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文学这种东西,在任何文明中都是极为重要的一层,有着陶冶情操增加文化底蕴的作用。如果人类只知道打打杀杀,不修身不养性,穷极一生只知追求力量与杀戮,那与蛮荒凶兽又有什么差别?
王守哲听她背诵流利,还有些声情并茂的模样,心头无奈好笑,你这所谓的最近用功,最近就是指近两日临时抱佛脚了吧?恐怕就能流利背这一篇吧?
不过也没揭穿她的底细,反正老祖看样子挺欣慰的,对她夸赞鼓励了几句。
乌篷船一路蜿蜒向丰谷农庄而行,抵达农庄后也未停留,穿梭过去直抵【丰谷闸口】,大家离开乌篷船翻过闸口,那边有一艘中型江船已在守候。
这艘江船是中型帆船,哪怕空载马车上去也能稳稳当当,也不知王定海从哪里借来的。
“守哲,按照你的吩咐。”六叔王定海迎了上来,“船舱已经略作改造,临时搭出了个休息间。你这神神秘秘的,是准备……唔?”
王定海忽然留意到了王守哲身后的珑烟老祖,顿即眼珠子都差点瞪了出来,开开开玩笑的吧?老祖宗竟然出行了……
他被吓得冷汗淋漓,刚想行礼时被王守哲制止住:“六叔打住,你好好掌舵开往东港便行。”
“是是,我一定会好好掌舵。”王定海脸色发虚,忙先请王守哲等人进入了舱内的临时休息间,然后便一言不发出去开船了。
老祖出行,那一定是大事。
但是天大的事情,也比不上珑烟老祖的安全来得重要。因此,船舶在他的掌控指挥下,缓缓驶离了丰谷闸口外的深水区,稳稳地到了安江江心。
到了江心风浪逐渐加大,风帆井然有序地张开,致密的帆布鼓鼓涨涨间兜住了风,船速渐渐快了起来。
在地球上,船的速度都是以节来计算。
不过在这方世界的大乾国,依旧以每个时辰多少里来计算。今日是东南风,水流向东又湍急,速度不知不觉间就到了一个时辰五六十里的样子。
听起来很快,但是也就是折合时速十几公里而已,正常人步行速度的两三倍。
六叔王定海不愧是常年在安江上讨生活的高手,驾船稳健如行云流水。王守哲等人在船舱休息间内,晃动不适感较小。
不过王守哲年轻力壮,在船舱内待得难免无趣。便与老祖告了个罪,跑甲板欣赏风景去了。又见王定海正在掌舵,当即跑去看看。
“六叔,这船好像不错。看样子像是一艘商船,你从哪里借来的?”王守哲打量着这艘船,船上那些船工显然不是王家渔船队那些。
王定海边掌舵边说:“你派人告诉我说找一艘好一些的船,我便与蛟龙商行长宁分行的朋友借了一艘。那老小子欠过我人情,上次他负责的船队在咱们家地盘出了事故,是六叔冒险救了他。”
蛟龙商行?
王守哲当然也是听过这个商行,他们做生意的方式是沿着整条安江走,从最西侧的大荒郡到陇左郡,其中横跨数郡,只要沿江的城池中都有他们的分行。
这是一个整体实力并不比钱氏商行逊色的商行,只是他们只是沿江走水路行商,与各郡当地势力表面上互不冲突,井水不犯河水。
“守哲啊,你也别动水路跑商的念头。”王定海凝重地提醒说,“蛟龙商行可不好惹,要知道他们以前可是叫蛟龙帮,是几个强大家族暗中扶持的帮会。最近数十年生意越做越大,才改成商行名头。他们与各地本土家族,都是签订互不侵犯利益的条款。”
得了!原来是个黑恶势力洗白的商行啊,也是难怪,他们有实力占据安江这条水路要道。
不过王守哲也不知道该好笑还是觉得悲剧,在地球上看玄幻小说时,什么蛟龙帮啊怒龙会都是不入流的势力,都是给主角前期刷经验的地方。
怎么着到了他这里,一下子变成了不好招惹的庞然大物!
……
------------
第四十四章 姻亲派系(求推荐)
……
不过仔细一想,倒也是挺合情合理的。蛟龙商行若是不够强大,岂能将整条安江沿途的生意都揽下来?
如此每年的收益,必然是个天文数字。
而有了庞大的收益,无论是招揽还是培养人才,都是水到渠成之事。
这就是所谓的越强大越有钱,越有钱就越强大。这个道理,放在任何一个世界都是通用法则。
船顺江而行的速度很快,在王守哲与六叔王定海闲聊下,很快就出了王氏的专属水域地盘,江左是大一片乱石滩,江右则是陡峭的崖壁。
接下来这一段水域,便是平安镇赵氏的地盘,用王守哲的思想去理解,那便是各势力在长期角力下划分出来的经济专属区。
再过了十多里水路,右岸便是山阳地区,公孙氏的老巢所在地。相比于小小的平安镇地区便挤着三个世家,山阳镇内仅有两个世家,其中山阳公孙氏的综合实力要远强过山阳曹氏一大筹。
玄武世家的联姻非常讲究,即要保证彼此的血脉都能繁衍下去,同时也具备了联盟与外交的手段。通常而言,同属一个地区的世家彼此不联姻。
就像平安镇上的王氏与刘氏还有赵氏,彼此之间都不联姻。这代表着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暗喻,一山不容二虎,彼此之间迟早是要互相吞并的。
同样对外联姻,也不能在同一地区内选择两个世家去联姻。就像王氏与山阳公孙氏处在联姻关系,就绝对不能去和山阳联姻,那可是天大的忌讳。而作为回报,山阳公孙氏自然不会和平安赵氏或刘氏联姻。
因此整个长宁卫大大小小数十个世家,看起来错综复杂,但实际上也就是分成了五六个姻亲派系。
王守哲边是欣赏着沿途那若隐若现的风光,边是整理着一些思绪。家族未来的发展,姻亲派系方面是一个不能不考虑进去的因素。
就拿长宁徐氏来说,如今长宁徐氏一门三灵台,最强大的老祖已经达到了灵台境后期,比起王氏最强盛时期也不遑多让。
但是作为姻亲,双方依旧还保持着直脉的联姻。欣茂蚕庄的主业种桑养蚕,也是依托于徐氏生存。旁的不说,就说生茧的收购价比旁人要高上两成,就可以看出长宁徐氏对王氏依旧念着香火情。
若是有朝一日他王守哲成就灵台境,又岂会不念着公孙氏,卢氏等等的香火情?谁都可能会有落魄的时候,想当初王氏强成那样,不也是一朝落魄了?
“守哲,快看,那是赵氏的捕鱼船队。”王定海忽然出声道。
王守哲目光在江面上一扫,就发现了数里外的一支捕鱼船队正在江面上作业,其中有两艘还是中型捕鱼船。十几艘渔船铺陈开来,倒是显得浩浩荡荡。可见他们在捕鱼船的规模上,要比王氏强上一筹。
这也难怪,小小平安镇地区的三个世家,目前就属王氏最为积弱。一来是王氏本就命运多舛,二来也要“归功”于赵氏与刘氏的联手挤压之策。
不过赵氏与刘氏谁都知道,一旦王氏倒塌灭亡,平安镇便是他们之间的战场了。从赵氏与刘氏彼此之间不联姻,便能看出他们之间的心照不宣。
“呵呵,他们还用船队撒网的落后捕捞技术啊。”王定海边掌着舵,嘴角露出了嘲讽,心中的优越感油然而起。
也是难怪,自从王守哲传授了固定搬网技术后。王定海已经在两岸各种隐蔽地点,偷偷摸摸架出了30架固定搬筝了,那些搬筝不远处隐蔽点还搭了特别简陋的茅草屋,可供两名渔工轮番作业与休息。
而且那些利用跷跷板原理的固定搬筝,捕鱼极为简单轻便,哪怕是一个普通的未成年人都能轻松掌握,还不怎么费力。
渔船夜间在江面上捕捞危险性较大,除非特别需要,否则一般都是天蒙蒙亮出船,天黑前都会回港。而搬筝可以在夜间进行无火光捕捞作业,岸边比较江面上安全许多。
鱼类的活动规律,也是傍晚入夜后会逐渐靠岸,因为岸边才有更多的食物机会,而夜色也会带给它们安全感。
现在鱼汛期间,光是一口固定搬筝在一夜之间,运气极好的情况下能捕捞一两千斤,哪怕运气差些也能有个四五百斤。
三十个搬筝捕鱼点,这两天平均每天都要捕捞两万斤!足足两百担各种渔获……
因此为了保密起见,王定海已经停掉了搬筝白天的运作,网拆掉,支架铺平用草盖上。到了傍晚天擦黑时,再速度组装起来,趁着夜色捕捞一晚。
反正白天的渔获量比起晚上来要差许多,不如多增加一些保密系数。
至于白天,为了掩人耳目。若没有其它什么事情,渔船队该出去还得出去。只是鱼汛时期这撑死了一天区区数十担的渔获,着实让王定海渐渐地瞅不上眼了,满心琢磨着多弄些搬筝。
当王定海低声与王守哲汇报这些时,王守哲的内心也是感慨万千,这世界的自然资源,果然是太丰富了。换做地球上,哪怕那些以自然水域资源丰富著称的欧美国家,也远远比不上这世界。
“六叔,要尽可能注意维护资源。”王守哲即欣慰,又有些担忧道,“以后同种鱼类中的小鱼,就放生吧。”
“那哪行?这些可都是钱啊,每天也有十好几担呢。”王定海眼睛一瞪,“再说了,咱们家不捞,其他家也会捞的。”顿了一下,他有些受不了王守哲的眼神,只得讪讪地说,“守哲你真要有意见,那位就让船工将小鱼集中起来,统统都丢进丰水河,算是咱自家放养了。我大不了再多添几架搬筝,多捞些大鱼回来。”
“也行吧。”王守哲知道家族老一辈人的思想,太穷了,能多捞一个钱是一个钱。至于保护自然资源什么的先进思想,一时间也扭转不过来。
船速较快的情况下,很快与赵氏的那些渔船隔着两里擦肩而过,并与他们渐行渐远。
从丰谷闸口那边出发到东港,约莫有一百二十里水路,顺风顺水的情况下,仅两个半时辰便即将抵达。
此处,江面更为开阔,呈大型喇叭口形态,水势减缓。大江喇叭口左侧,是一望无际延绵不绝的六平山山脉。
六平山脉以及它后方地区域是非常危险的地带,属于未经开荒地外域险境之一。越往深处各种凶兽便越是厉害,即使灵台境老祖随意乱闯都有可能陨落。
而大江右侧,则是一大片广袤的平原地带。据王守哲在地图和现场的观察,判断出这应该是一大块冲积平原。
这一大片富饶的土地,便是陇左郡大名鼎鼎的东海卫所在地区。
而东港镇,便是长宁卫地区向东延伸的最远的一个板块,它与东海卫地区毗邻。
东港地理位置非常优渥,有一个天然的深水避风弯。久而久之,此处便成了货运发达,商业贸易集中的富饶之港。
而王氏的姻亲——东港陈氏,便是此处的世家之一。
陈氏是一个世代主要经营船运生意的家族,从成立至今还不足百年,算是比较年轻的家族。而且其开拓创业老祖也早就已经过世,听起来好像底蕴不强的样子,但实际上这个家族现在拥有足足两名灵台境老祖。
年龄大的老祖一百岁出头,年轻的那位老祖才七十多岁。
除此之外陈氏当代族长陈德威,年仅四十二岁便已经达到炼气境巅峰。他正在做最后的打磨功夫,以及资源筹集准备,快则半载一年,慢则两年内便会尝试冲击灵台境。
一旦成功陈德威族长进阶成功,东港陈氏便会一跃成一门三灵台的格局,家族的根基会更加稳固。
每隔三十年便出一位灵台境!
可见东港陈氏无论是财力来源,还是气运都是相当不俗。
王守哲远远望着生机勃勃的东港建筑群,心头也是有些感慨不已,相较之下平安王氏的之前的气运有些太差了。
好在现在有了他王守哲。
蓦地!
一艘船从内弯港口驶出,比较独特的是,它升起了巨大的族旗,族旗是一只飞翔在大海之上的金色旗鸟。
瞭望台上,还有一名旗语手在挥动旗帜。
“守哲。”王定海欣喜道,“那是东港陈氏的船,用旗语在询问我们是否是王氏来客。应该是对方派人迎接了。”
“嗯。”王守哲点了点头,先前已派遣家将去陈氏通告了行程,陈氏出门迎接是两家正常交往的礼仪。
王守哲估猜是少族长陈方杰,因为那家伙马上要成为王守哲的嫡亲姐夫了……
……
------------
第四十五章 东港陈氏
……
除非陈方杰不在东港,否则若是他不来迎接,便是彻底藐视王氏了。
以双方如此深厚的姻亲关系,这种无礼之事断然不会发生。
果不其然,在王定海用旗语回应后,对方的船迅速靠了过来。站在船首处的,是一位身穿劲装,英武俊朗的青年。
以王守哲的目力,隔着老远就认出了那名青年,正是东港陈氏少族长陈方杰。去岁他与王守哲的嫡亲姐姐王珞伊定下亲事后,前来王氏拜访过。
而王定岳伤逝时,他也代表陈氏过来吊唁。不过因为双方还未正式成亲,依据礼数他也不能披麻戴孝守灵。
陈方杰显然也见到了王守哲,他脸上露出了笑意,单足船舷上一蹬,身如离弦之矢般飞跃过来,还在空中翻了滚后稳稳落在甲板上。
笑着向王守哲拱手埋怨说:“守哲你要来陈港,竟不早几日通知,我也好直接派船去接你过来。”
“见过陈兄。”王守哲拱手回礼道,“行程决定地太过匆忙,还请陈兄见谅。”
没错,这位陈方杰是未来姐夫。但是一日未曾正式成亲,便不能胡乱称呼。
说话间,王守哲暗暗打量着他,相比于去年,长了一岁的陈方杰英气更盛了几分。便是王守哲的实力,也隐隐看不清楚他的修为。
十分显然,陈方杰年纪轻轻便已经达到炼气境七层了,还不是初入七层的那种。这已经算得上是非常优秀的青年才俊了,表面上看比起王守哲也是不遑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