惆怅和难受。

      如此想着,她心里一动,微笑道:“侯大叔,我也许会常来这边叨扰买废品。等我回济州后,一定买一些鱿鱼丝和小鱼干,带一些家乡的小特产送您。”

      “真的?!”候丙升高兴笑呵呵,不住点头:“好好好!我等着!我好些年没吃到晒干鱿鱼丝了,忒想念!”

      一旁陈珍低声解释:“老候习惯吃海鲜。以前家里穷,能吃饱就算不错了。幸好这一阵子有渔船载河鲜在市区的市场卖,我和阿南有空就去市区买,顺道陪一陪老父亲。去年老侯做了一个小手术,人瘦得很,胃口也不怎么好。这几月有河鲜吃,他胃口忒好,很快又恢复以前高高壮壮的模样。”

      肖颖笑了,忍不住赞道:“看来你们夫妻感情真心好。”

      陈珍闻言,眼角尴尬抽了抽,很快扯了一个笑容。

      “那个……他为了我们这个家,以前忒不容易。我现在就是尽量多弥补,让他——”

      “妈!”阿南突然打断她的话,淡声:“别拉着说个不停,你去看看外头有没有冰棍卖。今天忒热,买几根来吃消消暑。”

      袁博看了一下墙上的钟,发现已经是一点多。

      “不好意思,我们得走了。我们还没买票,得提前去汽车总站买。惠城来这边的车不多,如果赶不上的话,又得等上好几个小时。”

      肖颖听罢,赶忙站了起来。

      如果赶不上车,可能又得在省城待多一个晚上,又得花多一些钱。

      候丙升很是不舍,却也不好意思多留他们。

      “那……那有空多来转转,我们这儿每天都有废品。对了,我们这边有电话,需要什么可以提前打来问问。首饰向来很多,我让阿南都给你们留着。阿南,快去准备开车,把车钥匙拿上!”

      “谢谢!”肖颖跟他握手,转身又跟陈珍握手,“谢谢!真是出门遇贵人,不枉此行!”

      陈珍呵呵笑道:“读书人就是读书人,开口真是好听。”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06:5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