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全家除了我都是穿越的》-第2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许棣说:“李家伯母要在家里帮着照顾他们家的嫂嫂,她不去咱们也不好带着两个妹妹去呀,这次还是算了吧,等到秋天收稻子的时候再去问吧。”

      张兆慈也就不再说什么。

      去年许栀跟着过来收过麦子,这次来了因为娘亲怀孕需要人照顾,许栀就忙前忙后的帮着照顾娘亲,倒是没有去地里,但是也在家里帮着烧水做饭。

      张家庄去年跟着一起种了小麦,今年年成好,地里的麦子长得好,要割麦子了,大家早早的就把镰刀还有各种需要用到的家伙什给整理好,就盼着开镰之后天公作美,不要下雨让大家颗粒归仓。

      割麦之前,村里都有祭祀活动,里正带着村里的村民们,在村里祠堂门前摆上供桌,上了三牲供品,祈求上苍能够风调雨顺,祭祀活动结束之后,里正一声令下,几个光着膀子的壮实小伙子就挥着镰刀,开始割麦。

      夏收就是抢收,这个时候经常会下雨或者阴天,天气不好,不利于小麦的晾晒,趁着太阳好,那就得卯足了尽头割麦收麦脱粒晾晒,然后归仓。

      许棣这次从外面雇了好些人手过来割麦子,钱给的足,一日三餐饭做的也是实在,又有赵庄头跟五位庄子上的叔叔伯伯们照应着,才三天功夫,这百十亩的麦子就都从地里割下来拉到了庄子门前的大场院。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不光是庄子上忙着收麦子,许荛也带着县衙的衙役差役去下面的村子里督促收麦子,整个河西县到处都是一副热火朝天收麦子的壮观景象。

      ÕÅÕ×´ÈËäȻûÓÐÔÐÍ£¬¾ÍÊǾõµÃ»ëÉíû¾¢£¬¾ÍÁ¬¹ÇÍ·¶¼ÊÇÈíÃàÃàµÄ£¬ÔÚÎÝÀïÌÉ×Űë˯²»Ë¯µÄ£¬Ìýµ½Ôº×ÓÀïÐíèÙ¸ú·æÖæÖ»¹ÓкÎÉ©×ÓÔÚÉÌÁ¿ÖÐÎç×öʲô·¹¡£

      何嫂子依旧是跟着过来庄子上做饭,就连青苗青穗也被安排着去地里送绿豆汤,三个人都还没有商量出来做什么呢,青苗青穗提着几个陶罐进来。

      俩人这两天被晒的黑了不少,但是还是愿意往外面跑,路嬷嬷让她们俩戴上帏帽,俩人还说戴着那个不符合这边的劳动场景,看看人家村子里那些大姑娘小媳妇的,人家都拿着镰刀一起去地里割麦子,自己要戴着那玩意去地里,不得让人家笑话死吗。

      ÇàÃç°ÑÌÕ¹Þ·ÅÏ£¬¶Ô·æÖæÖ˵£º¡°æÖæÖ£¬¸Õ²ÅÎÒÃÇ»ØÀ´µÄʱºò£¬¿´µ½ÓÐÈËÔÚ´å×ÓÄDZßÂô¶¹¸¯ÄØ£¬ÔÛÃǺþÃûÓгԶ¹¸¯ÁË£¬Òª²»È»ÔÛÃÇÂòЩ¶¹¸¯»ØÀ´×öÁ˳԰ɣ¿¡±

      Â·æÖæÖÌýÁË£¬Ëµ£º¡°ºÃ°¡£¬ÎÒÕâ¾ÍÈ¥¡£¡±

      ÇàÃçЦ×Å˵£º¡°æÖæÖ£¬ÄúÒªÂò»¹ÓõÃ×ÅÇ××Ô¹ýÈ¥Âð£¿ÄúÔÚÕâÀïµÈ×Å£¬ÎÒÈ¥°ÑÈ˺°¹ýÀ´¡£¡±

      卖豆腐的是个五十多岁的汉子,自己介绍说是隔壁村子里的,家里几辈子都是做豆腐的,听说这边都在忙着收麦子,就做了几板子豆腐推着过来卖。

      路嬷嬷直接买了一板子,又交代卖豆腐的每天早上过来送一板,一直送到麦收结束,再就是送豆腐的时候给送过来一桶豆浆,要浓浓的。

      卖豆腐的自然是千恩万谢的走了,张兆慈听到外面的动静,已经从屋里出来了,站在屋门口,扶着门框,许栀见了,赶紧过来搀扶,说:“娘亲,您怎么不多睡一会呀,这还没有到饭点呢。”

      张兆慈笑着说:“那我也不能除了睡觉就是吃饭呀,我听着你们在外面挺热闹的,就出来看看,这是买了豆腐了吗?咱们可以把豆腐切成薄片炸了,然后炖菜吃呀。”

      路嬷嬷说:“还可以做豆腐丸子,那个也好吃,我让人家早上给送一桶豆浆过来,咱们早上可以炸油条,早饭就吃豆浆油条,油水大,还有东西喝,吃了干活也有劲。”

      许棣找的那些过来帮工的就在庄子前院住着,一日三餐许家都要给料理了,然后还得每天给工钱。

      张兆慈听了,笑着说:“行呀,我可是好久都没有吃油条了呢。”

      ¼ÈÈ»ÂòÁ˶¹¸¯£¬ÄÇÎç·¹¾Í×ö¶¹¸¯ÁË£¬²ËÔ°×ÓÀïÃæÖֵIJ¤²Ë°ÎÁ˺ÃЩ£¬»ØÀ´ìÌˮ֮ºó£¬ÇгɶΣ¬¶¹¸¯ÇÐ³ÉÆ¬ÓÃÓÍÕ¨¹ý£¬È»ºóÆð¹øÉÕÓÍ£¬³´Á˲¤²ËÖ®ºó£¬·ÅÉ϶¹¸¯¿ªÊ¼ìÀ¡£

      吃饭的人多,做了满满的一大锅,又蒸了豆腐韭菜馅的素包子,青苗跟青穗把菠菜炖豆腐用大桶盛了,再用一个盛干粮的主编的大篮子把包子装好了,用一个独轮的小车给送到地里。

      这顿饭吃的大家心满意足,许棣先紧着别人吃,那素包子没有吃够了,让青苗青穗回去之后给自己再留几个,晚上再吃。

      青苗跟青穗笑呵呵的应着,看大家都吃好了,收拾了碗筷家什,推着回了庄子。

      午饭吃完了,稍事休息,又得琢磨晚饭做什么。

      ÕÅÕ×´È×î²»ÄÍ·³µÄ¾ÍÊÇ×ö·¹ÁË£¬¿´×ÅÀîæÖæÖ¸úºÎÉ©×ÓÔÚÉÌÁ¿£¬Ëµ£º¡°æÖæÖ£¬×ö·¹»¹ÓÐÕâô¶àµÄ½²¾¿Â𣿡±

      路嬷嬷说:“那可不,人家来给咱们家帮工,咱们就得让人家吃饱吃好,这个吃饱吃好呢,可不是大鱼大肉的,什么都得讲究个成本不是?咱们就得算计着让大家能吃好了,还不能花太多的钱,您看,中午咱们做的菠菜炖豆腐,菠菜是自己家里菜园子的,豆腐是从外面买的,但是明天呢,还能再做这道菜吗?自然是不能的。”

      Â·æÖæÖÒ»±ßæ×ÅÊÖÀïµÄ»î£¬Ò»±ß¸úÕÅÕ×´Èß¶ß¶£¬ÕÅÕ״ȷdz£¸ÐÐËȤµÄÌý×Å·æÖæÖ¸ú×Ô¼ºËµÕâЩ£¬ÕÅÕ×´ÈÖªµÀ×Ô¼º²»ÊǸöµ±¼ÒÖ÷ʵÄÁÏ£¬Ìý×ÅÌý×Å£¬ÐÄÀïÒ»¶¯£¬À­×Å·æÖæÖµÄÊÖ£¬Ëµ£º¡°æÖæÖ¡£Äú¿´£¬ÎÒ¶¼Õâ¸öËêÊýÁË£¬ÔÙѧ×ŵ±¼ÒÖ÷ʵÄÒ²²»ºÏÊÊ£¬ÒÔºóÔÛÃǼһ¹ÊǵÃÐíé¦Ï±¸¾¸ø³ÅÆðÀ´ÄØ£¬Àî¼Ò¹ÃÄïÏÖÔÚ»¹Ð¡£¬Òª²»È»ÎÒÇëÄúÈ¥°ïןø½Ìµ¼½Ìµ¼£¬Äú¿´ÔõôÑù£¿¡±

      路嬷嬷一言难尽的看着拉着自己的手,一脸认真的张兆慈,叹了口气,说:“三奶奶,您就这样一推六二五的不大好吧?”

      张兆慈笑着说:“没什么不好的,我志不在此,一身的本事没道理被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给埋没了,等咱们回了城里,我跟我们家三爷还有棣哥儿商量商量,行的话就让李家把闺女送到咱们家里来,您教着小九一个是教,再加上一个悦溪,也是教,您说是不是?”

      路嬷嬷叹了口气,说:“我的奶奶,自打我跟着你们来了这河西,我把我前半辈子的叹气都用完了,您说您,哎呀,但凡是你学一星半点的,也都够用了呀,当家要做的那些事情,比起医术,真的是简单太多太多了。”

      张兆慈笑着说:“我这不是实在是不感兴趣吗,咱们家现在人少,等以后人多了,或者是回了京城,家里就得有个能顶起来的人,我看许棣那小媳妇就挺好的,跟着你学好了,以后嫁过来,谁敢小瞧了去。”

      第50章 庄子

      麦子收完了,许棣又给大家讲一些已经长到一拃多高的玉米怎么样种养,等到事情都处理好了,这才带着家人回了城里的家里。

      这次麦收,除了成日里不是躺着就是坐着,再不就是在院子里阴凉处溜达的张兆慈没有晒黑了,家里人都晒得黑了很多,特别是许荛,张兆慈回家之后惊呼他是从亚非拉回来的。

      ÕÅÕ״ȸúÐíÜ黹ÓÐÐíé¦ËµÁË×Ô¼ºµÄÏë·¨Ö®ºó£¬µÃµ½ÁËÕâÒ¯Á½¸öµÄ´óÁ¦Ö§³Ö¡£

      ÐíÜé˵£º¡°ÔÛÃǺÓÎ÷Õâ±ß¶ÔÕâЩÊÂÇé¿´µÄ²»ÊǺÜÑÏ£¬ÔÛÃǰÑÀî¼ÒС¹ÃÄïµ¥¶À½Ó¹ýÀ´²»ºÃ¿´£¬ÎÒ¿´Òª²»È»¾Í°Ñ´ó¹ÃÄïС¹ÃÄï¶¼½Ó¹ýÀ´°É£¬ÀÍÀÛÀÍÀÛæÖæÖ¡£¡±

      路嬷嬷听了,说:“就像三奶奶说的,要给是养,三个也是赶,也没什么,就是不知道李家大姑娘以后要嫁到什么样的人家呀,我教着管家理事的也得有个针对性。”

      许荛说:“好像是甘州那边的一户人家,两家只是有那个意思,具体的还没有定下来呢。”

      Â·æÖæÖµãÁ˵ãÍ·£¬Ëµ£º¡°Àî¼Ò´ó¹ÃÄïÕⶼҪʮËÄËêÁ˰ɡ£¡±

      张兆慈说:“我记得跟咱们棣哥儿是一年的,不过生日小一些。”

      Â·æÖæÖ˵£º¡°À´ÁËÔÛÃÇ馸ç¶ù¾Í²»Òª×ÜÊǹýÀ´ºóÔº£¬Ê¡µÄÈÃÈ˼Ò˵ÁËÏл°²»ºÃÌý¡£¡±

      张兆慈一个劲的说:“这个是自然的,这个是自然的,到时候让棣哥儿在前院就行,反正这会暖房里面又没什么东西,您就带着三个姑娘在后院。”

      张兆慈把自己的意思跟李夫人说了之后,李夫人自然是万分高兴,接着就同意下来,李夫人可是知道路嬷嬷当年是在先太后跟前服侍的,不光是见识,最重要的是京城里面那些世家贵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大闺女先不说,小闺女以后可是要嫁到侯府去的,能够提前了解下,知道那些规矩,总归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河西这边对于男女大防也不是看的多么重要,李夫人没有往别的地方去想,李大人也是,只要是对孩子好的事情,干嘛要去想那些太复杂的事情呢?

      李悦林跟李悦溪两个小姐妹就被家里人给送到了许家,张兆慈为了两个小姑娘的到来,专门把许棣的房间给腾了出来,让小姐俩住着,许棣则是给安排到了三进院子里面,那边的正房虽然被许棣改成了暖棚,但是还有东西厢房的,西厢房做了库房,东厢房里面有炕有家具,正好让许棣在这个院子里住着。

      等到事情都安排妥当了,已经到了六月天了,饶是河西地处大西北,也是让人觉得有几分的燥热。

      张兆慈肚子已经颇具规模,天热了一走动就是一身汗,张兆慈实在是不愿意动弹,但是不活动活动对自己还有肚子里的孩子都不好,张兆慈每天一早一晚的就在院子里溜达溜达。

      许家的小院一片静好,如果不是靠近雁门关,随时都要提防北狄的侵犯,张兆慈觉得在这里养老倒是很好,虽然边关苦寒,但是这边民风淳朴,气候虽然冬天的时候很冷,但是夏天的时候也不是那么热啊,一年四季分明,天高云淡的,看着就让人心情爽朗。

      许棣现在把手头的事情都放给自己手底下的人去做,他成日在家里仔细的看书,已经是订了婚事的人了,没有个功名娶亲都觉得娶得不硬气,最晚后年,那个时候许棣已经十六岁了,要回京城去参加科考,把秀才考出来,再接着去考举人,每年成千上万的人去科考,考中的就那么点人,其实竞争压力非常大,许棣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优势,除了使劲看书学习,就是加油看书学习。

      许荛连着几天都没有回家了,北狄那边的探子传来了消息,说北狄那边最近一段时间形势不是很好,卫朗现在不光是要镇守雁门关,就连雁门关旁边的那两个关隘他也得管着,都是因为去年冬天那一场偷袭,河边卫所被北狄人趁黑屠戮,甘州总兵索性就把这一线的边防都交给了卫朗。

      这半年,河西县衙的财政收入比较上年翻了翻,手里有钱了,胆气就壮起来,那些钱留用一小部分,其余的全部被许荛用来加固城墙,囤积战略物资,李家后院那个地下粮仓,已经存的满满的了,四个城门下面都征用了几间民房,里面放着满满的都是守城用到的物资,像什么箭矢呀,滚木呀,甚至还弄了一些火油,其实就是石油,这可是许荛从很远的地方拉回来的,那个地方是个隔壁,听河西的老人说那里有的地方能淌出来一些黑乎乎的东西,许荛带着许棣去看过,竟然是原油,也不知道为什么竟然自己就冒了出来,这可是好东西呀,许荛想办法拉了很多回去,用最大号的水缸存在了城门口的房子里面,再三的交代必须要确保绝对的安全。

      许棣听许荛说了北狄那边的事情之后,默默的开始制作自己的秘密武器,就是把石灰还有磨得细细的辣椒面用油纸包起来,万一有人过来攻城,甩下几个去,应该是能够抵挡一二。

      许荛想过是不是要把张兆慈还有家里的孩子都送走了,张兆慈现在怀着身孕,万一北狄人真的打过来,许家多了很多的风险。

      张兆慈没有同意,她的意见就是,许荛在哪里他们一家子就在哪里,她作为许荛的夫人,不能在许荛守卫的城池有危险的时候就一个人带着孩子远远的躲开了,这样会动摇河西城里老百姓的信念,只有许家这面大旗一直在河西屹立不倒,河西的老百姓才更加有信心跟着许荛做好河西的守卫工作。

      既然张兆慈不愿意走,那就留下来,可是留下来也得把一些最坏的情况给考虑到。

      许棣现在依旧是雇人在挖地道,自己家院子地下已经挖的四通八达了,还在继续往附近的院落进展,城里好些人家也在做这个事情,这是许荛倡议的,真到了城坡了,还能靠着地道跟北狄人周旋一二,没看到冀中人民靠着地道战把有刚枪利炮武装起来的侵略者打的落花流水吗?

      每个人都在默默的为着将要到来或者是也有可能来不了的战争做准备。

      许家的院子里还是那副静好的样子,张兆慈已经给自己看过了,肚子里怀着的是个男孩子,应该是个挺活泼的,平日里胎动的比较厉害,特别是吃饭之前,张兆慈甚至能够在自己的肚皮上看到小脚丫的形状。

      许棣有些惊讶的看着自己娘亲的肚子一会往左边晃,一会往右边晃,晃过来晃过去的,就好像是肚子里面装了很多水一样。

      许棣问道:“娘,看起来好吓人啊,你怀我的时候也是这样吗?”

      张兆慈说:“你可不这样,你在肚子里就是个乖宝宝,我怀着你的时候还能站手术台呢,我累了你也是乖乖的可是给我省了很多事情。”

      许棣说:“那这个怎么这样呀,您看,动过来动过去的,一刻都不的闲的。”

      张兆慈说:“个别孩子的原因呀,你这个弟弟,可是个活泼的孩子,等以后你可要好好的管着才是呢。”

      许棣叹了口气,说:“怎么是个弟弟呢,要是个妹妹该多好呀,男孩子哪里有女孩子看着好呀,遇上个调皮捣蛋的,气都要气死了。”

      张兆慈说:“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你可不能这样说,男孩子就得皮实一些才好呢,来,你摸摸他,以后在他面前要说好听的话,你可不要以为他听不懂的啊,他能够听懂的。”

      许棣听了,嗤笑一声,说:“娘亲,看您说的,他现在还在您肚子里呢,怎么就能听懂了?”

      张兆慈说:“那怎么还提倡做胎教呢?你听我的就行,以后过来了,就给他讲个故事,读点诗词,再不就说说你今天做了什么,你对他说的多了,等他出生了就能认出你来。”

      Ðíé¦Ëµ£º¡°ÕâЩӦ¸ÃÊÇÎÒµùÀ´×ö°É¡£¡±

      张兆慈说:“这不是你爹事情多吗,你看他都多久没回来了,咱们体谅一下他,家里的事情能不麻烦他就不要麻烦他,来,给你这本书,你把这本书先给我读一下。”

      许棣看了看,那是自己正在看的一本论语,那本书事许荛曾经看过的,上面已经写了很多的注解了,有些是原来许荛写的,有些是许棣自己写的。

      许棣一边翻书,一边说:“这些东西我读者都拗口,怎么给您肚子里的弟弟读?娘亲,要不然咱们写一些童谣儿歌出来吧,专门做个小册子,自己编也行,想想原来那些也可以,以后的时候我要有了孩子,还能再用呢。”

      张兆慈说:“这个倒是挺好的,可是我不记得你小时候那些童谣儿歌啊。”

      许棣说:“我小时候您照看我的时候可不多啊,我记得我都是在爷爷家里过的,爷爷跟我说我两三岁就被他带着去了军营,我记得咱们家还有一张我在军营拍的照片呢。”

      张兆慈说:“我跟你爸其实挺亏欠你的,从小没有怎么管你,你自己还那么争气,一路下来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我们因为你还一直被同事朋友羡慕。”

      许棣说:“我觉得我是来找您跟我爸报恩的,要不然怎么能让你们这么顺利的就把我给养大了呢,就是不知道您肚子里这个是来报仇的还是来报恩的。”

      张兆慈轻轻的拍了拍自己的肚子,说:“不管是报什么的,都已经来到咱们家了,以后就是咱们家的宝贝。”

      夏天过去了,秋天又来了,许棣依旧是去庄子上忙着收庄稼,每年地里的辣椒能成熟两季,许棣抓紧时间把辣椒给处理好了,然后打包让卫朗大姐派来的人带走,火锅店天气一冷之后,生意就开始好起来。

      卫朗的大姐没有在火锅店里面上其他的菜色,而是又开了一家饭馆,主营用辣椒做出来的各类菜肴,那大厨还是卫府里家生的一个大厨,因为喜欢做菜,就被卫家送出去学习制作各种菜肴,后来学成了就回了卫家,一直在大厨房工作,卫家大姑奶奶需要一个会做菜的【创建和谐家园】傅去研究新菜色,就想到了这位【创建和谐家园】傅,就把人给请了过去。

      这样家生的人,忠心是没得说的,再加上手艺确实是好,研究了半年多的菜式之后,已经是厨艺大成,卫家大姐就在京城最繁华的地段开了一家叫做“辣子村”的饭馆,听说开业刚开始就客似云来,生意火爆。

      许棣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辣椒给收起来,然后把辣椒的种子处理了,或者是把干辣椒给送去,或者是做成辣椒酱,牛肉酱给运走,虽然少了辣椒的种子,辣椒的香味差了一些,但是现在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种子一旦被人得到,自己这边就是可有可无的了。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庄子上各种庄稼长得都好,张家庄的里正还跟许棣说,自打这庄子给许家买了下来,这几年老天爷真的是赏脸给大家饭吃,一直都是风调雨顺。

      ´å×ÓÀïµÚÒ»´ÎÖÖÓñÃ×£¬¸ú×ÅÐí馰ÑÓñÃ×ÊÕ»ØÀ´Ö®ºó£¬Ðí馾ͿªÊ¼½Ì×Å´ó¼ÒÔõô³ÔÓñÃס£

      磨成玉米面熬稀饭喝,跟面粉混成一起蒸两合面的馒头,早不就是用发好的玉米面贴饼子,许棣还教着摊煎饼,那煎饼可不光是玉米面,还加上了白面,豆面,地瓜面,摊出来的煎饼吃起来好吃,还顶饿,最重要的是,能省粮食,还能存放的时间长。

      庄子上地里的庄稼都收完了,又把山上暖棚里面的菜种好,暖棚里面的菜长出来之后是要送到甘州那边的酒楼饭馆里面的,每年也能从里面挣不少钱,大冬天,谁不想吃个新鲜,吃个稀罕呀。

      卫朗大姐在京郊有个几十亩地的小庄子,许棣为了火锅店里面的蔬菜,去年就派人去帮着给建了好几个暖棚,冬天就在里面种青菜,种出来的青菜给送到火锅店里面,一盘青菜的价格比起那些切成薄片的牛羊肉可贵不少,因为这个,卫朗大姐每年也是多挣不少钱,她心里感激许棣对她的帮助,听说许棣想要在京郊附近买个温泉庄子送给自己的母亲,打听着花了五千两在自己庄子附近买了一个带着一个三进的小院子,有十几亩地的一个小庄子,地契就是这次过来运辣椒的卫朗大家的奶兄给送过来的。

      把庄子上的事情都处理好了之后,许棣就赶紧回了城里,卫朗大姐的奶兄从庄子上拉着东西就直接回了京城,那地契许棣都没有来得及专门给送回去,自己可是答应母亲给她挣个温泉庄子回来的,这下好了,自己的愿望达成了,让谁心里会不高兴呢?

      第51章 旧事

      张兆慈没想到自己人还没有回到京城呢,就先有了一个心心念念许久的温泉庄子。

      许棣轻轻的摸了摸张兆慈的肚子,说:“我问过卫家大姐的奶兄,说那个庄子是原来京城一家富户的,家里的少爷不争气,惹了事,需要用钱摆平,就卖了那个庄子,正好卫家大姐打听着要买,就给买了下来。”

      张兆慈看着那张地契,说:“五千两呢,你这下人情可是欠大发了。”

      许棣不是很在乎的说:“您觉得我帮着建起来的那个暖棚庄子一年能给卫家大姐挣多少钱?最起码得一万多两银子,不光是火锅店要用,就是一些酒楼,也是要从那个庄子上采购蔬菜的,您以为现在还跟咱们那会一样啊,政府为了老百姓的菜篮子稳定菜价,现在生产力水平这样低,工业基础算是一点都没有,哪里来的那么多大棚蔬菜呀,就是我这样的冬季暖棚,也不是谁家都能够建的起来的,大冬天的,绿叶子蔬菜价格可是高得不得了。”

      张兆慈叹了口气,说:“这原生态其实对人的身体最健康了,就是太不方便了,也不知道以后会发展成个什么样子。”

      许棣说:“在发展也不会发展成二十一世纪,妈,咱们是不是派人去看看庄子,然后该修整的修整,该拾掇的拾掇,现在已经是咱们家的了,就该按着咱们的想法来才对呢。”

      张兆慈叹了口气,说:“我也想呀,现在不是手头的人手不够吗?你自己看看,派谁去合适?”

      许棣叹了口气,说:“我觉得派谁都不合适,也不知道我三舅什么时候过来呀,我可是听说我大舅已经派一些旧仆回了京城,准备要修缮张家的老宅子了呢,要不然咱们就把这事摆脱给我大舅他们?”

      张兆慈说:“总是去麻烦你姥娘家那边的人你也好意思的啊。”

      许棣振振有词的说:“那可是我亲姥娘,亲舅舅,我不麻烦他们我去麻烦谁?侯府里面的那些人吗?那些人知道咱们有庄子了还不知道要酸成什么样呢。”

      张兆慈说:“要不这样吧,你先给老夫人写封信,就说咱们在这边人手不够用的,问问她老人家当年的那些的陪嫁的老人们现在都在做什么,我记得以前的时候听老夫人唠叨过,说她陪嫁的庄子上已经安置了不少人了,再安置的话就有些安置不开,你就去问问,如果有那岁数大了,不好安置的,就给咱们送过来,咱们以后帮着给养老,你觉得怎么样?”

      许棣摸了摸下巴,说:“这倒是个主意,现在是世子老婆当家主事,不光是老夫人的那些人她要排挤,侯夫人的人她也是要排挤的,咱们求到老夫人的跟前去,说不定老夫人还挺感激咱们能帮着她照顾那些旧仆呢。”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08:5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