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全家除了我都是穿越的》-第23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明氏遥遥地看着距离花院有些距离的那一盘粉墙黛瓦,叹了口气,说:“是个好姑娘,只可惜没有摊上明事理的父母,好在嫁到外家,日后的日子也不是埵难过。”

      那婆子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心里叹了口气,面上却是没有显出来,瑾姑娘虽然是嫁到了外家,可这门亲事是她的母亲傅氏强争来的,为了这件事情,就连老夫人也跟着操了不少的心,瑾姑娘再好,云家再是家财万贯,只可惜是个商户人家,那些仕宦人家不是有这样那样的原因,怎么会让家中有出息的孩子娶这样人家的姑娘呢?

      明氏自然是知道各种的缘由的,正是因为明白,所以才很迫切的希望自己的夫君能够在京城有所建树,能把自家的身份提升起来,这样家里的孩子的嫁娶也就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

      明氏心里揣着心思,来到两个女儿的院门口,还没进院呢,就听到院子里一个清脆的嗓音骄矜的喊着:“你们几个,别以为我没看到啊,不就是见着我姐姐性子好,想着欺负到我姐姐的头上来吗?我告诉你们,只要有我在,你们做梦!”

      明氏摇了摇头,对身旁的婆子说:“这个孽障,这又是在呈的什么威风呀。”

      婆子笑着说:“咱们二姑娘可不是那爱逞威风的人,定时那些小蹄子不老实了。”

      看到明氏进了门,一个小身影对着明氏就冲了过来,明氏赶紧扶着,说:“薇儿,你这是在做什么?”

      被明氏喊做薇儿的是她的二女儿,今年已经七岁了,是个圆脸可爱的小姑娘,听到自己的母亲问,皱了皱鼻子,说:“母亲,她们几个趁着我姐姐睡下了,在这边嚼舌根呢,我都听见了,说什么我姐姐这次落了水,被人救了,就得嫁给人家,还说救了我姐姐的人不是个好的,是街面上的小混混。”

      明氏听了,气的脸都白了,高声喝道:“这是谁给你们的胆?救了你们家姑娘的是郑夫人家的女侍卫,谁跟你说说的是街面上的小混混?青桔呢?青桔你出来。”

      云薇儿拉着明氏的衣袖,说:“青桔姐姐去外面帮姐姐买东西去了,姐姐说要给那位救了她的姐姐绣一个荷包,青桔去买丝线了。”

      明氏对身后的婆子说:“你去,把这几个嚼舌根子的交给云大娘,让云大娘好好的教一教她们规距,要学好了,还能在这府里谋个位置,要学不好了,直接撵出去。”

      几个小丫鬟哭的满脸都是泪,想要继续跪在地上求饶,却被明氏身边的婆子招呼几个粗使的婆子直接就拽着胳膊给提留出去,明氏站在院子里,想到女儿已经十三岁了,正是要说亲的时候,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既然府里这些丫鬟们这样说,就是因为外面已经有人这样传言了,日后可要让女儿如何去寻一户好人家呀。

      明氏悲从中来,眼眶一下子就红了,云薇儿看到母亲的脸色,赶紧劝道:“母亲,你快别这样了,姐姐这几日心情正不好呢,您再这样,让姐姐如何自处?”

      明氏赶紧拿帕子拭了拭眼角的泪,点了点头,说:“薇儿说的很对,母亲现在可不能自己乱了阵脚。”

      这会家里,大房夫妻两个被押到京城去了,自己的夫君前些日子连夜上京之后,中间只是传了几封书信回来,人自然是没有回来的,明氏想要找个商量的人都找不到,云老太太那边,只是让明氏不要太紧张了,放宽了心,待到京城的事情成了,家里孩子到婚配还要操心吗?

      可是明氏是云蔷儿的母亲,说也说了,劝也劝了,可云蔷儿最近只是待在房中,吃的越来越少。

      房中云蔷儿听到动静已经站在门口了,看到明氏,红着眼睛说:“都是女儿无用,给家里惹来这样的麻烦,让母亲操心受累。”

      明氏一直心疼家里的大女儿,因为云蔷儿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打小她就懂事,不仅仅是帮着母亲照顾弟弟妹妹,还会帮着母亲料理家务,只是性子有些软。

      云薇儿已经七岁,是个有些早熟的孩子,看母亲的样子,拉着姐姐的手,说:“姐姐,你既然知道母亲心里难过,还要操心受累,你就要好好的才是,你看看才几天呀,你院子里的那些丫鬟们,成日里跟大街上的婆子似的,这是要做什么?别说你名节还在呢,这要真的名节有些受损,怎么,你还得要被这些人给逼死吗?”

      云蔷儿连连摇头,明氏看小女儿泼辣的样子,心里倒是有几分的欣慰,女孩子,总是一位的贤良恭顺也不是什么好事。

      明氏点了点头,温和的说:“蔷姐儿,你妹妹说的很对,你正该如此才是呢,咱们又不是那什么官宦之家,对这些名节什么的不在意,你没做错什么事情,为何要在意别人说什么?”

      云蔷儿眼里含着泪,摇了摇头,说:“母亲,总是我带累家里人被人非议,女儿想来心里难过。”

      明氏叹了口气,说:“蔷姐儿啊,你且先把这些东西放一放,我这次过来,是有事情找你还有薇儿的,这往后呀,家里会有很多事情,母亲忙不过来,你们祖母说,让你还有微姐儿过来帮着母亲做事情。”

      云蔷儿没有问,只是看着明氏,云薇儿倒是很感兴趣,七八岁的小姑娘家,正是想要做些事情让家里人肯定自己的时候,追着问道:“母亲,母亲,你快快说,到底是什么事情呀?”

      明氏拉着两个姑娘,坐在房中的桌边,说:“方才,府丞家的夫人还有主簿家的夫人一起过来,拿着一份写好的计划书,让你们祖母看,这份计划书是郑夫人所写,母亲也看了,那计划书上面写的都是一些水患来之前要做的预防,水患发生的自救以及水患过去之后有哪些要注意的事情。”

      听到这里,不仅是云薇儿,就连云蔷儿都很认真的盯着明氏看,这淼州,没几年都要有一次洪灾,前两年那一次很严重,这府中积下来的水好几日没有排出去,就连府中提前备好的粮食,都没有多少好的,云蔷儿在那些日子也是跟着家里的大人吃了些苦头,加之身边人经常说,她很清楚,淼河现在已经比两侧的平地还要高了,如果有水灾,河岸决堤,良田淹没,已经快要成熟的庄稼算是完了。

      云蔷儿想到那个把自己从水里捞出来的身影,惊讶的说:“母亲,您说的可是那日救了我的那位侍卫姐姐家的夫人?”

      明氏点了点头,说:“对,正是这位夫人。”

      云蔷儿想到那个看着年纪不大,却是落落大方的女子,有些神往的说:“这位夫人真的是天人之姿呀,没想到竟然还有如此见地。我听冯家的禾儿妹妹说起过,说这位郑夫人是最是和善不过的人呢。”

      想到这两个孩子日后难免要跟许栀还有平氏见面,说:“这位夫人出身京城侯府,是侯府的姑娘,我还听说,她自由随着家中父母,在大西北待了好些年,见识自然是不凡,最重要的是,你们父亲暗地里打听过,这位夫人呀,可是京城那家最有名的点心铺子的幕后大东家。”

      云家不是一般人家,京城许栀那点心铺子的蛋糕,云家自然是想法子买了来送到家里让家里的老人孩子品尝过。

      想到那蛋糕的滋味,云薇儿不由得咽了口唾沫,说:“母亲,这位郑夫人真的如此厉害吗?”

      明氏点了点头,语重心长的说:“母亲跟你们姐妹说这些话,是想着这日后呀,你们要帮着母亲做事情,总是要跟这位夫人接触,你们对她先有个了解,免得会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冒犯了人家。”

      两个姑娘点了点头,明氏对云蔷儿说:“蔷儿,母亲把你这些伺候的先带走了,你也大了,母亲给你物色几个适合陪在你身边的,你一定要好好的记住,你是这些伺候你的奴才的主子,她们的荣宠都是你给的,你可以不跟她们一般见识,但是她们却是必须要把你放在第一位的。”

      云蔷儿低低的应了一声是,明氏看她也不是很在意的样子,心里叹了气,又教导了几句,就回了自己的院子。

      云薇儿跟云蔷儿是在一个院子住着的,一个住在前院,一个住在后院。

      云薇儿回了后院,云蔷儿自己堂在房间里,静静的想着自己的心事,她现在还没有从那日园子里的那一场闹剧里面走出来,一闭上眼,眼前就是一片黑压压的水,喘不上气,睁开眼睛眼前也是一阵一阵的发黑。

      云蔷儿知道家中近日遇到了难处,想着自己已经给家里惹来了麻烦事,就不要再拿着这些事情让本就焦头烂额的祖母还有母亲去操心了,但是却又提不起兴趣,做什么都觉得意兴阑珊。

      青桔回来的时候,就看到自己的姑娘靠着床头坐着,眼里一片茫然,心里不由得几分的抽痛,看了看四周,没看到有旁人,有些奇怪的问道:“姑娘,咱们屋里伺候的呢?这个点了,马上要吃午饭了,都去哪了?”

      云蔷儿说:“方才母亲过来了,她们背后说闲话,被妹妹拿住了,母亲就将她们都带下去了。”

      青桔把手里的小包袱放下,挨着床沿坐下,说:“好姑娘,您不能再继续这样了,事情都过去了,姑娘您又没有做错什么事情,何苦要因为别人的闲言碎语伤心难过呢?”

      云蔷儿摇了摇头,当日青桔被人借故支走,当时自己的姑娘如何落水,她真没看到,不过救姑娘的那位姑娘青桔倒是看到过,只可惜就看了那一眼,日后就没有再见过了。

      青桔把手里的包袱送到云蔷儿的跟前,说:“姑娘,你吩咐我买的东西我都买回来了,你看先要做什么呢?”

      云蔷儿想了想,说:“我想绣个荷包,再编一个剑穗子,也不知道那位姐姐是不是嫌弃我粗笨,做出来的东西不精致。”

      青桔笑着说:“哎哟,姑娘,您的手艺可是请了余杭的针线姑姑来教的呢,您的手艺要不精致,那别人的针线叫什么?”

      云蔷儿笑了笑,开了包袱之后,把青桔买回来的丝线都拿出来,一样一样在床上摆好了,按着自己准备好的那块准备做荷包的绸缎,选出几样艳色的丝线,拿着剪子就开始做荷包,分线。

      ÄDZßÐíèÙ×ø×ÅÂí³µ£¬Ë³×ųö³ÇµÄÄÇÌõ·£¬Ò»Â·ÍùíµºÓµÌ°Ó¶øÈ¥¡£

      到了才发现,堤坝上已经放了好些沙袋,那些袋子都是用粗棉布缝制的,里面装满了砂土,就准备哪里决堤了,把沙袋搬过去填到决口处。

      第414章 准备

      ¿´µ½ÐíèÙ£¬Ö£²®Ô´¸Ï½ô´ÓµÌ°ÓÉÏÏÂÀ´¡£

      许栀把几页纸拿出来,说:“我跟冯家嫂子今日里去了云家,找了云老太太,云老太太说她们云家帮着出钱出人做这些事情。”

      郑伯源看着纸上写的东西,越看越是严肃,点了点头,说:“舅爷说这几日会再有降雨,这大堤十有【创建和谐家园】有决堤的可能,需要做的事情我心里有数,待会我去拜会一下楚大人,有些事情还是得楚大人出头才是,要不然就凭着你们就给妇人,有些时候压不住那些人的场子,没得耽搁了时间。”

      许栀点了点头,看郑伯源又黑又瘦的脸,有些埋怨的小声嘟囔着说:“哥哥当初怎么就帮你选了这么一个地方呢,原想着来好好的养伤的,这下倒好,比你往日里累的多了。”

      郑伯源看许栀难得孩子气的样子,拉着许栀的手,笑着说:“我又不是能闲得下来的人,有些事情做总比闲着的好,我身体好得很,你不要担心,你在家里,照顾好自己才是。”

      吴慕岳已经在堤坝上转了一圈,郑伯源赶紧上前,吴慕岳指着一个地方,说:“河水暴涨,需要泄洪,最好是从那个地方掘一个口子。”

      郑伯源顺着吴慕岳的手看过去,隐隐的看到一片庄子,许栀仔细的看过之后,说:“那边是云家的荷花园,我去过,很大一片荷花池。”

      吴慕岳点了点头,说:“此地较周围地势稍低,旧时应有一条古河道从此经过,我想淼河当年应该从此处往南而走,只是不知何时改道如今这条河道,到了紧急时刻,可以将这条旧河道利用起来。”

      郑伯源认真记下,许栀却是心里在想,云家可不是仅仅只是云老夫人一人,听说云家好几房呢,这荷花园听说不仅仅是在淼州当地闻名,就是京中也有好些人知道,甚至好些文人雅士专门远道而来,就是为了在此地泛舟,诗词唱和。

      云家因着这个,每年到了六月底荷花开的最盛的时候,遍邀天下名士聚此,为地就是能够扬名天下,可以说,淼州城外的荷花园,就是淼州云家的一张名片。

      如果真要掘了河堤,淹了荷花园,云老太太会不会答应,云家上下那么多人会不会同意?

      时间紧急,许栀顾不上等着郑伯源一道回城,跟他知会之后,赶紧回城准备采买事宜。

      沙袋,竹竿,石料,都是防汛需要用到的材料,许栀把手头的人手梳理了一遍之后,感觉自己可用之人实在是太少,只得将采买的事宜交给了云家二房大夫人明氏。

      明氏接了许栀的指派,带着两个姑娘就出了门,云家有几个铺子,专门做这些生意的,去了自家的铺子之后,一边跟掌柜的谈,一边让两个姑娘当面听着,把事情谈妥当了之后,晚饭时间都过了,这才浑身疲惫的回了家。

      明氏顾不上梳洗,直接去了云老太太的房中。

      ÐíèÙ¸øÃ÷ÊÏдÁËÒ»ÕÅÖ½Ìõ£¬ÉÏÃæºÜÊÇÒþ»ÞµÄÌáµ½ÁËÔÆ¼ÒºÉ»¨Ô°µÄλÖã¬ÑÔµÀ´Ë´¦Êǵ±ÄêíµºÓµÄ¾ÉºÓµÀ£¬ÈçÈôíµºÓÕÇË®£¬´Ë´¦ÊǼ«Ò×À£°ÓÖ®ËùÔÚ¡£

      明氏把许栀的纸条给云老太太看过之后,满怀忐忑的站着,就看到自己的婆婆,一脸的严肃,眼睛不知道盯着哪里看,右手虚握,放在身旁的桌子上,食指却是轻轻的一点一点,指甲敲击在桌面上发出轻轻的咄咄之声,声音虽轻,听在明氏的耳朵里,却像是响鼓重锤敲出来的动静一般,让她的心跟着一下一下的狠狠的跳着,跳的太厉害了,让明氏有些喘不上气。

      上一次见到婆婆这样的表情,还是多年之前公公骤然辞世,周围的亲戚虎狼环伺,盯着云家偌大的产业,婆婆穿着孝服,静静的坐在灵堂隔壁的花厅之中,就是这样的表情,这样的动作,良久,带着大伯还有自家的男人,出面跟亲戚对峙,最终保全了云家的产业。

      明氏一直都知道,家里的事情,明面上是自己的男人出面,可真到了大事情,做决定的都是家里的老太太,这些年,老太太有了春秋,一直深居浅出,明氏却是知道,真到了云家出了大事,还是得老太太出面才成,哪怕是自己的夫君已经历练了几十年,是很多人认为的云家的掌舵人。

      云老太太沉思良久,那食指敲在桌面上,明氏的注意力慢慢的被那小小的敲击声吸引,直觉得一颗心越提越高,猛地,那敲击声戛然而止,明氏觉得背上湿漉漉的,暗暗的使劲喘了一口气,让心跳慢慢的缓下来,这才轻轻的把那口气舒了出来。

      云老太太抬起头,对明氏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自是知晓,荷花园就是当年淼河的旧河道,这淼河,上游宽阔,过了淼州之后,河道两边山势有些陡峭,河道狭窄,如果水势大了,淼州附近的河道决堤是早晚之事。”

      明氏静静的听着,云老太太叹了口气,说:“若真能保下良田,救助乡邻,一个荷花园算得了什么?老二家的,既然有了这个想法,真到了那个时候,这些东西该舍弃了就舍弃了吧,咱们云家,经营这么些年,已经积攒了无数的钱财,有些时候,舍弃一些才能得到更多。”

      明氏点了点头,知道婆婆的意思,后面该如何去做心里已经有了底。

      许栀给陈兆慈写了信,派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她已经把淼州城里的药店转遍了,很多急需的药材这边很是紧缺。

      按着写在单子上的一样一样做下来,那边白英拿着一件油布做的雨衣过来,对许栀说:“姑娘,看,这是奴婢按着当年大爷做的雨衣做的,上次大爷从蓬莱给咱们送过来的东西里面有一车这样的油布,奴婢想着做成雨衣穿着方便。”

      许栀看着用黑色的油布做成的雨衣,简单的款式,还有一个兜帽,雨来了遮上兜帽确实是很方便。

      那边石榴已经很是好奇的穿在身上,点了点头,对白英说:“白英姐姐,这个雨衣穿起来比蓑衣可是舒服多了,这件送给我好不好?”

      白英笑着说:“自然是好的,给石榴姑娘穿就是那边还做着几件呢,待会做好了,给姑爷送去,让他们穿正好。”

      许栀问白英道:“咱们手里的油布如果做成这样的雨衣,能够做多少件?”

      白英估摸了一下,说:“估计能做百十来件吧。”

      许栀点了点头,说:“你去找几个针线活好的,把雨衣都做起来,这个我有急用。”

      白英答应着,刚走到院子门口呢,就看到那边平氏急匆匆的过来,白英扶了她一把,平氏笑着说:“哎哟,谢谢白英姑娘,要没有你这一把,我说不得还得摔在这里呢。”

      许栀赶紧过来接着,说:“我的好嫂子,你这样匆匆忙忙的可是出了什么事情呀?”

      平氏拉着许栀的手,进到屋里小声的说:“就方才,我看到楚大人的家眷,坐着马车被楚大人送走了。”

      许栀惊讶的看着平氏,平氏点了点头,说:“会不会她们出门访友去了?”

      平氏摇了摇头,说:“访友用得着带着几车的行李吗?每年的这个时候,楚大人都会将家中的女眷并细软送走的,只是以前做的比较私密,加之楚夫人平时并不怎么出来应酬,知道的人不多就是。”

      许栀有些惊奇的问道:“那今年为何如此明目张胆呢不惧于人前了呢?”

      平氏不是很了解的摇了摇头,说:“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原来我还觉得楚夫人不善交际,现在我明白了,人家这是不愿意跟我们交际,等到危难的时候一走了之,左右认识的人又不多。”

      平氏心里其实是有些难过的,她家男人在堤坝上舍了命的干,她为了男人,好好的在后面守着家,可是楚大人跟楚夫人呢?特别是楚大人,他是这个地方的父母官,事到临头,想的却是如何给自家留一条生路。

      许栀看平氏难过,拉着她的手柔声劝道:“好嫂子,你这是做什么?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选择,咱们不能左右别人的想法,更不能决定别人的选择,咱们做好自己的就是,好了好了,别难过了,你过来,我给你看一样好东西呀。”

      平氏听了,意兴阑珊的说:“我也是,跟这些人生什么气,本来我还挺难过的,这回一想,我要考虑一家子的吃喝拉撒,还要照顾俩闺女长大,哪里有这闲心呀,闲的我呀。”

      石榴已经穿着那件雨衣过来了,平氏一见果然马上忘了方才的愤懑难过,用手摸了摸,惊讶的说:“哎哟,这是用油布做的吗?竟然还有这样大的油布呢,好妹妹,这个做成蓑衣的样子,穿在身上又轻便又防雨,难为你能想到这些呢。”

      许栀看平氏心情好了,拉着她坐下来,说:“哪里是我想到的呀,当年我哥哥他们琢磨出来的,只是这个油布难得,前些日子我哥哥不是个我送了几车东西吗?有一车这样的油布,也不知道人家是怎样做成那样大的一匹的,白英姐姐就给做成了这样的雨衣,待会嫂子走的时候带着几件。”

      平氏连连摆手,说:“这么贵重的东西,我可不能要。”

      许栀拉着平氏的手,说:“都是些物件,嫂子拿几件回去,下雨了穿着还方便呢,待会我让她们给咱们禾儿苗儿穗儿做几件稍微小一些的,嫂子,说句不好听的,谁知道下雨之后,咱们这城里是个什么样子呢,这会子,咱们该准备的就得准备起来才是呢。”

      平氏点了点头,说:“我在这边待了好些年了,好妹妹,粮食得买,买来了,最好是能放到高处,还有那干柴,一定要多备下一些才是,前些年,我刚来没什么经验,家里的柴火不够了,守着那米面也是愁的不行,好在有人好心个送了些来,我这才能够做熟了饭食,要不然,孩子跟着还得挨饿呢。”

      许栀点了点头,说:“这个正是应该备下才是,我这就派人你去采买。”

      天气还晴朗,城外每日里有人打了柴火挑着到城里贩卖,许栀把厨房采买的活计交给了一个婆子,每日里白英帮着记账,每日晚间,白英都会过来个许栀报一下今日里城里米面粮油柴火菜蔬的价格,这是许栀多年样成的要给习惯,在河西帮着管家的时候就已经这样做了,许栀一直认为,作为一个当家人,最起码的价格是一定要心里清楚的,这样才能不会被下面的人蒙蔽,也会给手底下干活的人时时敲响警钟,不让她们有懈怠,一个成功的主人,不仅仅是御下严格,其实最重要的是不给手下的人犯错误的机会。

      厨房有个杂物间,二十来个平方的面积,许栀让管事的去街上找了木匠来,给房子做了一个能够放东西的顶棚,顺着梯子,家里的粮食米面放到上面。

      许栀不仅自己这样做,还让平氏跟自己一样做,家里的管事索性带着木匠去了冯家,两家的厨房杂物间都是一样的格局,木匠做起来也是顺手,一下午就把两家的顶棚给做好了。

      家里不仅是要存储好吃用的东西,就是那些装好的沙袋也备下不少,就放在正门到二门之间的位置,许栀细细的检查过,如果城里进了水,用这些沙袋堵一下,说不得那水就不能进到院子里。

      这淼州城,有条河从城北一直到城南,而且这条河一些小小的直流经过一些人家的后院,要不然城里也不会有上次云家姑娘落水的那样的园子,许栀其实挺担心的,那河在城墙根处用一个挺大的铁栅栏拦着,为的是防止有人从这边偷偷的进出城池,可是如果到时候这铁栅栏之上有很多的杂物,依着那城墙的硬度,能不能抵挡得住洪水的洪荒之力呢?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4 07: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