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儒道之天下霸主》-第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而足够的才名,在这样的竞争中显然是非常的重要。

        那么,第一个目标……元宵诗会吧!!!

      第十七章 岳湖烟火

        高锁县、钱晨县、白茅县三县之间,有一大湖,名为岳湖。

        岳湖乃是临川郡之著名景点,北有栖霞岭,南有钱潮江,湖光春色,美景无穷,同时又是长河一带的才子佳人游山玩水、吟诗作画的聚集之处。

        每年元宵,在岳湖上都会举办一场盛大的诗会,不只是聚集了周围三县的众多才子,也有许多骚人墨客结伴而来,凑凑热闹。

        天还没有黑,岳湖之上,许多画舫、楼船就已经挂起了灯笼,岸边的杨柳树经过了冬天的霜雪,已经开始焕发生机。北边的山岭,翠色覆上了山头,绿意盎然,南岸的酒楼,吆喝连连。

        许多渔船在江上游荡,因为是元宵节,实际上并没有用于捕鱼。或是渔民拖家带口的游玩,或是被某个才子租用,船夫一边摇着撸,一边为租船的书生讲解着周围的风景。当然,会租用渔船的,往往都不是什么富裕的人。

        在这些渔船中,大大小小、装饰漂亮的画舫,要比这些渔船显眼得多。

        不过更显眼的,却是一艘崭新的小轻舟。

        这艘轻舟,在江上犹如扁叶,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渔船,而是有钱人在自家的湖中泛湖所用。然而就算如此,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让人在意的,真正让人注意的,却是在轻舟上划桨的少女。

        这少女,差不多十三四岁的年纪,穿的是碧玉红精美襦裙,胸前对襟,衬着藕合色的绣金兰抹胸,抹胸的顶端缀着金丝。不管怎么看,这都是一个大富人家的千金小姐,而且模样秀丽,娇媚可人。

        此刻,她双手拿桨,小桨在水面轻轻划动,带着小舟往湖心荡去。

        她的前方,却坐着一个大她一些的公子哥儿,穿的是白底云纹的小科绫及罗长衫,戴着鹿皮制成的皮牟,坐在舟上,翻着书卷,意态悠闲。

        两个人的模样有些相似,看上去是一对兄妹,然而当哥哥的坐在那里看书,却让妹妹在那划船,实在是让人看不下去。

        一些书生甚至恨不得卷起袖子跳过去揍他,像这般不懂怜香惜妹的人,也有资格读圣贤书,做读书人?

        当然,其中好些书生,为他们荡桨又或摇撸的也是渔家的女儿,但这性质还是不同的,渔家的女儿,为他们摇桨那是天经地义的事,而那个小姑娘,肌肤娇嫩,柳媚花娇,婀娜可人,秀色可餐,让这样秀美、且一看就知道有良好出身的女儿家去摇桨,实在是暴殄天物。

      ¡¡¡¡ºþÃæÔÚϦÑôÏÂôÔôԵIJ¨¶¯£¬Ò»È¦È¦°×¹âËæ×ÅС´¬ÍùÁ½²àµ´¿ª¡£

        “哥哥,”女孩感叹着,“让妹妹帮你划船,你也真坐得住啊。”

        “你现在是练武之人,你哥哥我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你让我拿桨我也拿不了几下啊,”少年笑道,“再说了,这也是对你的考验,水势无常,对水的流动的观察和掌握,与对敌人的招数的观察和掌握有异曲同工之妙,身为练武之人,连没有自主意识的流水都无法征服,我以后怎么敢让你行走江湖?”

        女孩嘴儿一撇:“明明手无缚鸡之力,讲起武学来偏偏还一套一套的,跟真的一样。”

        少年说道:“你别不信,难道不知道,有前辈高人浪翻云在洞庭湖畔观水性十年,悟出覆雨剑法,终成天下最顶尖的两大高手之一?”

        “真的假的?”女孩不太相信地说道。她从来没有行走过江湖,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一个叫浪翻云的前辈高人,看水都能看出个顶尖高手来,真是跟小说一样。

        她好奇的问:“既然是两大高手,那一个是看水看成高手的,另一个是看什么看成高手的?”

        看奸夫【创建和谐家园】……宁江想。

        《覆雨翻云》里,庞斑把他所爱的勒冰云送给风行烈,然后躲起来看他们两个天天做日日做,终于魔功大成,破碎虚空……不过这么极端的办法就不要告诉妹妹了,让她看看山看看水就好。

        当然,他让妹妹划船,跟看山看水没有什么关系,一方面,观察水的流动的确是与观察敌人有相似之处,另一方面,以妹妹自身的力气,举起桨来都有些困难,更不用说划船,因此,这一路也就需要用到内力。而内力怎样调节和运用,才能更好的划船而又不至于浪费,这个是她自己需要掌握的事,他能够指点,但是没有办法帮上太多的忙。

        在武道上,自身的经验和身体的记忆才是最重要的。

        宁小梦撇嘴归撇嘴,对哥哥却是信服的。虽然哥哥根本就不会武功,但她但凡有不懂的地方,拿着《璇玑剑舞》去找哥哥,哥哥总能够说出条条道道来,只要按照哥哥教的去做,事后总能证明哥哥是对的。久而久之,在武道的修行上,她也就不知不觉的开始依赖哥哥,哥哥怎么说她就怎么做。

        只是,在周围的其他人看来,却是一个娇小柔弱的女孩在那里辛苦的划着船,比她更大的少年反而悠闲的坐在船上看书。尤其是,虽然已经开始掌握了一些水的流动,但因为一开始时用力过大,这个时候内力已经有些不支的小梦,气喘吁吁,连桨都有些拿不稳,更是看得那些才子一边同情小姑娘的不幸,一边义愤填膺。

        以至于连宁江都开始感受到周围的压力,悄悄的汗了一下,赶紧让小梦把船停到岸边去,免得别人说他虐待妹妹。

        把小船系在河边木桩上,他带着妹妹一同在岸上游荡。天色慢慢的变暗,周围的灯火反而变得辉煌,星辰一粒一粒的闪现,与湖上的灯光仿佛连成了一片。那一艘艘画舫、楼船也变得喧闹,欢声笑语连续不断。圆月移上了天空,散着美丽的光华。

        前方的堤岸上,几座高楼通过各种梯架连在一起,一串串大红灯笼高高挂着,堤前小船来去,堤上各种叫卖。虽然按照气候,几天后还会有最后一股寒流降临,但此刻却是暖春时节,一些青年才子装模作样的拿着折扇摇来摇去。

        另一端的远处,琴弦如珠玉落盘,时而轻快,时而舒缓,那是青楼女子的献技。这个时代,就算是青楼女子往往也是多才多艺。他们的后方,有儿童奔跑,嬉笑吵闹,一个妇女拉着其中一个孩子,警告他不要离河太近。

        因为这三年都是守制期间,即便是过年,也没有凑过什么热闹,此刻的小梦,看这个也新奇,看那个也新奇,不知不觉也像是孩子一般奔来跑去,宁江也只能好笑地摇了摇头。虽然孝道确实重要,但三年的守制的确是太夸张了,不客气的说,人的一生中,又能有几个三年?就是因为守制的存在,在这三年里,妹妹连新年也不曾好好过过,然而,如果是按着另一个世界,此刻的她,也不过就是刚刚上初中的年纪罢了。

        嘭!一朵烟花在他们头顶绽开,绽出五颜六色的彩环,紧接着,更多的烟火冲上空中。

        宁江抬头看着这姹紫嫣红的美景,心中想着,如果他真的能够在三年后的泰山封禅中,阻止元魔皇一举击溃文帝星,为大周王朝争取到喘息的机会,那接下来,炼钢造炮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毕竟,元魔皇的蒙兵铁骑实在是太过恐怖,如果没有超越这个时代的兵器出现,根本无法抗衡。

        “哥哥……”小梦跑到前方,回过头来,向他招了招手。又是一道烟花绽放,映红了湖面,耀红了她的脸蛋,桃腮杏脸,分外可爱。

        宁江笑了一笑,在盛放的烟花下,往妹妹走去……

      第十八章 元宵诗会:路惜芙!

        宁江带着妹妹踏上木制的阶台。

        周围前方灯火通明,摆着一张张方桌,高台之上,红毯铺地。

        虽然也有其它郡县的才子佳人前来赴会,但更多的还是周围三个县城的年轻人,高锁县的自然也不少。

        沿路上,宁江也遇到不少认识的人,虽然也都谈不上太熟,但因为他现在好歹是高锁四大土地主之一,前来与他招呼的人当然也不少。

        对面,一个青年往他们这个方向走来,宁江笑着抱拳道:“这不是介兄么?好久不见。”

        这个青年唤作介正文,是高锁县本地的几个秀才之一,宁江与他以往也见过几次,此刻在这里遇到,自然是要打声招呼。

        介正文一抬头,看到是他,冷冷的“嗯”了一声,就这般拂袖,从他身边擦肩而过,仿佛与他多说一句都会脏了的样子。

        “这个人怎么这么没礼貌?”小梦气道。哥哥好心向他打招呼,在这种节日里,哪怕是不太熟稔的人也会答个礼,彼此问候一下,这个人却像是哥哥欠了他几百两银子似的,给哥哥摆出一张臭脸,这人怎么这样?

        宁江自己却也是一个错愕……他不记得自己有得罪介正文。

        实际上,守完这三年礼制后,他这几个月里,基本上就是一门不出,二门不迈,也就是过年这段时间四处走动了一下,想得罪绝介正文也没处得罪。更何况,介正文虽然在高锁不是什么大家族出来的人,但他现在是有功名的,虽然还只是一个秀才,但就算是秀才,那也是有文气的。

        在这个天下尊儒的世界里,有功名在身的秀才看不起宁江这种土财主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或者说,哪怕是出身贫苦,只要考中秀才,土财主也会抢着接济……万一人家将来中举,说不定也可以跟着沾下光,就算沾不上光,至少也不要得罪。

        然而,就算秀才看不上土财主很正常,也不至于就这般摆脸色,更何况,现在高锁县谁不知道宁江有意科举,虽然现在连童生都还不是,但不管怎么说也算是个读书人。单是这“读书人”三个字,就已经能够把他跟寻常的土财主区分开来。

        路家就是因为出了几个秀才,直接就从土财主上升到“书香门第”,虽然财富本身没变,但门楣就要比其它三家风光得多……唔,路家?

        宁江开始隐隐猜到是怎么回事……不过算了,他爱怎的怎的。

        宁江带着妹妹,继续往内头走去。

        另一边,介正文与几名男女会合,低声说了几句。其中一个少女往宁江的背影看去,眸现恼火:“这【创建和谐家园】就是宁江?”

        却原来,这少女就是路泰的三姨太所生的女儿路惜芙。

        路惜芙在岳湖周边的几个县中,也是一个小有才名的才女,她的哥哥路知远更是高锁县的名才子。因为已经到了差不多该出嫁的年纪,她的父亲前些日子,让人到宁府提亲。

        其实路惜芙自己是看不上宁家的公子的,虽然靠着父母死得早,年纪轻轻就继承了家业,但说到底那姓宁的也不过就是个乡下土财主罢了。

        只不过儿女婚事,一向由父母做主,她娘自己只是一个丫鬟转正的小妾,见识短浅,只想着女儿只要嫁给宁江,至少不用过苦日子,于是怂恿着路泰前去提亲。路惜芙自己自视甚高,她路家好歹是个书香门第,她哥哥又是一个有功名的人,因为哥哥的关系,她所认识的也都是些才子、名士,一个不过就是有点臭钱的纨绔之徒,哪里配得上她?

        她甚至觉得,如果说自己是天上的天鹅,那这宁江不过就是地上的癞蛤蟆,嫁给这样一个没有功名的纨绔之徒,连带着自己也掉了身份,不管怎么说,自己也是高锁县里数一数二的才女,而且她的哥哥早晚也是会中举的,一个不过就是在乡下有点臭钱的纨绔子弟,如果不是她娘心急着把她嫁出去,哪里高攀得上她?

        在媒婆前去宁家提亲的时候,她还愤愤的在几个闺蜜面前抱怨,如果不是父母非要帮她做主,她哪里看得上那个姓宁的家伙?

        她甚至想着,就算婚事说成了,她以后也要大闹一场,无论如何都要退婚……

        然后,媒婆回来了,回来后告诉他家人……宁家的爷拒绝了……拒绝了……他娘的他竟然拒绝了。

        她到现在,都还记得那媒婆长长的叹气声:“宁家的那个爷啊……他把自己当天鹅了……”“不但把自己当天鹅,他简直就觉得高锁县没出嫁的姑娘全都是癞蛤蟆,全都想吃他这个天鹅肉。”“唉唉,不要生气,不要生气,你们家姑娘也不是第一个被拒绝的癞蛤蟆……啊,呸呸,我是说,也不是第一个被拒绝的姑娘家……”“理由?没什么理由,人家直接就是摆着一张脸……配不上他!”……

        虽然路惜芙原本就不想嫁给宁江,甚至想着就算婚事说成了也无论如何都要退婚,但这并不妨碍她心中异常的恼火,她都还没来得及嫌弃这家伙,这家伙竟然看不上她?尤其是她在闺蜜们面前说了那么多的大话,结果对方先拒绝了她,这让一向自视甚高、甚至可以说是傲慢的她,觉得分外的丢人,简直是怒火中烧,连带着对她的父母也时常摆着臭脸。

        读书人实际上也是非常抱团的,周围的几个县里的读书人,时常聚在一起,吟诗作对,行行酒令,只有在这个圈子里的人,才会被他们承认。宁江觉得自己是“读书人”,但在这些人看来,大抵上属于“你也配姓赵”?

        路知远与周边的这些秀才、才子相互结交,连路惜芙也因为哥哥的秀才身份和自己才女的名号,在这个圈子里混得很开,这件事一传开,这些才子全都为她打抱不平,自然也都不会给宁江好脸色看。

      ¡¡¡¡ÆäÖÐÒ»ÈË»½×÷Ê¢¼ÎÒ꣬ËûÊÖÒ¡ÕÛÉÈ£¬ÀäºßµÀ£º¡°²»¹ýÊǸö¼ÒÀïÓеã³ôÇ®µÄæýç«Ö®Í½£¬Ò²ÅÜÀ´²Î¼ÓÔÀºþµÄÔªÏüÊ«»á£¿¡±

        其他人也纷纷应和,路惜芙是他们这一伙中的才女,竟然被一个纨绔之徒看不起,连带着他们也觉得自己受辱一般。介正文笑道:“芙小妹只管放心,他不来也就算了,竟然来了,今日必要叫他受辱而归。”

        其他人也跟着纷纷冷笑……

      第十九章 岳湖诗会:春江月景!

        宁江带着妹妹到处逛着,周围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忽的,外头有人唱诺道:“钱晨县褒老、白茅县宋大人、高锁县曹大人到!”

        众人纷纷起身相迎,只见一个老者领头而入,这老者正是钱晨县的褒老。这褒老,如今虽已退休在家,但却是中过进士,入过翰林的。如今虽然没有官职在身,但在大周王朝,功名高于一切,就连钱晨县令看到他,也只能站着说话,不敢有丝毫怠慢。

        跟在褒老后头的,是白茅县的知县宋松平,以及高锁县知县曹剀定。

        这三人,一位是进士,两位是举人,虽然没有刻意的放出文气,但已经是不怒自威。在他们出现的这一刻,众人已经是不敢说话,一个个束手而立。

        虽然是县城的父母官,但宋松平与曹剀定都刻意的慢上一步,以示对功名比他们更高的褒老的尊重,而褒老亦是理所当然的走在前头。这绝不只是此地风俗,就算是在京城,几名【创建和谐家园】聚会,往往也是按着功名排定上座、下座,若是功名低的,哪怕官职再高,也只能屈居下座。

        主持诗会的宾仪将三人迎到前方铺了红毯的高堂之上,然后,便由褒老当众讲话,无非是勉励大家一番。紧接着,主持诗会的宾仪便宣布,所有诗作都可以上交高台,每个人只能交诗一首,请三位大人评定,分出甲乙丙丁,最后,三位大人会选出今晚诗会最优秀的佳作,由两位大人代表官府赐予红缎、笔墨等。

        基本上,这都是每年诗会的常态,就算不说其实大家也一清二楚。官府的赏赐都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当然大家也不是冲着这个来的。

        这个世界有两件事最为重要,一个是功名,一个是才名。

        功名自不用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而才名,同样也是一条进阶之路,不知多少无法挣到功名的才子,靠着诗赋带给他的名气,被【创建和谐家园】显贵所聘用,而那些地位显赫的【创建和谐家园】的门槛外,每天都会有想要进献诗帖的才子守候,以期获得青睐。

        而能够在这样的诗会中夺得头名,无疑是增加才名的最好机会。

        褒老当众定下了一个题目,不过题目本身比较控方,只要求前两句要写春写景,然后以春和景延伸开来。

        原本就是图一个热闹,又不是学堂又或科考,自然不会定下太过苛刻的题目。

        另一边,墙角下,路惜芙、介正文、盛嘉谊等看着远处的宁江,窃窃私语。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在他们身边响起:“芙妹,你们在做什么?”

        他们回头一看,却是路知远到了。

        路惜芙喜道:“哥,宁江在那里,你帮我想个办法,羞辱一下他。”

        路知远问起详细,才知道拒绝妹妹亲事的那个姓宁的小子,也来参加这次诗会,心中不由得亦是恼火。他一向将自己的妹妹看得极重,甚至觉得妹妹如果是个男子,如他一般考个功名在身,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原本也觉得那宁江根本配不上妹妹,不过看在宁氏在高锁县的确是个大地主的份上,勉强同意让父母找媒婆提亲,没想到那姓宁的小子竟然给脸不要脸。他冷笑道:“要让他当众出丑,这有何难?你们只要帮我在旁边吆喝就好。”就在旁边桌上,取了笔墨,心中快速思量,紧接着就落笔而下。

        同一时间,远处,宁江拿着一个本子,向妹妹解说的今晚的节目:“刚才的烟花只是餐前小点,一般来说,这场诗会会持续两个时辰,首先半个时辰后,会有舞龙灯,紧接着就是斜月楼的秦红韵小姐、花好楼的香絮小姐、鹂院的鹂儿小姐分别登台献艺,那个时候才算是真正的开始,然后就会越来越热闹……”他知道妹妹许久不曾出门游玩,难得凑一场热闹,当然要尽一番兴,于是把后头的节目先行说出。

        与一般人的认知不同,在这个世界,正经人家的姑娘,都是被称作“姑娘”,丫鬟奴仆对主子的女儿,也都是以“姑娘”相称,如果姑娘年纪还小,下人有时也会将她称作“姐儿”又或“小姐儿”,不过姑娘要是满了十四岁,通常就不会再这般唤了。

        而“小姐”,其实是用来专指风尘女子……也就是青楼中的姑娘,这个词本身倒是没有什么贬意,只是大家习惯上都是这么唤的罢了。

        所谓花前月下,风流才子,像这样的诗会,请几位有名气的青楼女子前来表演,也是很正常的事。而在那个时候,往往才是最热闹的时候。

        小梦兴奋地说道:“哥哥,也就是说,后面会越来越热闹?”

        宁江笑道:“这个是当然的……”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青年踏步上台,朝台上的褒老与两位知县拜了一拜:“知远得诗一首,请三位大人指点。”

        正如宁江所说,现在才是刚刚开场,题目都才方自定下,一般来说,此时大家都在一边游玩一边构思,至少要半个时辰之后,才会有人交上诗卷,毕竟这又不是酒席上的酒令需要急才,有的是时间慢慢想,纵然已经有了灵感,做出来后,也可以慢慢推敲,根本不需要这么急。

        一时间,所有人都看向那个青年,也很快有人认出,他就是高锁县的名才子路知远。

        “原来是路贤侄,”褒老拂须微笑,“路贤侄果然是才思敏捷。”

        路知远原本就是有功名的人,也被认为有望在今年秋天省城主持的解试里中举,对于这种举人有望的才子,地方上的乡绅都会提前结交,如果家境不好的话,也会慷慨资助,再加上“读书人”原本就是自成圈子,褒老自然也是早就认得路知远。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2 16: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