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李尘也在这些赶来的筑基修士当中,但与其他人坐在那里,义正辞严讨论如何帮忙遴选谷主,如何对付车荣,保护允山子民一事所不同的是,他根本插不上什么话。
原因非常简单,他在宿阳城一带毫无根基,说来说去,都是外人,连个插手的支点都没有。
凤鸣竹,由任之,伏威等人则不然,他们或有子女亲族曾在此间求学,习得允山一门技艺,有着记名【创建和谐家园】的名分,又或者有子女娶了允山【创建和谐家园】为妻,或者嫁至允山,如今女儿或者孙女夫家出事,他们这些娘家人,自然得出来为其撑腰。
凤鸣竹甚至把自己的一个庶出的曾孙都带了过来,他们凤家很早以前就和允山谷中外门大总管林沛龙过从甚密,林沛龙有一未嫁之女,正好嫁于那个庶出曾孙为妻,结成姻亲盟友。
至此,各方也已看得明白,这位凤老城主,准备开始摆明车马支持林沛龙上位了。
至于由任之,则是因为常与罗长山有生意往来的缘故,结识了其内门的真传【创建和谐家园】庞正廷。
宿阳城一带所有人都知其与庞正廷亲善,理应是支持其上位,才能获得最大利益。
如今大家讨论合适的继任人选,就是从这两者当中诞生。
与此同时,还有招募供奉长老一事也被提上了日程。
这件事情甚至比决定林沛龙或者庞正廷担任谷主更为重要,因为他们只不过是炼气境界的修士,德不配位,无力继承。
即便是城邦联盟,也不愿意接纳没有能力保护自身的势力加入,只有寻得合适的供奉长老,签订供奉之契后,才能被算作是正常的城邦成员。
大家很快便又约定,进行公开招募。
此事也是有例可循,有理可依的,自古以来,灵峰福地,有德者居之,非唯罗氏一家一门之地也。
如今老谷主暴毙,又无筑基传人可继承道统,那就唯有推行众议共和之治,把各侧峰,各据点分而治之,以飨供奉,如此才能得到真心归依,护持其遗老遗少!
第65章 分而食之
·Ö¶øÖÎÖ®£¬ÒÔ÷Ϲ©·î£¡
李尘注意到,谈及此事,一群草莽散修模样的筑基高手都露出了会心的笑意。
这哪里是什么分而治之,分明就是分而食之。
他们那么热衷于此事,参与到协商对付车荣的讨论之中,可不就是为了这件事情?
按照草莽间的规矩,一座灵峰福地倘若断了传承,那就当真是“有德者居之”,各凭本事去争夺的。
然而,由于允山谷曾经加入过城邦联盟,此间法统治权尚在允山一脉门人手中,即便是那些外来的高手再强,只要没有强过城邦联盟维护草莽秩序的决心和力度,便得按照一定的规矩去获取。
罗长山作为一名修士,其身份和属性乃是多重的,并非单一而论。
于其子女而言,他是父亲,于其【创建和谐家园】门人而言,他是师尊老祖,于宿阳地区而言,他又是允山谷主,前辈师匠
如此不一而足,也是“血统”,“法统”,“道统”三大传承的划分依据。
血统自不必多言,罗长山虽然有女无子,但他的身后之事,继嗣传宗,都有带着他血脉的子孙后代去操心。
法统则是罗长山作为一名灵峰福地的所有者,参与到城邦联盟的执掌依据,也是受到城邦联盟保护的重点。
而道统,则是罗长山作为偃者师匠所拥有的一切【创建和谐家园】,图谱,知识等等传承。
“允山谷既分内门,外门,那么其内门依循常例,应继承道统,得罗氏一脉【创建和谐家园】秘籍和图谱,相关的偃者知识等等”
“其继承者,亦可称允山门主,继承灵峰福地,复兴派系。”
“外门者,允山坊也,其继承者,可称允山坊主,继承坊市,负责管理此间城镇,并依附内门之偃者而为附庸。”
“首先应当安置的,当属罗氏家族一脉”
“诸位亦知,罗道友有女无子,血脉分散至内外门各方势力,亦曾有【创建和谐家园】门人受其支使,许以婚配,因此,这血统传承,实际上是和法统传承一致的。”
“林家林沛龙,其祖母为罗道友三女,庞家庞正廷,亦为正式收取的真传【创建和谐家园】,应当都是符合继承条件的。”
“那么,我们先来议议,这外门坊主之位,众位属意于谁?”
山门正堂中,窗明几洁,正气浩然,济济一堂的宿阳筑基们议及此事时,堂内堂外,竟无几名允山谷本身的门人在。
就连当事的林沛龙,庞正廷两人,也被以避嫌和忙碌丧事之名请离此间。
结果这场面看起来就有些奇怪,明明是在允山谷的地盘商及允山谷大事,却竟无允山谷人说话的余地。
李尘看了,不禁暗自感慨。
这可真太娘的太真实了。
热心的人们,为了允山谷的传承顺利延续,为了对付魔道,防范恐怖袭击,为了防止门人兄弟阋墙,自相残杀,不惜放下自身修炼,千里迢迢赶来此地主持大局。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这是国际主义的无私奉献精神!
想来林沛龙和庞正廷两位也早有觉悟,有什么抗争和奋战,私下里早就进行过,他们的倚仗,也只能是各自结交宿阳城中的两位大佬,凤鸣竹和由任之了。
李尘在旁冷眼观看,渐渐也弄明白了他们各自的立场和意图。
“这些人打算截取道统,只留法统,也即是说,把允山坊交给林沛龙或者庞正廷等人,而允山谷,则交给宿阳筑基们!”
“城邦联盟的规矩,最多也只能保证外人不至于吃相难看,一下把整个允山一脉都给吃干抹净,甚至干脆灭门。”
“但实际上,此地最精华的部分,根本不是拿什么允山的虚名,而是藏在内谷之中的灵峰根脉!”
“不过允山一脉之人就算再不甘心,也无能为力。”
“他们手中留存的罗长山遗物不全,区区几具三星人傀儡,并不可能架得住外来强者轮番的攻击,真要意气用事,与之为敌,明明可以绵延福祚上百年的底蕴,就一下消耗殆尽了,到时候反而才是真正的灭门之祸!”
“至少如今,还能苟延残喘。”
偃者师匠意外身亡和寿终正寝,也是有区别的,前者留存给【创建和谐家园】门人的遗泽不多,一些明明可以作为底蕴使用的高端战力,更有可能锁定在混沌虚空之中,无法取出,而后者却可以从容布置,杜绝许多后患。
也亏得罗长山本来就已老迈,心知时日无多,早一二十年前就已经进行过一些安排。
现如今,允山一脉还是颇有几分家底的。
结果,于供奉名额和执掌允山门派的门主之位,治理之权诸事,众人还是争执不休,商议不出什么结果。
主要是凤鸣竹和由任之两人在分庭抗礼。
凤鸣竹支持林沛龙,由任之支持庞正廷,都各执一词,据理力争,商议变成了反复拉锯。
好在最后,还是有人劝了一句:“大家就各让一步吧。”
终于才决定以林沛龙为坊主,庞正廷为门主。
按照常人理解,庞正亭所执掌的谷中福地是坊市的根基,好像在这一事之上更占便宜。
但实际上,他这门主可不是什么好差事。
以庞正廷如今的修为和实力,绝对没有可能如同过去的罗长山那样一人乾纲独断,只能是把门派执掌之权分为数份,设立长老会,由坊主,门主,谷主,供奉长老,门人客卿多方共同参议。
如此一来,他也只不过是个被扶植上位的傀儡而已,反而不如被割裂开来的附庸坊市来得自在。
不过,庞正廷毕竟是位早年就得到了工匠认证的天才人物,又继承部分罗氏真传,在偃者造诣方面,远远胜过林沛龙。
有他执掌门派,明面上继承道统,怎么也算更为名正言顺一些。
接下来众人又谈及谷主之位。
这可是执掌灵峰福地的大权,众人再次热烈议论。
最终,还是凤鸣竹和由任之达成共识,议定暂由允山长老会掌管这一大位,今后交接给杀死车荣,为罗长山报仇的长老成员。
第66章 客卿
凤鸣竹见重要的传承之事已经谈妥,面上神色也变得轻松起来,面带笑意道:“诸位,接下来我们再议一议,如何招纳供奉之事。”
“过去因为罗道友尚在的缘故,允山一脉并无筑基供奉,只有几位关系一般的客卿,而且大多没有续签,早已外出云游去了,现如今,招纳筑基供奉,护卫门墙,势在必行,也需要由这些供奉长老连同林,庞二人组建长老会,共同执掌允山一脉。”
“按照城邦联盟的规矩,供奉之契为百年期限,需签订因果之契,立下元神大誓。”
此语一出,原本热烈急切的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冷清起来。
虽说只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这份契约的惩罚性条件就不会被触发,但亦相当于在众人脖颈间套牢一根绳索,只要有违契约精神,就会收紧。
到时候,受到何等程度的反噬,就全凭各人所签的内容了。
这种契约,乃是藉由此世之间最为神秘和强大的因果命运之道所生成,一旦签订,莫说筑基,就是结丹,元婴,元神,也未必能够强抗。
城邦联盟为了制衡如今这些外来的“热心友人”,强制推行此一契约,并制定诸多范本,在整个东胜洲得到普遍共识。
而且,这种规矩和秩序,也的确是有人自觉维护的。
好比凤鸣竹,他虽然插手允山一脉的传承更替,但以他立场来说,难免兔死狐悲,想到自己今后的身后之事。
无论于公,于私,他都必须要作出遵守城邦联盟规范的姿态,严格执行这一套程序。
他这样的人,就是推行城邦联盟规矩的主力军。
“这样啊,那还是先按照范本,把契约弄出来吧。”
众人兴致寥寥,但却又不得不关注此事,因为它是关系着瓜分最大利益的东西。
不一会儿,供奉长老的契约内容就大致罗列出来了。
供奉长老需得为允山一脉效力百年,自签订之日起,视同门人,服从允山法统,遵循城邦联盟规范行事。
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尊敬谷主,善待门人,守护地方。
当有敌对之人来袭,供奉长老需出面抵抗,筑基以上不可抗力之敌除外
供奉长老享有供奉之禄,每年从效力势力获得额定报酬,包括但不限于灵石,灵玉,各类灵蕴宝材,【创建和谐家园】秘籍,图谱,丹药,机关傀儡
供奉长老享受封建之权,能在属地之内自行开辟道场,享有私人领地,其内一应出产和部属视同私产。
供奉长老亦享有招纳【创建和谐家园】,栽培己方门徒之权,能从门下学徒之中遴选天才【创建和谐家园】,此名额一般为十年一人。
李尘听了一下,觉得这种契约,大致上还是公平合理的,如果一方势力拥有强力的筑基老祖坐镇,就更加公平了。
如今允山一脉势弱,外来的筑基们,能够在额定报酬一项多加索取,封建之权当中的私人领地,也可以加大,只要总量小于规矩所定的东主一脉即可。
但对于李尘而言,更值得在意的,反而是那百年之期。
这似乎就已经是最短的期限了,供奉长老的确立,关乎一家一门之兴衰,不可签订短期,因而没得商量。
“毕竟还是太长了,一旦签订,至少也要在宿阳落户百年,而且绑定在允山一脉,这到底是划算,还是不划算?”
“就算打定主意在宿阳安定下来,不继续游历闯荡了,为其他势力效力,也不见得有自行开辟野庐来得自在。”
“虽说有可能进入长老会,执掌大权,但长老会中,又不是只有自己,还有其他供奉长老。”
“就连允山一脉,看似衰落已成必然,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难保门人手中还有什么秘密的大杀器。”
“这个供奉长老,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啊。”
李尘思索之时,其他几人却是就着具体的条款议论起来,显然他们之前早就已经对此有所了解,如今所关心的,也只不过是自己能得多少好处。
不一会儿,就有甄濯,林江,莫月河三名筑基散修签订了此一契约。
其他几名筑基,签订的是客卿之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