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全家除了我都是穿越的》-第9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张兆慈说:“让这孩子跟在你身边也说不过去啊,我娘家都从南边回来了,又不是什么小门小户的人家,没有道理把孩子放到姑姑家让姑丈教导啊。”

      许荛说:“所以我想让孩子们一起去泰安,跟着妹夫好好的读两年书,读书才能明理,肚子里有了东西,再去各地走一走,后面再跟着我学些具体处理事情的手段,唉,我毕竟是做一方父母官的,格局比不得一国之君,现在只能先这样安排,等到时机成熟了,还是得找几位有格局有才学的帝师才是啊。”

      张兆慈跟着叹了口气,小声的说:“咱们这是逼着上了圣上的船啊。”

      许荛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圣上安排的事情,咱们还能不愿意做就不做了吗?唉,只能是压上全家,提着脑袋跟着圣上一条道走到黑了。”

      张兆慈叹了口气,说:“这万恶的王权社会啊。”

      许荛说:“以后这话可不能再说了,让人听了去就是咱们的罪,谁知道会惹出什么麻烦事情来呢,好了,赶紧休息吧。”

      张兆慈叹了口气,跟着洗漱歇下。

      老夫人那边也是还没有休息,沈嬷嬷伺候着老夫人洗漱了,老夫人却坐在床边,叹了口气,说:“桂香啊,你说事情要拆穿了,我这大儿媳妇要闹成一个什么样呢?我都不敢想呀,我这个大儿媳妇,这么多年,那些当家主母的隐忍她可是一点都没有修炼到啊。”

      ÉòæÖæÖÄѵõÄ̾ÁË¿ÚÆø£¬Ëµ£º¡°ÀÏ·òÈË£¬ÕâÊÂÄÜÂ÷×Å»¹ÊÇÒªÂ÷×Åѽ£¬´ó·òÈËÕâôЩÄ꣬¶ÔÈýÒ¯¿ÉÊÇÑÛ²»¼ûΪ¾»¡£¡±

      老夫人说:“话是这样说,可是总是要让她知道谁才是她的亲生孩子才是。算了,你去歇着吧,这些事情呀,咱们俩在这里愁断了肠子也想不出个解决的法子。”

      第163章 族亲

      侯府长孙要成亲,这是大喜事,府里已经很早就给路远的亲戚送了喜帖。

      许家老祖宗当年跟着太祖揭竿而起,走南闯北的,后来待着老家的几个子弟在这京城落了脚扎了根,其实许家的老家在千里之外的江南,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许家老祖宗发达了自然是要回馈乡里,帮着老家修祠堂,置办一些土地,每年的出产用于族里的各种活动,这次棣哥儿成亲,自然是给老家的乡亲送了信,距离成亲还有三天,已经接了信的管家带着人去京郊的驿站接到了老家过来参加婚礼的诸位族亲。

      许家因为出了一位侯爷,出钱在老家给族里见了学堂,族里的孩子免费到学堂读书识字,有那天分高的,愿意继续读下去,以后走科举,族里也会帮着给出钱,这些年下来,族里还真的出了几位举人,至于进士,目前来看,只有许许荛一个人。

      族亲来了,自然是先过来给老夫人磕头,老夫人在自己院子的正堂接待,不光是她在,家里从吴氏一直到许栀,这些女眷也都在。

      待着族里女眷过来的是族长的妻子,一位五十来岁看起来很健谈的妇人,看到府里的这些繁华,眼神依旧是清正,后面跟着的几个媳妇姑娘就不一样了,一边走一边赞叹,族长的妻子回过头去低声的呵斥了几次。

      见到老夫人,族长的妻子跪下来,说:“给婶娘磕头了,婶娘依旧是那么健朗。”

      老夫人赶紧让人把人给扶了起来,笑着说:“我都这个岁数了,一年不如一年的,赶紧坐,家里都还好吧?”

      族长的妻子挨着老夫人坐的炕床坐了一个绣墩,笑着说:“家里都好,给老夫人道喜了,咱们棣哥儿前几年中了举,这又要成亲,再过两年,也会跟三爷一般,中进士,为官做宰。”

      老夫人曾经在老家待过一段时间,那段时间正好是先帝年老体弱,几个成年皇子争得头破血流,老夫人的公公去世,老夫人跟老侯爷商量了,索性就关了府门,安排好看家护院的人,两口子带着一众老小回了老家。

      老家那个地方,是个小小的山村,村子里的人都姓许,虽然族里出了一位侯爷,因为离得远,村里人虽然有些在县城做买卖或者是读书的,倒也没有出什么仗势欺人的人,这个也跟老夫人有关。

      老夫人的公公是个糊涂的,永宁侯府被他弄得乌烟瘴气,老家的人也是出了几个不争气的东西,老夫人回老家住下之后,发现老家族里风气不正,跟老侯爷下死力气整治一番,几十年过去了,族里风气总算是好了很多。

      老夫人回老家住的时候,现在的族长还不是族长,不过已经成亲了,现在族长的妻子自然是见过老夫人,看老夫人谈性浓,就挑了一些老夫人还有印象的人,或者是事说了,引得老夫人一阵一阵的大笑。

      许栀几个姐妹坐在张兆慈她们身后粘着,好奇的看着族长妻子这一行人。

      许栀从很小就跟河西的妇人们接触,自然是觉得这些人没有什么,但是府里另外几位小姐都是从小就在这侯府住着,最远也就是去京郊的庄子上,就算是去了庄子上,也是只是在院子里待着,自然是没有近距离的接触过这样的人。

      ÐíÍ©¸úÐíèÙ°¤×ÅÕ¾×Å£¬Ð¡ÉùµÄ¶ÔÐíèÙ˵£º¡°Äã¿´ÄÇλ½ã½ã£¬´©×ŵÄÒ·þÓÐЩ²»ºÏÉí¡£¡±

      许栀知道,老家距离京城千山万水,能有这样一个出门的机会,很不容易,许栀也没有接话,只是用眼神阻止许桐继续说,许桐还要再说,姚氏回过头来瞪了她一眼,她这才算是安分下来,低着头,再没有说话。

      这些家眷,被安排在前院的客院住下来,有专门的伺候的丫鬟婆子,老夫人给族长的妻子卢氏介绍了自己家里的人,宁氏拉着卢氏的手,很是亲热的称呼她婶娘,她跟吴氏是一辈的,不过吴氏这个人,比较高冷,卢氏也是个会看事的,跟吴氏妯娌两个打过招呼之后,就在宁氏有意的结交下,相谈甚欢。

      卢氏带着过来的,是自己家的儿媳妇还有孙女,族长家里的日子其实很过得去,家里儿辈出了一位举人,因为考了两次进士都没有考中,已经在侯府的帮助下在南方的一个小县城里面谋了一个县丞之职,因为为人勤勉,是个知道好歹的,最重要的是还有永宁侯府这样一个大靠山,长官对他倒也不错。

      这次带着过来的孙女,就是这位举人家的姑娘了,十五岁的小姑娘,长得花朵一般,亭亭的站在自己祖母的身后,虽然低眉顺眼的,但是一双骨碌碌的大眼睛很是好奇的打量着屋子里自己能看到的地方。

      许栀跟许桐看的就是这个姑娘,刚才卢氏介绍的时候,说这是她的孙女,叫许梨,是自己的儿子许芳的长女,已经定了亲事,这次是卢氏想要让孩子长点见识,带出来的。

      另外几个一看就是妇人装扮的,一个是卢氏的小儿媳妇,另外两个是村子里几位族老家的媳妇子,老夫人笑着看着几个人,说:“咱们在这里说这些,孩子们哪里听到过呀,祥哥儿家的,让孩子们出去玩去,咱们在这里说话就好。”

      卢氏听了,看宁氏已经在吩咐许棉带着姐妹们陪着自己的孙女许梨去花园逛一逛,又跟自己的几个妯娌说要带着自己儿媳妇几个人去外面喝茶说话,笑着对宁氏说:“还得多多的麻烦大奶奶了。”

      宁氏笑着说:“婶娘您这样说可就臊我的脸了,咱们可是一祖同宗的,你们来了那就是到了自己的家里。”

      老夫人笑着说:“我们家呀,是她掌家,这都是她该做的。”

      大家都听说过侯府是侯爷的儿媳妇掌家,有些人想不明白,卢氏见了宁氏,就知道了,作为侯府老家的族亲,侯府的很多事情卢氏其实都明白,她知道这个宁氏一定是老夫人自己选的孙媳妇,为的就是能够把掌家的事情接过来,卢氏来过侯府好几次了,自然是知道侯夫人吴氏是个什么样的人,卢氏就连当年侯爷非得去娶吴氏的事情都知道。

      卢氏笑着对宁氏道谢,宁氏把事情都安排好了,就让许棉带着一帮子姑娘们出去玩。

      ÐíÍ©À­×ÅÐíèÙµÄÊÖ£¬¸úÔÚÐíÀæµÄÉíºó£¬Ëµ£º¡°ÎÒ°ËÃÃÃÃÒ²½ÐÐíèÝ£¬ËýÊÔèÝÊ÷µÄèÝ£¬½ã½ãÄãÄØ£¿¡±

      许梨其实很紧张,她来到这样一个自己从来没有想象过的地方,见识到了这么多不曾见过的东西,说实话,她现在只想跟在祖母的身边,她太没有安全感了。、

      侯府的几位姑娘,长得都跟画上的人一般,就连穿衣打扮,也是看起来是一样的,但是跟她们走近了才发现,衣服的料子一样,裁剪的差不多,但是绣在衣裳上面的花纹是不一样的,她们走起路来也好看,就连笑起来都是抿着嘴,看起来真是好看。

      许梨听到许桐问自己话,软软的说:“我是梨花的梨。”说完了才觉得自己说话跟她们是不一样的,许桐跟自己说的是官话。

      看着许梨的脸又红了,许桐笑着说:“姐姐不必这样,我们姐妹几个带着姐姐去花园看看去,花园不大,不过种的花草倒是不少,还有个小小的池塘,不过现在池塘里面种的荷花已经是开败了,我父亲说过些时候就能把池塘淤泥里面的莲藕挖出来吃呢。”

      许栀笑着看着许桐说话,这个许桐,别看话多,其实是个热心肠的孩子,又因为不是姚氏的长女,从小不像许桃一样教导的那么严格,性子一直都是活泼的,这也是许栀愿意跟许桐玩在一起的原因。

      侯府的姑娘们,除了许杳,其实没有性格张扬的,老夫人不喜张扬,家里的孩子都是照着老夫人的心意养的,都是一副敦厚柔和的性子。

      大概是有人跟自己这样说话,许梨觉得也不是那么紧张了,笑着对许桐点了点头,说:“谢谢妹妹。”

      许桂跟许桔这一对双胞胎历来是你不离我我不离你的,两个人穿的衣裳,戴的首饰也是一样的,都很好奇的看着许梨。

      许梨穿着一身绸缎衣裳,料子不是多么精细,但是做工看起来很精细,应该是自己做的,也没有什么看起来很值钱的首饰,就是一般的女孩子戴的几样银制的簪子耳环,手上戴着的是一个雕缠枝花的银镯子。

      这样一身打扮,都不如府里那些大丫鬟看起来体面,许梨自然是看到了几位姑娘身边伺候的丫鬟的穿戴,有一个甚至腕子上还戴着一个玉镯子,玉质不是多么好,那也不是自己能够用得起的。

      想到来之前祖母说的话,祖母说不要因为自己穿的戴的不如别人就瞧不起自己,穿戴只是一些外在的,可是自己读过的那些书,学到的那些本事,都是真真实实的成为自己身体里面的东西,那是自己做事情的底气,不管到了哪里,都要底气足足的。

      许梨想到这里,对着一直盯着自己看的许桂许桔笑了笑,许桂没想到许梨对自己笑,愣了下之后,说:“姐姐,你平日里在家里都做什么事情呢?”

      许梨笑着说:“父亲在家的时候,跟着父亲读书,后来父亲去了外地做官,我就跟着我哥哥读书,我还帮着我娘亲做家务,绣花,做衣裳,我哥哥跟我爹爹的衣裳都是我做的。”

      听到许梨的话,别的姑娘都一脸佩服的看着许梨,许栀倒是不觉得怎么样,边关的那些女孩子,有些在家里都是从早到晚不停的做活,那边民风开放,有些地方还回找一些女人去做活,不过都是成过亲生养过的,娘亲去外面做活挣钱,家里的家务活可不就得女孩子做了。

      女孩子之间的友情,其实相处出来挺简单的,许家这六个姑娘不是跋扈的人,许梨放开了也是个性格活泼的孩子,再加上算起来许梨比最大的许棉还要大两个月,许梨有心的照顾,时间不长,七个女孩子就坐在花园的凳子上,吃着丫鬟们上来的点心,叽叽喳喳的说话。

      午饭了,女眷在老夫人这边,已经熟悉起来的小姑娘们很是欢快的吃了一顿饭。

      许家吃饭没有食不言的传统,规距也没多少,许梨原本还生怕自己饭桌上的规距不好,让人笑话,结果一看,饭桌上大家一边吃一边聊,这个说这个好吃,那个说那个美味,一顿饭竟然也吃出来几分感情。

      吃过饭,把客人们安置在客院,宁氏这才捶着腰回自己的房里准备睡觉。

      ÄþÊϸÕÒªÌÉÏ£¬¾ÍÌýµ½ÍâÃæÓÐÈËÔÚ¸úÀîæÖæÖ˵ʲô»°£¬ÄþÊϺ°ÁËÉùÀîæÖæÖ£¬ÄþÊÏÎʵÀ£º¡°³öʲôÊÂÇéÁË£¿¡±

      李嬷嬷惊喜的说:“大奶奶,咱们家舅爷来了,这会已经去了前院。”

      ÀîæÖæÖ˵µÄ¾ËÒ¯¾ÍÊÇÎâÊϵÄÄï¼ÒµÜµÜÎâĽÔÀ£¬Ëû²»¹âÊÇÐí¼ÒµÄ¾ËÒ¯£¬Ëû»¹ÊÇÊÀ×ÓÐíÝÚµÄÊÚÒµ¶÷ʦ£¬ÄÇ¿ÉÊÇ´Ó¼¸Ëæ¾Í¸øÐíÝÚ¿ªÃɵĶ÷ʦ¡£

      宁氏赶紧坐起来,说:“是吗?赶紧的,伺候我梳洗,我先去老夫人那边候着。”

      第164章 舅爷

      吴家的这位舅爷,在许家的人看来,那就是传奇人物,当年说起吴家的这位探花郎,谁不翘一下大拇指,夸赞一句文采斐然精彩绝艳,后面还会加一句貌比潘安,谁能想到也就是这位探花郎,在翰林院待了没两年,就挂印而去呢?

      越是这样的人物,越是让人觉得好奇,听说吴家舅爷来了,府里竟然有了一些的躁动。

      ÕÅÕ×´È¿´×Ÿ®Àï´ó¼ÒÁ³ÉÏ´ø×ÅЩϣ¼½£¬ºÃÆæµÄ±íÇ飬ÉõÖÁÊDZ³ºóСÉùµÄÒéÂÛ£¬ÎÊ·æÖæÖ£º¡°æÖæÖ£¬ÕâÎâ¼ÒµÄ¾ËÒ¯µ½µ×ÊǸöʲôÑùµÄÈËѽ£¿¡±

      Â·æÖæÖÒ£Ïëµ±Ä꣬̾ÁË¿ÚÆø£¬Ëµ£º¡°³¤µÃºÃ£¬²ÅѧºÃ¡£¡±

      张兆慈说:“才学不好能是探花吗?长得到底有多好呢?”

      路嬷嬷说:“咱们家三爷长得是府里几位爷里面最好的,那也是因为三爷还有一些地方随了侯爷而已,等你见到了你就会知道到底有多好了。”

      张兆慈更加好奇了,索性也就换好衣裳,去了老夫人院子里。

      老夫人院子里已经站满了伺候的人,张兆慈看大家都是一副很兴奋的样子,竟然有了几分现代机场追星的粉丝的感觉,张兆慈不由得对这个吴家的舅爷更是多了几分的好奇了。

      老夫人的房间里面已经挤满了人,宁氏站在老夫人跟前,说:“祖母,舅舅来了就得安排在咱们家住着,我已经吩咐下去了,就住在侯爷书房隔壁的那个院子,那个院子呀,宽敞,墙角还种了几丛竹子,最是清幽不过。”

      老夫人笑呵呵的说:“这些事情你安排就好,吴家的舅爷呀,已经是好些年没有回京了,也不知道现在是个什么样子了,我可是记得,当年这满京城的姑娘们呀,都喜欢这位探花郎呢。”

      听到老夫人夸赞自己的胞弟,就连平日里总是一脸的严肃的吴氏也是眉开眼笑,宁氏说:“只可惜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出生呢,是没有见过舅舅的风姿。”

      难得老夫人今天兴致好,说:“哎哟,那个时候都还没有荛儿呢,我记得就是世子也是刚出生不久吧,大家都说吴探花是本朝立朝以来最好看的一位探花郎。”

      殿试一甲,状元跟榜眼对长相倒是没有什么很特别的要求,就是这个探花郎,那是一定得风采过人,这样才能够当得起探花郎的名头呢。

      姚氏说:“我是听我父亲说过的,说我们这位舅舅,文采比状元郎做的要好,只是因为三甲里面长得好,这才被点位探花郎,我父亲现在还收录着当年舅舅的好些文章呢。”

      等到几位姑娘一起过来,老夫人的房间里叽叽喳喳的,大家都对这位吴探花充满了好奇。

      老夫人问吴氏:“老大家的,舅爷过来了你选几个老实持重的过去伺候着。”

      吴家现在只剩下一座常年无人居住的院子,院子里只有几个被派过来看家护院的下人,吴探花在江南把书院建起来之后,就带着家里人都过去了,这次回来,就是想要回去自己的家里住着,那也得把院子好好的修整一下才行,不过吴探花给吴氏来过信,只说等到婚事结束,他还要接着回南边,院子修不修的没有什么必要。

      吴氏应下,她最近几天心情很好,娘家兄弟要回来,能够相见是一件让自己期盼很久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吴氏想要把心里的愤懑跟自己的弟弟说一下,女人成家之后,在婆家受了委屈,总是喜欢跟娘家的人说一下,娘家人帮着出头是最好的,就算是出不了头,跟娘家的人诉诉委屈,也是一件让人心情能好一些的事情。

      吴氏微微的欠身,说:“母亲,我已经安排好了人,都是我陪嫁过来的,用起来很是顺手。”

      老夫人点了点头,又对宁氏说:“你着人仔细的打听了跟着吴家舅爷回来的伺候的,打听清楚了吴家舅爷的饮食喜好,安排厨房做好了,可不要失了礼数。”

      难得的老夫人这样安排的妥帖仔细,大家觉得有些惊奇,但是都福身称是。

      时候不长,就有人过来给老夫人报信,说吴家的舅爷已经在侯爷的陪同之下进了垂花门,张兆慈就听到房间内外都是小声的交谈声,也就是在老夫人这边大家不好高声喧哗,如果允许,估计已经有人尖叫出声了吧。

      回想一下在现代时候,那些追星的姑娘小伙子们的行径,张兆慈差点笑出声,赶紧拿起帕子摁在嘴角稍作掩饰。

      时候不长,就听到外面一阵脚步声,门口的小丫鬟给打着帘子,侯爷跟世子,兄弟几个陪着一个看起来四十多岁,颌下几缕胡须的中年美男进来,此人正是传说中的吴家舅爷,探花郎吴慕岳。

      许家规矩严格,刚才嘈杂的环境显示了众人急切的想要见到吴家探花郎的心情,这会却是鸦雀无声。

      吴家舅爷进来之后,跪在老夫人跟前,结结实实的磕了三个头,老夫人让侯爷把人扶起来,沈嬷嬷端过来一个玫瑰交椅,吴探花安坐之后,老夫人这才笑呵呵的说:“咱们的探花郎终于是回来了。”

      吴家舅爷对着老夫人拱了拱手,说:“老夫人,因为凡事俗物,一直不得归来看望老夫人,还望老夫人不要见怪才是。”

      老夫人对着宁氏她们招招手,对吴家舅爷说:“来,你们且都来见过你们的舅舅。”

      ÄþÊÏËýÃǶÔ×ÅÎâ¼Ò¾ËÒ¯¸£Àñ£¬½Ó×ÅÊÇÐíé¦ËûÃÇÐֵܣ¬ÐíèÙËýÃÇæ¢Ãá£

      吴家舅爷笑呵呵的说:“第一次见面,总得给孩子们礼物,我都交代给我那长随,一会就给你们送过来,都是一些江南的小玩意,大家拿着玩。”

      吴家舅爷是个很善谈的人,老夫人早些年也是去过江南好几次,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竟让房间里面的人听的入了迷。

      还是宁氏看时候不早了,笑着对老夫人说:“祖母,已经到了饭点了,还是先摆饭吧。”

      老夫人看了看放在桌上的西洋座钟,惊讶的说:“哎哟,不觉得时间竟然过的这么快,探花郎果然是探花郎,说起来让人听得入了迷。”

      侯爷笑着说:“妻弟已经回来,来日方长。”

      前院书房,吴探花看了看站着的许棣,又看了看明显就是想要说什么的侯爷,说实话,吴探花这还是第一次仔细的打量许家这个唯一的庶子,越看脸色越是难看。

      侯爷说:“妻弟这是看出什么来了没有?”

      吴探花说:“你别跟我卖关子,有什么就说什么。”

      侯爷长叹一口气,就把家里发生的事情讲了一遍,吴探花听了,跌足长叹,说:“你糊涂啊,你为什么不跟姐姐细说实情?这是姐姐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孩子呀。”

      侯爷说:“你以为我不想说吗?可是兹事体大啊,一个不好,我们整个府里上下百十口子人就会填在这个坑里面,那祝氏,手里握着先太子的一些人,这才能够里应外合的给我设了套,让我不得不让她进门,把孩子生下来,我们府里,历来是规距最严的,可是她还是能够把孩子给换了过来,为什么?就是因为那些人不是我们能够对付得了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3 17:5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