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全家除了我都是穿越的》-第21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责任跟信任,有些时候是经不起考验的,可是陈兆慈跟许荛却没有很刻意的就让这两样品德贯穿到自己的生命当中,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全然的信任,有些时候,就是因为这个男人对这个女人承担起了应有的责任。

      许栀觉得,父母这么多年把自己的日子过成了很多人羡慕的样子,自然是因为他们用心的去经营他们的婚姻,他们的生活,正是因为他们用心的去经营了,才会把平淡的生活过的温馨幸福。

      第376章 梧州

      过了两日,沈明婉送了信来之后,许栀带着人,带着几个大包裹,就去了沈明婉的庄子上。

      看到许栀那些大包裹,沈明婉笑着说:“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这是要搬家呢。”

      许栀倒是大大方方的说:“可不是要搬家吗,我这次陪着明婉姐姐去,打算置办一个小院子,这样我们俩日后在梧州也能有个落脚的地方。”

      想到两个人的不容易,沈明婉心疼的说:“你一路追着郑伯源,真是让人心疼,阿九,以后一定要好好的过日子,把日子过好了才能对得起你这份坚持啊。”

      许栀笑得很熟舒朗,说:“那是自然,明婉姐姐放心就是,我可是我爹娘还有大哥带着长大的,别的没学会了,这怎么样让自己把日子过的舒心了我打小就看的,当年我们跟着爹爹从京城去河西,一路上风餐露宿的,那时候的河西都不如一个小镇子看起来气派呢,我爹一点一点的把河西建设成今日这般模样,我爹常跟我们说,不管遇到什么为难的事情,一定不能退缩,要迎难而上,千万不能轻易的放弃,迎难而上还有成功的可能,如果就这么放弃了,就再也没有成功的希望了。”

      沈明婉想到那个儒雅的和善的中年人,有些羡慕的说:“许大人这样的父母官,确实是百姓之福。”

      许栀点了点头,说:“那是自然啊,我跟你讲,跟着我爹,真的能够学到很多东西,只是我现在手头的事情太多了,如果有时间了,哪怕是每日里跟我爹爹闲话几句,都能让我有收获。”

      沈明婉想到自己跟许栀最近的事情,小声的问道:“阿九,你说,圣上是什么意思?我看着圣上怎么像是要把咱们两个人从这件事情里面剔出来啊?”

      许栀明白沈明婉的意思,最近陈十方有一些比较大的动作,而且这些动作都还未曾经过许栀跟沈明婉,陈十方是梁承帝派过来的人,代表的就是梁承帝的意思。

      许栀看到沈明婉的样子,笑着小声的宽慰道:“你不要担心,不管事情如何,咱们尽心尽力的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了,明婉姐姐,本来咱们就不是为了名利才做这些事情的,对不对?有些东西,既然别人想要拿走,给他就是,世间值得人下功夫去做的事情那么多,咱们做好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是了。”

      沈明婉听了许栀的话,笑着说:“倒是我钻了牛角尖了,今日听了妹妹的话,姐姐茅塞顿开。”

      许栀笑着说:“明婉姐姐可不是钻了牛角尖,只是担心妹妹被人欺负了去而已,明婉姐姐,圣上是一位极其开明的君主,咱们做的事情他看在眼里,我原来也有跟你一样的想法,我爹爹却跟我说,人的胸襟眼界是不一样的,咱们两个看到的是眼前的利益,而圣上呢,有可能已经开始盘算五年后甚至是十年之后的利益,咱们两个原来的一些想法,眼前看着可行,但是如果放到几年之后呢?是不是依旧能够行得通?是不是依旧是能够产生跟现在一样的价值?”

      沈明婉点了点头,许栀想了想,说:“我大哥当时还跟我说了一个名词,叫什么可持续性发展,我觉得非常的有道理。”

      沈明婉听着许栀说起自己的家里人,看到许栀脸上的笑容,心里酸酸的,当初许栀跟沈明婉其实面临的是一样的境遇,但是两家人却是截然不同的选择,沈明婉心里很清楚,冯家其实想让当时的冯婉儿去给三皇子做妾,饶是冯相跟冯老夫人反对,但是冯家的大爷却是赞成的,如果不是冯仲义跟沈氏当机立断,让冯婉儿假死脱身,估计最后冯婉儿也是被抬进三皇子府的下场。

      而许家呢?永宁侯逼着平西侯认下那个子虚乌有的婚约,让许栀在甘州出嫁,最重要的是,家中的小辈都去送嫁,虽然婚礼在很多人看来是有些寒碜,却是用这样一种方式向一些人表明,永宁侯府不是怕事的人,你就是再闹出一些事情,总会给你水来土掩兵来将挡。

      ÐíèÙÔÚׯ×ÓÉÏ´ýÁËÒ»ÍíÉÏ£¬µÚ¶þÈÕÒ»ÐÐÈ˳ö·¢È¥ÎàÖÝ¡£

      梧州也是个跟他国接壤的州府,一路行来,景色越走越荒凉,一直到了梧州府中,眼见的绿色少了很多,许栀觉得,这边的景象,比起甘州跟辽东,差了很多。

      冯仲义跟沈氏就住在府衙的后衙,早早的派人在城外的十里亭等着,看到沈明婉一行人过来,有人迎着,有人则是快马去城中报信,待到到了城门口,沈氏已经坐着马车在等着了。

      看到沈氏站在城门口,沈明婉跟许栀赶紧上前拜见,沈氏眼里含着泪,说:“来了就好,来了就好,赶紧回家,家里已经做好了饭菜等着你们了”

      沈明婉眼圈红红的,扶着沈氏的手一个劲的点头,一行人很快的就上车去了后衙。

      梧州的后衙跟甘州还有辽东那边的都差不多,都是五进的宅子,前院后院之间有个垂花门,前院一般是冯大人待客还有招待外客的地方,后院则是家中女眷住的地方。

      沈明婉的房间在冯大人沈氏住的院子的东厢房,而许栀则被安排到了后院一个很精致的小院子里面,沈氏住的院子还连着一个院子,听说是家中两个姨娘住的地方,不过许栀到了之后没有见到这两个姨娘,想来沈氏一般不让这两个姨娘到跟前伺候的。

      中午饭在沈氏院子的偏厅用的,冯大人亲自作陪,许栀吃饭的时候就表明自己要在这梧州城中置办宅子的想法,冯大人听了,建议道:“咱们这一条胡同里面,倒是有两处院子要出售,都是原来在这边任职的一些官员升迁走了之后要出手的,在这边住的好处,贤侄女自然是知晓的,你要愿意,用过饭之后我安排人陪你去看看去。”

      这样自然是好的,许栀自己知道,自己一个女孩子,孤身一人在外,就算是身边跟着几个让人放心的侍卫,这么在外面住着,总是不踏实的,如果离着府衙近一些,日常有巡逻的差役,安全上还能有保障呢。

      ÐíèÙл¹ý·ëÖÙÒ壬Îç·¹Ö®ºó£¬ÉòÊϸúÉòÃ÷ÍñҪ˵ЩĸŮ֮¼äµÄÇÄÇÄ»°£¬ÐíèÙÔò¸ú×Å·ëÖÙÒåµÄÒ»¸ö³¤ËæÈ¥ÁËÍâÃæµÄºúͬÀïÃæ¡£

      梧州府衙坐北朝南,后衙跟府衙有一道小门连接,平日里这边有一个守门的婆子,而后衙在后面的胡同还开了一道大门,这道大门就是大家日常出入的地方。

      作为后衙所在的胡同,是个闹中取静的地方,这一条胡同有两辆马车并排那么宽,两边是一些高门大户,许栀沿着胡同走了几步,看到有些宅子里面种的柿子树的枝桠从墙头探了出来,累累的青色果实挂满了枝头,想来再过些日子,就该是挂满了灯笼似的柿子了。

      想到那样的景象,许栀的心里一下子充满了向往,日子过起来是很平淡的,但是却能够用自己的双手,把日子过成自己希望的那样子,许栀就是这样的人,不管到了什么地方,总能够从一些小小的细节里面,发现生活的美好,然后让这些美好,给生活增添一些美丽的色彩。

      长随平日里随着冯仲义在外面行走,仔很多人来看,长随就是冯仲义的脸面,能够得了冯仲义的长随陪着一起看宅子,当那户人家留下来的管家看到长随的时候,态度很是恭敬。

      这是一个三进的宅子,前任是一个江南过来的官员,带着家眷赴任,一家人在这边住了七八年的光景,因为怀念家乡,宅子里面处处都显露出一些江南的景致。

      院子是一座很典型的北方院落,挨着大门的是一排倒座,进门之后就是影壁,转过影壁,是一个小小的三间房的前院,前院的左边有一个月亮门,从这道月亮门进去之后,就是后院,后院很小,都是三间房的院子,后面两个院子的旁边,竟然还弄了一个小小的花园,花园里面有个小巧的池塘,难得的是,这个池塘不是死水,是原本城中就有的一条河流,听说这河里面的水还是从界河里面流过来的,不过因为距离实在是太远,也没有人去求证一下,只知道从护城河过来的,从南到北的穿过整个梧州,最后在城南边汇入一条河流,继续奔向远方。

      这个小花园是许栀看中这个院子的地方,院子里面的房屋因为已经建的时间久远了,有些破败,住进来之前需要好好的修整理一番,许栀没有在意,索性这次要在梧州开分店,后面要选址,招人手,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修整房屋倒也不是很着急的事情。

      许栀当即就跟那老管家定下来,因为有冯仲义作保,原本是要卖八百两的院子,人家只要了七百五十两,就是这样,许栀都还记得自己赚了,院子里的几块太湖石,可是人家千里迢迢的从江南拉过来的,你要去买,那得需要多少钱?

      老管家当即就跟许栀交割清楚了钥匙,又陪着去府衙做好了登记,待到许栀回到府衙后衙的时候,怀里已经揣着热腾腾的刚出炉的房契了。

      沈明婉惊讶的说:“你动作实在是快,出门一趟就把房子给买下来了呀?”

      许栀笑着说:“那是自然,合适了就赶紧买下来啊,难得遇到合心意的,要在犹豫不决,说不定就被人买了去,到时候后会难过的不还是自己吗?”

      沈明婉听了,琢磨了一下,点了点头,说:“还真是这个道理。”

      许栀想到曾经听许柏说过的一句话,笑着说:“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

      沈明婉看许栀的样子,就知道这又不知道是许家谁的名言了,叹了口气,说:“你们家的人呀,着实是有才,简单的话让你们说的,听着就感觉里面奥义无限,发人深省。”

      两个人往日里这样笑闹惯了的,沈氏坐在一看看着,自己的女儿比起原来活泼了很多,觉得都是因为跟许家这个姑娘呆在一起的缘故,还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芷兰者香呢。

      房子买下来,冯仲义的长随找了一个可靠的匠人,带着一帮子人开始按着许栀的想法给修整院子,许栀跟沈明婉,则是满城里转悠着找合适的房子。

      梧州虽然看着贫瘠,但是这边却是跟大燕接壤最多,距离大燕首都最近的地方,所以,很多两国的商人都会把梧州作为一个集散地,不仅是城里面有很多带着异域色彩的店铺,就是城外,还专门有供着两国商人还有两国百姓交易的集市,听说这个集市半个月开放一次,开放之前是需要申请才能够带着货物进入的。

      大燕虽然位置不是很好,但是那边除了有人放牧之外,还是去往东亚各国的必经之地,这些年,大燕的皇帝大力的发展农耕种植,土地虽然贫瘠,但是却因为靠着一条界河,硬是在界河附近几百里的地方,建成了一个很大的种植基地。

      这些都是许栀到了之后,听人说起的,许栀听到大燕皇帝的作为,不由得对这位素未谋面的皇帝有些佩服,偷偷的对沈明婉说,这大燕的皇帝,做的这些政策,听起来都是利国利民的,看来应该是个很开明的皇帝。

      沈明婉却有些复杂的对许栀说:“阿九啊,虽然对老百姓好,但是大燕的皇帝觊觎咱们大梁的千里沃野,也是实实在在的威胁呀,我父亲还有你夫君,为何要在这梧州驻守?为地不就是防着这大燕的皇帝来侵犯咱们的国土吗?”

      许栀想到郑伯源还在边境守边,叹了口气,说:“我知道啊,我只是就事论事而已,明婉姐姐,我倒是希望不管是什么地方,都不要发生战争,我曾经听我爹爹说起过,战争,究其根源,其实就是因为我有他没有,他想有,我又不能给,就只能通过发动战争,来抢,来夺,最后,受到伤害的还是那些无辜的百姓,因为那些百姓说不定不想要那些东西呢?”

      沈明婉曾经跟着冯仲义跟沈氏在梧州待了好些年,大大小小的战争也是经历过好几次,梧州虽然距离边境还有些距离,但是每到有战争的时候,作为梧州军政的最高掌管,冯仲义是需要守在最前线的。

      许栀的话让沈明婉对战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想到每次战争来袭,沈氏寝食难安的样子,心里很是难过,男子们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奋勇在前,但是家中的女子呢?除了担心,就是担心,每到那个时候,沈明婉就想要做些什么,也能够出一份自己的力量,也能够为那些不顾性命拼杀在前的将士们做出贡献。

      第377章 惊闻

      许栀每天都忙的脚打后脑勺,因为冯仲义在梧州经营十多年,地方很快就找好了,跟房东谈的也很愉快,店面定下来之后,就是准备装修,招聘人手,培训员工的事宜。

      这些事情有专门的人负责,许栀总算是放了心,去自己的院子里看了看,发现那师傅已经把该修整的地方修整好了,这会正在往廊柱,门窗上面涂油漆。

      ÐíèÙ¿´ÄÇʦ¸µ´ø×ż¸¸öÈ˸ɵÄÕýÆð¾¢£¬¾Í´ø×ÅʯÁñÈ¥ÁË»¨Ô°¡£

      花园很小,池塘边放了好些太湖石,那几块比较大的放在一边,石头下面种了一些花花草草,大概是因为主人已经离去了,没有人精心打理,那些花草长得比较率性,原本是娇柔的花朵,看起来竟然带着几分的粗犷。

      许栀没有在意这些,她很喜欢池塘边用一些青石板砌成的小台阶,沿着台阶还有一个小小的六角凉亭,那凉亭小小巧巧的,六根不是很粗壮的柱子漆成了红色,这会柱子上的油漆已经晾干了,却还是散发着油漆的味道。

      许栀跟石榴也没有在凉亭坐下,谁知道那座椅上面的油漆是不是干彻底了呀,万一干的不彻底,染到身上就不好了。

      俩人就站在凉亭边,许栀看着有些浑浊的池塘,皱了皱眉头,说:“石榴,你说咱们是不是应该把这个池塘清理一下啊。”

      池塘里面还种着几株荷花,这个时候,荷花早就已经谢了,荷叶带着一些苍色,看起来没精打采的。

      石榴想着水底下是不是有莲藕,点了点头,说:“是该好好的清理一下,万一能弄几根莲藕呢,咱们不就有莲藕吃了吗?”

      ÐíèÙЦ×Å˵£º¡°Ê¯Áñ£¬ÄãÔõôʲôʱºò¶¼ÄÜÏëµ½³ÔµÄ¶«Î÷ÄØ£¿¡±

      石榴不是很在意的说:“姑娘不是总说民以食为天嘛,我这样想其实也不是多稀奇。”

      许栀笑着摇了摇头看到池塘从北边进来,南边出去,虽然两边都有铁栅栏拦着,只是不知道这铁栅栏是不是结实,万一不结实,成了贼人进家来的通道呢?

      许栀越想越不安全,赶紧去找了那帮着自己照料着修房子的冯仲义的长随。

      那长随听了许栀的话,笑着说:“郑夫人,咱们这条河在外面都是用青石板盖起来的,想要从外面进来,不是很容易。”

      许栀笑着说:“凡事都有个万一呢,还是劳烦您帮着找几个清淤的匠人,趁着天气还不冷,把这池塘好好的清理一下才是。”

      长随答应着,下午就带着几个人过来清理池塘。

      这个池塘大概是已经好久没有清理了,清理出来很多的淤泥,那淤泥的味道隔得老远都能够闻得到。

      清理出来的淤泥没有浪费,堆在池塘边晾晒两天,然后直接作为肥料给上到旁边的花圃里面。

      许栀去看过,那铁栅栏因为年岁长了,加上又一直泡在水里,好些地方已经开裂,从水里捞出来放到岸上晾着。

      许栀皱着眉头看着那两个一直安放在水里的铁栅栏,作为边境城市,很多时候都要小心谨慎,谁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奸细过来呢?特别是作为边军将士的家眷,更得要加倍注意才是。

      许栀当即就安排人去外面的铁匠铺子,请了铁匠过来从新量了尺寸,花了大价钱定制两个更加牢固的铁栅栏。

      长随看到许栀的操作,回去当作笑话将给了冯仲义听了,冯仲义听了,眉头一直皱着,他这么些年一直跟大燕打交道,不管是在界河附近的战场还是暗地里的一些小摩擦,冯仲义都经历过。

      冯仲义现在才感觉,许栀作为许荛的孩子,很多地方的做法,都是让人能够感受到,她是真正的经历过残酷的战争才这样成长起来的,许栀的做法,很是值得借鉴。

      梧州的局势,明面上看起来跟往日里没什么变化,暗地里其实已经很紧张,据前方的探子来报,大燕现在频繁的调动军队,一直往界河方向增派士兵,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渡河过来,冯仲义心里很清楚,跟大燕的一战,在所难免。

      听到许栀的做法,冯仲义一下子想到了河西跟辽东的那两场战争,都是敌人从背后进攻,如果梧州里面进来了奸细,劫持了自己,逼迫开了城门,跟界河对岸的燕兵里应外合,这梧州,会不会落入大燕之手呢?

      冯仲义当机立断,不仅是安排人把自己府中的各个角落清理一遍,那些往日里到不了的边边角角,一一检查过来,还真让他找出来几个隐蔽的狗洞,冯仲义立即安排人把狗洞给堵上,然后在这一条胡同里面加派人手日夜巡逻。

      至于梧州城里面,府衙里面的衙役开始一点一点的排查城中人员,特别是那些经常往返于大燕跟大梁的商人,还真让冯仲义找到了几个大燕的细作。

      情况已经很紧急了,冯仲义现在也顾不得要面子,写了一封密信,派人暗地里送到雁门关,像卫朗求助,卫朗倒也是大方,明面上是不能够派兵来增援的,毕竟还没有京城那边的调令,但是卫朗挑选出来一百个特战队员,悄悄的来到梧州。

      这也是当年河西一役,卫朗多得冯仲义的帮助。

      冯仲义看到过来的那一百个特战队员,心里总算是踏实了些,说实在的,虽然冯仲义已经在梧州待了十多年,而且还上过几次战场,但是他毕竟不擅长这些,而梧州府衙里面都是一些普通的衙役,审讯细作,探查情况,都不是很精通,而这一百个人呢,有的擅长审讯,有的擅长查探情况,冯仲义很是放心的把这些都交给了这些人。

      没几天,情况就反馈过来,梧州城中最大的那家客栈,竟然是大燕的一个据点,靠着这个据点,不仅是梧州的情况,就是大梁境内的各种情报,从四面八方一一汇集于此。

      冯仲义听了之后,背上出了一层毛汗,他翻看着从客栈里面搜出来的情报,看到关于京城的情报,竟然有些自己都不知道的,心里晓得兹事体大,不上报不行,直接给梁承帝上了密折。

      这种密折,有专门的渠道送到京城,路上歇人不歇马,第二天傍晚,密折就放在了梁承帝的案头。

      看到折子上的内容,梁承帝一脸的震怒,他没想到,大燕从十几年前就开始布局,而自己对于这些竟然一无所知,最重要的是,人家对京城的探查,很是详细,有些不是身在其中的人,根本就不清楚,冯仲义语气很委婉的对梁承帝说,他觉得京城里面已经有人被大燕收买,而且位置很高。

      梁承帝顾不得快要到了关闭宫门的时候,把冯相跟许荛请到了御书房。

      出了这样的事情,梁承帝对谁都不信任,但是对许荛,他还是很信任的,至于冯相,给自己上折子的是冯相的二儿子,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冯相跟许荛看了那封密折之后,两个人大惊失色,大燕这么多年一直隐忍不发,所图极大,一个不慎,真有可能遂了大燕的心思。

      梁承帝用手撑着脑袋,说:“二位爱卿,事情你们已经知晓了,可是有什么想法没有?”

      冯相跟许荛面面相觑,不管是谁,乍一看到这样的折子,再一想到京城的局势,这会除了震惊就是震惊,哪里还会有什么想法啊。

      梁承帝叹了口气,站起来走到两个人面前,说:“朕在位这么多年,一直兢兢业业,只是不知道,竟然还会如此不得人心,朝中有人暗中投靠了大燕,准备要掀翻朕的统治,推翻大梁的统治,二位爱卿现在是朕所能全然信任的人,还请二位能够尽心竭力的帮朕一把,我萧炎在此谢过二位了。”

      梁承帝说完了对着冯相跟许荛深深一揖,吓得两个人直接就跪在地上,梁承帝一手一个把两个人扶起来,说:“还请二位尽心竭力的帮忙度过这个难关才是。”

      许荛看了看冯相,说:“圣上,为圣上您排忧解难是我们做臣子该做的,现下京城局势看起来平静,背后却是暗潮涌动,还请圣上稳定朝中局势,稳定京城局面,目前来看,稳定是咱们首先要做的事情。”

      梁承帝跟冯相都点了点头,许荛想了想,说:“找出投靠大燕之人,不能急于一时,朝中大臣如此之多,想要把此人找出来,甚是困难,依臣之见,朝堂之事还是按着现在的样子,不能让此人知晓他已经暴露,如若不然,后面想要找出此人,会更加艰难。”

      看冯相跟梁承帝点头,许荛想了想,说:“我看此次梧州的手段,颇有些雁门关兵士行事之法。”

      梁承帝很是i欣慰的点了点头,说:“确实如此,此次能够把梧州的细作找出来,多亏了冯知府暗中向雁门关卫朗求助,卫朗派了一百兵士过去,这才顺藤摸瓜把细作给找了出来。”

      许荛说:“既如此,那梧州方面还是需要雁门关方面多多帮助才是,圣上,还请您给雁门关一道密旨,让雁门关暗中调派兵士赶赴梧州边境界河,一定要暗中行进,切记切记。”

      梁承帝看了看冯相,冯相一个劲的点头,也跟着点了点头,说:“这个朕即刻就发,二位爱卿,朕方才想了想,朕坐镇宫中,很多事情不方便,朕交给你们二位每人一百人,这一百人你们可以随意调遣,细细查探京中情报,查探出情报之后,汇总到陈五福处,由陈五福带人细细筛查,争取早日把京城的奸细找出来。”

      那边陈五福躬身应是,许荛欲言又止的看了看梁承帝,梁承帝一下子明白许荛的心思,点了点头,说:“许爱卿,朕近日会让太傅给几位皇子增加课业。”

      ÐíÜéÒ»Á³µÄ²»×ÔÔÚ£¬µ«ÊÇ»¹ÊǸøÁº³ÐµÛÐÐÀñ³ÆÊÇ¡£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2 10: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