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不,不要啊!四叔,再给我一次机会,一次!”王宗卫歇斯底里地嚎叫了起来,“在左手,乾金在四叔左手里。”
“你确定?”
“我确定,我确定!”
王守哲慢慢摊开左手掌心,依旧空空如也,他目光如利刃般盯着王宗卫:“宗卫,做人要讲信誉,愿赌也要服输。王忠,王勇!”
“是,家主。”
两位家将应声而出,架起了瘫成软泥的王宗卫,他面如死灰瑟瑟发抖,只会说,四叔饶了我,饶了我。
“锵!”
王守哲利剑出鞘,寒芒闪烁。
王守义已经不忍再看,扭过头去。
“唰!”
王守哲一剑斩出,剑芒一闪而过,下一瞬间利剑已归鞘。
“啊~~~~”王宗卫惨烈地尖叫,“我的手,我的手,没了,没了……”一股尿骚味弥漫了出来。
王忠王勇两个家将嫌弃地丢下了他,脸上布满了鄙夷之色,这宗卫少爷和家主都是宙轩老祖的血脉后裔,差距怎么如此巨大?亏得这个王宗卫已经二十了,还比家主大上两岁呢。
“啪!”王守义冲上去,一个巴掌把他的嚎叫拍断,恼怒而嫌弃道,“行了,别嚎了,丢人现眼的狗东西,还不快向你四叔道谢。”
“手,我的……还在,还在……”王宗卫眼泪鼻涕一大把,惊喜地狂叫,随后朝王守哲连连拜谢,“谢四叔,谢四叔。我一定,一定好好做人,重新做人。”
“记住,你欠我一只手,我保留随时收回的权利。此外,你所有的修炼资源与俸禄都暂时褫夺,转交给,唔~转交给王珞彤使用。”王守哲不想再看见他,转身离去,两位家将也急忙跟上。
“谢四叔,谢四叔。”王宗卫哪里敢反驳,连连磕头。
王守义狠狠地瞪了一眼王宗卫,急忙追上了王守哲,叹息说:“四弟,我知晓你想教训一下宗卫那小畜生的心思,不过……
“不过什么?”王守哲冷笑说,“莫非二爷爷或是大哥,会来替他拿赢吗?”
“我倒不是担心爷爷和大哥他们。”王守义一脸无奈道,“你也知道,大嫂徐氏是出自长宁徐家的的直系血脉,自小娇生惯养性格比较,那个……你褫夺了宗卫的资源是他罪有应得,她挑不出刺儿来。但是你将资源转给珞彤妹妹使用,怕是大嫂会借机闹事。”
“不管大嫂出自徐氏还是柳氏,现在都是咱们王氏的人。”王守哲平静道,“我相信大嫂出身偌大世家,必然是个知书明理的人,迟早会明白我的用苦良心。”
王守义张了张嘴欲言又止,他明白大嫂徐氏虽然泼辣,却未必真的敢和守哲杠上,心放了一大半。
……
------------
第二十一章 给二哥打开新世界的门
……
此等小插曲,王守哲并没有太放在心上,而是将话题转到了正题上:“对了,二哥,你的鱼档中活鱼的价值最高吧?”
“是的,除了灵鱼之外,便是一些上等的活鱼价值最高。鲈类、鳡类、鳜类、鲌类、鲥类、鲚类这些都是以鲜嫩著称,颇受世家富商等喜欢,唯一要求就是鲜活。”王守义皱眉说道,“六叔捕渔船队上有活水舱,从活水舱上岸后,需要用专用马车连夜送至长宁卫城,而我们也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到买家手中。哪怕用时极短,也会出现很多差错,十成中会有六七成死掉,死掉后就价值跌去一半只能当作鲜鱼卖。”
王守哲略作思量后说:“如此说来,运输过程的成本,以及活鱼的致死率是两个关键。解决这两个问题,即便渔获产量不增加,一年也能额外赚取不少。”
他之所以在家族各产业中奔波视察,那是想看看家族产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如果能用他现代地球人的思维作出一些优化,便能提高族产的产出。
“四弟若能有办法解决活鱼死亡,保守估计每年额外多出七八十乾金有把握的。”王守义脸上止不住地心疼,“死掉的那可都是纯利。”
“现在不好说,我得看看二哥你原有的方案。”
“四弟随我来。”王守义领着王守哲到了别院的后院中,那里停着两驾马车。和普通马车不同的是,它们没有乘人的轿厢,而是各自安置着一个大圆木桶,他说道,“其中一辆马车装活水和鱼,另外一辆马车仅装活水。每隔一个时辰,就需要将装鱼木桶内的水换掉一部分。可即便如此,活鱼略多后,依旧会造成死亡,我已经在考虑是否增加一驾马车装活水,只是如此一来消耗的成本会增加不少。”
一看到王守义的活鱼运输手段,王守哲的眼皮子就一抽,六叔那边每天能捕获到的有价值活鱼本就数量不多,最多时候不过一天一两千斤而已。
运输时竟然要动用如此惊人的手段?这些鱼桶也是出乎预料的简陋,什么增氧,什么过滤统统都没有,就是只有两个字,换水!
为了换水,竟还动用了一辆马车装水。这还不够,王守义竟然准备还增加一辆马车?
不过王守哲也是知道,这真不怪王守义。因为这是一个玄武世界,所有人都是想着如何提升修为境界,如何提升个人武力上面。
当然也并非所有人类精英,都不去研究一些自然学科。只是那些人就算研究了出来部分成果,也都会敝帚自珍,各种知识都被严格保密,难以向外扩散。
这不怪他们,就算是王守哲研究出来的知识,也会仅供家族秘密使用,让他扩散出去惠及其他家族那是想都别想。
王守哲上辈子上班时候属于没理想的咸鱼,节假日经常会和朋友去钓钓鱼,钓到的渔获多了,也买过增氧泵等试图养活鱼慢慢吃、但是结果发现光是增氧鱼一样死得很快,略作资料搜索和学习后他明白了一些简单的原理。
要想养活鱼慢慢吃,就得让自己的水箱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就是水中溶氧量,鱼的存活需要氧气,而水中的氧气是有限的,一个水桶里鱼放得越多氧气消耗越大,这可以通过增氧来达到目的。
其次便是水质的清洁,鱼的粪便物和食物残渣会产生氨和亚硝酸盐,呼吸会产生氮,这些都是鱼死亡的因素,可以通过换水,过滤等手段解决。
再者就是温度,温度越高,鱼的活性就越大,需要消耗的氧气会增加,产生的氨类等有毒物质也会增多。因此,保持水质的相对低温也非常有效。
结合这三点后,两人进了王守义的书房,王守哲略作思索后,用纸张画出了一个简易草图,装鱼的圆木桶顶层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呈淋雨状落入木桶中,这采用的是最简单的滴水增氧原理。
并且用尽可能简单的话,与王守义普及了一下氧气与有毒物质的原理。
王守义在鱼档已经做了十多年,很快就弄明白了王守哲的原理,他恍然大悟道:“听四弟这么一说,我倒是突然明白了许多。以前家里长辈只是传下来说要换活水,原因是鱼需要吃水里的活气,活气不够水就成了死水,鱼也就死了。四弟的意思是,用淋雨滴水法能增加水中活气,我倒是没想过。”
“这是古籍上看来的,具体有没有效果不好说,还得二哥多做几次试验对比。”王守哲暗自点头,活气就活气吧,总比氧气那个拗口词要来得好理解。
“鱼吃了活气吐出死气,粪便在水中多了产生毒气,通过棉布层,碎木炭,沙砾层过滤掉水中的粪便毒气,水中无毒,鱼自然就不会死了。我怎么没想到呢?”
王守义越说越兴奋:“还有就是四弟说的冷热条件也颇有道理,天越冷运送活鱼死亡越少,夏天活鱼死的多。原来是天热鱼比较活跃,那它们需要的活气就越多……难怪白天运输不如晚上好!若是在水里加些窖藏冰……”
王守哲传授的理论,就好像是给王守义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以前很多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一下子都想通了。
“二哥你理解了就行,可以让工匠先做几个小型装置多试试。”王守哲看了一下天色,“时间不早了,我还有其他事情要处理,就先告辞了。”
王守哲身为族长,可不是来搞发明创造的。更何况知易行难,让他亲手去捯饬那些东西未必能做得很好。
只要王守义理解了原理,他足以承担接下来的工作。
“四弟别着急走。”王守义拉着他不放,“你难得来鱼档一次,二哥还没好好招待呢。中午就在【百味轩】用膳,那家酒楼的活鱼都是咱们供应的,各种菜肴味道都是一绝。二哥还有好几个地方没想明白,你说的虹吸效应排水式?用唧筒给水箱增加活气的原理又是什么,如何使用唧筒原理让水往高处走……”
得了!
王守哲听着他口中“十万个为什么”,虽然有些头大,却也知道是好事。王守义经营鱼档多年,如果真能浸淫此道,未来鱼档的生意会越来越好,这也算是为家族作出巨大贡献了。
在这长宁卫中并非只有王氏鱼档一家,而是有超过十个世家家族在经营着鱼档生意。尤其是刘氏与赵氏,做得都比王氏规模要大。
自家鱼档做得越好,在创造出越多财富的同时,事实上也是挤压了对手的生存空间。
因此王守哲多花了些时间,再与王守义好好上起了“启蒙教育”。虹吸效应和手动泵都需要管道,这世界上对管道的运用相当粗糙,仅有竹管、陶管、以及铜管等几种,不过倒也勉强够用了。
手动泵暂时做不出也没关系,用简易的虹吸原理将底层水吸出来,叫伙计人工往过滤层倒水即成。如此一辆马车的运输量就大大增加,活鱼率也大幅度提高。
王守义听得是如痴如醉,就连中午在什么【百味轩】用膳时,都拉住王守哲喋喋不休地询问。
“二哥,这百味轩真的是长宁卫最好的几个酒楼了?”王守哲吃着百味轩的那些菜肴,顿觉其味道一般,只是胜在食材优质而已。
当然,在调味上的水准还是超过王氏家族厨娘的,就是在味道方面和地球上还是有较大差距。
“四弟,这一顿饭吃了32大铜73个角子……”王守义脸都黑了,喊冤不已,“这都是愚兄辛辛苦苦攒下的私房钱,如此鲜美的菜肴,你竟然还不满足?”
王守哲摸了摸下巴,落差感估猜是谷氨酸钠的锅,上辈子在地球上时味精和鸡精充斥在食物界的每一处角落,早就让他灵魂记忆中对鲜美的阈值被提到很高的程度。
如果能把味精搞出来,是不是也能变成一项产业?
……
------------
第二十二章 紫晶灵蜂蜂巢
……
不过这个念头也只是一闪而逝,因为王守哲只知道最早的谷氨酸钠是从海带中提取的,但是海带中的谷氨酸钠含量很低,难以进行工业化运作。
现代工艺都是从大豆等作物,同过微生物发酵后萃取谷氨酸钠。
然而王守哲对谷氨酸钠的提炼工艺和原理几乎一窍不通,让他自己研发不知猴年马月才能成功。因此这个发财的念头也只得暂且放下,先从改进优化家族产业着手比较稳妥一些。
“二哥,原理你都懂了,希望你抓紧时间实验和改进,千万别辜负六叔的捕鱼大队辛苦抓活鱼。当然,也要保证咱们王氏的机密,相信这一点如何做你比我更清楚。”
王守哲嘱咐了几句后,就率领家将告辞。
而王守义在得到了“传承”后,也早就心痒难耐。连送都懒得送王守哲,就迫不及待去尝试了。一旦成功,鱼档这个家族传统产业就能发挥出优势了。
长宁卫东城门口。
出了城后,便是笔直的宽阔官道。
王守哲携带两名家将,直接策马奔腾,走走停停后不出一个时辰,就抵达了安江的长宁渡口。
长宁渡口是官渡,实际控制在长宁卫官府手中,平安镇三个世家的触手伸到此处也是戛然而止,属于明确的分界线。
一名王氏的家将早就守候在此,一见到王守哲等人便迎了上来:“王武参见家主。”
“免礼,大娘与五妹来了吗?”王守哲连夜离开家族之际,便留下了信笺给公孙蕙,让她根据信笺内的计划行动。
“启禀家主。”王武恭敬道,“蕙大娘子与五小姐的马车已在前面等候。”
在王武的指引下,王守哲很快与公孙蕙等人汇合。上了马车后,公孙蕙先给王守哲斟了一杯茶,眉宇间有些忧色:“哲儿,你信笺中所说之事,是否真有如此严重?”
“恐怕比想象中还要严重。”王守哲喝了口茶定定神,皱眉说道,“钱氏商行的产业遍布陇左,可他们却对此事尚无觉察。可见至少在陇左郡范围内,还没有大型势力对此灾发出预警。”
“怎会如此?”公孙蕙脸色发白地失声道,“整个陇左郡那么多豪门世家,竟无一察觉?如此一来,岂非有很多平民要遭殃?”
“大娘多虑了,这天要塌下来,怎么也会有高个子去顶的。咱们小小王氏能做的就是随波逐流,如何活下来并壮大才是正途。”王守哲淡然道,“不过大娘说得颇有道理,偌大的陇左郡,不可能是我们第一个觉察虫灾的。也许大部分人会疏忽,但总会有一些家族觉察出蹊跷,暗中提前做了准备。亦或者已经有人发出了警告,但是消息还未传到咱们长宁来。”
人性都是共通的。
王守哲发现了此事后,立即严格保密而准备趁机捞上一笔,其余侥幸或凭本事发现此事的家族多半也是如此想的。
更何况,王守哲发现此事已经很晚了,仅仅来得及顺应局势一把。哪怕把此事宣扬出去也只是将乱局提早爆发而已,于大局根本无补。
“哲儿你说得对,咱们小门小户如今能顾好自己就不错了。”公孙蕙也是释然道,“大乾官府与紫府学宫,还有那些豪门大族,在关键时刻必会出手救灾。哲儿,你能在此关头能想到救助公孙家,大娘先替山阳公孙氏感谢你。”
“大娘这是什么话,公孙氏与咱们王氏世代通婚,早已血脉共融,理当守望相助。”王守哲笑道,“正好,我也好久没去拜访外祖父,向他老人家请安了。”
据王守哲所知,公孙氏和王氏的通婚还真是很深。就拿公孙氏当代族长公孙墨来说,他的亲祖母便是来自王氏第四代嫡女——王玲蝶,大娘公孙蕙还得叫她一声曾祖母呢。
而王氏嫡系在第四代时,同样娶了公孙氏的嫡女,那是王守哲的曾祖母。
由此可见,公孙氏和王氏嫡脉上的关系如何之近。
一说到外祖父三个字,公孙蕙微微一愣后顿时有些欣喜,感慨着说:“哲儿你真的长大了,懂事了。”
公孙蕙虽不是王守哲生母,却是他的嫡母,她的父亲公孙墨自然就是王守哲的外祖父。只不过王守哲的前身从下就比较孤僻,从小到大几次去拜访公孙墨都是较为冷漠,彼此不甚亲近。
而对公孙蕙来说,续弦嫁给王定岳后只诞下一位嫡女并无生下嫡子,因此全副心神也都放在了嫡子王守哲身上。
以大乾国律法,以及所有玄武世家共同遵守的规则便是如此。嫡母与嫡子之间甭管是不是亲生的,那都是正经的母子关系。
就在公孙蕙聊天的时候,五妹王珞静一直乖巧地坐着,哪怕听着很无聊,也只是眨巴着眼睛不敢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