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全能运动员》-第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各队的运动员们很多都互相认识,见面后自然少不了聊几句,但张冠却是这片场地的新人,只能老实的跟在舍友王凯身后,而王凯这时候也充当起了老师,为张冠介绍起附近的运动员。

        只见王凯指着远处一名帅小伙,开口说道:“那边那个就是粤东老将的尹汉钊,前年全运会上百米项目的亚军,去年全国田径锦标赛的第四名;他旁边的是他的队友刘洋,前年全运会上的季军。另外他们队里还有一个陈健,陈健你总知道吧,现在国内百米的第一人,这次出征亚田赛,肯定会有他一个名额的!不过怎么没看到他……”

        “那边是东海队的。”王凯接着指着另一堆运动员说:“那个平头是沈暴,国内室内60米项目上能达到世界前列的水准,他在百米方面的水平也仅次于陈健。这次去亚田赛,估计也会有他一个名额。”

        “看到那边那个带眼睛的了么?”王凯指向了山城队运动员。

        张冠顺着王凯所指望去,随后说道:“这人我知道,眼镜侠胡开!”

        “你这个新人还知道胡开?眼镜侠?这个外号很贴切。不过话说回来,短跑项目上戴眼镜的运动员也就只有他了。这个胡开是最近两年才窜出来的,他原籍是我们省的,后来被特招到清华大学,现在代表山城队出战。他旁边的那个叫何军,同样也代表山城队参赛。”王凯开口说道。

        张冠点头称是。这时候的胡开还没有成名,“眼镜侠”这个外号也只是在首都队有人这么叫他,等到两年后他连续在亚洲赛场上夺冠的时候,“眼镜侠”这个外号才会被人们所熟知。

        这时候王凯有指向了另外一队的运动员。

        “那边的是黄浦队。”

        “黄浦队?”张冠仔细寻找了半天,随后开口问道:“怎么没看到刘飞飞?”

        “他这次没来,这届亚洲田径锦标赛与第九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在时间上有冲突,所以刘飞飞不会参加这届亚田赛的110米栏,也就不会参加选拔赛了。两个星期前在黄浦刚刚举行外田径锦标赛的选拔赛,凡是通过选拔参加世锦赛的这次都不会参赛了。”王凯介绍道。

        “那100米项目是谁去的?陈健吗?”张冠开口问。

        王凯笑着摇了摇头:“咱们国家的百米水平还达不到参加世锦赛的标准。竞速项目中,国家队真正的强项是竞走和女子长距离项目,短跑项目方面也只有110米栏有资格参加世锦赛吧!”

        ……

        王凯一圈介绍下来,张冠却没记住几个,等到天色渐晚,便跟着大队人马一起回到了住处。用过晚饭洗漱一番后,便一觉睡到了天亮。

        次日吃过早餐后,张冠便随着田径队一起来到了赛场。

        由于赛事安排的比较紧密,第一天主要是各项的预赛,预赛选手之间水平层次不齐,自然也谈不上什么观赏性,更没有多少人在关注,就连现场的记者也懒得拿起相机拍照,甚至连动笔写稿子也显得惜字如金。

        男子一百米项目140名选手,预赛就要进行18场,每场的前两名晋级复赛,另外余下的运动员中成绩的前四名也会进入复赛,共计是40名选手,也就是说会有100名选手会在预赛时被淘汰掉。

        张冠被分在第一组第二跑道出场。

        在很多比赛中,第一组也可以看做是炮灰组,因为第一组比赛时,相应的计时或监控设备都刚启用,很容易出现故障或其他突【创建和谐家园】况,万一比赛中出现了什么突发问题,自然得让一些不知名的炮灰选手来承担后果,待到设备运行完善后再让知名选手出场。

        另外一点由于比赛刚刚开始,比赛的那种氛围还没有孕育出来,第一场参赛运动员也难以进入比赛状态,因此运动员也难以做出满意的成绩;等到比赛进行了一段时间后,赛场上那种竞争的氛围愈发浓郁,运动员的情绪也会随之变得亢奋起来,如果再加上周围观众热情的呐喊声,就很容易调动起运动员的临场状态,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也正是这样,大赛的组织方往往会将实力强劲的选手排在中间靠后的场次出战。

        不过炮灰组也有炮灰组的好处,那就是运动员的实力偏低,比赛组织方是不会让成名选手去当炮灰的,因此第一组出场的炮灰组里面要么是一些新人选手,要么就是一些平时没有多少机会出场的选手。

        稍微有点经验的运动员肯定不希望自己在炮灰组里出场,但陈老对这个分组还是很满意的。在陈老看来,张冠目前最需要的就是适应比赛气氛,那么放在竞争水平较弱的这一组却有利于张冠出线。

        “小子,这一组实力这么弱,你努努力,是能够出线的。”陈老望着远处已经站上赛道的张冠,默默念叨着。

        就在此时,身后一人猛地一拍陈老肩膀。

        “老陈!”

        陈老转头望去,看到一个秃头的男子站在他身后,笑呵呵的望着他。这男大约60岁的样子,大鼻子大嘴,身体略微发福,猛一看好似庙里出来的金刚一般。

        “小于!你还记得来看我这老头子!”陈老笑着说道。

        这秃头男子正是国家田径队的副总教练,同时也是国家田径队短跑项目的主教练于指导。

        这次比赛的主办方是国家田协,于指导身为国家田径队的副总教练,同时也在田协中任职,所以肯定是要亲自到现场的。

        于指导比陈老小八岁,也是短跑运动员出身,年轻时主攻200米项目,曾经多次打破全国200米的记录。

        陈老和于指导两人可是颇有交情,两人都是川省的老乡,陈老平了手计10秒记录的那一年,于指导被选入国家队,陈老退役后成了国家队的教练员,正是于指导的运动员的巅峰,后来于指导退役后也成为国家队的教练员,两人有着近四十年的交情,互相之间的称呼也是“老陈”、“小于”这么的亲切。

        老友见面,自然少不了叙旧,而其他教练员也知道两人的身份,都很知趣的闪到一边,让两人唠个痛快。不过很快的,于指导就发现了,今天的陈老心思显然不在叙旧上面,反倒是注意力一直集中在比赛场上。

        “行了老陈,别看了,咱们去休息室喝杯茶,这第一场,都是些炮灰,实力平庸的很,有什么好看的。”于指导笑着说。

        “炮灰?这里面可有我千辛万苦找来的好苗子!”陈老很认真说道。

        依照于指导对陈老的了解,能让陈老这么重视,说明他口中所谓的“好苗子”绝非一般,这一下子勾起了于指导的好奇心,他不由自主地问道:“是哪一个?”

        “就是第二道的那个。”陈老开口答道。

        于指导仔细看了看远处的张冠,说道:“是个年轻选手嘛。很有潜力吗?”

        “你看看就知道。”陈老笑着说。

      第5章 初战告捷

        赛道上,张冠双脚踩在了起跑器上,心中不免有些紧张。

        “各就各位,预备!”发令员举起了发令枪,包括张冠在内,运动员们都做出了起跑的姿势。

        不得不说两个月的起跑训练对于张冠来说非常有效果,至少在起跑姿势以及发力方向方面,张冠已经赶上了其他的职业运动员。

        终于,枪声响起,赛道上的八名运动员冲出了起跑线,张冠也在此时激活了“冲刺”技能。

        但是,在起跑的一瞬间,张冠却落在了最后一位,职业运动员们的起跑反应时间普遍在0.2秒以内,而张冠目前的起跑反应时间则要比其他人慢了约0.1秒,毕竟只是两个月的训练,张冠在起跑反应时间上还没有完全达到职业运动员的水准。

        远处观战的于指导眉头一皱,作为国家队的教练,他自然晓得运动员的起跑反应时间和起跑时候的状态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每一个职业运动员都经过了大量的训练,肌肉和身体早已经对起跑动作赢了记忆,甚至可以说形成了条件反射。对于优秀的职业运动员来说,即便是起跑时候的状态差一些,单凭身体对起跑的记忆和条件反射,起跑反应时间也不可能慢于0.2秒。

        男子百米的职业比赛中,对运动员的起跑反应时间慢于0.2秒的唯一解释就是起跑时候心不在焉。比赛时候不专注,无论是什么体育比赛都是大忌,百米赛跑中更是不可原谅的错误。于是乎于指导微微扭头看了看陈老,却发现陈老脸上挂着一丝淡淡的笑意,这是一种很欣慰的表情。

        于指导并不知道,张冠原本的起跑反应时间还要更烂,能够在两个月内将起跑反应时间提升到0.3秒以内,已经让陈老非常满意了。

        “老陈这是怎么了,自己的【创建和谐家园】在起跑中脑子都敢分心,他还那么高兴!”于指导觉得有些莫名其妙,然后又将视线转移到了赛道上,随后却发现张冠已经与第一名并驾齐驱了。

        “怎么回事?他怎么追上!速度好快!这是国内顶尖选手才有的速度。”于指导瞪大了眼睛,他是国内水平最高的教练,对运动员的速度更是极其敏感,所以仅仅是一瞬间,于指导便做出了精确的判断。

        ……

        接下来准备出场的几组选手也在场边观战。

        “搞什么,一上来就冲这么猛,初赛不用这么拼吧!”一名选手开口说道。

        “很正常,毕竟是第一组嘛,实力不占优势,不如先抢一个前两名晋级复赛。”另一人开口说。

        “不过这小子的速度还真的挺快的。这种速度应该不像新人,可我怎么从没见过?”

        “我也没见过……”

        “不对,这速度好像有些离谱了吧!”

        在众人的讨论中,张冠已经接近了终点,即便是一段距离失去了“冲刺”技能的加持,张冠毫无疑问的第一个冲过终点,而他脑海中的时间也在他冲过终点的那一刻,精确的停在了10.38秒。

        随后,张冠望向终点处的几分显示屏,上面显示他的最终成绩正是10.38秒。

        两个月前,张冠10.3秒的手计成绩,用电子计时的话大概是10.54秒,如今电子计时的10.38秒,要比两个月前快了0.16秒,基本上都是起跑所提高的时间。

        “原来全国比赛也不过如此。”张冠微微松了一口气,紧张感更是消失的无影无踪。

        ……

        “10秒38!”于指导惊呼一声。

        这个成绩如果放在十年后或许并不耀眼,但是在当时,这却是一个非常了不得的成绩。去年全国只有三个人跑进过10.40秒以内,张冠10.38秒的成绩若是放在去年可是能排进国内年度前四名。

        在国内的运动员选拔体制和评级制度下,作为国家队教练的于指导对各省的健将级别的运动员都了如指掌,但如今的张冠显然是个例外,于指导又回忆了一下那些优秀的一级运动员,竟然也没有找到类似的信息。

        于指导望着一脸满意的陈老,开口说道:“老陈,你从哪里找来的这个好苗子?”

        陈老伸出两个指头,开口说道:“两个月前,国家二级运动员测试里,被我挖到宝了。”

        “二级运动员的测试?”于指导吃惊的瞪大了眼睛,对他来说,区区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水平根本就如同小孩过家家一般的幼稚。而随后,于指导又想起了陈老所说的“两个月”前。

        “两个月前参加二级运动员测试?难道他是新人?”于指导立刻抓住了问题的重点。

        “对!他今年十七岁,上高二,几年才开始练短跑的,在我手里进行正规的训练才两个月。”陈老点了点头,转口问道:“不敢相信吧!”

        “何止是不敢相信,简直是吓了一跳。”于指导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老陈,回头把这孩子的资料给我一份吧!国家队需要一些新的血液。”

        ……

        赛道上,张冠完成比赛的同时,新手任务也随之完成。

        系统的提示再次弹出开:任务完成,获得奖励:1个技能点。

        紧接着,系统的声音响起:“技能点除了可惜学习技能之外,还可以对技能进行升级,接下来您可以尝试对技能进行升级。”

        系统界面正中间出现了冲刺的技能图标,任务提示张冠要对冲刺技能进行升级。而张冠也立刻对冲刺技能进行了升级。

        “升级成功,冲刺技能提升至专家级,技能效果提升:直线奔跑速度有较大的提升,持续时间20秒。”

        系统中,原本技能绿色的图标,此刻已经变成了蓝色,原本“直线奔跑速度有一定的提升”的变成了“较大的提升”,同时持续时间也由10秒变成了20秒,增加了整整一倍。

        “10秒变成20秒了,也就是说冲刺的效果可以覆盖整个百米赛跑的过程,那么最后的一段距离,我也能够享受到技能加成了。”张冠暗自想道。

        一条新的任务提示突然弹出:

        如今的你拥有专家级技能,已经是今非昔比,走上人生巅峰的康庄大道已经开启,接受挑战吧!

        新手任务:打破一次全国纪录。

      第6章 复赛开始

        “什么?打破一次全国纪录!”张冠被这个任务吓了一跳。曾经张冠最好水平也只是个国家二级运动员,全国纪录对于张冠来说是何其的遥远,简直是不可攀登的高峰。

        “这是什么破系统,这任务根本不可能完成嘛!全国纪录怎么会那么容易破,我要是能打破全国纪录还在这里待着干什么。我现在才跑10秒38,现在的全国纪录是……对了,全国纪录是多少来着……”

        张冠突然想起,这个时候的全国纪录好像并不算快,要在10.10秒开外。

        “十秒一几来着?”张冠仔细的回忆了一下,只记得跑9秒99的苏飞人,却始终想不起来现在的百米纪录。

        一边想着,张冠走下跑道,来到陈老近前。

        “陈老,我晋级了。”张冠一路小跑到陈老身边。

        “你刚刚落下第二名一大截,在初赛的时候不用冲的那么猛,能保证晋级就行,不用尽全力,毕竟一会还有复赛,要保留一些体力。”陈老开口说。

        “我知道了。”张冠开口答道。

        陈老将张冠拉到近前,指着身旁的于指导开口介绍道:“这个是于指导,国家队田径队的教练。”

        “于指导你好!”张冠马上跟于指导打招呼。他早就注意到了于指导,毕竟一个秃头实在是太显眼了,而于指导又穿着一身运动服,张冠很自然的把于指导想象成某个队的教练员。却没想到竟然是国家队的教练员。

        “老陈真是慧眼啊,又被他找了个好苗子。”想到这里,于指导拍了拍张冠的肩膀,开口说道:“小伙子,我记住你了,接下来的比赛好好跑,只要成绩不比现在差,以后国家队有集训的话,我一定算你一个!”

        ……

        目送着于指导离开后,张冠才开口问道:“陈老,现在百米的全国纪录是多少?”

        “10秒17。九八年的时候周伟在全国田径大奖赛上创造的。”陈老扭头望向张冠,开口问道:“你问这个干什么。”

        “没事。只是算算我还差多少。”张冠心中暗自琢磨着:“想起来了,现在的全国纪录是周伟的10.17秒,我只差0.21秒了,好像也不是很难。刚刚冲刺技能升级了,效果和持续时间都有所提升,说不定能够达到这个水平。”

        旁边的陈老呵呵一笑,开口说道:“别一山望着一山高,说实话你现在的这个成绩,对我来说算是达到了预期。这样跑下去,运气好一些说不定能那一块奖牌的。至于全国纪录,以后多努力,有机会的。”

        陈老说起百米纪录的时候,显得有些遗憾,这个全国纪录已经维持了五年,仍然没有选手打破。而在张冠的记忆中,这个成绩整整保持了十三年,直到2011年的全国田径锦标赛的时候才被苏飞人打破。

        2004年起,随着九十年代末崛起的那一批优秀的选手退役,国内百米短跑项目陷入了青黄不接的低潮阶段,2004年到2010年,国内没有一个选手在比赛中跑进过10.20秒以内。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19: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