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入侵娱乐圈的骗子作者:o成佛o》-第9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货的第一句话就把麦小余惊到了。

        “老大,《我的野蛮女友》有问题。”

        “什么问题?”

        “太快了。”

        一部电影从筹备到上映,经过拍摄、影视后期、宣传、发行、上映。

        这是一个完整的操作周期,需要时间来完成。

        一般来说,大制作花上一两年甚至三五七年都有可能;小制作也得好几个月。

        然而《我的野蛮女友》九月下旬杀青,十月上旬完成后期制作,目前进入宣传期,计划十一月上映。

        这种速度,快的太不正常了!

        “下个月上映?太仓促了!”

        麦小余是投资人之一,但他不参与电影的具体事物,这是合同里规定的。

        IHQ和剧组误认为易小星是麦小余的代言人,会随时向麦小余汇报电影最新进展,因此没有特意通知麦小余下个月上映。

        而麦小余最近忙于拍摄《我相信》,无暇联系易小星,今天才得知上映日期。

        常规宣传手段,一个多月力度肯定不够。

        又不是《我相信》,麦小余决定采取非常规宣传手段,受限于时效性,必须抓紧时间,趁着宣传噱头还未过期,尽快在院线上映。

        “仓促?老大,这部电影不论拍摄还是影视后期,都太快了,快的不正常!”

        担心麦小余不懂,易小星特地以上世纪经典的《倩女幽魂》举例。

        《倩女幽魂》拍摄期间,剧组曾拍摄了一场张国荣和王祖贤的【创建和谐家园】戏。这场戏拍了三天,最后……被剪了,毛都没留。

        举这个例子,易小星只是想告诉麦小余。一部电影拍摄的镜头总数如果是一百,那么经过后期剪辑,上映后的镜头数可能连一半都不到。

        最夸张的是《终结者2》,老卡同学拍摄、洗印的胶卷超过一百万英尺,而最后发行的版本连1%都不到。

        这也是为什么一部两小时左右的电影,制作周期长达几个月甚至更久的原因之一。

        “你跟我说这些干嘛?”

        麦小余忙着《我相信》的后期制作,没时间听易小星科普。

        “老大,你不觉得编剧阿正很奇怪吗?”

        一部电影,同样的剧本,不同的导演会拍出不同的效果。

        同理,不同的剪辑方式,也会剪出不同的效果。

        然而阿正创作的剧本《我的野蛮女友》,不存在这种状况。

        因为——细!

        不需要导演的个人风格,也不需要剪辑师的独有手法,要的是他们完全按照分镜头剧本,将里面的内容转化为画面。

        不论是导演、摄影师、道具师、服装师等,还是影视后期制作人员,变成了流水线上的普通工人,强调的只有执行力。

        这种感觉令导演郭在容很不爽。

        拍摄期间,他曾根据剧本内容,结合自己的构思风格,增加了部分镜头画面,试图在电影中留下自己的风格烙印。

        然而等到剪辑,他赫然发现,自己增加的镜头全白费,最好的效果,就是按照阿正的剧本设计来。

        最神奇的是,阿正的剧本中,没有半个多余镜头,拍摄中也不存在类似《倩女幽魂》等所有电影都无法避免的“浪费”现象。

        郭在容曾感慨,如果是胶片电影时代,仅仅这一点,就能为剧组节省一大笔资金预算。

        正因为如此,《我的野蛮女友》拍摄速度快、影视后期制作也很快,快的令人咋舌。

        太快太另类也不是好事,IHQ方面就对电影产生了质疑。

        这份质疑,郭在容解答不了,影坛也没人能解答。

        于是IHQ方面决定缩短宣传时间,加大宣传力度,提前上映。

        易小星打算在韩国多逗留一段时间,就是想看看《我的野蛮女友》上映后的票房成绩。

        如果成绩不理想,他什么也不说立马回国;如果成绩理想……那个阿正绝不能放过!

        同等制作的电影,别人的剧本需要半年,一年上映两部;阿正的剧本如此精炼高效节能,一年能上映三、四部……这尼玛是下金蛋的母鸡,无论如何都必须圈到公司!

        你丫才是母鸡!

        《我的野蛮女友》提前上映已成定局,麦小余也不再强求。

        他也想知道上映后票房如何,能否有助于《我相信》的宣传工作,便顺势应下易小星,然后和黄磊继续投入《我相信》的后期制作。

        《我相信》不同于《我的野蛮女友》,只是以《老男孩》为框架,里面增添了不少剧情,将42分钟的片长,扩展到两个小时左右。

        所以黄磊并不会产生郭在容的不爽。

        好在剧情较为简单,特效有限,高难度镜头不多。在演职人员齐心协力下,用时32天完成拍摄,而后期制作也不会消耗太多时间。

        初剪,正式剪辑,选曲,特效录入,配音合成……

        经过将近两周努力,十月底,《我相信》后期制作完成,度过了电影的少年期,步入青春期——宣传!

        电影的一生,杀青之前属于婴儿期,后期制作是少年期,宣传是青年期,发行是成年期。

        而这一生中,还需要过三关。

        第一关立项,第二关是内容审查,第三关是技术审查。

        影片上映前,必须拿到公映许可证。

        就是电影片头的绿底龙头标志,上面写有“公映许可证”以及电审字号,俗称龙标,也被视为电影的“准生证”。

        看过样片,黄磊信心十足:“麦子,准生证我去办,宣传方面就靠你了,别糟蹋了大伙的心血。”

      第130章 写书评,赢首映式门票

        晚上十点多,结束一天工作的杨林非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

        妻子杨秋玲接过他的公文包,又替他脱掉外套:“回来啦,我去给你热饭。”

        杨林非换上拖鞋,摇头道:“不用了,没胃口。”

        “怎么了?出什么事情了?”

        “下午接了个电话……”

        下午的时候,杨林非接到麦小余的电话,询问《何以》、《鬼吹灯2》和《花男》单行本出版进展。

        都市言情类小说《何以笙箫默》,盗墓类灵异小说《鬼吹灯2》,以及漫画《花样男子》的单行本都已经准备就绪,十一月中旬正式发售。

        出版的消息早已宣传出去,不仅花钱打广告,飞扬出版社的官网、《飞扬·青春》杂志、麦子的微博、小麦的微博等免费宣传渠道也没错过。

        各地书店也自发打出宣传条幅,吸引读者提前交付定金订购。

        备受读者期待的两本小说一本漫画同时发行,飞扬出版社近期在华夏出版界风头一时无两!

        最近这段时间,杨林非很忙,飞扬出版社上下都很忙,也都很兴奋,所有人都全力以赴的围绕着三部出版物忙碌。

        然而下午,麦小余的电话,又给这份繁重的工作添加了几分沉重。

        麦小余要求飞扬出版社增加一个“写书评,赢首映式门票”活动。

        三本书出版后,读者写份不低于一百字的书评,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到飞扬出版社指定邮箱,就有机会赢取电影《我相信》的首映式门票一张。

        《何以》十名。

        《鬼吹灯2》十名。

        《花样男子》二十名。

        幸运者共计四十名。

        届时电影将会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小规模首映式。

        所有幸运者来往路费、餐饮住宿等一应开销,都会由漫画大神麦子、知名作者小麦承担,相当于全免费的北京两日游,作为回馈粉丝长期以来的支持。

        北京电影学院,那里可是明星的摇篮之一,说不定能碰到自己喜欢的明星,签名合影留念呢!

        麦子和小麦相邀,粉丝免费看电影,免费来北京旅游,连路费都报销……

        杨林非听过之后,认为这项活动的吸引力非常大。

        可正因为如此,飞扬出版社又有得忙了。

        不得安排专门人手,处理读者书评啊?

        选择四十名幸运者也不容易。得保证书评写的有水平,言之有物,不能胡写乱写的给选上,正儿八经写书评的反倒落选对不对?

        听完丈夫的话,杨秋玲轻声失笑:“这是谁想出来的,脑瓜太好使了。这么一来,不但有助于加强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互动,对出版社也有好处,不是吗?”

        “你说的我知道,可那部电影……《我相信》,你听过吗?”

        没!

        整个活动都不错,唯一的症结在于电影。

        电影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活动效果。

        如果电影非常优秀,那自然是皆大欢喜;如果电影很烂……会适得其反!

        电话里,杨林非曾仔细询问过《我相信》的资料,得到的答复让他心里拔凉。

        麦小余只说了一句,这是部励志电影,将会在圣诞档期上映。

        至于投资规模、导演腕儿有多大、主演是哪些明星什么的,一律没有回答。

        我的天啊!

        你为什么不挑选那些即将在圣诞档期上映的大片呢?

        大投资、大导演、全明星阵容……

      ¡¡¡¡Äǿɶ¼ÊÇàåÍ·°¡£¬¶àÉÙ¹ÛÖÚÇÌÊׯóÅÎÄØ£¡

        《我相信》……

        杨林非上网查了一下午,又跟媒体口的朋友打听,愣是没查到半点消息。

        圣诞节期间上映,都十月底了,还没有任何宣传……

        杨林非哪还有胃口吃饭?

        飞扬出版社两大主营业务,图书出版和漫画杂志。每块业务的支柱性作者分别是麦子和小麦,那是出版社两大镇山之宝!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4 16:3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