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俗世地仙》-第2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而玄法,毫无疑问成为了他现在最大的依仗。

      可惜修为不足,能助力作法的宝贝没了,就连符也只有三张,还是特定功效的符箓。

      所以他抱着一份希冀来到了老宅。

      也许,料事如神的老韩头,生前还留下了什么东西给我?

      可惜找了几圈之后,自信气机感应已然相当敏锐的温朔,却没有发现任何能够助自己作法的宝贝。倒是这幅挂在正堂的画上,隐隐然有那么一丝细微的灵动,很自然地与天地相参,可惜这淡淡的不易察觉到的灵动,并不是能够助玄士作法的真气又或阴邪之气,而是,作画者在绘制此画时,心神沉浸画作中,画中寄托了作者当时的心境、思想,倾情投入,自有灵动。

      如果不留心,或者不仔细端详的话,没人会觉得这幅画哪儿好,普通至极。但哪怕是寻常人,站在画前用心端详,也会渐生出身临其境的感觉,半山腰轻风习习,远观浅云如纱,仙鹤翱翔而至,停落松下小息,晴空如洗,春意盎然……

      而画中人,那位老者正自悠然下山,不回想山巅风景壮阔,不思量山下红尘世俗。

      何处是家,何处落脚?

      无尽天涯,处处是天涯,处处可为家。

      洒脱!

      站在画前出神观赏许久之后,温朔忽而生出了把这幅画撕掉的冲动——大爷的,这画里的意境,好像有那么点儿勾引老子看破红尘出家的意思啊?

      但好歹也算是解开了心头惶然,心绪敞亮多了,所以温朔很大度地决定饶这幅画一命。

      走出堂屋,锁门,撑着雨伞走到影壁墙前时,他忽而又想到了什么,急急忙忙返身回去打开屋门,站到太师椅上小心翼翼地把这幅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挂画摘下,到东屋拿了破旧的鸡毛掸子,轻轻掸去画上灰尘,然后卷起来,拿破被单裹好,再套入一个塑料袋中,本想着立刻拿回家去,但考虑到一会儿还得去老韩头的坟上,所以他把装好的挂画放到了床下,这才出门上锁,打着伞离开了老宅。

      他琢磨着,这幅看似普通的画,虽然没有落款和绘作时间,但既然能有灵动之意,说不得就是某位【创建和谐家园】的手笔,而且也不知道这幅画绘成至今有多久了,万一是件古画……老韩头鳏独洒脱,心境超然,或者说是老糊涂了,可以把值钱的东西不当回事儿,就那么堂而皇之挂在屋子里,温朔自觉没那份心境,也没那么傻!

      几个月时间过去,河堤上那座孤零零的坟头上,已经长满了青草,但坟头明显被填土加大,周边铺砖,还立起了一块青石雕刻而成,高出地表一米五左右的墓碑。

      不用问,肯定是刘茂和干的。

      温朔心里暗暗地骂了两句刘茂和这个蠢蛋,这不是他娘的此地无银三百两吗?也难怪,别人会怀疑,会议论,刘家营村流言四起……

      温朔歪着头用脖子和肩膀夹住雨伞,右手从提着的塑料袋里取出两沓烧纸,再交回左手中,掏出打火机点着了烧纸,待火势渐旺,才蹲下身慢慢放在了墓碑前那几块平铺的红砖上。

      随即,温朔又从塑料袋中取出笔记本,在旺盛的火苗上引你也长大了,妈不能当你的拖油瓶。刚才妈跟你说的这个道理,你以后在外,一定要记住了,可以省去很多麻烦的。”

      “妈。”温朔忍不住流出了泪水,点头道:“我记住了”

      长这么大,他第一次从母亲口中听到如此浅显、简单、易懂,却是这世上每个人最难真的去用之己身的道理。

      而且,因为借事述理,让温朔第一次开始反思以往的所作所为。

      就在他沉思的时候,李琴忽而想到了什么,起身往窗外看了看,说道:“雨停了,走,跟妈去商场逛逛,给你买几身衣服穿,这么多年没穿过啥好衣裳,明天就要去京城上大学了,再说家里如今也有些闲钱,不能再让你的穿着太寒酸,让人笑话……”

      本书来自

      52章 离家

      

      “别介!”

      温朔惊得跳了起来,自从上次翻盖老宅的院墙和院门之后,他对于母亲的消费观念已然有了颠覆性的认知——成为全市高考状元到现在,各种补助和奖金加起来,家里确实有不少闲钱,但一想到母亲很可能敢于花费上千元买衣服,温朔就心尖儿疼!

      虽然他自己还藏有二十四万的存款,可老话不是说了嘛,钱难赚屎难吃,这些钱来之不易啊!

      “妈,我自己去买,您好不容易请了假,在家好好歇着吧。”

      “你去怎么行?粗心大意的,还舍不得花钱……”

      一听这话,温朔更加心惊胆颤了,赶紧说道:“我行,您放心,我得给自己多买几身衣裳,现在还是夏天,很快就要入秋了,秋装也得买不是么?”

      说着话,他起身大步往外走去——真不敢让母亲跟着去,到时候大手笔花钱,自己哭都找不到地方哭。

      去往商场的路上,温朔心里就打好了算盘:夏季就要过去了,所以没必要再买夏装,前些天母亲给买了一身新的,加上旧的衣服将就几天把夏天对付过去,秋装嘛……到京城大学后先是军训,需要花钱购买军训服,算是一身秋装了,校服肯定也得买,又一身,两身衣服轮换着穿可以了,完全没必要再买新衣服。还有鞋子,春天时还凑合着穿去年买的,如今已然小了一号的鞋,夏天基本上就是凉鞋加拖鞋凑合过,要去京城上大学了,所以得买两双运动鞋。

      温朔盘算着,今天的花费不能超过百元!

      至于穿着是否寒酸,到了京城会否让人笑话,让人鄙夷……温朔压根儿就没考虑。

      毕竟这么多年过来,他早已经习惯了,平时生活中也没人拿他的穿着来说事儿,所以在温朔的潜意识中,并没有什么对穿着品味上的认知,更不会在意这些。

      即便是之前母亲提醒过,穿着不好的话,到了京城大学里会被人笑话,让人瞧不起,温朔仍旧觉得无所谓——因为他坚持认为,生活中不是你穿一身名牌就可以让人高看,也不是你穿着背心大裤衩和凉拖就会被人轻视。

      自幼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导致年少轻狂的温朔在这方面眼界太窄,见识太少,又过于自我。

      东云商场外,大街两侧卖衣服和鞋子的商铺有很多,温朔到商场里转悠了一圈就快速离开,里面的衣服鞋子在他看来简直太贵了,贵得他宁愿以后光着腚。所以,他到大街上的那些小商铺,专找处理的鞋子、衣服,最终花七十元买了两双运动鞋,又花费八十元买了一身深蓝色的运动套装——虽然来时没打算买衣服,但温朔考虑到如果不象征性地买一身衣服的话,母亲八成会埋怨他一番再亲自去买,所以只得自己忍痛买一身便宜货,总比母亲去买要划算得多。

      即便如此,回到家后还是被母亲一顿唠叨,他好说歹说,才算是劝住了母亲,没有再去买衣服。

      第二天清晨。

      温朔吃完一大碗放了三个荷包蛋的挂面,再三恳请母亲不要去送他之后,便独自一人,穿着白色短袖t恤,灰色大裤衩、运动鞋,拎着一个陈旧的土黄色大帆布包,往小区外走去。

      “朔,这是要去京城啦?”

      “以后就是大学生啦,到外面可得照顾好自己,别让你妈惦记!”

      “奶奶刚买回来的烧饼,塞包里路上吃……”

      “我这儿有茶叶蛋,装几个!”

      “来来,拿几个包子带上,你啊,打小饭量大,又人高马大的长这么胖,路上饿了咋办?火车上东西卖得贼贵。还有啊,到了京城人生地不熟的,多加些小心。”

      ……

      从单元门口到小区门外对面的公交站牌,一路上小区居民和外面商铺的那些老板们,无比热情地和温朔唠着嗑,给他的帆布包里塞入了包子、烧饼、茶叶蛋、瓜子、苹果……羊汤馆的杨老板看到温朔那个帆布包实在是装不下太多东西了,就从店里拿出一个塑料袋,帮着把吃的东西全都装好,让温朔拎着。

      而此时,小区门外已经聚拢数十号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是一路跟着温朔送到这里。

      温朔禁不住眼眶泛红,想要说点儿什么,张张嘴又不知道说什么好。

      恰此时,公交车驶来,缓缓停下。

      温朔抬手抹了把脸,大步上车,司机和售票员,以及公交上的乘客,都认出了他,也纷纷开口打招呼,祝贺他考上了京城大学,祝愿他一路顺风,一切平安……

      当八点十分那趟开往京城的绿皮火车,驶出东云火车站时,李琴走进了农贸市场的主任办公室,提出了辞职。

      从今天开始,她将不再做农贸市场的清洁工。

      当年孤儿寡母却不甘命运的挫折,争强希望能给予儿子更好的生活,所以做生意赔钱欠下巨额债务,李琴倍受打击,年纪轻轻的她忍辱负重,甘愿做一名只有中老年人才会做的清洁工,只因为这份工作虽然辛苦、脏,工资少,但至少,稳定,节俭些可以养家糊口。

      如今儿子去上大学了,家里还有些结余的钱,可李琴很清楚,这些钱远远不够儿子上大学四年的用度,虽然知道儿子肯定会想办法勤工俭学,也一定能赚到钱,但,万一呢?

      而且,也要为儿子的将来,多攒下些钱啊!

      所以李琴决定辞去农贸市场清洁工的工作,然后蹬三轮,学着儿子以往那般,捡破烂、收废品。

      她也想开了,捡破烂收废品没啥好丢脸的,比做清洁工赚得多,还自由一些——在刘家营村,还有儿子继承自老韩头的三亩多良田,租给别人种,未免可惜。

      再说了,有一个考上了京城大学的儿子……

      李琴觉得,莫说自己去拾捡破烂收废品,便是去掏粪,也没人会小瞧她,笑话她,反而会钦佩、羡慕她!

      东云距离京城不算远,二百多公里的路程。

      纵然是站站停,最慢的绿皮火车,也仅仅只用了三个多小时,便驶入了京城东站。

      温朔右手拎着吃的,左手拎着大帆布包,再加上他那一身老土的穿戴,东张西望对一切都充满好奇,神情间还透着兴奋的模样,全然就是一个从小没出过远门,没见过世面,第一次来京城打工的乡下青年。而他肥胖的身材,白净的肤色,颇为清秀的五官只是因为太胖所以不那么英俊,却显得憨厚的相貌,更为他平添一份难以言述的,让人觉得他很好欺负的感觉。

      随着夹杂了浓烈汗腥味儿的汹涌人潮走出车站,温朔站在了人头攒动的广场上,拎着帆布包和塑料袋举目四顾,微微皱眉。

      时近正午,烈日炎炎下,广场上的气温很高。

      有很多【创建和谐家园】司机和小旅馆的人正在不停地吆喝着,要么主动凑上去和那些旅客攀谈,希望能拉到一个两个客人。不远处,三名警察正在一把大的遮阳伞下喝着茶水,时而观察一番广场上的态势,尤其是人多的地方,会多看几眼。

      在靠近公路的广场边缘,有一排长长的,醒目的简易铝合金结构的棚架,上面挂着横幅,下面有不少年轻的面孔,有男有女,戴着遮阳帽,穿着印有大学名称的t恤。

      他们是京城几所知名大学的志愿者,在车站负责接待新生。

      之前火车进入京城的地界时,修行玄法,对天地自然气机已经有了敏锐感知的温朔,就察觉到自然界气机的异常,或者说,是变化,全然不同于在东y县,在临关市,在这一路行来途径的地区中,天地自然间五行灵气的状态。

      第一次出远门的温朔,难免有些紧张,也就愈发谨慎。

      怎么回事?

      因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有妖怪?

      走出火车站时,那种异常的自然气机愈发明显,也愈发……强大,隐隐然竟是给温朔的心理上,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就像是冥冥中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在向他【创建和谐家园】,警告他,不要轻举妄动,否则就会遭受到难以预测的打击。

      这让温朔愈发惶恐,也有些恼火:“妈的,老子第一次出远门,招谁惹谁了?”

      正自出神儿时,就听得有人说道:“兄弟,打车不?”

      “兄弟,去哪儿啊?”

      “小兄弟,要不要到旅店先休息一下?有【创建和谐家园】、洗脚……”

      ……

      常年混迹火车站的【创建和谐家园】司机、小旅馆的人,早已练就出了几成“慧眼识人”的功力,所以每逢有列车到站,大量旅客从出站口涌出时,他们看似毫无目标地大声吆喝,或者走上前逢人就问,实则他们也会看人下菜碟,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搭讪。

      但随着这一批旅客四散,暂时没了目标的他们,看到一个白白胖胖,从穿着打扮和相貌上来看,明显是外地乡下来的穷小子,傻愣愣地站在大太阳地下,一副六神无主的模样,几个人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围上去“关切”地询问。

      本书来自

      53章 京城火车站

      

      此时的温朔正自心神紧张,思忖着天地自然气机的异常原因,并细细感应着五行灵气的依存配比,猛不丁被人打搅,当即回过神儿来啊了一声,一边扭头看着围在身边的三男一女,一边下意识地右手抓紧了拎着的帆布包。

      帆布包里,有来时母亲交给他的一万元现金,有他所有的证件!

      但也只是一瞬间的紧张,温朔的神情和右手,迅速恢复如常——自幼混迹仙人桥和农贸市场的他,很清楚自己刚才下意识的紧张和警惕动作,在内行人眼里,会立刻暴露出随身携带的贵重财物放在哪儿。所以他很随意却认真地用眼角余光观察了一下四周,包括远处的一些人,有没有专门注意他的。

      当然,他也格外警惕身边这四人,并且露出歉意的笑容,憨憨厚厚地说道:“不用不用,我,我到接待处那边去,我是来京城上大学的,很抱歉……”

      说着话,他迈步走向挂着“京城大学新生接待处”横幅的凉棚下。

      【创建和谐家园】司机和小旅馆的人露出失望的神情,继而相视一笑,一边感叹着运气不好,遇到一个小气的大学生雏儿,一边四散离开,去寻找新的目标。

      广场东北角,过街人行天桥下的荫凉处,有四个凑在一起抽烟闲聊的青年,相互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他们之前并未太注意那个傻站在广场上晒太阳的胖子,从穿戴和相貌上看,就不是作案目标,穷嘛,从外地乡下来的穷小子,身上也没带钱,等着人来接他呢。

      但随着这一批次的旅客散去,广场上傻站着的胖子就有点儿显眼了,而刚才胖子被人围上时,下意识的紧张动作,正好落在了这四位专业扒手的眼中。

      嘿,看来这傻小子身上,还带了点儿值得下手的货啊。

      负责在京城火车站接待新生的京城大学志愿者,是来自于各学院、系的大学生,对每一个前来咨询的新生,他们都会表示欢迎并热情地解答、指引新生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往学校,到学校后又该如何去各院系的新生报到处等等。

      这年头,大学还没有安排专车在火车站等候迎接新生,便是在火车站设立接待处,也是刚刚兴起。

      在京城大学悠久良好的文化底蕴和教学理念熏陶下,绝大多数学生,至少在表面上不会表现出什么狗眼看人低之类的没品言行。

      比如温朔这号形象的主儿,前来咨询时,并未受到志愿者的任何质疑和轻视,连疑惑的眼神都没有,只有热情的欢迎和解答,还给温朔倒了两杯绿豆汤解暑解渴。

      旁边还有两位京城大学的新生,一男一女,身旁都有家长陪同。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09:00:05