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儒道之天下霸主》-第1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

      第三十六章 大梦谁先觉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宁江在床上伸了个懒腰,翻身而起,穿衣下床。此时,日光已经从窗台铺下,紫檀木的桌面,发射着一缕流光,放在窗台上的兰花的幽香溢入了屋中,泌人心脾。

        窗外传来簌簌的、微弱的空气震动声。宁江往窗户走去,随手拿起桌上的折扇,左手负后,站在窗前,看着外头。

        此刻,妹妹正在外头的花丛中练剑,她那娇小玲珑、但显靓丽的身姿随着剑光在招展的花枝间飞窜,剑光在阳光下,绽出一圈圈雪白的剑花,脚步在移动中轻快的飞旋,襦裙一圈圈的转动,剑光随着她的倩影,犹如一段华丽的织锦回文,一朵落花飞起,剑身在花下嗡嗡嗡的颤动,宛若弦音,正在璇玑剑舞中的“琴清流楚激弦商”。

        啪的一声,他打开折扇,轻轻的摇动着。

        一个上午,都没有什么事情发生,哥哥读着书,妹妹练着剑,各得其乐,不亦悦乎。

        到了下午,县城出现了一些骚动,铺头赵宏带着衙役们,到处寻找他们的知县大人。而在天黑之后,这份骚动越来越大,扩展至全城,高锁县的四个大家族都被惊动,纷纷派出底下的奴仆、佃民,不只是城中,连城外也搜了个遍。

        到了第二日,知府典宏亲自带人驻入高锁县城,似这般,又过了两天,他不得不上报朝廷……高锁知县曹剀定不知去向。

        没有被人绑架的痕迹,没有凶杀的迹象,没有挂印留书,什么都没有……就仿佛凭空消失了一般。

        宁江自然不担心这些人能够查到什么,只因,曹剀定一伙原本就是偷偷摸摸的登上小鹦鹉洲,生怕被人发现他们的行踪,这四个人都是老江湖,他们有心隐瞒行踪,谁查得到?

        没有绑架,没有谋杀,什么线索都没有,这要是还有人能够找到他们,那就真的是奇迹了。

        最终,典宏也没有太多的办法,只能一边当做失踪案继续调查,一边请朝廷派遣新的县令下来。而此事,虽然引起了整个县城的轰动,最终,也随着一天一天的过去,而慢慢的淡化下来。毕竟,所有的知县都是由其他州调派过来的外地人担任,虽然是本县的父母官,但曹剀定在高锁并没有亲人又或族人,在连官府都无法查到他的行踪的情况下,其他人自然也就慢慢的放在了一边。

        那天晚上,宁江盘膝坐在床上,感应着眉心祖窍的文曲印府。

        秀才虽然已经拥有文曲印府,能够与文帝星宫天人交感,拥有文气,但这份文气并不强,基本上也就仅仅只是有和没有的区别,与举人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虽然如此,在儒道上,他毕竟已经成功的踏出了第一步,虽然他自己对此其实没有太多的兴趣。

        说到这里,他倒是想起,在他重生前的那一世里,曾听说过,有那么一个进士,将文气“玩出花来”,被视作离经叛道,遭遇了朝野上下的大肆批判,然而也就是这位将文气“玩出花”的叛逆分子,在文帝星宫崩溃后的乱世之中,以传承自先秦的纵横之术,连接各路英雄共抗蛮族,虽然最后还是一败涂地,但几乎可以说是蛮族席卷中原的头几年里,唯一组织起的抵抗力量。

        记得那个进士,应该是叫做……甘玉书???

        可惜秀才的文气还是太弱,否则宁江也很想尝试一下将文气“玩出花来”,当然,真要这样做的话,千万不要被人发现,文气可是“圣人之气”、“浩然正气”,将文气用于这种奇巧淫技,一旦被告上朝廷,那可是足以被剥夺功名的。

        先将文气眉心祖窍文曲印府的文气放着不管,宁江继续修炼着他的魂魄。

        过了几天,知府典宏派人来,请他到郡府里去一趟。

        宁江随着郡府里派来的人,离开县城,入了郡城,心里倒是多少有些担心,想着难道知府大人发现曹剀定的失踪与他有关?不过再一想,又觉得不太可能,如果是那样的话,那前来找他的,就是大队人马了。

        入了郡城,穿过了康庄大道,入了郡府,很快,就被带到了典宏面前。

        “学生拜见知府大人!”宁江对着紫色大椅上的典宏拱手鞠躬。

        典宏微笑着点了点头,道:“宁江,本官这次找你来,是有一件要事要告诉你,本官打算荐你入国子学,你意如何?”

        “多谢大人好意,学生不敢当,”宁江道,“学生欲入铜州唐虞学院,望大人成全。”

        唐虞学院乃是省城的州学,宁江竟然推辞了典宏国子学的推荐,不肯上京,反要入本州的州学,典宏不但不以为意,反而哈哈大笑:“宁江,你可是有意于今年秋闱?”

        宁江微笑道:“正是!”

        典宏笑道:“有志气,有志气!!!”

        竟然推掉了国子学的推荐,要入州学,听起来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但如果宁江想要参加今年秋天的州试,那就变得可以理解了。毕竟,现在离秋闱不过就是五个月的时间,宁江去上国子学的话,上京在路上要花时间,在秋闱时前往铜州参加州试的路上又要花时间,倒不如直接入州学,就近参加秋闱。

        但是因为,宁江去年才行完冠礼,年纪正轻,谁都以为他在考中秀才后,会磨砺三年,再参加州试,纵连典宏也没有想到他竟然打算一鼓作气,直接冲着举人而去。

        要知道,州试可不比府试,府试只是一个郡里的才子,州试又称省试、道试,那可是整个省里的人才汇聚一堂,难度直接提升了一大级别,而以往考中府试的案首,却在州试中【创建和谐家园】的学子比比皆是。

        虽然赞许宁江的志气,典宏却不得不好心的提醒他:“宁江,你可要想清楚,你现在既是案首,又是孝廉,有本官的推荐,入国子学当无问题。国子学是何所在,你应当知晓。但如果你参加州试却未能上榜,到那时,你将平白放弃了进入国子学的机会,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

      第三十七章 绝尘而去

        宁江当然知道国子学是什么地方。

        那是镀金的地方!!!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哪怕是废铜烂铁,到里面混上三年,都能镀一层金出来,如果是真金那更不用说,一出来就是闪闪发光。

        这般说吧,国子学,可以说是宁江所知道的另一个世界里的清华北大,甚至清华北大也远远不及。国子学的老师里,连助教都是六品官员,各种经学博士那都是正五品。国子学的学生中,皇亲国戚、【创建和谐家园】子弟、将门虎子、科场尖子……既是孝廉又是案首,还有知府重点推荐的宁江,也才堪堪达到入学的标准,不客气的说,在近几十年里,宁江是历届府试的案首中,唯一肯被知府举荐的一个。

        要知道,考虑到国子学里的那些学生的金贵,知府的保荐,等于是用自己的官帽来担保,被举荐进国子学的学生要是犯了事,举荐他的官员是要受到牵连的,在这种条件下,有几人愿意用自己的乌纱帽,去为一个学子作担保?

        而典宏之所以愿意举荐宁江,一方面,是因为,宁江年初成为孝廉,马上就在府试里考中案首,可以说是本郡的美谈,作为官府自然是想要树立这样的榜样,朝廷乐于见到地方上出现这种“佳话”,对于典宏来说,将身兼府试案首和本地孝廉的宁江举荐进国子学,同样也是一种政绩。

        另一方面,典宏的确是对宁江极为看重,典宏本身为人便是公正不阿、态度端正,而宁江在考中廪生后,没有像其他新晋秀才一样,忙于互访又或是呼朋唤友出入于风月场所花天酒地,而是继续在家中用功读书,让典宏很是满意,考虑到宁江在临江郡好歹也是富贵人家,有这种自觉就更不容易了。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府视中的案首,若是查得品行优良,可以举荐进入国子学,这原本就是朝廷的规定,只是一般来说,这个规定执行的次数不多,主因也还是因为各地知府不愿为了一个学子担责任,而一名学子的品行够不够“优良”,全由官府说了算。

        但是到了宁江,因为他原本就是在年初才成为孝廉的,既然是孝廉,那品行就算不优良也得变成优良。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典宏要是不举荐宁江,以后难免会被官场上的对手逮着说事。

        然而现在,宁江自己要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直接参加今年的州试,那性质就不同了。

        如果宁江在秋闱中能够中举,那还好说,如果落榜,那他的身份马上就从府试案首变成了“落第秀才”,再想进入国子学,可以说,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也正因此,典宏才会劝宁江考虑清楚,毕竟宁江现在还年轻,不过是十六岁的年纪,按照过往的经验,这个年纪能够通过州试的几率实在是不大,倒不如一边在国子学里镀金,一边继续用功,三年之后再参加府试,而那个时候,宁江也不过才十九岁,在府试的所有学子中,可以说仍然是相当年轻的。

        宁江认真的道:“学生已经想清楚了!”

        宁江既然有这样的决心,典宏自然也不好再说,于是笑道:“你既这般上进,那本官也放下话来,即便是你今年秋闱落榜,本官也必定会试着向朝廷推荐,保举你入国子学。”

        宁江拱手弯腰,道:“多谢大人!”心中却是知道,如果他秋闱落榜,那就只能马上放弃儒道。只因,如果他无法在今年秋季成为举人,那也就无法参加明年的会试和殿试,参加不了泰山封禅。

        如此一来,文帝星在后年的崩溃,也就成了必然的事,而整个建立于儒道之上的大周王朝,将不可避免的在极短的时间里灭亡。那么,在这种几乎是跳崖式的【创建和谐家园】中,该如何才能拯救华夏,这一点他还没有开始想……

        宁江要参加今年的秋闱,拒绝了知府大人国子学的推荐的事,很快传了开来。

        自然的,有人惊讶于他的志气,更多的人则是嘲笑他的糊涂,如果秋闱落榜,平白浪费了大好机会,简直是脑袋进水。

        宁江对其他人的看法,自然是毫不在意,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如果那些人能够知道他在想什么,那他们也是穿越者了。

        没有理会其他人的想法,他开始作前往铜州的准备,而妹妹小梦,他也准备带着身边。立志于要将妹妹培养成天下第一高手的他,自然要带着妹妹看看世界,看看江湖,宅在家里是成不了天下第一高手的。

        一方面,不把妹妹带在身边,他也不放心,另一方面,此刻专注于儒道和炼魄的他,身边也的确需要一个保镖。

        而除了妹妹,他不打算带任何的奴仆又或小厮,这让族中的其他人有些吃惊,几个老一辈来劝了一下他。其实独自前往省城和上京的秀才也有不少,但以宁江的条件,带上几个为他打下手的老仆、小厮,按理说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对于宁氏的那些老人来说,此刻的宁江,可以说是整个家族的宝,如果真的能够考中举人,那连带着宁氏在高锁县也成了“书香门第”,要是还能够中进士,那出来以后,至少也是一个知府级别的“大官”。

        但是宁江主意已定,他不但不打算带奴仆,反而买了两匹骏马,开始教妹妹骑马。

        此时的小梦,已经拥有了内功与武学的根底,哥哥又教了她一整套的驭马之术,花了几天,就掌握了骑马的技巧。

        小梦并没有怀疑,为什么以往总是宅在家中的哥哥,竟然连怎么骑马都知道,只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哥哥是读书人,读书人都是很了不起的,人在家中坐,便知天下事,懂得怎么骑马也是很正常的。

        那一日的早晨,天气晴朗,已经把家族中的各种事物都安排妥当的宁江,向众人告辞后,便与妹妹一同骑着马,出城而去。

        在他们的身后,城墙倒下的阴影间,一双阴郁的眼睛,注视着他们骑在马背上,绝尘而去的背影。

        那是已经离职的高锁捕头赵宏!!!

      第三十八章 遇“狂刀”

      ¡¡¡¡Æ½Îß¾¡´¦£¬´ºÉ½ÁøÏ¸£¬²ÝÞ¹·çůҡÕ÷àΡ£

        山连山的草地间,绿意盎然,夏日的和风在山野间刮过,将万里连绵的原野卷出一波波的弧线,犹如巨大的绿湖荡起波澜。

        鸟群在蔚蓝的天空飞翔,片片白云悠闲,金乌洒下的阳光,在青山碧水间流移,让大地反射着片片炽白。

        塔塔塔塔的马蹄声由远而近,两匹骏马在草地上飞驰而过。两匹马上,分别骑着一个少年,与一个略小一些的少女。

        那少年,头戴远游巾,身穿青衫,英俊潇洒,眉宇间透着一股不同寻常的朝气。与他并驰的少女,身穿碧绿色的箭袖对襟褙裙,内里衬着秋香色的精美抹胸,下穿浅灰袄裤,蹬着小靴。她的腰间系着一条薄而细的玉带,一口宝剑斜斜的插在玉带上,模样娇媚可人,秀发飞舞,斜插在发髻上的玉簪,簪头挂着的两颗小珠子随着小白马的奔跑而晃动。

        两匹白马争先恐后,绿草在马蹄的后方抛飞,前方一条小溪渐渐出现在他们眼中,两人猛抖缰绳,那少年蓦地低头,眉间一股文气照向胯下骏马,那骏马气势一振,加快了速度。然而,那少女亦是一掌拍在马背上,内力渗入,白马猛然冲刺,竟越过少年,猛然跃起,瞬间跳过了小溪。

        小白马前蹄踏在草地上,又往前冲了一段,马背上的少女兴奋的高举粉拳:“我赢了!我赢了!”

        少年跟在她的身后,无奈的笑了一笑,秀才的文气实在是太弱,可以说,根本没有什么大的用处,而妹妹以内力在短时间内激发马的潜力的办法,却是他前世在北方骊山牧场学来的。两匹马的速度差不多,但是在最后的冲刺关头,文气和内力的作用起到了关键,会输给妹妹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此时,在赶了两天的路后,宁江与小梦兄妹两人已经出了临江郡,进入了宜远郡,不过离铜州还有些距离。对于初次离家这么远的宁小梦来说,只觉外头海阔天空,自是兴奋莫名。

        兄妹两人下了马,让疾驰过后的马歇息一会。宁江摊开地图,看了一看,说道:“前面就是成山,成山过去就是鹿县,我们今晚就在鹿县休息好了。”

        小梦第一次外出,当然是哥哥说什么就是什么,也没有意见。

        牵着马走了一会,然后又一同上了马,慢慢的往前而去。天气变得闷热,虽然太阳已经挂在高空,却有一朵朵灰色的云丝,在他们的上空集结。宁江抬头看去,见这些灰云彼此堆积,于是道:“糟了,看来会有一场小雨。”

        这样的天气,就算下雨,雨势也绝对不会太大,左右不过是场太阳雨,问题是他们现在在荒郊野外,无处避雨,被淋到总是不好。

        “哥,你看那里!”小妹往山腰上一指,“那里有个庙。”

        宁江看去,见这山要比周围的其它山高上许多,显然就是成山,于是笑道:“反正已经到中午了,我们干脆就到那庙中休息一会,吃点东西,万一下雨,也可以避一会。”山野间的云气难以判断,他也不敢肯定这雨是不是真的会下下来,如果下不下来,过了一会云气消散,自然也就不用担心。

        当下,兄妹两人两人将各自的马绑在山脚,小梦帮哥哥背起装着书本的箱子,两人一同上山,还没有接近那庙,雨就下了下来。他们赶紧往庙中冲去,好在不过是场太阳雨,虽然被淋了一些,进入庙中后,衣衫却也谈不上有多湿。

        只是,方一进入庙中,一股血腥扑鼻而来,紧接着,一道目光,仿佛电光般落在他们身上。宁江虽非武者,魂魄却要比寻常人强韧,生出感应,眼睛蓦地往庙中阴暗处看去,只见一个高大魁梧、却是披头散发的男子,静静地坐在山神神像下,身旁放着一柄厚重的大刀,他上身近裸,腹部缠着布条,布条上血水透出,旁边扔着破碎的血衣。

        阴沉的目光,从他肮脏而又披散的头发中透出,射在兄妹两人身上,这一瞬间,兄妹两人的身影仿佛倒影进了他犀利的眼睛,他们的一举一动,全在他的监视之中。

        虽然已经开始练武,但小梦对自己并没有多少自信,而这人身边的血衣、大刀,以及那仿佛要杀人一般的眼神,让她下意识的缩了一缩。

        宁江却是心中一动……竟然是他?!

        “霸刀”戴霸……在上一世里,距这个时间点二十年后,被他亲手杀掉的绝顶高手,可以说,那是宁江上一世中,最为凶险的一战,刀霸剑猛,漫天飞雪,冰川崩裂,血流如柱,即便是那个时候,在武道上由邪入正,已经开始进入大成的宁江,也只是险之又险,仅以毫厘之差胜出。

        不过……

        宁江往他身边的那柄厚重大刀看去……现在的他,应该还不是“霸刀”,而是“狂刀”吧?

        想不到竟然会在这里,遇到上一世里仅有一面之缘,一面决生死的“狂刀”戴霸。不过,按照推算,虽然一生都在行走江湖,但现在的戴霸,得到“天狂七式”的前六式,应该也只有几年的时间,而在此之前的戴霸,充其量不过就是一个二流高手,正是那六式天狂,让戴霸脱胎换骨,从一个普通的江湖客,一跃而成龙图追杀榜上有名的“狂刀”!

        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到“狂刀”戴霸的宁江心中惊讶。

        明明已经开始学武,却下意识的躲在哥哥身后的小梦,也在打量着这个受伤的大汉。

        就算是第一次离开家门的小梦,也知道这是一个江湖中人,甚至有可能是黑道中人。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所谓的江湖,几乎就等同于另外一个世界,江湖中的一切,跟普通老百姓无关,如果一不小心扯上关系,那往往就是灾难的开始。虽然如此,对于已经开始练武的她,“江湖”两个字,充满了未知而又令人向往的神秘感。

      第三十九章 狂刀喋血山神庙

        在宁江与宁小梦一同打量着“狂刀”戴霸的时候,戴霸也在看着这对方自进入山神庙的兄妹两人。

        锐利到犹如刀锋的目光,刹那间将两人扫了一遍,并马上做出判断。

        戴着远游巾的少年看起来并不会武功,身上有微弱的气势涌出,看来是一位秀才。

        在普通老百姓看来,秀才已经是有功名的读书人,很了不起,但在讲究实力为王的江湖中人来说,基本上就是弱鸡般的角色,肩不能挑,手不能扛,有文气,但与举人相比都还差得远,在战场上这点文气全无作用,有功名,但也仅仅只是功名,又不是官。

        只不过,读书人跟他们这种江湖中人,可以说完全就是两个世界,当然,也有许多武者脱离江湖,或是成为捕快,或是成为侍卫,这些人将他们自己唤作“白道”,但在江湖中人口中,则是“朝廷鹰犬”,这一类武者,不管原本出身如何,都已经不能再算作江湖中人。

        对一个秀才,戴霸并没有太多的兴趣,目光快速扫到那个少女身上。这少女身穿精美褙裙,胸口斜插宝剑,看起来也是习过武的,虽不知实力如何,但以她这般年纪,想来连“三流”都算不上,剑鞘华丽,鞘内的剑锋有没有开刃都很成问题。

        看这兄妹两人,穿的都是绫罗绸缎,恐怕是来自某个家中藏有剑谱的富贵人家,又或是将门,哥哥习文,妹妹练武,只因为在这个时代,习文原本就比练武更有出息,武道练得再好,不是喋血江湖,就是在战场上做个冲锋陷阵的先锋将,大周王朝,终究还是儒家的天下,再厉害的高手,落在一名进士率领的战阵之中,也只能坐以待毙。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3 10: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