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可是靠山屯儿的规矩,无论谁家有事,村里边其他闲着的人家都会主动过去帮忙,而且是纯义务的,这样以后自己家里有了红白喜事,才好请别人过来搭把手。
曹婶儿和李东宝一块儿赶到了李春兰的新院子里,为的就是给李春兰道贺,并且提前送上贺礼。
曹婶送给李春兰的是一块时髦双人毛毯,又暖和又鲜亮。
曹婶能说会道,显得比李冬宝这个做父亲的人还要热情。
李春兰瞅着父亲和曹婶儿相处的不错,心里感觉很高兴,亲自下厨,煮了红枣茯茶。
“曹婶,这茶是我去甘光城学来的做法,你尝尝看,要是觉得合适可以放在店里边卖。”
曹婶儿显然很内行,先端起茯茶看看卖相,又端起来品了品味儿,“这茶里头有红枣桂圆核桃仁儿和冰糖,还有黑茶,这一壶茶煮下来,恐怕不便宜。”
“说实话这种茶在甘光卖的好,那是因为这茶舍得下料好喝,但是东河城是个偏僻的小城镇,这儿的人可没有那样的消费能力,”
“想要卖这茶,我得先试营业一段时间,如果销路还不错,不会赔本的话,我再上茯茶!”
听了曹婶儿的话,李春兰才明白自己之前的想法实在是天真,各地的风俗情况不一样,茯茶在甘光一杯就要卖两毛钱。
因为里边的干果茶叶都是上等货,得卖高价才能赚钱。
而在东河城,两毛钱可以吃一大碗羊肉粉汤。
第三百一十六章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一碗饭和一杯茶一个价钱,对于并不富裕的东河人来说,该怎么选择简直是明摆着的。
李春兰就有些不好意思,“曹婶儿,我还以为这东西挺适合东河卖的,还给你买了两大包茯茶!”
曹婶一听就乐了,“那感情好,这东西味道不错,就是不做生意我也要留下来自己喝!”
“春兰真是长大了,”李东宝这段时间在曹婶儿家帮忙,看到曹婶儿把生意上的事儿料理得妥妥帖帖,心里对她佩服的是五体投地,
如今李春兰一张口就能跟曹婶讨论生意上的事情,这才让李东宝意识到自家闺女真的长大了,也有本事了。
“除了这茯茶以外,我还学会了卤面的做法,今天刚好你们过来,我做一次大家尝尝,”
李春兰早在甘光的时候就动了念头,要把茯茶和卤面引进到东河城。
茯茶并不适合在东河城售卖,李春兰也就留了心,不再说让曹婶卖面的事,只说自己做出来请大家尝尝,要是曹婶觉得好,自然会像她询问做法,要是曹氏觉得不合适,就当家常饭尝一尝算了。
“那哪成,你们两个在外边跑了一天辛苦了,我去做饭就行,”曹婶儿二话不说,站起来就要下厨房做饭。
这可是把李春兰吓坏了,她赶紧把曹婶按在椅子上,“您外来是客,哪能让您做饭呢?”
李春兰让爸爸留着陪曹婶说话,自己挽着袖子进了厨房。
看着女婿要下厨房,李东宝惊讶的张大了嘴,“这不成,哪有一个男人下厨房做饭的……”
可是李东宝话还没有说完,就感觉到自己被人踩了一脚,曹婶儿笑着说,“合着我们女人天生就应该伺候人吗?”
李冬宝剩下的话立刻全都咽回了肚子里,他不好意思的挠着脑袋,啥也不说了!
等到石景宁走了,曹婶才羡慕的笑着说,“石队长这是找了个好媳妇儿,也顾着家呢!”
李春兰不知道屋里发生的事情,她正准备汤面的臊子呢!
其实天下的面味道都一样,关键在汤料上。
甘光的三套车中,面条就是其中的精华,而臊子则是这面中的精华。
石景宁进厨房的时候,刚好看到李春兰拧着细细的眉毛,站在案板前思索。
石景宁忍不住笑了,“春兰,你这是在干什么?好像是在做卷子一样!”
“我在想臊子面的配方,还有菜下锅的顺序,”李春兰吃了面以后,当时觉得自己已经把里面的成分都牢牢记住了。
可是到了要由自己做的时候,她才发现吃过和真正做起来中间还隔着一道鸿沟。
石景宁安慰妻子,“你只不过是吃了一次这个面,并没有专业的厨师给你介绍过做法,你甚至连菜谱都没有看过,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相当不错了。”
李春兰看了看自己准备的一堆臊子,愁眉苦脸的点头,“是我把餐饮想得太简单了,在外面吃着觉得好,就想回来开店,实在是有些自不量力!”
不过尽管李春兰对自己的手艺不满意,色香味俱全的臊子面出锅以后,还是获得了大家的赞赏。
第三百一十七章 窍门
而曹婶儿尝过了面之后,立刻惊讶地抬头看向李春兰,“这个臊子是你做的?你得好好教一下我做法,我觉得这个面在东河能畅销!”
听了曹婶的话,本来都有些沮丧的李春兰才振作起精神,跟曹婶儿一起讨论起菜谱来。
曹婶儿远来是客,她虽然是跟李东宝回来的,两人却没有确立关系,住在一起不合适。
大家商量了一下,就由曹婶和李春兰住在新屋,石景宁跟李东宝先回老屋居住。
曹婶儿这就算是提前参观新房了,她一边儿看屋里的家什一边儿赞不绝口,
“春兰啊,你聪明又漂亮,还还命好,这回是找到了个好女婿!”
李春兰利索的铺着床,“景宁他比我大着几岁,知道疼人!”
“曹婶你年纪也不大,难道真要这样过一辈子吗?”
曹婶叹口气,“我嫁人好嫁,可是身边带着小宝,哪个男人愿意有个继子呢?”
李春兰停下了手里的动作,认真的看着曹婶,“曹婶,你给我句准话,你觉得我爸怎么样?”
这就是闺女要帮着爸做媒了,曹婶儿其实对李冬宝也有点儿意思,刚才说那话未必没有试探李春兰的意思。
眼看着李春兰干脆利落的反问自己,曹婶儿就明白,不管李东宝怎么想,首先在李春兰眼里觉得自己跟李东宝是般配的。
“李师傅忠厚老实,还有手艺,我觉得高攀不上他!”到底是过来人,曹婶也不遮着掩着,大大方方的承认。
李春兰听了她这话,就明白自己这媒多半是要做成了!
“曹婶,有你这句话就行,别的事情你都不用管,我爸那边我去说!”李春兰笑了笑。
确定了曹婶的心意,李春兰感觉到格外舒心,眼下李来财一家又搬回了靠山屯儿,父亲耳根子软,性格更和软,一不小心就会被李来财一家拿捏的死死的。
有了曹婶帮着父亲持家,李春兰才能放心一点。
否则的话,钱财是小事,要是父亲一时糊涂,被李来财一家搅和进了什么倒霉事儿,那才是有嘴也说不清楚。
家里没有女性长辈,曹婶儿已经跟春兰表明了心意,李春兰也不把她当成外人。
两个女人都有点儿兴奋,躺在炕上也睡不着,干脆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起了婚礼前的准备工作。
“明天办酒席的菜就送过来了,木耳黄花菜必须要提前泡上,腐竹也要提前发,”曹婶儿躺在炕上扳着手指头盘算,她开着饭店,对于怎样料理这些材料清楚的很。
“可惜就是春天,蔬菜少了一些,”李春兰看过石景宁订购的原料,“我就怕肉不够!”
因为要办一天的流水席,需要的菜可不是少数,而现在的鸡鸭鱼肉都特别难得,石景宁找了关系,这才买到了不少肉。
但是宴席上不能只上纯肉菜,先不提花费,就是口感上也会觉得单调。
曹婶就笑了起来,“不要担心有婶子在,包管你的酒宴办的丰盛还不浪费。”
李春兰就来了好奇心,想要丰盛就得多上肉菜,不浪费就得少上肉,这可是两个互相矛盾的条件,曹婶怎么能把这融合在一起呢?
第三百一十八章 瞎指点
曹婶自然是有办法的,而且这法子说白了之后就谁都明白了。
“关键就在于菜的底下呀,”曹婶儿吃吃笑着,“小春兰,你多去几家馆子吃吃看,同样是红烧肉,一家卖的贵一些,另一家就便宜,便宜的那一家,准保是红烧肉炖土豆,或者是炖别的东西!”
“咱们办酒宴,就是要把好东西铺在菜上头,比如说粉蒸肉,那可不能一盘子都是肉,”
“底下我们用白菜豆腐土豆垫底儿,上边铺上肉片子,上锅一蒸,肉味儿也渗透了下边的菜,照样很好吃,花钱还不多!”
李春兰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我以前也坐过席,还真没留神过他们的装盘!”
有了曹婶给解释关键性技术问题,李春兰一下子就明白了酒宴该怎么办才能既体面又不赔钱。
两人兴奋的讨论着,不知道说了多久这才睡着了。
李春兰和石景宁已经领了结婚证,不过在办婚礼之前,李春兰还是照规矩回了李东宝家待嫁。
小院儿开始忙碌起来,一大清早送菜的就纷纷过来。
这些都是提前预定好的,送到家里之后交割付钱就可以了。
有了曹婶帮忙,一切都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村里边来帮忙的,小媳妇儿们也陆陆续续赶过来了,帮着整理菜,在曹婶的指挥下杀鸡收拾鱼。
按照规矩,帮忙的人不用付酬金,主家却是要管饭,而且这顿饭还比较丰盛,要不然就会遭到全村人的白眼。
现在家里不差钱,李春兰也不想在这上边儿抠搜,早就跟曹婶商量好,中午这顿饭是六菜一汤大白米饭。
菜里边一个回锅肉,一个炒鸡蛋算是荤菜,别的四个菜分别是白菜土豆粉丝和豆腐。
一般人家请帮忙的人吃饭都是两荤两素四个菜,而李家却拿出来标准的六菜,这就已经高出了一个规格。
重点是李家中午焖了一锅雪白的大米饭,西北不产大米,所以大米算是比较稀罕的物件,搁在城里大家也只是买一点回来煮粥,可没人敢这么浪费蒸米饭吃。
来家里帮忙的人一共有十多个,其中就有跟李春兰关系比较好的胖婶,眼看着饭菜如此丰盛,胖婶儿第一个捧场,
“李师傅嫁闺女出手就是大方,连我们都跟着改善生活呀!”
曹婶就笑着说,“有喜事大家一起乐呵,春兰呀还给大家准备了红包,等忙完了喜事就会给大家的。”
听说不但管饭还有钱拿,这些小媳妇儿们顿时振作起精神,都决心要拿出看家本领,一定要帮李家把这个酒宴办的热热闹闹。
“哎哟喂,这马上就要办喜事了,也不说请我们娘家人过来坐一坐吃顿饭,这倒先招呼上外人了!”
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来,大家伙儿看过去,只见李来财夫妻身后还跟着李月娥和狗蛋,不知什么时候走进了院子,正东张西望的看着院子里边堆放的菜品。
看到大哥一家来了,李东宝赶紧迎上去,“哥,你们怎么来了?今天要开始干活,忙得很!”
李来财就拿出当哥哥的架式,伸出手指头指点着院子里,“我不过来行吗?你看看你这连个主事的人都没有,都乱成了什么样子!”
第三百一十九章 要坏事儿
院子里那些帮忙的人就都不高兴了,现在活都是他们干的,李来财一张嘴就说乱,这不是嫌弃他们没用吗?
只是李来财是李东宝的哥哥,大家不好说什么。
李来财一家如入无人之境,大大咧咧的坐下,让李东宝给他们盛饭端菜,这家人早都想好了,马上就是李春兰大喜的日子,她就是心里再不满意也不敢跟李家人闹腾。
眼瞅着李东宝端着饭盆子就要走过去,曹婶伸手拦住了李东宝,想上李家打秋风,这可不行。
曹婶早就听李春兰说过家里的情况,眼看着李东宝红着脸不说话了,知道他是个性子和软的,她就挽一挽袖子站到了李来财的面前。
“你们懂不懂规矩啊?你们是李家的亲戚,还没办起事儿,没摆待客的宴席,你们过来是不合适的,”李来财不是拿辈分压人吗?那曹婶就要教一教他们规矩。
胖婶儿一拍巴掌,“哎哟喂,真是丢死个人,这还自称是娘家人呢,帮忙干活的时候不来,吃饭的时候都来了!这在靠山屯还是头一份唉!”
别的小媳妇纷纷应和起来,这些人都是牙尖嘴利,掐架不打磕巴的主,不一会儿,就把李来财一家骂的猪狗不如。
“你们这些人穷讲究真多,”李来财一看李东宝被人拦住过不来,饭也吃不上,站起来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